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表达方式

时间:2019-05-13 08:1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句子表达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句子表达方式》。

第一篇:句子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别傻傻的分不清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词性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记叙顺序:顺叙,插叙,倒叙。以及补叙,分叙。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表达方式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二、表现手法

三、修辞方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来打比方。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应用比喻的好处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描写。拟人的作用就是把事物人物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夸张一般有扩大、缩小、超前三类。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 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 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夸张有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的作用。

4.排比: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排列起来,以强调表达力和语势的修辞方法,有增强说话的气势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

的修辞方式。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反复。应用反复可起强调作用,或增强感染力。

7.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 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通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四、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

(一)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

(1)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2)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

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写出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对人们美好,温馨生活的向往。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铺下铺垫。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三)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五、词性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

”“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 “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

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

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

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 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们 自己 别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哪儿 那里(问处所)几 多(问数量)多 多么(问程度)怎么 怎样 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指处所)这会儿 那 会 儿(指时间)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指数量)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第二篇: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语文的表现手法吗?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再现客观类,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表现主观类,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伏笔照应 托物言志 设置悬念 渲染环境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修辞手法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例如:

(1)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编辑本段]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

1.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望眼欲穿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2.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成语:

狐朋狗友 鼠目寸光 鸦雀无声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烘云托月 风卷残云 百花争艳 鼠窃狗盗 兔死狐悲 龙争虎斗 卧虎藏龙

3.其他(除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

a明喻: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c借喻:望穿秋水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d对比: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吃一堑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e对偶: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谦受益,满招损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f借代:目不识丁 披坚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

g比拟:闭月羞花 百花争艳 草木皆兵 风尘仆仆 呆若木鸡 生龙活虎 莺歌燕舞 抱头鼠窜 肥头大耳 土崩瓦解 风烛残年

h反复:登峰造极 星移斗转 提纲挈领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心灰意冷 真凭实据 一心一意

i反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j双关: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k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l顶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m夸张: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怒发冲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日上三竿

第三篇:表达方式(含题)

梳理内容

全文以(礼物)为线索,通过(倒叙)的形式展开情节,先写(父亲刚买完礼物走在回家的路上)再写(为什么送礼物)这中间又插入写(买自行车的意义)最后写(父亲把礼物送给女儿)。记叙文的常用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例如《散步》、《金黄的大斗笠》、《我儿子一家》。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例如《背影》、《父子情》就运用了倒叙。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梳理内容

全文以(礼物)为线索,通过(倒叙)的形式展开情节,先写(父亲刚买完礼物走在回家的路上)再写(为什么送礼物)这中间又插入写(买自行车的意义)最后写(父亲把礼物送给女儿)。

1、弄懂下列文章的叙述顺序:

在我们学校小学部的教学楼前有一块操场,在操场的两边各有一排白杨树。

白杨树的主干和支干都是直的,它的叶子像颗“心”。它的生长速度较快,现在已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了。

到了春天,白杨树长出新的枝条,被春姑娘抽出细小嫩绿的叶子,像穿上绿色的新衣裳似的,美丽极了。

到了夏天,白杨树的枝叶长得郁郁葱葱。在课间,我们常在树荫底下赛跑、唱歌、游戏,它像一把大阳伞似的,为我们遮挡强烈的太阳光。

到了秋天,白杨树的叶子都枯萎了,随着秋风的阵阵吹过,心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踩在厚厚的落叶上,仿佛昌站在海绵上,非常柔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好像一群黄色的小飞机飞起来了,非常壮观。

到了冬天,黄叶落尽,白杨树赤裸裸的,我真担心它是否会被冻坏,来年春天是否还会长出绿叶。

挺立在操场边上的这些白杨树,是我们校园生活的见证,它们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我爱它们。

⑴ 这篇文章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⑵ 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2、下面这些句子被打乱了,请你重新排列好下面的句子,并说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富翁十分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到:“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

()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

()马克.吐温笑着说:“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

()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

()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学生讨论按照什么什么顺序来排列?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哪个最后说,找出根据来。

表达方式——叙述

叙述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根据记叙的顺序和各种内容之间的联系,叙述可以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几种形式。

(一)顺叙。即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是最常用的一种叙述方式。按照依据的线索不同,顺叙可以分为四种:(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写清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又是如何发展的,如何达到高潮的,最后是什么时候结束的;(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即按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来写;(3)按人物活动的顺序叙述,写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4)按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认识提高的顺序叙述。

由于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最能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容易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这样的文章往往像一本流水账,使人读了索然无味。因此,运用顺叙应注意围绕中心选材,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倒叙。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高潮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可以分为四种形式:(1)把事件的结局提到文章的前面写,给读者造成悬念;(2)把事件中最精彩、最突出的片段截取下来,写在文章的前面,以吸引读者;(3)先写当前的实际情况,再写过去的情况,然后转到现实中来,以形成对比;(4)先写当前的事件,然后写由此引发的联想(由此及彼此引起回忆,追述往事),以推动情节发展。

由于倒叙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部分提到前面写,因而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恰当的倒叙还可以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造成悬念,使文章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把某个部分提前,其他仍是顺序的方法。运用倒叙要从文章的内容、形式出发,要交代清楚起点。开头和结尾要相互照应,结构要完整。另外,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进行过渡,以做到衔接自然。

(三)插叙。插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根据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适当安排插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相关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某方面的情况,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运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四)补叙。补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用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做简短的补充交代,或基本事件已经交代清楚,后面再对某一情节做个补充说明。

补叙的目的在于对原来的叙述加以补充,它不构成完整的事件,也不发展情节,但却能使文章描述的事件更完整,情节更精彩,令文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补叙常用来揭示上下文所设的悬念,或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文字虽少,却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表达的方式——描写

描写是一种具体、形象地描绘事物的表达方式,它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做深入细致的描绘,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使读者从中获得生动、明确的认识和真切的感受。

描写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它与叙述在表现客观事物的角度上有明显区别。叙述主要是交代“过程”,而描写则致力于刻画“样子”。描写主要应用于形象生动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而议论文和应用文则很少用到描写。

按照描述的对象与内容不同,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等。

(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也比较复杂。下面为同学们介绍最基本的四种: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身材、体型、服饰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避免千人一面和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心理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方面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为人物的任何活动都是由心理支配的。因此,描写人物一定要把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心理描写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一种是用“我”的心理活动来衬托别人的心理活动。

动作描写——即对人物活动、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动作描写是把人写“活”、让人动起来的重要手段,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描写——即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方面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是人物内心想法的真实表露,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鲁迅先生曾说:“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句话说的正是语言描写的重要性。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恰当的语言描写,能够塑造生动、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相反,如果缺少必要的语言描写,就会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笔下的人物就难以真正“活”起来。这样的文章,有谁爱读呢?

在记事写人的文章中,语言描写的内容大多是人物对话。其实,人物独白也是语言描写的内容之一。独白是人物的真实想法,正直的人说的、做的、想的完全一致;虚伪的人说的、做的、想的就不同了。因此,写独白比写人物对话、动作更能准确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

人物独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言自语,另一种是内心独白。在影视作品中,内心独白又叫潜台词,即把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台词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景物描写。指对自然景物、社会环境和动物、植物及物品的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即对山川原野、日月晨昏、气象季候等自然景象的描写。描写自然景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交代清楚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移步换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等)进行描写,以做到层次清楚,让读者一目了然。

其次,要注重描写景物的声音和色彩。用象声词描摹景物的声音,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渲染景物的色彩,能使景物变得有声有色。

再次,注意描写景物的动态和静态,做到动静分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景物“活”起来。

社会环境描写——即对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描写。这种描写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题。

动物、植物及物品的描写——即对动物、植物和生活器具、物件等的描写。描写动物、植物或物品,不仅要介绍它们的表面特征(形态、大小、颜色等),还要写清它的本质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规律、内部构造等),以使读者对描写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另外,在描写时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描写更生动、具体、形象,为文章增添一些情趣。

(三)侧面描写。就是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侧面,真实有力地表现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又叫烘托。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在所画的物象轮廓外面用水墨或淡彩加以渲染,使物象明显突现出来,即人们常说的烘云托月),把这种技法用在描写上,目的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突出地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如果仅从一个方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会单薄,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则会显得丰满。

(四)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时间、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人物的特点或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细节描写要求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描述对象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加以具体描绘。

(五)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即人物活动的情景,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由多个人物组成的生活画面。场面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情景的刻画,它不仅要写人物,还要写景物(环境),而且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叙述、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场面是情节发展的“画面”,随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不断发展,“画面”,随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不断发展,“画面”也不断转换。由于场面中人物较多、关系复杂,因此我们在描写场面时,除了要描写群体形象,还要注意刻画有代表性的个体形象,以做到点面结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学习场面、生活场面、活动场面、劳动场面等。要写好这些场面,关键在于写出人物活动的连续动态,分清主次,点面结合。

以上介绍了描写的几种方法,其实它们并非彼此独立,互不干涉,而是交叉渗透,密不可分。无论运用哪种描写,都必须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感染力为目的,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另外,在描写中还必须注入浓厚的感情,把读者引进由自己的感情所激发的情境里去,让别人接触到自己所感受的一切。

表达的方式—议论

议论是作者对某一人物、事件或问题进行分析、评论,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表达方式。议论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议论主要用在塑造形象、描述事件的过程中,穿插表达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

根据议论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议论可以分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和夹叙夹议三种。

(一)先叙后议。即先叙述后议论,以起到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论,使叙述和议论相统一。

先叙后议,可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作者的身份(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议论。

(二)先议后叙。即先议论后叙述,开篇以议论的形式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叙述,从而使全文所记叙的事件的意义显得清楚明白。

(三)夹叙夹议。即叙述和议论穿插进行,以灵活多变的写法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要注意叙述的连贯性,议论的插入要自然。

在记叙文中运用议论,要与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表达文章的主题服务。议论要实事求是,简洁得当,与记叙的内容融为一体。任何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和与表达主题无关的夸夸其谈,都是不可取的。

表达的方式——抒情

抒情,是作者表露主观感受、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离不开抒情。在写作中,抒情和叙述、描写同样重要。抒情与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表达方法上看,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地直接倾吐作者内心强烈的感情,也叫“直抒胸臆”。其特点是感情强烈,节奏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直接抒情一般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并能使抒发的感情取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的效果。

(二)间接抒情。即不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想象等方法进行渗透,间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间接抒情有四种方法:(1)叙述抒情,即在叙述中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自然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叙述抒情又分叙事抒情、借景抒情和咏物抒情三种。(2)描写抒情,即在描写人物、景物时进行抒情。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之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3)议论抒情,即把感情蕴含在议论之中。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议论人物、事物、景物,从而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意。(4)想象抒情,即借助想象的手法抒发感情。把感情寄托在对未来或尚未实现的事物的想象之中,以此表达作者的愿望与憧憬。其特点是想象的内容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二者要保持一致。

表达方式——说明

说明要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构造、功用、发展以及特点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阐述,使读者对所介绍的事物有正确、清楚的了解。

说明的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内容的科学性,即说明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抓住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意义,给读者明确、清楚的科学知识;二是语言的准确性,即说明的语言要准确、简洁、朴实、周密,使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三是行文的有序性,即说明必须按照说明对象的性质和规律合理安排材料,做到顺序清楚,层次分明。

说明的应用很广泛,它不仅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和其他文体中也经常用到它。

说明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分类法、举例法、比较法和比喻法(打比方)等。

(一)定义法。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科普性的文章中,它可以使读者弄清所要说明的事物的含义,将所要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下定义要注意准确性,不能妄加猜测或模棱两可,以免造成概念混淆。

(二)分类法。即根据事物在形状、性质、功用等方面的差别,将所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再根据这些类别一一加以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物,它能使说明更清楚、更明白,便于读者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

分类的说明方法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通俗易懂。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分类时标准要一致,避免各类之间重复。

(三)举例法。即举出实例进行说明的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来说明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和事理,它能使说明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运用举例法说明事物,选取的例子要具有事物的共同特征,符合一般规律,为读者所熟悉。

(四)比较法。即将两种以上有关的事物加以比较,以此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特点。

运用比较法,要准确把握相比较的事物间存在的优劣、差异或相似之处,通过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推知另一事物的特征。

(五)比喻法。即打比方,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喻说明的对象。这种方法适用于解释说明比较抽象、复杂,且难以用平实的语言阐述的事物或事理。

运用比喻法,关键要抓住两种事物间的相似之处,比方要恰当、巧妙。

第四篇:流程图表达方式

.流程图表达方式:

以流程图描述方式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表述清楚。

教学流程图是近几年教科研活动中经常应用的一种课堂教学过程图示。反映了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展示,浓缩了的教学过程,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媒体、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

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设计中几种符号代表的意义:例:

第五篇:应用文,表达方式

篇一: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主要内容

篇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文章;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文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语言文字的手段。

息等,侧重采用议论的形式;而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和通告等,侧重采用说明的形式;新闻写作和部分评论、杂文、报告类文体,有时也要用到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一、叙述

1、定义

什么是叙述?

把人物的活动、经历,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表

达方式就叫叙述。它是各类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应用文各文体的写作中,叙述的作用有三种:第一,介绍人物的事迹;第二,交代事

2、要素

叙述要交代清楚六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

结果。

3、人称

(1)第一人称

(2)第三人称

有时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在写作中也使用,目的在于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

离,使读者对叙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你们”往往是代表读者或文中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在叙述“你”的事迹,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叙述者,那么“你”叙述“你”的事迹时必然称“我”,否则,“你”的事迹就成别人的了。因此,第二人称不过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

一般来说,叙述时只能使用一种人称,不能随意更换,以免造成人称混淆、叙述不清,4、类型

简述,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类新闻就常用此法。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它常见于要交代清楚细节或具体情况时。

5、方式

(1)顺叙

交代清楚,有头有尾,易于组织材料,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2)倒叙

倒叙,俗称“倒插笔”,一般先写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

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结构富于变化,提高阅读者的兴趣。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叙述主线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可对人、物、景物作追忆、说明和解释,能使行文缓急相济、疏密有致。

(4)补叙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插叙,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只起丰富、补充的作用。

(5)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法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所以又叫分叙。

6、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

二、说明

1、定义

什么是说明?说明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解释事理(抽象事理),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用明白解说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记叙文、议论文中也被广泛运用。

2、特点

与其他表现方法相比,说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指明事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的语言要简洁

(3)说明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4)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介绍时,要注意层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讲清楚

3、作用

(1)解释概念

(2)介绍人物

(3)介绍事物

(4)介绍历史状况

它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在历史发展中的状况及其作用,我们在写作论文、调查报告等文体时常常用到。

(5)解说论据

在议论文中说明常常是解说论据的重要手段。论据中的说明,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介绍,事件的介绍,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理论的解释,对情况、背景的说明。

4、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

(1)定义说明

们能够明确概念内涵。

(2)解释说明

是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做法等所做的具体解释。

(3)分类说明

把被说明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做分类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事物的差异性,使人们对被说明的的事物有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特征。

(4)举例说明

是用典型的例子说明事物、事理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方法。举例说明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它能把比较抽象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而又浅显地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5)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用途极广。它可以介绍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产品,介绍各方面知识,是应用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首先要准确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介绍角度。

(6)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类比较,也可以用作异类相比。

(7)数字与图表说明

有些问题,用文字不易说清楚,需要借助数字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

5、说明的要求

(1)内容科学

(2)表达明晰 篇三:第三章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修改

第三章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文章修改

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基本技能,修改是完成文章写作的必要环节。

第一节 表达方式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应用文(公务文书)常用的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说明

一、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与作用

(二)叙述的人称:

1、第一人称

的视域

别人的心理

自己的某些情况(肖像或某些性格)

情达意

(三)叙述的方式:

2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叙述,然后再从头叙述。3叙、逆叙)

4、平叙

多件同时发上的事物。

56、散叙(意识流)

(1)不能超出“我”(2)不能直接叙述(3)不能直接介绍、第三人称 局限:不能直接抒、倒叙:把事件的、插叙(追叙、补插入的叙述: 交叉叙述两件或更、概叙

粗线条的叙述

以作者的意识流动为线索,成放射性的叙述。

(四)叙述的基本要求

1、线索分明、交代清楚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起伏曲折、力戒平淡

二、描写

2展的背景与环境

3与特点

(二)描写对象

1理、行动、语言

3地点内人物活动的画面

(三)描写的手法

1征,简单勾勒

4描写

5涵相互体现的描写

(四)描写的要求

3

(一)含义 作用:、表现事件发生发、表现事物的状态、人物:肖像、心、环境:自然风景、社会环境、场面:特定时间、、白描:抓住特、工笔:细致刻画、虚实:虚实对比、形神:外在与内、目的明确、特点突出、生动可感

三、议论

(一)含义与作用

三要素: 论点、论据 论证

作用:

(二)种类:

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驳论在内)

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立论在内)

(三)立论的方法:

例、概括的事例、统计数据等),证明论点

析事理,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立论

言、公理、定理来证明论点

比照来证明论点

似或形同特征

7

(四)驳论的方法:

3立论:以论证正面驳论:以反驳反面、例证法

列举事实(具体事、分析法(讲道理)通过分析问题、剖、引证法

引用经典著作、明、对比法

以对立事物的相互纵比:过去与当前 横比:对立的事物、类比法

比较两种事物的相、归纳法 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五)议论的基本要求

1、论点正确、鲜明

2、论据充实、可靠

3、论证合乎逻辑

yc11_6

四、抒情

(一)含义

2强

吐自己的情感

描写、议论、修辞等方式进行抒情

(1)即事缘情(叙述抒情)

(2)寓情于景(描写抒情)

景色中

(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特点:、主观感受性、引起共鸣感染力

(二)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倾、间接抒情 作者借助于叙述、将情感融化在叙事将情感融化在所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唐)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东边日出西边雨,(双关修辞)

(3)寓情于理(议论抒情)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回首往事??”

(三)抒情的要求

1、真挚自然

庄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

2、情趣健康

《将军与士兵》

华美的勋章上缀满花纹,那是士兵身上斑斑血痕;

高耸的记功碑刻满颂文,勋章佩在将军的胸上,功碑竖在将军的胸上,而士兵的白骨,3、生动具体

4、服从主题和文体的需要(文体需要就采用,文体不需要就不要采用抒情表达方式)

yc————11.6

五、说明

(一)含义与作用

作用:

(二)说明的方法

1、定义与诠释

逻辑公式:类、属、种

被定义者= 种差+临近属概念

a、找出被定义者的临近属概念

被定义者:文学

属概念:艺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临近属概念:艺术 b、找出被定义者的种差

属概念艺术中,与文学同级的种概念有音乐、舞蹈、绘画等。它们与文学在内涵上的差别是工具、手段的差别。

(2)诠释

珍珠是一种高级装饰品。

定义与诠释的区别:

定义“是”两边的语句可以互换

诠释“是” 两边的语句不可以互换

2、分类与分解

大学: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艺术院校

政府:中央、地方(省、市、县、乡)篇四: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介绍信的表达:

in notes of introduction, the following are usually included: 在笔记中,下面介绍通常包括:

介绍信参考表达: this is to introduce„ 正式介绍? it is a pleasure for me to introduce?to you, 让我荣幸的给你介绍? i/we feel greatly honored to introduce?to you 我/我们深感荣幸介绍?给你 „ is the sort of fellow you’ll like /want to know or is the type of girl you enjoy having around ?是同你会想要知道或者是你喜欢的类型的女孩在周围 „ has all the qualities of a perfect secretary„

他具备所有的能力?一个完美的秘书? „ is a wonderful man/girl, full of enthusiasm ?是一个奇妙的人/女孩、饱满的热情 „is efficient and discreet, who has been helpful in a hundred ways beyond the requirements of his/her job ?是高效慎重,已经帮助了100道以外的要求他/她的工作

we’ll be grateful if you approve of her/his joining in your„

邀请的表达方式 the occasion for the invitation 邀请理由

the reason for inviting the addressee(optional)请收件人的原因(可选)the time and place 时间和地点

the pleasure of the addressee on the occasion(optional)对他的出席感到高兴(备选)the hope of having the invitation accepted/ of receiving an answer 希望在接受/收到邀请后给一个答案

用在邀请

i hope you won’t decline my invitation 我希望你不会拒绝我的邀请 i do hope you will be able to accept my invitation 我真的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邀请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and eventually seeing you我期待你的回信,最终见到你 接受邀请的表达: appreciation of being invited 被邀请表示感谢 his/her certainty of having a good time 他/她的必然性,玩得很开心 his/her assurance of being punctual/ his her apology for having to be late(optional)他/她/他做事守时的道歉,她不得不迟到(备选件)

we are delighted to accept„ 我们很高兴接受? we are sincerely happy to join you„ 我们衷心乐意加入你? i’ m happy to be invited„ 我很高兴被邀请? nothing would give us greater pleasure than accepting your kind invitation„

没有什么能比接受你真诚的邀请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how nice of you to ask me to„ 真高兴你能让我? 拒绝邀请:

appreciation for being invited 对被邀请表示感谢

reason for not being able to attend 理由未能出席

regret for missing such an occasion 后悔没在这个场合出现

拒绝邀请的表达: i am sincerely sorry that i can not join„我真诚的道歉,我不能参加? unfortunately 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me to„不幸的是,它将不能? because of john’s illness, we find we cannot„因为约翰的疾病,我们发现我们不能? nothing would please me more than to join you for lunch on„, but unfortunately„没有什么比参加你的午餐更重要,但不幸的是?? 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regrets at not being able to join„请接受我诚挚的遗憾不能加入? i’m dreadfully sorry to have to be absent„我非常抱歉不得不缺席? a note of congratulation祝贺信

what the good news is什么好消息

he/ she is happy for the addressee 他/她是幸福的 extends his/her congratulations延伸他/她的祝贺

祝贺信的表达方式 ;

what exciting news!多么令人兴奋的消息!i was delighted to hear the news„ 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 it gave me a great deal of pleasure to learn„ 它给了我极大的乐趣来学习? i can think of no one who deserves it more 我认为没有人应得的更多

i wish i could be with you to share the occasion 我希望我能和你分享的时刻

please accept my most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and very best wishes for„ 请接受我最诚挚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祝愿? you have my best wishes for your continued success 给你我最好的祝愿,祝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a note asking after one’s health问候健康

source of sad news 悲伤的消息来源

expression of regrets 表达遗憾

some ‘get well soon” words 有些“快点好”字

问候健康的表达方式:

your many friends are hoping for your quick return to health/ early recovery.the reason of sending the present 这个送礼物的理由

the hope that the present will suit the receiver 希望你能接受这礼物

道歉信

i was extremely sorry„ 我很抱歉? i can’t tell you how sorry/embarrassed i was„我不能肯定地告诉你我是多么难过/尴尬? i hope you will accept my sincere apologies„ 我希望你能接受我真诚的道歉? i certainly owe you an apology for„ 我一定要向你道个歉,? how can i apologize for„ 我怎样才能道歉的?

篇五: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关于应用文方式文书的文章

职校学生对应用文教学的迫切需要

关于应用文语言特色的探讨

应用文写作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从高考应用文试题探讨高中应用文写作...中学语文不应忽视现代应用文

浅谈应用文写作教学

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文的古今流变及社会价值

中职应用文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当代应用文定义的探讨

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

表达方式是指撰写文章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是文章中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地说,它是文章中那些表情达意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它们也经常用于应用文书的写作之中。

下载句子表达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句子表达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还有表达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表现手法是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内容: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 能写出明显运用某......

    广告创意的表达方式

    广告创意的表达方式 一、 显直类:直接把商品通过画面的 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特征:直接触发消费者视觉感官。 显直类表达方法: 1、 衬托法:以商品形象为主体,再 用另外事物进......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叙述)(写了什么事) 议论(表明什么道理) 抒情(抒发什么感情)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说明 考试题型: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效果? 具体的作用见后面的详细介绍,灵活......

    表达方式练习题1

    表达方式练习题 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常用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最大快乐!( ) 2.我自1986......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内容: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记叙(叙述)(写了什么事) 2.议论(表明什么道理) 3.抒情(抒发什么感情) 4.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5.说明 注:.考试题型: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效果? 二.记叙文中议......

    写作表达方式(推荐阅读)

    写作表达方式 文/扣子 《通论》中表达方式有六种:叙述、抒情、描写、对话、议论、说明。一、叙述:共有五个方面。 概述、人称、叙述方式、叙述的进行、叙述几点要求。 概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