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模版]
播种诗心 收获诗趣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
研究总报告
一、课题简介(一)课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许多璀璨的诗篇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熏陶和教育。今天,科技的进步,传媒的发达,为孩子们提供了便捷的感官信息,同时也占据着他们的学习和业余生活。加上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诗歌的诵读与写作也被学校、老师、学生乃至家长逐渐淡化了,读诗写诗的人日渐减少了。
一天,我的一堂诗歌教学课对孩子们有了一些触动。因此,我敢断定,学生对诗歌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这种需求与诗歌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是激发、引导鼓励、欣赏。我想,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诗歌欣赏和写作能力。何不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现代诗歌写作的兴趣?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任何时候都与教育同在。现代儿童诗歌,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里的特点。诗性、诗心、诗情、诗意、诗兴潜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
儿童身上特有的异常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奇特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儿童诗歌的诗质所在。我希望课题研究,开展现代儿童诗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如何提高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从而探索出提高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因此,儿童诗歌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弘扬。
“读诗的孩子不会变坏”,把诗歌引进课堂,让孩子读诗赏诗写诗,就是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因美而真,因美而善,以美育人。
(二)立项情况
《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是我申报的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海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专项课题)。课题立项已得到学校、儋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审批。
(三)课题组成员情况 主持人:
李琼安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小语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儋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那大镇中心学校副教导。
先后获得省、市多项荣誉称号;撰写的教学设计、美文诵读、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考试命题、范文写作、说课等获得省、市一、二等奖。主持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校班主任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和结题。
专家顾问:
陈有利 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许慧 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小语会常务理事,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省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小学教师提高班培训班校本研修跟踪指导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水评测试员。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兼职研训员。曾获得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评选的“优秀教研员”。海南省优秀教师、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省说课“先进个人”,儋州市“师德标兵”、“巾帼建功标兵”等光荣称号。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论文大赛一、二等奖。参与指导的全国小语会立项课题获一等奖。
陈文良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现任那大第五小学校长。曾承担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多篇著作论文公开发表。先后荣获省优秀教师、全国小数会先进工作者、省小学数学学会先进工作者、省特级教师、省课题研究先进教师、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省师资培训先进个人、国家课程教材实验优秀教师、市四项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研究成员:
陈业虎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结业,小学高级教师。原那大镇中心学校校长兼党总支部书记。先后获省十佳师德标兵、市“两基”先进个人、市优秀校长、镇优秀党员、市镇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陈志华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现任那大镇中心学校语文教研员。多次获得镇、市“先进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称号。
李娇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现任那大五小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镇“优秀班主任”。教学论文获得市一等奖,市优质课三等奖。曾是我校“学校班主任课题研究”(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
羊慧婷 本科学历,市骨干教师。任教于三都镇中心学校,现被市人劳局、教育局委派到那大五小跟班学习一年。曾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共青团员”,撰写的教学论文荣获市二等奖。
(四)课题研究时间表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研究班级。
2、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3、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理念。
4、做好实验前有关资料的准备。如:教师收集课内外诗歌汇编成册,提供内容保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
1、按方案逐步实施研究。
2、开展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前测,落实各项评价细则,制定评价方案。
3、每两周上一节现代儿童诗歌教学课。指导学生写作。每周三早读安排十分钟“诗歌诵读时间”,确保充足的诗歌诵读时间。
4、鼓励学生收集、阅读课外现代儿童诗歌,丰富诗歌阅读。
5、每周要求学生写一首现代儿童诗歌,老师批改。
6、每月评选学生优秀诗歌、小诗人,以我本人的书法作品(硬笔、毛笔)或诗集作为奖品,奖励先进。一学期举行两次现代儿童诗歌朗诵欣赏会,朗诵学生优秀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7、学习期间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①评价形式: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②平时注意材料收集的相关数据和证据。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
1、开展调查问卷,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体系的测试。
2、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案例;汇编学生诗歌等实验成果。
3、申请鉴定验收,请专家测评,对成果进行论证,做好结题工作。
(五)成员分工
顾 问:陈有利(市教研室副主任)许慧(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陈文良(那大第五小学、特级教师)统筹管理:陈业虎 陈志华 材料撰写及授课:李琼安 数据管理:李娇 材料管理:羊慧婷
二、内容摘要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任何时候都与教育同在。现代儿童诗歌,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里的特点。
开展现代儿童诗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但,今天,读诗写诗的人日渐减少了。为了让孩子重回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美好,把潜藏在每个孩子心中的诗性、诗心、诗情、诗意、诗兴挖掘出来。把诗歌引进课堂,让孩子读诗赏诗写诗,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因美而真,因美而善,以美育人。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兴趣。我觉得主要从激发、引导、鼓励、欣赏等入手,主要是以“读——仿——创——赏”为方法开展研究。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生在学习中,激发了诗歌学习的兴趣,了解了有关现代儿童诗歌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学会了欣赏,提高了诵读诗歌的能力,增加了学生诗歌的阅读量,提升了诗歌写作的水平。一个学期来人均创作二十多首各种题材的诗歌,共计1500多首,有的诗歌质量很高。同学们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得到了肯定。
教师在研究中,汇编了一本课题研究教材;汇编了一本学生创作诗歌集。撰写了一篇课题研究教学论文;撰写了两篇教学案例。课题成果在校内展示,收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效应。课题的研究开展,带动了老师进行教学研究,激发了学生爱诗、学诗、读诗、写诗的兴趣。
三、报告正文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读诗的孩子不会变坏”。培养孩子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把孩子们领进诗歌的大门,与诗同行,与诗同感,还孩子们一个思想飞翔的天空,可以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推动学校的文化特色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诗歌传统文化。
(二)理论与实践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现代儿童诗歌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弘扬。
2、专家观点:童诗教学是诗坛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强化诗教,便找回了语文的灵魂。”(王雷《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朱光潜);雪莱认为: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是一种创造,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诗的想象更丰富,更新颖,如果我们有意。
3、心理学研究理论: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培养学生写诗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
诗歌教学和诗歌朗诵可以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兴趣,而诗歌创作和诗歌的朗诵又可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相互促进的!(三)核心概念界定
小学生现代诗歌指的是语言通俗的,内容浅显易懂的,形式自由的诗歌形式。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培养指的是通过教学、辅导等形式,培养小学生对现代诗歌写作产生兴趣,并进行写作。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指的是对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进行有效地、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
(四)国内研究综述
从五四时期开始,儿童诗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发展,作品内容从单一到丰富,从幼稚到逐渐走向成熟,取得了丰硕的业绩。现出来的满腔的热情、乐观的精神、清新的诗风,几十年来,始终受到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气候下,许多小朋友也拿起笔写了许多好诗,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诗人。新时期以来,儿童诗人认识到儿童与儿童诗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丰富性、多义性与深刻性的世界,写作时尽量做到将诗的语言写得好听而又注意注入灵性、气质、内涵和美感。然而,儿童诗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对于现代儿童诗歌,很多学校团体专家等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诗》杂志1995年复刊,在全国不少地方建立儿童诗社,举办小诗人夏令营;浙江东阳市巍山镇校开展了《让儿童诗走进课堂》的诗教实验;尹世霖主编,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小学生诗歌阅读指导大全》收录了121首中外儿童诗佳作;由刘毅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阅读文库》第三册;谭旭东的《儿童诗在困境中挣扎》发表在2002年3月12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对儿童诗的现状做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深圳佛山的女商人黄爱卿在三水创建了一个“小豆豆诗歌种植园”,这是以个人力量为儿童诗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们为儿童诗的阅读和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对儿童诗的发展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五)研究创新之处
体现新课程理念,尊重个性化发展,进行多元教学,注重朗读,以读代讲,多读多悟,以悟促创,以创共赏。让孩子在无压力无负担下,想于读诗写诗,乐于读诗写诗。
(六)研究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
1、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
2、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的指导。研究目标:
1、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兴趣,进一步了解诗歌,爱诗、读诗、赏诗、写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2、培养孩子的语言感悟力、思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优化诗歌教学工作。
(七)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诗歌的多元教学,加强诗歌诵读训练,进而激发学生读诗、爱诗、写诗的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提升语文素养。因此,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加强理论依据指导,丰富实验报告。
2、实验研究法:结合新课程理念,跟踪研究一个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研究工作的提高。
3、比较研究法:确定六年级(2)班为实验班,六年级其他班为对比班,以比较实际的分析和评价,检验实验成果。
4、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5、经验交流法:撰写个人心得及相关教学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研究步骤:
1、让学生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特点,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
3、把诗歌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通过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诗歌展览会,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诗歌的兴趣。
5、实行“每周一诗”写作和“每月一诗”朗诵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收获成功的喜悦
(八)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我申报课题后,立即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聘请市教研室副主任陈有利、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许慧和特级教师陈文良作为课题顾问。课题组分工明确,那大镇中心学校校长陈业虎和镇中心校语文教研员陈志华统筹管理,选定两位有较强责任心,教学能力强,工作扎实创新的教师李娇和羊慧婷参与课题研究,她们分别负责数据管理和材料管理,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进行。
2、经过研究,制定了相关的研究方案。确定我任教的班级六(2)班为实验班,该班学生78人,虽朗读能力、写字能力稍弱,但活泼开朗,积极向上。
3、研究人员树立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理念,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我们先后学习了《中国儿童诗歌发展七十年的脚印》(儿童文学作家盖尚铎)、《关于我国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思考》(刘新华)、《小学童诗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胡文杰)、《现代诗歌欣赏》(李怡)、《儿童诗教学研究》课题(浏阳市奎文实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提高了相关理论基础,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力度。
4、汇编教材,有书可学。为了保障诗歌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课题组汇编了一本《现代儿童诗歌选集》,该书图文并茂,分课内学习篇和课外欣赏篇,课内学习篇(即选自人教版1-6年级语文课本诗歌)共有十二个篇章,供实验老师进行系统地教学,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模仿。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
(一)展开调查,分析问题。
能否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对实验班的学生及其家开展了“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研究”调查问卷。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现代儿童诗歌朗读及写作的兴趣有多少,了解学生家长对孩子参与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意见。从学生问卷调查中的数据表明,80﹪学生对现代儿童诗歌是感兴趣的;喜欢写诗的占26﹪;认为老师胜任诗歌写作教学的占96﹪;不花时间读诗写诗的占0.5%;53﹪学生认为影响读诗歌写诗歌的最大障碍是功课太多;希望班级开展诗歌诵读、写作课的占80﹪。
从家长问卷调查中的数据表明,家长对孩子诗歌写作支持率百分百;对开设小学生现代诗歌写作兴趣课程认为非常必要的占80﹪;支持孩子进行诗歌写作的占95﹪;认为诗歌写作对孩子有好处100﹪;认为影响孩子写诗兴趣的最大障碍是功课太多的占61﹪。
这样看来,孩子和家长们在思想上认识到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用的、必要的,可见,现代诗歌写作教学势在必行。而对于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培养的不良因素只是一小部分,关键是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抓问题,找对策,抓落实,激兴趣,促动力,扬个性,解决诗歌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二)逐步实施,寻找良策。
我尝试着用“读———仿———创——赏”四步曲来开展现代儿童诗歌的教学、创作活动。实践告诉我们,儿童也可以成为诗人。
1、我是这样教学生读诗的:
每周三早读安排十分钟“诗歌诵读时间”,确保充足的诗歌诵读时间。采用多元化进行诗歌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诗性,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
(1)读出韵律画面的“美”。
在诗歌教学中,一是加强诵读,入情入境地读,读出诗的节奏美,音乐美,读出美感来,通过眼神、手势、姿态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诗歌,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和情趣,感受是的艺术美。(2)读出故事的“趣”。
创编童趣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它对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情趣,想象、创新等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针对孩子这一心理的特点,我进行了诗歌写作教学改革和尝试。在教学中,把诗歌创编成一个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故事充满生活情趣,再加上教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动作,逗乐了孩子们,孩子们喜欢!(3)读出见识的“广”。
开展现代儿童诗歌写作教学,必须先从引导学生搜集大量诗歌,诵读大量诗歌人手。我除了给学生汇编《现代儿童诗歌集》教材外,还推荐学生阅读潘从文、柯岩、金波等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
增加学生的诗歌阅读量,学生对诗歌也由陌生到熟悉到理解到喜爱,渐渐体悟到诗歌的魅力,同时也为诗歌创作准备了充足的素材和写作能量。(4)学会欣赏,陶冶诗心 诗歌欣赏教学环节如下:
(1)初读诗歌,了解这首诗描绘的画面,(2)通过物象分析,明白这首诗描写的物象,了解比兴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品味好词,通过朗诵,体会了诗歌用词的妙处——准确,动静相生。这样的赏析指导,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激发孩子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还陶冶了学生的诗心,教会了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
2、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写诗的:
每两周上一节现代儿童诗歌教学课,指导学生写作。每周要求学生写一首现代儿童诗歌,老师批改。教孩子写诗,我们以多元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努力捕捉灵感,用童心和稚气去看望世界,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开掘情素美,抒发诗意。
(1)范文引路,模仿入手。
模仿是诗歌写作基础。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对于初学写诗者,常用的授课方式是让其模仿,从模仿中探究写作规律,理解其中的写作原理,掌握写作方法,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来。学生在范文的引路下,可以轻松地尝试改编的乐趣。(2)创新写作,彰显个性。
学生有了模仿改编的经验,个性创作就会水到渠成,一篇篇真情实感的诗歌就像浪花朵朵朝岸边涌来。在诗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物为题进行创作,让学生捕捉它的特点,并摄取与之能形成相关联场景,进行描写。有时,我让孩子们随时抓住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表达的心情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在我的提示和启发下,这样就有了一首首心意小诗。
3、我是这样评价学生的:
学习期间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采用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教师评等评价形式。
当学生有了诗歌的写作兴趣,我们要珍惜孩子的写作成果,哪怕粗糙,也要给予鼓励,加以肯定,给他们一个不寻常的爱,把小学生领进诗歌大门,启蒙创作。我的做法是:
(1)学生每一次的诗作,老师及时修改点评,家长参评,再发送到我的博客上,共大家交流点评,共同进步。
(2)每月评选“优秀诗歌”、“小诗人”,以我的书法作品(硬笔、毛笔)或诗集作为奖品,不仅奖励先进激励后进,还激发他们的爱好写字,提高写字水平,可谓一举两得。(3)设置了班级“诗歌秀”,定期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同学共评共赏。
(4)每一学期举行两次现代儿童诗歌朗诵欣赏会,朗诵学生优秀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另外,(1)关键是,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诵读时间,足够的诗歌篇章,通过多读激发多悟,进而想写,达到“融会而贯通,厚积而薄发”的教学效果。
(2)“亲子活动”魅力非凡。在开展研究工作中应加强与家长联系和沟通,达成共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和孩子进行读书写作交流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是一种示范教育。
(3)诗歌教学的教师要大力提高诗歌的感悟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和教学能力,让孩子喜欢上诗歌,让家长信任我们的教学。
(4)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搭建足够的展示平台,多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我读我诗,我读你诗;个人读、多人读、集体读等)、诗歌创作交流会等,让学生多展示多交流,进而感到读诗歌写诗歌是一种乐趣,逐步养成“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的学习习惯。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孩子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兴趣,读好、学好、写好现代儿童诗歌将会水到渠成,开花结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
1、开展调查问卷,对比实验班和普通班学习情况,进行论证,形成终结性评价体系的测试。
2、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案例等;汇编学生诗歌等实验成果。
3、汇编课题研究总报告。
(九)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和实验老师都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真可谓“教学相长”。
(一)学生成果
1、提高了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情感,富有鲜明个性,学生在一次次的美读指导中,渐渐掌握了诵读方法和技巧,诗歌诵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优美的诗歌诵读声在校园里一波一波的荡漾开来。诵读诗歌也成了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提升了学生诗歌写作的水平。
学生通过现代儿童诗歌的品读、模仿、创作和评价,了解了有关现代儿童诗歌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学会了欣赏。在学习中,他们都积极进行现代儿童诗的创作。一个学期来人均创作二十多首各种题材的诗歌,共计1500多首,有的诗歌质量很高。
3、激发了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参加了现代儿童诗歌习作兴趣的培养,学生写多少诗,有兴趣的多写,无兴趣的可少写,也可以不写,老师并不强求。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加重,很多学生们仍学得饶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诗、写诗可见一斑,他们以此为乐,互相传阅,互相品赏。
4、增加了学生诗歌的阅读量,学生对诗歌变得更加喜爱,渐渐体悟到诗歌的魅力。
5、品尝了写作的甜头。
在2012年儋州市文明主题征文比赛中,许莹红和许永欣同学获一等奖,吴莹和钟万婷同学获二等奖,刘贤妹获三等奖。同学们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成绩的肯定。
(二)教师成果
1、汇编课题研究教材《现代儿童诗歌选集》,共有十二个篇章。
2、汇编学生创作诗歌《浪花朵朵寻诗趣》,共有十三个篇章(期中,一个是其他篇,主要收录学生其他有感而发的诗歌;另外附录了我的十多首教学感悟诗歌),共收录了50个学生的260多首诗歌,有些还附有教师感悟点评。该诗歌集与课题教材同步配套,内容更生活更情趣,编排更系统更科学。学生从中尝到了写作诗歌的甜头。
3、撰写课题研究教学论文《让诗情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淌》———谈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该论文获得了2012年儋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还被选派参加省的论文评比。
4、课题成果在校内展示,收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效应。课题的研究开展,带动了老师进行教学研究,激发了学生爱诗、学诗、读诗、写诗的兴趣。
5、撰写了两篇教学案例《老师,我想写诗——见证诗歌写作兴趣培养之一》和《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希望——见证诗歌写作兴趣培养之二》。
6、指导本班学生参加2012年儋州市文明主题征文比赛,有五位学生获奖(小学高段组),我也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十)实践成效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我觉得现代儿童诗的创作确实激发了学生爱诗、学诗、读诗、写诗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朗读水平。学生能基本了解现代儿童诗歌的特点,初步学会欣赏现代儿童诗歌,基本学会了现代儿童诗歌的写作,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学生在读诗、赏析、创作、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并且带动了老师进行教学研究,同时也迎合了学校提出的“教育多元发展”的理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十一)局限与困惑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学校课程安排的局限性,诗歌教学没有足够的课时安排,很多研究工作得不到及时细致的总结和反思,加上六年级孩子要面临升中考试,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诗歌诵读和创作,个别学生没有参与诗歌写作,有些诗歌创作质量不高。但整体来讲,达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在以后得课题研究中,还要多积累经验,坚持把研究工作做活做细,做实做牢,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十二)参考文献
1、《小学童诗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作者:胡文杰
2、《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养的而培养》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扈中平
3、《中国儿童诗歌发展七十年的脚印》 作者:儿童文学作家盖尚铎
4、《关于我国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思考》 作者:刘新华
(十三)附录(问卷、图表、案例、照片等)
1、调查问卷两份:开题调查问卷(学生卷)(家长卷)和结题调查问卷。
2、案例两篇:《老师,我想写诗——见证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之一》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见证诗歌写作兴趣培养之二》。
3、教学论文一篇:《让诗情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淌——谈小学生现代儿童诗歌写作兴趣的培养》。
4、课题研究教材一本:《现代儿童诗歌》。
5、学生诗歌集一本:《浪花朵朵寻诗趣》。
6、研究相关照片。
四、研究体会与收获
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真可谓“痛并快乐着”。“痛”是研究周期短,任务多、压力重、期待高。“乐”是通过研究,为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乐;为学生因诗歌写作培养而提高写作水平而乐;为学生能学会写诗、赏诗而乐;为我能编写一本课题研究教材而乐;能汇编一本学生诗歌集,让学生尝到写作甜头而乐;为我提高教学论文写作水平而乐。这就是“教学相长”,何不乐哉?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诗歌的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诗歌的兴趣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诗歌是一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情感,并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将诗歌教学存在的情感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领略诗歌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创作诗歌。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们铸炼了自己的语言,获得了诗歌表现的一般技巧,陶冶了性情,提高了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诗歌;兴趣
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片灿烂的星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歌咏传唱。诗歌的意境非常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优美的诗歌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欢,它可以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因此诗歌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诗歌可以使得学生在领略诗歌意境的同时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心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写作诗歌的兴趣,那么他们就能够创作出浑然天成和饱含真情的诗歌。那么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如何激发学生写作诗歌的兴趣呢?
一、指导学生了解诗歌写作的方法,激发学生写作诗歌的兴趣
学生只有掌握了写作诗歌的技巧和方法,他们写作起诗歌来才会游刃有余。小学语文教材上有很多文质兼备的诗歌,这些诗歌有的含义深刻,有的感情丰富,有的意境优美。在教学这些诗歌时,教师要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诗歌的特色有具体、充分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学习到的诗歌知识进行创作。
例如《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这篇诗歌选自《乐府诗集》,它来自劳动人民,没有具体的作者,诗篇的开始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诗词内容更是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老兵从回到家乡的喜悦到见不到家人的悲伤再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啜泣。
还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境。故人西辞黄鹤楼,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运用了“西”字,一个“西”字包含了很多寓意。三月可以用很多词语来形容,像百花盛开的三月,争奇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但是作者用“烟花”来形容,更加凸显了三月扬州的美。孤帆中的“孤”字也是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的感情。唐朝盛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面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可是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李白的眼中只有孟浩然,他的眼中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
当然教材中还有很多经典的诗歌,教师在讲解这些诗歌时,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的意境,要引导学生学会斟字酌句,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中对文字的巧妙运用,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中所用到的表达技巧。
二、通过多种以诗歌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诗歌的兴趣
学生习得了诗歌的写作技巧后,接下来就是通过多种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诗歌写作技巧进行运用,就是鼓励他们创作诗歌。
我们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组织诗歌主题活动。例如我们学校有一个非常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百果园。百果园里有柚子、李子,还有其他的花草树木,这些直观、形象又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花草树木就是学生创作诗歌的源泉。在以学校的百果园为主题的诗歌活动中,我将此活动命名为《赏秋诗会》。“赏秋诗会”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赏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秋天的景色,观察秋天百果园中各种花草树木的颜色、姿态,观察校外秋天特有的景色。观察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发现了大自然中可歌可泣的景色,他们才能将大自然的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二个环节是读秋。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大量收集有关秋天的佳作,诵读、欣赏、品味其优美的语言,深刻体会作者在诗词中融入的情感。第三个环节是写秋。有了实地观察和诵读范文的基础,学生就可以开始仿写或者创作了。学生们有的写出了《我是秋天的一个柚子》,在春天的时候/我只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在夏天的时候/我只是/一个青涩的小疙瘩/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已经成熟/已经长大/我的兄弟姐妹/都纷纷离开了家/只剩下我一个……还有的学生写出了《我是秋天的一棵李子树》,我是秋天的一棵李子树/在春天/开一树繁花/把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虽然学生们写得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相信学生们会形成诗歌写作的习惯。第四个环节是颂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秋”字飞花令活动。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大声地朗诵出来,这样不仅会增强学生创作诗歌的成就感,还会促使学生以更加?满的热情再次进行诗歌创作。
综上所述,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和组织学生进行诗歌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们写作诗歌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台芳芳.浅析小学阶段古典诗歌教学的策略与创新[J].才智,2017(24).[2] 胡克君.诵读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J].学周刊,2015(35).作者简介:彭诗云,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青龙湖小学。
第三篇: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研究
提升小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
研究目标:
1.对每次习作具有浓厚兴趣,能按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习作。2.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并能大胆朗诵自己的习作。3.学会帮同学修改习作,也能自己为自己修改习作。
4.教师想方设法开展各类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研究内容:
研究小学语文习作课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习作课教学采用的方法。面对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困难,着力从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进行研究,找到学生惧写的症结。以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为研究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思考,如何组织开展写作前的活动,怎样开展写作训练,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语言,如何开展评价激励,提高兴趣。
研究的理论假设
本研究课题如果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就会博览群书,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的文章,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写作兴趣就会调动起来,实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思路:
一、课堂上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多积累优美词句;开展仿写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积累、提炼语言。
二、多读精背,即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适合于他们的课外读物,有计划地增加背诵内容。让学生做到手不释卷,学生读书多了,积累的语言也就自然而然的丰富了,语言也流畅了。写作水平也就会提高了。精背即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典范文章,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摘抄一些课外的,让他们记忆,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使他们从小受到典范文章的熏陶,为他们以后准确、熟练地使用祖国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课,让学生有话可写。认真为写作课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习作。及时评价展示,树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研究方法:
一、读写结合教写法
写作技巧就是写文章时采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 效艺术手段。语文书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好文章,都是学生习作的例 文。于是在阅读课上我组织学生欣赏好句好段。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 文章,让大家了解不同的写作方法,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二、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积累好词好句。开学初,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每周推荐一些好书、组织阅读交流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自己看过的好文章,有趣的事常常有目的地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让学生逐渐爱上看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爱上广泛阅读,上课积极了,写作也开始言之有物。
三、组织开展活动,让写作课变得生动有趣。
如:组织生开展课余活动课,写下精彩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阅读产品说明,模仿购物,写下有趣的《我学会购物》;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校园四季特点,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特征,昆虫的活动特征;开展水果品尝会,写下《我喜欢的水果》;每周布置校外活动任务完成周记,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很好的方法。总之,要认真组织开展写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这其中地“热爱”可以说就是兴趣,兴趣在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和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四、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魏书生曾将学生的日记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或“心灵的闪动”,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周记确有类似的功效。在周记中,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乃至各种感受、体会、心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尽情地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由的诉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坚持下来,那将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的周记应体现“真实”、“有趣”和“自然”的原则,为作文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为了达到每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我还有意识地对写作内容和范围增加一些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将写作角度、写作目标和写作素材进行归类。如配合记叙文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些纪实系列、美景系列、感悟系列的文章,让学生掌握不同题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配合说明文教学,可以安排名胜古迹、家乡风貌、居室特点等多种写作角度让学生练笔;还可以配合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安排名人名事、警句摘抄、时事评论等角度和题材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的内容、崭新的角度、灵活的形式,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无障碍表达”的愉快。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把周记视为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倾诉对象和一方独抒心灵的情感田园,并且在这块充满乐趣的园地里,放飞天性,在获得创作灵感的过程中培养起写作兴趣。
五、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我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例如,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先给学生讲“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交给学生怎样进行观察,观察后怎样记录,进行积累等等。之后,我没有立即让学生动笔写,而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了两个有趣的活动,一个是“拔河比赛”,一个是“贴鼻子”游戏。拔河比赛时,学生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他们的热情北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很专注地观察比赛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在“贴鼻子”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平时被称作调皮鬼的同学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异常欢快的气氛中我启发学生:你们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写作,大部分作文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六、进行仿写训练,体验写作的兴趣
高尔基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茅盾先生说得更明确:“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每个单元的课文讲授工作完成之后,我通常会要求学生模仿本单元某篇课文或某段落的写作手法和行文风格,完成一篇仿写文的写作,至于模仿哪篇文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有的学生在学过《背影》一课后写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在学过《谈骨气》之后,交上来一篇抒发志向、抱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有的学生则在学过《故乡》之后,用饱含温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和一位老友久别重逢的场面……这样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体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同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把学过的写法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每当看到自己仿写的内容被当做范文朗读,学生便会从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实践表明,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仿写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仿写中应鼓励学生不要过多受原文的限制,而应在原文的启发下力求突破和创新,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抒发真情实感,拓宽思维界域,这样才会把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读者,就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仅仅是“阅”了、“读”了,甚至是背下来,但不进行思考,这样的阅读,谈不上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就不能把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阅读之后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阅读和讨论也是心灵净化的一部分内容。讨论可以使孩子更明晰是非、善恶,感受好的品格,更深刻地理解生活。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开展阅读之后的讨论。教师一开始导向性过于明确,孩子很快就会选择沉默。教师和家长可以和孩子就书中的角色、情节、书本如何向我们展示新的观念为题展开讨论。学习欣赏其中的精华,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3)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我们还应关注他们在阅读生活中的积累。当我发现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作品写下他们有感触的心得,学会将所阅读过的内容剪剪、贴贴,做一份周报时,我总是赞赏他们的成功,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教师应重视家校间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零散、短暂的时间,可要求他们随手拿一张报纸;当他们有完整的时间时,可要求他们端起一本书静静地打发时光。书应该在家中无所不在。父母与其规定孩子每天应花多少时间看书,还不如关心孩子们所看故事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告诉你故事讲到哪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成就感。不要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该去看书,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书与电视是个矛盾,也不要奖励看完书的孩子,应让阅读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总之,如果一个人能在他的幼年时期就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将有益于他终生的发展,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摇篮,是人类永远的朋友
八、评价展示树信心。
指导作文课时,我有时在课堂上看着同学们写个开头,又或构思重要的一段话,发现好的句子就让他们大声朗读出来,让其他同学欣赏,并及时给予表扬;课后,学生的每次习作我都批改得很认真,有时在课后批改时发现生动具体的句子、段落,写上几句表扬的评语:“太感人啦!”“太生动了!”等等。成绩好的同学体会到的成功感当然会更多些,写作热情也会越来越高涨,习作也就越来越“高产”。而对于哪些有进步的,想得到老师夸奖、肯定的同学,更要给予不断的鼓励。如发现他们哪段写得好,就让他在作文评讲课上读那一段,那一篇写得好就帮助他们在班里发表那一篇,让他们也得到同学们的欣赏、肯定,同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积极培养学生努力进取的习作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定时开展堂上习作比赛课,及时总结成绩,展示张贴作品,树立写作信心。
预计形成的成果:
1、本人在探索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作文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形成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本人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走进了童心童语构筑的世界里,感受到他们的纯真、鲜活,从而真正成为学生习作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浓厚,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有乐趣的事。
3、学生对目前作文课的满意程度提高了,开始有了强烈的自由表达愿望。学生的习作能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通过积极探索,本人也摸索出了关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些途径、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小学作文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怕写,教师觉得难教,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常常苦思冥想,却仍无从下笔,最终只是寥寥数句,穷于应付,于是学生就有了这样一句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曾经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而言,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及事物。”可见兴趣作用之大。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作文的一种特殊情感,写作起来乐此不彼,不再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能更好的调动其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那么,该如何培养呢?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
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讲出来,以此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因此在实践性活动中应以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写作材料的过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才有可能写的具体。
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
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美丽的大自然,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学生投身其间,其乐无穷,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东西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日子久了,学生就获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这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瞎编一气,为躲过一次作文而撒谎,提纲式的几句话就交差的毛病。
三、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方法
学生写好作文还有一些重要方法,如多观察、多体验、多写、多说等。这些方法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际观察与生活体验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情趣是培养与训练他们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通过处处观察和体验周围生活的人、事、物,将会得到许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将会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细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各种动植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亲身体验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无穷乐趣。
多说多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说多写。写是积累,说是提高,只有说与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说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能力,克服胆小怕事的性格。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每堂语文课的说话
训练让优等生说出读过的文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说出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说出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鼓励学生写好日记,写出身边发生的事,记录文章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或优美的语段,写出读后感或观后感。这样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促使学生养成了爱写的习惯。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作文要求也随之不断的提高。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多读多写,还应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这方面的训练我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每两周一期的黑板报。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每期的板报内容都能熟读背诵,因此我以板报的形式安排了一定的作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二是通过组织的阅读课借助阅读的文章向学生教授作文知识。小学生最常见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又分为记事和记人。这两类文章小学生都应掌握其写法。于是,利用阅读课,我提供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如《这件事真令我难忘》,《一个我最敬佩的人》等。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逐步懂得记人、记事的方法。但问题又来了,文章写的不具体,不生动,人物性格不鲜明。为此,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开展《怎样使文章写具体》、《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等专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这样一来,例文加讲解,学生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拓宽阅读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写与读是分开的,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肯定不会提高,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紧抓教材,以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在教学中我首先教给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层次的叙事能力。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我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并参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动笔写《一个熟悉的人》运用课文中的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情绪高涨,写出的作文也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导航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每周周末到市图书馆为学生借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多读此类对作文指导有益的书籍,并倡导他们互换彼此的课外读物,达到资源共享;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阅读《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又从中学到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在作文课中,针对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我组织全班学生阅读交流并写出读后感,而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五、深入了解,投其所好,激发写作热情。
有的时候,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我让学生自己出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形式可以是记叙文、童话故事、寓言、诗歌、书信„„但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写,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是写自己喜欢的 5
内容,学生的热情就比较高,他们作文的个性化色彩得到了张扬,内心获得了倾吐,可谓“快乐作文”。
我还不断鼓励学生收集自己满意的作文,装订成册,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电脑打印成册,并给自己的《作文集》添上题目,写上前言,使他们置于写作成长的快乐之中。学生每积累一篇优秀作文,就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以至不断增强自己写作的兴趣,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开展作文交流课,组织全班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作文集》,并让教室的“作文园地”成为每一个学生展示作文的平台,从中不断燃发学生习作的热情。
六、积极引导,让学生在互批互改活动中提高作文水平
传统的作文批改都是由教师独自完成的,这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教师要适当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互相修改评议活动,发挥学生动手批改文章的主动性。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确互相修改评议的要求,不能过于随便和擅自抬高分数。一是关于字、词、句的批改,包括:字体是否端正,卷面是否整洁,指出错别字,修改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二是关于选材立意的批改,包括:中心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切题,结构是否条理,语言是否简明。这样的堂上批改作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
兴趣是一种情绪状态,它既可以长久保持并逐步浓烈,也可能转瞬即逝。顺应儿童好表现的心理,重视学生作文成果的展示,使他们享受到喜悦,这就能进一步激发兴趣,激励自信,提高作文能力。我在做好上述几点的同时,对优秀习作精心点评,在课堂上有感情地宣读,班内搞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角”,让队员们争当优秀。对后进生更是细心指导,努力发掘他们作文中闪光点,让他们乐于发言,尝试成功的快乐。
总之,兴趣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古往今来,哪一个大作家、大文豪无不是因为喜爱舞文弄墨,而后孜孜以求,一举成名。小学阶段是学生作文的起步,所以,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且意义深远。
第五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摘 要】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对学生来说,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写作兴趣 积累 观察 信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然而,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几乎是“谈写变色”。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阶段是学生练习写作文、练习写真人实事、写出自己真实情感、培养写作兴趣、为将来作文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只有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有机会进一步训练他们怎样写,达到“会写”的目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乐写心理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写作初始阶段特别强调感情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就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创造轻松写作环境,消除写作畏惧情绪
(一)创造轻松写作环境,消除写作畏惧情绪 要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一种方法是在习作课上注意创设轻松的的写作情境,而不先提写习作的事,以免形成闻习作即怕的条件反射。先设计一段精彩的导入,或谈一种现象,或讲一段故事,或讲一个名著片断,或讲个笑话,或观察一个实物,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发言内容整理成习作。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完成了习作任务,消除了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另一种方法是习作训练从易到难,分解习作要求,每次只强调一至两个要求,达到要求就算成功,其它方面则不求全责备。这种化难为易,逐个突破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消除了畏难情绪。
(二)适当降低写作要求,树立自信 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写习作初期应该从写话入手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不要给予过多的束缚,不要自重形式与技能,而首先要让他们想写,爱写。首先我们要让小学生知道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得话写下来,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人人都能写好的。让小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并让这兴趣得意长久地保持下去。从小学生学会写字的那天开始就鼓励他们去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也可以用拼音,用图画代替。老师、家长要鼓励孩子们写话,让他们敢说敢写,有写话的热情、愿望。老师、家长要不断的表扬他们,夸奖他们,使他们越写越想写,越写越爱写,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不断的增强自信。这样有了一次的成功他们就会去争取下一次的成功。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困难的事了。反而他们会把写作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写作充满自信。
(三)张扬个性,鼓励自主表达 教育学家罗杰斯说:“当学生自己选择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而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是,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有意义的学习。”如果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写作热情会格外高涨,减少了束缚,解放了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就在努力降低对写作的要求,对于文体只提了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两种,要求也比较笼统。对写作知识的要求也比较低,只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这是每个小学生经过学习都能够达到的,这些都有利于消除小学生怕写作的心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自主拟题让作文更具有个性化。让学生放开束缚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些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二、感受生活,培养兴趣 学生的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充分感悟生活,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所感,才能写出作文。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表达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
(一)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就活产生写作的冲动。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可以有意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农村、城市的重大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的变化等;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变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营业员周到的服务,教师热爱学生、耐心教导学生,爷爷奶奶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等;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小河田野、瓜果蔬菜等。通过观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利用活动唤起学生的灵感,激发写作欲望,从而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的素材,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习作之前可开展情境表演、课本剧、课前演讲、竞选发言、辩论等活动,以激发写作兴趣,也可利用双休日体验生活,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写作的欲望,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地。如元旦节,组织学生开展“新年联欢”的活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清明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母亲节,开展“祝福妈妈”的活动;端午节,开展“包粽子比赛”的活动;国庆节,开展爱国诗歌朗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寻找春天”的活动、“优秀诗文背诵比赛”活动等。经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写作时就有大量的内容可写了,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进行广泛阅读,积累间接生活经验
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去亲身经历感受,他们对自然、社会的更多的认识是来自于书本上的间接地生活经验,所以要让小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更多的是要鼓励小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课内阅读兴趣,还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在阅读中让学生学的多,学生的作文才会写的易,才会对作文感兴趣。只有学生多作文感兴趣,写作教学救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我们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可选一些难易程度跟学生实际相和的文章,如童话、寓言、科幻小说、小学生优秀作文等等,让学生阅读,帮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同时正确地引导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去选购书籍,就会避免大量粗制滥造的文本对孩子的不良影响。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学生有了丰富的感知和积累,就不愁无话可写了。现在网络不断地普及,网络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自由遨游的天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写作目的自由的选择链接的内容,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
注重实践,延伸写作兴趣
三、注重实践,延伸写作兴趣
小学生对写作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写作就会让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怎样下笔,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写作。
(一)创设写作情景
低年级的学生要写好习作,真切的感受是不可缺少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去寻找写作材料。如:“吹泡泡”“跳绳比赛”等 小学生喜欢又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经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地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这样他们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就不会认为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这样的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又营造了宽松的写作氛围,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快乐的写作。
(二)在现生活情景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写作内容虽然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事物或是已经经历过的事情,但是我们往往因为平时没有注意,就没有什么印象,到写作的时候就无话可写,写不具体。这是就需要我们在现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现代教学中录音,投影,录像等电教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我们巧妙地运用电教媒提再现生活使学生能够突出重点和细节部分,使学生仔细观察,这样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的写作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生动形象。
(三)多种形式写作
采取多种形式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包括口头习作和书面习作,口头习作如口述街上见闻,针对最近班上的一种现象发表评论,全班同学进行故事接力等;书面习作如仿写,补写,续尾,改写人物片段、景物片段、对话、随笔、日记等,内容由小到大,由短到长。多种多样的习作形式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单调感,简化了习作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在让学生书面习作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口头习作,如:写“我熟悉人”时,可以先让学生口头描述熟悉的人的外貌,衣着,品质等等,通过口头描述使原本不是很清晰地形象变得清晰,使学生书面习作时能够更容易。重视交流,分享写作乐趣
四、重视交流,分享写作乐趣
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还来自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产生的成就感。《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这样的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等。因此对于学生的习作,我们要及时的组织交流,让同学们在交流中风向成功的乐趣。
(一)让讲评走上台前来 在习作教学环节来说,一般分为作前指导〔如审题,假发想象,选取素材〕、学生习作、左后讲评,其中作后讲评最为重要,讲评实际上就是一种反馈,每一次的讲评课可以选出一篇中等的,具有典型性的习作,全班同学一起阅读、评改、赏析,一是看习作通不通,一字一句的诊断问题,在修改习作时学生也在学习如何写作,二是看习作好不好,好再那里,同学说出各自的看法,大家一起交流习作的心得,三是就这篇习作大家提建议怎样写。这样的点评使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继而进行纠正。小学一般的作文是两节课,这样可以在前一节课进行讲评,后一节课写作,这样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学生在前一节课的交流中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就应该让他们一吐为快,一鼓作气的写下自己的习作。
(二)提供展示舞台,分享交流的快乐
学生在习作中有许多的乐趣,如新鲜的见闻、愉快高兴地经历、难忘的教训等,还有在习作中特别出色的段落、句子、词语等,所有的这些学生都很想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同学们看到他的进步。老师就要尽可能多的为他们创造出作品展示交流的机会,比如:教室的学习园地、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办刊杂志推荐等,对于优秀的、又进步的,教师要及时的表扬,给予肯定,在全班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继续写作的热情。
(三)融入生活,体会应用的快乐
在实际生活中创造学生习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在生活中的意义,在寒暑假让同学们用习作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开学后交流五彩的假期生活;让学生自己写请假条、借条,东西丢失或捡到东西自己写启示;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特殊的日子鼓励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写信;等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去获得写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