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地坛》:诗性散文的经典文本
《我与地坛》:诗性散文的经典文本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篇作品。它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散文之一。这篇作品我前前后后读了许多遍。我之所以特别推崇偏爱它,不仅仅因为在这篇作品中史铁生对于苦难有着与别人完全不同的理解,也不仅仅因为这是一篇关于生与死的冥想曲。对我而言,《我与地坛》的真正意义在于:这是一个诗性散文的经典文本,是一篇经得起反复细读的作品。当然,解读这篇作品有多种多样的角度,比如从生与死,从母爱,从宗教等角度,都有可能探测出作品的丰富内蕴。不过在这里,我想采用传统的细读和整体感知相结合的方法,从“人类困境与拯救”的视角来解读这篇作品,并试图通过这种解读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内在和综合的诗性。
毫无疑问,史铁生不仅是一个重视个体的经验与个体的生活苦难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作家。他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与敏感,并投注进全部的心力去探索这种困境,同时寻求人类摆脱这种生存困境的拯救之道。在当代的散文家中,像史铁生这样专注、这样执着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拯救的作家,应当说并不多见。这正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所以诗性丰盈的基本前提。
史铁生为什么如此专注,如此执着地要把“人类困境”引进散文?因为在史铁生看来,人类的生存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临着三种困境:“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并且与他人无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也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就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走向死亡,这意味着恐惧”。概而言之,孤独、痛苦再加上恐惧,这就是史铁生经常思考的人类的困境。不过按我的理解,除了这三重困境,还应加上一重困境。即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知,这也许是人类面临的更为深广、甚至是永远也无法破译逾越的困境。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一流的科学家最后都走向自杀?因为当他们对大自然了解越多,越是感到大自然的宏伟庄严、井然有序和神秘莫测,就越敬畏和崇拜大自然,同时越发感到人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所以他们选择了自杀来摆脱这种困惑。当然对于史铁生来说,事情还没有严重到自杀的地步。但当他面对大自然时,常常感到自己的渺小无助并由此产生无法摆脱的困惑,或者说浓厚的宿命思想,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认为,就史铁生的创作和《我与地坛》来说,他面对的不单是三重而是四重人类生存的困境。
面对人类生存的四重困境,史铁生何为?他的拯救之路在哪里?下面,让我们结合《我与地坛》这个文本,来具体细致地探讨这一问题。《我与地坛》有两条叙述线索:第一条线索主要表现我与地坛的宿命和神秘的依存关系。这一层面叙述的内容较抽象,带有形而上的哲学意味,体现的是人与古园即自然的合一与和谐。第二条线索主要讲述我与地坛中的几个人物的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思索,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这一层面是实写,较为具象且有较强的现实性,这里涉及的是如何面对生存和以健全的心理来与人相处并从别人身上获得生命能量的问题。
这篇作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叙述我与地坛的“缘分”,让读者知道地坛是我的“心魂”之所在。作品一开篇就写道:地坛实际上是“一座废弃的古园”,它“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而且“很少被人记起”。然而对于我来说,地坛却有一种特别的意义:“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年”。这就不仅仅是缘分,而是有一种宿命的味道,还有感同身受的相怜相知。因为地坛是冷落荒芜的,而我则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废了双腿”。所以地坛离我很近,我也特别钟情于地坛。这是由相同的命运和处境而产生的一种特定的“语境”。
接下来的一段是叙述交代,也是写景抒情;或者说,这一段是将叙述、描写与抒情高度融合的精彩片段。作者选取的景物既富于隐喻意味,而其用词更为考究,古殿檐头用“剥蚀了”,朱红门壁用“淡褪了”,玉砌雕栏高墙用“坍圮了”,而老柏树是“愈见苍幽”,野草荒藤则是“茂盛得自在坦荡”。从这里的取景与用词,可见史铁生文笔的多变和老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进而写道:“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虽然那时我处于“失魂落魄”的生存困境中,但因有“太阳”的映照烘托,我仍然感到了生命的活力,而且我的心态是沉静坦荡的。我不仅能够清醒地回望自己的来路,全面省思我为什么要活和怎样活,还能够充分地享受和把握“时间”。正是因此,我一进入园子就不愿意离开,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上帝为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上面的“茂盛得自在坦荡”、“沉静光芒”、“自己的身影”一样,这里的“去处”也是一个富于诗的隐喻性的词语。它既是指地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地方,同时也暗示地坛是一个自在自足之所,是安放我的灵魂,寄托我的精神的理想之所。
然而,我最初摇着轮椅进入地坛,仅仅是一种逃避,是对不幸命运与生命痛苦的逃避。接下来,作者没有进一步叙述我为什么要逃避,而是笔锋一转,又展开了对地坛中的景物的描写。不过此处的景物描写与上面的描写不同,上面的描写对象主要是建筑物,其主旨在于突出地坛的古老与沧桑,而此处的描写对象是蜂儿、蚂蚁、瓢虫等各种小昆虫以及树干上的蝉蜕,草叶上的露珠,这些描写都十分具体、细致和传神,充分体现出了史铁生善于观察景物,并将景物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来的高超写作能力。自然,史铁生从来就不是为了景物而写景物,他的景物描写都寄寓着特定的生活内涵。正如作者所说:“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其实暗含着史铁生的人生轨迹和对生命的理解:尽管我残废了双腿,但我绝对不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就如这园子,虽然荒芜但仍生机勃勃。正是这种难以言说的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执着,给读者以人生的启示和心灵的震动。
在交代了我与地坛的“缘分”和进入地坛的最初动机,以及对地坛的各种景物进行了精彩的描写后,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切入了主题:“记不清都是在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生”。作者认为,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而当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时,就已经确定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当我如是想的时侯,我便安心多了,死也不再那么可怕,这真是对人生的彻骨理解。不仅如此,当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留连于地坛,当地坛的每平方米草地几乎都留下我的车轮印的时候,事实上,我巳和地坛叠印在一起,地坛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正由于我与地坛已经达成了一种神秘的契合感应,所以我对生存有了一种深刻而真切的理解,同时能够以豁达超脱的态度面对死亡。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认为这不是一下子就想得透的问题。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望,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既然生和死是无法选择的,那么活呢?活在很多时候也是无法选择的。但作者认为,我们要活得明白,活得有价值,要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和根据,而地坛,不仅使史铁生找到活下去的勇气,而且使他窥见了“自己的心魂”。在这里,“心魂”这个词有它的特别的意义。它一方面表明史铁生是用整个生命,整个灵魂来拥抱地坛;另方面暗示我与地坛已经达成了一种神秘的契合,一种物我两忘的自适状态。总之,这里有一种生命和心情渗透其间。
尽管时间在无情地流逝,尽管古园中有的景物被人肆意破坏,但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任谁也改变不了的。作品接下来一连用了七个“譬如”的排比句,写了地坛中的落日、雨燕、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这些描写不但优美且带着很浓的抒情调子,同时既摇曳多姿又显得很有气势。特别是这一部分的结尾,作者特意写了地坛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微苦味道,并说“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正因这“味道”,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为什么要特别突出味道?因为味道是微苦的,而史铁生的生命世界也是带着苦涩意味的。更为主要的是,作者的生命、感情和灵魂已经和古园合二为一,它包含着瞬间与永恒,荒芜与生机,宁静与涌动,博大与细致,所以这样的“味道”自然是难以说清的,自然只能去闻去感受,而当你用整个身心去体验去品味的时候,你便获得了一种“整体的感知”。成熟的作家,往往会在一些细节、一些关键处反复渲染,以此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这种情况,我们过去曾在昆德拉的小说,在韩少功的散文中遇到过。现在,我们又在史铁生的散文创作中获得这样的阅读体验。
从第二部分开始,作品便集中思考人类困境的拯救问题。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第一条途径是母爱。因为母爱最伟大最无私也最温馨,所以将一个绝望生命引出困境的,首先不能不是母爱。这一部分写得自然、朴实、深沉和含蓄。平心而论,在20世纪的散文中,有过朱自清写父亲的名篇《背影》,但尚未见过哪个散文作家写母亲像史铁生写得这样质朴感人。作者首先告诉读者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她不是那种光会痛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作品通过母亲犹犹豫豫想问我而没有问,通过母亲知道应给我一些独处的时间,通过她无言地扶我上轮椅车等一系列细节来表现母亲的这一性格特征。作品特别写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去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回应。更多的时候,母亲到园子里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让我发觉,只要见我好好地在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而当她见不到我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园子里反复地寻找,步履茫然又急促。作者还写了母亲经常自言自语:“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所有的一切叙述和描写,都很详细具体。这里既有生动感人的生活细节,有关于母亲形象的“定格”,更有对母亲的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的心理描写。然而,也许是“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虽然经历了生生死死的生命体验和宗教精神的安抚,史铁生能够以一种达观超脱的心态来对待母亲先我而去这一事实,但当我再次摇着轮椅来到地坛,我才感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同一意思的不断反复,既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猝然去世的痛惜之情。在修辞上,由于反复的渲染,加之将母亲的形象与地坛合二为一,一同成为我生存下去的力量源泉,这样,母亲留给读者的形象也就特别深刻。
在这部分,作者还审视了我过去的行为,并对我过去的自私任性进行了自责和忏悔。在刚患病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我不仅脾气坏到极点,而且经常像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园子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都不说。殊不知,“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可惜,“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正是因此,当一位朋友说他写作的动机是为了母亲,我才会“心里一惊,良久无言”。而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而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其实,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而母亲却未必希望儿子出名。“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也就是说,经过省思和忏悔,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切。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真诚坦荡和人格的力量。
总体来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母亲的苦难和毫不张扬的爱以及母亲对我的生存的启示:1)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勇敢地去承受苦难,不要抱怨命运;2)不管碰到什么困境,都应坚韧地去生活,而且活得有价值,有意义;3)爱不仅是伟大的、无私的,也是含蓄的,包容的,毫不张扬的。我认为上述几方面是这部分的主要理解点。
顺便提及,这部分母亲的形象之所以写得这样深刻感人,不仅仅在于作者选取了一些富于典型性的生活细节来塑造母亲,还在于作者切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细致、准确地描写了母亲的心理活动。如写母亲无言地为我准备轮椅,写母亲送我出门时的喃喃自语。这些既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也是寻求与嘱咐,其心理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此外,这部分还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如写母亲去世后,我再次来到园子里,脑子里不断幻化出过去母亲寻找我的情景,等等。从以上的叙述描写以及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看出史铁生在散文文体和散文艺术表现上的“自觉”。
如果说第二部分写母爱是实写,详写,它对应的是第二条线索,那么,第三部分关于“四季”的生命梦想和哲学思考便是虚写,它对应的是第一条线索,即我与“心之家园”的关系。因为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哲理的诗,是生命的梦想,是带着禅意的浪漫曲,加之文字不太长,故此照录如下: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作品以乐器,以声响,以园中的景物,以心绪,以艺术形式,以梦来对应四季,比喻和象征四季,于是,虚无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便有了色彩,有了形状,变得具体可触了。作者不仅借助想象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受,而且在对四季变换,对时间的不同感受中隐含着对生命的不同况味和理解。也就是说,作者是从生命的内在本质,赋予了四季以人格化的力量,并通过诗的梦想,把生命表现得深沉、辽阔而神秘。正是由于这园子,由于这梦想,“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在这里,我们看到,“心之家园”与命运的无常无奈获得了和解,“自然之神”与生命感受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读着这样宁静、和谐而又颇具哲学意味的文字,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荷尔德林的诗,想起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之类的格言。的确,这一段写得很美,而且构思十分奇特。而从文章的结构来看,在第二部分实写之后穿插进一段虚写,就如绘画中的空白,或古典文学中的“闲笔”一样,可以造成一种虚实相间、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
在对“四季”进行了一番生命梦想后,作者又回到了第二条线索,即对园子中各种人物的叙述描写。从文思的展开,从结构逻辑来看,第四部分本应承接第二部分,但史铁生却故意插进一段虚写,让思路荡开去,而后再收回来。粗粗看来,这样的安排似乎不合文章法度,但细加品味,却发现这正是史铁生的高妙之处。它体现了史铁生在文章布局方面的大将风度:于自由洒脱与不经意间使作品的思想意向和文章的结构达成了一种和谐,体现出了一种无技巧的技巧、无法度的法度。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园子中各种人物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进一步探讨如何摆脱生存困境的问题。使人类摆脱困境的第二条途径是爱情。作品先是集中写了一对十五年来坚持到园子中来散步的中年夫妇,对他们散步的时间,散步的方向,散步的形态和表情,甚至他们衣服和雨伞的颜色,都写得极其精细。十五年间,他们逆时针绕着园子走着,由“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不觉中成了两个老人”。面对着这种平静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执着专注的爱,我无疑被深深打动了。所以在本部分结尾,作者以他一贯的朴素从容又不乏深情的笔调写道:有那么一段时间,这老夫老妻中的一个也忽然不来,薄暮时分惟男人独自来散步,步态也明显迟缓了许多,我心悬了很久,怕是那女人出了什么事。幸好过了一个冬天那女人又来了,两个人仍是逆时针绕着园子走,一长一短两个身影恰似钟表的两支指针;女人的头发白了许多,但依旧攀着丈夫的胳膊走得像个小孩。“攀”这个字用得不恰当了。或许可以用“搀”吧,不知有没有兼备这两意思的字。
由于人是孤独的,所以渴望爱,渴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在所有的爱中,爱情又是最为迷人最能给人以心灵和感情的慰籍。因为爱情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寻找,是把心交给另一颗不需要设防的心。因此,惟有真正的、不讲功利,没有背叛的爱情才有可能使处于互相隔膜、无法达到心灵沟通的人类的生存有些许亮色,使孤独的心灵有所安慰,使无尽的“欲望”纯洁高尚起来。如果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真正找到了爱这样一种“自由的盟约”,那么即使我们最终无法摆脱命定的三种困境,我们仍然能够在真爱的指引下走向梦想,在必死的途中舞蹈高歌。于是,当死神之吻轻轻降临时,我们会问心无愧,自豪地宣称:“我已经爱过了”——这就够了!我以为,这就是史铁生用工笔画描绘一对夫妇的专注执着的爱情的深刻用意,这也是人类摆脱困境的第二条途径。
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第三条途径,是尽情地享受生活和追求生命的过程。在这一层次,作品写了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几个人。先是一位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他每天上午都到园子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或者“卖布——卖布嘞,卖布——卖布嘞”,往往一唱就是半小时或者一个上午。年轻的歌唱者天天来练唱歌,也许有一天他能幸运考上哪家专业文工团,也许他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涉及到人生的态度,生命价值的问题。蒙田说:“生命无所谓好坏,是好是坏全在你自己”。的确,对于这位小伙子来说,参与本身就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至于我虽然与小伙子天天见面,却从未有过结识和交谈的愿望,最后终于失之交臂,这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
作品中还写到一个老头——一个真正的饮者。他在腰间挂一个扁瓷瓶,瓶里装满了酒。他往往走上五六十米路便选定一处地方,一只脚踏在石蹬上或土埂上或树墩上,解下腰间的酒瓶,并眯起眼将周遭景物细看一遍,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一大口酒入肚,把酒瓶摇一摇再挂向腰间,再平心静气往前走。作者这么细致描写饮酒老头随便的衣着,走路的姿态和饮酒的情状,其旨在于突出一种自由自在、放荡不羁的人生。而写那位捕鸟的汉子,写他专门捕一种鸟,为了这种鸟他一等就是好几年,其他的鸟撞在网上他都摘下来放掉。则是告诉人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等待,需要选择,更需要执着和痴情。至于写穿过园子去上班的优雅女工程师,其动机和内涵则颇为复杂。为什么我认定这位中年女性必定是学理工的知识分子呢?也许在作者看来,学理工的较自然朴素,因此更匹配这园子的幽静、清淡和幽雅的情调吧?但为什么我又要猜想她丈夫是什么模样,为什么想见他又希望那个男人最好不要出现,甚至还担心这位优雅的女工程师一旦落进厨房究竟是什么模样?这里除了本能地对美的卫护和畅想外,是不是还有因自己双腿高度瘫痪而在心理上引起了某种不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还特别详写了一位有天赋却被埋没了的长跑家。“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有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己。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记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他苦笑一下,什么也没说”。作者以一种健康的心态,以富于人性的情怀来写园子中的各种人,于是就如写园中生机勃勃的自然景物一样,我也从园子中不同的人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无限机趣和生命的价值。就拿被埋没的长跑家来说,尽管屡受命运的打击嘲弄,但他并未放弃努力,他仍然不懈地追求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作品写长跑家的意义在于:1)命运是无常和无奈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抗争,即“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2)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局。过程往往比结局更美丽,也更具有哲学意味。总而言之,作品写园子里的众生相表面看来似乎是信笔拈来,十分随意,而事实上却是经过反复选择和斟酌。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寓意和寄托,都体现了某种人生态度或生活理想。更为主要的是,从人生来看,园子里的这些人对我来说是一个启示,一个生存方面的鼓舞。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这一部分的“实写”也十分必要。它不仅引进了社会氛围,扩大了文章的视野,使园子里的小社会和社会大园子联系起来,而且避免了沉溺于一己的苦难而不能自拔的局限。自然,我与地坛里的这些人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流程里相识相遇,这本身也是一种缘分,一种宿命。
第五部分还是写园子中的人物,不过此处写的是一个小孩——一个漂亮而弱智的不幸的小姑娘。为什么作者要单列一部分来写这位小姑娘?因为这位不幸的小姑娘和我一样同是上帝的牺牲品,所以小姑娘的不幸命运自然就获得了我特别的怜悯并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震。这部分主要是对于“差别”的思考;或者说,在作者看来,承认差别,是人类摆脱困境的第四条途径。我们看到,小姑娘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她正在捡树上落下的“小灯笼”。作品特意写小姑娘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个年龄常有的尖细,而是很圆润甚或厚重”,特别是对于兄妹情谊的描写十分动人,体现出一种人性的温暖。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令人心痛:“那是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一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颇似鲁迅的“窗外有一棵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的语言的有意重复,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味,而是一种触目惊心的生活现实和人生体验。因为正是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美好上午,我却发现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我甚至开始怀疑上帝的居心。最后,目送着哥哥带着妹妹无言地回家去,我也只能无言以对。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上帝”和“命运”这两个词不断出现一样,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也让“无言”这个词一再出现。“无言”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一种沉默的姿态。“无言”也是一种无奈,是孤独的暗示。当然,无言并非放弃思考,放弃对生命的追求。所以,当小姑娘无言的回家后,作者认为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废,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废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这一段的内蕴十分丰富,也可以说它浓缩了史铁生哲学思考的精华,同时体现出了史铁生思想观念中浓厚的宿命色彩。也就是说,由于自身的不幸遭遇,加之长时间在地坛里冥思苦想和仰望星空,这使史铁生越发认定有一个“上帝”即宿命的存在,而作为个体的人是无法知道也无法反抗上帝或命运的,所以“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但另方面他又深信人靠生活的经历,靠生命的感悟和体验是可以“识破”命运的。“识破”体现出了一种审美的意义,也是生命追求的价值之所在。事实上,史铁生的许多散文,正是为了寻找这种“识破”的路径。这一方面体现出了史铁生精神世界的矛盾;另方面也可以看出史铁生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宿命论者和悲观论者,而是一个乐观进取的生命拥有者。
不仅如此。经过了痛苦的思考,史铁生终于想通了这样一个道理:“差别”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无法改变的。差别是上帝为了这个世界的总体和谐而故意制造出来的一个事实。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差别,那么“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如此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史铁生以其冷静和从容,以他的洞察和睿智,对苦难作出了迥异于世俗的独特理解:他发现苦难也是财富,虚无即是实在。而生存,不仅需要勇气,需要选择,需要承担责任,更需要承认差别。他对苦难的理解,对差别的承认,源于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也源于他的平常心。在这里,史铁生化哲学的思考为诗性的抒情,将个体的苦难和人类共有的苦难,以及对上帝的肯定和救赎之路的怀疑汇集于一个调色板里,在生命的苦涩荒凉和精神的重重矛盾中,静静地感受着大地的永恒,倾听着时间在自己生命上的滑过。
总之,对苦难的独特理解,对差别的承认,以及对救赎之路的怀疑,就是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至于结论,则是“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明白了这一点,不仅是作者,即使是读者的我们也就坦然了。
“设若有一位园神,他一定早已注意到了,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
读者也许已注意到,第六部分一开始,作者便采用了与“园神”对话的叙述方式,描述了我这么多年来在园子里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并点出了这篇作品的主题:一是要不要去死;二是为什么要活?三是干嘛要写作?接下来,作者又引入了第二人称“你”,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和交叉出现,集中探讨了第三个问题。即上帝虽然安排了一个有差别的世界,从而达到了整体的和谐;但上帝同时又给每个人分配了属于自己的角色,所以我们必须趁“活着”做点什么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你”并非一个具体的人物指称。“你”其实就是“我”的主体的延伸,是“我”的影子。史铁生为了使叙述更加生动灵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可能是为了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故意将“我”一分为二,使“你”与“我”互为因果,互相补充,相映成辉。史铁生散文中的这种叙述方式,是直接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中获得启示,还是受到我国三十年代的“独语”散文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对干嘛要写作的追问,肯定了欲望的合理性,亦即是说,正视和肯定欲望,是人类摆脱困境的第五条途径。
诚如上述,史铁生在思考人类的困境时,将不敢正视欲望和难以满足欲望视为造成人类困境的第二个因素。为此在《我与地坛》的第六部分,他反复强调了人对欲望的追求:“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算了吧你,我怎可能自由呢?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尽管欲望是“罪孽又是福祉”,欲望有可能使人变为“人质”,使人变得不自由,不过从主导观念来看,史铁生还是充分肯定欲望的。因为第一,欲望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倾向,作为一种自然属性和人的基本权利,欲望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爱的语言”(见《务虚笔记》),它不仅不应被否定,被消灭,相反,应得到充分的尊重。第二,欲望不仅是人先天的本能,还是人后天的种种梦想、憧憬与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欲望,正是在欲望的渴求中,人不断地从人生的这一扇门走向那一扇门。机器人没有欲望,石头也没有欲望,所以它们既没有梦想,没有精神上的痛苦,却也没有自由与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欲望不仅是物质的、肉体的,欲望也不仅仅是某种生理的现象,欲望其实蕴含着精神方面的因素,不过我们过去只看到前者而看不到后者,这无疑是片面的。第三,按史铁生的理解,欲望不仅是任何社会秩序建立的参照物,欲望还是宇宙所共有的一种神秘的力量,这是欲望作为形而上的意义。在《务虚笔记》中他认为:“差别”构成了矛盾,矛盾产生了运动,有运动就有了方向,而方向说到底就是欲望。总之,欲望是永远的“动”。它既推动作为个体的人去追求,去创造,去享受生活的过程,去获得生命的价值,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我”与“你”,也是作者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它一方面充满了对抗与矛盾,另方面又体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意识的流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理解文本的难度。
第七部分也最后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虽只有几百字,但写得最为精采。据说张承志曾说过,即使没有前面那些文字,单凭这几百字,《我与地坛》也是无与伦比的杰作。
这一部分的开始还是采用我与地坛对话的叙述方式,而调子却是抒情的,或者说是倾诉式的,既自然亲切而又透出淡淡的感伤:“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寞,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我与地坛》给我们的整体感受,不也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寞”,是“成熟的欲望与绝望”吗?优秀的作品,总是能通过特定的语感和语调透露出某种信息。
“如今我摇着车在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受,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可贵和灿烂。正如自然界的花草会衰落凋谢一样,人生也终有落幕,走到尽头的一天。但凋谢落幕也是一种真实,一种美丽,一种苍凉。所以,当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阵阵唢呐声,这唢呐声“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而且我还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该回去了。在有限中感受到无限,又在无限中把握了有限,我终于大彻大悟: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人既能拥有欲望,又能超越欲望;既能创造美丽的过程,又能平静地去欣赏过程的美丽与悲壮。惟其如此,人才能摆脱“人质”的可悲境地,才能活得充实而自由。当然,尽管意识到我该回去了,但我还是十分留恋,留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史铁生不但把生命的苦涩和悲痛比喻为孩童无意间的一次离家嬉戏,而且还进而将人生想象为孩子、情人和老人的三种形态。孩子和老人代表人生的两极:一个是刚从死里来;另一个则是要到死里去。而情人呢?尽管他们一刻也不想分开,但不管多么美好浪漫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所以,不管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抑或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其实结局都是一样的。所以,“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有人说,这一段文字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找不到别的字来替代,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动。的确如此。这一段可以说是诗,是寓言,是美妙的天簌之音,也是作者“心魂”的永恒的歌舞。在这里,生命不是断裂的、孤立的,而是不断的循环运动着的,即“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所以我们尽可坦然以对。不但如此,在本文的结尾,作者还从“他者”的角度来审视自我,并发出“那不是我”,“那不是我吗?”这样富于现代哲学意味的发问。很显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在“回家”的途中,在生命的循环运动中来追问和探询人的存在的意义,这样他的散文也就像海德格尔的哲学一样具有“诗性之思”的特质。
至于作品的最后为什么要用“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名字,大可忽略不计”作结,确实颇令人费解。如果联系到第六部分对欲望的叙述描写,我们可否这样理解:人是在欲望的驱动下,从开始到结束不停地“舞蹈”下去的。由于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同时欲望又“存在于整个宇宙的信息之中”(史铁生语),故而欲望是一个永恒,一种整体性的存在,而个人只不过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瞬间,所以对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包括自己的名字,“大可忽略不计”。但尽管生命十分短暂,个人相当渺小,我还是因了对“生”与“死”、对生命的意义和欲望的新理解而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生存的困境,在精神和灵魂上获得了新生。
上面我从人类生存困境的拯救的视角,通过母爱、爱情、生命过程的追求、承认差别和肯定欲望等五个方面,对《我与地坛》进行了一番颇为细致的解读。我知道这并不能囊括这篇杰出作品的全部思想内涵,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较为独特别致,基本上能够自圆其说的解读视角。在我看来,文学作品有许多解读的视角和路线,重要的是你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当然,诚如上述,在解读这篇作品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这篇作品的重重矛盾;或者说,在内心深处,史铁生从一开始就认为人类的困境是与生俱来的,是命定的,无法摆脱和拯救的,但他还要努力,去摆脱和识破。这是他的宿命,是他的精神矛盾的根源,也是他为人与为文的高贵之处。
正由于感到个体的渺小,感到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所以史铁生要求助于宗教。因为宗教既是一种普世的爱的理想,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永恒不变的终极意义的寻找。我们知道,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有两种东西作为基石:一是法律;二是信仰。同样,一个有道德感使命感,力图超越人生困境的作家,他除了需要责任和选择,需要对生命的热爱外,他还需要精神的依持。而这个依持,就是信仰,是宗教。一个作家,一旦在灵魂的深处建立起了一种宗教感,他实际上也就获得了一种道德和价值的底线。,一种近乎神性的写作感,他就能够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出美好的情感和生命的创造力。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史铁生散文中的宗教不是像西方的基督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或印度的佛教那样有具体的教义和严密组织的宗教。严格来说,史铁生的宗教只是一种宗教感或宗教精神,是一种广义的、带有西方泛神化色彩的精神倾向或近于原始的情绪。比如,对上帝、命运的虔诚或惶恐,对井然有序的宇宙的敬畏和发问,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礼赞,等等,正是在这种宗教精神的作用下,个体的有限融进了天地万物的无限之中,并发现了万物其实与我一体。的确,有了这样的宗教感,人就能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另方面又不自暴自弃,仍然执着于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拯救,仍然对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采取一种既洞察又宽容的理解,仍然对生命的过程充满着一种美好的期待。在我看来,史铁生的创作之所以能从感伤走向宁静沉思,之所以给人一种艺术的“通脱”感,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散文中有一种类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的宗教情怀。
总而言之,《我与地坛》是一篇真正的优秀之作,是“诗性散文”的经典性文本。从内容看,它由个人的严酷命运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的思考,于是,它超越了一己的悲欢,而被赋予了一种阔大的精神境界和深刻的人性内涵。这样阔大深刻而又带着荒凉苦涩的人生况味的散文,我们曾在鲁迅的《野草》中感受过,遗憾的是在当代的散文中我们还从未读到过这样的作品。再从作品的感情基调和美学风范看,它一方面有着真诚坦荡的感情流露,自然朴素的理性思考;一方面又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之感——那是宁静从容中的激情,寂寞底色下的血色,温馨辉煌中的荒凉苦涩。自然,那也是矛盾中的希望与绝望,是朦胧中透出的诗性。而这一切,是最能打动和吸引读者的。而从语言来看,《我与地坛》的语言表面上看朴素无华,不动声色,但它的内蕴却十分丰富。那是一种带着生命的本真,感情的原色,又有几分静思玄想的语言,也是一种从灵魂深处流出来的“心里话”。它不需要任何伪装,它更鄙视任何粗痞恶俗。而它在叙事、描写和抒情时的那种舒徐平缓、绵长而柔韧的语感语调,尤其是它的质地的纯净,都体现出了诗的特质。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诗性,韩少功才给予这篇作品以如此高的评价:“他的精神圣战没有民族史的大背景,而是以个体的生命为路标,孤单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净和辉煌”。“他的辉煌不是因为满身披挂,而是因为非常简单非常简单的心灵则诚,立地成佛,说出一些对这个世界诚实的体会”。
在我看来,这是对《我与地坛》的既简洁而又十分到位的评价。这自然也是我对这篇作品的价值的总体性评价。
第二篇:我与地坛散文赏析
在这个充满浮躁、充满压力的年代,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是公认的建国50年来最好的散文!其丰沛的力度,让所有去阅读《我与地坛》的人都不得不认真去思考人生的诸多大问题。读《我与地坛》,无法绕开生与死,无法回避生活的痛苦,还有命运。史铁生更是一开始便写到了地坛的荒凉,想到了自己与这园子似乎是有着四百年的宿命和缘分,终究要走到一起的。他这样写道: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是的,因为这园子给他的不仅是春天树尖上的呼喊,夏天呼喊中的细雨,秋天细雨中的土地,冬天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生与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内容。而对生活的无所适从也让史铁生在煎熬中不断蜕变。
这是个历经沧桑的古园,在史铁生的眼里却到处是生命窜动的景象,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他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我想,一个人伤魂落魄的时候看到别人的精彩,会心生悲凉,而这些同人一样有着生命的小东西恰恰给了他心灵的补偿,给了他对生命的另一种解说: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这样的释怀如何是常人可以轻易领悟的释怀。人生是苦役,但并不是说,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苦役中就找不回尊严和欢乐。史铁生的文字有一些苍凉,但那些文字来自他的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一定感受不到在那苍凉的底色下的滚烫衷肠。
苦役终有竟时,然而人却不必焦虑结局。因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也因此,死也是一件不必去探究的事情,这一点上孔圣人是对的,“未知生,焉知死?”一个人不去尝遍生的诸般滋味,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就值得怀疑。向死而生才是最大的现实态度。自戕是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勇气的,这是逃避,是放弃尊严。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一个人固有的能力和智慧是只有在艰苦的境遇中才能极尽挥发的。尽我所能并不委弃,就是尊严。只是,遍历痛苦的人还能不能感受欢乐?我想是可以的,一个始终在坚持着某些东西的人,他是可以从这种坚持中获得莫大的欢乐的,这就是他的救赎。十五年间,园子里也有少许的一些人来访,坚持到最后的只有一对夫妇,从作者的眼里由中年流向白发。弹指一挥间,却是有着多少辛酸路程。十五年里,这里来过唱《货郎与小姐》的歌者,也来过腰间挂一个扁瓷瓶的饮者,而作者写的最多的则是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他这样写道,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谁又能将这世界想个明白呢?而事实上,史铁生自己却是终日在想。他想象着这世界何以给他这沉重的一击,又为何偏偏让他看到生命中那繁多的美丽,让他如此矛盾。他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确切的说是看着这个园子,从太阳升起的清晨到夜幕降临的黄昏,其间的轮回是多么美妙无比。
有时我们觉得欢愉无法祈求,但有时,我们也感到它的翳影曾翩拂过我们的心房,在那些格外宁静的时刻。正象瓦雷里在《海滨墓园》里所说:“多么不易,经过那么漫长的跋涉之后,终可以放眼眺望那一片神奇的静谧。”有时,我能从史铁生的个人内心起伏中解读到这种宁静。对于史铁生来说,生命的本意已经不是生命的存在,则是一种思考,他的身体撑着一个灵魂让他洞悉这这个猖狂又温和的世界。命运永远是对的,此处的不公总有彼处的公正来替代。罪孽和福扯总是相形并促,永不分离。正如作者说的: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德国诗人席勒曾感慨到: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懦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精神!我要说史铁生是占了人之伟大精神的人,一点也不过分,他的对于世事的态度,对于岁月本体的体验,都足以让我钦佩之至。
说到这里,不能不谈一个人,那就是母亲。在文章里,母亲是写在前面的,也正说明在史铁生的心中母亲是在一个怎样的地位,儿子想使母亲骄傲毕竟太真实,而母亲盼望儿子找的那条路究竟是什么,却永远埋在了他的未知。母亲是个理解儿子的人,言语不多,却多在用心,她默默注视儿子远去的身影,内心却是揣着怎样的爱惜和惶恐呢。那无疑是一种毫不张扬而透彻的母爱,史铁生笔调清淡地叙述着,却多为忏悔之意,他终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忏悔自己当初的脾气,忏悔为什么当初总是不知道疼惜母亲对自己的疼惜。而人的这种伤怀,又为何总是发生在失去之后。当初读《我与地坛》的很多时候,我总在想,写这些关于母亲的文字时,史铁生是否在落泪,又或许他是强忍着泪的。我这样猜测着,也这样体会着。时至今日,我又想,他一定不会是在落泪,因为他明白世间让人无法预料的各种展转。母亲的痛苦需要他的坚强来做弥补。而母亲盼望他走的那条路也绝不是哭泣和死亡。
我喜欢史铁生的散文胜过他的小说,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中藏匿不深,容易让人联想他的生平,在小说中情绪激荡是一种缺陷。但散文不一样,散文正要求一个人率性,赤诚相对。《我与地坛》是描写人的作品,更是描写命运的作品,现代的文人很少有将自己与自己的文字关联的如此紧密,又毫无掩饰地将自己的痛苦与对生命的体会表达得如此坦然和凄美。想象着那些一遍遍捧读《我与地坛》的深夜,和那些催人落泪的语言。伴随着马修·连恩《布涅瑟农》哀伤的曲子,再多的浮躁也会在此时烟消云散。留下来的,唯有深深的思考。我总在想,地坛也许是上帝苦心的安排,等待史铁生的到来,又或者他曾经也接待过另外一个与它共命过的人。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就以史铁生的这段话结束此文。
第三篇: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作品,概述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我与地毯这本书,史铁生写的这本书从地坛开始写出了她母亲的后悔,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是挫折和苦难以及在地坛的伤感。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挫折和苦难,但是逃避不是唯一的选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挫折和苦难只是生活的调味剂不能一遇到他们就逃避,史铁生的双腿残废了,但是他去没有因为人生的挫折倒下,反而冷静的思考,成功渡过了人生的难关。生命是最重要的,人生如梦,一个人只有一世,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的活下去,而不是轻生,逃避的只是懦夫,肯面对现实活下来的才是勇者。人在世间可能会面对种种挫折,有时开心,有时郁闷,有时愤怒,有时伤心,活下去才可以改变这一切,如果不能活下去,那这些就没有意义了,人活在这世间开开心心的活一世才是最好的,而不是一遇到挫折就寻死。
史铁生度过了挫折,所以他活了下去,如果你没度过挫折,你就会死,所以,郁闷又如何,愤怒又如何,伤心又如何,活下去才是正道。
篇二: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
在读《我与地坛》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看过很多本书,不过每读一本书的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像这本一样,给了我不一样的震撼。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就在这年少轻狂之时丢失了自己的双腿,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这本书中他说过“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还有他自己也说了“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可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拒绝了死亡选择了生活。是他的母亲的爱给了他力量,点燃了他生的渴望,还有书中写到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漂亮却智障的小姑娘……他们都给了作者无数的感动。
许多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不知所措,甚至绝望,扼杀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铁生他投身于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看到了史铁生,我便想到了许多身残志坚的人。约翰库缇斯,他天生的残疾,但他却热爱生命,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告诉了世界生命的坚强,告诉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还有海伦。凯勒,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识的伟人。我们不能做到他们那般的坚强,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不惧怕病魔,我们便不畏惧辛苦。我们没有他们那般的觉悟,但我们需要做我们可以却偷懒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话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不禁让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却写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惜。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与地坛读后感我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过其他父母舍身救儿女的经历,但我看得出,每天夜里爸爸就从睡梦中醒来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妈妈不是什么家庭主妇,她不能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经常为我找些老师,辅导我学习,她的一通又一通电话,接受长时间的辐射都是为了我。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这一点小小的细节,正常人注意不到,这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更让人感动。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篇三: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我与地坛》的散文,作者是史铁生。对于史铁生,我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但读了《我与地坛》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不幸和艰辛。
散文记叙了作者从青年到中年时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他先讲了那座令自己毕生难忘的“伴侣”——地坛。这是座被弃废的古园,作者的家就在旁边。作者总是认为这是一种缘分——地坛等着自己出生,又等到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猛地残废了双腿。
残废对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在那段阴暗的日子里,地坛成了作者第二个家。作者经常在地坛里苦思冥想,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已颓废到极点的作者甚至想过死。后来,作者又想通了关于出生的问题,他安心下来,不再为生和死烦恼。
接下来就是怎么活的生存问题了,作者又天天去地坛,在老树下或荒草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窥看自己的灵魂。常常一坐,作者就坐了好多个时辰。那段时间,作者的母亲变得非常痛苦。她知道把作者闷在家里结果会更糟,可又担心作者独自一人在地坛里想些什么。有一次,作者发现忘带了什么东西,又返回到家。作者发现母亲依旧是一副送自己走得动作。只是,那时作者并没有发现母亲的痛苦与煎熬。等到母亲逝世后,作者才从母亲的一句话中体会到:“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作者终于明白,这句话其实是母亲的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可惜,这时母亲已永远离开了作者。
在后面的时间里,作者又先先后后地遇到了一些人。每遇到一个人,作者都有不一样的感触。在这漫长的期间里,作者又想到了生存问题。于是,他开始动手写作。在他正写得热火朝天时,他却又想到死的问题。一个朋友对作者说:“你不能死,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因为这句话,作者又想通了问题。他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史铁生这场经历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绝望中自暴自弃,后来又醒悟过来。看似简单的过程却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和痛苦。作者身上那股永不言败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篇四: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
《我与地坛》是身残者史铁生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第四篇:我与地坛节选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96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坍(tān)圮(pǐ)撅(juē)窸窣(xī sū)捋(luō)窥(kuī)蝉蜕(tuì)颓(tuí)熨帖(yù)一宿(xiǔ)尴尬(ɡān ɡà)迄今(qì)福祉(zhǐ)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熨帖:妥帖舒服。福祉:福气。[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五篇:《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2.“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①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②的另一个世界。③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①处“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2.文中②③处的“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各指的什么?
③指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的缤纷的生命世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
3.给文中四处横线上的空白,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遮 撅 摆 祈祷B.斜切 捡 捋 休息
C.斜切 撅 捋 祈祷D.遮 捡 摆 休息
4.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存未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1. 前三句同下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 文中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3.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4.请谈一谈选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3.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等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3.(1)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你也有倔强地对待母亲的事情吧?(3)你现在怎么想?
《我与地坛》(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含蓄句子的理解。联系作者情况,史铁生二十岁上忽然双腿残废,这个年龄本应是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时候。
【答案】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2.“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语言表现技巧。一般的语言习惯应是,“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采用这样的倒装语序,又用了拟人手法,着“炫耀”二字,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它的荒芜。
【答案】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
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3.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语段的内容及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答案】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①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②的另一个世界。③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①处“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联系语境,下文“正如”是提示语。
【答案】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2.文中②③处的“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各指的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联系文中内容及作者境遇,可得出答案。“另一个世界”指下文小生命给予他生命的感悟的精神家园。
【答案】②指悲苦的现实世界。
③指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的缤纷的生命世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
3.给文中四处横线上的空白,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遮 撅 摆 祈祷B.斜切 捡 捋 休息
C.斜切 撅 捋 祈祷D.遮 捡 摆 休息
【解析】此题考查文中词语的辨析选择。“斜切”有种动态的美,更生动形象;“撅”比“捡”更显示了内心的烦躁、苦闷;“捋”照应了下句的“想透了什么”,更传神;“祈祷”揭示了小生命诉说的生活的蕴藉。
【答案】C
4.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文主要写了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诉说着生活的蕴藉和爱意。另外联系上一段内容,也可看出,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
【答案】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存未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3. 前三句同下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答案】交代去园子逗留的地点之广,时间、次数之多,引出下文在园中对生死的思考。
4. 文中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答案】自然规律。
3.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答案】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4.请谈一谈选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3.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答案】类比说明。具体表达了“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上的变化(轻松与坦然)。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等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含蓄语句的理解。在全文第二部分第二段有提示。
【答案】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用比喻,表现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深沉的母爱。
【答案】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3.(1)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你也有倔强地对待母亲的事情吧?(3)你现在怎么想?
【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一句有提示:“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
【答案】(1)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