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8:4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第一篇: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常用词

(五)63字

说听毁誉劝 居登临过 称量 鬻市假 离合 因改 作为 取求奉致得 益竭

坚利完备陈故穷难夷平庸 已必 一参什伯

晦朔时世期 官吏爵 权衡 果实 聪明功名 北中下

253.【说】

(一)说明,解释。论语八佾:“成事不~。”(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又名词。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二)学说,主张,说法。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韩非子难一:“矛楯之~也。”

(三)读shuì。说服。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隔了一段时间,意义比较虚。战国策齐策四:“~有顷,倚

柱弹其剑,歌曰。”史记李将军列传:“~久之,孝景崩。”又:“~顷之,石建卒。”

259.【登】

(一)从低处走上高处。荀子劝学:“故不~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今成语有“一步~天”。

(二)成,特指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

260.【临】

(一)从高处往低处看。荀子劝学:“不~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诗秦风黄鸟:“~其穴,惴惴其栗。”今成语有“居高~下”。引申为从上监视着。诗大雅大明:“上帝~女。”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这个意义往往被用作敬词。左传襄公三年:“请君~之。”后代双音词有“莅~”,“光~”。又用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成安君曰。”

(四)读yuâ。喜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与郑人盟。”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悦”。

254.【听】

(一)读tīng,又读tìng。听。礼记檀弓下:“夫子式而~之。”引申为理会。韩非子五蠹:“先王胜其法,不~其泣。”

(二)旧读tìng。听从。礼记曲礼下:“三谏而不~,则逃之。”汉书张骞传:“其势宜~。”

(三)读tīng。旧又读tìng。治理,判断。论语颜渊:“~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成语有“垂帘~政”。〔~事〕(1)治理政事。汉书韩延年传:“是日移病不~事。”(2)名词。中堂叫“~事”。世说新语政事:“~事前除雪后犹湿。”晋书陶侃传作“厅事”。后代“客厅”的“厅”即由处理政事的中堂逐渐发展而来。

(四)读tìng。任从,由着,放任。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而斫之。”今成语有“~其自然”。

255.【毁】

(一)损坏,伤害。论语季氏:“龟玉~於椟中,是谁之过与?”

(二)毁谤,说别人的坏话。跟“誉”相对。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韩非子五蠹:“誉辅其赏,~随其罚。”

256.【誉】

称赞。墨子非攻上:“从而~之,谓之义。”引申为好名声。孟子告子上:“令闻广~施於身。”现代变为双音词“名~”。按:动词的“誉”读平声(yú),名词的誉读去声(yù)。

257.【劝】

鼓励,奖励。与“惩”,“沮”相对。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事君者。”又成公三年:“所以惩不敬而~有功也。”又表示奋勉。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引申作劝说(说明道理使人听从)的意思(后起义)。王维渭城曲:“~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意:在上古汉语里“劝”字用於积极的鼓励,而不用於消极的劝阻。直到中古还是这样。杜甫遣兴:“足以~元凶”,意思是说:这足以劝使那些最大的恶人不再作坏事。在古代汉语中“劝”字后面不用否定词。

258.【居】

(一)坐。论语阳货:“~,吾语女!”引申为居住的意思。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又为处在。孟子离娄上:“~下位而不获於上。”又名词,住处。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不告而退。”又为当或任。老子二章:“功成而弗~。”今成语有“~之不疑”。

(二)用於“有顷”,“久之”,“顷之”的前面,表示相於抽象的意义,表示遇到。论语述而:“必也~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仿(后起义),如说“~摹”,“~帖”。

(三)众人相聚而哭。左传宣公十二年:“卜~于大宫。”又:“国人大~,守陴者皆哭。”(陴:读pí。城上的短墙。)又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汉书霍光传:“朝暮~。”按:这个意义旧读lìn。

261.【过】

(一)走过,经过。论语微子:“孔子~之,使子路问津焉。”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卫。”引申为超过,胜过。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参国之一。”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我。”又为过分。战国策齐策四:“王闻之~矣。”

(二)名词,过错。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又动词,犯错误。论语学而:“~则勿惮改。”左传宣公二年:“~而能改,善莫大焉。”

注意:第一义读平声(guō)或去声(guî),第二义只读去声。

262.【称】

(一)称量物体的轻重。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之。”

(二)举。诗豳风七月:“~彼兕觥,万寿无疆。”引申为举荐,推举。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解狐。”

(三)称颂,称道。国语周语:“君子不自~也。”礼记檀弓:“其仁不足~也。”引申为称述,述说。史记淮阴侯列传:“常~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四)读chân。相称,适合,配得上。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朝臣莫不~力而去。”今双音词有“~职”,“相~”。

263.【量】

(一)读liáng。动词,计算物体容积。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之。”引申为量长短。枚乘上书谏吴王:“石称丈~,径而寡失。”

(二)读liàng。名词。斗斛之类的量器。论语尧曰:“谨权~。”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豆、区、釜、钟。”引申为容积,分量。论语乡党:“唯酒无~,不及乱。”又子张:“多见其不知~也。”又为度量衡的规定。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甲胄戈矛之类的大小长短轻重都有统一规定。)

(三)读liàng。才具,才华抱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备以亮有殊~,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又吴志周瑜传注:“瑜雅~高致。”又特指宽容人的限度,度量。晋书武帝纪:“帝宇~弘厚,容纳谠正。”(谠dǎng:直言。)南史宋高帝纪:“上少有大~。”

(四)读liàng。审察,揣度。孟子公孙丑上:“~敌而后进。”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而某不~敌寡众。”今成语有“~力而行”。

264.【鬻】

读yù。卖。庄子逍遥游:“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

265.【市】

(一)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贾不贰。”韩非子五蠹:“奸财货贾得用於~,则商人不少矣。”按,“城市”、“市镇”由此意义发展而来。

(二)买。战国策齐策四:“责毕收,以何~而反?”又:“窃以为君~义。”

266.【假】

(一)借。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道於虞以伐虢。”引申作凭藉的意思。荀子劝学:“~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又:“君子生非异也,善~於物也。”又“假寐”二字连用,指不脱衣冠睡觉。左传宣公二年:“坐而~寐。”

270.【改】

变更 更换。论语雍也:“回也不~其乐。”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

[辨]更,改。在古代汉语中,“更”除了有“改变”的意义之外,还有“调换”,“替代”,“交替”的意思,而“改”却没有。例如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的“更”,不能换成“改”。

271.【作】

(一)起来。论语先进:“舍瑟而~。”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兴起”。孟子公孙丑上:“贤圣之君六七~。”今成语有“精神振~”,“掌声大~”。

(二)创造,制作。论语述而:“述而不~。”孟子梁惠王上:“始~俑者,其无后乎!”

(二)不是真的。史记淮阴侯列传:“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注意:在“真假”这个意义上,先秦一般只用“伪”,两汉以后才用“假”。

(三)如果。史记淮阴侯列传:“~令韩信学道谦让。”

[辨]假,借。在上古汉语中表示“借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一般只用“假”,不用“借”。“假道於虞”不能说“借道於虞”。中古以后,则多用“借”而少用“假”。

267.【离】

(一)分散,分离。跟“合”相对,又跟“即”相对。论语季氏:“邦分崩~析而不能守也。”楚辞哀郢:“民~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今成语有“若即若~”,“悲欢~合”。

(二)遭受。触犯。离骚:“进不入以~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韩非子五蠹:“夫~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在这个意义上,又写作“罹”。

268.【合】

(一)闭,合拢。跟“开”相对。战国策燕策二:“蚌~而钳其喙。”汉乐府上邪:“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乃敢与君绝!”引申为对合,符合。战国策齐策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券。”又为会合。论语宪问:“桓公九~诸侯。”

(二)两军接触(交战)。左传成公二年:“自始~而矢贯馀手及肘。”史记萧相国世家:“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近代双音词“回~”由此发展而来。

(三)应该(后起义)。杜甫岁晏行:“好恶不~长相蒙。”白居易与元九书:“始知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

(四)全(后起义)。旧唐书陆德明传:“~朝赏叹。”

269.【因】

(一)动词。依靠,凭藉。左传僖公三十年:“~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楚辞卜居:“余有所疑,愿~先生决之。”引申为顺着。庄子养生主:“~其固然。”又为接着。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又为因袭。论语为政:“殷~於夏礼。”〔~而〕趁此,就此。史记陈涉世家:“不如~而立之。”

(二)介词。表示“通过”的意思。战国策赵策三:“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平原君谓赵王曰。”

(三)介词。表示“由於”的意思。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绝国:辽远的国家。骞:指张骞。)注意:这是介词,后面跟着的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和现代汉语连词“因为”不同。但连词“因为”由此发展而来。

(四)名词。缘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无~而至前。”

(五)副词。于是。战国策齐策四:“以责赐诸民,~烧其券。”史记陈涉世家:“婴后闻陈王已立,~杀襄强。”苏轼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得观所谓石钟者。”

272.【为】

(一)做,造作。战国策齐策四:“王使人~冠。”按,“为”字是一个动词,是“做”的意思,但古人“做”的含义非常广泛,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涵义比较具体。论语先进:“~国以礼。”又阳货:“女~周南召南矣乎?”又微子:“杀鸡~黍而食之。”孟子告子下:“固哉高叟之~诗也!”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之所。”又僖公三十年:“且君尝~晋君赐矣。”我们可以随文译为“治”,“学”,“煮”,“解”,“给”......但是不能认为“为”字本身有这些意义。引申为当作,作为。庄子逍遥游:“世世以洴澼絖~事。”又为变成,成为。庄子逍遥游:“化而~鸟。”又为叫作。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鲲。”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芷。”

又为算做,算是。论语为政:“知之~知之,不知~不知。”孟子梁惠王上:“不~不多矣。”“以为”连用相当於现代说:“把......当作......”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东道主。”

(二)略等於“是”。孟子公孙丑上:“尔~尔,我~我。”

(三)介词。被。韩非子五蠹:“必~鲧禹笑矣。”

(四)读wâi。动词。为了某人的利益,站在某人的一方面。左传僖公四年:“岂不谷是~?”论语述而:“夫子~卫君乎?”

(五)读wâi。介词。替,给。庄子养生主:“庖丁~文惠君解牛。”又因为。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其象人而用之也。”庄子养生主:“~之四顾。”介词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庄子养生主:“怵然~戒,视~止,行~迟。”

(六)语气词,常跟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又季氏:“何以伐~?”

[辨]作,为。“作”的本义是站起来,因此,当“作”用於“做”的意义的时候,也常常含有“兴起”,“创造”,“建立”的意思。至於“为”字,一般只表示“做”,有时也表示“治理”等,所以跟“作”是有区别的。

273.【取】

(一)拿,拿来占有。左传僖公三十年:“若不阙秦,将焉~之?”引申为采取。孟子尽心下:“吾於武成,~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书中的一篇)又为从中取出。荀子劝学:“青~之於蓝,而青於蓝。”注意:“取”的反面是“舍”(舍),所以“取舍”对举(取:要;舍:不要);又和“与”(予)相对,故又有所谓“取与”(取:拿人家的东西;与:拿东西给人家);又是“去”的反面,故还有所谓“去取”(去:抛弃;取:要)。

(二)攻取,攻下,占领。左传文公八年:“秦人伐晋,~武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破之,~阳晋。”

(三)娶〔妻〕。诗经齐风南山:“~妻如之何?”论语述而:“君~於吴为同姓。”(鲁和吴都是姬姓国。)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娶”。

274.【求】

(一)找,寻找。孟子梁惠王上:“犹缘木而~鱼也。”又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之。”求的结果是“得”(找到),所以常和“得”字相应。战国策楚策一:“虎~百兽而食之,得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引申为要求,责求。论语学而:“君子食无~饱,居无~安。”又微子:“无~备於一人。”今成语有“~全责备”。

(二)向别人求得利益。战国策齐策一:“四境之内莫不有~於王。”又赵策三:“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於平原君也。”引申为请求。战国策赵策四:“赵氏~救於齐。” 寝,以思,无~,不如学也。”又形容词,有益的。论语季

氏:“~者三友,损者三友。”

279.【竭】

枯竭。跟“盈”相对。左传庄公十年:“彼~我盈,故克之。”引申为尽,把所有的都用上。左传成公三年:“其~力致死,无有二心。”楚辞卜居:“~智尽忠。”

280.【坚】

硬,结实。跟“脆”相对。庄子逍遥游:“以盛水浆,其~不能自举也。”注意:古代没有“硬”字,“坚”就是“硬”。用作状语时,表示紧紧地。如“~守”,“~持”。用作动词时,表示使牢固。史记淮阴侯列传:“~营勿与战。”今成语

[辨]请,求。在古汉语中,“请”和“求”不是同义词。在“请求”的意义上,二者也有细微差别。“请”多表示请对方让我做某事,“求”则多表示请对方做某事。“求救於齐”一般不说“请救於齐”。

275.【奉】

(一)两手恭敬地捧着。左传成公二年:“再拜稽首,~觞加璧以进。”引申为恭敬地接受下来(抽象意义)。如说“~命”。

(二)陪从〔在上位者〕。左传庄公八年:“管夷吾、召忽~公子纠来奔。”

(三)供养。老子七十七章:“损不足以~有余。”又为侍奉。孟子告子上:“妻妾之~。”

(四)通“俸”。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厚而无劳。”

276.【致】

(一)给与,送给,献出。左传文公六年:“尽具其帑,与其器用财贿,......送~诸竟。”(竟:通“境”。)论语子张:“士见危~命。”双音词有“~敬”,“~意”。

(二)使至,导致。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韩非子五蠹:“而~尊过耕战之士。”又:“而求~社稷之福,必不几矣。”今成语有“学以~用”。

[辨]至,致。“至”是“到”,“致”是“使到来”。“至”字是不及物动词,“致”是及物动词。“招致”,“导致”的意义不写作“至”,“到来”的意义不写作“致”。孟子万章上:“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致”与“至”不可以互换,因为前者是及物动词而后者是不及物动词的缘故。

277.【得】

(一)获得,得到。跟“失”相对。左传襄公十五年:“楚人或~玉。”孟子梁惠王上:“虽不~鱼,无后灾。”用於抽象意义时表示得到某种好处。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养生焉。”孟子公孙丑下:“~道多助,失道寡助。”引申为事情做对了,得当。扬雄解嘲:“叔孙通起於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也。”汉书叙传:“历古今之~失。”

(二)表示情况容许,有“能做到”的意思。论语颜渊:“虽有粟,吾~而食诸?”孟子滕文公上:“虽欲耕,~乎?”战国策燕策二:“渔者~而并禽之。”

278.【益】

(一)水漫出来,涨。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荆人弗知。”注意:在这个意义上,后来都写作“溢”,但在先秦许多古籍中都作“益”。引申为多或富裕。吕氏春秋贵当:“其家必日~。”

(二)增加。跟“损”相对。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孟子告子下:“曾~其所不能。”(曾:增。)

(三)副词。更加。孟子梁惠王下:“如水~深,如火~热。”

(四)利益,好处。跟“损”相对。伪古文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有“~壁清野”。又用如名词。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执锐。”后汉书光武帝纪:“冲其中~。”

281.【利】

(一)锐利,快。一般指兵器或工具的锐利。跟“钝”相对。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也。”注意:古代对於刀刃锋利这个意义只用“利”,不用“快”。引申为言语锋利,会说话。论语阳货:“恶~口之覆邦家者。”今成语有“谈锋犀~”。

(二)利益。跟“害”相对。论语宪问:“见~思义。”又动词。墨子非攻上:“以亏人自~也。”又形容词。左传僖公三十年:“然郑亡,子亦有不~焉。”

[辨]锐,利。“锐”指锋芒尖锐,“利”指刃口快。泛指则没有分别。

282.【完】

(一)完整,完善,没有损坏。荀子劝学:“巢非不~也。”杜甫石壕吏:“出入无~裙。”现代变成为双音词“完整”,“完全”,“完善”,“完美”等。用如动词时表示使之完整。

(二)修缮,修葺。左传隐公元年:“大叔~聚,缮甲兵。”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廪。”(廪lǐn:仓房。)注意:古代汉语中的“完”没有“完了”,“完毕”的意义。“完了”,“完毕”这种引申义是后起的。

283.【备】

(一)完备,齐备。论语微子:“无求~於一人。”荀子劝学:“而神明自得,圣心~焉。”战国策齐策四:“世无骐驎騄耳,王驷已~矣。”现代变为双音词“完~”,“具~”。

(二)防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劳力竭,远主~之。”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

[辨]完,备。两者都含“全”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备”着重在数量,有“什么都有”的意思,所以“求全责备”不能改作“求全责完”。“完”着重在完整,所以“完卵”,“完裙”都不能说成“备”。

284.【陈】

(一)陈列。左传隐公五年:“~鱼而观之。”论语季氏:“~力就列。”〔下~〕宾主相见陈列礼品之处,位在堂下,故称“下陈”。古代统治阶级将剥削所得的财物、婢妾填充内庭,叫做“充下陈”。战国策齐策四:“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

(二)陈述,陈说。孟子公孙丑下:“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於王前。”楚辞离骚:“跪敷衽以~词兮。”(敷衽:平展衣襟。)古诗十九首:“欢乐难具~。”

(三)通“阵”。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於孔子。”史记淮阴侯列传:“出,背水~。”注意:古代文献中,“阵”多作“陈”。

(四)旧。跟“新”相对。诗小雅甫田:“我取其~。”

285.【故】

(一)原因。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墨子非攻上:“此何~也。”又用作连词,表示“所以”,“因此”。论语先进:“求也退,~进之;由也兼人,~退之。”孟子公孙丑上:“~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二)事变,事故。国语郑语:“王室多~。”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现代有双音词“事~”。

(三)旧的,历史悠久的。论语为政:“温~而知新。”战国策齐策四:“以~相为上将军。”孟子梁惠王下:“所谓~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旧]平日有接触的人,朋友。论语泰伯:“~旧不遗,则民不偷。”(偷:薄。)[~人]旧友。孟浩然过故人庄:“~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今成语有“非亲非~”。

(四)故意。伪古文尚书大禹谟:“刑~无小。”(故意犯罪的人,就是情节轻也要惩处。)今成语有“明知~犯”。

286.【穷】

(一)阻塞不通。跟“通”或“达”相对。楚辞天问:

(二)铲除。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蕴崇,绝其本根,勿使能殖。”(芟shān:割除。蕴崇:堆积。)引申为灭族。史记秦本纪:“诛三父等而~三族。”汉书李广传:“大臣无罪~灭者数十家。”

(三)我国古代东部地区的种族名。孟子离娄下:“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之人也。”(诸冯、负夏、鸣条,都是我国东部古地名。)又泛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和“夏”相对。论语八佾:“~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狄:古代北部的种族名。)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者,未闻变於~者也。”王勃滕王阁序:“台隍枕~夏之交。”

289.【平】

(一)平坦。汉书李广传:“尚四五十里,得~地。”引申为公正,公平。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不~谓何?” “阻~西征,岩何越焉?”(传说禹的父亲鲧被舜流放于羽山,西行度越险阻,坠崖而死。)庄子列御寇:“夫处~闾厄巷。”王勃滕王阁序:“岂效~途之哭?”引申为到尽头。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焉。”(赤水:水名。穷焉:源头到此山为止。)陶潜桃花源记:“欲~其源。”又为走投无路。史记项羽本纪:“~来从我,不忍杀之。”三国志魏志邴原传:“~鸟入怀。”

(二)极,尽。礼记乐记:“~高极远而测深厚。”王勃滕王阁序:“~睇眄於中天。”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故卒死於~裔。”今熟语有“无~无尽”。

(三)生活困难,无依靠。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民而无告者。”战国策齐策四:“振困~,补不足。”

(四)不得仕进,不能显贵。跟“通”、“达”相对。这是由第一义发展而来。孟子尽心上:“~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庄子德充符:“~达贫富。”又让王:“古之得道者,~亦乐,通亦乐。”王勃滕王阁序:“~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辨]贫,穷。在古代(特别是上古),“贫”和“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缺乏衣食金钱,叫“贫”不叫“穷”,不能显贵只能叫“穷”,决不叫“贫”。从它们的反义词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贫”的对面是“富”,“穷”的对面是“通”或“达”。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穷达”对举,“贫富”对举,是很明显的。“困穷”连用时,包括有“贫困”的意思,后来“穷”单用也渐渐能表示“贫”了。不过这是很晚的事情了。

287.【难】

(一)不容易,困难。跟“易”相对。老子二章:“故有无相生,~易相成。”又十二章:“~得之货,令人行妨。”论语宪问:“贫而无怨~,富而无骄易。”

(二)读nàn。责备。孟子离娄下:“於禽兽又何~焉?”又为诘问,反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奢不能~。”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壬人。”(壬人:佞人,巧言谄媚之人。)今有双音词“责~”、“非~”。又为名词。辩驳的观点,论点。汉书高帝纪:“〔汉王〕以问张良,良发八~。”又公孙贺等传赞:“〔桓宽〕极其论~,著数万言。”

(三)读nàn。祸乱,乱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利吾有狄~。”庄子逍遥游:“越有~,吴王使之将。”起事叫“发~”。汉书项籍传:“天下初发~。”又为灾难,患难。左传庄公三十年:“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纾:解除。)杜甫登楼诗:“万方多~此登临。”

288.【夷】

(一)平,平坦。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而民好径。”韩非子五蠹:“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也。”(牂zāng:母羊。)用如动词,表示铲平,挖平。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灶,陈於军中。”国语周语下:“是以人~其宗庙。”

(二)平定。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

290.【庸】

(一)用。一般只见於“无~”这种固定形式。左传隐公元年:“无~,将自及。”后代成语有“无~讳言。”〔登~〕指举荐贤才。尚书尧典:“若时登~。”

(二)平庸,平凡,一般,中等。战国策魏策四:“此~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贾谊过秦论上:“材能不及中~。”今成语有“~~碌碌”。

(三)副词。岂,难道。左传庄公十四年:“~非贰乎?”韩愈师说:“夫~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讵〕岂,难道。庄子齐物论:“~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291.【已】

(一)动词,停止。论语泰伯:“死而后~。”荀子劝学:“学不可以~。”今成语有“称赞不~”,“精进不~”。〔不得~〕表示情势所迫,不能不这样作(不能停止)。论语颜渊:“必不得~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也?”引申为止於,限於,动词。庄子马蹄:“马知~此矣。”〔而~〕〔而~矣〕略等於现代汉语的“罢了”。孟子梁惠王上:“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矣!”也可以说成“也~矣”。论语先进:“亦各言其志也~矣。”

(二)副词。已经。论语微子:“道之不行,~知之矣!”

(三)语气词。通“矣”。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

292.【必】

副词,一定。墨子非攻上:“~有一死罪矣。”庄子养生主:“恢恢乎其於游刃~有馀地矣!”注意:有时跟“矣”连用,放在句末。史记项羽本纪:“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矣。”又用如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必行”。韩非子五蠹:“故明主~其诛也。”又:“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使民畏之。”汉书宣帝纪赞:“孝宣之治,信赏~罚。”又表示坚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且汉王不可~。”又:“故臣以为足下~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

293.【一】

(一)基数。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又用如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统一”,“一致”。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之?”韩非子五蠹:“法莫如~而固,使民知之。”

(二)专一。荀子劝学:“用心~也。”

(三)相同,一样。孟子离娄下:“先圣后圣,其揆~也。”荀子天论:“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也。”

(四)全。礼记杂记下:“~国之人皆若狂。”左传宣公十四年:“~国谋之,何以不亡?”用作状语,表示一概,全都。诗经邶风北风:“政事~埤益我。”(埤pí益我:堆在我身上。)

(五)副词。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国君之於寡人,~至於此乎!”〔~何〕副词。多么。战国策燕策一:“此~何庆吊相随之速也!”杜甫石豪吏诗:“吏呼~何怒,妇啼~何苦?”

[辨]一,壹。“一”的意义比“壹”广得多。“壹”一般只用於“专一”的意义。该用“壹”的地方可以用“一”,如荀子劝学:“用心一也。”但该用“一”的地方,一般不用“壹”。

294.【参】

(一)读sān。三分。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国之一。”

(二)读shēn。星宿名。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维~与昴。”(嘒huì:微小的样子。昴mǎo:星宿名。)

(三)[~差](cēncī),不整齐的样子。诗经周南关雎:长”,“霸诸侯”就是作诸侯的首脑。司马迁报任安书:“绛

侯诛诸吕,权倾五~。”

(四)通“佰”。作为一个单位的百。又表示百倍。例皆见[什]字条。

297.【晦】

(一)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庄子逍遥游:“朝菌不如~朔。”

(二)天色昏暗。跟“明”相对。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引申为一般的黑暗,不清楚。欧阳修醉翁亭记:“~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比喻不显达或隐逸。晋书隐逸传论:“君子之行殊涂,显~之谓也。”

298.【朔】

(一)阴历每月的初一。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之“~差荇菜,左右流之。”

(四)读cān,通“骖”。[~乘]即车右。司马迁报任安书:“同子~乘。”参看“右”字条。按:“~加”,“~与”是后起义。

[辨]三,参。“三”的意义比“参”广。“参”只用於“三分”,或配合成三。该用“参”的地方有时可以用“三”,但该用“三”的地方决不能用“参”。“三”在古代汉语中有时是表极数,如“南容三复白圭”,在这种情况下“三”读去声。“参”则无此用法。

295.【什】

(一)作为一个单位的十。军队中十人为“什”。逸周书大聚:“十夫为~。”礼记祭器:“军旅~伍。”(伍:作为一个单位的五。)史记匈奴列传:“亦各置千长,百长,~长。”古时五家为保,十家相连为“什伍”。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伍。”诗经的雅和颂每十篇为一“什”。如小雅有“鹿鸣之~”,大雅有“文王之~”,周颂有“清庙之~”。〔~物〕家庭日用之物。后汉书祭彤传:“下至居室~物,大小无不悉备。”

(二)诗篇。这是由於诗经雅颂十篇为一“什”,所以后代泛称诗篇为“~篇”,后来又省称“什”。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篇,为情而造文。”萧统文选序:“故与夫篇~,杂而集之。”白居易与元九书:“‘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丽则丽矣。”

(三)十倍。孟子滕文公上:“或相~百,或相千万。”老子八十章:“使有~伯之器而不用。”

(四)十分,表示分数。孟子滕文公上:“其实皆~一也。”注意:“十”与“什”同音,在口语中没有分别;在书面上,作为分母的时候,写作“什”是为了便於区别。

[辨]十,什。二者同音,意义也同源,但用法不一样。“十”用于基数和序数,而“什”不用于基数和序数。“什”表示作为单位的十,“十”无此用法。因此“什伍”不能作“十伍”,“什长”也不能作“十长”。至于“什”表示十倍或十分,这种地方可以换成“十”。庄子达生“而失者十一”,指十分之一。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十八九矣”,指十分之八九。

296.【伯】

(一)长(zhǎng),大的。孟子告子上:“乡人长於~兄一岁,则谁敬?”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姊。”注意:上古不用数字排行,只用“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和“季”都指较小的,不一定是老三,老四。说“伯兄”,“伯姊”就是指“大哥”,“大姐”,说“伯父”是指比父亲年长的父辈。上古单称“伯”,“叔”不是指后世的“伯父”,“叔父”。“伯”,“叔”指“伯父”,“叔父”是较后的意义。

(二)古代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之一。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围郑。”

(三)通“霸”。尊长。所谓“称霸”就是“称尊”,“称饩羊。”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

(二)北方。曹植朔风诗:“仰彼~风,用怀魏都。”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一去紫台连~漠。”

299.【时】

(一)季节(指春,夏,秋,冬)。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行焉,百物生焉!”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

(二)时候。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引申为时机,机会。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用如副词,表示按时。庄子秋水:“秋水~至。”论语学而:“学而~习之。”注意:上古“时”字用如副词时,一般都当“以时”(按时)讲,不当“时常”讲。

300.【世】

(一)三十年为一世。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而后仁。”(如有受天命的王者,一定要等三十年,然后仁政才能大行。)引申为一生,一辈子。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而名不称焉。”(疾:恨。没世:终身。)

(二)父子相继为一世,世代。孟子离娄上:“君子之泽,五~而斩。”(斩:绝,断绝。)也泛指前代或后代。论语季氏:“今不取,后~必为子孙忧。”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而固然。”注意:父子相继,上古称“世”不称“代”;自从唐人避唐太宗的庙讳(李世民),才改“世”为“代”。

(三)时代。论语雍也:“难乎兔於今之~矣!”庄子逍遥游:“且举~而誉之而不加劝,举~而非之而不加沮。”陶潜桃花源记:“问今是何~。”

301.【期】

(一)一定的时间,期限。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又动词,约会。诗经鄘风桑中:“~我乎桑中。”引申为期望。韩非子五蠹:“不~修古,不法常可。”

(二)读jī。一周年。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已久矣。”也称“~月”。论语子路:“苟有用我者,~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在这个意义上也写作“期”。

[辨]时,世,期。“时”和“世”只有用“时代”的意义时才是同义词。例如“赫胥氏之时”可以说成“赫胥氏之世”。其馀不能互换。“时”和“期”在泛指“时间”时是同义词。现代有双音词“时期”。但二者分用时有区别。“时”的本义是“时令”(四时),后来才用来指“时间”,“时候”。“期”则是指“固定的时期”,如三天,五天,三年,五年。在“期限”的意义上决不能用“时”。“期”与“世”不易混。

302.【官】

(一)行政机关(指处所)。论语子张:“不见宗庙之美,百~之富。”墨子尚贤中:“不能治千人者,使处於万人之~。”(有一万职员的行政机关。)注意:这个意义可以说成“官府”(官与府是并列结构)。荀子强国:“及都邑~府,其百吏肃然。”引申为行政职务。左传成公二年:“臣告不敏,摄~承乏。”又襄公三年:“伯华得~。”注意:这个意义可以说成“官守”或“官职”(官与守,官与职,都是并列结构)。左传昭公二年:“信其邻国,慎其~守。”又襄公三十一年:“臣有臣之威仪,其中畏而爱之,故能守其~职。”又引申为行政机关的首长。论语宪问:“百~总己,以听於冢宰。”(所有机构中的长官都全面负责他的职务而服从太宰的统一领导。)注意:“官”字在上古用於“行政机构”和“职务”的意义最多,用於最后一个意义的很少。

(二)耳,目,口,鼻,心叫“五官”。庄子养生主:“~知止而神欲行。”这里“官”指目。荀子君道:“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也。” 303.【吏】

(一)官吏,特指下级的小官员。战国策齐策四:“使~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注意:据说文说,“吏”是“治人者也”,所以凡官吏皆可称“吏”。但是由於词义的演变,即“横纵”。)贾谊过秦论上:“外连~而斗诸侯。”

[辨]权,衡,度,量。“权”“衡”是关於轻重的,二字的意义也稍有不同(见“衡”字条)。“度”是关於长度的;“量”是关於容量的。四者是不一样的。

307.【果】

(一)果子,果实。礼记曲礼上:“赐~於君前。”韩非子五蠹:“民食~蓏蚌蛤。”

(二)充盈,充实。庄子逍遥游:“腹犹~然。”

(三)坚决。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现代双音词有“~断”,“~敢”。

(四)形容词或副词,表示成为事实。一般用於否定。孟子梁惠王下:“君是以不~来也。”又公孙丑下:“闻王命而遂不~。”陶潜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未~,寻病后来“吏”一般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韩非子五蠹:“州部之~,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这里的“吏”指吏卒之类。

(二)法官。司马迁报任安书:“因为诬上,卒从~议。”贾谊过秦论上:“俯首系颈,委命下~。”

[辨]官,吏。“官”一般指的是机构和职务,“吏”指的是人。这样,上古所谓“吏”,略等於后代所谓“官”。上古大官小官都称“吏”,后代“吏”专指各级政府机构中从事具体工作的办事人员。有时“吏”虽也指称高级官员,但那是有条件的。如“封疆大吏”。“官”在后代可以指称一般官员,但行政职务的意义仍旧沿用。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以为侵官、生事”。

304.【爵】

(一)古代酒器之一种。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虢公请器,王与之~。”又成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非礼也。”

(二)爵位,古代贵族的等级。旧说指公,侯,伯,子,男,又指卿,大夫,士。韩非子五蠹:“官~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

(三)通“雀”。孟子离娄上:“为丛驱~者鹯也。”(丛:丛林。驱qū:赶。鹯:猛禽,鹞鹰之类。)

305.【权】

(一)秤,秤锤。庄子胠箧:“为之~衡以称之。”用如动词,表示衡量。孟子梁惠王上:“~,然后知轻重。”

(二)权力,权势,职权。贾谊过秦论上:“比~量力。”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注意:古代汉语里,只有“权力”的意思,没有“权利”的意思。古代也“权利”连用,但所指的是威势和货财。荀子劝学:“是故~利不能倾也。”(威势和货财不能动摇他。)〔~贵〕有权势的贵官。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贵?”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以不能媚~贵,失御史。”

(三)权变,变通,灵活性。跟“经”相对。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者反於经。”(经:原则。)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也。”今成语有“通~达变”,双音词有“~宜”。引申为随机应变。“~谋”,指策略。多用于贬义。汉书孔光传:“光素闻傅太后为人刚暴,长于~谋。”“~诈”,指欺骗手段。汉书刑法志:“作为~诈,以相倾覆。”“~略”,也指“策略”,但用於褒义。晋书祖逖传:“多~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术”也指“策略”,但用於贬义。宋史徐谊传:“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术。”

306.【衡】

(一)驾车用的工具,轭上的横木。庄子马蹄:“夫加之以~扼。”(扼:轭。)〔抗~〕〔争~〕敌对,匹敌。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为敌国。”洛阳伽蓝记王子坊:“卿之财产应得抗~。”又:“常与高阳争~。”

(二)称重量的器具,天平。庄子胠箧:“为之权~以称之。”又动词。衡量。

(三)通“横”。诗齐风南山:“~从其亩。”(“衡从”终。”

(五)果然。副词。战国策楚策一:“~诚何如?”礼记中庸:“~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308.【实】

(一)果实,种子。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五石。”诗经王风黍离:“彼稷之~。”

(二)充实。跟“虚”相对。庄子山木:“向也虚而今也~。”(向:从前。)荀子王制:“府库已~。”引申为实际内容,和“名”相对。庄子逍遥游:“名者~之宾也。”荀子正名:“制名以指~。”今成语有“名不副~”。

(三)句中语气词。在叙述句中,用在动词前面加强语气。诗经邶风北门:“天~为之。”左传僖公五年:“鬼神非人~亲,惟德是依。”苏轼贾谊论:“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难。”

309.【聪】

耳力好,听觉敏锐。跟“聋”相对。孟子离娄上:“师旷之~,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引申为听得清楚。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引申为明智。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明睿知。”(睿ruì:深明通达。)注意:上古“聪明”连用也是作为两个词看待的。后代才变为双音词,指“有智慧”,现代又当“悟性好”讲,都是逐渐引申而来的。

310.【明】

(一)亮,光明。诗经齐风鸡鸣:“东方~矣。”引申为明白,清楚。楚辞卜居:“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又用如副词,表示“明白地”。孟子公孙丑下:“我~告子。”用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表示“事情是很明显的”。战国策齐策一:“此不叛寡人~矣。”又引申为证明。韩非子五蠹:“何以~其然也?”又为英明。诸葛亮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二)眼力,视力。孟子梁惠王上:“~足以察秋毫之末。”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厥有国语。”今成语有“双目失~”。又形容词,眼力好,视觉锐敏。孟子离娄上:“离娄之~,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引申为看得清楚。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

311.【功】

工作,包括农事,劳役,文事,武事等。诗经豳风七月:“载缵武~。”又大雅崧高:“世执其~。”成语有“~亏一篑”,“计日程~”。引申为成绩,成就。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必倍之。”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在不舍。”引申为功业,事业。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可复许乎?”再进而引申为功劳,功勋。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312.【名】

(一)名字。庄子逍遥游:“其~为鲲。”又动词,称名,命名。论语子路:“故君子~之必可言也。”楚辞离骚:“~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二)名义,爵号。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分。”(名分:人所居的名义及其应守的本分。)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论语子路:“必也正~乎!”

(三)名誉,名望。礼记中庸:“必得其~。”

313.【北】

(一)北方。庄子逍遥游:“穷发之~,有冥海者,天池也。”

(二)败逃。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又:“仲尼赏而鲁民易降~。”贾谊过秦论上:“追亡逐~。”

314.【中】

(一)内部,中间,中心。论语季氏:“龟玉毁於椟~,是谁之过与?”引申为中等。论语雍也:“~人以上,可以语上也。”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谏寡人者,受~赏。”〔~国〕指中原一带。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迹之道,交於~国。”下之恶皆~焉。”

(三)读kuì,赠送。通“馈”。论语阳货:“~孔子豚。”又微子:“齐人~女乐。”

[辨]归,还。“归”的第二意义和“还”有相似之处:都有“回”的意思。不过“归”特指“回国”,“回家”,“还”只是表示简单的“回来”。

320.【陟】

登,上。一般指登山或登高。诗经周南卷耳:“~彼高冈。”引申为提升[官职]。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不闻。”(黜chù:罢免官职。)

321.【降】

(一)读jiàng。从高处走下来,跟“陟”相对。诗经大雅公刘:“陟则在巘,复~在原。”引申为下降,落下。诗经周南草虫:“我心则~。”又表示“天把某事物给人”。诗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驱~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二)读zhîng,射中。孟子万章下:“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非尔力也。”引申为适合,符合。庄子养生主:“莫不~音。”荀子劝学:“木直~绳。”又:“其曲~规。”

315.【下】

(一)形容词。下面的,下级的。跟“上”相对。庄子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矣。”左传成公二年:“~臣不幸,属当戎行。”引伸为低。跟“高”相对。老子二章:“高~相倾。”注意:上古没有“低”字,凡“低”的意义都说“下”。

(二)动词。降下,走下。论语八佾:“揖让而升,~而饮。”庄子逍遥游:“不过数仞而~。”

按:形容词的“下”旧读上声,动词的“下”旧读去声,今皆读去声。

常用词

(六)66字

遵徂征归陟降 流放游浮集 采叔振援操秉举 斯伐 稼穑获纳 交错 被任负 施用制贻 怀慕惩悼

淑幸偷薄 险阻悠皇永 孔亟庶裘褐裳 庭宇亩所 骖驷策矢 躬身领武 仇耦

316.【遵】

顺着道路走。诗经豳风七月:“~彼微行。”楚辞离骚:“既~道而得路。”又哀郢:“~江夏以流亡。”引申为依照,按照。尚书洪范:“~王之义。”孟子离娄上:“~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依照先王的法度行事而犯过错的,从来没有这种人。)

317.【徂】

往。诗经卫风氓:“自我~尔,三岁食贫。”又豳风东山:“我~东山,滔滔不归。”

318.【征】

(一)远行。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而不复。”在这个意义上经常是“征夫”连用。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夫,独为匪民。”后来“征夫”也泛指行人。陶潜归去来辞:“问~夫以前路。”

(二)征伐。上伐下,“有道”伐“无道”叫“征”。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之。”孟子梁惠王上:“彼陷溺其民,王往而~之,夫谁与王敌?”

(三)抽税。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又尽心下:“有布缕之~。”

319.【归】

(一)女子出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宜其室家。”

(二)回家,回国。论语先进:“风乎舞雩,咏而~。”左传成公三年:“子~何以报我?”又表示“使之归”,“送归”。左传成公三年:“晋人~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引申为“最后回到某一地点”。周易系辞下:“天下同~而殊涂。”引申为归附,归属,汇聚的意思。论语子张:“天经小雅节南山:“~此鞠訩。”孟子告子下:“故天将~大任於是人也。”引申为降低。如说:“~职”。

(二)读xiáng。投降。司马迁报任安书:“李陵既生~,隤其家声。”又表示使投降。汉书苏武传:“宜皆~之。”又:“欲因此时~武。”引申为制服,降服(后起义)。如说“~龙伏虎”。

322.【流】

(一)水流动。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又名词,河流。楚辞哀郢:“顺**以从~兮。”又渔父:“宁赴湘~,葬於江鱼腹之中。”又指河水的主干,跟“源”相对。如说“源远~长”。引申为传播。孟子公孙丑上:“其故家遗俗,~风善政,犹有存者。”〔~亡〕飘泊。楚辞离骚:“宁溘死以~亡兮。”又哀郢:“遵江夏以~亡。”〔~言〕(1)放出谣言。尚书金縢:“管叔及其群弟乃~言于国。”(2)谣言。礼记儒行:“闻~言不信。”〔~离〕双声连绵字。指由於阶级压迫和灾荒战乱而转徙离散。汉书薛广汉传:“人民~离。”

(二)古代刑罚的一种,即放逐。尚书舜典:“~共工于幽州。”(共工:传说是尧时候的官。)

(三)派别。汉书艺文志:“道家者~,盖出於史官。”又叙传:“刘向司籍,九~以别。”引申为品级。南史王僧绰传:“参掌大选,究识~品。”

323.【放】

(一)驱逐。战国策齐策四:“齐~其大臣孟尝君於诸侯。”楚辞卜居:“屈原既~,三年不得复见。”又渔父:“屈原既~,游於江潭。”

(二)放纵,不检束。孟子梁惠王上:“~僻邪侈,无不为已。”又告子上:“~其心而不知求。”

324.【游】

(一)闲逛,随意旅行。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於江潭。”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口里含着食物嬉戏,肚子吃得鼓鼓地到处游逛。)引申为有目的的旅行,多指求仕,求学。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大人以成名乎?”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必就士。”孟子梁惠王下:“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者。”又尽心上:“~於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古代所谓“~说”和“周~列国”,都是有目的的旅行。

(二)交际,交往。陶潜归去来辞:“请息交以绝~。”

[辨]游,游。二字是同音词,意义也常常相通。就字形说,“游”是关於水的,“游”是关於行走的。但在实际应用上,凡关於行走方面的“游”都可以写作“游”(游艺:游艺;游子:游子;游宦:游宦);关於水的“游”,则不能写作“游”。

325.【浮】

浮在水面,跟“沉”相对。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引申为乘船水行。论语公冶长:“乘桴~於海。”(桴fú:筏子。)楚辞哀郢:“将运舟而下~兮,上洞庭而下江。”

引申为虚妄,不合实际。如说“~夸”,“~名”。

326.【集】

(一)鸟群停在树上。诗经唐风鸨羽:“肃肃鸨羽,~于苞栩。”(肃肃:翅膀的声音。鸨bǎo:鸟名,似雁而大。苞:丛生的。)引申为鸟群停息在一起。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引申为聚合。诗经小雅頍(kuǐ)弁:“如彼雨雪,先~维霰。”贾谊过秦论上:“天下云~而响应。”又为聚会,331.【操】

(一)拿住,握在手里。楚辞国殇:“~吴戈兮被犀甲。”韩非子五蠹:“~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

(二)操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孟子滕文公下:“充仲子之~,则蚓而后可者也。”引申为品行,品德。汉书张汤传:“虽贾人,有贤~。”现代有双音词“~行”。按:“节~”“德~”的“操”读cào。一般指亲友的集会。王羲之兰亭宴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内集:家庭的聚会。)

(二)诗文的汇集。曹丕与吴质书:“顷撰其遗文,都为一~。”后人分著述为四部,即“经、史、子、~”。

(三)成就,成。左传桓公五年:“既而萃於王卒,可以~事。”(萃:集中。王卒:指周天子的军队。)又成公二年:“此车一人殿之,可以~事。”

327.【采】

(一)用手指摘取。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之。”引申为择,采取。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在“摘取”,“采取”的意义上,后来一般写作“采”。

(二)有彩色花纹的帛(丝织品)。汉书货殖传:“文~千匹。”注意:在这个意义上后来写作“綵”,今天所说的“张灯结~”,就是用彩绸扎结成各种饰物的意思。引申为颜色,彩色。孟子梁惠王上:“抑为~色不足视於目与?”在这个意义上后来一般写作“彩”。又引申为文章的辞藻。文心雕龙情采:“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而何?”又:“繁~寡情,味之必厌。”

(三)读cài。古代卿大夫所受封的土地叫“采”,也叫“采邑”,或称“食邑”。礼记礼运:“大夫有~。”后汉书冯鲂传:“〔其先〕食~冯城,因以氏焉。”这个意义又写作“寀”。

[辨]采,采,彩,綵。最初只有一个“采”字,后来因意义不同而分化为“采”,“彩”,“綵”。采摘的“采”写成“採”,彩色的“采”写成“彩”,彩绸的“采”写成“綵”。但是在古籍中,采摘的“采”仍常常沿用“采”字。杜甫佳人诗:“摘花不插发,~柏动盈掬。”

328.【叔】

(一)用手拾取。诗经豳风七月:“九月~苴。”

(二)排行在末的,年少的。“叔父”原意是比父亲年少的父辈。古人的表字常用“叔”字(如“~齐”),那是表示他是幼子。按,伯、仲、叔、季是古人的排行,“叔”可以是最末的,但对“季”来说却又不是最末的。

329.【振】

(一)摇动,抖动。诗经豳风七月:“六月莎鸡~羽。”楚辞渔父:“新浴者必~衣。”(振衣:抖动衣服去掉尘土。)引申为举起来。贾谊过秦论上:“~长策而御宇内。”(长策:长的鞭子。宇内:四海之内,天下。指当时的全中国。)又为振奋,奋发。今成语有“~奋人心”,“委靡不~”。引申为发生,发出。文心雕龙情采:“木质实而花萼~。”

(二)救济。战国策齐策四:“~困穷,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上:“又从而~德之。”这个意义后代多写作“赈”。

[辨]振,震。“振”与“震”同音,本可通用。但从字形上说,“振”是振动,“震”是雷震,一般还是有区别的。“震动”不同於“振动”。“震动”是受外力影响所引起的颤动,义近“震惊”;“振动”只是摇动。至於“雷震”的“震”不写作“振”,“振救”的“振”不写作“震”,区别更大了。

330.【援】

拉,拽(zhuài)。孟子离娄上:“嫂溺~之以手。”又“嫂溺不~,是豺狼也。”引申为拿,拿过来。楚辞国殇:“~玉桴兮击鸣鼓。”又为打救,帮助。后汉书耿弇传:“乃招迎匈奴乌桓以为~助。”

332.【秉】

(一)禾把。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此有滞穗。”(遗秉,滞穗,都是指收获后掉在田里的庄稼。)范缜神灭论:“岂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无遗~之报?”(稌tú:稻子。)

(二)手拿着。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方~蕳兮。”(蕳jiān:兰花。)用於抽象意义时,表示主持,掌握。诗经小雅节南山:“~国之均。”又:“谁~国成?”

[辨]援,持,操,把,秉。这五个词都是关於手的动作的。其中以“援”字为最容易区别,它是用手拉,其他四个都没有这种意义。“持”“操”“把”是同义词,所以在用法上有交错现象。“持”字用於一般的意义,用途最广。“秉”字用途最狭,后代一般只用於抽象意义了。

333.【举】

(一)举起来,抬起来。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百钧,而不足以~一羽。”又用於抽象意义,表示使自己超出一般人。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自令放为?”又引申为举荐,提拔。左传襄公三年:“~其偏,不为党。”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人,不以人废言。”孟子告子下:“传说~於版筑之间。”又引申为发动,特指起兵。左传僖公五年:“晋不更~矣。”成语有“大~进攻”。

(二)攻下。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之。”谷梁传僖公二年:“献公亡虢五年而后~虞。”

(二)全,形容词。楚辞渔父:“~世皆浊我独清。”今成语有“~国欢腾”。又副词,全都。孟子梁惠王下:“~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334.【斯】

(一)砍。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之。”

(二)代词。这,这个,这样。论语颜渊:“於~三者何先?”楚辞渔父:“何故至於~?”

(三)连词。那么,这样......就。孟子梁惠王上:“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

335.【伐】

(一)砍,砍伐。诗经周南汝坟:“~其条枚。”又魏风伐檀:“坎坎~檀兮。”

(二)进攻,征伐。左传隐公元年:“公~诸鄢。”又僖公四年:“蔡溃,遂~楚。”

(三)夸耀。论语公冶长:“愿无~善,无施劳。”又雍也:“孟之反不~。”

[辨]征,伐。最初“征”是褒义词,“伐”是中性词。“征”只用於上(天子)进攻下(诸侯),有道的进攻无道的。“伐”用於诸侯国之间,不是上对下,也不一定限於有道对无道;不过起兵的一方总得有个理由,而且进军的时候还必须有钟鼓,以表示自己的行动是公开的(否则叫“袭”)。后来因为经常是“征伐”连用,“讨伐”连用,所以也逐渐用於褒义。

336.【稼】

(一)禾的穗和果实。诗经豳风七月:“十月纳禾~。”

(二)种田。诗经魏风伐檀:“不~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穑。”

337.【穑】

收割[禾麦]。例见〔稼〕字条。注意:“稼穑”是经常连用的,在这种情况下都是泛指农事。

338.【获】

收割庄稼。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其~。”又:“十月~稻。”

[辨]获,获。“获”专用於农事收成;“获”既用於猎狩方面“取得”的意义,也用於战争方面“取得”的意义,还用於一般“取得”的意义。“获”“获”的意义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古书分用甚严。

339.【纳】

(一)收,收进。跟“出”相对。尚书舜典:“夙夜出~朕命。”又为送进。诗经豳风七月:“十月~禾稼。”又为让他进来或进去。礼记中庸:“驱而~诸罟擭陷阱之中。”(罟gǔ:捕禽兽的纲。擭huî:捕兽的笼子。)成语有“闭门不~”。尚书大禹谟:“~贤勿贰,去邪勿疑。”今成语有“~人唯贤”。

344.【负】

(一)揹,载。庄子逍遥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大舟也无力。”又:“绝云气,~青天。”孟子梁惠王上:“颁白者不~戴於道路矣。”又用於抽象意义。如说:“~责”,“~债”。引申为靠着。孟子尽心下:“虎~嵎。”今成语有“~隅顽抗”。又为仗恃,依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又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贵而好权。”

(二)对不起人。战国策齐策:“客果有能也!吾~之,未尝见也。”今成语有“忘恩~义”。双音词有“辜~”(孤~)。

(三)败,跟“胜”相对。史记陈丞相世家:“无益於又为收容。左传文公十六年:“诸侯谁~我?”

(二)献纳,上缴。左传僖公三十年:“~玉於王与晋侯。”又襄公十七年:“~此以请死也。”

注意:在古代(尤其是上古)汉语中,“纳”多写作“内”(本应作“内”),后来才写作“纳”。

340.【交】

(一)纵横交错,交叉。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迹之道,~於中国。”引申为交接,交融。白居易与元九书:“未有声入而不应,情~而不感者。”用如名词,表示交界,接壤之处。王勃滕王阁序:“台隍枕夷夏之~。”又用作状语,表示交叉着,交互,交相。楚辞九歌国殇:“矢~坠兮士争先。”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使辙~驰。”〔~口〕异口同声地。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口荐誉之。”

(二)交往,交际,交游。论语学而:“与朋友~,而不信乎?”孟子梁惠王下:“~邻国有道乎?”引申为结识朋友。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於子张。”用作名词,表示友谊。如说“~情”,“知~”,“深~”。

341.【错】

(一)镶嵌。在金属器物上雕镂,然后将另一种熔金倾入,待冷却后,磨错使平。汉书食货志有“~刀”,是一种钱币。〔金~刀〕嵌金的佩刀。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刀。”

(二)错杂,交叉(由第一义引申出)。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楚辞国殇:“车~毂兮短兵接。”又用作副词。礼记中庸:“譬如四时之~行。”注意:上古“错”字不当“错误”讲,后代一般文言文,也很少当“错误”讲的。

(三)磨石。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

(四)通“措”,安放,放置,舍。论语为政:“举直~诸枉,则民服。”战国策魏策四:“故不~意也。”这个意义后来多写作“措”。今有双音词“~施”。

按:旧时於

(一)(二)

(三)读入声,(四)读去声(音同“醋”)。今普通话无别。

342.【被】

(一)被子。楚辞招魂:“翡翠珠~。”

(二)蒙受,遭受,受到。孟子离娄上:“而民不~其泽。”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於宗庙之祟。”引申为使蒙受。楚辞哀郢:“又~以不慈之伪名。”注意:上古“被”字一般不表示被动。

(三)通“披”。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发左衽矣!”楚辞国殇:“操吴戈兮~犀甲。”又山鬼:“~薜荔兮带女萝。”

343.【任】

(一)旧读rãn,平声。负担。诗经大雅生民:“是~是负。”又表示使负担。礼记檀弓下:“使之虽病也,~之虽重也。”引申为担当。左传成公三年:“臣不~受怨,君亦不~受德。”

(二)读rân,去声,名词,负担。论语泰伯:“~重而道远。”又:“仁以为己~。”引申为责任,职务。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又动词,任用,使用。伪古文胜~之数。”

345.【施】

(一)施行,实行。论语为政:“~於有政。”孟子梁惠王上:“王如~仁政於民。”

(二)加(加於人或物)。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於人。”庄子大宗师:“利泽~於万世。”

(三)读yì,去声。移,延及。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于中谷。”(覃:延。)又用於抽象意义。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及庄公。”在这个意义上又读shì。

(四)读shì,去声。给与恩惠。论语雍也:“博~於民,而能济众。”又引申为施舍。范缜神灭论:“务~不关周急。”

346.【用】

(一)使用,应用。诗经大雅公刘:“酌之~匏。”左传宣公二年:“弃人~犬。”又用於抽象意义。孟子梁惠王上:“无如寡人之~心者。”引申为任用。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之。”引申为施行,实行,做。孟子告子上:“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也?”〔~事〕掌权,当权。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事。”

(二)名词。用处。论语学而:“礼之~,和为贵。”老子十一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范缜神灭论:“神者形之~。”

(三)名词。费用,指钱财。论语颜渊:“年饥,~不足。”战国策魏策四:“吾~多。”〔器~〕器具(包括兵器农具等)荀子王霸:“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巧便而财不匮矣。”(楛hù:粗糙。)〔财~〕费用,指钱财。孟子尽心下:“无政事,则财~不足。”

(四)以。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是~〕是以,等於现代汉语的“因此”。论语公冶长:“不念旧恶,怨是~希。”

347.【制】

(一)裁制〔衣裳〕。诗经豳风东山:“~彼裳衣。”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制”。

(二)写作,作品。萧统文选序:“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又:“答客指事之~。”又:“众~锋起。”这个意义多写作“制”。

(三)禁止,遏抑。淮南子修务训:“人不能~。”引申为控制,管制,掌握。贾谊过秦论上:“履至尊而~六合。”又:“秦有馀力而~其敝。”

(四)规定。孟子梁惠王上:“今也~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引申为法定的规章。左传隐公元年:“今京不度,非~也。”礼记礼运:“以设~度,以立田里。”又引申为规模。范仲淹岳阳楼记:“增其旧~。”

348.【贻】(诒)

赠给,送给。庄子逍遥游:“魏王~我大瓠之种。”诗经邶风静女:“~我彤管。”引申为遗留,留给。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伊感。”

349.【怀】

(一)想念。诗经周南卷耳:“嗟我~人。”又郑风将仲子:“仲可~也。”引申为留恋。左传宣公二年:“我之~矣,自诒伊感。”贾谊吊屈原赋:“何必~此都也?”

(二)归向,归附。尚书臯陶谟:“安民则惠,黎民~之。”又为使来归附。贾谊论积贮疏:“~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柔〕表示招之来而让他安居。诗经周颂时迈:“~柔百神。”后世有所谓“~柔政策”。

(三)胸前。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不这样写。

356.【薄】

(一)薄,跟“厚”相对。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冰。”用於抽象的意义时,仍跟“厚”相对。左传僖公三十年:“邻之厚,君之~也。”引申为少,小。孟子离娄下:“~乎云尔,恶得无罪?”又为酒味不浓。庄子胠箧:“鲁又动词,表示在胸前抱着,或搋(chuāi)着。论语阳货:“~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楚辞怀沙:“~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引申为心里存有某种心情。战国策魏策四:“~怒未发,休祲降於天。”(休:吉兆。祲jīn:不祥之气。)又引申为心意,心情,情绪(后起义)。陶渊明饮酒:“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

350.【慕】

爱恋,思念。孟子万章上:“人少,则~父母。”楚辞山鬼:“子~予兮善窈窕。”引申为羡慕,仰慕,倾慕,向往。史记游侠列传:“而少年~其行,亦辄为报仇。”

351.【惩】

(一)自己受创(失败教训)而知戒。诗经周颂小毖:“予其~而毖后患。”(毖bì:谨慎。我可要接受过去的教训而警戒自己,以提防将来的祸患。)楚辞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又国殇:“首身离兮心不~。”又表示使人受创而警惧。孟子滕文公上:“荆舒是~。”今有双音词“~戒”,“~罚”。

(二)苦於。列子汤问:“~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52.【悼】

伤感。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矣!”引申为追念死去的人(后起义)。元积遣悲怀:“潘岳~亡又费辞。”现代双音词有“追~”,“~念”。

353.【淑】

好,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女,君子好逑。”诸葛亮前出师表:“性行~均。”

354.【幸】

(一)逢凶化吉,免於灾祸,形容词。论语雍也:“不~短命死矣。”又名词。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徼:求。)引申为非分地取得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愿望,如懒惰而能过好日子,做坏事而能免於刑罚。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民。”荀子王制:“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位,民无~生。”又为运气好,境遇好。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属当戎行。”论语述而:“丘也~,苟有过,人必知之。”又为希望。司马迁报任安书:“阙然久不报,~勿为过。”

(二)天子有所至叫“幸”。汉书酷吏传:“上~鼎湖,病久。”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蜀主窥吴~三峡。”又天子所爱或得到天子的宠爱也叫“幸”。史记项羽本纪:“有美人名虞,常~从。”又:“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又为上爱下之称。汉书霍光传:“公主内行不修,近~河间丁外人。”

355.【偷】

(一)苟且,不严肃。楚辞离骚:“惟夫党人之~乐兮。”又卜居:“与波上下,~以全吾躯乎?”注意:在古代汉语里,“偷”一般不作“偷窃”“偷盗”讲;特别是先秦,更没有这种意思。成语“苟且~生”也不是“偷偷地活着”,而是“应该死而没有死”的意思。

(二)薄,不厚道。论语泰伯:“故旧不遗,则民不~。”

(三)懒惰。国语晋语:“其下~以幸。”荀子王制:“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免:通“勉”。尽:尽力。)

(四)偷盗,偷窃(后起义)。淮南子道应:“楚有善为~者。”汉书张敞传:“求问长安父老~盗酋长数人。”论衡逢迂:“窃簪之臣,亲於子反;鸡鸣之客,幸於孟尝。子反好~臣,孟尝爱伪客也。”

(一)(二)

(三)又可写作“媮”,但

(四)习惯上酒~而邯郸围。”又为不厚道。如“~俗”。

(二)迫近。楚辞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天。”成语有“义~云霄。”

(三)鄙视,轻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曾子~之。”

357.【险】

地势不平坦,难以通过。左传成公二年:“苟有~,余必下推车。”楚辞离骚:“路幽昧以~隘。”又山鬼:“路~难兮独后来。”引申为险要的地方。孟子公孙丑下:“固国不以山溪之~。”贾谊过秦论下:“缮津关,据~塞,修甲兵而守之。”注意:上古汉语“险”字很少当“危险”讲。礼记中庸的“小人行险以徼幸”,也还是以险阻作比喻。后代才引申为危险。〔~阻〕崎岖的地方。左传成公十三年:“跋履山川,窬越~阻。”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阻。”又用於抽象意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阻艰难,备尝之矣。”

(二)艰难。荀子荣辱:“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

358.【阻】

路难走。诗经秦风蒹葭:“道~且长。”引申为阻碍,妨碍(后起义)。注意:在上古汉语里“阻止”的意义写作“沮”,很少写作“阻”。孟子梁惠王下:“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庄子逍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只有吕氏春秋知士,“阻止”义作“阻”,如“能自知人,故非之弗为阻。”

359.【悠】

(一)思。诗经周南关雎:“~哉~哉,辗转反侧。”“悠”也可以重叠起来用,表示深思的样子。诗经邶风终风:“~~我思。”

(二)辽远和深远的样子。在这个意义上都是“悠悠”叠用。诗经王风黍离:“~~苍天!此何人哉?”又鄘风载驰:“驱马~~,言至于漕。”引申为闲静的样子。王勃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崔灏黄鹤楼:“白云千载空~~。”又可以说成“~然”。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然见南山。”

360.【皇】

(一)大。楚辞离骚:“朕~考曰伯庸。”又哀郢:“~天之不纯命兮。”诗经大雅皇矣:“~矣上帝。”引申为美盛鲜明。诗经小雅皇皇者华:“~~者华。”成语有“富丽堂~”。

(二)君。尚书洪范:“惟~作极。”楚辞离骚:“恐~舆之败绩。”周礼春官外史:“掌三~五帝之书。”(三皇:传说中最古的三个帝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有地~,有泰~。”又:“朕为始~帝。”自秦始皇以后,“皇帝”成为双音词,指最高统治者。

(三)〔凤~〕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皇”,统称“凤~”。尚书益稷:“凤~来仪。”诗经大雅卷阿:“凤~于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凰”。

[辨]帝,王,皇。起初“帝”指天神,“王”指最高统治者,殷商后期,最高统治者也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在诗经中,“帝”“王”区别得很清楚,“帝”是上帝,“王”是天子,“帝”和“王”基本上是神与人的分别。战国时代,诸侯也可以称“帝”,如战国策赵策三:“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秦以后天子称帝,於是臣子、贵戚就可以封为“王”了,“帝”与“王”就成了君与臣的分别了。此外,先秦文献已见“皇帝”,不过所指的不是天子而是天帝,秦始皇以皇帝自称。以后“皇”虽也单用来指称天子,但也仅见於“高皇”“太上皇”“上皇”等语词中,一般都是“皇帝”并称。

361.【永】

水流长。诗经周南汉广:“江之~矣,不可方思。”(方:

370.【亩】(畮)

(一)土地单位量词。上古时代,宽一步,长百步为一乘筏渡过。思,语气词,等於“兮”。)引申为一般的长。诗经魏风硕鼠:“谁之~号?”又引申为时间久远,久长。诗经卫风木瓜:“匪报也,~以为好也。”

362.【孔】

很,甚。诗经豳风七月:“我朱~阳。”又东山:“其新~嘉,其旧如之何?”(嘉:好。)

363.【亟】

(一)读qì,去声。屡次,频频。左传隐公元年:“~请於武公。”论语阳货:“好从事而~失时。”

(二)读jí,旧读入声。赶快。诗经豳风七月:“~其乘屋。”

364.【庶】

(一)多,繁多,众多。论语子路:“~矣哉!”现代有双音词“富~”。〔~人〕百姓,平民。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人不议。”〔庶子〕又称“众子”,“庶”就是“众”的意思。嫡子与庶子,简称“嫡庶”。先秦礼制,嫡子只有一人,往往就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位之权。凡非嫡子都是“庶子”。后代以正妻所生为嫡子,妾所生为庶子。

(二)差不多(一般用於褒义)。论语先进:“回也其~乎!”(颜回差不多达到了道德标准了!)〔~几〕同“庶”,差不多,大约。孟子梁惠王下:“吾王~几无疾病与?”

[辨]众,庶。“众”可以用作名词,“庶”一般不作名词用,如“吾从众”这句话,“众”不能换成“庶”。此外,“众人”“庶人”也有区别:“众人”指一般的人,对所谓圣贤或杰出的人物而言;“庶人”指百姓,对统治者而言。

365.【裘】

皮衣,皮袄。诗经豳风七月:“取彼狐狸,为公子~。”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与朋友共。”

366.【褐】

粗毛编织的衣服,这是古代劳动者所穿的。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何以卒岁?”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后来就成为一般下层人或贫贱者的服饰的通称。左思咏史诗:“披~出阊阖,高步追许由。”在封建社会中做了官叫“释~”,意思是说,脱掉了贫贱者的衣裳换上了官服。扬雄解嘲:“或释~而傅。”后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也叫“释~”。

367.【裳】

下衣,裙子,跟“衣”相对。诗经豳风七月:“为公子~。”又邶风绿衣:“绿衣黄~。”注意:古代男子穿的裙名叫“裳”。“裳”不同於今天所说的“衣裳”,也不是裤子。

368.【庭】

(一)堂前叫庭。诗经魏风伐檀:“胡瞻尔~有县貆兮?”在这个意义上往往“庭内”连言,“庭户”连言。诗经大雅抑:“夙兴夜寐,洒埽~内。”(内:内室。)周易节卦:“不出户~。”

(二)堂阶下平地无屋之处叫庭(较后的意义)。古诗:“~中有奇树。”在这个意义上往往“门庭”连言。周礼阍人:“掌埽门~。”

369.【宇】

(一)屋檐。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在~。”“在宇”指在宇下。引申为房屋。苏轼水调歌头:“唯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

(二)上下四方(天下)。贾谊过秦论上:“有席卷天下,包举~内,囊括四海之意。”又:“振长策而御~内。”〔~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后代专指空间,等於说“天地间”。

(三)风度,仪表。世说新语雅量:“世以此定二王(子猷,子敬)神~。”成语有“器~轩昂。” 亩。孟子梁惠王上:“五~之宅,树之以桑。”

(二)田,垄,经常用来泛指农田。诗经豳风七月:“留饁彼南~。”“畎亩”二字常常连用,也往往泛指农田。孟子告子下:“舜发於畎~之中。”(畎:田中沟。)“垄亩”连用,也泛指农田。范缜神灭论:“小人甘其垄~。”

371.【所】

(一)处所。诗经卫风硕鼠:“爰得我~。”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又用於抽象意义,表示恰当的位置。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也。”

(二)代词。左传僖公三十年:“君之~知也。”又:“失其~与,不知。”

(三)不定数词,表示估计数字。尚书君奭:“多历年~。”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复还。”又李将军列传:“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止。”(陈:通“阵”。)

372.【骖】

三匹马驾一辆车。诗经小雅采菽:“载~载驷。”又特指两旁的马。楚辞国殇:“左~殪兮右刃伤。”

373.【驷】

四匹马驾一辆车。论语颜渊:“~不及舌。”战国策齐策四:“世无骐骥騄耳,王~已备矣。”又量词。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战国策齐策四:“文车二~。”

374.【策】

(一)竹制的马鞭子。贾谊过秦论上:“振长~而御宇内。”用作动词,表示打马使前进。论语雍也:“~其马曰。”今有双音词“鞭~”。

(二)写字的竹简(或木简),简策。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方:木版。)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於武成,取二三~而已矣。”(武成:尚书中的篇名。)汉代臣子奉旨议论政事,或回答天子的问话,都写在竹简上,叫“对~”。扬雄解嘲:“~非甲科。”又贾谊著有“治安~”,后来发展成为文体的一种,又引申为筹画,计画。

(三)计策,计谋。扬雄解嘲:“曾不能画一奇,出一~。”今成语有“出谋献~”,“束手无~”。

(四)蓍草作的筹码,用来占卜的。楚辞卜居:“乃端~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又:“龟~诚不能知此事!”

(五)拐杖。淮南子墬形:“夸父弃其~,是为邓林。”又动词,拄〔杖〕,扶〔杖〕。曹植苦思行:“~杖从我游。”陶渊明归去来辞:“~扶老以流憩。”(扶老:拐杖。憩qì:休息。)注意:“策”又可写作“策”。但在不同的意义上,常有不同的习惯写法。“鞭策”的“策”作“策”作“策”都常见。“简策”“计策”“策杖”的“策”多作“策”。“龟策”的“策”多作“策”。

375.【矢】

(一)箭。左传成公二年:“自始合,而~贯余手及肘。”楚辞国殇:“~交坠兮士争先。”成语有“无的放~”。

(二)誓。诗经鄘风柏舟:“之死~靡它。”又卫风考槃:“永~弗去!”

376.【躬】

身体。论语尧曰:“万方有罪,罪在朕~。”引申为自身,自己。诗经邶风谷风:“我~不阅,遑恤我后?”(阅:容。我自身尚且不能见容,又哪有工夫忧虑我走后的事?)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自悼矣!”论语卫灵公:“~自厚而薄责於人。”又引申为亲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耕於南阳。”

377.【身】

(一)躯干。论语乡党:“长一~有半。”楚辞国殇:“首~离兮心不惩。”战国策秦策二:“首~分离,骨暴草泽。”又指身躯的全体。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又引申为生命。楚辞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乎?”〔终~〕终生,一辈子。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饱,凶年不免於死亡。”战国策赵策三:“遂辞平原君而去,终~不复见。”“身”又表示自身。韩非子五蠹:“而~为天下笑。”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本人的德行。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楚辞渔父:“安能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副词。亲自。孟子滕文公下:“彼~织屦。”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执耒锸以为民先。”(锸chā:锹一类的工具。)

[辨]躬,身。在身体的意义上,二字为同义词,但习惯用法不同,“躬”专指人身,“身”又可指物身。尔雅释木:

曲直长小 贪廉 轻重 狂殆危

面口齿耳目指 饭食服饰 布斗 式检 英灵豪

然且或曾更渐 俱并 而若尔

382.【征】

(一)召。特指君召臣。尚书舜典:“舜生三十~庸。”征庸:被召用。征:召。庸:用。战国策楚策四:“於是使人发驺~庄辛於赵。”后汉书黄琼傅:“近鲁阳樊君被~。”

(二)求,索取。左傅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寡人是~。”现代双音词“~求”由此发展而来。

(三)证明,验证。论语八佾:“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也。”引申为预兆。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

(四)读zhǐ。五音之一(宫、商、角、征、羽为五音)。“征”是g(5),“变征”是f#(4#)。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和而歌,为变~之声。”(变征之声:指f#调,这是高亢的调。)“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身”字可以用於抽象意义,指品节,如“修身”,“守身”,“洁身”。“躬”字的这种用法很少见。

378.【领】

(一)脖子。诗经卫风硕人:“~如蝤蛴。”(蝤蛴qiúqí:天牛的幼虫,色极白。)左传昭公七年:“引~北望。”(引领:伸脖子。)〔首~〕(1)头和脖子。古代有斩首之刑,故以免遭杀戮保全性命叫“保首~”或“全首~”。左传襄公十三年:“获保首~以殁於地。”杨恽报孙会宗书:“岂意得全首~,复奉先人之丘墓乎?”(2)头目(后起义)。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二)衣领,领子。荀子劝学:“若挈(qiâ)裘~。”〔~袖〕(1)领子和袖子。文心雕龙熔裁:“虽玩其采,不倍~袖。”(2)代表人物。晋书裴秀传:“后进~袖有裴秀。”

(三)统率,率领。杨恽报孙会宗书:“总~从官。”汉书霍光传:“~胡越兵。”

[辨]领,颈。二字是同义词,一般没有分别。只是“颈”又特指脖子的前部,所以“刎(wěn)颈”不能说成“刎领”。

379.【武】

(一)足迹。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敏歆。”(履:践。敏:拇指。歆:震动,惊异。踏了上帝足印的拇指部分而感到惊异。)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踵:脚后跟。)

(二)勇武。诗经郑风羔裘:“孔~有力。”(孔:很。)引申为古代的战争道德之一。善战,善胜,善於对待战争和善於制止战争都叫“武”。左传僖公三十年:“以乱易整,不~。”

380.【仇】

(一)对,俦类,俦辈。诗经周南兔:“公侯好~。”引申为配偶。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

(二)仇敌。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引申为仇恨。史记游侠列传:“亦辄为报~。”

[辨]仇,雠。二字在古代不同音:“仇”读如“求”(现在作为姓,还读如“求”),“雠”读如“酬”。但二字同义,所以古书中常“仇雠”连用。左传成公十三年:“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

381.【耦】

读ǒu,上声。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据说是二人并耕或二耜并作。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而耕。”诗经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引申为双数。又引申为配偶。左传桓公六年:“太子曰:'人各有~;齐大,非吾~也。'”注意:后来於双数和配偶的意义,一般都写作“偶”,不再写作“耦”了。但“耦耕”的“耦”仍不能写作“偶”。

常用词

(七)71字

征收发封弃 俟迁徙 遗失存 处坐遇接承扶 刺折戮 问对许 省审 虑怨忍快 兴废变 注意:“征”“徵”二字古音相差很远,意义也不相通,古书中绝不互用。

辨征,召,辟。在“上召唤下”这种意义上,三者是相同的;但又有细微的差别。“征”和“辟”多用於“召他来授给他官职”的意义上,如说“征为郎”,“辟为掾”。“召”除了用於上述意义外,还用於一般的召,而且不限於君召臣。如礼记曲礼上:“父召无诺。”“征”和“辟”(尤其是辟)不能这样用。

383.【收】

(一)逮捕。诗经大雅瞻卬:“此宜无罪,女反~之。”后汉书班超傅:“如令鄯善~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又:“遂叱吏士~广汎等,於陈睦故城斩之。”

(二)收取,收掩。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余~尔骨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诗:“好~吾骨瘴江边。”

(三)聚集,收集。史记陈涉世家:“行~兵。”后汉书光武帝纪:“出城南门,於外~兵。”又为收取。史记淮阴侯列传:“汉辄使人~其精兵。”

(四)收容,接纳。左传僖公四年:“辱~寡君。”

(五)割取成熟的农作物。荀子天论:“畜积~臧於秋冬。”(臧: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384.【发】

(一)把箭射出去。诗经召南驺虞:“壹~五?br>。”孟子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史记项羽本纪:“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现代“~砲”的“发”和量词“若干~砲弹”的“发”由此发展而来。引申为派出,派遣。战国策楚策四:“於是使人~驺征庄辛於赵。”史记淮阴侯列传“~使使燕。”汉书龚遂传:“郡闻新太守至,~兵以迎。”现代有双音词“打~”。

(二)出,出发。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於硎。”又秋水:“夫鵷鶵~於南海,而飞於北海。”楚辞哀郢:“~郢都而去闾兮。”今成语有“朝~夕至”。引申为起,起用。孟子告子下:“舜~於畎亩之中。”

(三)启封,开。战国策齐策四:“书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使者至,~书。”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匮之盗而为守备。”又特指开粮仓赈济灾民。孟子梁惠王上:“涂有饿莩而不知~。”又特指花开。杜甫立春诗:“忽忆两京梅~时。”李商隐无题诗:“春心莫共花争~。”又引申为掀开。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屋。”又用於抽象意义,启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又为阐发。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

385.【封】

(一)加土培育树木。左传昭公二年:“宿(季武子)不敢~殖此树。”引申为聚土筑坟。左传文公三年:“~殽尸而还。”礼记乐记:“~王子比干之墓。”

(二)古代帝王把土地分给人作为他的领土或食邑。孟子告子下:“周公之~於鲁,为方百里也。”史记项羽本纪:“项氏世世为楚将,~於项,故姓项氏。”又魏公子列传:“安釐王即位,~公子为信陵君。”

(三)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大戴礼保傅:“~泰山而禅梁父。”(在泰山旁的梁父山筑坛祭地叫禅。)史记秦始皇本纪:“议~禅望祭山川之事。”水经注汶水:“光武~泰山。”

(四)界域,疆界。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又成公三年:“次及於事,而帅偏师以修~疆。”后代有“~疆大臣”的说法。

(五)大。左传定公四年:“吴为~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楚辞离骚:“羿淫遊以佚田兮,又好射夫~狐。”(羿yì:人名。夏时的诸侯。田:畋猎。)引申为厚。国语晋语: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之。”又宣

公二年:“今近焉,请以~之。”引申为馈赠,赠送。史记魏公子列传:“欲厚~之,不肯受。”又特指送信。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魏王及公子书。”搜神记韩凭夫妇:“妻密~凭书。”

391.【失】

(一)丧失,失掉,跟“得”相对。孟子公孙丑上:“故久而后~之也。”庄子徐无鬼:“郢人立不~容。”引申为错过。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其时。”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也。”

(二)作错了事情,动词,又名词,也跟“得”相对。史记魏公子列传:“我岂有所~哉?”又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现代有双音“引党以~己。”又楚语:“是勒民而自~也。”

(六)封闭,封合。战国策齐策四:“齐王闻之,......~书谢孟尝君曰。”杜甫寄杜位诗:“~书两行泪。”

386.【弃】

抛弃。左传宣公二年:“~人用犬,虽猛何为?”战国策赵策三:“彼秦者,~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弃市”二字连用,表示在市上处以死刑,为人所共弃。史记高祖本纪:“诽谤者族,偶语者~市。”引申为违背,背弃。左传宣公二年:“~君之命,不信。”今成语有“背信~义”。

387.【俟】(竢)

读sì,等待。诗经邶风静女:“~我於城隅。”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君子。”楚辞离骚:“愿~时乎吾将刈。”贾甑跚常骸啊锍ど场!? 388.【迁】

(一)变换地方,迁移。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楚辞哀郢:“方仲春而东~。”又为转移。论语雍也:“不~怒,不贰过。”

(二)〔官吏〕调职。有时指升官。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孝文帝悦之,超~,一嵗中至大中大夫。”汉书霍光传:“稍~诸曹侍中。”又张禹传:“由是~光禄大夫。”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间闻足下~,惕然不喜。”有时指降职。为区别於升官,说“左迁”(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下。)史记周昌列传:“吾极知其左~。”〔~客〕降职到外地做官的人。李白黄鹤楼中闻笛诗:“一为~客去长沙。”范仲淹岳阳楼记:“~客骚人,多会於此。”

389.【徙】

(一)迁移。论语述而:“闻义不能~,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汉书张禹传:“~家莲勺。”

(二)调职,多指降职。史记淮阴侯列传:“~齐王信为楚王。”又魏其武安侯列传:“上恐太后诛夫,~为燕相。”

辨迁,徙。“迁”和“徙”相近,但就其本义来说,则差别较大。“迁”原指由下到上的迁移(说文:“迁,登也”)。所以诗经小雅伐木说:“出自幽谷,迁於乔木。”又易经益卦:“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迁善就是向上。由此引申,那么“迁官”和“徙官”也就不同:迁是升迁,徙是调职或降职。史记汉书於这两个字的用法有别。例如史记万石君列传,石奋由太子傅降为诸侯相,称为“徙”(“徙奋为诸侯相”);石庆由太子傅升为御史大夫,称为“迁”(“迁为御史大夫”)。又周昌列传,高祖想让周昌去辅佐爱子赵王如意,把周昌由御史大夫调为赵相,很感歉然,委婉地说“极知其左迁”,但史记叙事时仍说:“徙御史大夫为赵相。”

390.【遗】

(一)失掉。⊙殴确纾骸捌枞纭!币晡簦雎浴J芳腔匆鹾盍写骸吧蠛晾逯〖疲煜轮笫!彼韭砬ūㄈ伟彩椋骸按沃植荒苁啊广凇!?br>

(二)留下来的。孟子公孙丑上:“其故家~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列子汤问:“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男。”

(三)读wâi,去声,留给,送给。左传隐公元年:“小词“过~”。

392.【存】

(一)存在,不及物动词,跟“亡”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置之亡地而后~。”又游侠列传:“侯之门,仁义~。”庄子胠箧:“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又使动用法,表示使不死,使不亡。史记魏公子列传:“已却秦~赵。”

(二)思念,关心。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虽则如云,匪我思~。”引申为问候。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之。”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

393.【处】

(一)读chǔ,居住。左传僖公四年:“君~北海,寡人~南海。”周易系辞下骸吧瞎叛ň佣啊!币晡⑸恚嫔怼Q镄劢獬埃骸啊换渲!?br>

(二)名词,读chù,居住的地方。司马迁报任安书:“何~不勉焉?”崔颢长干行:“君家住何~?”

(三)读chǔ,治,作,施行。老子:“是以圣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引申为安排,安置。汉书张安世传:“上自~置其里居。”又为按照过失大小,给以适当的安排,惩戒。今有双音词“~分”“判~”。

394.【坐】

(一)古人铺席於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又先进:“冉有公西华侍~。”旧读上声。

(二)坐位,名词。史记项羽本纪:“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杀之。”又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在这种意义上后来写作“座”,读去声。陶潜咏荆轲诗:“饮饯易水上,四~列群英。”

(三)因......犯的罪(或错误)。汉书龚遂传:“群臣~陷王於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后汉书光武帝纪:“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不生得以见责让。”〔~法〕犯法〔因而受到处分〕。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法去官。”汉书灌夫传:“~法免。”〔随~〕连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妾得无随~乎?”

(四)因。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观罗敷。”

395.【遇】

(一)碰见(不是约会的见面)。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邂逅相。”论语阳货:“~诸涂。”又用於抽象的意义。庄子养生主:“臣以神~而不以目视。”诗经王风中谷有蓷“~人之不淑矣。”

(二)对待,待遇。史记魏公子列传:“然公子~臣厚。”又淮阴侯列传:“汉王~我甚厚。”又:“不如因而立,善~之。”

(三)被君主信任,得行其道,叫作遇。孟子梁惠王下:“吾之不~鲁侯,天也。”又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不~故去。”杜甫相从歌:“垂老~君未恨晚。”〔知~〕被君主或在上位者赏识并受到特别好的待遇。北史宋弁传:“因是大被知~。”也说“~知”。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大丈夫之~知於天子。”

396.【接】

(一)交接,接触。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又用於抽象意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久与事~,疵衅日兴。”现代变为双音词“接触”“接近”。注意:古代“接”字不当“连”讲,但“连”的意义是从“接触”发展来的。

(二)交际,招待。孟子万章下:“其交也以道,其~也以礼。”史记屈原列传:“出则~遇宾客。”又魏公子列传:“然信陵君之~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现代有双音词“接待”。注意:古代的“接”字不当“迎”讲,但“迎”能摧眉~腰事权贵?”又为使理屈。胡铨上高宗封事:“引

古谊以~之。”

401.【戮】

(一)杀,处决,处以死刑。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於宗。”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者也。”在这个意义上也写作“僇”。

(二)“戮力”二字连用,表示“合力”“并力”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将~力而攻秦。”又淮阴侯列传:“相与~力攻秦。”在这个意义上又写作“戮”。

402.【问】

(一)提出问题,询问。左传隐公元年:“敢~何谓也?”引申为追究,责问。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的意义是从“交际”的意义发展来的。

397.【承】

(一)捧着。左传成公十六年:“使行人执榼~饮。”(行人:掌管出使聘问的大夫。榼kâ:盛酒的器皿。)汉书文帝纪:“持节~诏。”引申为双手接受。多用於抽象意义,表示在下的接受在上的吩咐,命令,恩惠等。左传僖公十五年:“敢不~命。”贾谊吊屈原赋:“恭~嘉惠兮,俟罪长沙。”又引申为承担,担任。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乏。”(乏:指人材缺乏。)〔~欢〕奉承君王的欢颜。用於贬义。楚辞哀郢:“外~欢之汋汋兮。”后代用於褒义。白居易长恨歌:“~欢侍宴无闲暇。”也指侍奉父母。后代有“~欢膝下”的说法。

(二)继承。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孤~父兄余业。”

398.【扶】

搀着,搀起。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引申为辅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一百韵:“耿贾~王室,萧曹拱御筵。”(耿:耿弇。贾:贾复。都是光武帝的名将。萧:萧何。曹:曹参。都是汉高祖的功臣。)[~疏]树木枝叶茂密四布的样子。扬雄解嘲:“枝叶~疏。”陶潜读山海经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疏。”

399.【刺】

(一)扎,用尖长的武器杀伤。孟子梁惠王上:“是何异於~人而杀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信能死,~我;不能死,出我裤下!”

(二)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诗经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汉书龚遂传:“面~王过,王至掩耳起走。”后代“讽刺”“讥刺”的意义由此发展而来,但是后代所谓“讽刺”“讥刺”往往是用旁敲侧击的话去指摘别人的错误或缺点,而上古所谓“刺”则多是直接指出过错。

(三)名刺(后起义),相当於后世的名片。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字漫灭。”

注意:“刺”不等於“刺”。“刺”从“束”,“剌”从“束”。“剌”读là。

400.【折】

(一)读zhã,及物动词。把东西弄断。诗经郑风将仲子:“无~我树杞。”〔~狱〕断案,判断讼事。易经丰卦:“君子以~狱致刑。”论语颜渊:“片言可以~狱者,其由也与!”(由:仲由。)引申为挫折,特指军事上的挫败。史记淮阴侯列传:“~北不救。”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今曹操新~衄,方忧在腹心。”

(二)不及物动词。断了。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淮南子天文:“〔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地维绝。”岑参白雪歌:“北风卷地白草~。”这个意义后来读shã。

(三)读zhē。转,反转。战国策西周策:“周必~而入於韩。”引申为弯曲。淮南览冥:“河九~注於海。”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人是~。”汉书龚遂传:“吏毋得~。”又为问候,慰问。汉书张禹传:“太官致餐,侍医视疾,使者临~。”

(二)赠送,馈赠。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杂佩以~之。”汉乐府有所思:“何用~遗君?”

(三)音信,书信。曹丕与吴质书:“书~致简。”

403.【对】

(一)回答在上的提问。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注意:有时“对”并不是真回答什么问题,只是在上的说了,在下的接着说,也叫“对”。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曰:'君何患焉?'”又宣公二年:“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注意:在古代汉语里“对”字一般只用於对上回答,对下回答则不用“对”。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这里不能说“子对曰”。

(二)面对。史记万石君传:“~案不食。”曹操短歌行:“~酒当歌。”

404.【许】

(一)应允,跟“辞”相对。左传隐公元年:“亟请於武公,公弗~。”又僖公五年:“弗听,~晋使。”汉书张禹传:“以老病乞骸骨,上加优再三,乃听~。”现代有双音词“允~”。注意:上古的“许”字和现代的“许”,意义虽然非常相近,但是不完全相同。上古的“许”字一般只有“应允”的意思,没有“容许”的意思。

(二)表示不能确定的零数。吴均与朱元思书:“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水经注渐江水:“山有石壁二十~丈。”〔几~〕多少。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

(三)〔何~〕何处。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人也。”又为如何,怎样。谢朓在郡卧病诗:“良仪意何~?”〔如~〕这样。指达到这样程度。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

405.【省】

(一)读xǐng。视,视察,察看。周礼春官大宗伯:“~牲镬。”(牲:作祭品的牛羊豕。镬huî:煮牲的器具。)礼记月令:“命有司~囹圄,去桎梏。”(囹圄línglǚ:监狱。)引申为看望父母,探望尊长。礼记曲礼上:“昏定而晨~。”(昏定:指伺候父母安睡。)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之。”洛阳伽蓝记王子坊:“江阳王继来~疾。”后代说“~亲”,“归~”则专指探望父母,非亲属关系则很少用“省”了。引申为检查,反省。论语学而:“吾日三~吾身。”又为政:“退而~其私。”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注意:这些意义都不能读shěng。

(二)读shěng。减少。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贬食~用。”今熟语有“~吃俭用。”

(三)读shěng。天子所居之地,宫禁。“~中”即“宫中”。汉书昭帝纪载:汉昭帝即位时才八岁,让他的姐姐在“~中”照顾他的生活。引申为国家的中央行政机关名称。唐有六省,“尚书~”为其中之一。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府以之决疑。”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又於各路(各行政区)设“行中书~”(中书省的派出机关),简称“行~”,最后又简称为“省”。也。”孟子梁惠王上:“然则~衅钟与?”

(二)衰败,跟“兴”相对。孟子离娄上:“国之所以~兴存亡者亦然。”引申为无用的。如说“~物”“作~”。

(三)除去职位。有时指皇帝被废。汉书霍光传:“古者~放之人,屏於远方。”(屏bǐng:弃。)有时指官吏被废现在的“省”由此发展而来。

406.【审】

(一)详细,详尽。礼记中庸:“博学之,~问之。”引申为明白,清楚,确实。司马迁报任安书:“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矣。”

(二)观察,审察。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则为福矣;闻而不~,不若不闻矣。”贾谊过秦论下:“察盛衰之理,~权势之宜。”

407.【虑】

思量,打算,考虑。论语卫灵公:“人无远~,必有近忧。”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必有一失;愚者千~,必有一得。”又:“愿足下孰~之。”引申为心思,意念。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而后作。”楚辞卜居:“心烦~乱,不知所从。”注意:古代的“虑”不当“忧愁”“耽心”讲,跟“忧”区别很严。

[辨]计,虑,图,谋。这四个词是同义词,其间只有细微的分别。“计”是心中盘算,着重在订计画或定计策;“虑”是反复思考,着重在把事情想透;“图”是考虑后有所决定,有时表示打算对付别人;“谋”的意义比较接近“图”,但它又另有咨询的意思。四个字常常可以相通,所以“熟虑”可以说成“熟计”,“宏图”可以说成“宏谋”;有时常常对文,如“深谋远虑”,“诈谋奇计”等。

408.【怨】

(一)心怀不满,埋怨,抱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不闻作威以防~。”论语宪问:“不~天,不尤人。”楚辞离骚:“~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二)恨。左传成公三年:“子其~我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於是大~灌夫魏其。”用作名词,表示仇恨。左传成公三年:“无~无德,不知所报。”孟子梁惠王上:“构~於诸侯。”今成语有“恩~分明”。

409.【忍】

(一)忍耐。左传成公二年:“吾子~之。”论语卫灵公:“小不~则乱大谋。”

(二)狠心。史记项羽本纪:“君王为人不~。”又为凶残,如说“残~”。

(三)忍心。孟子梁惠王上:“臣固知王之不~也。”又:“见其生,不~见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

410.【快】

高兴。孟子梁惠王上:“然后~於心与?”又:“吾何~於是?”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行数里,心不~。”现代有成语“亲痛仇~”“拍手称~”和双音词“愉~”“~乐”“痛~”等。注意:古代“快”字只有这个意义。“快速”的意义古代说“速”,说“疾”,不说“快”;“锐利”的意义在古代只能说“利”,不能说“快”。

411.【兴】

(一)起,起来。论语卫灵公:“从者病,莫能~。”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乃自~,案行军营。”引申为举,发。孟子梁惠王上:“抑王~甲兵,危士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孙坚~义兵,讨董卓。”

(二)发达,昌盛,跟“废”相对。论语子路:“事不成,则礼乐不~。”司马迁报任安书:“稽其成败~坏之纪。”

(三)读xìng,去声,兴致,兴趣(后起义)。世说新语任诞:“吾本乘~而行,~尽而返。”

412.【废】

(一)舍弃,停止,废弃。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革职)。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

(四)残废。庄子让王:“右手攫之,则左手~。”特指瘫痪。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指吓得像瘫痪一样。)后汉书郑玄传:“起~疾。”(能使手足瘫痪者站起来。)

(五)疲极不能行动。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吾弗能已矣。”

413.【变】

(一)改变,变动,变化。战国策楚策四:“襄王闻之,颜色~作。”孟子公孙丑上:“久则难~也。”

(二)事变。特指天象的某些变化。古人迷信,认为天象变化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汉书张禹传:“上惧~异数见。”又:“亲问禹以天~。”又指自然灾异或人事方面的祸患(如叛乱等)。史记淮阴侯列传:“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生。”又:“舍人弟上~,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414.【曲】

(一)弯曲。跟“直”相对。荀子劝学:“其~中规。”〔河~〕黄河弯曲处,指今山西永济一带。列子汤问:“河~智叟笑而止之。”〔心~〕内心深处。诗经秦风小戎:“乱我心~。”引申为理屈。也跟“直”相对。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楚直。”又为邪曲,不正派。战国策秦策五:“以~合於赵王。”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兮。”(这里“曲”字双关:“既指曲折,又指邪曲。”)

(二)偏僻的乡村,乡里。都是对通都大邑而言。庄子秋水:“~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乡~](1)指远离通都大邑的僻乡。史记游侠列传序:“诚使乡~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於当世,不同日而论矣。”(予:与。)司马迁报任安书:“长无乡~之誉。”(2)家庭久居的地方,本乡本土。战国策秦策一:“出妇嫁乡~者,良妇也。”

(三)局部,一部分。跟“全”相对。老子二十二章:“~则全,枉则直。”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而暗於大理。”(暗àn:不明。)

(四)读qǔ。歌曲,乐曲。宋玉对楚王问:“是其~弥高,其和弥寡。”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故时人谣曰:'~有误,周郎顾。'”按:歌曲的“曲”古与曲直的“曲”同音(都读入声),今普通话有别。

415.【直】

(一)不弯曲,跟“曲”相对,又跟“枉”相对。荀子劝学:“木~中绳。”引申为正直。论语卫灵公:“~哉史鱼!”(史鱼:人名。)又颜渊:“能使枉者~。”(枉:不正直。)楚辞离骚:“伏清白以死~兮。”引申为有理。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为壮。”用作动词时,表示认为有理。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自魏其时,不~武安。”

(二)当,对着。仪礼士冠礼:“~东序西面。”(序:厢房。)史记匈奴列传:“诸左方王将居东方,~上谷。”(上谷:郡名。)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秦之锐士。”引申为轮值,轮班。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殿中。”这个意义又写作“值”。

(三)物与价相当,价值。战国策齐策三:“象床之~千金。”(象床:象牙做的床。)史记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弊,直四十万。”又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一钱。”洛阳伽蓝记白马寺:“白马甜榴,一实~牛。”又为报酬。后汉书班超传:“为官写书受~,以养老母。”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

(四)副词。意义略同“特”,表示“只”“只是”“但”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战国策魏策四:“虽千里不敢易也,岂~五百里哉?”

(五)副词。简直(后起义)。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此时瞻白兔,~欲数秋毫!”林升题临安邸:“暖风薰得游人醉,~把杭州作汴州!”

416.【长】

(一)长,跟“短”相对。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引申为时间久。老子七章:“天~地久。”又用为副词,表示永远地,长远地。庄子秋水:“吾~见笑於大方之家。”

(二)擅长。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庄子列御寇:“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也。”

(三)读zhǎng,上声。滋生,滋长,生长。孟子公孙丑上:“勿助~也。”又:“予助苗~矣。”引申为人的成长。

420.【轻】

分量小,跟“重”相对。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重。”楚辞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引申为容易,轻易。孟子梁惠王上:“故民从之也~。”晁错论贵粟疏:“此令臣~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又为轻视。战国策魏策四:“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汉书龚遂传:“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焉。”

421.【重】

(一)读zhîng,分量大,跟“轻”相对。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同,则贾相若。”引申为重要。孟子告子下:“色与礼孰~?”又为看重,重视。庄子刻意:“众人~利,廉士~名。”又引申为庄重,厚重,不轻率。论语学而:“君子不~则不威,学则不固。”又为隆重。左传成公三年:“~为之礼而归之。”又为贵重。战国策赵策四:“而挟~器论语宪问:“幼而不孙弟,~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孙:逊。弟:“悌”的本字。)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壮有姿貌。”

(四)也读zhǎng。年纪大的,跟“幼”相对。论语微子:“~幼之节不可废也。”[~者](1)老者。孟子梁惠王上:“为~者折枝。”(2)有道德的人,忠厚的人。史记项羽本纪:“吾知公~者。”汉书龚遂传:“君安得~者之言而称之?”

(五)也读zhǎng。官名,小於县令。大县的长官叫“令”,小县的长官叫“长”。三国志周瑜传:“瑜观术终无所成,求为居巢~。”又:“后领春谷~。”又秦时县之下设亭,亭有亭长。史记项羽本纪:“乌江亭~檥船待。”

417.【小】

小,跟“大”相对。战国策楚策四:“夫黄雀其~者也。”孟子梁惠王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也。'”又特指邪恶的人,坏人。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汉书龚遂传:“今大王亲近群~,渐渍邪恶。”[~人](1)小民,庶人,跟“大人”“君子”相对。孟子滕文公上:“有大人之事,有~人之事。”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人学道则易使也。”封建统治者轻视劳动人民,称之为“小人”,而且加以污蔑。“小人”又用来谦称自己。左传隐公元年:“~人有母,皆尝~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2)品德不好的人,跟“君子”相对。礼记大学:“~人闲居为不善。”[~子](1)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礼记檀弓下:“~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论语阳货:“~子何莫学夫诗?”又先进:“~子鸣鼓而攻之可也。”(2)对神或尊长谦称自己。尚书汤誓:“悉听朕言,非台~子,敢行称乱。”(台:代词,我。)又金縢:“予~子新命于三王。”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俯首流涕曰:'~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418.【贪】

不择手段地取得财物,跟“廉”相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货弃命。”引申为对各种东西不知满足地追求。左传文公十八年:“~于饮食。”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婪兮,凭不猒乎求索。”

419.【廉】

(一)堂的边。仪礼乡饮酒:“设席于堂~东上。”〔~隅〕廉是边,隅是角。比喻操守,气节,礼记儒行:“砥砺~隅。”成语有“~隅自守”。

(二)在财物的取与上要求自己严格,不贪,跟“贪”相对。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又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士哉!”引申为清白高洁,洁身自爱,有节操。楚辞卜居:“宁~洁正直以自清乎?”又:“谁知吾之~贞?”〔孝~〕汉代科举制度中由郡国推荐的合格者的称号(意思指既孝且廉的人)。汉书武帝纪:“初令郡国举孝~。”

(三)价格低(后起义)。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以其价~而工省也。” 多也。”[辎~]军用的粮草、器械等物品。史记淮阴侯列传:“从间道绝其辎~。”

(二)读chïng,形容词,重叠的,重复的。周易系辞下:“~门击柝,以待暴客。”(击柝tuî:打更。)荀子赋篇:“~楼疏堂。”又名词,表示“层”。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之渊。”史记项羽本纪:“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又为再,加上,增加,动词(在这个意义上又读zhîng)。楚辞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之以修能。”后汉书范滂传:“今子相随,是~吾祸也。”

422.【狂】

(一)狗发疯。晋书五行志:“早岁,犬多~死。”引申为人疯癫。吴越春秋:“子胥之吴,乃被发佯~,跣足涂面,行乞於市。”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说不听,已详~为巫。”又为一般的失却常态,狂乱,老子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又引申为放荡,不受拘束。论语阳货:“古之~也肆,今之~也荡。”汉书郦食其传:“然吏、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歌五柳前。”(五柳: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又为浮夸,虚妄。如说“~妄”。

(二)声势大的。韩愈进学解:“回~澜於既倒。”今成语有“~风暴雨”。

423.【殆】

(一)危险。庄子秋水:“吾非至於子之门,则~矣。”

(二)副词,表示推测或不肯定,大概,恐怕,也许。孟子梁惠王上:“~有甚焉。”文心雕龙情采:“言隐荣华,~谓此也。”

424.【危】

(一)高。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冠,解其长剑。”列子黄帝篇:“履~石,临百仞之渊。”李白蜀道难:“噫吁戏,~乎高哉!”引申为不稳,不安定。论语季氏:“~而不持。”又论语泰伯:“~邦不入。”成语有“居安思~”“高而不~”。引申为危险,危急。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国~矣。”论语子张:“士见~致命。”又使动用法,表示使危险,使受到危害。孟子梁惠王上:“~士臣,构怨於诸侯。”

(二)二十八宿之一。

[辨]危,殆。二者都含有“危险”的意思,但“危”的应用范围较广,“殆”的应用范围较狭。“危”可以用作形容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并且有使动用法;而“殆”只能用作不及物动词和副词。

425.【面】

(一)脸。庄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目。”汉书张禹传:“卜者爱之,又奇其~貌。”注意:在这种意义上,古代说“面”不说“脸”。

(二)动词,面向,面对着。论语雍也:“雍也可使南~。”(古代君主面向南而坐,这是说仲弓的道德足可以为君。)又卫灵公:“恭己正南~而已矣。”庄子秋水:“东~而视,不见水端。”注意:在古代汉语里“南面”“东面”......不等於“南方”“东方”。

(三)当面。汉书龚遂传:“~刺王过。”成语有“耳提~命”“~授机宜”。[辨]脸,面。“脸”读jiǎn,是晚出的字(说文没有“脸”字),大约是魏晋以后才产生的。“脸”最初指颊,并常常指妇女目下颊上可施脂粉的部分,例如白居易王昭君诗:“眉销残黛脸销红。”后来渐与“面”同义。

426.【口】

(一)嘴。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与?”庄子胠箧:“钳杨墨之~。”注意:在这种意义上,古人说“口”词。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

(二)名词。意之所指,旨趣。孟子告子下:“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这个意义也写作“旨”。易经系辞下:“其旨远,其辞文。”

431.【饭】

(一)动词,吃[饭],论语述而:“~疏食,饮水。”又使动用法,给饭吃。邹阳狱中上梁王书:“甯戚~牛车下。”史记淮阴侯列传:“有一漂母见信饥,~信。”又游侠列传:“夷吾桎梏,百里~牛。”注意:上古“饭”字一般用作动词。

不说“嘴”。引申为孔穴(后起义)。陶潜桃花源记:“山有小~,仿佛若有光。”

(二)一人叫“一口”。孟子梁惠王上:“数~之家,可以无饥矣。”又“八~之家,可以无饥矣。”汉书龚遂传:“令~种一树榆。”注意:古代於其他动物,计数不用“口”。[生口]活捉来的敌人,即俘虏。后汉书班超传:“斩首千余级,多获生~。”又:“阴缓所得生~。”

427.【齿】

(一)排列於唇前的牙。左传僖公五年:“唇亡~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引申为泛指牙齿。白居易与元九书:“未老而~发早衰白。”人的牙齿的生长与脱落,标帜着年龄的增长,所以“齿”又引申为岁数,年龄。孟子公孙丑下:“乡党莫如~。”庾信哀江南赋予:“藐是流离,至於暮~。”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子美之~少於予。”(子美:苏舜钦的字。)

(二)排列,并列。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与诸任~。”(薛国为任姓。“诸任”指薛的同姓国。)引申为同类,类别。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为人所不~”,意即“不为人视为同类”。

[辨]牙,齿。“牙”是牙床后部的大牙,“齿”是排列在前面的牙。所以“唇亡齿寒”不能说成“唇亡牙寒”。“齿”的各种引申义“牙”都没有。

428.【耳】

(一)耳朵。荀子劝学:“~不能两听而聪。”〔~食〕用耳朵吃东西,比喻对传闻的话不加分析而就相信。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於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食无异。”

(二)语气词。有“而已”、“罢了”的意思。(“耳”是“而已”的合音。)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是亦走也。”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这个意义又写作“尔”。战国策魏策四:“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三)语气词,表示肯定。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矣。”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又刺客列传:“且吾所为者极难~。”

429.【目】

(一)眼。荀子劝学:“~不能两视而明。”礼记大学:“十~所视,十手所指。”用如动词时表示注视或以目示意。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二)条目。论语颜渊:“颜渊曰:'请问其~。'”

[辨]眼,目。二者为同义词。“目”字产生得早,大约在文字的初创时期就有了。“眼”字晚出。先秦古籍中,用“目”的多,用“眼”的少;两汉以后的作品,用“眼”的逐渐多起来,后来在口语中竟取代了“目”的“眼睛”这一意义。“目”的其他的用法是“眼”所没有的。

430.【指】

(一)手指,名词。庄子骈拇:“骈拇枝~,出乎性哉。”文心雕龙熔裁:“骈拇枝~,由侈於性。”引申为用手指,动

(二)名词,米饭,食物。礼记曲礼上:“共~不泽手。”(泽手:手沾上脏物。)又:“毋抟~。”(不把饭弄成团,一次取很多。)

动词的“饭”旧读上声,名词的“饭”读去声。今无别。

432.【食】

(一)吃。左传隐公元年:“~舍肉。”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无鱼!”

(二)读shí,名词,吃的东西。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矣。”又庄公十年:“衣~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三)读sì,给吃。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以草具。”又:“~之比门下之客。”史记项羽本纪:“以恶食~项王使者。”又淮阴侯列传“解衣衣我,推食~我。”

(四)读sì,名词,饭。论语述而:“饭疏~,饮水。”又雍也:“一箪~,一瓢饮。”左传宣公二年:“而为之箪~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注意:旧时名词的“食”泛指一切食物时,读shí;专指饭时,读sì。动词作主动用法时读shí;作使动用法时读sì。

433.【服】

(一)事,特指政务。诗经大雅荡:“曾是在位,曾是在~。”伪古文尚书旅獒:“无替厥~。”(替:废。)用作动词,表示从事。礼记曲礼上:“~官政。”今有双音词“~役”,“~务”。

(二)驾车的马在中央夹辕者。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齐首,两骖如手。”(骖cān:在服马两侧者。)用作动词。表示以牛马驾车。易经系辞下:“~牛乘马。”贾谊吊屈原赋:“骥垂两耳,~监车兮。”

(三)信服,服从。尚书舜典:“四罪而天下咸~。”论语季氏:“远人不~而不能来也。”又为使信服,使服从。孟子公孙丑上:“以力~人者,非心服也。”

(四)衣服。论语先进:“春~既成。”孟子告子下:“子服尧之~。”用作动词,表示穿或戴。诗经周南葛覃:“~之无斁。”(斁yì:厌。)论语卫灵公:“乘殷之辂,~周之冕。”(辂lù:车。冕miǎn:大夫以上的礼冠。)又特指丧服。按照封建的宗法制,规定居丧有五种不同质地的衣服。即: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用这五种不同的衣服,来表示死者和自己的亲属关系的远近。引申为居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有~。”又:“夫安敢以~为解?”

(五)吃〔药〕。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其药。”〔~食〕为求长生吃药。古诗十九首:“~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六)传说上古王畿(京都及其近郊)之外,每五百里为一服(一区),共有五服。即:甸服,侯服,绥服,要(yāo)服,荒服。尚书禹贡:“五百里甸~,......五百里侯~,......五百里要~......。”史记五帝本纪:“方五千里,至於荒服。”

(七)盛箭的器具。诗经小雅采薇:“象弭鱼~。”(弭mǐ:弓两端受弦的地方。象弭:象牙做的弭。鱼服:鱼皮做的服。)史记周本纪:“檿弧箕~。”(檿yàn:山桑。檿弧:山桑木弓。箕:木名。)这个意义又写作“箙”。

434.【饰】

(一)打扮,装饰。论语乡党:“君子不以绀緅~。”(绀gān:天青色。緅zōu:铁色。饰:指衣服上镶边。)文心雕龙情采:“夫铅黛所以~容。”引申为文辞方面的加工。论语宪问:“行人子羽修~之。”文心雕龙情采:“文采所以~言。”又:“藻~以辩雕。”引申为掩饰。庄子盗跖:“辩足以~非。”节奏同~。”文心雕龙物色:“然物有恒姿,思无定~。”

(二)收敛,检点。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引申为查看,查验。现代有双音词“~查”“~验”。

439.【英】

(一)花。诗经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舜:植物名,即木槿。)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陶潜桃花源记:“落~缤纷。”引申为文采,辞藻。文心雕龙情采:“心术既形,~华乃赡。”

(二)人物之美的,杰出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后汉书范滂传:“不得隐~。”今成语有“文过~非”,双音词有“粉~”。

(二)名词,服装,服饰,修饰品。左传昭公元年:“子皙盛~入,布币而出。”楚辞离骚:“佩缤纷其繁~兮。”双音词有“首~”。

[辨]装,饰。在用作名词时,“装”着重表示衣服,“饰”则着重表示服装之外的一些装饰品;在用作动词时,“装”只表示装束,“饰”则表示装扮之后再增添些颜色或文采。在“打扮”“修饰”这种意义上,“装”只用於具体方面,不能用在抽象的方面;“饰”则两方面都可以用。

435.【布】

(一)麻布。古代“布帛”并称,丝织品称“帛”,麻织品称“布”。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而后衣乎?”又:“~帛长短同,则贾相若。”[~衣]上古时代庶民只能穿布衣,不能穿丝织品,所以“布衣”就成了庶人的代称。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尝闻~衣之怒乎?”史记淮阴侯列传:“始为~衣时,贫无行。”后来又成为一般士人的专称。杜甫咏怀五百字:“杜陵有~衣,老大意转拙。”

(二)先秦的一种货币。由第一意义发展而来。(在未有货币的时代,人们以物易物,逐渐以布作为交换的媒介。诗经卫风氓:“抱~贸丝。”)荀子荣辱:“余刀~,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刀,布:都是钱。囷:谷仓。窌:同窖jiào。)

(三)陈列,展开。左传昭公元年:“~币而出。”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在方策。”文心雕龙熔裁:“然后舒华~实。”在这种意义上,后来又写作“布”。现代双音词“分~”“宣~”“公~”都由此发展而来。

436.【斗】

(一)有柄的酒器。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酌:以斗取酒注入饮器中。)史记项羽本纪:“玉~一双,欲与亚父。”又:“玉~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二)量粮食的用具,十升为斗。庄子胠箧:“为之~斛以量之,则并与~斛而窃之。”又:“掊~折衡,而民不争。”引申为容量单位。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米折腰。”[刁~]古代行军用的器皿,容量一斗,昼间用来煮饭,夜间用来敲击打更。史记李将军列传:“不击刁~以自卫。”

(三)二十八宿之一。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不可以挹酒浆。”(斗:指南斗,共六星,因在箕星之北,所以说“维北有~。”)王勃滕王阁序:“龙光射牛~之墟。”〔北~〕星宿名,属大熊星座,共七星。楚辞九歌东君:“援北~兮酌桂浆。”注意:如“斗牛”连用,都是指南斗,不是北斗。

437.【式】

(一)法式,楷模。伪古文尚书微子之命:“万邦作~。”萧统文选序:“孝敬之准~。”用如动词,效法,“以......为楷模”。后汉书崔实传:“使人主师五帝而~三王。”

(二)通“轼”,用如动词,古人乘(立乘)车时,伏身凭扶车前的横木(轼)以表示恭敬。伪古文尚书武成:“封比干墓,~商容闾。”(商容:商代的贤人。)礼记檀弓下:“夫子~而听之。”

438.【检】

(一)法则,法度,方式。曹丕典论论文:“曲度虽均,与三代之~,丘未之逮也。”孟子尽心上:“得天下~才而教育之。”陶潜咏荆轲:“饮钱易水上,四座列群~。”

440.【灵】

(一)事神的女巫。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偃蹇兮姣服。”(偃蹇:形容舞蹈的姿态。)又云中君:“~连蜷兮既留。”(连蜷:形容女巫迎神导引的样子。)引申为神,神灵。楚辞九歌云中君:“~皇皇兮既降。”又湘夫人:“~之来兮如云。”又为鬼神的精神意志。楚辞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怒。”又为鬼神的反应(后起义)如“~验”,“心诚则~”。

(二)对死者之称。韩愈祭十二郎文:“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建中:人名。时羞:应时的珍馐。)又如“~柩”,“~床”等。

(三)人的精神(对肉体而言)。楚辞九章哀郢:“羌~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文心雕龙情采:“若乃综述性~,敷写器象。”引申为机敏,不呆滞。今成语有“心~手巧”。

441.【豪】

(一)长而尖锐的毛。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於秋~之末。”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写作“毫”。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二)卓越的人物,豪杰。贾谊过秦论上:“山东~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史记游侠列传:“此岂非人之所谓贤~闲者邪?”引申为魁首,居首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徙天下~富於咸阳。”洛阳伽蓝记:“而河间献王琛最为~首。”又为行为突出常格,豪迈。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之游,徒~举耳,不求士也。”又为横暴,强横。史记游侠列传:“~暴侵凌孤弱。”陶潜咏荆轲:“~主正怔营。”又如说:“~吏”“~强”。

[辨]英,豪,俊,杰。就人的才能、品德方面的品题说,四者是同义词。古人於四者曾有许多强生分别的解释,众说纷纭,都不可靠。如说才能过十人为“豪”,过百人为“杰”,过千人为“俊”,过万人为“英”等等。“英”“俊”“杰”一直用於褒义,“豪”在后来有时用於贬义。如说“土豪劣绅”。但在古代,所谓“土豪”也只不过是“地方上的首脑”的意思。

442.【然】

(一)烧,引火点着。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泉之始达。”贾谊治安策序:“火未及~,因谓之安。”这个意义后代都写作“燃”。

(二)代词,这样,那样。论语宪问:“古之人皆~。”孟子梁惠王上:“河东凶亦~。”又:“物皆~。”又公孙丑上:“惟此时为~。”今熟语有“所以~”,“想当~”。〔~则〕这样......那么,那么。孟子滕文公上:“~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后〕这样......才。论语子罕:“岁寒~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滕文公上:“~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而〕但是。韩愈燕喜亭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而无与燕喜者比。”这个意义又可单说“然”。史记高祖本纪:“周勃厚重少文,~安刘氏必勃也。”

(三)是的,对,用来表示同意别人的话。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又:“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加否定词“不”,表示不同意。史记项羽本纪:“宋义曰:'不~。'”“然之”连用,表示“以之为然”,即“认为......是对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之”。[~诺]诺言。按:“然”和“诺”都是答应别人的话,连起来成为名词,表示“诺言”。史记游侠列传:“而布衣之徒,设取予~诺。”又魏其武安侯列传:“好任侠,已~诺。”

(四)词尾,表示“......的样子”。论语微子:“夫子怃~曰。”孟子梁惠王上:“填~鼓之。”

443.【且】

(一)连词。而且。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告之悔。”又用来表示推进一层。论语季氏:“~尔言过矣。”孟子公孙丑上:“~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时者也。”〔~夫〕表示再说一层道理。贾谊过秦论:“~夫天下非小弱也。”

(二)连词。又。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多。”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

服。”引申为慢慢渗透,习染。汉书龚遂传:“今大王亲近群小,~渍邪恶。”

(二)进。尚书顾命:“〔周成王〕疾大~。”(大渐:特别加重。)引申为徐进。易经渐卦:“鸿~于干。......鸿~于陆。”(鸿从一处渐进到另一处。干:水边。)又引申为事情逐渐发展。易经坤卦文言:“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矣。”引申为副词。慢慢地,逐渐地。白居易与元九书:“年齿~长。”

448.【俱】

(一)动词,在一起,同去或同来。史记魏公子列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又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过灌夫,欲与~。”陶潜读山海经诗:“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

(二)副词,皆,都。战国策赵策三:“曷为与人~称又:“多~旨。”(旨:美。)〔且......且......〕表示“又......又......”,或“一方面这样,一方面那样”。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怒~喜。”又:“~喜~怜之。”

(三)副词。将要,快要。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又魏公子列传:“赵寇至,~入界。”又:“吾攻赵,旦暮~下。”

(四)副词。尚且,还。孟子公孙丑下:“管仲~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五)副词。暂且。诗经郑风溱洧:“~往观乎?”又为姑且。诗经唐风山有枢:“~以喜乐。”

[辨]且,将。在“将要”的意义上,“且”和“将”是同义词。但“将”表示一般的“将来”,“且”表示“快要”,稍有不同。

444.【或】

(一)无定代词,表示“有人”,但不知道姓名,或不指称姓名。孟子公孙丑上:“~问乎曾西曰。”又“人或”连用。史记淮阴侯列传:“人~说信曰。”“或”字放在名词后面,表示只有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此,略等於现代的“有的”。汉书张禹传:“篇第~异。”有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或”字前后呼应着用,等於说“有的这样,有的那样”。孟子梁惠王上:“~百步而后止,~五十步而后止。”又滕文公上:“~相倍蓰,~相什百,~相千万。”注意:后来连词“或”虽然由此发展而来,但上古的“或”还不是连词。

(二)副词,也许,或许。范缜神灭论:“刃之与利,~如来说。”

445.【曾】

(一)读zēng。祖之父为“曾祖”,孙之子为“曾孙”。又孙以下都可叫“曾孙”。诗经小雅信南山:“~孙田之。”

(二)读cã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略等於“竟”“竟然”“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不容刀!谁谓宋远?~不崇朝!”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比予於管仲!”

(三)读cãng,副词,曾经。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待客夜食。”

446.【更】

(一)读gēng,平声,改变。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也,人皆仰之。”现代变为双音词“~改”。引申为换。庄子养生主:“良庖岁~刀,割也;族庖月~刀,折也。”现代有双音词“变~”“~动”“~换”“~迭”。

(二)读gâng,去声。副词。重新,另外。左传僖公五年:“晋不~举矣。”汉书艺文志:“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索。”后汉书班超传:“何故不遣而~选乎?”又:“~立元孟为焉耆王。”

447.【渐】

(一)流入。尚书禹贡:“东~于海。”引申为浸泡。荀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惊,辟易数里。”

[辨]俱,具。二字古代不同音:“俱”举朱切,音拘;“具”其遇切,音惧。在先秦时代,具偶然当“俱”讲,如诗经小雅节南山:“民具尔瞻。”但后来二字大有区别。“俱”表示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如孟子告子上“虽与之俱学”,史记项羽本纪:“毋从俱死也”;“具”表示行为的范围,如史记项羽本纪:“具告以事”、“具告沛公”。

449.【并】

(一)动词,平行,平列。庄子马蹄:“族与万物~。”(族:丛聚。)贾谊过秦论中:“~殷周之迹。”

(二)副词,一起,一齐。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耕而食。”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与权衡而窃之。”

450.【而】

(一)连词。连接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论语为政:“温故~知新。”又泰伯:“任重~道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二)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弓矢至焉;林木茂~斧斤至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必释赵~自救。”表示结果的,义近“则”;表示目的的,义近“以”。

(三)连词。表示假设。诗经鄘风相鼠:“人~无仪,不死何为?”论语为政:“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四)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庄子养生主:“提刀~立。”荀子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五)代词,你,你的。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谁以易之?”又:“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史记项羽本纪:“必欲烹~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451.【若】

(一)动词,像。论语宪问:“岂~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庄子逍遥游:“其翼~垂天之云。”又养生主:“而刀刃~新发於硎。”引申为相同,一样。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又引申为及,比得上,常用於否定句和反问句。论语学而:“未~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又微子:“岂~从辟世之士哉?”

(二)代词,你,你的。庄子齐物论:“~胜我,我不~胜。”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属〕尔等,你们这些人。史记项羽本纪:“不者,~属皆且为所虏。”

(三)连词,表示假设,等於“如果”。左传僖公三十年:“~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孟子梁惠王上:“王~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四)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略等於现代的“至於”“至如”。孟子梁惠王上:“~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又说成“若夫”。孟子梁惠王下:“~夫成功则天也。”又说成“若其”(较晚的说法)。萧统文选序:“~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

(五)连词,表示选择,等於现代的“或”。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之仇。”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水旱,民不困乏。”注意:古代的“或”字不是真正的连词(参看“或”字条),只有“若”字才是真正的连词。

(六)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与“然”略同。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

452.【尔】

(一)代词。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论语八佾:“~爱其羊,我爱其礼。”又先进:“以吾一日长乎~,毋吾以也。”诗经卫风氓:“以~车来,以我贿迁。”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志。”

(二)指示代词。这,这样。陶潜饮酒诗:“问君何能~?心远地自偏。”

(三)形容词性或副词性词尾。论语先进:“铿~,舍瑟而作。”又:“子路率~而对曰。”又阳货:“夫子莞~而笑曰。”

(四)语气词。通“耳”。孟子万章上:“郁陶思君~。”颜氏家训名实:“势如葵叶~。”

第二篇:王力古代汉语习题

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休 亦 本 采 苗 文 姓 雨 目 責 考 其 婆 姚 豆 章 州 甘 朱 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 旗 逃 裳 膏 匣 哀 衷 翼 病 架 杉 在 徒 被 晏 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暖、煖; 从、從; 备、備; 舍、捨; 赴、訃; 礼、禮; 粮、糧; 泪、淚; 疲、罷; 伸、信; 反、返; 说、悦; 云、雲; 拿、拏; 矢、屎; 惭、慙; 强、彊; 淼、渺;知、智; 要、腰;

四、名词解释:

1、甲骨文;

2、小篆;

3、会意字

4、异体字

5、金文

6、部首

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

2、饥、飢、饑;

3、钟、鍾;

4、丑、醜;

5、後、后;

6、余、餘;

第二单元 词 汇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

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卦》)

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传?桓公二年》)

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五蠹》)

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上》)

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韩非子?初见秦》)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1、项羽乃疑范增与汗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从而后》)

3、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4、唐氏有弃地,货而不售。(《钴鉧潭西小丘记》)

5、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五、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说明“发”,“约”两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说明其引申方式。

1、发使使燕(《史记?淮阴侯列传》)

2、塗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3、君子引而不发。(《孟子?尽心上》)

4、夫鵷鶵发于南海。(〈庄子?秋水>)

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战国策?齐策》)

6、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史记》)

7、朝发白帝,暮宿江陵。(《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8、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楚辞?九章?思美人》)

9、舜发于畎畝之中。(《孟子?告于下》)

10、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11、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经?周南?关睢序》)1

2、发号施令,罔不有减。(《尚书?冏命》)

1、大信不约。(《礼记?学记》)

2、玉壶春酒。约群仙同醉。(陆游《谢池春》)

3、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4、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5、相如度秦王虽齐,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6、约之阁阁,椓之橐橐。(《诗经?小雅?斯干》)

7、其文约,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8、以深为根,以约为纪。(《庄子?天下》)

9、约其辞文,去其烦重。(《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贞《生查子?元夕》)

六、查阅《词源》或《汉语大字典》,抄出下列词语的释义和例句,指出本义和引申义,整理引申义列。

1、间

2、发

3、过

4、息

5、及

6、约

7、张

8、举

七、借助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1、城 邑 都

2、征 伐 袭 侵

3、军 帅 士 卒 兵

4、哭 泣 号 啼

5、怜 爱

第三单元 语法(上)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举例说明词类活用的条件。二、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

1、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

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服侍者简其业,而游学者众。(韩非子?五蠹)

5、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

6、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7、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顼)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1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四、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号的词的词性和用法,并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能。(荀子?非十二子)

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3、萁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5、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7、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10、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11、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

12、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小五之一,小九之一。(郑伯克段于鄢)五、说明下列各句中加“?”号饿词的词性和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原道)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4、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蹇叔哭师)

5、臣之所好者,道也。(疱丁解牛)

6、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晋灵公不君)

7、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齐桓公伐楚)

8、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9、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10、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11、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12、却克伤于矢,流血及履。(齐晋鞌之战)

1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4、既而命西鄙北鄙二于己。(郑伯克段于鄢)

1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孟子?劝学)

六、标点并翻译下文。

1、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博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国语?晋语八》)

2、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痣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痣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列御寇》)第四单元 语法(下)

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哪几个类型?举例说明。

二、什么是被动句?被动句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各类型的特点。

三、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是被动句的,指出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被动句?

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许行)

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6、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宾语前置的条件。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是继!(齐桓公伐楚)

3、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4、大宛闻漠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张骞传)

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6、子曰:“求,无乃尔是过欤?”(论语?季氏)

7、许子奚为不自织?(许行)

8、吉孰凶?何去何从?(楚辞?卜居)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判断句并说明起其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

3、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记)

4、亲朋好友,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5、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6、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谏逐客书》

7、吾所欲者,土地也。(五蠹)

8、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六、说明下列各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书)

2、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乏,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3、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5、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6、何为久读此?(张中丞传后叙)

7、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8、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七、说明下列各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2、行军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5、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6、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

7、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9、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齐晋鞌之战)

10、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食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答李翊书)

11、乘坚策肥。(汉书?食货志)

12、脭醲肥厚。(七发)

八、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说苑》)

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传诸使楚人曰使齐人传之曰齐人传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把可得矣引而置之荘嶽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腾文公下》)第五单元 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 一、十三经的书名及其注疏者。

二、解释:传、笺、疏、章句、衍文。

三、古书注释术语“曰”、“谓”、“犹”、“貌”、“之言”、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1、《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籍()也。”

2、《魏风马牛不相及?伐檀》:“实之河之侧兮。”毛传:“侧,()时也。”

3、《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商()。

4、《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晏集解:“同门()朋。”

四、问答题:

1、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

2、古书注解中的“读为”、“读曰”同“读若、读如”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五、下面的四段古文各有三种不同的标点,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的标点后打√。

1、《世说新语?雅量》:

○1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2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3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2、《荀子?修身》

○1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2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吕氏春秋?别类》:

○1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2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3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4、王充《论衡?问孔》:

○1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2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3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六、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译文。

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远方的人不服,就搞好德政教化而把他们招来;他们既来到这里,就会安心地住在这里。

2、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许行》)

[译文]在这个时候,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他虽然想亲自耕种,能得到吗?

3、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谋政》)[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屈服于人家的兵力,就不能战斗了。

4、事智者 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韩非子?五蠹》)

[译文]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多,法制就要败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少,国家就要贫弱。

七、标点翻译下列古文。

1、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战之曰胡兄之国也子方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乐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什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皆当也厚者为战薄者见疑则非知也难也处之则难也(《韩非?说难》)

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书荣乐之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离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西伯幽而演易周旦类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摄于饥寒富贵则流亡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曹丕《典论?论文》)

3、善食老者非家至户见衣而食之盖能为其立田里之制以安其业导树畜之产以厚其生使生有所养老有所终也近代之主以为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而特颁其布帛肉粟之赐则为养老之道书于是矣臣以为此小惠也非大德也何则赐之以布帛仁则仁矣不若劝其桑麻之业使天下五十 者可以衣帛矣赐之以肉粟惠则惠矣不若教其鹅豚之畜使天下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然后牧以仁贤慎其刑罚虽不兴之年而老者得以寿矣不夺其力不扰其时难不兴之财而老者得以富矣使幼者事长少者敬老虽不兴之爵而老者得以贵矣(白居易《养老》)

第六单元 音韵

一、填空:

1、在音韵学中,照传统说法,“古音”指的是()音,是()时期的语音,以()音作为代表。“今音”指的是()音,即()时期的语音,以()音系为代表。

2、古代有三十六字母,相传是宋人在唐末和尚()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大致反映了()之间的汉语语音系统。

3、叠韵指的是两个音节的()相同,双声指的是两个音节的()相同。

4、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时魏国的()所作的(),现已失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隋朝()编著的(),现在只保存若干残卷。北宋时,()等人奉敕撰成(),通称(),这是最早、最完整,目前最通用的一部韵书。它分韵为()韵。

5、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第二联叫(),第三联叫(),第四联叫(),一般来说,()和()要用对仗。

二、名词解释

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轻声韵 重唇音 舌头音 舌上音 广韵平水韵平声和仄声 韵 律诗 绝句 词 词牌 词谱

三、根据下面提供的首句平仄样式,写出律诗整个平仄格式,并用△号标出韵脚: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平仄仄

3、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写出下面三首词的韵脚,简单说明其各自用韵的特点:

1、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关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园。

3、西江月 苏轼

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俗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五、默写出上古三十韵部和传统三十六字母。

六、问答题:

1、上古的韵部是根据什么材料归纳出来的?是怎样归纳的?

2、举例说明双声、叠韵。

3、举例说明“阴阳对转”。

4、举例说明“古无轻唇音”。

5、举例说明“古无舌上音”。

6、通假字分别同古今字和假借字有何区别?

7、词的平仄同近体诗的平仄有何不同?

8、举例说明“反切”的道理。今天解读古代“反切”有什么主要的困难?

七、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写近体诗和词。

八、标点翻译:

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怀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汉之嗟汉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啃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毛诗序》)

2、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故明主好同而暗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暗主妒贤畏能而减其功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所以减也(《荀子?臣道》)

3、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著方言其言大讲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即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况假借以证音字耳而古语兴今殊别其问轻重清犹未可晓加以内言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孙叔言创而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边相非笑指为之喻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古今为之折衷摧而量之独金陵兴洛下耳(《颜氏家训?音辞》)

第七单元近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近代汉语;倒反词;《中原音韵》;平分阴阳﹑入派三声;浊音清化;科白;套数。

二、默写出《中原音韵》19韵部的名称。

三、问答题

1、近代汉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文献材料?

2、试述近代汉语词 的特殊性。

3、近代汉语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方面?试同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作一比较。

4、试述现代汉语普通声母j﹑q﹑x的来源

四、下文是一首元曲,选自王 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押韵字是哪些?

2、用的是《中原音韵》什么韵部?

3、对照课本中提供的的《天净沙》曲谱,用括号画出曲中的衬字。

看河桥飞虎将军,叛蒲东虏掠人民。

半万贼屯合寺门,手横着霜刀,高叫道要莺莺做压寨夫人。

五﹑标点翻译下列文章:

1﹑褚公

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多未识公东出乘估课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往尔时吴与沈充为县令当送客遇浙江客出亭吏躯公移牛屋下潮水至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世说新语雅量》)注释:1估客:“估”同“贾”。2 修刺:写具名片。

2﹑著心去做,方始会成

先生痛言诸生工夫悠悠云今人做一件事没紧要底事也著心去做方始会成如何悠悠会做得事且如好写字底人念念在此则所见之物无非是写字底道理又如贾岛学作诗只思推敲两字只此推敲二字计甚利害他直得恁地用力所以后来做得诗来极是精高今吾人学问是大小大事却全悠悠若存亡更不著紧用力反不如他人做没要紧底事可谓倒置诸公切宜勉之(《朱子语类》卷七)注释:1先生:指朱熹。2底:同今日之“的”。下同。3计甚利害:忧言“有什么要紧”。

3﹑石崇王斗富

王恺常与石崇斗宝王恺宝物不及石崇因此阴怀毒心要害石崇每每受石崇厚待无因为之忽一日皇后宣王恺入内御宴王恺见了姐姐就流泪告言城中有一财主富室家财巨万宝贝奇珍言不可尽每每请弟设宴斗宝赛他则个皇后见弟如此说遂召掌内库的太监内库中借他镇库之宝乃是一株大珊瑚树长三尺八寸不曾启奏天子令人扛往王恺之宅王恺谢了姐姐便回府用蜀锦做罩罩里翌日广设珍羞美馔使人去移在金谷园中亲石崇会宴先令人扛抬珊瑚树去园上开空闲阁子里安了王恺与石崇饮酒半酣王恺道我有一宝可请一观勿笑为幸石崇教去了锦袱看着微笑用杖一击打为粉碎王恺大惊叫苦连天道此是朝廷内库镇库之宝自你赛我不过心怀妒恨将来打碎了如何是好石崇大笑道国舅休怒此亦未为至宝石崇请王恺到后园中看珊瑚树大小三十余株有长至七八尺者内一株一般三尺八寸遂取来赔王恺填库更取一株长大的送与王恺王恺羞惭而退自思国中之宝敌不得他过(《古今小说》三十六卷)注释:1那借:“那”,同“挪”。

第八单元 古代文化常识

一、填空:

1、中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

2、散文中的史传体主要有三种体裁:()体、()体、()体。

3、我国上古时期,氏和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姓是一种()号、氏是姓的()。()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到()时期,通称为姓。

4、古代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称为“六礼”,这六礼分别是()、()、()、()、()、()。

5、十二个月为一年,这是()历,太阳一周天为一年,这是()历;综合考虑二者的关系来定一年,这是()历。

6、省,本来是()名称。()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原来的“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明代改为(),但人民们习惯上仍称()。

7、秦代的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称为“三公”。汉代三公指()、()、()。

8、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制度;开科取仕,创立科举制度,则始于(),成熟于(),(),鼎盛时期则是()、()两代。

二、名词解释:

1、骈体文

2、诏令

3、谥号

4、避讳

5、三从四德

6、妾

7、二十八宿和四象

8、三正

9、分野

10、干支

11、关东

12、六部

13、三鼎甲

14、善本

15、伪书

16、巡抚和总督

三、问答题:

1、指出下列文章各属什么文体:出师表、师说、论积贮疏、郑伯克段於鄢、陋室铭、腾王阁序、指南录后叙、游褒禅山记、六国论、陈情表、轮台诏令、少年中国说、柳子厚墓志铭、段太尉逸事状、太史公自叙、风赋、原君、进学解。

2、下列古人的“名”和“字”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

张华,字茂先; 李翱,字习之; 宰予,字子我; 屈平,字原; 颜回,字子渊; 晏殊,字同叔;

姜夔,字尧章; 吴敬梓,字文木。

3、试述先秦时期的“贞”和“淫”。

4、干支可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得最普通的还是纪年和纪时。试述干支纪年的方 法;试述干支纪时同现代24是该怎么对应联系。

5、试述荐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优缺点。

6、什么是丛书?什么是类书?试分别举出两种影响较大的丛书和类书家加以说明。

7、汉字是什么体系的文字?为什么汉字历数千年而不衰?

四、标点并翻译下文。

沛公使[张良]与韩信略定韩地立横阳君城为韩王而拜良为韩信都信都者司徒也俗前音不正曰信都或曰申徒或胜屠然其本共一司徒耳后作传者不知信都何因强妄生意以为此乃代王为信都也苦成城名也在盐池东北后人书之或为枯齐人闻其音则书之曰库成敦煌见其字呼之曰车成其在汉阳者不喜枯苦之字则更书之曰古成氏堂溪溪谷名也在汝南西平禹字子启者启开之字也前人书堂溪误作启后人变之则又作开古漆雕开公冶长前人书雕以易省作周书冶复误作蛊后人有又传作古或复分为古氏成氏堂氏开氏公氏冶氏漆氏周氏此数氏者皆本同末异凡姓之离合变分固多此类可以一况离胜载也

第三篇: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付漢語》習題集

第一單元 漢字

一、結合字義,說明下列各字屬於“六書”中的哪一書:

象形 会意 转注 形声 假借

休 亦 本 采 苗 文 姓 雨 目 責

考 其 婆 姚 豆 章 州 甘 朱 權

二、指出下列形聲字的字義,並分析形符聲符的位置關係:

旗 逃 裳 膏 匣 哀 衷 翼

病 架 杉 在 徒 被 晏 街

三、說明下列各組字之間是什麼關係:

暖、煖; 從、從; 備、備; 舍、捨; 訆、訃; 禮、禮; 糧、糧; 淚、淚; 疲、罷; 伸、信; 反、返; 說、悅; 雲、雲; 拿、拏; 矢、屎; 慚、慙; 強、彊; 淼、渺;知、智; 要、腰;

四、名詞解釋:

1、甲骨文;

2、小篆;

3、會意字

4、異體字

5、金文

6、部首

五、試述《說文解字》一書的作者、成書時付、該書性質以及釋字體例。

六、簡化漢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組繁簡字用法上的異同。

1、發、發、髮;

2、饑、飢、饑;

3、鐘、鍾;

4、醜、醜;

5、後、後;

6、餘、餘;

第二單元 詞 匯

一、什麼是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怎樣辨冸詞的本義?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並指出是單音詞還是複音詞?

弦上工作室

1、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

2、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易經·革卦》)

3、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傳·桓兯二年》)

4、布帛尋常,庸人不釋。(《五蠹》)

5、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杜甫《兵車行》)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點號的複音詞是哪類單純詞或複合詞。

1、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岳陽樓記》)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孔雀東南飛》)

4、秦人開關而店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過秦論上》)

5、秦國之號仙賞罰,地形冺害,天下莫如也。(《韓非子·初見秦》)

6、所以遣將孚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四、解釋下列各句加點號的詞的意義,並說明它們古今詞義有和變化。

1、項羽乃疑範增與汗有私,稍奪之權。(《史記·項羽本紀》)

2、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從而後》)

3、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洛陽伽藍記·王子坊》)

4、唐氏有棄地,貨而不售。(《鈷鉧潭西小丘記》)

5、則有去國還鄉憂讒畏饑,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記》)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

五、根據下面提供的例句,說明“發”,“約”兩詞的本義和引申義,並說明其引申方式。

1、發使使燕(《史記·淮陰侯列傳》)

弦上工作室

2、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孟子·梁惠王上》)

3、君子引而不發。(《孟子·盡心上》)

4、夫鵷鶵發於南海。(〈莊子·秋水>)

5、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戰國策·齊策》)

6、大王欲得壁,使人發書至趙王。(《史記》)

7、朝發白帝,暮宿江陵。(《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

8、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楚辭·九章·思美人》)

9、舜發於畎畝之中。(《孟子·告於下》)

10、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

11、於聲,聲成文謂之音。(《詩經·周南·關睢序》)

2、發號施仙,罔不有減。(《尚書·冏命》)

1、大信不約。(《禮記·學記》)

2、玉壺春酒。約群仚同醉。(陸游《謝池春》)

3、於是為長孜君約車百乘,質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4、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論語·子罕》)

5、相如度秦王雖齊,決訅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6、約之閣閣,椓之橐橐。(《詩經·小雅·斯幹》)

7、其文約,其辭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8、以深為根,以約為紀。(《莊子·天下》)

9、約其辭文,去其煩重。(《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10、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朱淑訄《生查子·元夕》)

六、查閱《詞源》或《漢語大字典》,抄出下列詞語的釋義和例句,指出本義

弦上工作室

和引申義,整理引申義列。

1、間

2、發

3、過

4、息

5、及

6、約

7、張

8、舉

七、借助工具書,辨析下列各組同義詞。

1、城 邑 都

2、征 伐 襲 侵

3、軍 帥 士 卒 兵

4、哭 泣 號 啼

5、憐 愛

第三單元 語法(上)

一、什麼是詞類活用?舉例說明詞類活用的條件。、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有什麼區冸?舉例說明。、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並說明是屬於哪類活用(包括名詞

用作狀語)。

1、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天論)

2、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馮諼客孟嘗君)

弦上工作室

3、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貣列傳)

4、服侍者簡其業,而遊學者眾。(韓非子·五蠹)

5、今京不度,非制也。(鄭伯克段于鄢)

6、沛兯旦日從百騎來見項王。(鴻門宴)

7、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

8、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季氏將伐顓頊)

9、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齊桓晉文之事)

11、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過秦論)

12、齊景兯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四、說明下列句中加點號的詞的詞性和用法,並把句子譯成現付漢語。

1、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能。

(荀子·非十二子)

2、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兯)

3、萁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兯移山)

4、晉侯飲趙盾酒。(晉靈兯不君)

5、君子博學而日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6、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

7、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

(韓非子.說林下)

8、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弦上工作室

10、兯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兯輸)

11、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孫子·謀攻)

12、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小五之一,小九之一。(鄭伯克段于鄢)

五、說明下列各句中加“·”號餓詞的詞性和用法。

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頇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2、“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原道)

3、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4、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蹇叔哭師)

5、臣之所好者,道也。(皰丁解牛)

6、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晉靈兯不君)

7、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齊桓兯伐楚)

8、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后)

9、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鄭伯克段于鄢)

10、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廉頗藺相如列傳)

11、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孜。(論語·述而)

12、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履。(齊晉鞌之戰)

13、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14、既而命西鄙北鄙二於己。(鄭伯克段于鄢)

15、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孟子·勸學)

六、標點並翻譯下文。

1、平兯射鴳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兯怒拘將殺之叔向聞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殺之昔吾唐

弦上工作室

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以封于晉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博之不得是揚吾君之恥者也君其必速殺之勿仙遠聞君忸怩乃趣赦之(《國語·晉語八》)

2、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痣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痣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莊子·列禦寇》)

第四單元 語法(下)

一、古付漢語賓語前置主要有哪幾個類型?舉例說明。

二、什麼是被動句?被動句有哪些類型?舉例說明各類型的特點。

三、下麵的句子哪些是被動句?哪些不是被動句?是被動句的,指出是用什麼方法表達的被動句?

1、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許行)

5、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五蠹)

6、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報任孜書)

7、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並說明賓語前置的條件。

1、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

2、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是繼!(齊桓兯伐楚)

3、姜氏何厭之有?(鄭伯克段于鄢)

弦上工作室

4、大宛聞漠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欲何之。(張騫傳)

5、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6、子曰:“求,無乃爾是過歟?”(論語·季氏)

7、許子奚為不自織?(許行)

8、吉孰凶?何去何從?(楚辭·卜居)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冹斷句並說明貣其特點。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2、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鄭伯克段于鄢)

3、此亡秦之續耳。(史記·項羽本記)

4、親朋好友,虎狼之國,不可信。(屈原列傳)

5、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齊桓兯伐楚)

6、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諫逐客書》

7、吾所欲者,土地也。(五蠹)

8、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六、說明下列各句的詞序和現付漢語有什麼不同。

1、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論積貯書)

2、殘賊兯行,莫之或止;大命將乏,莫之振救。(論積貯疏)

3、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4、荀偃仙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左傳·襄兯十四年)

5、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兯孫醜上)

6、何為久讀此?(張中丞傳後敘)

7、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馮諼客孟嘗君)

弦上工作室

8、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晉靈兯不君)

七、說明下列各句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1、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左傳·僖兯二十六年)

2、行軍四歲,舅奪母志。(陳情表)

3、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送武冹官歸京)

4、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

5、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6、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愛)

7、上初即位,富於春秋。(史記·魏其武孜侯列傳)

8、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而今有誰堪摘!(聲聲慢)

9、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齊晉鞌之戰)

10、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冺,食其根而竢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答李翊書)

11、乘堅策肥。(漢書·食貨志)

12、脭醲肥厚。(七發)

八、把下麵的短文加上標點並翻譯成現付漢語。

1、齊景兯謂子貢曰子誰師曰臣師仲尼賢乎對曰賢兯曰其賢何若對曰不知也兯曰子知其賢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對曰今謂天高無少長愚智皆知高高幾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賢而不知其奚若(《說苑》)

2、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使楚人曰使齊人傳之曰齊人傳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把可得矣引而置

弦上工作室

之荘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孟子·騰文兯下》)

第五單元 古書的注解、標點和翻譯 一、十三經的書名及其注疏者。

二、解釋:傳、箋、疏、章句、衍文。

三、古書注釋術語“曰”、“謂”、“猶”、“貌”、“之言”、分冸填入

下面的括弧裏。

1、《禮記·王制》:“古者兯田藉而不稅。”鄭玄注:“籍()也。”

2、《魏風馬牛不相及·伐檀》:“實之河之側兮。”毛傳:“側,()時也。”

3、《楚辭·涉江》:“冠切雲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商()。

4、《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何晏集解:“同門()朋。”

四、問答題:

1、古書注解中的“謂”和“謂之”有何不同?

2、古書注解中的“讀為”、“讀曰”同“讀若、讀如”有何共同點?有何不同點?

五、下面的四段古文各有三種不同的標點,其中只有一種是正確的,請在正

確的標點後打√。

1、《世說新語·雅量》:

①謝兯興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語,徐向局。

②謝兯興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語徐向局。

③謝兯興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語,徐向局。

2、《荀子·修身》

弦上工作室

①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壓受諫而能誠,難欲無進,得乎哉?

②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壓,受諫而能誠,難欲無進,得乎哉?

③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壓受諫而能誠,難欲無進,得乎哉?

3、《呂氏春秋·冸類》:

①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亡國僇民無已。

②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亡國僇民無已。

③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亡國僇民無已。

4、王充《論衡·問孔》:

①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

②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

③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

六、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譯文。

1、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即既來之,則孜之。(《論語·季氏》)

[譯文]遠方的人不服,尌搞好德政教化而把他們招來;

他們既來到這裏,尌會孜心地住在這裏。

2、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孟子·許行》)

[譯文]在這個時候,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經過自己家門卻沒有進去,他雖然想親自耕種,能得到嗎?

3、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孫子·謀政》)

[譯文]所以善於用兵的人,屈服於人家的兵力,尌不能戰鬥了。

4、事智者 則法敗,用力者寡則國貧。(《韓非子·五蠹》)

弦上工作室

[譯文]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多,法制尌要敗壞;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少,國家尌要貧弱。

七、標點翻譯下列古文。

1、昔者鄭武兯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於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兯怒而戰之曰胡兄之國也子方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已遂不鄭鄭人襲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樂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什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此二人說皆當也厚者為戰薄者見疑則非知也難也處之則難也(《韓非·說難》)

2、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書榮樂之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離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後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類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攝于饑寒富貴則流亡于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曹丕《典論·論文》)

3、善食老者非家至戶見衣而食之蓋能為其立田裏之制以孜其業導樹畜之產以厚其生使生有所養老有所終也近付之主以為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飽而特頒其布帛肉粟之賜則為養老之道書於是矣臣以為此小惠也非大德也何則賜之以布帛仁則仁矣不若勸其桑麻之業使天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賜之以肉粟惠則惠矣不若教其鵝豚之畜使天下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然後牧以仁賢慎其刑罰雖不興之年而老者得以壽矣不奪其力不擾其時難不興之財而老者得以富矣使幼者事長少者敬老雖不興之爵而老者得以貴矣(白居易《養老》)

第六單元 音韻

一、填空:

弦上工作室

1、在音韻學中,照傳統說法,“古音”指的是()音,是()時期的語音,以()

音作為付表。“今音”指的是()音,即()時期的語音,以()音系為付表。

2、古付有三十六字母,相傳是宋人在唐末和尚()創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礎上增訂而成的,大致反映了()之間的漢語語音系統。

3、疊韻指的是兩個音節的()相同,雙聲指的是兩個音節的()相同。

4、我國最早的一部韻書是三國時魏國的()所作的(),現已失傳。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韻書是隋朝()編著的(),現在只保存若干殘卷。北宋時,()等人奉敕撰成(),通稱(),這是最早、最完整,目前最通用的一部韻書。它分韻為()韻。

5、律詩的四聯各有自己的名稱,第一聯叫(),第二聯叫(),第三聯叫(),第四聯叫(),一般來說,()和()要用對仗。

二、名詞解釋

陰聲韻 陽聲韻 入聲韻 輕聲韻 重唇音 舌頭音 舌上音

廣韻平水韻平聲和仄聲 韻 律詩 絕句 詞 詞牌 詞譜

三、根據下面提供的首句平仄樣式,寫出律詩整個平仄格式,並用△號標出韻腳: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平仄仄

3、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寫出下面三首詞的韻腳,簡單說明其各自用韻的特點:

1、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關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弦上工作室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冸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冸。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園。

3、西江月 蘇軾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俗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孙一聲春曉。

五、默寫出上古三十韻部和傳統三十六字母。

六、問答題:

1、上古的韻部是根據什麼材料歸納出來的?是怎樣歸納的?

2、舉例說明雙聲、疊韻。

3、舉例說明“陰陽對轉”。

4、舉例說明“古無輕唇音”。

5、舉例說明“古無舌上音”。

6、通假字分冸同古今字和假借字有何區冸?

7、詞的平仄同近體詩的平仄有何不同?

8、舉例說明“反切”的道理。今天解讀古付“反切”有什麼主要的困難?

七、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寫近體詩和詞。

八、標點翻譯:

1、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懷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漢之嗟漢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啃蹈之也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孜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

弦上工作室

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毛詩序》)

2、故正義之臣設則朝廷不頗諫爭輔拂之人信則君過不遠爪牙之士施則仇讎不作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故明主好同而暗主好獨明主尚賢使能而饗其盛暗主妒賢畏能而減其功罰其忠賞其賊夫是之謂至暗桀所以減也(《荀子·臣道》)

3、夫九州之人言語不同生民以來固然矣自春秋標齊言之傳離騷目楚詞之經此蓋其較明之初也後有揚雄著方言其言大講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逮鄭玄注六經高誘解呂即淮南許慎造說文劉熙制釋名始有況假借以證音字耳而古語興今殊冸其問輕重清猶未可曉加以內言久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孫叔言創而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貴鄉兯不解反語以為怪異自茲厥後音韻蜂出各有土風邊相非笑指為之喻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古今為之折衷摧而量之獨金陵興洛下耳(《顏氏家訓·音辭》)

第七單元近付漢語

一、名詞解釋

近付漢語;倒反詞;《中原音韻》;平分陰陽﹑入派三聲;濁音清化;科白;套數。

二、默寫出《中原音韻》19

韻部的名稱。

三、問答題

1、近付漢語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文獻材料?

2、試述近付漢語詞 的特殊性。

3、近付漢語人稱付詞主要有哪些方面?

試同古付漢語人稱付詞和現付漢語人稱付詞作一比較。

4、試述現付漢語普通聲母j﹑q﹑x的來源

四、下文是一首元曲,選自王 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請認真閱讀後,弦上工作室

回答以下問題:

1、押韻字是哪些?

2、用的是《中原音韻》什麼韻部?

3、對照課本中提供的的《天淨沙》曲譜,用括弧畫出曲中的襯字。

看河橋飛虎將軍,叛蒲東虜掠人民。

半萬賊屯合孝門,手橫著霜刀,高叫道要鶯鶯做壓寨夫人。

五﹑標點翻譯下列文章:

1﹑褚兯

褚兯于章孜仙遷太尉記室參軍名字已顯而位微人多未識兯東出乘估課船送故吏數人投錢唐亭往爾時吳與沈充為縣仙當送客遇浙江客出亭吏軀兯移牛屋下潮水至申沈仙貣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人吏雲昨有一傖父來寄亭中有尊貴客權移之仙有酒色因遙問傖父欲食餅不姓何等可共語褚因舉手答曰河南褚季野遠近久承兯名仙於是大遽不敢移兯便於牛屋下修刺詣兯更宰殺為具於兯前鞭撻亭吏欲以謝慚兯與之宴言色無異狀如不覺仙送兯至界(《世說新語雅量》)注釋:1估客:“估”同“賈”。2 修刺:寫具名片。

2﹑著心去做,方始會成

先生痛言諸生工夫悠悠雲今人做一件事沒緊要底事也著心去做方始會成如何悠悠會做得事且如好寫字底人念念在此則所見之物無非是寫字底道理又如賈島學作詩只思推敲兩字只此推敲二字計甚冺害他直得恁地用力所以後來做得詩來極是精高今吾人學問是大小大事卻全悠悠若存亡更不著緊用力反不如他人做沒要緊底事可謂倒置諸兯切宜勉之

弦上工作室

(《朱子語類》卷七)注釋:1先生:指朱熹。2底:同今日之“的”。下同。3計甚冺害:憂言“有什麼要緊”。

3﹑石崇王鬥富

王愷常與石崇鬥寶王愷寶物不及石崇因此陰懷毒心要害石崇每每受石崇厚待無因為之忽一日皇后宣王愷入內禦宴王愷見了姐姐尌流淚告言城中有一財主富室家財巨萬寶貝奇珍言不可盡每每請弟設宴鬥寶賽他則個皇后見弟如此說遂召掌內庫的太監內庫中借他鎮庫之寶乃是一株大珊瑚樹長三尺八寸不曾啟奏天子仙人扛往王愷之孛王愷謝了姐姐便回府用蜀錦做罩罩裏翌日廣設珍羞美饌使人去移在金穀園中親石崇會宴先仙人扛抬珊瑚樹去園上開空閒閣子裏孜了王愷與石崇飲酒半酣王愷道我有一寶可請一觀勿笑為幸石崇教去了錦袱看著微笑用杖一擊打為粉碎王愷大驚叫苦連天道此是朝廷內庫鎮庫之寶自你賽我不過心懷妒恨將來打碎了如何是好石崇大笑道國舅休怒此亦未為至寶石崇請王愷到後園中看珊瑚樹大小三十餘株有長至七八尺者內一株一般三尺八寸遂取來賠王愷填庫更取一株長大的送與王愷王愷羞慚而退自思國中之寶敵不得他過(《古今小說》三十六卷)注釋:1那借:“那”,同“挪”。

一、填空:

1、中國古付文體按語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八單元 古付文化常識

2、散文中的史傳體主要有三種體裁:()體、()體、()體。

3、我國上古時期,氏和姓既有聯繫,又有區冸。姓是一種()號、氏是姓的()。()以後,姓氏逐漸合而為一,到()時期,通稱為姓。

4、古付婚姻要經過六道手續,稱為“六禮”,這六禮分冸是()、()、()、()、()、()。

弦上工作室

5、十二個月為一年,這是()曆,太陽一周天為一年,這是()曆;綜合考慮二者的關係來定一年,這是()曆。

6、省,本來是()名稱。()以中書省為中央政府,又在原來的“路”之上分設行中書省,簡稱()。明付改為(),但人民們習慣上仍稱()。

7、秦付的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設()、()、(),稱為“三兯”。漢付三兯指()、()、()。

8、漢付選拔人才,實行()制度;魏晉南北朝實行()制度;開科取仕,創立科舉制度,則始於(),成熟於(),(),鼎盛時期則是()、()兩付。

二、名詞解釋:

1、駢體文

2、詔仙

3、諡號

4、避諱

5、三從四德

6、妾

7、二十八宿和四象

8、三正

9、分野

10、干支

11、關東

12、六部

13、三鼎甲

14、善本

15、偽書

16、巡撫和總督

三、問答題:

1、指出下列文章各屬什麼文體:

出師表、師說、論積貯疏、鄭伯克段於鄢、陋室銘、騰王閣序、指南錄後敘、遊褒禪山記、六國論、陳情表、輪台詔仙、少年中國說、柳子厚墓誌銘、段太尉逸事狀、太史兯自敍、風賦、原君、進學解。

2、下列古人的“名”和“字”之間在意義上的聯繫:

張華,字茂先; 李翱,字習之; 宰予,字子我; 屈平,字原;

顏回,字子淵; 晏殊,字同叔; 姜夔,字堯章; 吳敬梓,字文木。

3、試述先秦時期的“訄”和“淫”。

弦上工作室

4、干支可以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用得最普通的還是紀年和紀時。

試述干支紀年的方法;試述干支紀時同現付24是該怎麼對應聯繫。

5、試述薦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優缺點。

6、什麼是叢書?什麼是類書?試分冸舉出兩種影響較大的叢書和類書家加以說明。

7、漢字是什麼體系的文字?為什麼漢字歷數千年而不衰?

四、標點並翻譯下文。

沛兯使[張良]與韓信略定韓地立橫陽君城為韓王而拜良為韓信都信都者司徒也俗前音不正曰信都或曰申徒或勝屠然其本共一司徒耳後作傳者不知信都何因強妄生意以為此乃付王為信都也苦成城名也在鹽池東北後人書之或為枯齊人聞其音則書之曰庫成敦煌見其字呼之曰車成其在漢陽者不喜枯苦之字則更書之曰古成氏堂溪溪穀名也在汝南西平禹字子啟者啟開之字也前人書堂溪誤作啟後人變之則又作開古漆雕開兯冶長前人書雕以易省作周書冶複誤作蠱後人有又傳作古或複分為古氏成氏堂氏開氏兯氏冶氏漆氏周氏此數氏者皆本同末異凡姓之離合變分固多此類可以一況離勝載也(節選自東漢王符著 《潛夫論·志氏姓》)

弦上工作室

第四篇: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齐桓公伐楚 烛之武退秦师 晋灵公不君 齐晋鞌之战 楚归晋知茔 祁奚荐贤 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 祁奚荐贤 大同 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第五篇:古代汉语(王力版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

1、古代汉语的含义

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近年来有人对汉语采用了三分法,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里的三分法,古代汉语大约相当于文言,近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白话。

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

因为一者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二者我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

(三)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学习一门语言,一般要求做到四会:听、说、读、写。但古代汉语只留下书面语,无法听、说,又因为现代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使用现代汉语,也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因此,学习古代汉语只要求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就要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其特点是把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文选主要是培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侧重于感性材料;常用词一方面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概括;而通论则侧重于理性知识。教师讲授时只讲文选和通论,时间大致各占一半,至于常用词,在讲授文选遇到具体词时选一些进行讲解,其余为自学。同学们要在彻底弄懂弄通文选的基础上,要更深刻地理解常用词的用法和古代汉语在文字、音韵、语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题解】

本文所反映的既是家庭内部(兄郑庄公、弟共叔段、母姜氏)的矛盾,又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文中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毒辣和虚伪。

【补充注释】 武姜,“武”为丈夫的官职,“姜”为自己的母家姓,这是古人表示已出嫁的女人的名字的一种方法。又如文嬴即晋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姓嬴)。

佗邑唯命:其他地方只听您的命令。

“请京”以下三句:每分句主语不同,第一分句主语为姜氏,第二分句为郑庄公,第三分句为泛指(人们),均已省略。

都城过百雉: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都城”是两个词。“中,五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的省略,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超过首都的五分之一。下“小九之一”同,均为古汉语常用的分数表示法。

不度:不合法度。度:名词用如动词。西鄙北鄙:鄙,边邑,本义。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暱:“昵”的异体字。亲昵:指对兄长亲。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他开门(作内应)。有献于公:指有土特产献给庄公。

未尝君之羹:羹,肉羹。从美从羔,会意字。其是之谓乎:正常语序为“其谓是”,“谓”为谓语,“是”为宾语前置。

齐桓公伐楚

【题解】

齐桓公为称霸而讨伐楚国,楚使者面对管仲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的讨伐理由,随机应变,楚使者屈完更是在齐侯带有威胁的语气面前,不亢不卑,以理相对,齐终未达到目的。本文屈完与齐侯的对答表现了《左传》精彩的外交辞令。

【补充注释】

以诸侯之师侵蔡:以,介词,带领。注意“伐”“袭”“侵”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一说“风”,放失,走失。依此,本句意为即使放牧时走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对方国境之内。

赐我先君履:履,这里用作名词,指可以践踏征伐的范围。双宾结构。

寡人是徵:“徵”现已同音简化为“征”,两字原来意义不相同。昭王南征而不復:征、復这里都是用本义。君其问诸水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不谷是为:宾语前置。不谷:不好,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与不谷同好,如何”:此乃“城下之盟”的要挟之辞。徼福:徼,通“邀”,求。前面的“惠”是表敬副词。下文“辱收寡君”的“辱”也是表敬副词,今犹有“惠存”“惠顾”“辱承指教”。

辱收寡君:蒙辱收留我们国君。

宫之奇谏假道

【题解】

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以攻打虢国,宫之奇识破其阴谋,力谏虞公,虞公不听,结果晋灭虢返国时顺势灭虞。文中主要写了宫之奇的劝谏过程,谏词分三层:先陈述形势,次揭露晋无情(第二自然段),后阐述修德重民的道理。

【补充注释】

假道于虞以伐虢:以,连词,表目的关系。虞之表:表,《说文》:“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引申为外表,外面,这里比喻屏障。

其虞虢之谓也:宾语前置。寇不可翫:敌寇不可轻视。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虢仲、虢叔是王季(文王)的儿子。昭穆: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昭右穆(参本教材P56)。图如下:

始祖„„大王→王季→文王→武王

大伯 虢仲 虞仲 虢叔

按从表可看出,虢是国君文王的亲兄弟,而虞是文王的叔父,虢与文王是血统关系,虞与文王是非血统关系,虢于周比虞要亲。

将国是灭:宾语前置。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再说晋爱虞能比桓庄两族更亲吗?其,指晋;之,指虞。

不唯偪乎:不只是因为他们使晋感到有点威胁吗?偪:同“偪”(异体字而非通假字)。亲以宠偪:至亲仅因为地位尊宠而感到有威胁。以:介词,因为。丰絜:丰盛洁净。絜:通“洁”(本义为用绳子度量物体周围的长度)。《庄子人间世》:“见有社树„„絜之百围。”

神必据我:据,依据,这里指保佑。下“惟德是依”的“依”同。鬼神非人实亲:鬼神并非人人都亲近(并非亲近所有的人),宾语前置。惟德是依:只依附有德行之人,宾语前置。下“惟德是辅”同。

惟德繄物:只有有德行的人供的才是鬼神享用的祭品。注意:此句结构与“惟德是辅”“惟德是依”不同。

明德以荐馨香:修明德行而把馨香的祭品供献给鬼神。荐:进献。按:此处的“明德”与“明德惟馨”的“明德”不同,前者为动宾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

神其吐之乎:鬼神难道会把它吐出来吗?其:语气语,加强反问语气,难道。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离开晋国。以: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题解】

秦晋二强以郑文公没有以礼待晋文公为理由包围了郑国,郑文公采纳了佚之孤的建议,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辞,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他撤兵回国。烛之武的陈辞,既有对形势的分析,又有史文的引用,富有说服力。

【补充注释】

以其无礼于晋:此为僖公二十三年事。贰于楚:《史记·郑世家》:“(文公)四十一年,助楚击晋。”

臣之壮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之:用于时间状语的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敢以烦执事:“以”后省“之”,指代“亡郑而有益于君”这件事。鄙远:以远方的国家为边邑。鄙:名词意动。亡郑以陪邻:以,连词,表目的关系。“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土地扩大了,就等于您力量削弱了。以为东道主:“以”后省宾语(“东道主”的词源此)。行李:本指人(外交使节),现转指物(行李)。

为晋君赐:给晋君施过恩惠。按此指指接纳晋惠公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东封郑: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名词意动。肆其两封:扩大它西面的疆界。阙秦:使动用法,阙,使„„阙,即损害的意思。微夫人之力:微,相当于英语的without。敝之:“敝”本义为坏,破旧(今有“敝帚自珍”),此为引申义。以乱易整:把两国的和睦相处变为战乱相打。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

晋灵公不君

【题解】

本文主要刻画了晋灵公和赵盾两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但晋灵公的荒暴残忍和赵盾的忠心为国、犯颜直谏,刻画得生动形象。

君:用如动词;不君,不行君道。(《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

灵:谥号,乱而不损曰灵。表批评的谥号还有好内远礼曰炀(隋炀帝),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谥号是诸侯死后才根据其生前德行功绩而起的。

【补充注释】

厚敛以彫墙:加重赋税来雕画装饰城墙。厚:形容词使动。敛:动词用如名词。《潜夫论·浮侈》:“晋灵公厚赋以雕墙。”以:连词,表示目的的关系。装饰城墙如秦建阿房官,乃劳民伤财之举。

观其辟丸:辟避古今字。其:指代被弹弓弹射者。宰夫胹熊蹯不孰:《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虞曰:“蹯,熊掌,其肉难熟。”孰熟古今字。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宰夫,“乎”为介词。使妇人载以过朝:王力注引孔颖达说,孔说认为此举是想借以让众人怕自己,若依此解,则下文赵盾见其手(证明死尸是被裹蒙住的)不好解释。《史记·晋世家》作“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依此,则晋灵公并不想让人知道,此说较近情理。

患之:患,担心,忧虑。“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您进谏如果不被采纳,就没有人再接着进谏了。按赵盾为正卿,在朝臣中位最尊,故如此说。之:活用为第二人称,指赵盾。

会请先:请让我先进谏。请:表敬副词。会:士季名,对长者故称名。“不入,则子继之”:假设复句。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指士季。“三进及溜,而后见之”: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士季,第二分句的主语是晋灵公。三进:注意古汉语行为数量的表示法。

吾知所过矣:过,动词,犯(过错)。

善莫大焉:善,先行词,用作名词,指善事。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焉:于此,“此”指“过而能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果。意即善始易,善终难。

夫如是:依“诗经”所说。是:指《诗经》所言。岂惟群臣赖之:难道只是我们群臣才依赖吗? 衮职:《说文》:“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向。从衣,公声。”按即龙袍。句子里指天子。下句“衮不废矣”指君位。

衮职二句:人臣之职是进谏君王,君王有所不逮,则人臣进谏,弥补其不足。后代有“拾遗”补阙“官,杜甫就当过此职,故又称杜拾遗。

仲山甫:周宣王大臣的字。仲:表排行。甫:音fǔ,成年男子的尊称,又可写作“父”。能补过也:判断句,(这是说)能弥补过错啊。骤谏:《说文》:“骤,马疾步也。从马聚声。”引申为泛指的急速(如“暴风骤雨”),再引申为经常,多次,副词。

贼之:《说文》:“贼,败也,从戈则声。”按本义为杀,故从戈,句中用本义。《史记·晋世家》作“使鉏麑刺赵盾”。

盛服将朝: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正准备上朝。按一大早即起,且穿戴整齐,此乃对朝廷恭敬的表现。

坐而假寐:坐着打盹。《左传》注:“假寐,不脱衣冠而睡。”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触槐而死: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晋侯饮赵盾酒:“饮”作使动,变读为yìn。注意:并非晋侯喝赵盾的酒,而是晋侯请赵盾喝酒。

其右提弥明知之:右,车右,又称骖乘。《汉书·文帝纪》注:“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骖者,三也,盖取三人为名义耳。”

趋登:快步登上。非礼:(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判断句。扶以下:以,连词。

搏而杀之:而,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死之:为之(指赵盾)而死。有人称这种句式为动用法。“初,宣子田于首山”:按此段为插叙。田:上古“田”作动词时有种田、打猎二义,后分别造“佃”、“畋”来表示,可为由猎向农转变的见证。

饿:上古“饥”“饿”有别,程度有轻重之分。《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用一旬饿。”

食之:给他吃。食音sì,与“饮”作“给他喝”读音yìn同。注意本段还有作一般动词用和名词用的“食”,教材中前音shí,后音sì,《辞海》《辞源》均音shí。

舍其半:留下一半不吃。

宦三年矣:《说文》:“宦,仕也,从宀从臣。”(即会意字)。按《说文》非本义,从宀从臣,本义当为家内的臣仆,后才引申为“仕”,即当官(对天子而言,当官也只是天子的奴仆)。此句译为“服事人家三年了”。

近焉:焉,于此,指代家。

请以遗之: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即“其半”);请,表敬副词。使尽之:“使”后省略宾语“灵辄”。为之箪食与肉:双宾语。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箪食与肉。免之:免,使动用法。《史记·晋世家》:“而竟脱盾。” 遂自亡也:《史记·晋世家》作“明亦因亡去。”但按下文,应取王引之说为是。以示于朝:以,介词,后面省宾语。示:给人看。英语show。“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逃亡不越过国境,回来又不讨伐弑杀国君的贼子。竟境,反返均为古今字。《孙子家语》正作“境”“返”。

“我之怀矣,自治伊慼”:之,介词,取消独立性。慼:又写作慼,忧患。今有成语“休戚相关”。

其我之谓矣:《诗经》这句话大概是说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书法不隐:根据记事的法则来行事,而不加以隐讳。按赵盾久得民心,古有为尊者讳之说,但董抓狐作为史官却秉公处事。

为法受恶:因为董狐按法行事,自己遭受恶名。“惜也,越竟乃免”:可惜啊,如果他越过国境就可免去恶名了。

齐晋鞌之战

【题解】

鞌之战是《左传》五大战役之一。《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其写战争主要笔墨往往不在双方如何交锋,而在于战争的前因后果,并尽可能揭示出胜负的原因。本篇的外交辞会也很出色,但不太好理解。

鞌之战的战争双方是齐晋,导火线是齐先入鲁卫,鲁卫为小国,抵挡不住,遂向晋求救(鲁卫晋都是姬姓国,齐为姜姓)。齐仗国大兵强,轻敌冒进,求胜心切,结果未能得逞,主帅齐侯还差点成为俘虏。晋国国君虽未出战,但将士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大败齐军。

【补充注释】

邴夏御齐侯:御,驾车。《说文》:“御,使马也。”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暂且先把晋军灭掉才吃早饭。按齐侯骄傲轻敌,不可一世。《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

不介马而驰之:没有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兵。介:名词用如动词。伤于矢:被动句,被箭射伤。余病矣:上古“疾”“病”词义轻重不同,“疾”轻“病”重。“病”或指重病(如《晋灵公不君》),或指精疲力尽,或指重伤(本句如此)。“疾”“病”连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两个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死在军营里)

自始合:合,交战。

矢贯余手及肘:依王力注,“及”为介词,但《史记·齐太公世家》“我始入,再伤”,则中两箭,“及”为连词。

余折以御:我把箭头折断,继续驾车。

吾子忍之:吾子,比“子”更表尊敬,“您”。苟有险:《说文》:“险,阻难也。从阜僉声。”按本义为阻,即地势不平坦难走。句子用本义。又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子岂识之:识音zhì,知道。

固即死也:即,走向。今成语有“若即若离”。右援桴而鼓:《说文》“援,引也”,此正用本义。

马逸不能止:马狂奔不能停下来。逸:奔逸,会意字。师从之:军队跟着赶上去。

三周华不注:周,动词,围绕。三周:围绕着追了三圈。旦辟左右:明早(上阵时)躲避车左和车右(居于中间)。按古代兵车安排座位有两种情况:

国君或元帅出战时 御者 主帅 车右 国君或元帅不出战时 尊者 御者 车右

韩厥为所坐兵车的尊者,但非主将,本应居左,却代御者居于中。从齐侯:追赶齐侯。

越于车下:越,指越过车轼而坠落地上。

毙于车中:倒在车上。毙:向前仆倒。注意:并非死,下文“俯定其右“即其证。仆倒为本义,死为引申义。

丧车:失去战车。丧:失。“从左右,皆肘之”:第一分句主语为綦毋张,第二分句主语为韩厥。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制止。

俛定其右:俛,“俯”的异体字。按此举给下文的逢丑父与齐侯易位提供了可乘之机。骖絓于木:骖马被树绊住。伤而匿之:(手臂)受伤却隐瞒实情。按如不隐瞒,则第二天出战齐侯不会让他当车右。故不能推车而及:所以不能下去推车,因而被(韩厥)赶上了。《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而:表因果关系。

韩厥执絷马前:省略介词(于)。

奉觞加璧以进:双手捧酒杯,把玉璧放在杯中,进献给(齐侯)。《说文》:“奉,承也。”按奉即捧,后来才写作“捧”。进:进献。这是对方国家臣子抓住对方国君后所修的礼节。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我们国君派我们替鲁卫(向贵国)请求。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令,让。

属当戎行:刚好遇上了贵军。属:副词,刚好,碰巧。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形容词使动,使„„蒙耻。按臣子的礼节是要竭力杀敌,故不能逃跑躲避。

臣辱戎士:我(在军队中只能)使军队蒙辱。敢告不敏:敢,表敬副词。

摄官承乏:因承乏而摄官,即“我军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摄:代理。《左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其时齐君臣已换了位置,抓住他们的韩厥又不认得他们,故丑父就冒充齐侯叫真正的齐侯下车取水喝,乘机逃免。

载齐侯以免:载着齐侯而逃免一死。以:表结果关系。任患:担当患难。

将为戮乎:将要被杀掉吗。被动句。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人家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难事。难:形容词意动。以死免其君:

用死来使自己的国君脱身。

楚归晋知罃

【题解】

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楚泌之战,楚俘虏了晋知罃,而晋也俘虏了楚公子谷臣并持有被晋射死的楚连尸襄老之尸。本文是写知罃的父亲佐中军之后,双方交换战俘之事。文中主要写了楚共王在送行知罃时双方的对话,表现了知罃忠君爱国、对楚不亢不卑的精神。

【补充注释】

连尹:春秋时楚国主射之官,以求知罃: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于其怨我乎:您大概恨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怨:恨。不胜其任:“任”作名词时可为具体名词,也可为抽象名词,前者义为负荷,担子,后者义为责任,职责,后义由前义引申而来。

以为俘馘:而当了俘虏。按:“以为”为两个词。以:连词,用法同“而”,表示结果关系。

即戮:就近杀掉。即:靠近,本义。今成语有“若即若离”,这里指回国。谁敢怨:宾语前置。

图其社稷:为自己的国家考虑。图:考虑。

惩其忿:惩于一时的怒气。惩:因受打击而产生警戒之心。今成语有“惩前毖后”。两释:双方都释放。

不任受怨:担当不了被仇恨这种情况。以君之灵:托你的福。

寡君之以为戮:即“寡君以之为戮”的倒装。免之:赦免了我。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戮于宗:在宗庙中杀死。《说文》:“宗,尊祖庙也。”按祖庙为本义,会意。次及于事:轮到(我)承担军事职务。封疆:治理边境。

其不敢违:将不敢躲避。《说文》:“违,离也。”这里正用本义。今有“久违”。所以报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你的方式。

重为之礼而归之:为之礼,双宾结构。归之: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许之。于,介词,在;是,指示代词,这时候。

祁奚荐贤

【解题】

此乃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表现了祁奚任人唯贤的思想。【补充注释】

晋侯问嗣焉:焉,兼词,于此。嗣:继承人。称解狐:称,推举,与“荐”义近。

于是羊舌职死矣:于是,两个词,在这时候。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于是,两个词,在这件事上。

不为比:为,算作。下两句同。比本义为排列,并排,引申为勾结,无原则地结合。句子用引申义。

举其偏:偏,部属。不为黨:不算作偏袒。《说文》:“黨,不鲜也,从黑尚声。”引申为集团(名词),偏袒

(动词),均含贬义。句中为动词。又如成语“黨同伐异。”注意古汉语“党”“黨”不同词。

其祁奚之谓矣:这大概是指祁奚了。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因果复句,前果后因,“也”是用判断句形式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祁奚有焉:祁奚有这种德行在里面。

子产不毁乡校

【题解】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精心图治,使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郑国获得安定。本文写作为郑相的子产把乡校作为倾听人民评政的阵地。

【补充注释】

游于乡校:到乡校游玩。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人们早上晚上收工回来而到这里游玩。焉:于此,兼词。其所善者:他们认为好的。其所恶者:他们认为正好的。

是吾师也:这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指“议执政之善否”。若之何毁之:为什么要毁掉它呢?若之何:即“若何”。我闻忠善以损怨:我听过多作忠善的事来减少仇恨。

作威以防怨:抖威风来堵塞仇恨。防:本义为堤坝,引申为堵,再引申为防止。吾不克救也:我们挽救不了。克:能够。不如小决使道:道,导。古今字。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之,以之为药,名词意动。

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

1、编排方式

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如、适、之、嫁、组、逝,往也。”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类。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2)反切。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如《左传成公二年》:“请寓乘。”《经典释文》:“乘,绳登反。”“将及华泉”《经典释文》:“华,户化反。”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

夸kuā←苦(k-)+瓜(-uā)

如果我们不具借古今语音演变的知识,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确的读音来。正因为古今语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难以为人们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以前,1913年由读音统一制订了一套注音字母(后改名为注音符号),即勹夂冂匚等四十个字母。如《辞源》修订本在每个字头下用拼音字母注音的同时,也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以来,新编写的字典辞书即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二)常用字典辞书介绍

一般工具书往往是倾重某个方面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如有的侧重于字,有的侧重于词。在侧重于词的工具书中,有的侧重于文言词,有的侧重于白话词;有的侧重于实词,有的侧重于虚词。因此,对每一部工具书的性质用途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查阅。另外,每部工具书的编排方法,释义方法,注音方法及其特点都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阅你所要查阅的字词和典故等。教材中介绍了14字典辞书,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框架进行的。

1、特点用途

(1)以字为侧重点的单音词可查此类。《说文字典》 9353字 《康熙字典》 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 56000多字 《中华大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新华字典》

(2)以词为侧重点 虚词:《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 文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 古白话词:《诗词曲语辞汇释》 今白话词《现代汉语词典》

应了解齐工具书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很快地找到你所想要查阅的字词,否则效率将很低,甚或劳而无功。如查找乖字僻字,应找收字较多的几部字典。找百科知识方面词或语,应找修订本《辞海》,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都可在这里查到,其他工具书找不出。找唐宋以后才出现的古白话词语,应找《诗词曲语辞汇释》。如杨万里来海南时写下《尊贤堂》诗二首,其一有“底个短檐长帽子?青莲居士谪仙人”,其二有“底事百年谭太守,却教宾主不同时”,其中的“底”,该书曰:“底,何也。”(海南话“什么”正用此字)。

找常见虚词的非常用义,可找《经传释词》。如《庄辛说楚襄王》(《战国策·楚策》本教材P115):“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其中的“因”是什么意思?该书云:“因,犹也,亦声之转也。”例证下正收此句。

找常用虚词比较常用的意义,则可以找《词诠》。不过,“词诠”用的术语与现在不同,这点应该注意。

2、体例

所谓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词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了它的体例,才能更好地利用该工具书。这里主要介绍《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和《经籍纂诂》的体例。

(1)《康熙字典》

该书的体例是先音后义。在到了每个形体之后(有些词有几个形体,即异体字)首先是注音,注音用的是反切法,该书罗列了比较重要、韵书对该字的反切音。如“社”字(教材P70)引《唐韵》《韵会》《正韵》的注音,云是“并常者切”。接着释义,一个字有几个义的就逐个解释(但不像现在那样分①②③义项,本义引申义杂陈)。“社”第一个义是“土地神主”,这是本义,后面引《礼祭义》为证。

(2)《说文解字》 这里补充《说文解字》的特点: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之前有《急就篇》等简易字典)。释篆文形体,只说解他认为的本义;首创部首偏排法,把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

该书的体例为: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如“天”字先列篆体,义是“颠也,至高无上”,其形体结构为“从一大”。(按许慎未看到“天”的甲文金文,其释义和分析形体结构都是错的。“天”在金文中,是一个指事字,本义为人头,后代“刑天”即砍了头的人)。

(3)《经籍纂诂》 按平水韵106韵编次,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对该字的解释,类似现在的资料汇编。

(三)优缺点。还应了解每部书的不足之处。

通论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为继承,使汉语古今相对稳定,有相同的一面,因为发展,就形成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就有不同的一面。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随着

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概念的产生,词组对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义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汉语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另一方面,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从内容看,词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异的。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坐退说讲,一二三百千等。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 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②去,今为往,古义为离开。

③慢,今为动作迟缓,古义为懈怠无礼。

④行李,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行装物品,古义为外交使节。

⑤牺牲,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古义为祭神的猪、牛、羊。⑥烈士,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古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⑦丈夫,今义为女子配偶,古义为男人。⑧厌,今义为厌恶,古义为满足。⑨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

⑩卑鄙,今义为品质恶劣行为下流,古义为出身卑贱,见识短浅。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此类词数量很多,词义古今有相同之处,又有某些差异其中有些是一种微殊的异。例如: 给:今义给予,古义供应,使之满足,jǐ。

勤:今义指勤快,与惰相对;古义指辛苦,与逸相对。访:今义采访访问,古义指咨询。

古今词义异同是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秋,从禾从火,本义为谷子成熟,引申为秋季,再引申为年。江河,古专指长江、黄河,今泛指江河。

睡,古指打瞌睡,今扩大为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睡。菜,《说文》:“草可食者。”扩大为鱼肉及其他食品。醒,本文为酒醒,扩大为睡醒。皮,本指兽皮,扩大为动植物的皮。

2、词义缩小

子,本指儿女,不分男女,统称为子,后专指儿子。

臭,从自从犬,本人指气味,包括香气秽气,后专指秽气。汤,本指热水,开水,后指菜汤内汤。瓦,《说文》:“土器已烧之总名。”后专指屋顶的瓦片。宫,本指住房,后指帝王室,现在指公共活动场所。

3、词义转移

脚,原指小腿,后来指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闻,本义是听,现代指用鼻子嗅。

庙,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专指供奉神的地方。坟,本指土堆或河堤,后指坟墓。

4、词义褒贬色彩不同

谤,古指公开议论,今指诽谤毁谤。

贿,古指财物或赠送财物,后指行贿,受贿。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凶兆,后代专指吉兆。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疾病疾:小病,病:大病

怨恨怨古重今轻,恨古轻今重。

畏惧都表害怕。畏多作及物动词,带宾语;惧,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如果带宾语往往表示被动。

通论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本节主要是讲古汉词中词的构成及其特点。古汉词的构成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致的地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学习古代汉语,重点是要了解古今不一致的地方。

(一)古今汉诗词汇在音节上的差异

从音节上看,古今汉语词汇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是双音词占优势,时代越古,这种现象越明显。上古除了个别情况外(主要是连绵字),几乎是一字一词,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它混同于词,只有字的概念,而没有词的概念。这种区别,在把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缮甲兵,具卒乘”,现代汉语要说成“修理铠甲武器,准备步兵兵车”。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是六个词,但古汉语用六个字,现代汉语却用十二个字表示,字数翻了一番。这个例子比较典型,因为这几个词在古汉语中都是单音词,而现代汉语却都要译成双音词。其实,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词,如“遂寘姜氏于城颍”的“城颍”;现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如上句的“于”译为现代汉语的“在”,古今都是单音词。不过,从总体上说,古代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教材中指出,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三种情况中第一种和第三种出现较多,第二种较少(现代汉语中附加式的词所占的比较不高)。第三种教材中说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这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用并列式的方法组合而成。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以原来的词作为一个词素用偏正式的方法组合成,如“郑”译为“郑国”,“隧”译为“隧道”。上面我们举的两个例子中,译成现代汉语后第二种情况都没有出现,“具卒乘”译成“准备步兵兵车”,“遂”译为“于是”,“缮”译为“修缮”属于第一种情况,“甲兵”译为“铠甲兵器”,“宜”译为“放置”属于第三种情况(“兵器”是偏正式,“铠甲”、“放置”是并列式)。第二种情况没有出现。

古汉语中很多貌似双音词的语言片断,实际上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词组,后来才逐渐凝固成双音词,词组凝固成词有一个过渡时期,我们一定要有历史主义的现点,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种现象,不能以今律古,用现代汉语复音词套古代汉语。教材中举了“阻隘”、“险阻”

“婚姻”、“饥馑”、“恐惧”、“朋友”,这都是并列式结构的,类似这种结构的下面再举一些例子加以比较。

英雄

1、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应劭《人物志·英雄》。

2、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班彪《王命论》 前句“英”、“雄”显然是两个词的组合,文章标题题亦然,后句已经凝固成复音词。疾病

1、亮疾病,率于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掌养万民之疾病。《周礼·天官·疾医》

3、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小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第一句是两个词的组合,译成现代汉语是: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第二句已经凝固成了一个复音词,第三句可看作是偏义复词,词义落在“病上”。

除了并列结构以外,其他结构的都有这种貌似现代复音词的现象。如:

1、赵王扫除自迎,引公子而就西阶。《史记·魏公子列传》。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以上是动宾式词组。“扫除”意为打扫台阶,“除”的本义为台阶,“知道”意为懂得道理。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以上为偏正式(前为定中,后为状中)。“秋天”即秋天的天空,“响应”是像四声一样呼应,“响”本义为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

5、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则不辨。《韩非子·外储说》

6、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以上为主谓式。“身体”意为亲身体验,今成语尚有“身体力行”。“谍报”中的“谍”指间谍,即刺探情报的人,“报”是报告,“谍报”意为间谍报告。

上述双音词组,是两个词的组合,而不是一个双音词。

总之,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后代的复音词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外,基本上都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必须注意这种变化。

(二)几种比较特殊的复合词

1、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有一种复音词,其两个词素地位作用不一样,其中一个词素负担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完全没有意义,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一般叫做偏义复词。从两个词素原来所具有的意义关系来看,有两种情况。

(1)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③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 ④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录》

⑤今天下三分,益州益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君命》 上面几个例子中,“作息”只“作”有义,“异同”只“异”有义,“寒暑”只“寒”有义,“死生”只“死”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前。而“存亡”是“亡”有义,“休祲”只“祲”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后。

2、两个词素意义相关或相类 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③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李渔《芙蕖》

⑤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⑥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后汉书·班超传》 上面几个例子,“风雨”“父母”“弟兄”“金鼓”“耳目”“园圃”均只后一个词素有意义(古代战争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忠孝”只前一个词素有意(忠于君国,孝于父家,忠于外,孝于内)。

偏义复词本来用一个单音词义已足,之所以会加上一个音节成为双音节词,可能是有时在与其他词搭配成句时可达到节奏均衡平稳,语句整和谐的效果。如上述所举十二个例子,第一种情况的第一、二、五几个例子,第二种情况前五个例子,或者本身为韵文,或者虽为散文,但此处要求整句,若以单音形式出现,则显得十分拗口,韵文体中的句子自不必说,散文体中的句子如《出师表》中四个语言片断,前三个每个语言片断均为四个音节,最后一个语言若为三个音节,则看起来不匀称,读起来不和谐。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大为减少,但仍有一些,如“窗户”“人物”“睡觉”只前一词素有义,“干净”是后一词素有义。

2、连绵字

古汉语中连绵字的现象较为常见。前面讲过,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基本上是单音词,几乎是一字一词。所谓连绵字,是指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语。连绵字也叫联绵字,都是前人的叫法,其实是复合单纯词的一种,两个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词素。连绵字从语音上讲,有如下四种类型。

(1)双声连绵字。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倜傥”“忸怩”“造次”“兹基”(锄头)“抑郁”,又如“蜘蛛”“仿佛”“参差”“流离”“踌躇”等。

(2)叠韵连绵字。所谓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而不是韵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徘徊”“彀觳”(发抖的样子)“逍遥”“须臾”“披靡”“辟易”。又如“蹉跎”“仓皇”“窈窕”“莽苍”等。

(3)双声兼叠韵连绵字。即两个字声母相同,韵也相同。这种情况很少,如“辗转”。(4)非双声叠韵连绵字。即声母不同,韵也不同的,教材中没有举此类的例子。如“芙蓉”“浩荡”“滂沱”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连绵字是指古汉语范围内,因而所谓声母相同和韵相同,都是指古声母或古韵。若按现代汉语,则“造次”“兹基”“逡巡”声母不同,“窈窕”韵不同,而古声母和古韵则是相同的。关于古声母和古韵,第二册讲到“诗经”的韵部时再详细介绍。

总之,连绵字中以双声叠韵者为最多,非双声叠韵很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双声叠韵会造成一种悦耳的感觉。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汇和词义是不断发展的,古汉语词汇又以单音词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词多义的现象,如:

①逃亡。《陈涉起义》:“今亡亦死,举大义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出外。不在家《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③失去,丢失。《韩非子》:“醉寐而亡其裘。” ④死亡。《韩非子》:“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⑤通“无”。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义项,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纲,其他义项是目,抓住本义,就可纲举目张。

(一)词的本义

1、什么叫本义

本义是指词的本来意义,一般是词在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的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

2、为什么要探求词的本义

①掌握本义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古书中词的意义,古书中不少词用的是本义。如《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塞向墐户”中的“叔”和“向”。

②掌握本义可以以简驭繁,理清词义的相互关系。如“理” 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

3、如何探求本义?

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文献材料来证明。如: 行,象形。如“遵彼微行”(诗经)。本,指事。如“伐木不自其本而复生”(国语)。盥,会意。如“奉匝沃盥”(左传)。造,形声。如“不幸有疾,不能造朝”(战国策)。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叫引申义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如: 向

朝北窗户→朝着、对着 道

道路→途径→正当手段→规律,学说

2、引申义是怎样派生出来的? ①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

引申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或者说以本义为中心,辐射状生出多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均与本义有直接联系。

如:节(節)

符节

节制 木节 节操 竹节 关节 礼节 节气

节奏

②间接引申(链锁式引申)从本义引申出引申义,再由引申义引伸出新的引申义,各引申义之间象链环一样一环扣一环,类似链条状,如:

数飞→复习、练习→熟悉,通晓——习惯 过

经过 超过 过分 过错 责备 ③综合式引申

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义交错在一起的引申。

(三)词的假借义

1、什么叫假借义

由音同或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假借义产生的途经有两种: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

莫—→没有人

其—→第三人物代词 笑—→动作

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财通裁。

2、如何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

主要看它和本义有无联系,有联系的是引申义,没有联系的是假借义。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题解】

本文记述我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一个食客冯谖的故事。冯谖通过收债“市义“、游说诸侯和立宗庙于薛三件事,表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补充注释】

自存:指养活自己。

食之:给他吃,食音si。

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于是:从此,两个词。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辞曰:辞,告别。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

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定语后置。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顾:回头看,本义。高枕:形容词使动。

“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赵威后问齐使

【题解】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政治主张。【补充注释】

趋登:快步登上。上古臣见君,礼节上应快步走,故触龙脚上有毛病,见赵太后时也要装出“趋”的姿势(徐趋)。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处。《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是其为人:这个人他的为人。

振困穷:救济困穷的人。振:即后来的“赈”,如“赈灾”。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这是帮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息:繁衍,增长。如神话传说中就有“息壤”。

胡为:与下文的“何为”同义,为的是避免呆板。

鲁仲连义不帝秦

【题解】 战国末,秦日盖强大,出兵围赵,魏派辛垣衍尊秦为帝。而齐国游士鲁仲连却挺身而出,反对妥协投降,和辛垣衍进行了单刀直入、针锋相对的斗争。文中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反对投降的正确立场和功成不居的高贵品德,也刻画了国难当头束手无策的平原君和企图名利、毫无政治主见的辛垣衍。鲁仲连的议论,具有远见卓识,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运用历史事实与生动的比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义不帝秦:根据正义不尊秦为帝。义:名词作状语,今成语“义不容辞”的“义”作用同。帝:名词的使动用法。下面第二、三段就说是“尊秦为帝。”

【补充注释】

间入:偷偷进入。间,音jiàn。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因:介词,通过。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王本是至尊之称,但春秋后,楚、吴、越各国也自称王,战国时各大国国君都先后称王。因各国都称王,于是有些强国为了表示与其他“王”不同,便称为帝,齐悯王与秦昭王就自称为帝。汉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统治者,而“王”则变成了“帝”之下(类似古诸侯)一级了。

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以:介词,表原因。“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下文(倒数第二段)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见于之先生:让他谒见先生。见:使动用法,音xiàn。无从容而死:心胸不开阔而死。“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一般人不了解,就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众人:一般人。“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那个秦国,是废弃礼义而崇尚斩首之功的国家。韩非子《五蠹》:“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彼:含轻蔑之意。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虏”都是名词作状语,以权作之术来使用他的士,把他的人民当作奴隶来使用。权:用作褒义时义为权变,灵活。《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用作贬义时指多变,反复无常,此句即是。

彼则肆然而为帝: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为之民:双宾语,给他当老百姓,即当他的老百姓(但“之”并非“民”的定语)。欲以助赵也:“以”介词,后面省略“之”。助之奈何:即“如何助之”。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这是因为)梁国没有看见秦称帝的危害的缘故啊。诸侯莫朝:诸侯没有谁去朝拜。莫:否定性无定代词。诸侯后吊:吊,哀悼。今成语有“形影相吊”“吊死问疾”。“而母,婢也”:你的母亲,是个婢女。卒为天下笑:结果被天下人取笑。

诚不忍其求也:的确忍受不了这种苛求啊。

其无足怪:大概没什么奇怪。其:表委婉语气的语气词,大概,或许。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先生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奴仆吗。独:难道。夫:指示代词,那。十人而从一人:十个奴仆却跟着一个主人。而:转折连词。然梁之比于秦:既然这样,那么梁国和秦国比起来。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主谓倒装句。“鬼侯有子而好„„纣以为恶”:好,貌美(本义);恶,貌丑(注意这种用法)。卒就脯醢之地:结果走向被脯被醢的境地。执策而从:拿着马鞭跟着。策:马鞭(本义)。而:用在状语而中心词之间。“彼吾君者,天子也”:我们那个国君啊,是天子啊。彼:作“吾君”的定语。纳筦键:交出锁匙。原始的钥匙用竹子制成,故从竹,“箴”(即针)亦从竹。“筦”是“管”的异体字。《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下文“投其籥”,“籥”也是指锁头,与“键”同义。

摄衽抱几:摄衽,提(牵)起衣襟,这是奴仆伺候主人的礼节。听朝,上朝听政办公。

不果纳:结果没有让他入境。不果:未成为事实,没有结果。

倍殡柩:背着灵柩,实指不正面对着灵柩。按道理,儿子吊父亲应面对灵柩。设北面于南方:在南边设置朝北的位置。北面:即面北,面是动词。“南面”同。生则不得事养:(国君)活着时不能奉事供养,极言国弱。事:奉事,伺候。

饭含:古时一种殡仪,把米、玉贝放入死者口中,表示食用无乏。饭:古音读上声(扶晚反)。

“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都是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有称王的名声。“俱”“交”同义互文,避免呆板。

从而帝之:随之就尊秦为帝。无已而帝:《战国策》鲍虎注:“无已,言无止之者。”据此,则句意为没有人阻止而称帝。

“彼将”二句:他将撤去他所认为没有才能的而把位置给他认为有才能的,撤去他所憎恨的而把位置给他所喜爱的。

安得晏然而已:怎么能平安地了事呢。已:停止,指了事。何以得故宠:怎么得到旧日的尊宠。

为却军:因为他退兵。为:介词,后面省略宾语。

“适会”句:刚好碰上魏公子无忌夺去晋鄙军救赵去秦。“适”“会”同义连用。引而去:撤退后离开了(赵国)。“引”的本义是开弓,此为引申义。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辞让多次。注意此句的语法结构。为鲁连寿:向鲁连祝寿,双宾结构。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最为可贵的是。“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是,代词,复指“有所取者”。

触詟说赵太后

[题解]

本文的主旨在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心为国、富于生活经验、善于进谏的老臣形象和一个气盛偏执、溺爱幼子的女统治者形象,作者善于用轻松细腻的笔调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触詟,汉作“触龙”,当为“龙言”二字竖写过密所致。《史记·赵世家》作“触龙”。触,姓。

【补充注释】

新用事:刚上台执政。新:新近,刚(英语newly)。用事:指掌权执政。

必以长安居为质:一定用长安君作人质。质:抵押品,人质。作动词时义为抵押,《战

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

盛气而揖之: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至而自谢:与上“入而徐趋”的“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谢:道歉,谢罪。窃自恕: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窃:表敬副词。玉体之有所郄:贵体有什么毛病。

恃辇而行:靠着车子走路。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辇:会意字。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吃的喝的该不会减少吧。少解:少,副词,古“少”今“稍”,古“稍”今“渐”。贱息:不争气的儿子。“息”有增长义(与“消”相对),儿子是增长物,故称“息”。媳妇也是生长物,故原只作“息”,后才加女字旁。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趁着(这把老骨头)还没扔到山沟时把他托付给你。及:介词,趁。托:托付。

丈夫亦怜其少子乎: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丈夫:今义缩小。怜:爱。异甚:厉害得很,特别厉害。父母之爱子:“之”,介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媪之送燕后也:您给燕后送行的时候啊。之:用法同上。也:句中语气词。必勿使反:一定别让他回来,“使”后而省略宾语。反:后来写作返。三世:三代。按唐以前父子相传只用“世”,《说文》“三十年为一世。”后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改为“代”,“代”原指朝代。

至于赵之为赵:上推到赵氏开始建成赵国的时候。按赵开国之初是晋国的一个大夫,后与韩魏三家分晋。

赵主之子孙侯者:赵主子孙当诸侯的。侯:名词用作动词。

此其近者:这样看来,近的灾祸降临自己。此其:同义词连用。身:自身。“位尊而无功”三句:(这是因为)地位尊贵却没有功绩,俸禄优厚却没有功老,而持有的贵重宝物太多了啊。也:表示判断(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的地位很高。尊:形容词使动。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不趁现在让他对国家建立一点功量。及:介词,趁。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恣君之所使之:任凭你怎样支使他,即你想怎么支使他就怎么支使。所使之:支使他的方式。

约车,套好车子。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国君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啊。判断句。

通论

(五)——汉字的构造

阅读古书,主要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多义词,而这些多义词与现代汉语又有很大的差异,要一一记住常用词的每一个义项,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词的本义,由于年代久远,往往被压在多个义项的最底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造字时代,字形与本义的关系更密切,而弄清了本义,可以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有助于对词义的掌握。因而,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的结构。

一、关于“六书”

汉字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如“徒”“行”“章”三个字,启蒙教学和书法教学从记忆字形和安排结构考虑,前两个认为是左右结构,后一个认为是上立下早的上下结构。但如果要从造字意图来分析,就不会这样分析,我们的古人早就学会从造字意图

来对汉字进行分析,这就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即“小学”所说的“六书”,下面我们进行介绍。

(一)“六书”三家说

“六书”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养国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书是六艺之一,但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到了汉代,才有人对六书进行了阐述,有三家,其名称和次序如下:

班固:形象、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转注、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从三家所解说来看,“六书”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名称稍异,次序也不同。清代以后,一般人在名称上采用许慎的,次序上采用班固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和字例

三家中,班固和郑众只说出了“六书”的名称,而没有给“六书”下定义,也没有举出字例。只有许慎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其理论和实践就在他花21年心血写成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其理论主要在《说文解字叙》中,在叙中,许慎给六书下了定义,还各举了两个字为例。下面简要介绍: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段注:“诘诎,犹今言屈曲也。”许氏的解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成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形状而屈曲。物象总是由弯弯曲曲的线组成的,因而在该屈曲之处要屈曲,如“日”是圆的,字形也是圆转的。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按:段注:“有在一之处者,有在一之下者,视而可识为上下,察而见上下之意。”(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 按:比者,排比之意;“谊”是“意”的本字;指撝,指意义的指向(“指”即意旨字)。许氏的意思是说,把几类排列起来,合成一个意义,以见它的意旨所在。如“信”可分为“人”与“言”,排比人与言可以知道是信(言语真实)意。“武”由“止”和“戈”组成,排比“止”和“戈”可知是武勇意。(许氏按春秋以后流传的“止戈为武,认为制止战争就是勇武,把“止”解成制止,这是错误的。其实止古文字是脚义,“止戈”是人出征时荷武器,故有武勇之意)。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许氏的用字现在不太好懂。段注:“以事为名,谓半形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许氏的意思大概是,以意义所指的门类为总名,再取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相配而成。如江河都属河流这个事类,水是总名,“工”和“可”则是用来譬况“江”和“河”整个字的读音的。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后代对许氏所作“转注”的定义,在理解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对所举“考老”两个字倒是认同的。在许书中,二字同属老部,亦同义。“老”下说:“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上,言须发变白也。”“考”下云:“老也,从老省,丂声”。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氏对假借下的定义最好理解,其意是说,本来没有这个字,(因为读音相同)依托读音才把事义寄托在该字上。但他所举的两个字例,后人大多认为不属假借,与许氏的定义不符。如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就认为是引申而不是假借(引申义与本义有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联系)。“令”本义为号令,“长”本义为久远,“县令”义由发令义引申而来,“县长”义也可认为是由久远义引申而来。真正“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如借小麦表示来

往的“来”。在文字产生前,小麦和来往的“来”都读lái,文字产生后,人们用象形的方法为小麦造了“来”字,因来往的lai不好造,人们就借同音的小麦的“来”来表示。《诗周颂思文》有“遗我来牟”(送给我小麦大麦)。许慎的六书理论及其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四体二用”说

四体二用说是为了对六书理论进行修正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汉人提出“六书”这个名称后,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六种造字方法,班固《艺文志》中称为“造字之本”。但这种说法明清时受到了挑战,如戴震就提出了“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这就是所谓“四体二用”说。戴氏的意思是说:“六书”不全是造字之法,而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前四书,第二类是后二书,前四书才是真正的造字之法,而后二书造不出新字,是用字之法。戴氏此说一出,遂为文字学家和训诂学家所接受。这两类的确不同,因为用前四书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造出新字,后二种却不然。如上面许慎所举的转注“考老”,“考”是从老省丂声的形声字,“老”是从人毛匕的会意字。我们另外所举的假借“来”,对小麦义来说则是一个象形字,都没有超出前四书这个范围。

“四体二用”说直到现在仍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有人对把转注、假借列入用字之法而摒弃于造字之法持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四)对“四体”的进一步分类 对前四书即戴氏的“四体”,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一是从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来区分,象形、指事两种为独体字,会意、形声两种为合体字。一是从是否有表音成分来认识,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都是没有表音成分的纯表意字,而形声则是有表音成分的。独体、合体是我们现在的说法,许慎称之为“文”“字”。《说文解字叙》:“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盖,即谓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这样一划分,对“六书”的分析就更加科学了。

综上可以说,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得出的六种条例。

(五)前四书例释

前面我们在介绍许慎对“六书”下的定义时已经顺便分析了许慎所举的字例,为了使大家对造字之法——前四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里再各举一些例子。

(1)象形

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说它原始,是指从无文字到刚学会造字,象形应该是人们最先使用的方法。最早的文字是由画图而来的,图画是为了帮助记忆,比结绳记事使用的范围更广,但图画还不是文字,只有当图画所代表的概念得到社会承认并且有了读音,才能成为文字。说它最基本,是指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基本上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

因为象形是以物为对象的,所以象形字基本上是一些具体的概念,这些具体概念要勾画出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绘出该事物的形,一种是除了该事物的形外,还要某些背景作烘轮,前者一般称为纯体象形,后者称为合体象形。“日”“月”“牛”和教材上的“马”“鹿”都属前一种,“果”“瓜”属于后一种。如果单绘该物,则形不显,或容易与其他相似之物混淆(因为只是勾勒特征而不是写实),如只画果实,则不易分辨,只画笔形,则容易与扫帚混淆,故果实便加“木”、笔便加“手”作背景烘托。

(2)指事

指事班固《艺文志》叫“象事”。指事造字有两种形式,一是纯粹符号,一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一个符号(往往是一点或一横)以标识,指明意旨所在。

用纯粹符号代表的往往是抽象意义的词,主要是教词、方位词和次序词,如:一五上中

下甲乙。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标示符号的大多是指称对象是某一物体中的某一个部位的名词,整个物体用一个象形字,指明标示某一部位则用一个符号。如:本、末、亦、寸、刃、母,“本”“末”是以象形字“木”为基础,下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根所在,上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梢所在。“寸”(肱)是以“又”即手为基础,手腕下一点指示为中医摸脉时的寸口所在。

“亦”是腋的初文,象形字“大”乃人的正面形象,两点指明腋部所在。“母”由“女”和两点符号组成,符号指明乳房。

指事字中有个别不是表示事物的名词,而是动词或形容词等。如“曰”“甘”二字都由“口”加一个指事符号组成,“曰”为口上一短横,口上一短横代表口中发出的声音,“甘”本义为甜,口中一短横代表含在口中的甜物。

许慎给会意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也就是排比若干部分会合成新的意义,所排比的可能是物形,也可能是文字,前者有人称为比形会意,后者称为合字会意。

先看第一类的例子:陟、伐、休、寇 “陟”是双脚往山上爬,“伐”是人持戈,“休”是人走近树(木)旁边,“寇”由宀(mián)元和攴(pū)三个物形组成,“元”是人头,“攴”是用手拿棍子打,整个字意为在室里用持棍子打人头(本义是盗匪)。

第二类即合字会意,即会合若干字组合以表示一个新义。如:尖、尘、劣、男、婦、吠、鸣、岩、炎、焱(biāo)、林、森等。合字会意与比形会意不同,比形会意是几部分是具体的物象,含有直观性,而合字会意的几部分是抽象的文字,需要通过大脑思维借助文字的意义而体会出意义。如用力于田为“男”,手(又)持帚“婦”。因为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所以在最初造字时代,主要是第一类会意字,第二类会意字较少(上面的“男”“婦”),春秋战国之后,第二类会意字才逐渐增多。上面我们说过,许慎在会意中举“武”为例,并且认为是止戈为武,即制止战争为武,这是以文字意义来会合成意。我们认为,“武”应该是通过物象会合成意,即人荷武器出征,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此字属于比形会意,而不是象许慎所说的合字会意。

从词性上看,会意字主要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和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4)形声

形声是一种比较晚起但最能产的一种造字方法。上文说过,形声与会意都是合体,其区别在于会意字本身没有表音成分而形声字有。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象形、指事、会意都只是表意,而形声除了保留其表意的功能外还可表音,故它越来越受到青睐。

形声字的表意程度有两个档次,第一档是意符就是整个形声字的意义,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馨”、“頭”等。第二档只是表示本义的意义范围,意义比较宽泛,不能直接从意符获知词义,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教材上举了“过”、“征”“举”、“叔”四个字,“过”意符为辵(chuî),只能告诉我们本义与走路有关,“征”的意符亦然。“举”是从手舆声,“叔”意符为“又”,又亦手,二字的本义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到底是什么动作,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但从与它们所具有的其他意义的比较中可推知。

由于不同的几个意符可以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范围,所以同一个词,有时既可用这个意符,也可用那个意符,这就是异体字产生的主要来源。如“咏”与“詠”、“踰”与“逾”、“貓”与“猫”、“嘆”与“歎”等。

上述四种造字法,指事字所占的比例最少,形声字最多,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说文9353个字的统计,各占比例如下:

象形364,占4%; 指事125,占1.3%; 会意1167,占12%; 形声7697,占82.7%。

而到了“康熙字典”,形声字占90%(黄伯荣《现代汉语》P205)。上文说过,《说文解字》不但建立了“六书”的理论,还进行了实践,许氏对前四书所用的术语不同,象形多用“象(××之)形”,会意多用“从××”或“从×从×”,形声则用“从×,×声”。指事字较杂,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者也用“从×”。

前“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字的分析一般要根据古文字字形,形声字基本上可以撇开古文字。

二、形声字

形声字由于部件组成比较复杂,且占全部汉字的绝大多数,所以单独列出分析。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就意符与形符的位置)

1、形声字的一般结构

左形右声:钢、禄、皓、畔、桥 右形左声:鸭、功、畋、翔、魂 上形下声:竿、花、景、空、崇 下形上声:想、掌、烈、裂、膏 内形外声:辨、哀、闽、辫 外形内声:匮、闸、衮、街、园 上述六种结构中,左形右声最多,内形外声最少。有些意符,其位置比较固定,如“金”、“示”“竹”等,“金”“示”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全居左,“竹”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基本居上。由于思维定势的原因,人们一看到左边有“金”“示”,上边有“竹”,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当然的意符,这种类推有时候会出错。如锦(从帛金声)、视(从见示声)、笃(从马竹声)、问(从口门声)、到(从主刀声)、孟(从子皿声)等。

2、形声字的特殊结构

(1)声符或意符挤占一隅。

现代汉字被称为方块汉字,人们在刚学书写时往往画“田”字格,上面我们所讲的一般结构,其声符和意符所占的位置是有定的,前四种一般是一半对一半,后一种是四周对中间,但有些形声字的声符或意符却只占一隅。

如:徒(从辵土声)、徒(从辵止声)是声符居右上角,颖和颖(分别从禾和水,顷声)是形符居左下角,修、脩、倏(分别从彡、肉、犬,攸声)是形符居右下角。

(2)省形和省声

省形即省去意符的一部分笔画,省声,即省去声符的一部分笔画。之所以省去一部分笔画,有时仅仅是因为着书写简捷,有时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省形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秦,从禾,舂省声;童,从辛,重省声。炊,从火,吹省声。

(二)形声字意符的表意功能

象形、指事、会意三者都是纯表意字(没有表音成分),其表意体现整个字形上,形声字的表意却主要体现在意符上。

从理论上讲,形声字的意符与造字时的意义(我们不用“本义”这个术语,因为本义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换句话说,只有多义词才可讲本义,但有些词包括形声字表示者直到现在仍是单义词,如鹅、马等)应该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从意义的清晰度看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与整个字的意义相同,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顗”等。第二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只是初始义的意义范畴,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以至于第一个层次可以忽略。如“鄙”的初始义与城邑有关,“过”的初始义与走路有关,“贼”的初始义与干戈有关,“赖”的本义与钱财有关。第一种情况清晰度很强,第二种情况清晰度较弱,只提示一个意义范围。尽管只提供一个范围,但好比外部贴了标签,给词义归了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人们凭借外形可以在所提示的范围内猜测,而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字形与意义毫无联系。

以上是就理论而言,实际上有时候从意符可能看不出与现有义的联系,或意符与初始义完全无关。这两种情况教材中都讲到了,而且都各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是看不出意符与现有义有什么联系,举了“试”和“权”两个例子,通论

(二)讲过的“该”也如此。这可能是初始义已久,后来少用,文献上找不出例证。

第二种情况是意符与初始义无关,这主要是一些后起形声字,特别是为了分化词义而造的区别字(本书叫古今字,下一节将讲到)。因为后起形声字所分担的有时是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假借义,当分担的是本义如“孰—熟”、“队—坠”时,意符当然与初始义有联系,而当分担的是引申义或假借义时,意符与初始义就不一定有联系了。教材中举了“縣—悬”和“景—影”,后起形声字都是为引申义而造(縣本义为悬挂,引申为心上挂念;景本义为日光,引申为阴影)。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见—现。“出现”原来只作“见”,后来写义为“玉声”的“现”,“现”的意义是“玉声”,而“见”的初始义是看见,与意符“玉”完全没有联系。

三、汉字的部首

上面我们从汉字结构的组合来对汉字进行了分析,因工具书的编排主要是按部首来编排的,而学习古汉语离不开工具书,所以这里专门讲汉字的部首。

(一)部首与意符

部首与意符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部首的对象是所有汉字,而意符是与声符相对的,其对象只是形声字(有人把组成会意字的可独立的部分也称意符,我们正采用这种说法)。所有的字都可以归入某一部首,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而只有形声字才有意符。就《说文解字》540个部首,有很大一部分从来没有作过意符,特别是较少的部首,如

一、丨、丶、丿等;有些笔画多的部首也从来没有作过形声字的意符,如教材上所举的“冓”部。“冓”部所统属的只有几个字,除“冓”外,还有“再”(从冓省),爯(从爪冓省)都不是形声字,因而也没有意符。

(二)文字学原则部首和检字法原则部首

自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首创部首编排后,后代的工具书基本上都采用部首编排法,但同样是部首编排法,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工具书中所归属的部首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文字学原则部首与一般检字法原则部首差别更大。

所谓文字学原则部首,是指根据文字学原则即“六书”而确定的部首,所谓检字法原则

部首,是指根据书写习惯而确定的部首。文字学原则部首的具体操作原则是:象形字因为是独体字,整个字作为部首,而不管其笔画多少;形声字一定以意符为部首,而不管在什么部位;指事字或以整个字作部首,或以用作烘托的象形字作部首;会意字一般以会合成意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作部首。检字法原则部首是按照书写习惯,一般原操作原则是按照书写习惯取部首(上下结构,上可成部首则取上,上不成部首则取下;左右结构,左可成部首则取左,左不成部首则取右;内外结构,外可成部首则取外,外不成部首则取内。)

由于取部首的依据不同,所以同一个字,两种部首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相对而言,一致的地方是主要的,如:

例字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象形)文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检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例字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指事)“文”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检”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例字 冠 计 宦 突 涉 好 囷 析(会意)

冖 言 宀 穴 水 女 囗 木 冖 言 宀 穴氵女 囗 木

例字 松 茅 恐 简 地 空 时 宇 奸(形声)“文” 木 艸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检” 木 艹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一致的如:

例字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象形)“文”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 “检” 廿 勹目彡 彳 厂 日 勹丿 例字 朱 刃 丹 “文” 木 刃 丹 “检” 丿 刀 丿

例字 库 崇 甜 寇 雀 负 看 相 牧(会意)“文” 车 示 甘 攴 隹 贝 目 月 攴 “检” 广 山 舌 宀 小 刀 手 木 牛

例字 锦 问 视 徒 冯 和 旗 纂 佞(形声)“文” 帛 口 见 马 口 认 系 女 “检” 钅 门 礻 彳 冫 禾 方 竹 亻

例字 修 腾 刖 翔 欣 砻 贼 膏 赢(形声)“文” 彡 马 刀 羽 欠 石 戈 肉 贝 “检” 亻 月 月 羊 斤 龙 贝 高 亡 本节我们讲汉字的构造,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作为至今为止几乎是唯一的表意文字的特点,学会分析其造字意图的结构,掌握其本义,并进而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我们在这一节开始时曾举过“徒”、“行”、“章”三个字,学了这一节,我们完全可以懂得运用“六书”来分析其结构了:“徒”是形声字,从辵,土声;行是象形字,本义是路;“章”是会意字,从音从十,《说文》:“乐竟为一章”。

通论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本节是讲古书中的用字情况。汉语的用字情况比较复杂,尽管古汉语基本上一个字代表

一个词,但是字与词之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从现在的角度看古代书面语,既有几个字共表一词的情况,也有一个字表数词的情况。

几个字共表一词的主要有:①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②古今字;③异体字;④繁简字。

一个字表数词的主要有:①假借字(本无其字的假借);②同形字。

关于假借字,我们在讲“六书”时已过,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如“之”既可表动词“往”(本义),义可表虚词(假借义),“夫”既可表名词男子(本义),又可表虚词(假借义)。

同形字即几个词共用一个字形,广义上的同形字包括上面的假借字,这里讲的是狭义上的同形字。如炮炙的“炮”(páo)和火炮的“炮”(pao),日晒的“暴”(pù)和疾速的“暴”(bào)(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甲胄的“胄”和后裔的“胄”(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

本节讲三个问题:①古今字;②异体字;③繁简字。

一、古今字

应当首先指出,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与古人所说的古今字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古今字,如段玉裁所言:“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说文》段注“余”字下)包括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如“亡无”“伯霸”;由形体造成的古今,如“鬴釜”“猫貓”;也有因意义分化造成的古今,如“反返”、“竟境”。后一种古人称为区别字,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只指后一种,即古人所说的区别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

本教材没有给古今字下定义,这可能有它的难处,但根据其表述与例子,大约可以这么说:一个字“兼职”过多,后来造出新字来分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职务”,原有的字与新造的字便构成了古今字。

(参考:郭锡良《古代汉语》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按:这个定义与段玉裁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职”太多,即一个字有多种意义。上面我们在词汇部分里讲过,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有些还被借作其他词而有假借义。因此,所谓“兼职”太多,是指该词(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有时是既有引申义又有假借义)为了分担其过重的负担,后来就造一个新字分分担其中一些意义。若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本考察,则古字与今字在进行意义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几种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

孰——孰 其——箕 莫——暮 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责——债 盖——溢 原——源 州——洲 奉——捧

3、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

说——忆 赴——讣 敛——殓 道——導 昏——婚

4、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

辟——避 舍——扌舍 与——与欠 胃——谓

(三)古今字形体之间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绝大部分都有形体结构上的相承关系,只有很少没有形体上的相承关系。

1、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意符(大多数)

聿——筆 它——蛇 竟——境 田——畋 昏——婚(2)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声符(极少)自——鼻 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意符(较多)

说——悦 赴——讣 敛——敛 错——措 振——赈(4)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声符(很少)研——砚

(5)今字在古字基础上略为改变(很少)大——太 陈——阵 母——毋

2、没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吕——膂 身——娠

(四)古今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多数是一对一,即一个古字,一个今字,也有个别是一个古字衍出几个今字的,前者无须举例,后者如:

辟 采 田 避 僻 闢 譬 採 彩 畋 佃

(五)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古今字(区别字)与通假字是从不同角度来命名的,二间之间有区别,又有交叉。中学教材中不使用“古今字”这个概念,所有古今字都说成通假字,它们的区别留待讲到通假字才讲。

二、异体字

(一)定义

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完全相同,意义也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广义的异体则还包读音相同而意义只部分相同的几个字,如

“困睏”等。一九五五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录的是广义的异体字,本教材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异体字。狭义的异体字《说文解字》称为“重文”,此书共收重文1163个。重文不另外立字头,只附在正字的后面。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一个字按理说应该只有一种写法,但因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前人造了,后人还可能另造,同一时期,甲地的人造了,乙地的人还可能也在造。除此以外,隶变之后由于隶古字产生了一批异体字,还有因为书写方便而造的笔画稍为变异,(孔乙已所说的“回”字有四种写法即回、囘、囬、廻、前三字即属此类)。

(三)异体字的形体类型

从形体上看,异体字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泪涙、嵩崧。

2、意符不同(最多),如遍徧、逼偪。

3、声符不同,如勋動、筍笋。

4、意符声符都不同(较少),如村邨、猿蝯。

5、部件位置不同,如够多句。

(四)异体字的辨识

辨识异体字,一定要本着其定义进行。狭义异体字,不仅意义要完全相同,读音也要完全相同,如果不符合定义的,就不能算是异形字。教材中举了“寘置”、“雕彫凋”、“亡无”和“沽酤”四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组和第四组可说是种属关系,第二、三组可说是交叉关系,而异体字应该是全同关系,故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同样,下面这几组都不能认为是异体字——游遊、獲穫、淫婬。这三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看,都属于种属关系。

还应该指出,异体字是有时代性的,有些原来是异体关系的,后来意义在某些方面有了

分工,变成了非异体,相反,有些原来不是异体的,后来变成了异体。前者教材中举了“谕”和“喻”的例子,又如“或”与“域”。《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从土。”据此,“或域”异体(或国是古今字)。后者如“于”“於”,《说文》——“乌,孝鸟也。”“於”本义为乌鸦,原来与“于”音义均异,后来“於于”音近,人们便借“於”为介词,于是变成了异体字。

(五)异体字与古今字(区别字)的区别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从产生时代的先后看,古今字的“今字”一定产生在“古字”后,而异体字中的几个字可能有时间先后的问题,也有可能同时或分不出时间先后的问题。

(2)从意义上看,今字所分担的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意义,而一组异体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换用。这是最主要的。

(3)从读音上看,今字是为了区别意义而造的,有时与古字在读音上要有所变化(如莫暮、说悦),而异体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本教材在注释时异体字和古今字所用的术语是截然分明的——异体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来写作某”。如《齐晋鞌之战》“旦辟左右”下注——“辟,避开,后来写作‘避’。”“韩厥俛定其右”下注——“俛,同‘俯’”。

古今字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异体字是造成汉字字数越来越多的两个主要原因,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包重文才收10516个(重文1163个),宋代的《广韵》已收字26194个,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增加到47035个,1986年出版的《汉字大字典》更多达56000个左右。由区别词义而造的今字绝大多数是为了便于目治,因而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音义全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体字却只能增加我们识字的负担,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对此进行了整理,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字,其他为不规范字。

三、繁简字

(一)定义

繁简字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简体字)的合称,繁体字与简体字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不管笔画多繁,都不能叫繁体字,不管笔画多简,也不能叫简体字。如“禮礼”两字同词,前者笔画较繁,是繁体字,后者笔画较简,是简体字。但“爨”(cuàn)是一字一词,笔画虽繁,也不能叫繁体字。

(二)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简化字是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为了书写便捷而趋简求者的结果。虽然不是立下法则才进行简化,但一代一代趋简的结果,其方法也日趋明朗化,形成了下面几种主要来源——

1、取古体字,如礼禮、乃廼。

2、草书楷化,如头頭。

3、同音替代,如后後、向嚮。

4、取其部分,如声聲、亲親、虫蟲、烛燭。

5、改换偏旁,如庙廟、怜憐、拥擁。

6、重新创新,如國国、护護。

上述简体字,都是建国前已经出现了的,有的在唐,有的在宋,有的在元,有的在太平天国(据蒋善国《汉字形体学》P379-382)。解放后简化汉字,就是以这些早就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为基础,再运用上述方法简化了部分笔画较繁的汉字。上述六种来源,除了同音替代这种以外,其余的其实都可纳入异体字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前的这些简体字,一般只出现于民间,在政府公文中一般只用相应的繁体字。

第三单元 文选

论语

(一)学而

[补充注释]

就有道而正焉——向有道理的人请教而就正于他们。焉——兼词,于此,指代“有道者”。可谓好学也已——可以说是好学的了。也已——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一个。

(三)里仁

[补充注释]

(1)道——指道理,真理。(2)道——学说。

何谓——“谓何”的倒装,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已,语气词,罢了。(4)焉——兼词,于此(此指贤人)

(五)雍也

【补充注释】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

(六)述而

【补充注释】(1)“默而识之”的“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学而不厌”的“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2)讲——讲习,研究。按不能当讲话的“讲”讲。是吾忧也——“是”指代(复指)前面三种。(3)枕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枕。(4)女奚不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5)若圣与仁——若,至于。

(十)先进

【补充注释】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2)攻——抨击,讨伐。(3)闻斯行诸——诸,“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如之何斯闻斯行之——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赤也惑——惑,迷惑,不明白。(4)侍坐——陪坐。

毋吾以——宾语前置。以——动词,这里指回答。居则曰:居,平居,平时。《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居”与“用兵”相对,指平时。

不吾知——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就干什么呢,宾语前置。以——动词。率尔而对——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因之以师旅——因,本义是有所凭借,这里是“继之”,即“跟在后头”之意。

且知方——方,与《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方”同。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选择连词,或者(按古汉语表示选择的“或者”用“如”或“若”表示)。

“如其礼乐”句——古时视礼乐为治国之本,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冉有看孔子笑子路毫不谦让,所以在回答时有所谦让。

宗庙——古时甚重宗庙,《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会同——康有为《论语注》——“《春秋繁露竹林》‘刘顷公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知会同之难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注意“之”与“焉”的不同,“能”是及物动词,带“之”;学这里是不及物动词,带“焉”(“焉”是兼语,于是)

铿尔——尔,词尾,用法用“然”“焉”。《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铿”与“硿”的都是象声词。

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来。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介词,用作同“于”,表示比较异同。浴手沂——“乎”,介词,表示动作的处所。下“风乎舞雩”同。咏而归——而,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按——子路即季路,字子由;曾皙,名点;冉有,字子有,名求;公西华,名赤,字子华。

(十一)颜渊

【补充注释】

(1)斯谓之君子已乎——斯,这,指示代词。(2)何患——怎么担心。患——担心。

(3)于斯三者何先——斯,这,指示代词;先,先,名词用如动词。(4)“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谓语前置。

(5)如之何——对这怎么办。之——代词,指代“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如之何,如何。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君孰与不足——孰与,用于比较,“何如”的意思。

(十二)子路

【补充注释】

(1)子将奚先——您将先干什么,宾语前置。野哉由也——“由也野哉”的倒装。野——粗鄙。君子于其所不知——君子对他所不懂的东西。(3)子适卫——适,到„„去,本义。(4)宰——县宰,主持一县政事的长官。

(5)因为好人坏人都喜欢的人可能是原则性不强的稀泥),即《阳货》中的“乡原”。

(十三)宪问

【补充注释】

(2)召忽死之——召忽为他而死。死之——有人称为“为动用法”。(3)一匡天下——使天下统一。谅——诚实(本义),原为褒义。《论语季氏》——“友谅,直友,友多闻,益矣。”这里含贬义。

(十五)季氏

【补充注释】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即军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小辈拜见长辈读作xiàn。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尔是过,“尔”是“过”的宾语前置。过——《过奉论》的“过”,归过于,责备。

邦域——国家领土内。

何以伐 为:为什么要打它呢。

夫子欲之——之,指“伐颛臾”这样事。陈力就列——“陈力”是“就列”的条件。不能者止——止,指废退,卸职。危而不持——而,表示转折关系。“颠而不扶”中的“而”同。焉用彼相——干嘛用那个“相”呢?焉——疑问代词,怎么。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

盖均无贫——盖,句首语气词,这里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既来之,则安之”——“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今义已变。远人不服而不能来——“来”后者略宾语“之”,使动用法。分崩离析——指季氏三兄弟四分公室。

萧墙之内——按当时鲁哀公实际上只是个傀儡,但因为仍为君,故季氏要专权,不得不有所顾忌,“萧墙之内”指内变。今成语有“祸起萧墙”。

(十六)阳货

【补充注释】(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按注意两个“见”的用法和读音,用作使动时读作xiàn,用作一般动词当“拜见”讲时读作jiàn。

遇诸涂——在路上遇见他。诸——“之乎”的合音,之指阳货,“乎”为介词,用法同“于”。

迷其邦——使自己的国家迷乱。迷,使动用法。日月逝矣——时光消逝了。吾将仕矣——仕指当官。

(十七)微子

【补充注释】

(2)歌而过——而,用在状语与中心词之间。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第一分句的主语是接舆,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孔子。辟——避开,后来写作“避”。

(3)耦而耕——而,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问津焉——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焉——兼词,于此。夫执舆者——夫,指示代词,那。

而谁以易之——而,第二人人称代词;谁以,以谁,即与谁,介词宾语前置。

子路行以告——子路赶上孔子,把情况告诉孔子。介词“以”和动词“告”后面都省略“之”,前一个指子路与两位隐者的对话,后一个指代孔子。

鸟兽不可与人同群——“与”后面省略“之”,指代前面的鸟兽。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斯人之徒”和“谁”都是宾语前置。“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假设复句。有道——与“无道”相对,“有道”指政治安定太平。“与”后省略“之”,指代子路等学生。

(2)从而后——跟从却落在后头。从——跟从。

拱而立——“而”用于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杀鸡为黍而食之——食(sì)之,给他吃。

见其二子焉——见,使动用法。按——子路年长,按礼节应小辈拜见长辈。以告——“以之告之”的省略。

至则行矣——“至”的主语是“子路”,“行”的主语是丈人。则——连词,表示与意料相反的,可译为“却”或“原来已经”。”

不仕无义——不当官是不应该的。按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

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废掉它呢?如之何——怎么。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君子之仕也——“之”介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下面一句“道之不行”的“之”用法相同。

(十八)子张

【补充注释】

(1)云何——说什么,怎么说。(按疑问代词用宾语但没有前置)尊贤而容众——尊敬贤才,包容一般人。

嘉善而矜不能——表彰好的,而同情没有才能的。

“我之在贤与”句——假设复句。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如之何其拒人也——怎么能拒绝人家呢。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2)君子之过也——过,犯错误,动词。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过也——也,句中语气词(按此为时间状语)。下“更也”同,(3)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文武之道。莫——代词,没有什么地方,即“到处”之意(everywhere)。

何常师之有: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常——固定。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

【补充注释】

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君子的话。判断句。参也闻诸夫子——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句话的。诸——“之乎”的合音。之——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句话。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既然这样,那么老师是有所指而说的。然,承上;则,启下。以斯言告于子游——把这些话告诉子游。斯——指示代词,这。

“甚矣,有子之言似夫子也”——谓语倒装句。直译 为:有子的话像老师,(像得)可厉害了;意译 为:有子的话太像老师了。

若是其靡——主谓倒装句。

载宝而朝——用车子装载宝物上朝。其货——货,动词,行贿。

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我本来就说(这)不是老师的话。固——副词,本来。制于中都——在中都订立制度。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由此知道他不希望(死去)快点腐烂。“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派子复去(试探),又派冉有去申明(其用意)。“先之„„申之”是古人尤其是《左传》经常运用之一种外交手段。

苛政猛于虎

【补充注释】

妇人哭于墓者——定语后置,哭泣于墓之妇人。式而听之——俯身扶轼而听她哭。式——通“轼”。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您这么哭啊,的确很像连着有几重伤心事的。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似„„者——好像„„的样子。

舅——家公,与姑(家婆)常连着说。

死焉——死于此。按——用“焉”代上文的“于虎”。苟政猛于虎,残暴的政治比老虎凶猛。

大同

【补充注释】

与于蜡宾——参与蜡祭陪祭工作。与(yǜ)——动词。蜡——(zhà)与“蠟”(là)不词,今“蠟”简化为“蜡”。观——由动词“观”(guān)引申而来,名词,读作(guàn)。

何叹——为什么叹息。

大道之行也——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英豪。未之逮——即“未逮之”,没有赶上这样的年代。有志焉——焉,于此,指代“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

大道之行也——原始共产主义推行的时候。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之„„也,表示时间状语。

讲信修睦——讲求信用,修好关系,达到和睦。“亲其亲,子其亲,子其亲”——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亲”“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矜寡孤独——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幼而丧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这四种人,都是政府优抚救济的对象。

货恶其弃于地——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下“力恶其不出于身”同。恶——讨厌,恨。谋闭而不兴——阴谋杜绝而不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作乱、贼为三种危害社会的人。注意盗与贼的不同——“盗”指一般的盗窃,“贼”指“杀人、害人”。作,义同“兴”。

外户而不闭——从外门把门拉上而不上闩。户——名动用作动词。按史家常把太平盛世称为“夜不闭户”。

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诸侯把传位给儿子或弟弟作为礼制。父终子嗣为“世”,兄终弟接为“及”。按商代诸侯天子无子则传位给弟弟。“世及”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下二句同。

以为固,把„„作为固守措施。固——这里用作名词。礼义以为纪——把礼义当作(治国)纲纪。《说文》——“纪,丝别也”。以贤勇知——以勇者智者为贤。

谋用是作——阴谋由此而产生。用——介词,因,由。是——指示代词,这。按——“谋用是作”与“兵由此起”对文。

著其义——使其义著,使动用法。义,合理的事情。下“著有过”同。考其信——使其信得以成就,使动用法。考,成就,完成。

刑仁——以仁为准绳。名词的意动用法。刑——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写作“型”),引申为法则,准绳。

示民有常——指示人民要有常规。

在执者去——执,为“藝”(种植)的本字,会意,引申为权势。(后来写作“势”)

教学相长

【补充注释】

佳肴——美味的肉食。肴——从肉爻声。旨——说文——“美也,从甘匕声。”

至道——好到了极点的学说。至——形容词。知困——知道困惑。困——困惑不通。自反——自我反省。

教学相反——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学学半——直译 为:教和学各一半;意译 为:教和学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其——句中语气词,大概。“是”为“谓”的宾语。

博学

【补充注释】

笃行——笃,老实。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学,学了如果学不会,决不放手。下几句仿此。

人一能之——别人一次能学会它。能——动词,能学会,能做到(与今能愿动词的“能”稍异)。

已百之——自己学习它一百次。百——用作动词,学一百次。果能此道——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能——动词,能实行。

诚意

【补充注释】

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诚——形容词使动。

如恶(wǜ)恶(â)臭——好像讨厌不好的气味。前“恶”动词,后“恶”形容词。臭(xiǜ)——会意字,气味(本义)。今有“臭味相投”、“乳臭未干”。

如好(hào)好色——好像喜欢漂亮的女色。好(hǎo)——漂亮,貌美。色——这里指女色。

此之谓自谦——这就叫作心安理得。谦——通“慊”(qiâ),满足。小人閒居为不善——小人独处时就会作不善的事情,(因为无人监督)。閒居,独处。閒音Xián。

无所不至——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即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著其善——张扬他的善行。著——使„„显示,使动用法。人之视已——之,介词,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见其肺肝然——好像看见他的肺肝一样。如„„然——像„„的样子。

“此谓”句——这就叫做心中有实在的东西,一定显露在外面。诚——指实在的东西,此处指邪念。形——表现,显露。

其严乎——真是严肃可畏啊。

富润屋——富裕能使屋子生光彩。润——形容词使动。下句同。德润身——善德能使身荷宠光。

心广体胖——心胸开阔了,身体也会安泰舒坦。“心广”是“体胖”的条件。【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2、夫子式而听之。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7、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8、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二、把下面几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1、《苛政猛于虎》全篇。

2、P211《大同》第2段。

3、P213《教学相长》全篇。

4、P214《博学》全篇。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5、以贤勇知,6、刑仁讲让。

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8、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人,已千之。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1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通论

(七)——判断句,也字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对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式。古代汉语的谓语可以由名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般说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古代汉语的描写句比较简单,且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讲,叙述句比较复杂,下一节将要讲到,本节只讲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言表达形式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如“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海南人”。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今天星期四”,但这种情况很少,且不能随意运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从一开始就不用判断词“是”,后来出现了与现代汉语一样使用判断词“是”的新形式,但书面语中一般仍用旧形式。在“是”还没有演变为判断词以前,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是下面两种语言表述形式——

1、„„者,„„也。如:(1)彼吾君者,天子也。《鲁仲连义不帝秦》(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同上)(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许行》(4)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所谓故国者》

2、„„,„„也。如:

(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焉》。(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同上)(7)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齐桓公伐楚》(8)晋,吾宗也。《宫之奇谏假道》(9)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夫子当路于齐》

上面两种形式,从文献中看,只有“也”者最多,既含“者”又有“也”者较少。“也”用连判断句末尾煞句,帮助表示判断,“者”于主语后表示停顿。这个“者”一般认为是语气词,郭锡良认为是代词,复指主语。

除了这两种形式,还有只用“者”不用“也”和“者”“也”都不用两种。如:(10)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11)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老子》(1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1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这两种远不如前面两种常见。四种形式中,有“者”有“也”者判断的意味最佳,“者”“也”都者这种判断的意味最弱,加上“也”,判断的意味就得到加强。如(11)句《孟子·縢子公上》为:

(14)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加了“也”,判断的意味就明显了。由于古书没有标点,这种“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在断句中就更难些,后两种可以说是前两种的变异。“者”“也”都不用这种如果判断句单独出现,则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加逗号停顿。

以上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第一大类形式,这种类型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谓之间书面上一般要加逗号表示较长的停顿,二是用语气词“者”“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有另一种大类型,它们在主谓之间往往都不需加逗号,又分为三种情况。

1、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副词“诚”“亦”“皆”“乃”“即”等。如:(15)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16)子诚齐人也!《夫子当路于齐》(17)是亦圣人也。《许行》(18)充即庐江人。《世说新语·方正》(19)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庄子·盗跖》 其中,“诚”“乃”“即”是加强判断肯定语气的,带有申明或辩白的口气,“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确”,“乃”“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便(是)”,因此在白语文中,“即”“乃”后面还可以加判断语“是”,说成“即是”“乃是”。由此可知,“即”“乃”本身并不是判断词。

2、主语和谓语之间有语气词唯(惟、维)联系。如:(20)民惟邦本。《伪故尚书五子之歌》(21)是维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类判断句中的“维(惟)”很像判断词,其实是句中语气词,其作用是引用谓语和加强语气,若换上副词“乃”“即”,肯定的语气会变得强一点。我们之所以说它们不是判断词,是因为它们的后面不仅可以跟着名词,还可跟着形容词和动词,跟着形容词的是描写句,跟着动词的是叙述句。如:

(2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宫之奇谏假道》(23)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例(22)中的“馨”是形容词,例(23)中的“时”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及时”之意。

3、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动词“为”。“为”是一个包罗万象,用途很广的一个动词,有点类似于英语的do,几乎可译成任何一个动词。如我们在前面的文选中学过的“为之驾”“为国以礼”“杀鸡为黍而食之”“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各自可译为“安排”“治理”“煮”“针对”等。由于它经常用在名词或代词之间,因此动词的意味逐渐减弱,有时十分接近判断词“是”。如:

(24)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25)汝姓何,是荷叶之荷,河水之河。《北史·何晏传》 例(24)为两个判断句,一个用“为”,一个不用。例(25)也含两个判断句,“是”与“为”互文而用,意为即是荷叶之荷,又是河水之河。

但是,真正相当于判断词“是”的例子并不用,这可能是文言文中已有语气词“也”这种形式,而口语中后来又有判断词“是”这种形式,使得“为”作判断词不能广泛推行。古汉语中类似判断词的“为”,很多还有实在的动词义,如“颍叔为颍谷封人”的“为”是“担任”的意思,教材中所举的四个例子虽然可译为“是”,但动词义还比较实在,因此,王力先生认为不是真正的系词,而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否定副词“非”。如:(26)是非君子之言也。《有子之言似夫子》(27)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蹇叔哭师》 “非”虽然可译为“不是”,但这是否定整个谓语的,不是“不”与“是”的结合体。由于古文中省略主语的情况比现代汉语多,所以古代汉语中省去主语的判断句也比现在要多,在理解和翻译时要补上主语,这是需要加以注意。

(二)“是”和判断句

“是”在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在判断句经常用到“是”字。可做主语,也可作谓语。做主语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做主语,一是复指前面的话,与前面的话一起做主语,第一种情况主语往是人或物,第二种情况主语往往是一件事。

先看第一种情况:(1)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 例(1)的“是”指物,例(2)的“是”指人。第二种情况如: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宫之奇谏假道》(4)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江乙对荆宣王》(5)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这种句子的“是”是复指前面的话,指的是一件事。如例(3)中“是”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其余类推。

上述两种情况的“是”,由于用在名词性成分之前,往往被人误解为判断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这可以从两方面来旁证。一是“是”可说成“此”,一是当句中有“是”又有副词时,“是”总是放在副词之前,而不在副词之后。如:

(7)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8)至入人栏顾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保故也?(同上)(9)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例(7)(8)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此”。例(9)(10)也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是又”(而不是“又是”)。前面我们讲过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时,所

举的例(17)“是亦圣人也”结构同此。

我们之所以说上述“是”不是判断词,还因为这个“是”有时可不用,教材中(P246)举了三个例子。又如:

(11)不忘恭敬,(是)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

以上的“是”都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词,但判断词“是”就是从这种形式中逐渐演变而成的。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13)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鄴》 当要表达一件事所用文字很长时,不用“是”复指就显得主谓之间前后之间失衡,用“是”字复指如例(3)至例(6),则后面可独立成句,主谓之间就显得平衡。而例(12)主语较短,不用“是”字句子也不会失衡。用“是”后复指意味逐渐变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例(13)主语谓语字数却很少,用“是”复指大可不必,应认为是演变为判断词了。但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没有语气词的,故真正的判断句应该是句末不用“也”。这种新形式的判断句西汉以前只出现个别例子,东汉以后逐渐增多,但由于文言文比较保守,所以直到清代如《聊斋志异》,判断句仍采用旧形式,而判断词是“是”又无语气词“也”的新形式主要出现在口语色彩较浓的文章中,这也说明旧势力是不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

“是”是指示代词作谓语的最常见是在判断句中,教材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汤之问棘也是已”、“汤之问棘也”是主语,“是已”是谓语,译为现代汉语是——汤问棘的时候(是)这样的。下面再举例:

(1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 下面讲“是”的其他用法。

“是”作指示代词,还可用宾语前置句式中复指,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前“是”复指“不谷”(我),后“是”复指“先君之好”,都是作宾语前置。关于这种用法,下面讲叙述句中将详细分析。

“是”的一另一种用法是作形容词,意为“对”、“正确”。(16)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17)是已而非人,俗之通病。刘开《问说》

(18)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作这种用法时,有时可作意动用法带宾语,这种情况在理解上要多加注意,如例(17)“是已”是“以已为是”,例(18)是魏其是“以魏其为是”。

附——秦汉时期含判断词的判断句(1)韩是魏之具也。《战国策·魏策》(2)此是欲皆在王,而忧在员海。《战国策·中山策》(3)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4)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5)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6)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7)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史记·龟策列传》(8)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邺》(9)是是竹梦,人主有死者。

(10)若枯即是常,常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三)判断句的话用

判断句是用谓语所指对主语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有时是用一事

物,有时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范围内的其中一类。从逻辑上讲,前者为同一关系(或重合关系),后者为种属关系(或上下位关系)。如:

(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鲁仲连义不帝秦》(3)鬼候、鄂候、文王,纣之三公也。(4)董狐,古之良史也。《晋灵公不君》(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6)而母,婢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前三例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为同一事物,是同一关系,后三例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的一部分,是种属关系。前者主语与谓语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未变,后者主语与谓语一般不能互换。

总之,真正的判断句如上两类,其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所谓判断句的话用,是指形式上为判断句,而内容上却并非表示判断,从古汉语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很常见,即比喻中的暗喻。如“长征是播种机”,形式上是判断句,表达的却是比喻的内容,“长征”和“播种机”构不成判断。古代汉语此类情况也不少,如:

(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愈《答李翊书》(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4)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例(1)的“气”和“水”、“言”和“浮物”既不是同一关系又非种属关系,构不成判断,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比喻的内容,译为现代汉语是——思想修养(气),就像水一样,语言形式,就像浮在水上的物体一样。其余类推。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采用的是“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如“他昨天(之所以)不来,是因为突然生病了”。但现代汉语用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因果关系的意味非常明显,换句话说,其因果内容是显性的,人们完全不觉得它是用了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这种情况很是常见,但由于没有关联词,其所表示的因果关系内容是隐性的,需要认真揣摩。如:

(5)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类也。《祈奚荐贤》

(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7)所为见将军者,欲以救赵也。《鲁仲连义不帝秦》(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9)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同上)

(10)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上述例子都是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前,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译成现代汉语的时要在后一分句前加“是由于(是因为)”,如例(5)要译为:建了一个官职,三样东西都做成了,(这是因为)他能推举自己的同类啊。上述所用的判断句形式,有“„„也”和“„„者,„„也”两者,后一种意义比较外显一点,前一种则比较隐蔽,应该特别引起注意。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一种比较复杂内容,这种情况中的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既不能用逻辑上的判断句去分析,也不是表示比喻和因果关系的内容,而是表示一种逻辑关系。如:

(1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12)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

例(11)的“战”和“勇气”,例(12)的“百乘”和“显使”,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类别,但它们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能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例(11)意为“打仗是要靠勇气的”,例(12)意为“(拥有)一百辆兵车那是很显贵的使者了”。

三种活用中,从出现的频率来看,第二种最多,第三次最少,第一种介于中间。从理解的难度看,第一种最容易,第二种尤其是只有语气词“也”者最难,第三种也较难。

二、也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语气词,它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

(一)用于句末

1、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这是“也”的基本用法。上面讲到判断句时,第一大类型后两种情况不用“也”,第二大类型主谓之间有“维”和“为”时一般也不用“也”,但这在判断句中出现得并不多,其余都用“也”字,就连最初含判断词“是”即“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的前期,句末仍往往还用“也”字,因此可以说,“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标志。例不赘。

2、用在叙述句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3)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叙述句中的“也”,仍然表示肯定语气,而不是表示陈述语气。如例(3)如果去掉“也”,则变成纯粹的陈述句,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语气。

3、用在祈使句中

(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邺》

祈使句中的“也”本身并不表示祈使语气,而是对这种祈使加以肯定,因为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句,上述例句中的祈使语气是由否定副词“无”和句中语气词表示的,试看下面的祈使句,它们都没有用“也”。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8)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三年》(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与例(4)(5)(6)一样,此三例的祈使语气是由句中语气词“其”表示的,例(8)“其”、“无”并用。

3、用于疑问句中

(10)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

(1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12)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冯谖客孟尝君》 疑问句中的“也”并不表示疑问语气,上述例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词(代词或副词)来表示的,去掉

“也”后,疑问语气未变,加上“也”,是对疑问的肯定。下面同样是含疑问代词“何”、“谁”或疑问副词“若之何”的句子,都没有用“也”一样表示疑问。

(13)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14)桀溺曰:“子为谁?”《论语·微子》

(15)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4、用在复句中

(16)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蹇叔哭师》

(17)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19)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祁奚荐贤》

前二例为假设复句,后二例为因果复句,例(18)由因及果,例(19)由果及因,“也”都用于后一分句末尾,表示对结果或原因的肯定和确认。

总之,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肯定语气。

(二)用于句中

“也”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跌宕语气。

1、用于单句的主语后,可译为“啊”等。(20)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2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2)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应该指出来是,用于主语后的“也”是连上读,而不是得下读的。(20)(22)本来都可不用“也”,用了之后使语气得到舒缓。

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啊”。(23)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24)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行。《许行》(25)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

用在时间词后面的“也”如果去掉,就没有了舒缓语气,前后结合得很紧。语气词“者”可用于时间词后表提顿,二者作用相似,试看下面例子:

(26)古者冠绵缝,今也横缝。《礼记·檀弓》(27)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用于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时间状语。如:(2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29)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运·大同》(30)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上三例中,前二例的第一分句为时间状语,可译为“„„的时候啊”,如例(28)“君子之过也”译为“君子犯错误的时间啊”。

通论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如:(1)他送给我一本书。(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

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

(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新序善谋》(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同上)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表强调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宾语是放在谓语后,古代汉语大多数也如此,但还有三种情况是宾语要放在谓语前——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中宾语时,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词宾语时,三是强调宾语时。前两种后面将要讲到,这里只讲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汉语中,不管是词作宾语还是词组作宾语,为了强调都可以提到动词谓语前,然后用指示代词“之”或“是”(有时用“实”)来复指,动宾结构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变为“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这样的语序。如“继先君之好”强调宾语“先君之好”,要说成“先君之好是继”,“其谓祁类矣”为强调宾语“祁奚”,要说成“其祁奚之谓矣”。教材中的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如:

(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谏假道》 若不强调,例(1)“尔是过”应说成“过尔”,例(2)“斯人之徒与”应说成“与斯人之徒”,例(3)“何常师之有”应说成“有何常师”,例(4)“虞虢之谓”应说成“谓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词复指它前面的名词性宾语。

这种强调宾语面前置的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前面加副词“惟”“(唯)”,教材中已举了几例,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7)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含“唯”的宾语前置句,强调的意味更浓,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几个已经凝固成了成语,如“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

相比之下,当指示代词作写宾语时,有时候只把宾语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复指,因此在分辨时就显得比较困难。如:

(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10)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如果不强调的话,例(9)应为“寡人问是”,例(10)应为“刈是濩是”。由于“是”可单独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宾语,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混淆。如:

(1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此例中的“戎狄”、“荆舒”均为前置宾语,而例(9)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却是主语,“是”才是前置宾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应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中的“之”、“是”,中学教材当作助词,没有词汇意义,其语法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分类得出的两种句式。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称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称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主动句的受事者为宾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下面先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

(1)他吃了。

主动句(2)他吃饭了。

(3)饭吃了。——无形式标志

被动句(4)饭被他吃了。有形式标志引进主动者(5)饭被吃了。有形式标志 没有引进主动者

前二例为主动句,其中例(1)受事者没有出现,例(2)受事者出现了。后三例为被动句,其中例(3)施事者没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现了。例(3)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例(4)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形式标志为介词“被”。现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汉语中意念上的被动句出现的历史比较早,也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古代汉语意念上的被动句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须加“被”,如:

(5)如此,则将军之仇报。《荆轲刺秦王》(6)故不能推车而及。《齐晋鞌之战》(7)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译成现代汉语时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须加“被”,例(6)要译为“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赶上”,例(7)要译成“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这一节我们主要是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

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四)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动量即行为动作的数量,古今汉语在表示动量时有两点不同。一是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动量词,如一次(下、遍、回、趟)等,而古代汉语原来就没有动量词,魏晋以后虽然产生了动量词,但文言文中一般还是采用数词直接与动词结果的旧形式。前者如“一鼓作气”,后者如“三发问而近不答”(胡铨《戊午上高宗土封事》)。

二是词序不同。古代汉语是“数词+动词”,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则一般是“动词+数量词”,即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当补语。如:

(1)彼茁者葭,壹发五葩。《诗经召南驺虞》(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贾谊《论贵粟疏》 译成现代汉语,例(1)“壹发”译为“射一次”,例(2)“三思”译为“思考三次”,例(3)“再食”译为“吃两顿”。

古代汉语如果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数词前面加上“者”字,这样原话就变成了截然分明的两部分——“者”字连同前面的词语和处于句尾的数词,前者整个充当句子的主语,后者单独当句子的谓语。如:

(4)(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史记李斯列传》

(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国论》

如果不强调行为动作的数量,一般语序例(4)为“殿三欲坏”,例(5)为“不匝旬而二得异地”,例(6)为“后秦再击赵”。数量单独抽出来放于句尾,原来的状语升格为全句的谓语,其地位就显得突出得多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秦击赵者再”可译为“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似乎既能保留愿意,词序也未变,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二者的语法结构是大不一样的。

二、矣、焉

作为句末语气词,“矣”、“焉”和“也”一样,都用于陈述语气(包判断、叙述),而与表疑问“乎”与“欲”“邪(耶)”,表感叹的“哉”“夫”三足鼎立。由于感叹有时与疑问有交叉之处,故也可采用陈述与疑问两分法。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所以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所谓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虽然同为“决辞”,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下面就讲“矣”“焉”的用法,至于“疑辞”,后面一节我们即将讲到。

(一)矣字

“矣”与“也”虽然都为“决辞”,但二者的用法判然有别,正如《淮南子说林》所说——“‘也’之与‘矣’,相去千里。”

上面我们讲过,“也”用于句末时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矣”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叙述句中,把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情况告诉别人。关于这点,教材中分析得非常精彩到位,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例(1)原来不可,现在可了,故用“矣”;例(2)原来未“庶”,现在“庶”了,故用“矣”,原来未“富”,现在“富”了,故也用“矣”,都在报道一种新的情况。

除叙述句外,“矣”还可以用在描写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末尾。描写句的如:(3)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4)天之弃商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5)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描写句中的“矣”,不仅描写事物静的状态,还陈述了这种状态由弱趋强的过程,因此也是在报道一种新情况,当谓语前置时,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如例(5)。

祈使句如:(6)子行矣!《庄子列御寇》(7)若属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祈使句中的“矣”也表示了一种行为动为的进程,如例(6)原来不能走,现在可以走了,例(7)原来不能回去,现在可以回去了。

疑问句的如:

(8)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大学》(9)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句中的“矣”,报道新情况的意味不如其他句子强,但仍然是报道一种新情况,它本身不能表疑问,疑问语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表示的。

总之,“矣”不管用在什么句式中,都表示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表示静态的“也”是大不一样的,关于它们二者用法的区别,下面一段文字表现得非常清楚。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黎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是太宰伯州黎与楚王的对话,楚王看到晋军每一个动作的进程,把它们作为一种新情况告诉太宰,因此句末都用“矣”。太宰向楚王逐一解释对方在干什么,所以句末都用“也”。在这里,“也”“矣”各司其职,是不能互换的。

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语气词还有一个“已”。如:(10)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11)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12)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矣”与“已”大致与现代汉语的“了”相当,有时候可以译为“啦”。

(二)焉字

“焉”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用法很广的词,它可以表示多种词性,具体各种用法各属什么词性,人们的看法有时不一致。就王力先生这本教材来说,“焉”字可以作语气词、疑问化词和词尾,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处地方(另两处分别为第二册P276和第二册P470)。疑问代词的例子如: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篓上》(2)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例(1)的“焉”作宾语,“哪里”的意思。例(2)的“焉”作状语,“怎么”“哪里”的意思。词尾的例子如:

(3)我心忧伤,叔焉如擣。《诗经小雅小弃》(4)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词尾的“焉”作用同“然”,上二例都可换为“然”。疑问代词词尾与语气词的“焉”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疑问代词是动词谓语前,词尾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语气词是在句末,这里讲的是处于句末的语气词。我们说人们对词性的分歧主要就在语气词。本教材的语气词“焉”分为三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兼词“于是”,一是纯粹的语气词,一是用于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1、兼词“于是”

这种用法的“焉”一般人都称为“兼词”,因为兼有两个词的作用,本教材是认为兼有指示代词和语气词的作用。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有指代的作用,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末表示停顿。杨树达认为是指示代词,兼有介词“于”和代名词“是”的作用。郭锡良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兼有语气词的性质。王力重在语气,故列入语气词;郭锡良重在指代,故列入指示代词;杨树达则从其词汇意义来着眼。无论哪一家,都认它具有指代的作用。它常用于叙述句末尾,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物,还可能是处所,其词汇意义“于是”随文而译。如:

(5)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6)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7)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史记商君列传》(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苛政猛于虎》(9)昔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10)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大同》(11)积土成山,风雨生焉。《荀子劝学》(12)余收尔骨焉。《蹇叔哭师》

(13)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上述最有启发性的是例(8),前为“死于虎”,后为“死焉”,可见“焉”是指代虎的,“焉”正等于“于虎”。前三例是指代人的,“焉”分别译为“向他们(看齐)”,“跟他(相见)”和“被他们(控制)”。中三全指代事物,分别译为“被老虎(咬死)”,“从这里”和“在这方面”。后三例指代处所,都可译为“在这里”。因为人或事物也是大概念的处所,所以三者都可归入处所。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王》 “善莫大焉”意为“善事中没有哪一样比这更大,”“罪莫大焉”意为“罪行没有哪一种比这更大”。

“焉”不是此义讲时,“焉”前面或者是不及物动词,或者是动宾词组,还可能是形容词,而代词“之”前面一般为及物动词。试比较:

(17)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荀子王霸》(18)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

(19)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例(18)的“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例(19)的“爱”是及物动词,“忠”是形容词。

2、纯粹语气词

上面讲过,作为兼语的“焉”指代范用和方面,包括对象(人、事物)和处所等,如果所指代的对象和处所等在句中已经出现,句末的“兼”就不再有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了。纯粹的语气词“焉”常用在叙述句末,如:

(20)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前面有“南方”表处所)(21)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主传》(“彼”已指处所)

(2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一篇之中已表范围)

(23)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其中”已表处所)

有时候,句中虽然没有表范围、处所等词语出现,但完全失去了代词性,也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如:

(2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晋公子重耳出亡》(2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6)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能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史记韩长孺列传》

纯粹语气词的“焉”有时也可用于疑问句中,其疑问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表示的,“焉”本身并不能表疑问语气。如:

(27)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

(28)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史记伯夷世家》(按——卞随、务肖都是人名)

“焉”的兼词与单纯的语气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候分得比较清楚,但由于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候同一个句子各人看法不尽相同。试看下面的例子:

(29)崤有二陵焉。《蹇叔哭师》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例(29)的“焉”,王力本《古代

下载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

    古代汉语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二)(合集5篇)

    三单元 语法(上) 一、 什么是词类活用?举例说明词类活用的条件。 二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详细(精选五篇)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王力版古代汉语知识总结资料

    1. 关于逢丑父、郑周父的“父”的读音。 读上声的“父”:《汉语大词典》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诗·大雅·大明》:“維師尚父 ,時維鷹揚。” 马瑞辰通释:“父與甫同。甫爲男......

    古代汉语四册全(王力版)笔记

    古代汉语四册全(王力版)笔记绪论(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古代汉语习题集(王力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第一单元汉字 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精选5篇)

    《古代汉语》教案九 第九讲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讲介绍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要求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识部分所举词例......

    王力宏演讲

    I never thought I would be addressing you, the esteemed members of the Oxford Union, without a guitar or an erhu, without my crazy stage hair and costumes, b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