第一篇:《题西林壁》微课脚本
《题西林壁》微课脚本设计 进修二附小 苏彩霞
【制作背景】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这一问题制作此微课视频,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
2.能借助注释、图片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即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学难点)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过程
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
(一)创情境,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想到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是啊,这里山高水常,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指导“壁”字的正确书写)
小结:《题西林壁》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中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二)知作者,解诗题(课件介绍苏轼和庐山)
过渡:这是一首古诗,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步骤呢? 出示课件:步骤一
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要关注课文的注释和图片,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自学,初步理解课文。
(三)读诗文,音韵美
过渡句:学习古诗第二步是什么? 其一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老师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范读,课件中出示学生听得要求即要把难读的字做个标记。范读后,老师提问,学生指出,老师教学生难读字的正确读音。
(预设学生会提出:岭ling 峰feng 缘yuan 庐lu)全班同学默读,抽读,师进行指导朗读时应具有的层次感、节奏感。{出示课件,对诗的朗读指导}抽读,全班齐读,同桌对比读,达到了正确、流利的教学目的。
过渡:同学们都能够正确流利的读出古诗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读得怎样?自己也能读得这么美吗?指三、四名学生进行读诗,师进行指导读诗应具有的层次感、节奏感,如:注意每行之中字间适当的拉长与停顿,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读好韵脚“ng”。
(三)抓字眼,明大意(教学的重点)
组织自学,理解诗意(1)在学生述说画面的基础上,去寻找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
(3)全班交流作者笔下的庐山之所以有着不同样子是因为正如他所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缘字提醒学生把字写正确,并理解其含义),在对诗文有所感悟的情况下,再次与朗读有机结合,师适时点拔启发、出示课件——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去明白其中的奥秘。
通过解决难读字,理解文章大意后,欣赏庐山横侧远近高低的图片,(出示课件)读出庐山的神秘,奇特,多变,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身临其境的感受庐山的美,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演读全诗。
4.入诗境,悟道理
(1)启发谈话:庐山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方面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阐明道理。)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2)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是否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说说好吗? 多媒体展示《盲人摸象》,让学生想想事中的人物错在哪? 5.诵读巩固,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还想再读读这首诗吗?好的,一起来。在结尾之处,我设计了让学生再次以饱满的情感和着乐曲去诵读这一过程。
总结: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得全面观察。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
【设计意图】:古诗的语言很精练,以这样的练习形式,并配以相关画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让学们明白了庐山确实是每一处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此过程中,理解诗的前两句意思)
(四)多诵读,悟诗情。
过渡句:那同学们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了吗(生摇头)诗人也不知道,于是,诗人写下了。(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已经从横侧远近高低的角度观赏了庐山,为什么还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通过盲人摸象的图片展示,加深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再让学生举个生活中的事例,加深理解。
师生共同总结出步骤。(1)知作者,解诗题
(2)读诗文,音韵美(3)抓字眼,明大意 4.入诗境,悟道理(多诵读,悟诗情。)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练习:《古诗两首》之《题西林壁》 练习测试题
课堂练习
一、放飞想象:
横着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侧着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远处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处仰望,庐山„„
二、背一背: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_____侧______,___________各不同。不识_______真面目,_____身在________。
三、理解课文: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的道理。课后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缘()隐()绿()稳()侧()峰()测()锋()3.解释字义:
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拓展: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请你用画笔为这首古诗配上一副画吧!
第二篇:《题西林壁》评课稿
《题西林壁》评课稿
今天听了徐乐敏老师执教的《题西林壁》一课,收获颇多。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的说一下我的听课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上课兴趣
徐老师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徐老师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又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日,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劳
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
诗来有滋有味。
针对本节课,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老师课堂上对学生的新任不足,总怕学生理解不好、不到位,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激情不够,稍显淡定,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也有些平淡。
三、教师几乎没有使用过渡语言,整堂课显得不连贯。
以上是本人不成熟的看法,有什么不妥之处,敬请徐老师、各位领导、同行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题西林壁》评课稿
《题西林壁》评课稿
《题西林壁》评课稿1“赞叹”两个字足以概括今天的感受,整个听课下来,真的对上课的三位老师不禁竖大拇指。
古诗课难上,但是三位老师都上的很精彩,各有各的特色。通过了许许多多的手段来解析、感悟《题西林壁》,“远近高低”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图片,直观地展示了庐山的不一样。联系自身的经验,谈一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更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才艺展示环节,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沈老师的沙画表演,结合着朗诵,歌曲,叹为观止。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修身,不断充实自己,多学习一些才艺,多学一些技能,相信,他的学生也能跟着他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课文朗读环节,准备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三位老师的表现都很出色。粉笔字也是如此,工整干净,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知识问答环节,范围很广,却难不倒我们的.老师们,回答出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努力充实自己,越来越棒!
《题西林壁》评课稿2一、“实”
实效性、有效性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追求的最终目标。本课的教学无疑是切实有效的。
1、关于字典的运用。字典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本课中,老师花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两次利用字典:一是用部首查字法从字典中查出“缘”,重点理解“缘”字第四、五画的名称,二是通过查字典区分“岭”“峰”意义的不同。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2、关于知识的拓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要理解本诗的意思。教者拓展的“到底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以及介绍有关庐山的古诗和最后对苏轼的词的歌唱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美”
语文是美的,尤其是经典的古诗。
1、古诗的韵律美。古诗具有韵律美,适合朗读与吟诵。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理解时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多次安排学生自主诵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朗读热情。
2、古曲的意境美。教学时,教者有机地将四首古曲贯穿全过程,尤其时由学生自主选择后的配乐吟诵,更增添了诗味,使诗意更深远。
三、“活”
1、学生的自主。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选择学习的方式,研究的途径以及诵读的内容和古曲的名称。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2、形式的多样。诗意的理解,教者没有拘泥于简单的讲解,而是有效地采用写、画、查、读、议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去学习、去发现。所以“一堂课就是一湖春波荡漾的活水。”
《题西林壁》评课稿3今天听了丁细莲老师执教《题西林壁》一课,收获颇多,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扎实、朴实、真实,体现了师生交流的多层互动,教学效果良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丁老师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丁老师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
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一点建议: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老师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第四篇:题西林壁课例
《题西林壁》
湖北省通山县厦铺小学
杨梅芳
[教学内容的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3、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知诗人,解诗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庐山风光!
2、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诗兴,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板书:题西林壁 ‘宋 苏轼)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 “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师:大家对苏轼了解吗?哪位同学来说说。
出示有关苏轼的资料,那你们能背出一两首苏轼写的诗吗?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后可以读给同桌听。
2、指名学生读,评价
3、师:同学们朗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通读古诗,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那如何理解诗意呢? 课件出示:词语的注释。
1、学生根据注释,再读诗文,理解诗意。
2、小组讨论。
3、交流对诗的理解情况。
四、吟诵品诗,感悟哲理
1、品读前两句。
课件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2)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
(3)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
(4)学生想象,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
(5)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并交流。出示课件:庐山图片,学生欣赏。
(6)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7)问: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8)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庐山真正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诗人看出来没有,从哪句诗表示诗人没看出来?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为什么身处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
2、品读后两句。
课件出示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2)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
3、课件出示庐山的录象,让学生观察庐山的姿态。
(1)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2)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
(3)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4、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十四个字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引导学生明理: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事物应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6、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
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7、课件出示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指导背诵古诗
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像这样富含哲理的诗句,你还知道有哪些?选择自己喜欢的背下来。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 侧
远近各不同 客观全面
高 低
不识 只缘 认识事物(果)(因)
[精彩部分回放] “关于理解古诗”部分回放
师:学好了吗?好,现在我们不检查哪个字、词或哪句诗什么意思,只要讨论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生:作者横看庐山。
师:(歪头)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 生:不对横着看就是正面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师:说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生:方位顺序
(课件出示各个角度、各个季节不同时间的图片)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读到这里大家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师: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有,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
师:有时候我们分不清楚人、事的好坏,只因我们是当事人。
[教后说教]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
1、借助注释
2、查阅字典、词典
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三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教后点评]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教者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先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让学生模拟试看,在三楼看校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整堂课以读为主线,以学定教,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题西林壁 评课稿
《题西林壁》评课稿
今天听了丁细莲老师执教《题西林壁》一课,收获颇多,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扎实、朴实、真实,体现了师生交流的多层互动,教学效果良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丁老师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丁老师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
1、借助注释
2、查阅字典、词典
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一点建议: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老师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