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这些幻觉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得到的,因而在她临死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些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以小提纲的形式: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头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理解长篇童话这种形式的文章是一个创新。老师的引导到位,学生的思路清晰,一下就把握了课文的整体。
在处理“卖火柴”的部分时,提出中心问题: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的部分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联系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由。焦老师引领学生从字词句入手,在紧抓文本的同时,让学生提升了自己的感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了自己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了小女孩的可怜,为以后故事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感情基础。
在处理“擦火柴”的部分时,重点讲解了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境,抓住了小女孩看到火柴燃起时惊喜的心理,及火柴熄灭时巨大的失落,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小女孩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深切的痛苦。然后让学生以自读自悟的形式仿照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老师的学习方式自己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在讲到课文的高潮部分,擦然火柴看到奶奶的场景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种情境。把学生带进了彷佛奶奶就在眼前的意境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在孩子们深情的呼唤中,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在处理“冻死街头”的部分时,课堂里面久久回荡着哀婉的音乐,用音乐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以轻声朗读的方式处理的这段,和小女孩同悲同泣。小女孩走了,但是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幸福,她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在这里紧抓住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帮学生体会到了安徒生老爷爷在写下这两个幸福时那种对小女孩的祝福、同情,对现实的抨击,对当时社会的愤怒„„,升华了学生的感情,学生对当时社会的认识,使学生及在场的老师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教师又机智的引导学生和当今社会的对比,激发了孩子内在的真善美,唤醒他们对别人的爱,对弱小的爱,对社会的责任„„
在作业设计中,利用学生学习这则童话的激情,趁此推荐了许多安徒生的童话,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我感觉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杜君青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学生准备画笔、纸。
教学目标
1.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关注小女孩的悲命运。
2.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在当时黑暗和会的剥削下,穷苦人民的不幸遭遇,懂得作者的表达意图。
3.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寄情于文,寓情于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激趣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先默读一边指名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了什么?
2.介绍作者简况: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位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丹麦的安徒生及其他的一部经典之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3.绘画激趣: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启发激趣,让学生找到本课的重点部分——小女孩的五次幻想,分组绘画小女孩的幻想。同时向学生介绍作者简况,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好本课作准备,以“画”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二、自读质疑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思考问题。
(1)这部分介绍了小女孩卖火柴的处境,她的处境怎么样
(2)这一部分对小女孩做了外貌描写,是哪一句?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注意这些”是为什么?她这时候想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多媒体出示参考答案)(1)小女孩的处境:
①天又黑又冷,又是大年夜,小女孩不能回家过年。②小女孩光着脚走在雪地里,还受到“一个男孩”的欺负。③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没有人给她一块硬币。④她不敢回家,怕她爸爸打她。
(2)小女孩不是不爱美,是她顾不上这些,因为寒冷和饥饿威胁着她的生命。她唯一在乎的是怎么能不再忍受饥饿和寒冷。
三、重点深探
2.带着问题轻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精选学生的问题)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3)
(1)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她有哪些美丽幻想?(2)美好的东西有很多,她为什么想到的却是火炉?(3)小女孩美丽的幻想和她的命运有关系吗?有什么联系?
(4)小女孩最终能摆脱饥饿和寒冷吗?你从哪句话找到小女孩不再忍受寒冷忍受饥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1).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精讲关键的语句及重要的问题。例:
①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②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地方去了。
③小孩子坐在墙角里,两肋通红,嘴角带着微笑。本环节是围绕教学重点——小女孩的五次幻想,通过读、划、思、议的学习方法,精讲第一次幻想,其余四次幻想,引导学生自觉深探,突出以指导朗读,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激起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憎恶,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4).注重指导阅读常用的阅读符号。用“==”划出中心句,用“——”划出重点句,用“~~”划出佳句,用“。。”划出中心词,用“...”划出重点词等。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批注,质疑问难,学会自主操作,培养迁移能力。
各组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按顺序答题,教师小结。
(多媒体出示参考答案)
(1)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她有五次美丽的幻想:第一次幻想她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次幻想一只背上插着刀和叉的烤鹅向她走来;第三次幻想是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第四次是她幻想到自己的奶奶;第五次幻想奶奶带她去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痛苦的地方。
(2)小女孩擦燃火柴时她正处于异常寒冷的境遇,比起其他她更渴望温暖。(3)小女孩那么多美丽的幻想跟她的命运有密切联系:第一次幻想她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说明寒冷所致,她希望得到温暖。第二次幻想一只背上插着刀和叉的烤鹅向她走来,说明饥饿所迫,她希望得到食物。第三次幻想是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说明她的生活异常痛苦,她渴望得到美好的生活。第四次是她幻想到自己的奶奶,说明她生命垂危,快接近死亡。第五次幻想飞走,预示着饥饿和寒冷已经夺走了小女孩的生命。五次幻想的顺序,是随着小女孩悲惨的命运的发展来安排的。
(4)“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向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暗示小女孩只有一死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
重点体会语句:(4)“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向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四、课堂小结,巩固加深。
1.你是如何理解掌握本篇课文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2.师小结,在阅读教学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运用,如:旁批,发现问题等。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学习方法,总结提高,整体理解,促进学生学有所得,灵活运用,真正体会到探求真知的苦与乐。
五、练习运用、开拓延伸
1.师出示五幅不同画,并明确告诉学生五幅不同画也用五张不同的画来画出你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希望,谁愿试来描绘一下。
2.学生自告奋勇摸题解答。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绘画形式解答,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理论,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职岗位,探索、可操作的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在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实面前,我们探索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会读,还要会动手绘制出来。既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画出你对本文主人公命运的美好希望和祝福。以此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现状,效果颇好。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五大教学环节:绘图激趣——自读质疑——重点深探——课堂小结——练习运用开拓延伸。把课堂还给学生,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激发、挖掘、提炼而展示出来。尤其是练习运用这一环节,我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设计了绘画解答,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自告奋勇摸题解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有所得,灵活运用,真正体会到探求真知成功的欢悦感。点评: 小学语文课堂自主教学模式,是在我市《535高效课堂》指导下,进行语文课堂改革的一种尝试:“自主”教学的实质在于力图从观念上和教学机制上,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教师通过“自主”教学课堂模式的设计,力图把教学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自觉要求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自觉能动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主动想学、主动理解、善于创新的心理品质和能力,达到教学上的真正成功。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13
最新版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领悟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
光着头
一、悲惨生活
大年夜
又冷又饿
赤着脚
火炉——温暖
二、抱回孩子 烤鹅——食物
圣诞树——欢乐
奶奶——爱抚
三、冻死街头:坐、捏、微笑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织近义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况。教学过程:
2017.3.1 最新版
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
2.简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
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
1.明确预习要求。
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
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指导理清脉络。
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
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请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有什么内在联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说说
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
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
(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
(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
(3)朗读体会。
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2017.3.1 最新版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
默读思考: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终于”
(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还要鼓足勇气呢?
(4)“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5)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
(6)结果怎样?
指导朗读。
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可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哪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
(2)自学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从火柴的亮光中分别又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
(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问:她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开头擦一根还要经过思想斗争,这时她毫不可惜地擦了一大把,想想这又是为什么?
(4)指导朗读。
(5)这里的“光明”和“快乐”指的是什么意思?“飞走了”指什么?为什么又说“她俩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
(6)表达朗读。读前指导:见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因为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这种高兴的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所以这一句声音要响,音要上扬,带着惊喜。“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2017.3.1 最新版
灭,您就会不见的。”这些话表现出小女孩害怕火柴灭了,见不到奶奶的心情,所以要读得快些。她擦着一大把火柴后,得以看到奶奶,以及奶奶的“抱”“搂”,要读出美好的感受。至于最后一句关于“飞”的内容,要读出既快乐又带渺茫的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二部分,这两部分讲了些什么?
2.小女孩后来怎样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出示: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理解两个“幸福”的意思。
3.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感情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的呢?
2.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要根据想象虚构的。
这篇童话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
3.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联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们中间,你会怎样做?
四、作业
再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
2017.3.1
第四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卖火柴的小女孩》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5、指名配乐朗读。(播放《天鹅》。)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3、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
4、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
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
六、拓展延伸
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
七、作业设计
1、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
2、阅读安徒生的作品。
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19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多音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标题给课文分段。
3.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感受资本主义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揭题:
大家一定看过《安徒生童话》吧,谁来说说你还记得哪些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麦人,素有“童话之王”之称。
故事发生的什么时候?(大年夜)对我们大家来说,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日子呢?那卖火柴的小女孩又是怎么过她的大年夜的呢?
(二)预习检查:
1.完成检查题: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喷香(pēn pân)火柴梗(gěng gēng)划火柴(huá huà)
挣钱(zhēng zhâng)几乎(jǐ jī)擦着(zháo zhē)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精巧细致,质量很好。()
2.认读词语:
烤鹅 裂缝 冻僵 舒服 台布 精致 填满 圣诞树 灵魂 强烈
(三)根据小标题分段落:
1.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
2.浓缩小标题。
卖火柴,擦火柴,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10)第三段(11——12)
(四)学习第一段:
1.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小声读第一段思考:读了第一段课文,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
2.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1)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小女孩很可怜?用“”划出有关词句。
A.点拔、引导教学其中一句。
抓住重点词来读读。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B.放手自学其余三句。
a.还有哪些词句也写出了小女孩的冷?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 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b.学法迁移:根据重点词理解句子。
C.讨论:这四个句子写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D.朗读指导。
这些重点词的音要拉长些,读到最后用发抖的感觉烘托出小女孩越来越冷的感觉。(练-------指--------评--------指-------齐)
(2)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女孩很可怜呢?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还写出了饿。“饿”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写“饿”的词句还有吗?)
(3)这么冷,这么饿,她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
(因为家中无人疼爱,还因为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4)小结:刚才,我们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疼爱体会到她很可怜。这些都是比较清楚能看出来的,其实书中还有别的地方也可看出小女孩的可怜。
(5)揭示学法,学第一句。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A.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拖鞋大)
b.如何理解?(前半句是什么意思?后半句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从中说明了什么?)
B.朗读指导。
C.学法归纳。
(6)运用学法,学习第二句。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A.讨论:
○“这些”指什么?她忘不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B.表情朗读。
3.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
(2)对比我们和小女孩的生活说话。
(3)朗读第一段。
(五)略学第三段。
1.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呢?
2.自由读,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
3.设置悬念:
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