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日的故事
节日的故事
节日简介
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中国节日由来,大体地节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历法节气。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2.原始崇拜。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
3.禁忌与迷信。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据说桃木能避邪驱鬼,所以,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制成神荼、郁垒二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春节还有许多禁忌,如禁水土出门,不能扫地泼水,以免财气出门。忌说“死”,称这类话语为“乌鸦嘴”。这类禁忌迷信是一种消极防范手段,反映了人们趋吉避祸的愿望。
4.祭祀。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5.宗教。中国民俗节日深受宗教影响,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以佛教为例,有二月十五日薪尽日(佛离世日),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日,四月八日浴佛节(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五月十八日母连僧母诞辰,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七月三十日地藏节(地藏菩萨诞辰日),八月八日转法轮日(释迦牟尼说法日),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祖成道日)。属于道教的节日有:一月九日天诞节(玉皇大帝诞辰),一月十五日上元节,一月十九日燕九节,二月一日天正节,二月十五日真元节(太上老君生日),三月三日蟠桃节(王母娘娘寿诞),四月十四日八仙吕洞宾诞辰,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斗姆星君诞辰日),十月十五日下元节。上述宗教节日流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了庙会等一系列节俗活动。
6.多神信仰。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如一月五日路头神生日;一月八日诸星下凡,有祭星祈岁风俗;一月二十日天穿节,北京白云观举行庙会,做煎饼置屋上补天穿;一月二十五日仓生日,祀仓神,可保粮丰囤满;二月一日太阳生日,祀太阳神;二月二日龙抬头日,又为土地神诞辰,是日雨为社翁雨;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有文昌庙会;二月十二日花王生日,祭花神,有花神庙会;三月三日北极星君诞辰;三月五日大禹生日,有禹王庙会;三月六日,麦王生日,是日天晴麦可丰收;三月十五日龙王节,祀龙王,有龙王庙会;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有东岳庙会、泰山庙会;四月十二日毒蛇生日,祀蛇王,雨则麦坏;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诞辰,祀神农,有药王庙会;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别称关公单刀赴会日,有关帝庙会;六月十三日(一说五月七日)鲁班诞辰,木石泥瓦等行业祀鲁班先师,举行鲁班会;六月二十三日雷公诞辰,祀雷公;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祀二郎神;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鹊桥会,拜祭牛郎织女,是日雨称洒泪雨;八月五日万寿节,又称圣节,祀皇帝生日;八月二十七日圣诞节,孔子诞辰,有祭孔庙会;十月一日牛王神生日,祀牛王;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节,别称灶君升天日,祭社神。二岁时节日是一个能动的文化因子,节日虽有固定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大体说来,中国节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7.近现代出现的节日,大多与环境和人文出现,适应人们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节日,从一小部分人倡导,到后来广为流传。[1]例如世界水日,时间眼日,315消费者保护节日,1.先秦发生期。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同时,节日大多是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上已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2.汉代定型期。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3.魏晋南北朝融合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与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二是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使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道教讲究阴阳,以奇数为阳,节日中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月五日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教谓是日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吃腊八粥习俗。三是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高谈饮乐、诗酒风流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
4.唐宋高峰期。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5.明清稳定期。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明清时期,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一是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如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如祭土地神习俗已不像先前那样受到重视。三是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明代由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满清入关以后,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百戏”活动。但从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没有太大的变化。三中国岁时节日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特点,主要表现为:
1.农业文化特色。中国岁时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元旦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欠。二月惊蛰节令到来时,民间有预防虫害,预占收成的习俗。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不少节日如蚕月(小清明)、踏青节、禹生日、麦王生日、龙王节、清明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四月立夏的节俗活动大都是围绕各地生产特点进行的。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荐祖习俗。六月正值三伏酷热季节,易染疾病,因此,许多习俗偏重于消夏抗暑活动,包含有爱护生产力的意义。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九月霜降节令,关系到来年生产的好坏,这一天各地有看晴雨、占收成的习俗。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广东有对牛不穿绳的“放闲”习俗,这是农闲之际向牛酬谢的表现,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谚语“冬雪是麦被”,其含义即在于此。
2.讲究礼仪,风俗与礼俗相结合。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
3.传承性与变异性相统一。中国节日具有民俗文化传承性与变异性的一般特点。节日一旦形成,便有一种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时社会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有古***俗的影子,这是节日传承性的重要表现。中国节日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农业文化之中,民间流传下来的许多节日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很多习俗是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接受,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节日风俗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节日风俗也会不断有所变化,有的遭淘汰,有的被更新,总的趋势是积极因素占优势地位,落后的陈规陋习不断被淘汰。如汉代以前上已节的禊祓习俗,魏晋以后变成了郊游活动。简言之,中国节日文化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传承与变异相统一是中国节日的显著特点。
4.民族性与地区性。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其他民族的地区也普遍流行。与此同时,汉族节日中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风俗,如春节在院内立灯笼杆,就是受了满族祭神杆的影响。节日中的许多游艺活动,如秋千、高跷、骑射、杂技等,原来都是少数民族的习俗。此外,由于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因而节日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区性特点。除汉族节日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老人节”,傣族的“泼水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布朗族的“火把节”,土家族的“七月会”,高山族的“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殊意义和习俗,与汉族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节日。中国节日的这种跨民族、跨地区的特征,是历史上民族节日风俗互相交流、融合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这种广泛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广泛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这也是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及我国主要阳历节日
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
1月26日:国际海关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
2月份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1923)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1995)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的最后一天: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
3月份
3月1日:国际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1979)
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1929)
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 世界诗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国土日(1962)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
4月份
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1950)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
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1957)
4月24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01)
4月27日:联谊城日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1986)
4月最后一个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三:秘书节
5月份
5月1日:国际劳动节(1889)
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1939)
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
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个星期六:世界高血压日(2005)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1914)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1912)
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国际咨询日)(1994)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1969)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977)
5月19日至21日
全国哀悼日(2008)
5月20日:全**乳喂养宣传日(1990)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
5月20日:世界计量日(1999)
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1990)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1993)
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29日:国际维和人员日(2002)
5月30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988)
6月份
6月1日:国际儿童节(1949)
6月1日:国际牛奶日(1961)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
际日(1983)
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4)
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1974)
6月12日:世界无童工日(2002)
6月14日:世界献血日(200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难民日(2001)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1934)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1991)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87)
6月26日: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997)
7月份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创立日(1887)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1895)
8月6日:国际电影节(1932)
8月8日:全民健身日(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1994)
8月12日:国际青年日(1999)
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邓小平诞辰纪念日(1904)
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8月26日:全国律师咨询日(1993)
9月份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
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扫盲日(1966)
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1976)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1985)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989)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1981)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1998)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980)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2000)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份
10月1日:国庆节(1949)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1980)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国际老人节)(1990)
10月2日: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949)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1944)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建筑日(1985)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998)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1990)
10月11日: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949)
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950)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969)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消灭贫穷国际日)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4日:世界发展宣传日(世界发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
10月28日: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
11月份
11月1日:植树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糟蹋环境国际日(2001)
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1917)
11月7日:世界美发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11月7日:世界美容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日)
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纪念日(1969)
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国际容忍日(国际宽容日)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业化日(1989)
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世界问候日(1973)
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纪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1999)
11月25日: 国际素食日(节)(1986)
11月28日: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820)
11月29日: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977)
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1988)
12月2日:废除奴隶制国际日(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986)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1992)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
12月5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愿人员国际日
(1986)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1990)
12月7日:国际民航日(1994)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935)
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2004)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950)
12月11日:国际山岳日(2003)
12月第二个星期日:
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1997)
12月12日: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937)
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圣诞(2000)
12月19日:联合国南南合作日(2004)
12月20日:澳门回归纪念日(1999)
12月20日:国际人类团结日(2005)
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1891)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圣诞节
12月26日:毛泽
东诞辰纪念日(1893)
12月26日:节礼日
我国阴历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春龙节(龙抬头)
三月初三:三月三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二十四 小年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路神生日--Magical birthday of road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春龙节(龙抬头)--The dragon saves spring(the dragon raises head)
寒食节
--The cold food day is saved
清明节--Qingming Festival
立夏节--Beginning of
Summer is saved
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天贶节--The day present saves
翻经节--translates after festival
姑姑节--the father's sister festival
火把节
--Torch Festival
七夕节--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 盂兰盆节--The
jar orchid basin saves
中元节--is hit by yuan of festival
鬼节--spirit
festival
地藏节--The field hides festival
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重阳节--Double Nineth Festival
祭祖节--Offer a sacrifice to ancestors section
冬节--Winter is saved
阔时节--Broad season
腊八节--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saved
小年--Festival that falls on the 23rd or 24th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除夕--New Year's Eve
外国节日
一、美国
1.元旦节(New Year's Day)
2.林肯诞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3.圣瓦伦丁节(St.Valentine's Day)又称“情人节”(the lovers' day)
4.华盛顿诞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
5.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 Day)
6.复活节(Easter Day, Easter
Sunday)
7.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8.母亲节(Mother's Day)
9.阵亡烈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10.国旗日(National Flag Day)
11.父亲节(Father's Day)
12.国庆节(Independence
Day)
13. 劳动节(Labor Day)
14.哥伦布日(Columbus Day)
15.万圣节(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16.万灵节(All Soul's Day)
17. 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
18.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19.大选日(Election Day
20.。清教徒登陆纪念日(Forefather's Day)
21.圣诞节.(Christmas Day)
二、丹麦
1,新年 new year 2.忏悔节 shrovetides
3.复活节Easter
4.愚人节 fool's day
5.国际劳动节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6.一系列宗教节日 a
series of religious holidays
7.宪法日 constitutions dates
三、德国
1。圣诞节(weihnachten)
2。元旦(neujahr)
3。狂欢节(karneval/fasching/fastnacht)
4。复活节(ostern)
5。国庆节(nationalfeiertag)
四、法国
帝王节 King festival
圣蜡节saints waxes festival
愚人节fool's day
劳动节和铃兰花节Labor Day and bell orchid
festival
法国国庆节 French National Day
法国的大假France's paid annual leave
冥节 deep
festivals
圣-喀德琳节saints5 月1 日
耶稣升天日 5 月
降灵节5
月或 6 月
仲夏节 6 月
万圣节 11 月
独立日 12 月 6 日
圣诞节 12 月 24-25 日
节礼日 12 月 26 日
六、加拿大
元旦:1月1日
耶稣受难日:时间在复活节之前的那个星期五
复活节次日:时间在复活节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
维多利亚日:5月24日为女王诞辰纪念日,但放假日期为25日前的第一个星期一
加拿大日:7月1日
公民日:8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劳动节:9月1日,但放假日期为九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感恩节:10份的第二个星期一
休战纪念日:11月11日为纪念二次世界大战中死难者
圣诞节:12月25日
节礼日:12月26日
七,挪威
新年 1月1日。
棕榈主日 复活节前的星期天。
濯足节 复活节前的星期四。
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 4月的第—个星期天。
劳动节 5月1日。
耶稣升天节 复活节40天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四。
独立日 5月17日。
降灵节 复活节后第七个星期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节礼日 12月26日
八,意大利
1月1日元旦,亦称:新年(非宗教节日)
1月6日
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宗教节日)
2月14日 情人节(民间习俗节)
2月至3月 狂欢节,亦称谢肉节(宗教节日)
3月8日(三八妇女节)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非宗教节日)
5月1日(劳动节)
5月(母亲节)
6月2日 国庆节(非宗教节日)
8月15日 八月节(非宗教节日)
11月2日
万圣节(宗教节日)
12月25日 圣诞节(宗教节日)
九、英国
新年,元旦 New year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Valentine's Day 愚人节 Fool's day
耶稣受难日 Jesus Good Friday
复活节 Easter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After
Easter's Monday
耶稣升天节 Jesus ascends to heaven the festival
五一劳动节 51 Labor
Day
春假 Spring vacation
母亲节 Mother's Day
阵亡将士纪念日 Died in battle the
officers and men commemoration day
美国独立纪念日 American independent commemoration
day
夏季公假
哥伦布日 Columbus date
万圣节前夕 Halloween
万圣节 Hallomas/All saints'
day/Allhallomas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停战纪念日 First, two world wars truce commemoration day
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圣诞节前夜 Christmas day eve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节礼日
十、希腊
新年 New year
主显节 Plough monday
圣灰节 Saint ash festival
复活节 Easter
劳动节 Labor Day
十月二十八日 On October 28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十一、新加坡
农历春节
calendar Spring Festival
清明节 Qingming Festival
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元节 Festival of the fifteenth day
卫塞节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Health plug
国庆日(NATIONAL DAY)
开斋节 Lesser bairam
哈芝节 Kazak iris festival
大宝森节 Great
treasure woods festival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耶稣受难节与复活节Jesus good Friday and
Easter
十二、新西兰
新年 New Year's Day 1月1日
国庆节 Waitangi Day 2月6日
复活节 Good
Friday 4月6日
Easter Mondy 4月9日(2007年)
澳新军团日 ANZAC Day 4月25日
女王诞辰日 Queen's
Birthday 6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劳动节 Labour Day 10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12月25日
节礼日
Boxing Day 12月26日
每个地区还有不同的周年庆,比如Wellington Anniversary Day 1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十三
澳大利亚
1月1日是新年;
1月27日:
国庆,为纪念白人进入澳大利亚的建国纪念日,(1788年,菲力浦船长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领地)但在一些州,也以接近周末的周一、周五作为国庆节假。
3月28日-3月31日:复活节,从28日耶稣受难日开始,为期4天
4月17日为幸运星期五(Good Friday);
4月25日:
澳纽兵团日,为纪念一战中被英国借派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军在土耳其卡利波里半岛的决死登陆而设。
6月9日:
女王诞生日,伊丽莎白女王生日,假日设在6月的第二个周一以便连休,只有西澳大利亚是9月29日。
11月第一个星期二,闻名世界的澳大利亚赛马——墨尔本杯大奖赛的举行日。
12月25日圣诞节:Mary Christmas
12月26日:开盒节,打开圣诞所赠礼盒的日子,在南澳大利亚,成为“宣告节”。
在澳大利亚全国性的其他节日中,有两个节日特别受到广泛重视,一个是4月25日“恩沙克日”——澳大利亚军人节;另一个则是11月第一个星期二,闻名世界的澳大利亚赛马——墨尔本杯大奖赛的举行日。全国性赛马发源地墨尔本市将这一天列为公休日,届时,全国其他地区也停止工作,进行观马大赛。
十四 印度
·元旦 1月1日
·国庆节 1月26日
·独立纪念日 8月15日
·甘地逝世纪念日 1月30日
·宗教性节日
·印度教灯节 10月-11月
·印度教十胜节 9月-10月
·印度教除十节 5月-6月
·伊斯兰教开斋节 2月
·伊斯兰教古尔邦节 4月
·基督教复活节 4月
·基督教圣诞节 12月25日
·锡克教那纳克诞辰节 11月
·耆那教摩诃毗罗节 每逢15年一度的3月举行
第二篇:节日的故事
节日的故事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培养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内容、由来和习俗,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节日文化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方式。初步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感受到中国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能够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上网查询、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动手设计与制作能力;
2、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和思路,并能运用恰当方法解决问题。
3、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形成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探究中国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引导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3、教育同学们不要淡忘国家的历史文化,要弘扬中国文化。
4、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热爱,提高学习兴趣。【活动方式】
1.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2.调查、访问(例如: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3.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人与外国人过节的不同。)
4.收集图片和传统节日的装饰品„„ 5.亲身体验,形成文册,总结交流。课时:6课时。一、导入新课:
1、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又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你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2、为了了解自己所喜欢的节日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资料,都准备好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古老的节日文化吧!(大屏幕出示课题——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接下来请各小组汇报本组的活动成果。
(一)、端午节。
1、小组长:我们小组调查研究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吧。
(1)家人的早餐就是吃粽子和蛋。一般在这天的前一天下午,家家门窗都插上艾蒿和柳条。各家的门窗上还都挂着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红葫芦。(2)用艾蒿叶洗脸。(3)小孩扎五色线。
2、我国民间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展示图片)赛龙舟、端午食粽
3、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4、粽子的形状及种类。
5、小饰品展示:葫芦。
6、图片展示。(大屏幕)
(二)、中秋节
1、小组长:我们先来看一个画面(出示中秋月亮画面),你们能看出这一画面所反映的是哪个节日吗?(中秋节)对,是中秋节。
2、讲述古老的传说和来源。
(1)、小组长:关于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动听的传说故事。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出示相应的图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2)、小组长:让我们一起聆听那古老的传说吧。嫦娥奔月的传说:(出示嫦娥奔月的图片)(配音乐:平湖秋月)(3)、剩下的2个故事简要带过。吴刚伐桂(出示图片、配音乐)玉兔捣药(出示图片、配音乐)
3、中秋节的来源
通过上网查资料,我还知道中秋节的来源。它的的来源是跟“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的
4、欣赏优美的诗词。
5、丰富的中秋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全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庆祝中秋佳节。(出示画面)
三、腊八粥
(1)、“腊八节起源”(2)、“腊八节习俗。(3)、有关腊八节的顺口溜。(4)、腊八粥的做法。
(5)、今年过腊八节,我想向大家提个建议。过腊八节,要有对待过洋节圣诞节的新奇感一样对待过腊八节,要过得热闹,同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参与购买各种配料,把自己烧好的腊八粥先端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端给身边的孤寡老人吃,从而让腊八节过得更有人情味。尽可能地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四)、新年
1、组长:同学们,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因为过年代表着可以不要上学,可以玩儿,像放鞭炮、点烟花、挂灯笼、贴对联等等这些风俗,还有漂亮的新衣服穿,还有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食物,还可以收到大大的红包,买自己喜欢东西,真的是太幸福的一天了。
2、为了迎接这个重大的节日,人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过年前的准备:童谣。
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3、风俗习惯。团团圆圆、守岁、贴春联年画、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给孩子压岁钱、给长辈拜年、亲朋好友相互祝福、迎财神„„这样过才不会忘记祖先的传统
4、除夕的传说。
5、小饰物,中国结展示。
6、春联。(背诵自己搜集到的春联)
7、合唱:欢乐中国年。
(五)、元宵节。
1、民间过元宵节有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民间习俗。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3、家乡习俗: 十五晚上拧秧歌、放烟花,猜灯谜
4、互动:猜灯谜活动。
5、展示本组搜集的家乡过元宵节的图片。(配音乐:喜洋洋)6 扭东北大秧歌,喜欢扭的同学都可以参加。(配秧歌调)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那些传统节日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希望你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民族精神因为有了我们而更加的芬芳美丽„„
第三篇:中国各个节日的故事传说
一、春节
1.熬年守岁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2.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3.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二、元宵节
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三、七夕节
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四、重阳节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第四篇:西方节日圣诞节老人的故事
圣诞老人,一位专门在圣诞节前夜时悄悄赠送礼物给小孩子的神秘人物,是节日主题的代表角色之一。西方节日圣诞节老人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一位专门为好孩子在圣诞节前夜送上礼物的神秘人物。传说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个神秘人会驾乘由12只驯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户地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或者堆在壁炉旁的圣诞树下。虽然没有人真的见过神秘人的样子,但是人们通常装扮成头戴红色圣诞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一身红色棉衣,脚穿红色靴子的样子,因为总在圣诞节前夜出现派发礼物,所以习惯地称他为“圣诞老人”。1985年和1994年分别有一部同名电影《圣诞老人》公映。圣诞老人源于欧洲的民间传说。通常父母们会对他们的子女解释他们在圣诞节收到的礼物是圣诞老人送的。圣诞老人以一位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尼古拉是一位生活在4世纪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便会模仿他送礼物。
每年圣诞节,圣诞老人骑在驯鹿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
在许多国家里,圣诞节前夕,孩子们会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孩子们圣诞夜会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夜(或圣尼古拉斯节前夕的12月5日)送礼物。在德国,传说他扮成圣童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们鞋里。他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得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每年接近圣诞节,总会有(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给圣诞老人,内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圣诞礼物之类,而在某些国家的邮局,为了免让他们失望,更会有专人回复这些信件
圣诞老人此一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Saint Nicholas)。尼古拉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便会模仿他送礼物。经典的快乐圣诞老人头像在北美洲,荷兰和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融入圣诞节日的庆祝里,荷兰语的圣尼古拉(Sinterklaas)传进英语成为Santa Clau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他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并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都是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
法国与圣诞老人类似的形象是Père Noel,他和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圣诞季期间,在北美和英国的很多超市里,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
在冰岛的传说中,圣诞老人并不只一位,而是共有九位圣诞老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慈祥温柔。
在许多国家里,圣诞节前夕,孩子们会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孩子们圣诞夜会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夜(或圣尼古拉斯节前夕的12月5日)送礼。
对于圣诞老人在北极的情形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人们对工业的印象。二十世纪早期,圣诞老人有些形象是他亲自以手工制造玩具,就像小工作坊里的工匠一样。后来,印象变成圣诞老人手下有许多小精灵制造玩具,但玩具依旧是各个精灵以传统方式手工完成的。等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大众充分接受了大量机器生产的现实。现代对于圣诞老人的住处的描绘,反映了这点:人们幽默地讲说他的住处乃是高度机器化的生产设施,配备了最先进的制造业科技,由精灵还有经理一般的圣诞老婆婆管理。有很多电视广告将这场景经营成公司喜剧,将精灵描绘为心怀不满的员工,搞笑和作弄老板。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节日作文:愚人节的故事
愚人节是一个小节日,顾名思义,就是与人戏耍的啦。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教室里,也充满了属于愚人节的快乐。
清晨,我们都在上语文课,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教室中。兴许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黄老师一字一句地说:“今天呢,如果上课认真的人可以得到表扬,举手的人免两个作业,回答问题的人免两个作业,回答问题精彩的人可以不做作业!”我们疑惑地想:今天可是星期五啊,免作业?天上竟然也有一次会掉馅饼?真是奇了怪了。我们还有些不相信,但黄老师脸上的表情很严肃,一本正经,再加上黄老师是个很讲信用的人,我们便不由自主地相信了。
为了黄老师这个诺言,全班同学都神采奕奕,精神百倍。在读书的时候,我大声地读,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上课十分认真;在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我努力地思考,将手举得高高的。没叫到,我也不气馁,这么多人举手,哪里会每一个都叫到呢?在这堂课上,大家都十分积极,教室里一双双手都举起来。
下了课后,举了手发了言的犹如打了鸡血似的,没举手的就好似霜打了的茄子。我内心是非常高兴的,因为我回答了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可以免一个作业了!
一直到了下午,快要放学了,要抄家作了。这时,黄老师又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这样吧,大家上课都非常认真,我呢,就奖励发了言的人再加多一根冰棒!“由于上午的缘故,对于这句话,我心头仅有的一丝疑虑,也渐渐烟消云散。甚至,我还在心中暗暗地想:我不想吃冰棒,还不如奖点钱呢。不等我在心中嘀咕完,黄老师就说:“想吃冰棒的举手!“全班只有十几个人举起手来。黄老师笑了笑:“看来大家不是很喜欢吃冰棒。”顿了顿,又说:“想不做作业的举手!”这回,举手的人起码占了全班人数的93%。,我自然也举了手。黄老师有点好笑地望着我们:“看来不想做作业的这么多呀。”他的语气有些嘲讽,那诡谲的笑容让我有了些不好的预感,又想到清明节似乎会多放一天假……
果然,黄老师淡定地望着我们,说:“今天是愚人节,不做作业嘛,是不可能的。大家就不要异想天开了。”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全班垂头丧气,失望无比,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子把我的美梦打碎了……
说罢,黄老师就让我们抄家作。我们一看,原来作文就是些愚人节啊,敢情黄老师是在为我们提供生活中的素材呢,全班哭笑不得。
抄完家作后,黄老师还特别解释了一下:“这可不是骗你们的,是必须要做的。”我们在下面愁眉苦脸地点了头,真是郁闷啊……
今年的愚人节,是我们和黄老师一同度过,真是五味陈杂。这一个愚人节,是最有意义的,它饱含了我们和老师之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