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地坛文本细读
苦难中的涅磐与顿悟
——《我与地坛》文本细读
中文系20 级
班
学号:
摘要:史铁生, 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 “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 20 岁时因积劳致残。作为一个风华正茂、大有前途的青年人, 在多彩的人生图卷尚未展开时, 命运之神便无情地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沉重的打击不但毁了他强健的身体, 而且对他的精神世界造成了灭顶之灾,他的世界变得暗淡, 如同“荒芜冷落的野地”。《我与地坛》就是作者在他人生最失落时、彷徨时所写的,讲述的是自己双腿残废后所面对的生活,文中主要描写的是自己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以及对母亲的描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呐喊,真实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生与死的理解,并通过母亲对待自己的态度,也深深地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本文就是从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母爱的真情阐释两个角度来解读。
关键词:史铁生
死
生
超越
母爱
感悟
引言:史铁生, 一个失去太多的残疾人,带着受伤的心面对周围的完整和健全时, 他无处可藏, 无处可躲, 他找到了那个几欲废弃的古园, 找到了和他同样被人们遗忘的失魂落魄的古园地坛, 并且在它博大厚重的胸怀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逃避、舔伤, 去思索。终于, 他用15 年的时间和代价理清了纷乱 的思绪, 正视了自已的伤楚和心魂, 从残疾自伤的阴影中站了起来, 用自己的笔在文坛闯开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是凝聚着作家生死体验, 用他全部生命感悟写成的自传体散文—《我与地坛》。作品以它深厚凝重的笔力, 展示出身处绝境的残疾人在与命运之神较量中所表现出的坚韧、昂扬的斗志, 以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作品中,平平淡淡、朴朴实实、真真切切的叙述后面涌动的是作者对世间最神圣伟大母爱的肯定, 是对母爱这一人间真情的最好阐释。
一、我与地坛中关于“死”与“生”的涅磐
一个作家的作品总是与其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对于人生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生命的反差”。如果史铁生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状况,那倒恐怕没太大痛感了。可问题在于,命运为史铁生安排了一个残酷的圈套:先送给他一副比健康人还要健康的身体,然后一个急转弯毁了他,让他在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这种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对于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来说,都是极其残忍的。面对这样的不幸和苦难,他开始了对生命的思索与追问。
(一)关于“死”
既然死是在想通后无需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尊重。
—海德格尔
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把他如春花灿烂般的生命拘囿在轮椅之上。在这祸从天降的厄运面前, 他仿佛是鸟儿无端折断了飞翔的翅膀, 蓝色的天空刹时进入黑暗隧道。他陷入了“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去路, 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绝望境地。这残酷而无情、艰难而无助的现实,是何等锥心刺骨的痛苦!没有人能那么容易地就接受一个突然降临的厄运, 在他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的时候, 他终于明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现在生不如死,活着就是受苦,而受苦却没有意义,还不如选择早日解脱;要解脱,又必须寻找到死的理由,可是死的理由又在哪里呢?没有意义的死和没有意义的生一样痛苦。换言之,史铁生没有生的理由,也没有死的理由。
我们听得到他灵魂沉重的喘息, 充满悲悯的祈祷以及对生命和造化的困惑和无奈。带着残废的身躯, 受创的心灵,“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15 年前的那个下午”, 他”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就在这么一个不显眼的下午, 他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地坛里,作者一定想不通为什么他会在二十岁时突然失去双腿, 正如自古以来人们对命运的看法一样, 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地坛”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仿佛就是为了等他, 给他一个僻静的地方, 静静地舔舐伤痕, 思索自己的命运, 思索人生的价值;让他”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 “看到时间, 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于是, 他感到也许他与命
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
这时的地坛, 只剩下剥蚀的琉璃, 淡褪的门壁,坍圮的墙栏, 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 略显沧桑。这时的“我与地坛”, 一个是被世界抛弃的血管里还流淌着青春热血的残疾人;另一个是昔日曾经“浮夸”“炫耀”过的膜拜的圣地, 而今日变成现代都市中心“荒芜”“沉寂”的“野地”。当时, 他那被遗弃的身体就仿佛是这废弃的古园, 园中的一切与他残缺的身体和痛苦的灵魂遭遇了。这两者要等待双方互相去发现、唤醒。于是, 地坛中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启示。
在废弃的园子里, 在时光的流逝中, 史铁生感受到了沟通的亲切, “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最终从这里获得了理解, 获得了自由。地坛到底以什么样的魔力启示着作者? 一方面, 地坛就像一幅古旧荒凉的画,是那么的荒芜、破败,另一方面, 生命依然顽强。地坛曾经有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值得傲人的“高墙”和让人望尘莫及的“玉砌雕栏”,现在却正值“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时候, 可是“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全然没有哀伤的影子, 有的只是饱受打击后的那份超然、坦然、淡然。多年来古园的形体被人们肆意雕琢, 但宏大的园址、破旧的殿堂、神圣的祭坛依然如故, 断墙颓壁坦然自在。这对于“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去路, 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作者来说, 无疑是启示, 是鼓舞, 是心灵情绪的对话。可以说,地坛像一位智者在不动声色地拯救着作者, 使作者一步步远离死亡的陷阱。
地坛的草木昆虫卑微得可怜, 但也生活得颇有情趣。“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 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 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上留着一只蝉蜕, 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 聚集, 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了万道金光。”废弃的园子因为有了它们而变得充满生机,“荒芜但并不衰败”, 并处处以其生机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片刻不息。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 在经受人生沉重打击,对生命失去热情,极端悲观失望的时候,作者摇着轮椅在地坛的每个角落百无聊赖地游荡,无意间看到了这些充满生机的意象,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 活得率性自然, 自由自在, 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有着别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价值, 这显然给了作者生命的启示, 让他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万物适性的生命意趣, 终于明白了: “一个人, 出生了, 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 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可见,地坛小昆虫之景,融合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使作者的心情平静下来,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深入思考。既然人类必将走向死亡, 世界一定要存在苦难,那么为什么不
在生的过程中“肩起”这“黑暗的闸门”呢? 史铁生从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 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死是一种必然, 一种天意, 不必害怕, 不必急于求成。死神是人生最守信用的伙伴, 早晚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在你没有力气生存的时候, 死神肯定会来搭救你。
在史铁生眼里, 死是一种回归, 有回家的温馨, 有节日般的快活。这些理解使他的死亡观超越了世俗的生命感受。
他终于从自己的不幸中走了出来, 变得平和而宁静。他超越了死。
(二)关于“生”
想透了死并非也就想通了活着中可能出现的一切, 尤其对残疾人的生命来说, 就更是如此。人为什么活? 怎样活? 成了作者拷问的焦点,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地坛寻找答案, 思考生命的内涵。
那不因人时冷落和自身衰微而黯淡, 仍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石门落日;那敢于在最落寞的时候, 把天地叫得苍凉的高歌雨燕;那能激起人们对过去和未来遐思的雪地上的脚印;那看淡忧郁和喜悦、镇静地伫立了几个世纪的苍黑古柏;那送来清纯泥草味儿的夏日暴雨;那捎来种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的秋风落叶……都无言地启示作者勇敢面对苦难, 活出自己的个性。古园形体曾被人肆意雕琢, 但大自然中它的永久的活力谁也不能改变。石门落日、雨燕高歌、雪地脚印、古柏伫
立、风霜雨雪仍旧年复一年;园中的花木鸟虫,竞相生长, 生机勃勃,一岁一枯荣。这一切都无言地诉说着人、动物、植物都会死亡, 在生命过程中,就要尽其所能, 活出自身的不可更易的特性, 展示出生命的最大活力和价值。大自然如此, 古园如此, 万物之灵的人又何尝不该如此呢? 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史铁生在大自然中参悟了生。
如果说地坛里勃勃生机的自然让作者参悟了生死, 那么出没地坛的那些不相识的游人、朋友、亲人则向作者默默传递着人生的意义、温暖、乐趣, 作者从他们身上获取了生存感悟。
坚忍的母亲, 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要来园里散步的夫妇让人想到爱情的甜蜜;认真练唱和作者互致问候的小伙子让人体会到人与人亲近的温馨;美丽却先天弱智的拾灯笼花的少女, 让作者悟出“命运面前, 休论公道”;运气不佳的长跑朋友则让作者思考人活着的价值问题;豪爽的饮酒老人使人品味一种放荡不拘的浪漫情调;率真的捕鸟老汉则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执著痴情;来去匆匆、朴素而优雅的女工程师, 让作者生出无穷的美的遐想。
拾灯笼花的少女是多么美丽, 但是命运却使她先天弱智, 这是何等的残酷。但是, 事物就是如此,不可能平等、完美、划一。史铁生看到了生命残缺和苦难的普遍和偶然。残缺和苦难﹐就和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克服的、无法自我把握的。人的命运被苦难和残缺之网所笼罩, 构成了虚无感的人生背景。至
于谁去充当那不幸的角色, 那是相当偶然的, “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只能接受, 只能豁达, “就命运而言, 休论公道”。不与命运讨公道, 不和上帝论公平, 看待世界就会心平气和, 心境会更加宁静。
那个拉板车的长跑的朋友, 运气不佳, 不断地参与, 不断地失望, 虽然没有结果, 但依然不甘心地说“先别去死, 再试着活一活看”, 终于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一位专业教练对他说: “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这时他很平静。他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 但是他的过程就不精彩吗? 史铁生曾经面对另一个困境: “人类是要灭亡的, 地球是要毁灭的, 宇宙正在走向热寂。我们的一切聪明和才智、奋斗和努力、好运和成功到底有什么价值? 有什么意义?”(《好运设计》)在危机和焦灼中, 史铁生终于发现对付绝境的办法只有过程, 最后史铁生的回答是: 转向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 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一个不精彩的过程, 相反你可以把死亡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 相反厄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答自己问》)当他在园子里想通了死是一件不用急着去做、怎样也不会耽误的事, 便决定活下去试试, “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 机会难得, 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 一切仿佛都要完了, 但死神很守信用, 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 ”。这时, 他对生的理解, 洒脱
中带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他曾在《病隙碎笔》中写过: “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 先为衣食住行, 然后不够了, 看见价值和虚荣, 然后又不够了, 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么? 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1981 年史铁生又患了严重的肾病, 只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 由于体力的原因, 辞了临时工作,呆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这时“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 属于“先为衣食住行”的层面。古园成就了他, 他成功了, 很快作品发表, 且深受好评,在写作上“碰撞”开了一条路。这时, 他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 他玩命地写,“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 这时是属于“看见价值和虚荣”的层面。他成名了, 却有一种“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的恐慌, 仿佛冥冥之中被谁操纵着, 不断地旋转, 在疲劳和紧张中, 他担心文思枯竭, 担心被“处决”。他又想到了死。这时, 他对为写作而活着感到恐慌, 对生存产生了怀疑。
作者对人的生存又进行刨根挖底的追问。“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 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 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 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之类, 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他内心涌动着欲望, 他期望得到更多的东西, 这是应该的, 可是为什么还“活得恐慌, 就像个人质”? 欲望支撑着生, 这时, 他的写作属于“荒唐”层面。
对生存意义的不断拷问, 让他明白了活着和写作的关系: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 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人必须选择一种东
西作为生存意义的证明。史铁生选择的是写作。但是, 写作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如果作为一种生存的目的, 作为一种具体而功利的目标, 那么人就会被写作囚禁起来, 就会有“人质”的恐慌, 就会失去生存的意义。意义的确证应该从目的转向过程, 因为只要人们眼光盯着目的, 就无法走出绝境, 无法摆脱人质的恐慌。而一旦转向过程,即使“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 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好运设计》)。他满怀欣喜地写道: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的悲壮。”(《好运设计》)经过几个阶段的磨难和苦思冥想, 史铁生终于明白, 写作无非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 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 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答自己问》)于是, 史铁生说“只是因为我活着, 我才不得不写作”, 他找到了生的本质, 为生存找到了“牢靠的理由”。
经过几个阶段的起伏、不断突破, 史铁生超越了生。
二、我与地坛中对母爱的顿悟
对母亲的刻画以及对母亲的爱, 是《我与地坛》最为感人的部分。平静如水和无法复制的文字, 蕴含着充沛饱满、风雷激荡的高贵的情感。
地坛不仅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 而且见证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最博大的爱和最深刻的容纳, 承载着一份伟大、沉默的母爱和儿子不能挽回的悔恨与悲哀。成就史铁生 的, 不仅是冰冷的轮椅, 慈悲的地坛,还有那包容儿子一切,完全从心底理解儿子、信任儿子的伟大的母亲。古园是伟大的, 母亲也伟大。史铁生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 她独自默默而又理智地解决了儿子给她出的难题, 尽管她忧心如焚地为儿子担忧, 但她从未敢问过什么, 也从没要求与作者一同去地坛, 因为“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 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 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这是一种给儿子以充分尊重、自由、信任和理解的母爱, 不是强人所难的母爱。如果当年母亲因为不放心儿子独自一人跑到地坛而横加阻拦, 或絮絮叨叨地问这怨那, 真不敢想像史铁生能否释放他内心的苦痛。
多年后作者才有余暇体会母亲在儿子呆在地坛里的漫长时间里, 是怎样的心神不定, 忍受着痛苦和惊恐的煎熬。“以母亲的聪慧和坚忍, 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 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 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 如果他真的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 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母亲内心的理解、关爱、呵护之情都在沉默中,在毫不张扬的举止中静静地流淌,温润着史铁生在古园上,在生活中,在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的绝望,让他在冷静中度过自己人生的苦难与不幸。母亲就这样用“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解决了儿子无意中给自己留下的难题。
母亲很聪慧, 有过自己的梦想, 而且十分美丽。她不满10 岁
时作文比赛就得了第一名, 她年轻的时候也爱好文学, 也想过搞写作。可为了儿子, 她奉献了一切,无时无刻不在为儿子的生活操劳牵挂,无时无刻不在为儿子的脆弱牵肠挂肚。当她发现儿子在写小说后, 也是像为儿子找大夫、找工作那样抱着希望, 默默地到处为儿子借书, 顶雨冒雪推儿子去看电影。因为她“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 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虽然,“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但已不年轻的母亲还是坚忍地希望着。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而谁, 又会为这样苦难的人去设想呢? 可能也只有她那已不在世的母亲吧!儿子双腿瘫痪后, 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往往对生活陷入极度的绝望, 这些母亲都默默地承受了,她总是变着法儿地想让儿子快乐。在《秋天的怀念》里,我们揪心地看到母亲忍受着剧烈的肝疼, 央求推儿子去北海看花, 当儿子答应时, 竟然高兴得“坐立不安”地絮絮叨叨。母亲大口大口吐着鲜血被送往医院, 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秋天的怀念》)
终于, 在母亲永远不再开口的这一天, 儿子终于参悟了母亲的伟大苦难。
母亲的伟大在于一次次无言地帮助儿子去地坛, 又一次次悄无声息地去地坛寻找儿子;在于她虽担心儿子但仍不阻止他去地坛, 让儿子能充分感受地坛的启示;在于她为儿子作最坏的
准备而从未对儿子说“你为我想想”, 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在于她的“活法”, 解答了儿子应该怎样活的问题;在于她对待苦难的态度让儿子学会了坚强地承受苦难, 坚忍地活下去;在于她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 让儿子悟出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母亲的苦难在于“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在于她的苦难在当时无人能理解、分担, 因为被命运击昏了头的年轻儿子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在于当儿子快要“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出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之路时, 她却被上帝过早地召去了, 她匆匆离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在于她死不瞑目, 临终前还深深牵挂着一双儿女;在于她来到人世只是为儿子担忧受苦。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 又是雾罩的清晨, 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 我只想着一件事: 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 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 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 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 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作者的心中满是不解、不信,满是对母亲的真切怀念, 满是缘于爱的失落, 充满了对生与死的困惑, 是无法报答的深深愧疚和遗憾。对一位残疾人来说, 失掉能够给自已荫蔽的母亲就好比残缺的天空再次塌陷。于是我们在作者的“合欢树”读到了一个孤苦无助、悔恨交加的儿子最后的安慰: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 想: 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
回去呢? 迷迷糊糊的, 我听见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 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 睁开眼睛, 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当母亲为儿子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理想,奉献了生命,作为儿子的史铁生终于参透了字里行间的意义,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母亲,备受苦难熬煎和折磨的母亲奉献的全部母爱。
我们真希望有上帝, 不然儿子会对母亲背上一生的负疚。母亲走了, 留给儿子的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儿子只有把他对倔强和羞涩的忏悔变成泣血的忠告: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 千万不要跟母亲来 这套倔强, 羞涩就更不必, 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时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母爱一直滋润并激励着史铁生,母爱升华了史铁生。在这种爱的普照下,史铁生深刻意识到,因为爱,我们并不孤独;因为爱,我们不应放弃;因为爱,我们走出虚无。原本我们不是不能了无牵挂,我们不能也不可以游戏人生或者决绝尘世,母爱给了我们最深切的牵绊。史铁生在母爱阳光的普照下获得走出虚无泥潭的信念,爱母亲,最重要的是爱自己,因为在博大母爱面前,个体无权选择放弃,就像那首诗:“母爱是湛蓝的海水/承载着母亲沉甸甸的爱/母爱是甘甜的雨露/滋润孩子干渴的心灵/母爱是鲜艳的花朵/装点孩子的人生旅途/母爱无边”。
参考文献: 【1】卢芝兰
超越生死感悟母爱—从《我与地坛》透视史铁生的心灵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4月 第1卷第4期
【2】温江斌
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4月 第28卷第2期 【3】马云 《我与地坛》:抒写生命之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4】杨彬
苦难中的顿悟与涅槃—史铁生《我与地坛》“心路历程”探析
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5月号中旬刊
【5】王昭 《我与地坛》写法技巧赏析
文学教育 2010.04 【6】李春荣
对母爱的真情阐释—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增总 第11期)
【7】王锐
浅析《我与地坛》蕴含的母爱主题
语文学刊
2011.10 【8】李燕
残缺中的完美—《我与地坛》赏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年3 月 第29卷第3 期
致谢
对于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认真讲解与指导让我最终完成了论文的写作。
我还要感谢我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和朋友,在你们身上我得到了太多的启发。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中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感谢在各个方面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在此,我再次衷心的感谢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是你们让我的生命充满了色彩,感谢、感谢!
第二篇:《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我 与 地 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诵读能力,读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目标
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教学难点】
1.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2.体会语言深沉绵密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 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 1 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与文中对“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的描写比较语言的异同。
★提示:均比较细腻,本文更深沉绵密。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 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8.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9.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送我上地坛 无言目送 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 坐卧难安 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 悄悄缓缓 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韧的活下去,生存的意义、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10.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教学板书】
第三篇:我与地坛节选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96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坍(tān)圮(pǐ)撅(juē)窸窣(xī sū)捋(luō)窥(kuī)蝉蜕(tuì)颓(tuí)熨帖(yù)一宿(xiǔ)尴尬(ɡān ɡà)迄今(qì)福祉(zhǐ)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熨帖:妥帖舒服。福祉:福气。[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四篇:《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2.“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①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②的另一个世界。③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①处“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2.文中②③处的“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各指的什么?
③指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的缤纷的生命世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
3.给文中四处横线上的空白,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遮 撅 摆 祈祷B.斜切 捡 捋 休息
C.斜切 撅 捋 祈祷D.遮 捡 摆 休息
4.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存未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1. 前三句同下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 文中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3.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4.请谈一谈选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3.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等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3.(1)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你也有倔强地对待母亲的事情吧?(3)你现在怎么想?
《我与地坛》(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含蓄句子的理解。联系作者情况,史铁生二十岁上忽然双腿残废,这个年龄本应是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时候。
【答案】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2.“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语言表现技巧。一般的语言习惯应是,“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采用这样的倒装语序,又用了拟人手法,着“炫耀”二字,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它的荒芜。
【答案】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
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3.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语段的内容及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答案】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①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②的另一个世界。③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①处“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联系语境,下文“正如”是提示语。
【答案】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2.文中②③处的“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各指的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联系文中内容及作者境遇,可得出答案。“另一个世界”指下文小生命给予他生命的感悟的精神家园。
【答案】②指悲苦的现实世界。
③指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的缤纷的生命世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
3.给文中四处横线上的空白,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遮 撅 摆 祈祷B.斜切 捡 捋 休息
C.斜切 撅 捋 祈祷D.遮 捡 摆 休息
【解析】此题考查文中词语的辨析选择。“斜切”有种动态的美,更生动形象;“撅”比“捡”更显示了内心的烦躁、苦闷;“捋”照应了下句的“想透了什么”,更传神;“祈祷”揭示了小生命诉说的生活的蕴藉。
【答案】C
4.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文主要写了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诉说着生活的蕴藉和爱意。另外联系上一段内容,也可看出,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
【答案】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存未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3. 前三句同下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答案】交代去园子逗留的地点之广,时间、次数之多,引出下文在园中对生死的思考。
4. 文中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答案】自然规律。
3.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答案】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4.请谈一谈选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3.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答案】类比说明。具体表达了“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上的变化(轻松与坦然)。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等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含蓄语句的理解。在全文第二部分第二段有提示。
【答案】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用比喻,表现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深沉的母爱。
【答案】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3.(1)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你也有倔强地对待母亲的事情吧?(3)你现在怎么想?
【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一句有提示:“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
【答案】(1)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2)、(3)略
第五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优秀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自学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和地坛的图片,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二)字词
展示部分重点难点字词如下:
妥帖 熨帖(用字用词帖切,妥帖;心里平静)请帖 熨烫
碑帖 坍圮 亘古不变 隽永 恪守 猝然
炫耀 窸窣祈求 安详 嘈杂 遐想 瑕疵自顾不睱 铤而走险 肄业
埋头 临近嘈杂 保障 专心 邻近纷纭 保证
(三)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感知,列结构提纲
(四)讲解学习第一部分
1、前半部分追寻了哪几个问题(作者在地坛对人生做的思考)
我该不该去死 我为什么要出生 我应该怎样活
2、生交流阅读感受
3、阅读文中第一段与第五段第一句话,谈谈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怎样?
4、第五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心境
2)、这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静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考与解读。
4、生反复朗读“怎样活的问题”一段,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并且分析了第一部份,大家要对字词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工,能够自己列出结构提纲,着重体会作者在地坛所做的思考。
八、作业
阅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的感受(不少于一百字)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资料
于是,我便想起了史铁生。他是一位我无比敬慕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但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他的《我与地坛》。最初读《我与地坛》是在一个黄昏,凄冷的夕阳弥漫在窗前,那深深的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我沿着文字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涌满了眼睛。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母亲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儿子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二、读第二部分 讨论交流
1.为什么作者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2.母爱是如何表现的?
不幸的母亲、坚韧的母亲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
写母爱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 自己心灵的对话
3.作者的痛悔之情是怎样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4.16段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应是希望作者探索自尊、自重、自强的人生之路
读最后一段
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进了孩子的心里,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但是作者反复在惋惜“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让我们听着这首“懂你”来体味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作者的痛悔之情。
二、小结:文章到此我们就学完了,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注意体会母爱是怎样体现的。那么我们也想一想,我们是否也真正懂得了母爱,我们了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一切还都来得及,去做我们该做又能做的事吧。
三、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词语解释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宿命——一种唯心思想,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剥蚀——物质表面因为风化而逐渐损坏。
雕琢——①雕刻(玉石)②过分的修饰(文字)。
亘古——整个古代。
譬如——比如。
熨帖——①(用字、用词)贴切;妥帖。②心里平静③方言舒服④方言(事情)完全办妥。
二、课内阅读
1、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诵读第一节,说说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新的理解。
【解题指导】: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第一部分。完成本题,要让学生反复阅读第一节,看看每读一次,自己理解到了什么。然后找出其中一些关键语句,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再找出其中写景的语句或段落,看看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也可以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完成。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使得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处境而痛苦、迷惘。
不断地去古园“窥看自己的心魂”,思考该怎样生活。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高歌的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夏天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冬日满园中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无不是生命的印迹,展示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2、阅读第二节,说说母亲给了作者哪些生存的启发?
【解题指导】: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母亲的爱与痛苦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中所起的作用。完成本题,要注意其中那些深蕴作者感情的语句,了解母亲所默默承受的苦难。
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才慢慢领略到的。母亲在苦难的折磨中走完她人生的历程,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重压,正是母亲的这种“活法”,解答了他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使他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3、下边使本文和有些当代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它们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评价?
1.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
2.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点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阿城《棋王》)
3.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提示】:这道题是语言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文学语言和交际语言具有差异性的问题。可以结合所给语句讨论,各抒己见,但要持之有据。讨论后得出一些理论:作家的有些语言常常突破常规,看似不符合语法,不符合逻辑,但往往能使语言新奇,有深意,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然,不可处处使用这样的语言,否则语言就失去了交际工具的作用。这样的表达一定要恰如其分,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三、拓展阅读练习
我与地坛(第五部分节选,有删节)
①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她的哥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捉什么虫子,他捉到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蜓,来取悦他的妹妹。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在那几棵大栾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的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把他们忘记。
②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儿比一会儿苍白。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的无数小铃铛。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③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④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
⑤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⑥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⑦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⑧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⑨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1.“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一句中作者“惊叫”或“哀号”的是什么?
2.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无言是对的”?
3.结合第④段语意以及上下文的句式特点,试补写文中缺少的一句话,不超过30字。
4.第⑤段中作者说“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
1、①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②令人悲伤的是漂亮的少女竟是弱智。
2、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想不明白的,是让人迷茫而无奈的。
3、原文: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
4、人类存在的本身需要差别,象痛苦、幸福等等差别永远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