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沉没于汪洋的英魂咆哮,穿越在历史的火海与血海...-题记
跟着这位北洋军人的后裔,在曾经的清朝战争年代与现在共和国的和平时期闪回,让我们一起回顾北洋水师从建立到覆亡的历史,让我们又回到了那段水与火交织、爱与恨交织的沉痛岁月。
他们是一群海边奔跑的精灵,他们共同的理想是为了民族的强大。北洋水师的创建是多么气势恢宏,他们留学归来,驾驶着祖国的铁甲舰,带着振兴中国的宏愿,徜徉在汪洋。可当时腐败的清政府,耽于安乐中,经费大幅缩水,北洋水师逐渐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和震慑力。最后北洋水师的惨败与衰亡是何等的惨烈。最致命的也是最根本的是那个已经无可救药的腐败社会。
都说水火不相容,但历史定格的甲午大海战,那片沸腾的黄海海面,却是敌我双方舰船在燃烧,随之被点燃的,是忠勇将士的鲜血,和观众的热血。都说水火无情,但更无情的,却是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影片中甚至数次提及钓鱼岛,在片尾展现了黄岩岛的照片,让我们深深的触动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一百多年后,再次审视那段沉痛的历史,仍然会给我们深深的启示。让忠勇如邓世昌的铁血男儿不再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绝望,便会生出许多希望。在当下南海问题不断升温、日本对钓鱼岛小动作频频的今天,这部影片,便是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里,由绝望生出希望的影片。而这希望,来自于信心,更来自于实力。在战场上,适用的规律依然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第二篇:《一八九四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八九四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八九四 甲午大海战》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一部唤起民族觉醒的电影。甲午之殇,家国奇耻,须臾不可忘却!“每一场大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句充满智慧的话正验证了甲午大海战后两个国家的命运,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几十年苦心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而,而以“国运”相赌日本一跃成为东亚强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后,积贫积弱的中国却也不甘心任人宰割,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和“自强”和“求富”的口号在全国展开了改革。刘步蟾、林泰增、林永升、方伯谦、邓世昌、邱宝仁,萨镇冰们这批孩童,无不怀着报效国家之信念,赴七万里长途,前往英国留学。无论结局如何,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他们都为中国海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洋务之后的中国军备国防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北洋水师也是世界第六大海军。李鸿章呈奏:“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日本国内舆论也“对强大的中国的舰队的威力感到恐怖”。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看似“强大”铁甲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大决战。陆军也与日本陆军一战于朝鲜;二战于辽东;三站于威海。最终“水路交绥,战无一胜”。因为改革,这是中国近代与外国军队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但也是因为不彻底地改革,甲午战争成为中国军队败的最惨的一次。江山在列强铁蹄的蹂躏下风雨飘摇,清廷却把好不容易筹集的数百万军费用来给老佛爷修颐和园;大小官员贪腐成风,大肆捞钱,致使“定远”“镇远”两舰主炮只有三枚炮弹;旅顺陷落,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前线告急,官府贴出告示,许诺“助官抗日,可免三年钱粮”,但百姓置身局外,鲜有人响应。反观日本明治维新,举国上下主动变革,奋力赶超,对西方近代文明“始惊、次醉、终狂”。以国家的意志维新变革,以国运相赌,以小搏大。中国不仅输掉了这场战争,也输掉了国运。甲午战争,开启了日本鲸吞中国的历史。
今年距甲午战争爆发已过去了两个甲子的年头。今又甲午,这种痛,中华民族刻骨铭心。以史为鉴,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的安全影响将会是致命的。今天,我们刚刚走过改革开放35周年,距建国100周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有35年。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实现中国梦的愿望从未如此的强烈。要想强国,必先强军,要想强军,必要改革。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公报史无前例的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单列一章,可见改革的重要。
今天,我们要铸造保卫国家安全的长空利剑,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强军梦。成飞担任着国防建设的重任,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程福波董事长也曾强调过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让’变’成为企业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能墨守成规,要习惯变革”。120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凤凰涅槃,展示出波澜壮阔的复兴画卷。习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我们应当重温历史,审视走过的路,以史为镜。“每一场大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今日之中国,当谨记历史,学习历史,反省历史,检讨过去,以改革的勇气与魄力,强军富民再立于世界之巅!
技术中心
余睿
2014.9.28
第三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观影归来,心绪难平。我感动于那群小小年纪就远渡重洋学习西洋科学以图自强的孩子。他们在远行的船头跪别祖国,为的是来日民族的崛起。有这等拳拳之心者,如今有几人?这幅画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让我第一次觉得,辫子戏怎么了,一群刚刚蓄起短短的辫子的孩子身上,散发出了动人心魄的男子气概!他们无疑是大清的希望。
这部电影的内容很丰富,从北洋水师的组建直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纷纷展现:愚昧自大、苟且偷安的晚晴朝廷,一盘散沙、但求自保的地方军队,怀揣强国梦、充满爱国热忱的北洋将领,腐败堕落的舰队后勤,迟缓低效、目光短浅的清朝以及高度自律、处心积虑的日本,一系列鲜明立体的多重对比,为观众勾勒出一幅生动而又厚重的历史画图。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当看到花费了几千万两白银组建的北洋舰队七年装备未更新,沦为慈禧太后的荔枝运输船时,当看到大东沟海战中,陆战出身的丁汝昌以错误的阵型指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的北洋将领作战时,眼前的一切都令我们思绪纷纷,心情复杂。影片的最后,邓世昌壮烈殉国,刘步蟾、杨用霖相继自杀,以及光绪皇帝在风雪中面对颐和园的石舫哀呼“一千八百里江山”和李鸿章在病床上含泪概叹“千古骂名”,算是给这段历史以苍凉的结笔。可是这段历史远远没有结束, 尽管我们经常会因为它过于沉重而不去面对,但它注定深深的影响着国家的进程,当电影结尾处,解说人在海上回忆往昔,解说五十年后中国以三千五百万人的牺牲为代价,取得抗日的胜利,夺回因甲午之败、马关条约而失去的澎湖列岛和台湾;镜头中,碧蓝的大海深处,是沉入海底的北洋舰艇锈迹斑斑的船体,海面上人们在和平的阳光下尽情欢笑。历史的苍凉厚重,已把我压迫的无法喘息。国家的衰落,从落后的农业文明步入现代文明,中国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做了多少次努力?!而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了,和世界接轨了,可是我们的思想意识、文化制度,我们的社会还有数不清的弊端需要革新和进步,和平年代我们可以声色犬马麻木放纵,可是如果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浑然不觉的我们能及时警醒、团结统一、立于不败之地吗?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国求新求变努力自强的探索旅程,而那些优秀北洋将领们的伟大抱负和激情,就像是一个美丽的中国梦,虽然破碎了、幻化了,但却永生于中国东方的海上,警醒世人!
在整部影片中,表现篇幅最大的仍然当属邓世昌。电影将中国人的英雄气质和美好品行都毫无保留的赋予了邓世昌,叫人不能不敬爱这位铁骨铮铮、不怕牺牲同时又儒雅温和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牺牲很悲壮,若不是因为方伯谦和其他战舰的逃跑,致远舰拼死战斗,这条船不会负伤四百余处,不至于这么早弹尽粮绝,此时做出撞击敌船的决定,无疑是中国式的大无畏英雄气质极大的迸发,这不仅震慑了敌人,失败之后,邓世昌怀抱太阳犬含恨蹈海,更是谱写了一曲英雄悲歌,令举国震悼,光绪亲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样的死是为了国家的尊严,邓公名言: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他的殉国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信仰和精神。
这部电影内容丰富,很多细节值得回味,既感动又震撼,还引人沉思!甲午之败,让我们看到中国人的英雄气质,也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文化的弱点,至今仍能深深共鸣!中国要真正走向现代文明,征程尚远!
第四篇:观《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
观《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爱国的力量
8月14日下午,我观看了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偶有所感,今记录之。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清朝末期闭关锁国,外国列强们则都在加速进行着自己国家的大改革及大发展,落后就要挨打似乎成了清朝面临必然事实。李鸿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及建立北洋水师。
在建立近代海军时期,主角邓世昌怀着救国的志愿进入了当时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该学堂驾驶班第一届学生。
1877年,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他同样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这也为以后他们在海上战场中相遇埋下了伏笔。
转瞬间,那些少年已学成归来并带来了当时先进的铁甲战舰,这是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的强大舰队。当这只舰队出访日本长崎的时候,仇恨的日本民众与中国水兵发生血腥的冲突。长崎事件极大刺激了日本政府,天皇率先捐款,举国之力发展海军,尤其发展新式的快速炮,伺机向中国发动战争。但是清政府的腐败奢靡之风已达到顶峰,海军的军费用肆意挥霍,没有新式战舰的补充,没有炮弹补给,最终导致了舰队实力的衰败,好像一头垂死的雄狮,再也没有称王的实力。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四日篇二:2012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 2012年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 2012年10月11日晚看了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感慨万分,心情久难平复:压抑?愤怒?不止如此能解我-一个中国草根阶层的心头。昨晚很晚才睡着,做了很多关于海战的“噩”梦,我似乎也与日本人在海开战„„结局是喜还是悲呢?不得而知„„那些海战的镜头及海舰英雄们的壮志情怀及历史痕迹依然萦绕在我脑海头,使我压抑激愤难平。„„ 影片从1877年带我走进晚清的年代: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以“明治维新”的思想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 而古老的紫禁城里,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整个中国充满腐败„„
10%的工资购买最新式战舰;没粮食了,天皇宣布每天只吃一顿饭,全国都节省开支。日本人的意志和团结不得不让人佩服。而我们北洋水师七年没添置新舰,弹药不足,以次充好,军费被贪污,李鸿章无奈的说:“大清每年的钱财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相当不错了。”其实光绪帝也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好皇帝,他有心奋发节流,以前每天吃三个鸡蛋,知道物力维艰后每天只吃一个,身边的太监总管告诉他:一个鸡蛋十两银子。他问李鸿章:“市面上鸡蛋怎么卖的?”李答:“一两银子大概可买800个左右。”可见官员腐败至此,国富心不齐,晚清摇摇欲坠。光绪有心强国,怎奈大权旁落思想保守的西太后慈禧,慈禧还训斥光绪说:“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陵寝。”可惜那时的中国太落后了:思想太落后,政治太落后,教育太落后,可惜了后来一下子丢掉了1080里领土,令人心伤!
1894年,日本政府为了摆脱因国内本身的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困境,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进行所谓“清国征讨策略”,侵略我中华国土。日本舰队驶入我清政府海城,不宣面战,北洋官兵也奋勇抵抗,两边的战舰和指挥官实力其实差不多,但北洋的弹药实在太差,经常打中而不炸。否则至少可以击沉两艘日舰--松岛指挥舰和赤城号。海战历时两个小时,日军三艘战舰重创退出战斗,关键时刻邓世昌“致远”号舰队突然冲出层层弹雨,裹挟着浓烟烈火,直向日本海军的主力“吉野”号冲来!在弹尽重伤之时,邓
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即使死,也要撞沉吉野”!但是在敌舰队上百门快速炮的集中轰击下,“致远”号终于爆炸沉没!悲忿交加的邓世昌拒绝了战友的救援,誓与“致远”号同沉,但他的爱犬却死死叼住他的肩头不放,邓世昌仰头长啸,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惊天泣地,壮烈至极!其实邓世昌本来可以活下来的,当时致远舰弹药打完了只剩鱼雷,世昌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挂起冲锋旗开足马力向日指挥舰松岛号撞去,把日军指挥官吓出一身冷汗,匆忙指挥附近所有日舰来拦阻炮击。在众多日舰的夹击下,致远舰沉没了,邓世昌及其他官兵落入水中,但是他可以选择生还的,由于他们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到一种理念“舰在人在,舰忘人亡”,所以他选择了牺牲,永沉大海,同致远号一起,伴随他的还有他那只忠心的德国犬—太阳。一支曾威震东方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
看到这里,我感动又愤慨的流下了热泪:那震撼的一幕,让我怀念他,怀念北洋舰队,怀念“致远号”,„„之后北洋的节节败退,附近的军队见死不救,乃至北洋军舰全军覆没,国土沦陷„„
甲午之败,也不仅仅是慈禧西太后和那些无知的官僚导致的吗?不然,时也势也。“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政治腐败,政府愚昧妥协,民族落后于现代文明,人心尽失,爱国之士难以抱负强国,岂有不败之理呀!?
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致远,是到达远方的意思,希望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走向深蓝。”还记得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想到如今的时局,是否我们又要重导甲午中日战争的覆辙吗?警醒吧,中国!警醒吧,可爱的人民!警醒吧,无知的贪婪的官僚主义们!2012年的9月之际,日本制定“购买钓鱼岛”使其国有化,如此恶劣强盗行径又要重新上演历史的轨迹吗?不,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固有国土,我们现在的中国政府不会任你一个强盗宰割的!相比来看,日本的文化风俗都来源于中国,而日本人的聪明就在于永远创新进取,这是我们都要学习的;但日本的可恶在于历来都是强取豪夺的,贪婪的,不知错不悔改也自不量力!如今我们重要的是振兴中华,强我国力,才能保家卫国!
很欣慰的是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只靠如此的力量是不够的,相比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我们的实力强大!重要的是我们的心要强大,要坚定!永远的致远号,永远的英雄,永远的强国梦不会因为日本的贪婪而倒下的。以后还会有镇远,定远,平远,济远„„这些有着厚重历史的舰名应当传承沿袭下来„„篇三:观《甲午大海战》有感
观《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
今天看完《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后的心情是压抑的,很多因剧情而迸发而出的情感已然渐渐退去,但还有很多东西却是不可抹灭的。该片第一叙述了国家的落后就会招致他国的侵略,要国家屹立于世界之上就得强大。从北洋舰队买了重甲舰后去日本访问那段就看得出来,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威慑敌人。第二,表述了国家即使再强大但是腐败会摧毁一切。从慈禧为了寿宴挪用舰队军费,到两艘重甲舰丢硬币分第三枚高爆弹,以及后来援兵听信逃兵谣言离开防区就说明了这点!即便你军事能威慑敌人,但是体制的腐败,官员的腐败一样会使强国变弱国!第三点,居安不思危。7年没购入新的战舰,就因为慈禧认为没有战事何必再花费金钱去购买战舰,导致了后来北洋舰队吃了大亏。第四,永远不要轻视你的敌人,哪怕它的领土只有自己的一个省大!走近那个时代,那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起的时代——现在就真真切切地解剖在了我的面前。影片从邓世昌的少年时代开始,将其一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邓世昌一出场便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高远志向:当洋教师提问而众学子不能回答时,刚到水师学堂的少年邓世昌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将彼得大帝关于海军重要性的名言说出,表明自己的心志。当青年邓世昌初到英国受到英国水兵的挑衅,他给予坚决回击,有理有节地捍卫了自己和民族的尊严。当和平时期他在英国和日本几次与伊东等日本海军将领碰面时,他的话绵里藏针,表现出捍卫国家主权的拳拳之心。当他几次面对爱慕自己的“小妹”时,始终坚守着忠孝伦理,将自己的那份爱深埋心底。当他面对贪腐海军军费的贪官时,愤怒地举起了手中的鞭子??最后,在黄海海战中,在弹尽重伤之时,邓世昌高呼:“我等从军卫国,今天一死,也要撞沉吉野”,毅然开着燃着烈火的“致远”号战舰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当“致远”号爆炸沉没,邓世昌拒绝了战友的救援,誓与战舰共沉,极其悲壮,表现出以身殉国的民族大义。
或许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我看着致远舰沉没的时候,我的心是刺痛的。用血液去警醒国人,这是影片中邓世昌说的。用自己的鲜血去警醒与自己流着同样的血却还在醉生梦死的人。事实证明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至少在后来的历史进程里,英雄们的牺牲没有白费。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邓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战中英雄的个例,也并非是整个大海战中中国方面的总指挥人。但他在这段历史中展现出的是一个民族英雄的所有层面的美。事实上,在致远舰沉没之后,邓世昌完全是有机会活下去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他所信仰的“与舰同沉”的理念。这和当时那种官员各自私饱中囊花天酒地结党营私的反差很大。人活一世,并不是非要在乎钱、在乎名、在乎命,更应该寻求一种气节,追逐灵魂深处的坚持。
以史为鉴,这部电影中有太多的情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面对来敌,在装备落后、弹药不足等不利条件下,义无反顾的出战。这些爱国将领的爱国之心及面对困难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北洋水师最终的失败,固然和清政府的腐败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自身不团结,各自为战等因素也为黄海一战的失败埋下
了种子。
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应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待集体、对待工作、对待同事,要以史为鉴,要有集体观念,荣誉观念,为集体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为单位树立良好的风气。
第五篇:观《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
观《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有感——爱国的力量
8月14日下午,我观看了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偶有所感,今记录之。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清朝末期闭关锁国,外国列强们则都在加速进行着自己国家的大改革及大发展,落后就要挨打似乎成了清朝面临必然事实。李鸿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及建立北洋水师。
在建立近代海军时期,主角邓世昌怀着救国的志愿进入了当时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该学堂驾驶班第一届学生。
1877年,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他同样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这也为以后他们在海上战场中相遇埋下了伏笔。
转瞬间,那些少年已学成归来并带来了当时先进的铁甲战舰,这是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的强大舰队。当这只舰队出访日本长崎的时候,仇恨的日本民众与中国水兵发生血腥的冲突。长崎事件极大刺激了日本政府,天皇率先捐款,举国之力发展海军,尤其发展新式的快速炮,伺机向中国发动战争。但是清政府的腐败奢靡之风已达到顶峰,海军的军费用肆意挥霍,没有新式战舰的补充,没有炮弹补给,最终导致了舰队实力的衰败,好像一头垂死的雄狮,再也没有称王的实力。
侵略扩张的野心终于使日本发动了战争,1894年,黄海上,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展开队形,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队的大海战!在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中,日本的快速炮显出绝对优势,而中国海军的炮弹却经常命中敌舰而不炸!北洋舰队的军舰连连被击沉,关健时刻,“致远”号突然冲出层层弹雨,裹挟着浓烟烈火,直向日本海军的主力“吉野”号冲来!在弹尽重伤之时,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同时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但是在敌舰队上百门快速炮的集中轰击下,“致远”号终于爆炸沉没!悲忿交加的邓世昌拒绝了战友的救援,誓与“致远”号同沉,但他的爱犬却死死叼住他的肩头不放,邓世昌仰头长啸:“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惊天泣地,壮烈至极!连日军也肃然起敬,被后人敬为“中华民族近代史第一英雄”。在影片结束后,我感慨于英雄落幕的悲壮,更对那些爱国志士们敬重万分。我敬重他们不畏艰难,不畏牺牲,勇于为国献身的精神;我敬重他们有高尚的志趣和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的决心;我敬重他们证明了爱国的力量虽是无形的,但却是无限大,大到可以让人们去追随他们的道路,为自己的国家能够强大去无私奉献并没有半点悔恨。看完了这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我感觉更爱自己生长的这片热土,旧中国已然逝去,但新中国却会不断强大起来,我想向那些爱国志士一般,用自己的全部去建设国家,为祖国繁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延续这份爱国的力量。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