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选修(一)《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8:0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4选修(一)《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4选修(一)《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

第一篇:04选修(一)《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

选修

(一)《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

北京昌平一中 曹万祥 邵辽江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

2、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3、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4、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5、利用虚拟教室整合现实课堂,促进学生在文言知识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课时: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印发《教师教学用书》选修

(一)P68-70的相关资料。

让学生了解“士”阶层、古人座次、课文的删节段落及参考译文等内容,以期让学生熟悉那个时代,降低文言难度,帮助理解课文。

2、通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信陵君的故事图片,并通过挂图讲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观看话剧《虎符》录像片断。

这一步骤要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春秋“五霸”、战国“四君”,秦赵长平之战,信陵君的悲剧人生等。

3、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完成学案练习。

二、《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设计意图:

鉴于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司马迁的《鸿门宴》,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本课就不再对作者及《史记》进行介绍,也不搞文本串讲。课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我们建议进行分项梳理,原因是学生的初中文言知识薄弱,学生自学有一定的困难,而这篇文章的文言知识多而复杂,教师用这种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了解、掌握文言知识重点。学生对照课下注解和下发的译文,通览全文,课前完成《学案》练习,对学习中不懂的问题可在课上提出,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附】学案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注意异读字)

安釐王 昭王薨 无贤不肖 侯嬴 厚遗之 执辔 车骑 俾倪 公子姊 ..........冠盖相属 辩士说王 车骑百余乘 今有难 譬若 以肉投馁虎 屏人间语 ..........嚄唶宿将 遂将晋鄙军 负輮矢 北乡自刭 .....

(二)文学常识填空(巩固知识)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作者,字,是 时期的、、。《史记》是我国最早的 通史,它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 时代,下至 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三十、七十、十、八,共130篇,52万余字。

《史记》对后代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其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与儒学颇有相异之处,对历史人物的叙述、描写,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特别擅长从正面用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和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展示人物的性格。鲁迅曾高度评价其为“。”(《汉文学史纲》)。

(三)文言知识梳理(并附答案)

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坐:通“座”)

2、见其客朱亥,俾倪(俾倪:通“睥睨”)

3、辞决而行(决:通“诀”)

4、侯生果北乡自刭(乡:通“向”)

5、独不怜公子姊邪?(邪:通“耶”)词类活用:

1、皆谦而礼交之(礼:名作状,以礼相待)

2、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骄:形作动,慢待)

3、公子从车骑(从:使动,使„„跟从)

4、留车壁邺(壁:名作动,驻扎)

5、为能急人之困(急:意动,以„„为急)

6、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屏:使动,使„„走开)

7、北救赵而西却秦(北、西:名作状,向北,向西)

8、公子从车骑,虚左(虚:使动,使„„空着)

9、今公子有急(急:形作名,危急的事)

10、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下:名作动,谦逊地对待)

1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袖:名作动,拿出袖里藏的;椎杀的“椎”名作动,杀)

12、且公子纵轻胜(轻,形作动,轻视,看不起)

13、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洁,使动,使„„洁)

14、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立,使动,使„„立)

15、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众,形作名,军队)

16、北救赵而西却秦(却,使动,使„退却)古今异义:

1、而以公子为长者

2、愿枉车骑过之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4、数遗魏王及公子书

5、公子再拜,因问

6、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

7、公子颜色愈和 句式: A.判断句

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2、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3、此五霸之伐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晋鄙嚄唶宿将

6、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省略句

1、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侯)不肯受

2、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朱亥)击之

3、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 C.倒装句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宾语前置)

2、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

3、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宾语前置)

4、请救于魏(状语后置)

5、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状语后置)

6、侯生果北乡自刭(状语后置)D.被动句

1、而如姬最幸

2、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四)阅读全文,归纳文章段意(训练概括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部分(1—2)介绍信陵君的身份、为人和他的影响。(开头介绍身份是史传的体例,“仁而下士”为一篇之纲)

第二部分(3—4)写信陵君亲迎侯嬴,表现他“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为下文写侯嬴献策和朱亥椎杀晋鄙设伏)

(3)亲迎侯生。

(4)侯生为公子上等门客。

第三部分(5─11)写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是文章的主体)(5)秦围邯郸,魏王持观望态度。(6)侯生献计,窃符计成。

(7)侯生荐朱亥与公子俱行救赵。(8)朱亥椎杀晋鄙。

(9)信陵君夺军却秦,赵存。(10)侯生北乡自刭。

(11)信陵君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五)阅读思考

1、课文第二段说魏公子为人“仁”,诸侯认为公子“贤”,可他为什么要“窃.符救赵”?请你结合全文,评价一下信陵君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目的:了解故...事背景,熟悉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初步评述人物)

2、概括侯嬴“四难”公子的主要内容,说说这个环节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何作用?

3、鲁迅高度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认为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种说法的?(提示: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笔墨详略分析)

4、摘录课本中让你最有感触的一个词语、一句话、一处描写和一句评议,分别谈谈你的感受。

三、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订正学案,解决语言层面的问题,积累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以学生质疑、教师答疑的方式推进课堂活动。(详见学案)

补充的文化常识:

1、魏公子无忌: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信陵君是其封号。信陵,地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境内。安釐王把信陵封给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无忌,作为“食邑”(邑中所收租税,由受封者享用和支配),故号信陵君。

在“仁而下士,皆谦而礼交之”这方面信陵君比其他三个君子更突出。司马迁对此极为赞赏,所以在文章中洋溢着对信陵君由衷的敬慕之情,七十多个“公子”连用,即可表明这一点。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他们都曾为诸侯的领袖,史称“五霸”。

3、作者简介

《信陵君窃符救赵》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作者司马迁(约前14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龙门人。早年游踪几遍全国,到处考察民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任父职,为太史令,能够有机会读尽史官所藏图书,为他后来写《史记》作了充分准备。后因替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完成史籍《太史公书》,即后称《史记》的写作工作。

第二阶段:梳理结构,解决内容层面的问题,即完成“教学目标”中的3、4两项,以小组探究、讨论交流方式进行。(结构梳理见“学案”)

第二阶段中需要讨论的有关内容:

1、在这篇课文里突出表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明确:对“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的评价,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这是司马迁的一种理想道德。他歌颂那些忠于知己、能为知己者奋勇牺牲的人,而憎恨那些朝秦暮楚,不念旧交,甚至落井下石的败类。在此,他所正面歌颂的人物大都具有忠于知己,为知己尽心效力,甚至在紧要关头能为知己奋勇献身的特点。

(2)在封建社会里,士能如此,不失为一种美德,是值得称颂的。但是,这一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信条,是一种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处世哲学,尽管侯嬴、朱亥与信陵君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但本质上他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种主子与奴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所以统治者与士的关系只能是“知”与“被知”、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某些士人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之后便踌躇满志,把统治者视为知己,表示要为知己者用,甚至为知己者死,无非是要报知遇之恩,尽力效忠而已。这与我们所提倡的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献身,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写作特点

(1)选材详略得当。

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 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略写与朱亥的交往,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请”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

在“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献策是详写,因为这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领兵进击秦军的军事行动则一笔带过,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

(2)烘托手法的运用

烘托手法分为两种: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前者的例子有:

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

以侯生北乡自刭、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

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急人之困”;

以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烘托信陵君因却秦救赵而赢得的威望。

后者的例子有:

以信陵君虚左自迎侯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

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3)情节迂回曲折

如侯嬴“四难”公子。穿着破旧,直坐尊位,这是一难;要公子驾车枉道,让他去拜访杀猪的朋友,这是二难;与朋友滔滔不绝,高谈阔论,令公子久立于市中,这是三难;宴会之上并不辞谢,堂而皇之地高坐于首席之上,这是四难。侯嬴得这“四难”公子,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摇曳生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4)通过语言、神情刻画人物形象

关于信陵君、侯嬴、朱亥等人的语言动作,可以让学生分析。

四、利用网络平台活动的建议:

1、利用网络资源,推荐学生课外阅读:

《魏公子列传》、《魏世家》、第8课朱自清的《读〈史记〉〈汉书〉》、张蔓菱的《择死与择生》、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等篇目,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其视野。

2、利用网络,在选修论坛中设置“《信陵君窃符救赵》大家谈”主题: 查找相关资料,介绍本文作者、时代背景,信陵君其人,选其精要发到网络平台互相交流。

查找相关资料,介绍人们对信陵君的评价(注明出处)。

要求:

言简意赅,对相关资料需要加工整理,不能简单堆砌,并附上自己的精要评议。

设计目的:作相关知识的积累与拓展,学会知人论世,看作品,品人物。

3、选择“自迎侯生”“侯生献计”“如姬窃符”“杀将夺军”“高歌凯旋”等片断,改编成课本剧,并作3分钟表演准备。

这几个步骤既可以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其语文的综合素质。

4、写作拓展训练:(1)司马迁倾其毕生精力完成了史书杰作《史记》,但其著作却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对此,你有何认识?结合《史记》的创作过程,谈谈你的感受。

(2)请以信陵君的身份给魏王写一封信,劝说魏王派兵救赵,并准备在班里朗读此信。

(3)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段不少于400字的文段。《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在这部书中,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平准书》、《货殖列传》;司马迁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他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第二篇: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1)公子(2)无忌者,魏昭王(3)少子,而魏安釐(xī)王

(4)

异母弟也

(5)

。昭王薨

(6),安釐王即位

(7),封

(8)

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士以此(20)(9)而下士(21)(10),士无

(11)

(12)

不肖

(13),皆谦而

(14)

礼交

(15)

(16),不敢以

(17)

其(18)

富贵骄谋

(19)

士。方数千里争(27)往归(22)之,致

(23)

食客

(24)

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夷门

(37)

(29)

(25)(26)

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臣公子执辔(33)曰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34)

(28)

监者

(38)(43)

(30)

。公子闻之

(44)

(31),往请,欲厚遗

(45)

(32)

之。不肯受,(46)修身洁行数十年,终(35)

不以

(36)

监门困故

(50)

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直上

(51)

(39),大会宾客。坐定,观

(47)公子从车骑(40),虚左(41),自迎夷门侯生,故(68)(56)

(42)

。侯生摄敝衣冠

(49)

载公子上坐

(52),不让,欲以公子。宾(48)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55)

在市屠

(58)

中,原

(59)

枉车骑过

(53)

之。”公子引车不变,乃

(65)

(54)

入市,侯生

(61)下,见其客朱亥,俾倪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家,公子引“今日赢之有所过(80)(67)(74)久立与其(69)

(57)

客语,微察

(63)

公子,公子

(71)

(60)

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

(64)(62);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遍赞

(70)(76)

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谢

(66)

客就车。至谓公子曰:

(79)侯生坐上坐(75)(81)

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夷门报关者公子之

(84)(90)

(78),公子起,为寿

(72)

侯生前。侯生因

(86)

(73)为公子亦足矣过之!赢乃

(77)(83)

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

(85),今公子故(82)。赢欲就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

(87)

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赢为于是(92)(88)小人,而(89)以公子为长者上客。,能下士也

(91)。

罢酒(93),侯生遂(94)为(95)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数(104)(96)屠者

(97)

朱亥,此子

(98)

贤者

(99),世莫

(100)

能知

(101),故隐

(102)

屠间耳

(103)

。”公子往,请之(105),朱亥故(106)不复谢(109)(107)

。公子怪之

(110)

(108)。

(111)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114)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116)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

(126)

(112)

弟平原君

(113)

夫人,数

(128)遗(115)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下(121)

十万众

(117)

救赵。秦王使使者

先击之

(127)

(118)

告魏王曰:“吾攻赵,旦,魏

于魏,让

(137)暮留(119)且(120),而(122)诸侯敢救赵者(140)

(123),已

(124)

(125)

赵,必移兵

(135)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

(136)(129)军壁(130)邺(131)(139),名(132)为救赵,实持两端者(141)

(133)

(134)

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能急人之困

(153)(157)

(145)

魏公子曰:

(147)“胜之(138)所以自附(148)为婚姻,以

(142)

公子之高义公子纵

(143),为

(144)

。今

(146)

邯郸旦暮降秦而救不至,安在(156)公子能急人之困也(149)

!且

(150)(151)

(152)

胜,弃之降秦,独

(154)

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数(shuò)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shuì)王万端。魏王畏秦。终(158)

不听公子。

(164)公子自度(167)终(159)不能得之于王(169)

(160),计

(161)

不独生

(162)

而令

(163)

赵亡,乃请宾客

(165),约

(166)

车骑百余乘

(176),欲以(168)客往赴秦军(184),与赵(170)

(171)

死。行过

(186)

(172)

夷门,见侯生,具

(173)

告所以

(174)

(175)

死秦军状

(177)

。辞矣(178)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191)(198)(185)(179)

!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

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

(193)

(201)

(180),曰:吾所以待侯生

(188)

(181)

者备

(182)(183)死,而侯生曾

(192)(200)

(187)

有所失

(204)

(189)

?”复引车

(195)

(205)

(190)

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196)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虎,何功之有哉如姬

(219)

(194)

天下。今有难,无他端客?然公子遇

(213)

(222),而,公曰:

(215)欲赴秦军(207)(197),譬若(216)以(199)肉投馁?尚

(202)

(203)

事臣厚

(206)子往而臣不送,以是(223)(208)知公子恨之(217)

(209)

复返也。”公子再拜

最幸

(220)

(224)

(210),因

(211)

(212)

。侯生乃能窃

屏人

(214)

间语“赢闻晋鄙之兵符杀,如姬资之如姬之(226)常在王卧内,而(228)

(218),出入王卧内,力

(225)

(221)

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

(233)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227)

能得。如姬为耳

(231)

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237)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

(229)

未有路

(230)

。公子诚

(232),则

(234)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235),此五霸之伐也

(238)

(236)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

(240)

盗兵符与公子。

(242)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而复请子泣(243)

有所不受

(239),以便国家。公子即

(246)(250)

(241)

合符,而晋鄙不授;不听,可使击

公子兵,泣耳,岂

/ 11 之,事必危矣。臣客(244)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

(zè),大善

(247)(248)

之。于是公(249)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

(251)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252)市井以(257)

(253)

鼓刀

(254)

屠者,而之秋

(262)

(255)

公子亲数(shuò)存

(268)

(256)

之,所

(263)不报谢者,以为小礼(259)无所用。今公子有急(264)

(260),此乃臣效命

(266)

(261)

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北乡

自刭

(269)

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公子遂行。

至邺,矫(271)

(265)

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

(267),以

(270)

送公子。”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来代之,何如哉(283)(278)

(272),举手视

(273)

公子曰:“今吾拥四十斤铁椎椎

(274)

十万之众,屯

(275)

于境将

(276)

上,国之重任。今单车得选兵栏矢(285)(277)

?”欲无

(286)

(279)

听。朱亥袖

(287)

(280)(281)

杀晋鄙。公子遂

(288)

(282)(jiàng)晋鄙军。勒兵(290),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遂救邯郸,存

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

(292)

(284)

。”

(289)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291)

界,平原君负

(293)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

(295)

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魏王怒(296)[1](294),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298)公子之盗其兵符,矫(297)

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

(299)

秦存赵,使将将

(300)

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2注释译文编辑

作品注释

1.魏:战国时国名,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魏晖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2.公子:诸侯的儿子,后来官僚的二子也称公子。

3.魏昭王:名遬(古“速”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95~前277年。

4.安釐王:名圉(yǔ),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76~前243年。釐:也写作“僖”。

5.异母弟:同父不同母的弟弟。者„„也:最常见的判断句式,可译为“„„是„„”。

6.薨(hōng):周代,诸侯死了叫薨;后代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7.即位:指帝王登位。

8.封: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9.仁:仁爱。

10.下士:恭谦地对待士人。下:谦让。

11.无:不论。

12.贤:有才德。

13.不肖:无才德,于贤相对而言。

14.而:顺承连词,可不译。

15.礼交:按一定礼节与人交往。

16.之:他们,代“士”。

17.以:凭仗。

18.其:他的,代信陵君。

19.骄:骄傲地对待,形容词用作动词。

20.以此:因此。此:代上句内容,甚言区域之广。

21.争:争先恐后。

22.归:投奔,归附。

23.致:招来。

24.食客:亦称门客,指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并为主人效劳的人。

25.加兵:施加兵力,及发动战争。

/ 11

26.谋:图谋,做侵犯的打算。

27.隐士:封建时代称隐居民间不肯做官的人。

28.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29.夷门:大梁城的东门。

30.监者:守门人。

31.之:他,代侯赢。

32.厚遗:丰厚地赠送,即赠送丰厚的礼物。遗:赠送。

33.臣:我,秦汉前表示谦卑的自称。

34.洁行:使品德纯洁。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5.终:终究。

36.以:因为。

37.监门:指看守城门。

38.故:缘故。

39.置酒:备办酒席。

40.从车骑(jì):带着随从车马。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

41.虚左:空出尊位。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

42.生:先生的省称。

43.摄敝衣冠:撩起破旧的衣服。摄:拉、拽、撩起。敝:破旧。衣冠:衣服。偏义复词,冠没有意义。

44.直上:径直上(车)。

45.载公子上坐:把自己安置在公子左边的尊位上。载:安置,搁。上坐:尊位,上位。坐,同“座”。?

46.以:凭借,“以”后省宾语“之”。之,代侯生上述行动。

47.观:观察。

48.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亲自驾车)。

49.客:这里指朋友。

50.市屠:肉市。

51.愿:希望。

52.枉车骑(jì):委屈“您的”车马随从。

53.过:访问,看望。

54.引车:带领车骑。

55.俾(bì)倪(bì):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傲慢神态。

56.故:副词,故意。

57.其:他的,代侯生。

58.语:说话。

59.微察:偷偷地观察。察:与上文“观”互文见义。

60.颜色:脸色。

61.宗室:与国君或皇帝同一祖宗的贵族。

62.举酒:开宴的意思。

63.窃:暗地,偷偷地。

64.终:副词,始终。

65.乃:副词,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示衔接,可译为“然后”“于是”。

66.谢:告辞。/ 11

67.引:导引。

68.上坐:尊位。坐:同“座”,名词。“上坐”前的“坐”为动词。“上坐”前省介词“于”(在)。

69.遍:周遍,一个一个地。

70.赞:见(xiàn),这里是介绍的意思。“赞”是使动用法。

71.酒酣:饮酒兴尽畅快。

72.为寿:也叫上寿,意思是向尊者献酒,并致辞祝颂。“侯生前”之前省介词“于”(向)。

73.因:于是。

74.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75.为:难为,作难。

76.足:够。矣:啦,表示事物的既成状态,并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77.乃:(仅仅)是。

78.报关者:名词性“者”字短语,守城门的人,即负责开关城门的人。关:门栓。

79.不宜:不应该。

80.有所过:有逾越常礼之处。所过:名词性“所”字短语,作“有”的宾语。过:逾越。

81.故:特意。

82.过之:逾越常礼。之:代词,指向侯生“遍赞宾客”一事。

83.就:成就。

84.之:的,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85.立:使„„立,动词的使动用法。“市中”前省介词“于”(在)。

86.过客:访问朋友。过:访问。

87.以:介词,后省宾语(之)。

88.以„„为„„:文言中表示意谓意义的格式。以:是表“译文”意义的动词,与“为”字相配,组成兼语式的意动句,表示对人或事的看法或判断,相当于“认为„„是„„”。

89.而:连词,连接两个句子,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

90.长者:有德性的人。

91.也:表肯定语气。

92.于是:承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

93.罢酒:结束宴会。

94.遂:就。

95.为:成为,做了。

96.所过:名词性“所”在短语,意即“访问的”。

97.屠者:以屠宰牲畜为业的人,可译为“屠夫”。

98.子:古代男子的尊称。

99.贤者:有才德的人。

100.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

101.知:了解。故:所以。

102.隐:埋没,作“隐居”讲,也通。

103.耳:助词,表示范围的仅此性,相当于“而已”,这里可不必译出。

104.数(shuò):多次。

105.请:拜访他,代朱亥。

106.故:故意。

/ 11

107.复谢:答谢,问访。

108.怪之:以之为怪,意即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属意动用法。之:指代上面两句的内容。

109.秦昭王:即昭襄王,名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06~前251年。秦破赵长平军,在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命白起为大将军,在长平大败赵军,活埋赵军降卒四十万人,赵国大为震惊。

110.长平,赵地,在今山西省高平县。

111.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112.赵惠文王,赵孝成王的父亲。

113.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的封号,任赵相。公元前259年,秦兵围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

114.数(shuò):多次。

115.遗(wèi):致送。

116.将(jiàng):统率。

117.众:这里指军队。

118.使使者:派遣使者。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后一个“使”与“者”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用来指代人,意即“出使的人”(使臣)。

119.旦暮:早晚间,形容很短时间。

120.且:副词,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可译为“就将”,“将要”。

121.下:动词,攻下。?

122.而:这里用为假设连词,如果。

123.者:语助词,用在表假设的分句的末尾,可译为“的话”。

124.已:时间副词,可译为“在„„之后”。

125.拔:攻克,与上文的“下”为近义词。

126.移兵:调动军队。

127.之:它,代“诸侯”。

128.止晋鄙:叫晋鄙停止前进。止:使„„停止。

129.留:使„„停留,都表使动。

130.壁:原义是营垒,这里是安营驻扎的意思。

131.邺:魏地名,靠近赵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前省略介词“于”(在)。

132.名:名义上。

133.持两端:手握两头,比喻对双方采取两面手法,不敢得罪或支持哪一方。

134.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

135.观望: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形势的变化。

136.冠盖相属:指使者相连续。冠:帽子,借指礼服。盖:车盖,借指华美的车子。冠盖:指使者。相属(zhǔ):连续不断。

137.让:责备。

138.胜:平原君(赵胜)自称,可译为“我”。

139.自附:自愿地依附。

140.婚姻:亲戚,因男女婚嫁而结成亲戚。所以„„: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缘故”或“之所以„„”。

141.者:表句中停顿,并提示下文将有所说明。

142.以:因为。

143.高义:高尚的道义。

144.为:是。

/ 11

145.急人之困:为别人的困苦焦急操心。急:形容词用作动词。

146.今:如今。

147.而:然而。

148.安在:(表现)在哪里。安,疑问代词,表处所,作动词(在)的宾语,倒置。

149.也:与(安)配合,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150.且:连词,况且,表转换话题。

151.纵:连词,纵然,即使。

152.轻:看不起,形容词用作动词。

153.弃:抛弃。之:我,代平原君。

154.独:副词,可译为“难道”“竟(然)”。

155.邪:吗。

156.患之:为这件事担忧。患:忧虑。之:指赵求救而魏王不肯救。

157.终:始终。

158.度(duó):估量,推测。

159.终:终究。

160.得之于王:从魏王那里得到给赵的援助。之:贷出兵救赵的事。于:从。

161.计:决计,打算。

162.不独生:不独自活着,即下文“与赵俱死”的意思。

163.令:使,让。

164.乃:副词,于是,表示前后两个分句的衔接。

165.宾客:止门下的食客。

166.约:准备。

167.乘(shéng):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

168.以:率领。

169.赴秦军:赶去与秦军拼命。赴:奔走以从事,这里有舍身投入的意思。

170.赵:指赵国将士。

171.俱:副词,一同。

172.过:经过,与上文“过客”“有所过”等的“过”,含义不同。

173.具:备,都,完全。

174.所以:表原因,这里可译为“之所以”。

175.欲:将要。

176.死秦军:与秦军拼命,与秦军同归于尽。

177.状:情况。这是个双宾语句,省近宾语“之”,“之”代侯生。译时用“把”字将远宾语提到谓语“具告”前。

178.辞决:辞别,告别。辞:告。决:通“诀”。

179.勉之:努力。之:为凑足一个音节,无义。矣:吧,表祈使语气。

180.快:痛快。

181.所以待侯生:名词性短语,意即“用以对待侯生的礼节”。

182.备:完备,周到。

183.矣:了,表肯定语气。

184.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 11

185.且:副词,将要。

186.曾:副词,表示事实出人意外或已达到某种极限。竟(然),简直。

187.岂:难道。

188.所失:名词性“所”字短语,这里用来指代“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失:失礼,礼节不周到,与上句的“备”字相对而言。

189.哉:与“岂”配合,表反问,可译为“吗”。

190.引车:率领车骑。

191.故:副词,早已,本来就。

192.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193.名:声名。

194.闻:传布。“天下”前省略介词“于”(到)。

195.他端:别的办法。

196.而:却,表转折。

197.赴秦军:舍身投入秦军。

198.譬若:好像。

199.以:拿。

200.馁:饥饿。

201.何功之有:即“有何功”,有什么作用。之:起着把宾语“何功”提前的作用。哉:与“何”配合,表疑问,可译为“呢”。

202.尚:副词,还。

203.安:为什么,何必。

204.事:用。

205.遇:对待。

206.厚:优厚。

207.而:却。

208.以是:因此。

209.恨之:对我的行为感到遗憾。恨:遗憾。也:表示肯定语气。

210.再拜:连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反映求计心切。

211.因:于是。

212.问:咨询,请教。这一句省略的成分比较多,全句的意思是:于是向侯生请教救赵的计策。

213.乃:就,于是。

214.屏(bǐng)人:叫旁人走开。屏:使„„退避,动词的使动用法。

215.间(jiàn)语:密谈,私语。

216.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铜玉或竹木做成,状如虎,又成虎符,上刻文字,剖成两半,彼此相合。一半授给出征将帅,国君有命令,派人持留下的半符前去传达,两相吻合,命令才能施行。

217.卧:卧室,寝宫。

218.而:顺承连词,可不译。

219.如姬:安釐王宠妃。

220.幸:旧指得帝王宠爱。

221.力:能力。

222.窃:窃取,偷到。

/ 11

223.资之:为这事悬赏。之,代“如姬父为人所杀”的事。一说,资,做“蓄”解;资之,蓄为父报仇之心。

224.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225.为:对,介词。

226.之:用于分句的主谓之间,表语意未完。死:这里是献出声明的意思。

227.无所:是表示否定的动宾关系的习惯格式,相对于“没有什么„„”。无,是个动词;所,与后边的动词相结合,作“无”的宾语。

228.辞:推辞。

229.顾:只是,但是。

230.路:途径。

231.耳:罢了,表限止语气。

232.诚:副词,果真。

233.许诺:答应。

234.则:就(会)。

235.却秦:使秦军退却,意即打退秦军。却:使„„退去,使动用法。

236.伐:功业。

237.果:果然,真的。

238.主令:国君(或天子)的命令。

239.有所不受:有时(可以)不接受。吕昌莹《经传衍义》:“有所,谓有时也。”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240.便:利。

241.即:连词,即使。

242.授:授给,交给。

243.请:问,请示。

244.臣客:我的朋友。

245.与俱:跟(您)一起去。介词“与”后省宾语“之”(公子)。俱:与“偕”同义,一路同行。

246.听:听从。

247.大善:很好。“使”后省兼语“朱亥”。

248.击:打死。

249.泣:流泪,低声哭。

250.嚄(huò)唶(zè)宿将:意思是叱咤风云很有威望的老将。嚄:大笑。唶:大叫,很有威势的样子。宿将:有威望的老将。

251.是以:因此。

252.乃:副词,帮助表判断。

253.市井:古代指做买卖的地方。

254.鼓刀:动刀,操刀。

255.而:可是。

256.存:问候。

257.所以„„:相当于“„„的缘故(原因)”。

258.报谢:答谢。

259.小礼:指“所”字短语,意即“用处”。

260.急:急难之事,形容词用作名词。

/ 11

261.效命:贡献生命。

262.秋:时机。

263.过谢:登门拜谢。

264.请:请让我。

265.数(shǔ):计算。

266.行日:行路的日程,行程。

267.以至晋鄙军之日:介宾短语作状语。以,在。

268.北乡(xiàng):是“乡北”的倒装,意即面向北方。乡:同“向”。晋鄙军驻地邺在大梁北边,故侯生说“北向”。

269.自刭:刎颈自尽。

270.以:送,介词,以(此)。这里有报答的意思。

271.矫:假传,诈称。

272.疑之:怀疑这件事。

273.视:这里指瞪着眼睛仔细观察。

274.拥:持,掌握的意思。

275.屯:驻扎。

276.境:边境。邺,靠近赵国,故说“境上”。

277.单车: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

278.何如哉:(这是)怎么回事呢。何如:表示对情况的询问。哉:表疑问语气,也有感叹的色彩。

279.无:不。听:听从。

280.袖:藏在袖子里,名词用作动词。

281.椎:通“锤”,是用以击人的武器。前一个“椎”是名词,做宾语。后一个是动词,用椎打,“杀”是它的补语。

282.遂:于是,就。

283.勒兵:约束,整顿军队。一说,检阅军队。

284.归养:回家奉养父母。

285.选兵:经过挑选的精兵。

286.解去:解除包围,撤离赵国。去:离开。

287.存:保存。

288.于:到。

289.负:背着。

290.栏矢:简筒和弓箭。栏:盛简的器具。

291.先引:在前引路,是隆重的礼节。

292.及:比得上。及公子者:名词性“者”字短语,意即“比得上公子的人”。

293.自比于人:拿自己跟别人相比。人:指信陵君。意思是邯郸被秦军围困,平原君自己不能像信陵君那样早日击退秦军,因而自愧不如。

294.决:同“诀”,话别。

295.果:果然。

296.怒:恼恨。

297.矫:即矫令,假传(安釐王的)命令。

298.知:后面省宾语“之”,“之”代上句的内容。

/ 11

299.却:使„„退却,使动用法,可译为“打退„„”。

300.将:前一个是名词,将军,后一个是动词,率领。原文译文

魏国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登上王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为人,待人仁爱,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凡是士人,不论德才高低,公子都谦逊地有礼貌地同他们结交,不敢凭仗自己的富贵对士人骄傲。因此,方圆几千里以内的士人都争着去归附他,他招来了食客三千人。在这个时候,各国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又有很多门客,有十多年不敢施加武力打魏国的主意。

魏国有位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岁了,家里贫穷,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侯赢不肯受,说:“我修养品德,保持操行的纯洁,已经几十年了,终竟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宾客)坐好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走上车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缰绳,(态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你的车马去访问他。”公子就驱车进入肉市。侯生下了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傲视着,故意久久地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一面)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相和贵族以及其他宾客坐满堂上,等待公子开宴;市上的人都看着公子握着缰绳驾车,公子的随从都暗地骂侯生。侯生看见公子(温和的)脸色始终没有改变,才辞别朱亥登上车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为他举杯祝寿。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难为您也算够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委屈自己的车马,亲自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中,不应该有逾越常礼之处,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礼。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爱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市场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认为公子是有德性的人,能够谦虚地对待士人。”

于是结束宴会。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没有哪个人了解他,因此隐居在屠户中间。”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屡次向他问候。朱亥故意不答谢。公子对此感到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打败了赵国长平的驻军,又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王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军队援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诉魏王说:“我进攻赵国(都城),早晚将要攻下来;如果诸侯有敢援救赵国的,我在攻克赵国后,一定调遣军队首先攻打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叫晋鄙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邺,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两面讨好,以观望局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使臣连续不断地来到魏国,责备魏公子道:“我之所以自愿高攀您结为姻亲,是因为公子义气高尚,是能够关心和解救别人困难的。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公子能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这一点又表现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看不起我,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公子为此事发愁,屡次请求魏王发兵,同时让自己的门客和辩士用各种理由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

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从魏王那里得到救兵,决计不独自活着而使赵国灭亡,于是邀请门客,准备了一百多量车,想率领门客去同秦军拼命,与赵国人死在一起。走过夷门时,会见侯生,把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情况和原因全告诉侯生。告别出发,侯生说:“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您一道去。”公子走了几里路,心理不愉快,说:“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我即将去死,可是侯生连一言半语送我的话都没有,我(对他)难道有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吗?”便又调转车子回来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公子会回来的。”接着说:“公子喜爱士人,名称传遍天下。现在有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赶去同秦军拼命,这就像拿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公子还用门客干什么!然而公子待我恩情深厚,公子前去(拼命)而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对此感到遗憾,一定会再回来的。”公子拜了两拜,说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如姬最受宠爱,经常出入魏王的卧室,她有办法能够偷到它。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悬赏请人报仇有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办法替她报杀父之仇,但没有人

/ 11

[1]能够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下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出力,即使)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果真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兵符,夺取晋鄙的军队,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公子依从他的计策,去请求如姬。如姬果然偷出兵符交给公子。

公子出发时,侯生说:“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为的对国家有利。公子即使合了兵符,如果晋鄙不把军队交给公子,再向魏王请求,事情就一定危险了,晋鄙听从,那很好;不听从,就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起来。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泣呢?”公子说:“晋鄙是位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去(接他的兵权),恐怕他不会听从,必定要杀死他,因此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本是市场上一个操刀宰杀牲畜的人,可是公子多次亲自来慰问我,我之所以不回谢,是因为我认为小的礼节没有用处。现在公子有急难,这就是我替您贡献生命的时候了。”于是他就跟公子一同前去。公子又去向侯生辞别,侯生说:“我应当跟您去,年老了,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公子走路的日程,在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天,我面向北方自杀,以此来送公子!”

公子于是就出发了,到了邺城,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了兵符,对此感到怀疑,举起手来注视着公子,说:“现在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交给的重任。如今你单车匹马来接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不听从(命令)。朱亥拿出袖子里藏着的四十斤重的铁锤,用锤子打死了晋鄙。

公子于是统率了晋鄙的军队。整顿队伍,给军中下了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这样,)得到经过挑选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打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救下了邯郸,保存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城外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给公子引路。赵王拜了两拜,说道:“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啊!”(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信陵君相比。

公子与侯生分别,到达晋鄙军中那天,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魏王恼恨公子偷了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些情况。已经击退了秦军保存了赵国之后,公子派部将率领军队回归魏国,他独自和门客留在赵国。

/ 11

第三篇:《信陵君窃符救赵》练习

《信陵君窃符救赵》练习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 好(“坐”能“座”)

2、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3、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

4、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二)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1、品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2、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3、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4、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B、形容词作动词

5、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

7、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

8、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

9、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10、品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11、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12、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名词作状语

13、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14、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三)一词多义

故: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

(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

(特意)朱亥故不复谢

(有意)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

引:

公子引车入市

(带领)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延请)

就:

乃谢客就车

(上,登上)赢欲就公子之名

(成就)

金就砺则利

(接近,靠近《劝学》)使归就戮于秦

(接受《殽之战》)

下: 复引车追问侯生

(退回)为公子先引

(引路)

礼贤下士

(谦逊地对待)旦暮且下

(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少于《赤壁之战》)

辞:

辞决而行

(辞别)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近日奉辞伐罪

(命令《赤壁之战》)

臣等不肖,请辞去

(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存:

公子亲数存之

(问候)却秦存赵

(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生存《出师表》)

(四)古今异义

1、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 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五)翻译:

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2、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公子的为人,心性仁厚而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无论士人的才能高低,公子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敢因自己富贵而对人骄傲。)

3、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公子带着车马,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

4、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侯生整理一下他的破旧衣帽,径直走上车去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来窥测公子的态度。)

5、微察公子,公了颜色愈和。(暗中观察公子。(但)公子的脸色更加显得温和。)

6、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公子把侯生让到上座,向每位宾客介绍)

7、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街市中人都把我看作小人,而认为您是长者,能谦恭下士啊!)

8、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故意使您的车骑长时间地停在街市上,(又去)拜访朋友,借此来观察您,(而)您却越加恭敬。)

9、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魏王害怕了,派人去阻止晋鄙,叫他停止进军。暂驻在邺在,名为救赵,实际是抱着观望秦赵两国形势的态度。)

10、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我所以自愿同魏国结为婚姻,是因为您行为高尚,讲义气,能够解救别人的困难。)

1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

12、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公子很忧虑这件事,屡次请求魏王(出兵),并让自己门的宾客辩士用各种理由去劝说魏王。)

13、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走过夷门时拜门了侯生,把他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计划都告诉了侯生。)

14、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我待侯生,礼貌也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

15、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16、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却只打算跟秦军拼命,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您)还要这些宾客做什么用呢!)

17、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求子人报仇已经三年了。从魏王以下,想找到(替她)报杀父之仇(的人),没有找到。)

18、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19、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亲自慰问我。所以不报谢您,是因为小的礼节没有什么大用。)

20、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请让我计算您的行程,到达晋鄙军中的那一天,(我)面向北方自杀,用来报答公子!)

21、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现在我拥有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是国家的重任。现在(您)却只身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呢?)

第四篇:信陵君窃符救赵6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 目的要求

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设想

 本文属于自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

 二教时。

 教学过程和内容



 第一课时 

一、介绍时代背景。

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2、教师读课文。



三、集中学习1—4节

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

 第二课时



一、集中学习5—12节

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

二、难句解析

 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为”的意思。全句译作:(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②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 “具”通“俱”,“告”后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军”前省略“于(跟,同)”。全句译作: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 “所以……者”是“用来……的”意思。全句译作: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不满意”。“恨之”就是“对我很不满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为“欲求极其父仇(之人)。” ⑥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行日”,行程日期。“以”后省“公子”。全句译作: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

三、分析课文内容:

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 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 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

四、分析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

1、对材料的处理上,精心安排详略。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与朱亥的交往写得略,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清”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在“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献策是详写,因为这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领兵进击秦军的军事行动则一笔带过,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

2、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时,除了直接写他的言行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作侧面烘托。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市人对侯生的傲慢态度难以忍受,就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五、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

1、字词解析  ①注音释义

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 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

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zǐ姐姐)

 冠盖相属(zhǔ连续)

 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劝说)

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约车骑百余乘(shèng量词)

 今有难(nàn危难)

 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椎杀晋鄙(chuí动词,用铁椎打)

 矫杀晋鄙(jiǎo动词,假托……命令)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jiàng统帅。lē文中作“检阅”讲)嚄唶宿将(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北乡自刭(jǐng用刀割脖子)

 ②通假字

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 ③词性活用

 A、名词作动词

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B、形容词作动词

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 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 D、名词作状语

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 ④一词多义

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 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

 引:

 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 为公子先引(引路)

 就:

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

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

 下:

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

辞:

 辞决而行(辞别)

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近日奉辞伐罪(命令《赤壁之战》)

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存:  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 却秦存赵(保存)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

⑤古今异义

 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句式解析

 A、省略句

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B、倒装句

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 何功之有(“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

C、判断句

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 王异母弟也

D、被动句 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第五篇: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记及人物传记的写法

2、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二、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教学目的的第1、4点。教学难点是对“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理解。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讲读第一、二部分。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对《史纪》写作目的概述,大家知道在这本书中作者都为战国那四位公子作传吗?(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的故事。

二、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为举动。迎侯生

第三部分:第5—12自然段。记述信陵君窃救赵的全过程。

第1层:(5、6自然段)写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不能。第2层:(7、8自然段)写侯生献奇谋,朱亥慷慨领命。第3层:(9—11自然段)写合符椎杀晋鄙,公子破秦救赵 第4层:(12自然段)写魏王怒兵符被窃,公子留赵不归。

三、研习新课

(一)讲读第一、二部分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B、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C、动词的使动用法

 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④一词多义

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引:

 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就:

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

以:

“不敢以其富贵族骄士”:凭

“士以此„„”的“以”,作“因此”讲;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的“以”作“认为”讲。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B、判断句

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 王异母弟也

(二)回顾这两部分,要求学生回答:

(1)提问:这部分的两个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

明确: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明确: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篇赞宾客。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及“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铺垫)

公子(位显达贵)侯生(位卑贫寒)

虚左、执辔 坐上、不让

引车、色和 入市 访友

色终不变 与客久谈

引为上坐、为寿 坐上坐 第三部分:信陵君窃符救赵。

椎杀晋鄙──情节高潮

信陵君却秦救赵——情节结局

下载04选修(一)《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04选修(一)《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授课日期: 月 日 周 星期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史记》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好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二)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三)......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设计 (合集)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设计 【自读导言】 1. 进一步了解人物传记(史传文学)的特点与写法。 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清文章的主题思想。 3.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分......

    高中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史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2.认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首......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学教案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好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文言基......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汇总9篇)

    篇1: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3.了解信陵君礼贤......

    《信陵君窃符救赵》配套练习

    《信陵君窃符救赵》配套练习一、解释下面多义词 故:A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B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C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D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E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 (所以)......

    信陵君窃符救赵5[5篇]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设计 【自读导言】 1.进一步了解人物传记(史传文学)的特点与写法。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清文章的主题思想。 3.以辩证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