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诗词鉴赏

时间:2019-05-13 08:3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倚天屠龙记诗词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倚天屠龙记诗词鉴赏》。

第一篇:倚天屠龙记诗词鉴赏

【倚天屠龙记】诗词鉴赏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倚天屠龙记》回目:

天涯思君不可忘

武当山顶松柏长

宝刀百炼生玄光

字作丧乱意彷徨

皓臂似玉梅花妆

浮槎北溟海茫茫

谁送冰舸来仙乡

穷发十载泛归航

七侠聚会乐未央

百岁寿宴摧肝肠

有女长舌利如枪

针其膏兮药其肓

不悔仲子逾我墙

当道时见中山狼

奇谋秘计梦一场

剥极而复参九阳

青翼出没一笑扬

倚天长剑飞寒芒

祸起萧墙破金汤

与子共穴相扶将

排难解纷当六强

灵芙醉客绿柳庄

太极初传柔克刚

群雄归心约三章

太极初传柔克刚

举火燎天何煌煌

俊貌玉面甘毁伤

百尺高塔任回翔

恩断义绝紫衫王

四女同舟何所望

东西永隔如参商

冤蒙不白愁欲狂

箫长琴短衣流黄

新妇素手裂红裳

屠狮有会孰为殃

夭矫三松郁青苍

天下英雄莫能当

君子可欺之以方

秘笈兵书此中藏

不识张郎是张郎

第一回开篇词,丘处机的《无俗念》: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第一回中,何足道吟道:“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扶风豪士歌 唐 李白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第一回,有《诗经》中的两首。

考盘(诗经·国风)

考在盘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盘在阿,硕人之薖。独寤寐歌,永矢弗过。

考檗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弗告。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四回,殷素素歌:“今夕兴尽,来宵悠悠,六和塔下,垂柳扁舟。彼君子兮,宁当来游?”《诗经》中有“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有杕之杜(诗经·国风·唐风)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第五回,伞上题诗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六回中,用到了李白《草书歌行》中的诗句。

草书歌行 唐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第六回中,殷素素所唱的《山坡羊》:

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多牵挂。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就死在阎王殿前,由他把那杵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唉呀由他!只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过死鬼带枷?唉呀由他!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第十七回,灭绝师太提到的几句俗语:

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

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

第十七回,有荆轲西入强秦时所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十八回,《九阳真经》中的几句: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第二十回,小昭所唱: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第二十回,明教经文: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第二十一回,七伤拳总决:

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摧肝肠,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

第二十一回,扇上题晋代郭璞《太华赞》六句:

华岳灵峻,削成四方。爱有神女,是挹玉浆。

其谁游之?龙驾云裳。

第二十三回,幅上的诗句出自元稹《说剑》,现录全诗如下:

说剑 唐 元稹

吾友有宝剑,密之如密友。我实胶漆交,中堂共杯酒。

酒酣肝胆露,恨不眼前剖。高唱荆卿歌,乱击相如缶。

更击复更唱,更酌亦更寿。白虹坐上飞,青蛇匣中吼。

我闻音响异,疑是干将偶。为君再拜言,神物可见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为君取。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泽手。

徐抽寸寸刃,渐屈弯弯肘。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

逡巡潜虬跃,郁律惊左右。霆电满室光,蛟龙绕身走。

我为捧之泣,此剑别来久。铸时近山破,藏在松桂朽。

幽匣狱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焕有。

我欲评剑功,愿君良听受。剑可剸犀兕,剑可切琼玖。

剑决天外云,剑冲日中斗。剑隳妖蛇腹,剑拂佞臣首。

太古初断鳌,武王亲击纣。燕丹卷地图,陈平绾花绶。

曾被桂树枝,寒光射林薮。曾经铸农器,利用翦稂莠。

神物终变化,复为龙牝牡。晋末武库烧,脱然排户牖。

为欲扫群胡,散作弥天帚。自兹失所往,豪英共为诟。

今复谁人铸,挺然千载后。既非古风胡,无乃近鸦九。

自我与君游,平生益自负。况擎宝剑出,重以雄心扣。

此剑何太奇,此心何太厚。劝君慎所用,所用无或苟。

潜将辟魑魅,勿但防妾妇。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

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尘垢。俗耳惊大言,逢人少开口。

第二十四回,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三十回,波斯诗人峨默的两句遗作: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

第三十四回,用了四句唐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出自白乐天《放言》,有出入。

放言五首其三 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时便身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第二篇:诗词鉴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

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

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

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

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

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

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

但使龙城①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②。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

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

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

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

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

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

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

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

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

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

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

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

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

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

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

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

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

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

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

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

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

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

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

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第三篇:诗词鉴赏专题

诗词鉴赏专题(2015-4-22)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②。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注】玉勒:美玉镶的带嚼子的马笼头。

雕鞍:雕绘花饰的马鞍。玉勒雕鞍,代指华贵的车马。游冶:指留连妓馆,狎艳游乐。

章台路:原指汉代长安城西南街,代称游冶之地。

1.本词颇有意境,请从“深”、“堆”二字中任选一字进行赏析。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堆”字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3)采用层深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着一“苦”字。

踏莎行①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②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③去?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1097年春三月,其时,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被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②幸自:本自,本来是。③潇湘:潇水、湘江。

8.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9.此词末两句曾令苏轼击节赞叹,竟书于扇面。这两句究竟好在何处?请简要分析。(5分)答:

答案:

8.雾失的“楼台”、月迷的“津渡”、无寻处的“桃源”、封闭的“孤馆”、悲鸣的“杜鹃”、料峭的“春寒”、惨淡的“斜阳”等意象(答出4—5个给1分,答出6个以上给2分),表达了一个屡遭贬谪的词人失意的怅惘(惆怅)、内心的凄苦和对前途的渺茫。(答出任两点即可给2分)(共4分)

9.①采用了拟人手法,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使山水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②采用了象征手法,本应环绕郴山,而却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的郴江之水,象征了作者本想为国效力,如今却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如答“比喻”、“反问”(或“反诘”“诘问”)也可。(5分;①②各2分,其中“手法”1分,“简析”1分)

浣 溪 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答案:

10.(1)①:淡淡的忧愁。(1分)②: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表现在:①“飞花”和“梦”本不相似,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②,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绉:皱纹似的纱。棹:船浆,代指船。

②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相关试题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它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艺术特点是什么?(5分)

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美好情趣?(4分)参考答案

1.这句诗描绘了烂漫的大好春光。杏花是早春典型风物,诗人专写杏花红艳,以杏花的盛开衬托出春意之浓。“闹”是炼字,用通感手法将无声化为有声,使人联想到杏花的蓬勃热烈和蜂蝶采花 沾粉的热闹景象。(5分)

2.这是惜春、恋春情切的痴语,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4分)

吴 江

张先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译文】:

春尽尝罢鲜美的银鱼,秋霜下了鲈鱼更肥;他乡远客倘曾到过吴江,应更思念在此地的游迹。真想画下江上的风光,却又难以描绘江色的秀丽。宁静的江上时闻鸟啼,须悄悄地去芦苇深处寻觅。落日的余晖还留在天际,街市散尽已是一派静谧。万里晴空一色湛蓝,更映现出远山的孤凄。垂虹桥南潮水涨了,彩虹般的桥影随波摇曳。清澄的秋夜月光多么明净,泻向太湖便分外旖旎。

【赏析】:

吴江流域、太湖之滨,乃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湖光山色,州桥市镇,美如图画。这首诗写由黄昏至夜的吴江秋色,色彩纷呈,美不胜收,动静和谐,声情并出,合于天籁,而令人神往。尤佳者三、四两句,不仅在声、色、动、静上落笔写景,颇多生动情趣,更在创造出一种意境,若画中留空白,给予读者无限想象与联想的空间。

1.请指出诗的中间两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远人曾到合思吴”的理由。(4分)3.结合具体意象,概括该诗所写的吴江景色的特点以及诗人表达的感情。答案:

1、(4分)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相互映衬等表现手法,澄碧的江水,芦苇深处的鸟声,落日未昏,市声散尽,青天如洗,远山兀立,给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4分)吴江有春后银鱼霜下鲈鱼的美味佳肴,有恬静美好的秋色、夜景,有平淡、闲适的生活.令人流连。

3、芦苇深处的鸟啼、天际落日的余晖、静谧的街市、湛蓝的晴空、随波摇曳的彩虹般的桥影等,构成了吴江那由黄昏至夜的色彩纷呈、动静和谐、令人神往的秋色图景。诗人以浓妆淡抹的笔法充分表达出对吴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天仙子·送春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①《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②流景:流逝的年华。③记省(xīng):清楚记得。

(1)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2)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5分)

答案:

(1)(3分)上阕写“愁”,有对自然的春光已逝之愁,有对自己的年华老去之愁,有与友人的后会无期之愁。(评分标准:本题3分。伤春,伤老,伤离别,3个要点各1分。)

(2)(5分)(示例)这首词写了作者伤春、孤寂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云、月、花人格化,“破”“来”“弄”等词语,写出月夜之景的美丽与动感。这一描写与“沙上并禽”的情态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由这一画面再想到“明日落红应满径”,则使作者的伤情之情、孤寂之心表现得更加生动传神。(评分标准:本题5分。全诗思想情感,1分;“云破”一句的修辞及其在句中的作用,2分;“云破”一句和上下文的关系及对全诗的作用,2分。)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文章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4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2分)

(3)(4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2分)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①,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杷疏狂图一醉②,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①危楼:高楼。②图:考虑、打算。

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

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

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

伫倚危楼——极目远眺

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6.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

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思考探究一:柳句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

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

也不后悔

9思考探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例: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这是一首词,“青玉案”是—————,“元夕”是——————。

(2词人苦苦追寻的“女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简要分析词中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她的形象的。

(3)梁启超评论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结合词说说你的理解。

(1)词牌名、题目

(2)女子孤高、淡泊、自甘寂寞。使用了反衬手法,元宵夜灯火越热闹,越显示出“那人”的孤高、淡泊、自甘寂寞;而穿戴华丽,坐着“宝马雕车”的妇女们,又进一步反衬、突出了那人的性格。

(3)这个女子象征自己不同流合污,与众不同的高洁人格。(答“比兴”手法或“以女子自比”皆可)

摸鱼儿① 【金】元好问

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②,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③更有痴儿女。君④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⑤,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⑥。招魂楚些⑦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⑧。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释】

①这首词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他被一只大雁殉情的事深深感动。他买雁葬于汾水旁,并写了这首词。后又据[摸鱼儿]词调加工改定。词作高度赞美了大雁殉情之可贵,谱写了一曲坚贞爱情的颂歌。②双飞客:指比翼双飞的雁子。③就中:于此,在这里面。④君:指殉情的大雁。⑤横汾路:指当年汉武帝巡幸处。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曾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武帝做《秋风辞》,其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可见当时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⑥楚:即丛莽,平楚:平林。⑦些(suò):《楚辞》中的句末助词。《楚辞.招魂》句尾均用“些”字,所以称“楚些”。⑧山鬼:《楚辞·九歌》中有《山鬼》篇,描写山中女神失恋的悲哀。

第四篇: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感悟篇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唐)刘希夷

:相和歌辞·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

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唐)白居易:岁日

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

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

(唐)白居易:

感时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唐)白居易:渐老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所怪少年心,销磨落何处?

(唐)白居易:叹老

晨兴照清镜,形影两寂寞。

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

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百,不得长欢乐。

谁会天地心,千龄与龟鹤。

吾闻善医者,今古称扁鹊。

万病皆可治,唯无治老药。

我有一握发,梳理何稠直。

昔似玄云光,今如素丝色。

匣中有旧镜,欲照先叹息。

自从头白来,不欲明磨拭。

鸦头与鹤颈,至老长如墨。

独有人鬓毛,不得终身黑。

前年种桃核,今岁成花树。

去岁新婴儿,今年已学步。

但惊物成长,不觉身衰暮。

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

因书今日意,偏寄诸亲故。

壮岁不欢娱,长年当悔悟。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悠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李觏:秋晚悲还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宋)黄庭坚:虞美人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小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因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宋)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元)王和卿:拨不断·自叹

恰春朝,又秋宵。

春花秋月何时了?

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

(元)马致远:夜行船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明)唐寅:七十词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

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

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清)袁枚: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吴正:人生(三首)

我们送走了先人,再让后辈来送走我们。

我们都是诞生在最卑污的一刻,却要伪装一生的磊落。

光明是梦,我们从黑暗中来,又是回到黑暗中去。

存在是空,我们在虚无中凝聚成,又是散落在虚无之中。

只有爱,爱是一颗永恒的星,照亮了我们的来道和我们的去路。

我们生命的世界只是一座驿站,一座在茫茫无际的旷野上闪着光亮的驿站。

一座每一刻都有人抵埠,每一刻都有人离去,向着未知的前程再继续进发的驿站。

一些在我们道前的颤颤巍巍的老者,一些在我们身后的蹦蹦跳跳的童年,是我们的将来和过去啊------

我们现在是在手中握着的水正一滴一滴地漏失。。。

病中吟

(唐)白居易:首夏病间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注: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岂能无病。如何看待疾病?如何

对待同病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会遇到的问题。读一读古人的一些名诗,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唐)白居易:

寄同病者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沉疴。

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他。

年颜日枯槁,时命日蹉跎。

岂独我如此,圣贤无奈何。

回观亲旧中,举目尤可嗟。

或有终老者,沉贱如泥沙。

或有始壮者,飘忽如风花。

穷饿与夭促,不如我者多。

以此反自慰,常得心平和。

寄言同病者,回叹且为歌。

(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汉)孔融: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魏晋)应璩:其七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

上叟前致辞:

中叟前置辞:

下叟前致辞: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室内妪貌丑。” ” “夜卧不覆首。” “何以得此寿?” “量腹节所受。

(唐)卢照邻:释疾文三歌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

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

(唐)李白: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说李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路歌>而卒。”,此诗为李白绝笔,路字当作“终”,形近而误。

(唐)白居易:感逝寄远

寄通州元侍御、果州崔员外、澧州李舍人、凤州李郎中。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

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

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

(唐)白居易:自觉二首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

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

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抖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

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回念发弘愿,愿此见在身。

但受过去报,不结将来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

不将恩爱子,更种忧悲根!

(唐)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媸。

生平勤皂枥,剉秣不告疲。

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

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伫立唁尔魂,岂复识此为。

畚锸载埋瘗,沟渎护其危。

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

掩骼著春令,兹焉适其时。

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

注:此诗为哀挽一名普通役夫而作,提出了人的贵贱不取决于所从事的职业的光辉思想,是诗人素来主张民意决定历史发展的可贵思想在诗歌中的反映。

(宋)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宋)黄庭坚: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

(唐)徐寅:日月无情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

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圣贤生。

臧克家:三代

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葬埋。

余光中:天

水上的霞光呵一条接一条,何以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一盏接一盏,何以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一颗接一颗,何以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一天接一天,何以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把我接走的,究竟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周恩来:生别死离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最是难堪事。别了,牵肠挂肚:死了,毫无轻重,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没没播种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也随着死生,只是他们却识不透

这感人的永别,永别的感人。

不用希望人家了!

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么?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片断)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们的生命就似渡过一个大海,我们都相聚在这个狭小的舟中。

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往各的世界去了。

死象大海的无限的歌声,日夜冲击着生命的光明岛的四周。

死亡隶属于生命,正与生一样。举足是走路,正如落足也是走路。

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但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

总有一天,我要在别的世界的晨光里

对你唱道:

“我以前在地球的光里,在人的爱里,已经见过你了。”

我梦见一颗星,一个光明岛屿,我将在那里出生。在它快速的闲暇深处,我的生命

将成熟它的事业,在阳光下的稻田。

注:泰戈尔(公元1861—1941年)是印度近代伟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飞鸟集是其重要诗集之一,集中共有300多首精美的短诗。这里录其七首,都是写他如何看待生死的诗,特别有意思的是他还设想到他来世在地球之外的世界上生活,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五篇: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指导

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分值上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一、鉴赏思路点拨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可以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味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二、解题技巧指导

(一)客观题解题方法

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等。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5.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

(二)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3.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4.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5.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6.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1.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2.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3.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4.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下面是六类常见的题型的答题模式。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知识联系】

1.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或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2.所谓意境是指思想感情与诗中生活图景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概括意境特点的术语有:雄浑壮阔、高阔远深、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繁华热闹、恬静安谧等。答题模式:意境描述+特点概括

二、情感主旨类

情感蕴含: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

【知识联系】 5种情感类型: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 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主旨:诗歌具体内容+诗歌主题

三、表达技巧类

【设问方式】

手法类:

1.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就某一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分析。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要求从情景关系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思路类: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知识联系】

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描写顺序:远——近大——小 高——低 俯——仰 虚——实 动——静)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正面、侧面、反面,描写还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4.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四、语言炼字类

炼字类:这句(联或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分辨优劣。语言特色类:诗歌语言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语言特色,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知识联系】

1.诗眼: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2.炼字:用最妥贴、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3.语言风格常用术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白晓畅、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

4.答题时把关键字词放在句中,结合全诗意境情感分析。表明观点即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含义包括解释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还原景象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结合诗歌整体表述诗句所描摹的景象。

五、多角度综合类

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景与情的关系怎样?(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等表达技巧)答题时参考以上四个方面的答题模式,问什么答什么,简单分析,略有侧重。

六、开放题型类

(一)评价类 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语,判断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并阐明理由。【答题示例】范成大《次石湖书扇韵》

问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二)续写类(略)

附:诗歌意象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 竹——气节、积极向上 菊——隐逸、高洁、脱俗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地位的卑微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音信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历史的发展趋势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思归 小雨——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荡涤污秽的力量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 狂风——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天晴——欢愉、光明 云——游子、漂泊 石灰——节操、纯洁 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沉静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英雄——追慕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的感叹 乡村——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会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软肋”。那么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就有了新的课题:如何让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把握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来说,诗词中的意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通常,人物形象比自然景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鉴赏诗词中的意象,就要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出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还要判断其社会意义。

其次,要体味诗词的语言。鉴赏诗词的语言,既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体会语言美,又要有一定程度的评述。第一,要体味语言的风格特色;第二,要分析诗词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第三,品悟诗人或词人炼字炼句的作用。

再次,了解诗词中的表达技巧。了解诗词中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技巧,而是在于分析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取得的表达效果。

最后,要品评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写景抒情类的,一般要品味意境,揣摩情感;托物寄兴类的,要辨物明志,把握主旨;忧国忧民类的,要知人论世,领悟情感;思乡怀人类的,要领悟意象,理解感情;怀古伤今类的,要联系背景,理解典故;阐发哲理类的,要理解现象,把握本质;送别友人类的,要分析情景,理解情感;边塞豪情类的,要揣摩语气,品味内容。

下载倚天屠龙记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倚天屠龙记诗词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词鉴赏范文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牢记鉴赏常用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诗词鉴赏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专题(之二) 鉴赏《氓》 1.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表现出“氓”所追求的是位关心人、体贴人,有情有义的姑娘。 B.“女......

    九年级诗词鉴赏

    一、专题名称:古诗词鉴赏 二、课时安排说明: 诗:二课时词:一课时 曲:一课时 三、专题说明: 这是应0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这一考点的需要设计的。因考虑到基础与积累部分中有涉及古......

    如何鉴赏诗词名句

    鉴赏诗词名句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不知从何处着手,如何去组织语句。其中,关键在于明确鉴赏的思路。 首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可将名句作大致的分类。虽说名句看起来......

    14诗词鉴赏

    李梦阳:经行塞上 天设居庸百二关,祁连更隔万重山。 不知谁放呼延入,昨日杨河大战还。 【说明】这首诗是就明代中叶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经常骚扰中原的事,斥责朝廷防御不力,......

    咏物诗词鉴赏

    第六讲 咏物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典诗词中咏物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意蕴,即它体现的托意寓怀,咏物写志的特征。 二、了解古典咏物诗词的深刻哲理与审美内......

    《永遇乐》诗词鉴赏(范文大全)

    《永遇乐》诗词鉴赏《永遇乐》诗词鉴赏1《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