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五下第24课金钱的魔力 (8)

时间:2019-05-13 08: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语文五下第24课金钱的魔力 (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语文五下第24课金钱的魔力 (8)》。

第一篇:人教语文五下第24课金钱的魔力 (8)

24、金钱的魔力

一、教材解读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二是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其中,第一、二个方面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挑剔、胆怯”等词语。

2.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精妙之处并能学着品读《百万英镑》中的类似章节;能够初步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3.激发对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中短篇小说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二、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选编意图,并立足于单元整组备课,紧扣单元语言训练点来展开。以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为主线,同时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初步学习在随堂练笔中运用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小练笔。以小说内容的情趣为延伸点,激发学生课后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拓展性阅读,在本堂课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其主要形式。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题质疑。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是:金钱的魔力。

看老师板书课题。教师板书课题:金钱的魔力(强调魔的最后两笔是撇折 点)学生齐读课题。这篇课文节选自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

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魔力呢?(非同寻常的力量就是魔力)展开两个学生来说。师:金钱究竟会有怎样的魔力呢?

二、借助导读,自读自悟。

师:下面就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1、梳理人物。(1)出示人物。

师:那么课文主要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呢?(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我” 托德 老板

我:这个我是作者笔下的一个人物,他叫亚当斯,并不是作者本人,所以要加上引号。作者:是作者吗?这个我是作者笔下的一个人物,他叫亚当斯,并不是作者本人,所以要加上引号。说完后再去加引号。课文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呢?(“我”去店里买衣服,托德开始认为我没钱看不起我,后来我拿出了这张百万英镑,托德的态度就改变了,老板热情招待我。)最多3个学生说。

预设引导:托德一直是这样的态度么?

3、这是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导读提示来学习。下面就请大家读一读文前的导读提示,想想它告诉我们如何学习这篇课文,并把它划出来。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4、师:下面就让我们根据导读提示来学习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找找描写托德的句子,想想托德是一个怎样的人,把相关的词语写在旁边。

学生浏览课文,写词语,划句子。(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

三、交流碰撞,感知形象。

(一)感知托德的板块

你觉得文中的托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文中哪些描写中感受到这样的特点?(提醒: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随时准备补充)

把归纳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1、特点——“以衣取人”“轻视别人”“势利眼” 具体描写:“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 交流:

你具体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具体谈谈你的理解吗?)把归纳的词语写到黑板上。预设教师评价:你关注了“一直”这个词?谁还有补充? 小结:(可以指着板书说)这真是一个()的托德,他多势力啊!

2、特点——“尖酸刻薄”“傲慢无礼”

具体描写: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么?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1)教师:这一句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或:你为什么找这一句描写呢?)(2)“啊,哼”这两个语气词让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评价的话:就这样两个语气词,把托德的刻薄的嘴脸刻画出来了!

(3)如果学生不能体会到后面的一句反话,教师可以反诘:托德认为我是一个阔人,难道这时托德已经发现了我是一个百万富翁了么?)把归纳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3、特点——“见钱眼开”“势利小人”

具体描写: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学生交流的词语引出。(预设没有词语引出“笑”的描写:谁还找到了其他的描写托德的句子?)学生交流句子,谈自己的感悟。板块一:当我把钱递过去时。

1、第一层次:

教师:当我把钱递过去,托德的那张刻薄的脸马上发生了变化,我相信这张脸的变化一定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再读读,你觉得这是种怎样的笑? 交流。

预设1:我觉得这笑没有诚意,是接了钱才笑的,只要有人给他钱,他就会这样笑。我觉得这笑容很不自然,满是皱纹,让人看了不舒服。我觉得作者很不喜欢这张笑脸,甚至有点讨厌。评价:他笑得如此开心,但这笑容是对钱,而不是对我的。教师:通过这样的笑,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内心? 评价:他的脸部表情是那样的丰富,笑得如此得开心。

板块二:当看清钱的面值时。

1、第一层次:比较前后的对比。

教师:当托德发现这是一张百万英镑时,他的笑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从满面笑容到迅速凝固。像一片一片的熔岩,还满是蛆虫的。教师:看到这样的笑容,你有怎样的感觉?

学生:让人感到恶心令人作呕。一想起来,人便会浑身发抖。教师评价:可想而知,这该是一张多么丑陋的僵硬的笑脸。

2、第二层次:

教师:你觉得这凝结的笑容里有什么?(有难堪,有后悔,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

教师:同一张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根源就是——?(钱,而且是一张面额巨大的钱——“一百万英镑”。)(这百万英镑,对于托德这个小小售货员意味着什么呢?我查过资料,如果托德要积攒到一百万英镑,需要不吃不喝几百年。)

板块三:感受描写的精彩之处。

师:你觉得马克吐温在对笑的描写中,那里最最精彩呢?

预设1: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把砖抛到池塘里,会是怎样的?这个比喻你有什么体会?

把笑容凝结的样子,比作是凝固的熔岩。对这个比喻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2:神态的描写非常细致,传神。把脸上的各种笑纹都刻画出来了。预设3:笔法辛辣讽刺。是啊,让我们感受到了托德丑恶的嘴脸。

教师评价小结:马克·吐温不愧为语言大师,简单几笔,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态。

板块三:对神态“笑”的整体感知。

1、教师引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作者的精彩描写。

2、师小结:同学们,在这里作者就是抓住了人物神态的前后变化描写,使托德的这个势利的形象深入人心。让我们感受到这(指着板书小结:)托德真是一个()、()……的小人啊!

(二)感知老板的板块

1、小结学法过渡。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来感受了托德这个人物的形象,我们首先是概括了人物的特点,然后具体找出了文中的相关描写来体会,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自己来学习老板这个人物。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同学们,你觉得马克吐温对于老板语言的描写,哪里又是最精彩的呢?

预设一:“把这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样类事情。把每一个大阔佬都从这儿撵跑了,因为他分不清一位百万富翁和一个流浪汉,老是没有这个眼光。”

(这是一个圆滑世故的老板,他是在通过埋怨托德讨好“我”,他怕“我”走掉,不在这里做衣服。所以

他一个劲地在指责着托德,以表现自己的愤怒,留住这位百万富翁。这足见他的惟利是图。)教师评价:正像大家所说的,这是老板在通过贬低托德来达到他的目的;

预设二: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这是我在试穿衣服时老板的反应。“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夸张地写出老板极力阿谀奉承的丑态。)教师评价:他搜肠刮肚,凡是能用上的讨好人的语言全不放过。

预设三: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

(这是当“我”离店时老板说的话。老板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您说得对,我送您,再见”。但由于此时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反反复复,啰啰唆唆,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的那副奴才相。)

教师评价:是的,此时的老板已经语无伦次了。

4、理解老板语言

教师:同学们如果说描写托德作者是极力刻画他的神态,那对于老板呢?(着重刻画语言)

教师:作者文章长篇大幅地描写了老板说的话,他说了那么多,其实他真正想说的无非就一个意思——就只有一句话,你猜猜他究竟想说的是什么?

(今天遇到百万富翁了,我要留住他,我能发大财了。)

小结:总之为了金钱他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甚至降低自己的人格。

指着板书小结:这老板真是一个()、()……的小人啊!

5、展开想象,课堂练笔。

同学们,马克吐温就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与语言描写,把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根据人物特点,想象老板和托德在送别我后的一个场景,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也来写一段话。

师小结

评价预设:

1、你从人物的语言描写,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的老板或托德。

2、你从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这个特点。

3、你不但写得好,读得更棒。

6、寻找两个人物的一个融合点。

教师:课文的开头,“我”遭遇的是那般冷落;结尾,“我”受到的是这般待遇,这一切都是——缘于金钱的魔力。托德前后的变化,老板这样的热情也都是——缘于这张钱,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五、结尾拓展:

1、拓展激趣。

同学们,其实我带着这张百万英镑,还发生过许多有意思的事情。让我们再来看看与课文类似的一个情节。

补充内容:

他的目光粘在大钞上,像五雷轰顶一般。他正在全心全意地祷告上帝,看来手脚都不能动弹了。我一下子计上心来,做了这时按人之常情应该做的事。我把那张大钞递到他眼前,小心翼翼地说:“请找钱吧。”

他恢复了常态,连连道歉说他找不开这张大票,不论我怎么说他也不接。他心里想看,一个劲地打量那张大票;好像怎么看也饱不了眼福,可就是战战兢兢地不敢碰它,就好像凡夫俗子一接那票子上的仙气

就会折了寿。我说:“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可这事还得办哪。请您找钱吧,我没带别的票子。”他却说没关系,这点小钱儿何足挂齿,日后再说吧。我说,我一时半会儿不会再到这儿来了;可他说那也不要紧,他可以等着,而且,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点什么就点什么,这账呢,想什么时候结就什么时候结。

看了之后,你觉得这里的描写又有什么精彩之处呢? 3个学生交流。

评价:你关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

2、在《百万英镑》这部小说中,类似的情节还有许多,如果你想知道,可以去看看《百万英镑》这部小说。去哪里看呢?(拿出礼物)这也就是我想送给大家的礼物《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集》。

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相互传阅这本小说,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小说大师马克吐温的语言魅力。下课!板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

托德 尖酸刻薄 势利小人 …… 神态 老板

见钱眼开 奉承拍马 ……

语言

“我”

第二篇:人教版五下《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下《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标,检查预习。

1、导入,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意思的课文《金钱的魔力》。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识记字词,积累语言。

(2)、品读探析,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3)、学会识人,完善自身。

3、检查预习。小组上台展示发现的易错拼音、多音字和易错笔顺(找三个同学考考大家)。(提倡多彩的汉字)

师指导笔顺,纠正坐姿和写字的姿势。

4、教师强调,出示词语。

蹩脚

刻薄

武断(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识记)

二、解读课题,激发兴趣。

当你读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一定会想起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俗语中“鬼”肯定是人,指的是哪类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A把课文中“鬼”抓出来,圈起来。

B用几句话概括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交流。

四、品读探析,感受托德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托德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感觉一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鬼”?尝试着用词语写出你读后的感受。

2、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堂点拨引导)

预想应对:

句子

1、我等候着,一直等到……才领着我……人家不肯要的……最蹩脚的给我。

句子

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当然……阔人……大票子。句子3:他微笑着……折纹……皱纹……螺旋纹……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熔岩一般。

五、入情入境,解剖老板

1、问题:马克吐温又是怎样刻画老板的?

2、交流

(1)师模仿老板的话,生体会老板说话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老板说话的目的,理解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析老板说话的技巧

六、总结提炼,完善自我

明确:老板和托德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是见钱眼开、虚情假意、以貌取人和刻薄的人。

思想教育:不要学托德和老板。

七、授之以渔,学会迁移。

1、反思课堂:作者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会迁移:假如“我”的那张百万大钞丢了,又回到裁衣店中,会有怎样的场景?模仿学到的写作方法,设想一种结局。

八、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出示《百万英镑》的故事更梗概和马克吐温的简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动力。

附板书:

金钱的魔力——(马克·吐温)

有钱能使鬼推磨

托德

老板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见钱眼开

虚情假意

金钱至上

第三篇:030_(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 金钱的魔力

金钱的魔力

班级姓名

一、词语充值。

半()半()兴致()()妙()可()

十()十()转()为()手()眼()

二、选词填空。

考究讲究

请您赏脸把这件衬衫穿上,还有这套衣服;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又雅致,简直就像个公爵穿得那么()。

三、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 写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丑态。

--1--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金钱的魔力 _人教新课标

《金钱的魔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2、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重难点:

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课前准备 :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故事讲解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

第 1 页 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众说纷纭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推选组员发表意见。3.课堂交流,你说我谈。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第 2 页(2)老板: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4.讨论,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你描我画。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读一读原著《百万英镑》;(必做)

•2.续编《金钱的魔力》;

•3.关于钱,写一段自己的感想。(2和3选其中一题)

第 3 页

第五篇:人教五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积累,相信大家又有了不少的收获。现在,就是展示大家的时候了。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审题,认真答题,端正书写,你一定能从中得到快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jiǒng kuàngdǒu sǒujǔ juãtǐng ãr zǒu xiǎn

()()()()()

二、慧眼识真(选择正确的读音)。

炽热(zhìchì)迸裂(bângpâng)灼痛(sháozhuï)

慰藉(jíjiâ)赐予(cìtì)含情脉脉(mî mài)

三、词语填充卡(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熟视无()负()请罪应接不()

心急如()故()重演花团锦()

四、各就各位(选词填空)。

不是„„而是„„因为„„所以„„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只有„„才„„

1、()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牺牲自己,()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没有科学根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严峻严格严厉严肃

4、老师()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

5、饥饿威胁着我们。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浪费粮食的行为受到了老班长()的批评。

五、日积月累展示台。

1、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2、良药_________利于病,_________逆耳_________。

3、楼外青山,()外白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边红雨,()落溪边

4、()赴会——单刀直入

六、句子变换室。

1、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着这嘹亮的国歌声,我热血沸腾。(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敬爱的周总理聚精会神的听代表们的回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考考你。

1、《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她的代表作是()。

2、《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

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的精神。3、《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作者()主要讲了(、、)三国的故事。它有许多故事如()。

4、《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代词人(),其中(),()这两句诗写出了小儿子的调皮与可爱。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八、阅读冲浪:

阅读《草船借箭》回答下列问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2分)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才干——()妒忌——()

推却——()惩罚——()

3、周瑜给诸葛亮造箭的时间是“十天”,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三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但为什么周瑜还要摆设酒席招待他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锁匠”的“锁”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可见他;二徒弟,可见他。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会:,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

第三部分:小作家习作

感动

温馨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动你的可能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可能是书中的一个小故事、可能是电视上的一个小镜头„„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把让你感动的一点写下来吧!

要求:

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少于400字。

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每题1分,共5分)

咆哮窘况抖擞咀嚼铤而走险

二、(每题0.5分,共3分)

chìbângzhuïjícìmî

三、(每空0.5分,共3分)

睹荆暇焚伎簇

四、(每题1分,共5分)

1、因为„„所以„„

2、宁可„„也不„„

3、虽然„„但是„„

4、严肃严格

5、严峻严厉

五、(每空1分,共9分)

1、路曼曼其修远兮

2、苦口忠言利于行

3、山云树雨

4、关公

六、(每题1分,共3分,)

1、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2、听着这嘹亮的国歌声,我怎能不热血沸腾呢?

3、周总理听汇报。

七、(每空1分,共15分)

1、林海音《窃读记》《城南旧事》

2、《史记》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3、罗贯中魏蜀吴大意失荆州<火烧赤壁桃园三结义 >(答案不固定)

4、宋辛弃疾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课内:(共10分)

1、周瑜:妒才忌能气量狭小。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2分)

2、才能讨厌推辞处罚(4分)

3、因为诸葛亮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并深知曹操是个多疑的人。(2分)

4、因为周瑜找到了置诸葛亮于死地的计谋,现在计谋得逞,因而高兴。(2分)

二、课外:(共17分)

1、接班人(1分)

2、s钅(2分)

3、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2分)

4、眼中放光被钱财所吸引支吾了半天根本就没注意到保险柜里有什么。(4分)(意思对即可)

5、钱财的诱惑(2分)(意思对即可)

6、铭记师傅的话,做一名不受钱财诱惑的好锁匠,铭记师傅的话,掌握一手好本领.(4分)(意思对即可)

7、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2分)(意思对即可)

下载人教语文五下第24课金钱的魔力 (8)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语文五下第24课金钱的魔力 (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五下语文教学计划[5篇范文]

    一、教学理念:1、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想要看重探求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2、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刻薄、通融、十全十美、妙不可言”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 3、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

    金钱的魔力教案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安全教育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学会抗拒诱惑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

    《金钱的魔力》教案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金钱的魔力教案.doc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 3、激发学生阅......

    金钱的魔力说课稿

    《金钱的魔力》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钱的魔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来说说第一板块说教材 《金钱的......

    《金钱的魔力》说课稿

    《金钱的魔力》说课稿 实验小学 刘艳霞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关于本课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快乐回归课堂,静待生命成长”。快乐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快乐的课堂地是高效的成功......

    金钱的魔力(反思)大全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西乡县金牛小学黎琼 《金钱的魔力》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