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母亲教学案例分析
《我的母亲》课题案例
一、学情分析
中专学校的生源对象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由于学生入学时,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差,年龄小,对专业知识生疏,因此,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偏低,再加上中等专业教育的课程门数不断增多,教学方法与中学有所不同,教学进度也比初中快,所以,不少学生难以适应中专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自暴自弃。因此,学生中存在的潜在被动学习因素偏多,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等,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时常要先对学生进行一番纪律教育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造成了教学心理的不良循环。
二、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中等专业学校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篇目。《我的母亲》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一位非常感人的母亲:她勤俭诚实,做事认真;她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
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充满深厚的感情。在平实的语言中,让人感受到老舍那份爱母之情,敬母之意。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我的母亲》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教学本文为学生学习记叙文的语言提供一个范例。
三、教学目标
在《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根据大纲要求,依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让学生了解母亲爱,感受母亲情,体会母亲之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母亲。
四、在重点、难点中
1.目标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2.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母亲的不易。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德育教育,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一致的。优秀的作品要仔细地揣摩才能读出它的好处,才能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而揣摩和品味要以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为基础,中专学生平时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恰恰缺少这样的人文素养,因此,揣摩和品味本课语言并且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在生活中的点滴,从而把握文章的语言风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完成教学目标一),初步学习课文的语言(目标二)。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语言(完成目标二),在这两课时中渗透教学目标三,下面对第一课时的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具体说明。
1、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的自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过程。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赞颂、怀念之情,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而且要重视对知识及学习过程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教师可以朗读法为辅助教法。
2、学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将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设计的学法有自学讨论法、发现阅读法。自学讨论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发现并讨论阅读中的疑点、难点、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产生自觉的深究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发现阅读法以阅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了解老舍自
然朴素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学习a.回忆生活,引入学习
问题:在你的生活中,在与母亲的相处或交谈中,是否有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请谈谈你的感受(请一位学生讲述)。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希望给新知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以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b.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轻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后续环节都是在落实好这个前提性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阅读之后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
A.本文记叙了母亲一生的哪几件主要的事情? B.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C.母亲有哪些性格特征?
这些问题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就可找到答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达成了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问题宜简单,学习
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c.交流感受,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请两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肯定个性化的发现。这问题比较宽泛,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重个体的体验。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
总结:亲子之爱,爱母之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优秀的一种传统文化。要表现这样一种流动在母子间的融融亲情,可写的事情很多,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精心组织材料,从多角度描写母亲勤劳困苦的一生,字字都是从心底流淌出来,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总结可以请学生做。)
(二)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构筑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通过合作和讨论,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更加丰富、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1.学生朗读文章第八段,老师引导学生探讨。朗读前的要求: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语言运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句子,主动思考问题。
比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引导:此处运用白描手法从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再次点拨: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它不求华丽,务求朴实。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俭省又传神。进一步朗读并感受课文语言,切入到本课的学习目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
学生朗读,自主发现运用白描的句子。推选用得好的词语。
句子: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词语:“鲜红微肿”(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现出来)“终年”(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作者用语的特点:作者老舍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形象,初步把握作者的语言风特点。归纳的时候环节非常重要,它把对具体内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上。
(三)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分组学习,互相交流。
提出要求:在学生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母亲、尊敬母亲、体谅关心母亲,与母亲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母亲。到一定时候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
2.学生互相交流,共享发现。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同学谈谈自己的母亲与全班共享:通过学习文章《我的母亲》,向大家谈谈自己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疼爱之情。培养学生感恩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孝心,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不把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付诸东流。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在于学生自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懂得“尊重”的道理。
(四)阅读体验,探究学习。
学生学习的经验从体验和感悟中来,即体验和感悟充满了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综合了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涉及了学生对事物和自身的评价和观点,触及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1.文章中哪些语句是饱含深情的,说出自己的体会。2.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你的母亲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感想:
《我的母亲》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品,在教学之前,我再
三吟诵,反复咀嚼,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那种爱是无私的,是全部的,是永远的,是不计回报的,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母亲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人生的最大的悲哀是子欲善而亲不在,本课教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如果说以前要求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在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更需要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说以前注重的是教给学生方法,那么在倡导德育教育的今天,更应强调的是对学生疼爱、尊重母亲为主体的学习,即充分发挥学生对亲人的疼爱之情,孝敬之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
现在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学生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不能体会母亲的心意,更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们对母亲的健康不关心,对母亲缺少礼貌,特别是不能尊重母亲的意见,与家长产生意见之后,又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为增进子女与母亲间的了解,使学生体悟亲情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老舍《我的母亲》,启发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理解母亲的心意。
使感恩教育不仅成为现今构建和谐社会风尚,更应该成为培育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悟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母亲在自己生命成长中付出的心血,懂得要感激和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二篇:《我的母亲》教学案例[模版]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理解,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二、德育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延伸拓展。
时安排:一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再唱一遍。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再一次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胡适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的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佃户:佃,租种土地。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阅读,批注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事?
(2)勾画出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
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学生精读文,深透理解,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好象与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3、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3)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事: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通过以上这些事,表现了母亲以下的品行: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五、拓展延伸:、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2、母亲节快到了,你讲给母亲送一怎样的礼物呢?为什么?
3、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重点
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教学程序及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二、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
教师视情况进行补充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请同学们默渎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积累词语。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温厚
2.学生再读文,揣摩、理解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学生跳读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教师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四、研读探究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感情阅读全文,思考: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2.教师导学: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的思想感情,具体深入地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结。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研讨:
没有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没有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奉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
挣扎。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六、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七、布置作业
离别、送别在文学描写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描写离愁、别绪的名篇佳作无以计数,请你写出三个写离别、送别的诗句。
板书设计
第三篇:《怀念母亲》教学案例分析
《怀念母亲》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钢琴曲《梦幻曲》。
2、教师:我有一位母亲,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从拉屎拉尿到穿衣吃饭,从上学读书到结婚生子,一生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无不牵动着她的心。在她心里,家、儿女就是最大的责任。如今,离开母亲的怀抱虽有几载时光,但是对于母亲的爱反而体会得更加深刻,对母亲的思念反而更加强烈。也许真的只有离开母亲才会怀念母亲。这种感情是相通的,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情怀,尤其是在德国留学的那段日子,更让他刻骨铭心。
【评析:教师激情导入,为整堂课铺垫好情感氛围,使学生更快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
二、怀念生母
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的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师:请一位同学深情地读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的一生有两个母亲。
生:我知道了他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的及爱慕和敬意。问:你有什么体会?
生: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厚。
生:作者对祖**亲和亲生母亲一样怀有敬意,两位母亲共同养育了他。师:我是如此深刻地爱着我的两位母亲,那就让咱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读吧!
2、可是他的亲生母亲却在他六岁时将他送出,直至母亲逝世的那一天,期间他只有两次回家探亲在家住上几天。那一年,他才读大二。他的母亲曾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作为儿子的季先生听到母亲逝世的消息时,该是多么的悲痛,多么的后悔啊!
出示:《赋得永久的悔》
“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学生默读一分钟。
问:读了这段文字,你又何感受? 生:我感觉季先生非常爱他的母亲。
师:是啊,正因为他如此地爱自己的母亲,所以知道母亲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他„„ 生:更加悲痛。
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师:以至于作者在出国11年后仍在不停地怀念母亲。
【评析:经过这一铺垫,学生的感情已经被调动起来,完全融入到文本中了。此为学生情感的积累阶段。为后面情感的宣泄蓄势,使后面的情感表达水到渠成。】
3、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师:母亲离开了,逝世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弃养。
师:母亲弃养,儿子悲伤至极,你感受到了吗?哪些描写使你感受了儿子的悲伤?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一句话让我体会到了儿子的悲伤。哭个不停,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师:这一切都源于„„ 生:母亲的逝世。师: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生:弃养。
师:这样的悲伤,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试试看。(生读)
生: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一句话中可见“我”的思念有多强烈。十几年来都在不停地思念我的母亲。
师:说得真好,体会非常深刻。你真正做到了用心体会。母亲的离世对我的打击直到数十年后仍无法消除,可见我对母亲的爱有多深。带这你的感受再读一遍。(生读)
生: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真想”可以看出我的悔恨,我的情意。仿佛只有随母亲于地下,我才能安然入眠。
师:你说出了老师想说的话。那你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生读)师:失去了母亲,我成了„„ 生:孤儿 师:成了
生:缺少母爱的孩子 师:成了 生:灵魂不全的人
师:你觉得什么是了“灵魂不全”?
生:作者觉得没有了母亲,生活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师:没意义,空虚了。找不到目标,不知道干什么了。你理解得真好!看样子,你一定也很爱你的母亲,所以才能这么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心境。还有谁想说说吗?
生:作者只有遗憾,只有悔恨,没有是风母亲,他的心是不安的。
师:心不安,灵魂又怎么能全呢?请带着自己的体会悲伤地读这一段,注意读出作者的心理。(生自由读)师:有个同学读得特别好,悲伤之情尽露。(放音乐,指名读)师:他是怎么读出悲伤的? 生:他读得很慢。生:他读得有些沉重。
生:他重读了“痛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真想”这些词语。
师:他读出了作者的悲伤,采用了放慢的重读方式,这一处理非常好。还有谁想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模仿前面的朗读。
【评析: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时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最佳途径。但在此前的情感铺垫却是必须的,是学生此时进入情感的宣泄,不吐不快。】
4、我怀着不全的灵魂只身去了德国,住在一个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这句话里有一个词足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生:频来入梦。师: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经常来到梦里。师:从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作者经常想起母亲。
生:白天想这母亲所以夜里梦见母亲。生:作者无比思念母亲。
师:可作者说他不知道为什么,真的是这样吗? 生:不是。师:那是为什么? 生:因为母亲离开他了。
师:尤其看到别人的母亲,更是不可遏制地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请读课文中11月18日的日记。(生自由读)
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颇为深刻? 生:我想起长眠于地下的母亲,真想哭!师:作者心中此刻觉得 生:愧对母亲
生:作者在想自己的母亲当年该怎样地思念在外求学的儿子啊!师:看样子你们也知道了:古今中外的母亲 生:都是一样的 师:什么是一样的? 生:对儿子的爱。生:思念. 生:牵挂。生:担心。
师: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真爱。(板书:真爱)请怀着这样的爱一起来读读这则日记吧。
三、怀念祖**亲
1、母亲的逝世让儿子思念不已。此刻,作者不仅远离了亲生母亲,也远离了祖**亲,他对祖**亲和对亲生母亲的一样,是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请在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描述。(生自由读、画)生:“频来入梦”,说明他经常想起故国、故乡以及故人。师:说得不错,还有一个字。生:也。
师:你为什么找这个字?
生:我对祖**亲和对亲生母亲的怀念是一样的强烈。师:在我心中这两位母亲的地位也 生:同等重要
师:你看,一个“也”字用得多好。对两位母亲相同的思念之情瞬间在笔端流泻。咱们好好读读,体会一下这份感情吧!(生齐读)
2、师:用日记写下思念,这是一种很好的倾诉方式。那么作者对祖**亲的思念又是如何诉诸笔端的?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在深刻体会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感情之后,用一个“也”字串起对祖**亲的感情,为下节课的继续学习打下铺垫。】
【评析】这是一篇表达强烈感情的文章,课堂上的重点难点也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强烈的感情。为调动学生感情,教者才用了一系列的铺垫,如:播放忧伤的乐曲、用自己的经历深情导入、引读季羡林先生纪念母亲的文章《赋得永久的悔》,是学生进入浓烈的思念中。情感积累以后自然需要宣泄,所以学习课文时学生的体会就显得自然而深刻,朗读起来沉重而悲伤。
【反思】一堂课的成功,教学设计太关键了,有时甚至是一个问题的设计,都可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教师的语言也至关重要,它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索,不论是提问的技巧也好,还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也好,都不要一成不变,或太过简单,而应富于变化,点到关键,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这节课上,我运用了一些从书上学来的评语,如:你说出了老师想说的话,真是个知心人。你一定也很爱你的母亲,所以才能这么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心境。另外还尝试对学生的朗读方式进行点评,如:他读出了作者的悲伤,采用了放慢的重读方式,这一处理非常好。这些点评受到的效果非常好,学生给予了热烈的回应。有一位男生回答完问题,听到我的点评后,无比满足地坐下了。后来的课堂上,他经常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我想这大概是我这堂课上最大的收获了。带给学生满足,而后学生带给我满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地方向,如何用我的语言这把钥匙,打开更多学生心中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
第四篇:《我的父亲母亲》作文案例分析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案例分析
——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 教学内容:我的父亲母亲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及现实故事,感受父母之爱的真挚、平凡和伟大。
2、学会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用一两句话表达对父爱或母爱的理解。
3、学会运用细节(外貌、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将事情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4、凭借电话连线、歌曲欣赏,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之爱。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浏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感受父爱母爱
1、述说第六组课文的共同点,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
2、课件呈现补充材料《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温暖我一生的冰灯》《最后的手机短信》故事,师深情讲述。
3、师:听了这些故事,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小结。
二、打开心扉,共悟父母之爱
1、师生随着轻柔的乐曲,静静地回想与父亲或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最想倾吐的故事。
2、师生反复回想那个故事,把对父爱或者母爱的理解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教师即兴在PPT上书写;学生在作文纸上书写)
3、教师PPT呈现对父爱的理解:亲爱的爸爸,您对我的爱,有时是一句大声的责怪,短暂的痛,却能长久地提醒我——不论何时何地,心中要装着别人。
4、指名学生交流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悟。
三、细节描写,还原爱的故事
1、生再读教师的话,猜测老师大概想起了什么事情。
2、师:但是,要让心底的这件事情感动父亲、母亲以及更多的人,光是这样概括地、模糊地写,肯定不行。请你们读读第六组课文中的感人片段,想想这些片段为什么感人,然后提醒老师,应当写好什么?(课件呈现几个感人片段;学生自由浏览、思考;学生现场提醒老师,教师即兴板书学生的提醒:写好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
3、出示教师范文,供学生依据“提醒”鉴赏:读了老师的片段,你满意吗?为什么?
4、学生独立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四、片段交流,引导学生评价
1、师指名学生朗读习作。引导学生依据“提醒”进行评价:他什么地方写得好,打动了你?
2、学生修改习作。
五、电话连线,实践真情告白
1、师现场手机连线,指名一生将作文读给爸爸或妈妈听。
2、师提出建议:今晚将作文读给爸爸或者妈妈听,让他们成为最幸福的人。
六、歌曲欣赏,催生感恩之情
1、课件播放写给父亲、母亲的歌曲。
2、结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铭记父母之爱,并尽我们的所能,回报
父母,让父母永远幸福。
教学反思:
当下,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的现象:生在福中不知福。孩子对父母之爱,有些漠然,抑或有些理所当然。凭借课文及其他感人故事的生动引入,营造合适的氛围,帮助孩子进入本课的特定情境,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回想与父亲或者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给学生以引领和示范,并给学生搭建台阶,让“那件事情”逐渐清晰。用一两句话表达对父爱或者母爱的理解,实际上是情感基调的定位,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锁定”那件事情。同时,主题单元中的习作教学不能脱离教材,应当从对应单元的课文中获取写好作文的“良方”。教师有选择地呈现本组课文中的感人片段,有助于学生的感悟、探究、发现较为集中,也一定能自主获得写好本次作文的办法,也就是写好事件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当然,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只求在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有突破。另外,在习作过程中,让学生当老师,实现角色转换,应当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活学生的习作动力。会欣赏、会评价,也就会作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针对目标”的评价能力的锤炼。
第五篇:《第一次抱母亲》案例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
【摘要】:教案的设计体现出“生活既教育”的教育思想,通过“体会我的心情,感悟母爱的无私”、“ 体悟我的做法,感受浓浓的亲情”等几个环节的设置,用文本中他人的真实的生活教育孩子们,使孩子们懂得母亲的艰辛和不易,引导孩子们要做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教学反思揭示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千万不可小瞧孩子,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同样丰富的。
【关键词】:案例 分析和反思 感悟孝行 解读母亲和学生的眼泪
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谁第一次抱母亲?(板书:儿子 母亲)
二、细读课文2、3段,体会我的心情,感悟母爱的无私
抱母亲,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犹如平静的湖面扔下了石子,变得不平静了,我的感受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我的心情的句子。
(1)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2)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
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我的心情?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交流:
1、第一段:学生自由谈感受,引导认识:
母亲很轻,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我没有想到,以至于抱母亲时差点仰面摔倒。我不了解母亲,不关心母亲,——“我心里很难过”。
2、第二段:学生自由谈感受。
出示这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齐读。品读感受: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理解“年复一年” 出示图片,引读: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母亲是„„(教师读)北风呼啸,冰天雪地,母亲还是„„ 在我成长的日日月月,母亲总是„„
读到这里,你明白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了吗?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引导感受:
我能挑得动,母亲不让我挑;我能挑得动,没有帮母亲挑,没有替母亲分担重担,——“我的心里很难过。” 看着病重的母亲,我仅仅是难过吗?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引导感受:
理解重担的双层意思。
指导朗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3、第三段:
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引导感受:
母亲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透过“笑了笑”,你又体会到什么? 病重的母亲对自己的付出觉得微不足道,很坦然,历尽千辛万苦却无怨无悔。——“我的心里很难过。”
三、细读课文4、5段,体悟我的做法,感受浓浓的亲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万番感慨,一齐涌上心头。于是,我突发奇想,说:“„„”(引读)
请同学们静静地看这个温馨感人的一幕,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出示:图片(配乐)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让这个画面永远地留住,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配乐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一定不平静,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拿出笔,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儿时,我们无数次被母亲抱,在母爱的沐浴中长大;而今,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里,给了母亲第一次爱的回报。(板书:爱)同学们,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再次感受这人间最真挚、最纯美的真情吧!(配乐)
四、教学反思
我读过好多篇关于写母亲的文章,我觉得这一篇是最美的,有着心在流血的感觉。对于亿万人来说,真的如此抱母亲恐怕了了无几。我想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震撼也在此。
怎么教这课呢?我一遍遍地读,用心去想,想自己的母亲,想父母亲的母亲。我想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读”起来,通过读去体会我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我的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读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把课文中三个人的话语拿出来一个个读,那感觉又不一样。但上完这课后,我觉得我让学生读的还不够,自己读的也不够,没能够把学生的感情完全调动起来。希望以后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屠棠等,《陶行知儿童诗歌一百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1日第一版。
3.曹先捷,王思中,《陶行知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