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分离定律》 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 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 教学反思
同一节课分别在三个班上。不同的班就会创造出截然不同的课堂,包括课堂的氛围、教学的进度、师生间的配合等等都会存在一些微妙的变化,使得每一节变得独一无二。这也体现了课堂生成性的教学难度。
简单地评价一下三节课的自我感觉。第一个班,因为第一次讲,在内容讲解和课堂组织上有些生疏,会出现言不及辞,或是出现停顿、表达不流利的现象。此外,忘记板书也是其中的严重问题。第二节课,总体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刚上完一节课,内容较熟悉,语言表达上倾向于自由发挥,对时间和内容有了较大把控。第三节,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上这节课时,加入了一些小许的改动,提高了教学进度,但相应减少了学生看书思考的时间,得不偿失。而在语言表达上,会在一定程度受到第二节课束缚,不够自由。
针对这节课的反思,我主要从现存待改进的问题和教学环节设计的几个安排,谈谈我的想法和疑问。
首先这三节课,体现出的最大问题就是疏忽了板书设计。忘写、漏写、书写空间不够的问题足以说明在板书上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尤其今天看了《课堂板书重要性》的博文。更加意识到板书需要落实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安排好什么时候落笔、写哪些必要的知识点,从而学生能够有条理、有重点地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此外还能赏心悦目,让人留下美好印象。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这部分的内容,在浙科版的书本当中有5点关于孟德尔遗传因子相互分离假说的内容。文字性理解较为抽象,并穿插着新名词的介绍,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对教师而言,如何能帮助学生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课堂设计当中,我采用了常规书本思路的逐条分析,穿插相对应新概念介绍,然后通过遗传图谱的方式,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但从实际课后学生的提问来看,我发现文中涉及的新概念还是会使学生混淆,在短时间内无法正确区别,比如基因、基因型、配子。为此,这个环节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后序:后来对于这个难点,我进一步请教了师傅。但是得到的回答比较简单粗暴,就是让学生先把这个内容读一遍,然后再用遗传图解分析。一开始我对这个回答不满意。不过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一番自己的PPT,做了个小改进,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整了书上的解释,更多期望自己在语言表达上能够清晰无误地让学生跟上分析的节奏。
第二篇:分离定律教案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苏教版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三章第一节,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然后,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且知道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对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以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考查方式及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具体的题目情景中怎么应用还不是很清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知道高考的考查方式并通过标杆题分析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
(3)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2、能力目标:
(1)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试验验证——理论(3)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4)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进行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的识记;(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遗传图解的写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如果双亲都是双眼皮,其子女一定双眼皮吗?如果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是前世造孽还是现世报应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问题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设疑导入法)
老师:介绍关于孟德尔的生平
学生:看书讨论总结,老师点拨。(看书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实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老师: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介绍原因。由此提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刚才我们提到杂交这个名词?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杂交法呢?孟德尔又是怎样进行杂交实验呢?同学们可以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关键词总结归纳知识——突破教学难点并实现知识目标点)学生:在学生阅读、讨论。
老师:孟德尔选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P)杂交,得到杂种第一代,即子一代(F1),F1的所有植株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如:
亲本(P)紫花豌豆 × 白花豌豆
子一代(F1)紫花豌豆 ×○(自花授粉)
子二代(F2)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白花豌豆
(边讲边画出杂交歩骤,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注:
F1:子一代 P:亲本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紫花 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白花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如子二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学生:记忆消化以上内容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问题提出基础上的解决问题,揭示科学规律。
老师: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就学到过DNA,日常生活中听过基因,那么什么是基因?(导入未讲知识并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问题法)
学生: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老师:是的,答得对极了。我们知道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形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清晰总结实现知识目标)如下所示:
亲本(P)紫花豌豆 × 白花豌豆
AA aa
子一代(F1)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Aa
子二代(F2)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白花豌豆
AA Aa AA aa(边讲边画出杂交歩骤,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注:
A:显性基因 a:隐形基因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3:1 AA: Aa :aa =1:2:1 老师:不止是紫花白花性状,还有我们在积极思维栏目中看到的其他相对性状都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那这就要问问大家了,什么是等位基因?
学生:同源染色体上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紫花基因和白花基因。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学得不错了。现在大家再看看这部分内容还有哪些是模糊的,还有的就问,争取当堂内容当堂解决。
(四)测交
老师:孟德尔虽然做了以上这些性状分离实验,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后来他就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进行论证。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测交。同学们也都预习过了,时间关系我们就直接看看测交图解
F1测交 F1紫花 × 白花 Aa aa
配子 A a a
测交后代 紫花 白花 Aa aa 比例 1 : 1
测交实验的结果不仅证实了他的推断,同时还证明了F1是杂合子。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归纳法、举例法突 3 破教学重难点并实现知识目标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同学来复述一下实验过程。学生:上黑板板书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老师:图示等位基因的概念和位置。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图示基因分离定律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三)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老师:在遗传学上,我们还应了解两个概念。即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紫花。而表现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紫花的基因型是AA和Aa。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但是有些也受环境影响。如水毛茛(清晰总结以实现知识目标)
(四)方法和应用
老师:孟德尔花了8年的时间做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基因分离定律,那他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问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兴趣、选对了材料、用对了方法、坚持不懈等。
老师:没错,人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对材料是成功的第一步,方法也是个必不可少的原因即“假说——试验验证——理论”,最后只要坚持不懈都可以获得成功。(再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实现情感目标)
老师:那他研究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呢? 学生:??? 老师:研究好基因的分离定律并将其运用到人类衣食住行中,让人们知道人类的有些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如小麦抗锈病、人类遗传病、人类多指等。1.杂交育种
①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连续自交 2.医学上的应用
①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确定显隐性方法
①定义法 ②自交法
4.确定基因型的方法
①由表现型直接写基因型
②由亲代(或子代)的基因型推测子代(或亲代)的基因型 5.求概率
一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父亲白化,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白化,求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
【课堂小结】 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
【板书设计】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孟德尔简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亲本(P)紫花豌豆 × 白花豌豆 表现型
DD dd 基因型
子一代(F1)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Dd
子二代(F2)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DD Dd Dd dd 注:
D:显性基因 d:隐形基因
紫花豌豆:紫花豌豆=3:1 DD : Dd :dd =1:2:1 F1:子一代 P:亲本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三)测交
F1测交 F1紫花 × 白花
Aa aa
配子 A a a 测交后代 紫花 白花 Aa aa 比例 1 : 1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篇:基因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1.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1.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
2.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2.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2.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
3.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3.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教学疑点:
相对性状,杂交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教师活动: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试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5年后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光辉。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此方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试验法?显示《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对着图讲解父本、母本,如何去雄,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试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讲述: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m,矮茎0.3m左右。
教师活动: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
学生活动: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种子的形状;不同类型——圆滑和皱缩。
师生交流: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
P——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 ——目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
——杂种第二代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试验过程
教师活动: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过程,注意如下几个概念: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研究特点:①试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
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③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2)试验结果
①无论正交反交,② 自交,只表现显性性状;
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高茎:矮茎)。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师活动: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
学生活动:略。
讲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基因控制性状。那么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以对存在,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矮茎豌豆用dd表示。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为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纯种高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显性基因D,纯种矮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个隐性基因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合子中的基因又恢复成对,即 体细胞为Dd。
(Dd)只表现为高茎。
显性作用:由于基因D对基因d具显性作用,故 自交产生配子时(出示有染色体遗传的图像),由于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D和d独立存在,它们要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这样,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就各有两种,一种含有基因D,一种含有基因d,且两种雄配子D:d ;两种雌配子D:d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便出现3种基因组合: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接近3:1。
(三)总结、扩展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杂交试验法,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杂种子一代全是高茎豌豆。经自花传粉后,杂种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比为3:1。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杂合子(代)中,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孟德尔也做了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等其余六对杂交试验,表现型的数量比都接近3:1,请同学们按板书要求试着做这六对杂交试验遗传图解。
(四)课堂练习
1.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
A.100%
B.3/4 C.1/2 D.1/4
2.子叶黄色豌豆(YY)与子叶绿色豌豆(yy)杂交,后,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 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之比为3:1。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试验的全过程和试验结果。
(二)教师活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试验结果是什么?如何解释试验的结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孟德尔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并用自己的思想做出解释。这种解释没有试验验证前叫做假说。那么,孟德尔的解释究竟正不正确,还要经试验验证。
3.测交——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教师活动:测交是让杂种子一代(成。
教师板书: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类型
Dd × dd
问:按孟德尔的解释,杂种子一代Dd能产生几种配子?数量比如何?
学生课堂活动:每位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出测交的遗传图解,并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做题。
学生的可能结果:)与隐性类型亲本回交,用来测定
的基因组
测交后代基因型 2Dd:2dd
测交后代表现型 2高茎:2矮茎
教师活动:
(1)这样做也是正确的,不能说是错的。
高茎:矮茎
(预期结果)
在一般处理时,为简化,d、d两种配子相同,即可写一种d表示。
(2)孟德尔亲自到农田进行豌豆杂交试验,得到高茎:矮茎=30:34,接近1:1。预期结果和实践结果是一致的。测交证实孟德尔的解释(假说)应上升为真理。
显示: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与假说推论结果一致→假说上升为真理,若二者不一致时,否定假说。
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的概念: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例如:D和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此概念有两个要点:
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
②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右图,D和d就是等位基因。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染色体同处于平行关系,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提问: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出示减数分裂活动图像,对着图讲解。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23—24页后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强调,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是杂合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因此,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例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举例:略)。
所以,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只有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表现型才相同(举例:略)。
(三)总结、扩展
分离定律是指杂合子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揭示的分离定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对融合遗传的否定。当时流传很广的融会遗传认为双亲遗传物质在下一代发生融合(“混血儿”一说即是一例)。而孟德尔强调杂合体内等位基因互不融合或混杂,保持相对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还要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扩展应用:应用分离定律,根据亲、子二代的表现型可谁知基因型。课本第28页
三、2.请同学们做。
讲评解题思路:
1.首先确定显性性状:一般说来,相对性状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但本题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都与此不相符。只有从第二组杂交试验来看,亲本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由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一定是杂合子,亲本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圆料就是显性性状。
2.先确定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其必定是纯合体如皱粒rr。
3.得出答案。三个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第一组:rr × rr;第二组Rr × Rr;第三组:Rr × rr。
第三个组合为测交试验(遗传图解:略)。
第三课时
教师活动:
(1)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用基因图解写出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试验过程及时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演板、口答。
教师活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第一次从理论上揭示了生物性状遗传的实质,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第一,根据分离定律知道杂交的 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其中隐性性状个体能稳定遗传。显性性状中的部分个体在下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因此,目前生产上有效的办法是,年年选用适宜的品种,杂交这种杂种优势(优良性状)的利用只局限在第一代。
教师活动:第二,小麦的某些抗病性状,多数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很多小麦都是杂种,你怎样得到能稳定遗传,即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纯种抗病小麦?(学生看课本第25-26页最后一段)
学生活动:(将杂种连续地自交种植、观察、选择、直到确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抗秆锈病类型为止。)
教师活动:第三,如果所要选育的作物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则能把这样的作物丢掉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不能。因为
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就会分离出所需性状。)
不会表现出来,(2)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
例如,人类的白化病,即洋白头。因缺少黑色素)所以皮肤白色,头发黄色,虹膜带红色(血管颜色),畏光,它是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人由正常基因A控制。
学生练题: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多少?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请写出以下的基因型:
讲评:
①先写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白化患儿必定是aa。
②正常父母必是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父母的基因型可暂表示为A。
③基因型为aa的白化病小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必定一个a来自卵细胞,一个a来自精子,也就是说父母必定含有a基因。那么,根据上述第③项,父母基因型就可表示为Aa。(如图,见下页)
(抽两个同学上黑板解答此遗传题。)
讲评:
①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叫做携带者。
②双亲是正常的杂合子,他们的子女有3/4的表现正常,有1/4的会患白化病。
计算概率的方法:
a.用精典公式计算:概率 ×100%根据上面棋盘,总组合数为4,某性状组合数表现正常的为3,表现白化的为1,代入概率计算式可得3/
4、1/40。
b.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如:
表现正常(AA或Aa)的概率为:
患病的概率为:
7.基因分离定律的例题分析
例1.番茄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现有基因型为Hh和Hh的两个亲本杂交,问它们的后代可以产生哪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这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率各是多少?(出示该题)
分析:该题已知条件是双亲基因型,求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相关的概率。通常用棋盘法。即将每一个亲本的配子放在一侧,注上各自的概率,然后,在棋盘的每一格中写出台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格中合子的概率是两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请二位同学上黑板,用棋盘法解答。(出示答案)
教师归纳:这是一道以因求果题,其解题思路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下面再看一道题:
例2 豚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甲生产7窝共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产7窝共生15只黑毛豚鼠。问甲、乙、丙3只余鼠的基因型(出示该题)
讲述:
先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但必须首先判断豚鼠毛色的显隐关系。题中的两种交配类型中,黑毛亲鼠已与白毛亲鼠雨交配,只产生黑毛鼠,故黑色一定是显性,白色一定是隐性。为此遗传图式是:
第二步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体突破:
从第(一)个杂交组合来看,因为子代有白毛豚鼠,基因为bb,它们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所以双亲中必有一个b基因,故推导出甲的基因型为Bb。
也可以根据后代的分离比解题: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体;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时,则一定是测交,双亲一为杂合体,一为隐性纯合体;若后代性状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双亲都是纳合体,或一方是杂合体,一方是显性纯合体。为此,推出乙的基因型为BB。
答案:亲鼠甲的基因型是Bb,亲鼠乙的基因型是BB,亲鼠丙的基因型是bb。
最后归纳,这是一道由果推因题,其解题思路是: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双亲的交配方式双亲的基因型。
(三)总结
孟德尔揭示的分离定律奠定了遗传的基础,是经典的遗传定律。对于认识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现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后要学习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基础。
(四)课堂练习
1.用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得。那么,自花受粉得
,再自花受粉得 中矮茎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A.1/8 B.3/8 C.1/6 D.1/4
2.狗的卷毛是由于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直毛是由于它的隐性等位基因控制。有两只卷毛狗交配,产生出一只卷毛雄狗,你用什么方法,判定这只卷毛雄狗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教学反思:孟德尔建立的两大遗传定律因为比较抽象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大定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换位思考”,以孟德尔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学习这两大定律,并找出其中的记忆规律,可以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基因分离定律 教案
基因的分离规律教案(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 3.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 4.了解显性的相对性;
5.了解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从分离规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规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规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外,着重在提高学科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下列两点教育:
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2.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 [解决办法](1)着重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因为这是分离规律包涵的基本概念。(2)在分离现象的解释、测交的讲授中强调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而形成1:1的两种配子。
(3)应用分离规律做遗传习题。
(4)说明不完全显性遗传F2表现型之比为1:2:1,更证明分离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1)分离规律的实质。
(2)应用分离规律解释遗传问题。[解决办法](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
(3)应用遗传规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疑点
相对性状、杂交方法、人的高矮遗传。[解决办法] 相对性状
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并口头测试。杂交方法
用挂图说明去雄与授粉。人的高矮遗传 说明是多基因的遗传。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法
讲述、谈话、练习。
五、教具准备
杂交图、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图、画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的图、减数分裂示意图、紫茉莉的遗传图解、板书可由银幕显示、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判别相对性状或学生自己举例说明。2.课本上几种显性和隐性状让学生相互识别。3.测交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做出结果。4.分离规律讲述后,阅读理解。
5.学生做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到子二代的遗传图解。6.学生做分离规律的遗传习题。
7.学生做课本上人类显性和隐性的遗传图解。8.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出有关遗传的问题。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了解它的研究特点和方法;理解对实验结果的解释;理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练习规范地做遗传图解。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 言: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讲 述:
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5年后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真理的光辉。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杂交实验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实验法?银幕显示并讲解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实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基因分离规律 讲述:
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 m~2.0 m 矮茎0.3 m左右
提问: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与绿色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回答: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子叶颜色;不同表现类型──黄色与绿色)检测提问:(问题出示在银幕上)选出下列不是相对性状的一项:
A.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B.人类的近视和色盲 C.棉花的长绒与短绒 D.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
答案:(B)。因为近视指视觉的远近,色盲指视觉的颜色,不是同一性状。讲 述: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首先是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获得成功的又一原因。
讲 述: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银幕出示图象演示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配合讲述,着重讲清以下三个基本概念: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简称显性);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简称隐性)。
杂交子一代全是高茎,自花传粉也叫自交,即同种类型相交,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是把787:277接近3:1。孟德尔读书时就喜欢数学,因此他在研究中应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孟德尔研究的方法:杂交实验法(生物学方法)。
研究特点:①实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③运用数学方法──数学统计。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认识显性隐性。对照课本,学生相互识别有无耳垂、卷舌与不卷舌、双眼皮与单眼皮,从而了解人类遗传的显、隐性状。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提 问: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学生答:(略)讲 述:(1)基因控制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矮茎豌豆用dd表示。
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为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高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矮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
提 问:受精卵为Dd,以后种子的胚及种子播种下去长出的体细胞的基因构成是什么? 受精卵为Dd,即是杂种一代的起点,以后按有丝分裂发育成的胚、豌豆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根、茎、叶体细胞的基因构成均是Dd。
讲 述:(2)等位基因的概念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例如:D和d就是等位基因。
此概念有两个要点: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如图,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银幕出示有染色体遗传的图象,结合讲解,着重强调这是孟德尔解释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D、d独立存在,它要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3)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
高茎:矮茎=3:1。3.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高茎和矮茎。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
基因型是指生物体内部的遗传物质结构,存在于细胞核(核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表示。
表现型指性状,现阶段我们学习的性状大多可外化于生物体,甚至肉眼可见。表现型大多用中文字母表示。(血型也是性状,但不可见。)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根据,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达形式,是遗传作用的外化。(三)总结、扩展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杂交实验法,用高豌豆和矮豌豆杂交,杂种一代全是高茎豌豆,经自花传粉后,杂种二代发生性状分离。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比为3:1。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孟德尔又做了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等其余六对杂交实验,F2表现型的比例均是3:1,请同学们按板书要求试着做遗传图解。
(四)布置作业
l.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答案:B。
A.1/4 B.1/2 C.3/4 D.100% 2.什么叫等位基因? 3.做遗传图解:
豌豆子叶黄色纯种(YY)与绿色子叶豌豆(yy)杂交,F1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后,F2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豌豆之比为3:1。请做遗传图解到F2。
(五)板书设计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l.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表现型和基因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3)班和(4)班、高一(4)班和(5)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周课时14节,教案6个。课程任务重,兼顾的是高中两个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都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角色和情绪。高一学习的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是必修内容中较难学的内容;周课时只有两个课时,教学时间紧,;加之本学期,学生忙于应对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六门学考,将课时和学生的时间挤占去很多,要要45 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每节都上新课,一只处于“赶课”的状态之下。高二周课时是4课时,但是学了两本书选修3和选修1,也处于“赶课”的状态之下,选修教学要求与必修的要求也不相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主要是了解层次的内容多。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是以实验为主的内容,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条件之下,创造条件完成了5个实际的操作实验,其它的实验通过视频,PPT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为完成教学内容,确是煞费苦心。
对高一必修2的教学,教学设计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教学。如估计学生在学习自由组合规律的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概率计算的问题;就设想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这就必须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以合理的尺度,对教材要首先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等。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杂交育种与组合规律结合,提问设计、阅读形式,课堂练习复习的反馈策略。精心设计作业。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高二选修3的内容是《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内容前沿。课标要求也低。在该书教学中,我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为主和教学方式,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在学习“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时,学生先通过看书学习,然后学生自己提问,其它学生回答或同桌相互提问、相互回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的能力“问”的习惯,督促他们从学习材料中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涉及到必修中的内容,经常联系,以克服学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并注意与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如“精子的形成过程”与“减数分裂”相联系,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与中心法则,蛋白质工程与基因指导蛋白质形成的过程相联系。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讲行讨论。如生物技术安全性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大讨论。我就把发言权全部给了学生,学生门讨论,学生们争论的尤为热烈,这给学生门一个充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一次能力的训练。每学完一个专题让学生写一篇专题综述。这也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检验生物学知识一个策略。
选修1的内容是《生物技术实践》,本书是一本生物实验教材,共有12个实验,要求至少完成5-7个实验。我校的条件简陋,只能因地制宜的基本完成了4个实验。学习本书时重点放在了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上。如学习了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后,在本专题课题3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原理,对照课本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土壤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然后学生再看相关视频后自己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再与同组的同学交淡,确立实验方案,然后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虽然因为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实验成果,但是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还是能够感知实验的整个流程的。
总之,通过这一轮的教学,收获了不少,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块收获很大,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做为小老师上课,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