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八大节日相关诗句和故事
节日相关的诗句和故事
一、除夕
《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二、春节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三、元宵节
《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清明节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小寒食舟中作》(唐)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宋)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五、端午节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六、七夕节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中秋节 诗句: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八、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龙山饮》(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七夕节相关故事—《牛郞和织女》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随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对他不好,给了他九头牛却让他领十头回来,否则永远不要回去。沮丧之时他得到高人指点,在伏牛山发现了一头生病的老黄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间,牛郎成功将其领回家。后来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个的衣服,那个仙女名字叫织女,两人相识,遁入爱河,后生育有龙凤胎。但由于触犯天规,织女被带回天界。老牛告诉牛郎,它死之后把皮做成鞋出岸上就可以腾云驾雾。后来牛郎终于上了天界,眼看就要和织女团聚,被王母娘娘头上银簪所变的银河拦住去路。天上的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化作“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团聚。王母娘娘有些动容,后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两人才可在鹊桥相会。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两个小孩放在扁担中,上天与织女团聚,成为佳话.中秋节相关的故事---《嫦娥奔月》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 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相关的故事---《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 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端午节相关的故事---《屈原投江》
故事版本一
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楚怀王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同时主持外交事务力主联齐抗秦,在他的努力下楚国的实力明显增加,但他的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同时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反对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
怀抱。并把屈原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切身感受到了百姓的疾苦,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创作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如《天问》、《九歌》、《离骚》等不朽诗篇,公元前 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屈原披头散发赤着双脚怀着对祖国的无比留恋怀着对楚怀王的无比遗憾,怀着对奸臣的无比愤恨,缓缓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传说,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后来这习俗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
故事版本二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 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秦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据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第二篇:各种节日诗句[推荐]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卖痴呆词》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拜年》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田家元日》
元宵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端午节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竞渡曲》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端午日》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塔》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浣溪沙》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临江仙》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贺新郎》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
七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七夕》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七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七夕》
中秋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秋宵月下有怀》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中秋待月》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倪庄中秋》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八月十五夜》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中秋月》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中秋见月》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登楼》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
重阳节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途中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苏堤清明》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第三篇:中国传统小故事
中国传统小故事1: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中国传统小故事2: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中国传统小故事3: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中国传统小故事4: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中国传统小故事30篇
(一)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第四篇:节日古诗句
传统节日古诗句分类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元宵: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欧阳修《生查子》)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唐。文秀《端午》))七夕:
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七夕》)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唐。林杰《乞巧》)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重阳: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第五篇:花草树木节日的各类诗句集锦
花草树木节日的各类诗句集锦
【二十四番花信风】
【一】简称“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令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楝花。【二】另有一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
梁元帝《纂要》:“一月二番花信风,阴阳寒暖,冬随其时,但先期一日,有风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则:鹅儿、木兰、李花、杨花、桤花、桐花、金樱、黄、楝花、荷花、槟榔、蔓罗、菱花、木槿、桂花、芦花、兰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
描写桃花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唐·王维《田园乐》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
描写杏花的诗句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宋·苏轼《蝶恋花》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描写梨花的诗句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唐·岑参《送杨子》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
描写兰花的诗句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唐·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曹组的《卜算子·兰》
描写蔷薇的诗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 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唐·杜牧《留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绿叶肥大。红瘦:红花稀疏。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描写杨花柳絮的诗句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王安石《清平乐》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宋·王令《瀹瀹》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唐·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 唐·李贺《春怀引》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香成阵 宋·晏殊《蝶恋花》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宋·吴文英《浣溪沙》
描写牡丹花的诗句,描写荷花的诗句,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王维《辛夷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宋·米友仁《临江仙》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描写榴花的诗句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唐·王维《田家》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宋·苏轼《阮郎归》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描写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 《灵隐寺》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
描写菊花的诗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镇《菊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嘏《长安晚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阴》 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宋·吕渭老《一落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
描写梅花的诗句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唐·张谓《早梅》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唐·齐己《早梅》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晏几道《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宋·苏轼《红梅》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宋·叶梦得《临江仙》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宋·侯真《踏莎行》 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宋·辛弃疾《仆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宋·陆游《卜算了·咏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描写葵花的诗句: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唐·令狐楚《游春词》
描写松柏的古诗名句 + 描写翠竹的古诗名句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汉·刘桢《赠从弟》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左思《咏史八首》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唐·岑参《感遇》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宋·苏辙《服茯苓赋叙》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唐·杜甫《古柏行》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唐· 杜甫《古柏行》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唐·杜甫《古柏行》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宋·张耒《夜坐》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燕草如碧丝,泰桑低绿技 唐·李白《春思》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唐·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唐·岑参《范公丛竹歌》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清·郑燮《板桥题画·竹》
描写杨柳树的诗句和描写其他草木的诗句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 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 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唐·白居易《天津桥》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宋·王安石《南浦》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 宋·吴亿《南乡子》 橘逾淮而北为枳 周礼·冬官考工记》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北地无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南朝梁·萧纲《折杨柳》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唐·李白《上留田行》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 清 ·刘禹锡《陋室铭》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宋·欧阳修《秋声赋》 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宋·谢逸《蝶恋花》
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 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
描写节日的古诗词和名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岁时》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象千树花发。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拓:又名黄桑,茎皮可造纸。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的仪式
唐·张演《社日村居》(又作王驾诗)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社:指春社。
宋·晏殊《破阵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雄《寒食》 红杏枝头寒食雨,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两天。泥新:燕子衔泥筑新巢。
宋·毛滂《蝶恋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子时,一霎清明雨
南唐·冯延已《蝶恋花》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色。
宋·黄庭坚《清明》 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
清·郭限《积雨》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此宵:指农历七月七日,传说此夜牛郎、织女二星在银河相会。
唐·白居易《七夕》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
唐·皇甫冉《寄权器》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