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地坛给我人生思考
《我与地坛》给我的人生思考
久病是一场灾难,它可以摧毁病人的耐心与信心,瓦解病人的意志和毅力,所以,大多数久病的人都被这种痛苦折磨,折磨得筋疲力尽,折磨得只有唉声叹气。然而,誓让“历史像铁一样永生”的著名作家史铁生,以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中国文学界,感动了莘莘学子。
《我与地坛》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史铁生许多年来在地坛的所思所感,主要是人该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表现了他对自己心灵的探索。他想了几年,最后终于想通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以自己的理解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是他对死亡的独特见解。
我想,是地坛,让史铁生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是地坛,让他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热望。可以说,地坛是他的精神家园,是他灵魂的栖息地。这个荒芜的园子,被人冷落的园子,与他心心相印,与他紧紧相伴。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北京,为他保留了这个清净之处,为他的生命提供了喘息的空间。因为他需要地坛的默默滋润和平等拥抱。也正是地坛,让他理解了博大无私而又毫不张扬的母爱,让他为天下人奉献了中国式的可歌可泣的经典母亲形象。“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可以这么讲,地坛、母亲是史铁生当时生活的所有,精神的全部,是他写作的两个最主要的意象,并永远伴随着他的人生之路,永远闪烁在中国文学的词典里,成为两条明亮的词条。
苦难,对他人也许是灾难,可对史铁生来说是财富,因为他战胜了它的淫威与魔力,更战胜了自己的狭隘心理。正是他的智慧与眼光,带他走进了丰富而精彩的世界,同时,他又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的,尤其是被生活小事缠绕得焦头烂额又不能自拔的肢体健全者。请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该怎样生活,怎样让我们的生活富有意义。
每当我茫然无聊时,我会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投入地读一次。每一次阅读总有意想不到的新收获。当然,值得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我与地坛》,因为他用他的生命还写出了撼人心魄的《病隙随笔》、《我的丁一之旅》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要知道,他残疾的身躯患了严重的尿毒症,一周要透析三次。他依靠顽强的意志将自己的生命延长了整整十年,以他的心灵测量了人生中甜酸苦辣的厚度和深度。难怪有人这样说:“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谈死是矫情的。”所以,让我们从史铁生的作品出发,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让我们直面一切苦难与不幸,用自己的真心与真情去争取人生最香甜的果实。
生命的零度
——读《我与地坛》有感
史铁生用他的生命证明了“零度”最哲理的意义。而他的扶轮问路带给我们的思考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题记
史铁生是令我敬佩的人。他“在最疯狂的年岁里失去了双腿”,但是他在《我与地坛》中,却让我看到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以及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他证明了生命处于“零度”时最动人的姿态。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欢笑和明朗。
读《我与地坛》,我也爱上这个地坛。品读作者睿智的言语,我仿佛也坐在园子里,喧嚣都在远处,只听见瞧见那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浅吟着徘徊,风过檐铃,雨落空林,人在思考。
那个轮椅上的人,在思考着什么呢?我恍惚走上前去,轻声询问。他微笑着回答:我在思考我该如何在我生命的零度里活得有意义。我琢磨了这个“零度”许久,悟出了期中的深意:生命突如其来地降临了,向我们每一个人要求意义。
一个生命的诞生,就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许多人一生会有一个零度存在,就是出生的那一刻,之后你会慢慢成长与积累,“温度”逐渐升高„„但有些人,比如史铁生,他有另一个零度,那就是突如其来的疾病。他的生命一下子就跌回了起点,那么他怎么做?他颓丧过,痛哭过,但是他最终让心重新站了起来。
那柔软的心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
而他在《我与地坛》文中多次提到他残缺的身体,无非就是激励我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自干堕落?又凭什么理由对生活麻木?他笔下的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带给我们多少鼓励和感动? 但是,历史上许多人却选择了和史铁生相反的方向:
1972年4月16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但他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这只是其中的一例罢了。法国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西班牙作家马利亚诺·拉腊的住宅里响起了沉闷的枪声;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陪伴着他的亨里特·福格同归于尽;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则和他的妻子一起自杀„„
我忍不住要问:为什么要让生命的沃土变成一片荒漠呢?
你们见过秋虫吗?它昼夜而鸣。因为它的生命那么短暂,它必须拼命地展示自己生命的价值。那么人呢?仅仅因为他们的生命比秋虫绵长而可以随意丢弃那千百个美丽得足以让人激动的黎明吗?
他们是在生命的零度里,再也没有站起来的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平静地对待生活与死亡:“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实事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爱生命、爱世界,他拖着病腿,在一帮好兄弟的帮助下扶轮问路,走遍大江南北;他用笔,写下睿智的文字;他的照片上嘴角总有那么一丝淡淡的笑意,仿佛是对命运的释然。
多少个日子里,四季的风,四季的雨,从没有停过。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些凄凉之意。春夜有淅淅沥沥的雨,夏日有黄昏入暮的斜阳,秋夜有纷纷凋零的落叶,而冬天则有漫无边际的大雪。但他用轮椅为腿,带着微笑看风看雨,那扶轮问路的身影,让人肃然起敬——“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哪怕是死神”。我仿佛看见他那双睿智的眼在镜片后一片温然:“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在病重时他甚至和主治医师开玩笑:“鄙人刑期尚余几何?”主治医师被他的乐观感染,笑答:“阁下争取再活十年。”
他对于生命零度的态度,是我们应该敬佩的。而他的扶轮问路告诉我们,那些好手好脚的人,更应该坚定地朝前方迈出脚步。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可以被克服,所有的零度,都会回暖上升——只要那一颗坚定的心还在跳动。
朋友们,看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把,你会获得在生命的零度里,永远微笑前行的力量!
走进一个人的心灵史
——通过解读《我与地坛》理解史铁生
走进史铁生的心灵史,我们需要探索以下问题:
① 了解史铁生的生平;
② 理解他对痛苦的体验;
③ 理解他与地坛的对话;
④ 理解他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认识;
⑤ 理解他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
⑥ 理解他的理想主义者的别样境界;
第一个问题:了解史铁生的生平
在他的散文集中,记载了他的两部分经历,一是在农村当知青的经历,二是他瘫痪以后思考和写作的经历。要想走进他的心灵,对这两部分经历我们都应该去了解。
重点的经历是他了解怎样走上创作之路的?怎样在创作之路上走下来的? “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一个人在二十岁的时候瘫痪了,他还能干什么啊?就为了给活着寻找理由,他开始了写作。他一点都不高调,就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余华的一部小说名字就叫做《活着》,大家都佩服他找到了一个好词。“活着”这个词是非常沉重的,“活着”是半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中国人最普遍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任务,“活着”不需要理由,因为“活着”本身就是理由。如果史铁生不跌得这么惨,他可能不会想到这一层,不会想到为“活着”去寻找理由。
而这“活着”在史铁生这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他在《病隙碎笔》中写过:“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从“生活”(衣食住行)到“虚荣”和“看见价值”,再到“看见荒唐”,又不够了,这往深处又走了几层?
这里,我们要能够理解“一颗最为躁动心”,一个人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瘫痪了,他怎么可能不躁动。所以,他的写作就有了另外一层很多正常人所很难理解的意义,那就是安顿一颗躁动的心,为自己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归宿,也为他人展示了一份他个人的心灵史(心路历程),这种心路历程是带有一种普遍意义的。从躁动到宁静,从绝望到希望,从谋生到看出生活的荒唐,从安顿肉体的自我到安顿心灵的自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却是每个人都希望做到的。阅读他,我们便可以有这种也让自己的心灵走向宁静和安然的功效了。
他的文字中,总是传达了一种伤感与沉重的东西,这种沉重和感伤一般人写出来不会让我们感受这么真切,他写出的就不同了,因为他并不是刻意去追求的。他的经历使他躲避不了这样的话题。有人说“这与史铁生的读书和思考有关”,他自己则说,不如简单地说这与我的处境有关,读书和思考也是我的处境之一部分。我并不认为伤感与沉重一定就好,但既然确凿,也就有其表达的理由。
他的经历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读书。对此,也发表了很好的见解。读书不要一味地追求多而新,根本的问题,先哲们都想过了。其实,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只不过布景和道具日新月异,读书和思考只为不被它弄得找不着北。在他看来,很多的书籍只是在变换布景与道具,根本的问题还是那么一些,这种说法无疑是非常智慧的,如果他没有读很多的书,读了之后,没有经过自己认真地思考,是说不出这样智慧的话来的。
史铁生,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我们面前闪耀着,他不是属于天才的那种,天才闪耀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不到自己了;他闪耀在我们面前,就让我觉得自己变小了。他的文字也不是从来就好的,他也曾经幼稚过,但是,写着写着,就渐渐地有了生命的厚度和深度。那天,我直盯着《对话练习》上他的照片看,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悲凉:他已经老了,他从一个青年作家(八零年前后他写作《遥远的清平湾》而获奖时,还不过三十来岁),然后到了一个中年作家,而今似乎快走进老年作家行列了。瘫痪那年,他才二十岁,我看过他年轻时的照片,是清癯且清秀的,而今,而今,脸上已经显出一些浮肿。他已是五十一岁的人了。生命的时光真是容易流逝啊。其实,我们读他时,我们也年轻,就在我们读着他的时候,那书页好像就揭过几十页,但我们已经老了。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死去的;我们也会死去。但是,他的文字将会走进更多的人的心中,他的文字将是不老和不死的。因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第二个问题:理解史铁生对痛苦的体验
他的文字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宝贵的道理就是要珍重痛苦,珍重对痛苦的体验。
当我写下这一行文字时,我明白,这是很难做到的。
一个正常人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心情平静地去体验它么?不会,我们只会抱怨:怎么就会是我?我怎么就这么倒霉?
一生中一个人能够有多少获得痛苦的机会呢?又有多少个这样的机会能够被我们抓住呢?
史铁生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对痛苦的体验和把握,进而直接地体验和把握到了生命的本质。
有位哲人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痛苦联结着生活和生命,它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痛苦无论多和少,大家都一样无法超越它,必须经历它。痛苦是一本书,研究它,体味它,咀嚼它,会有诸多独特的感觉。痛苦是深沉的土地,它孕育着生命,感染着灵魂。在痛苦里,我们认识了这纷繁的世界。
样的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身陷其中,感觉就不一样了。你想象一下,他可是每时每刻都在痛苦的包裹之中啊!
史铁生写道: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是痛苦),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48年中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是“铁生”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未死。
人在这样的痛苦的包裹之中,是很容易绝望的。作者没有绝望,作者超越了它,也就超越了痛苦。我读史铁生,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他抓住了痛苦,而不是让痛苦抓住了他。正是在生活的悲剧之中,史铁生发现生命的偶然和苦难的无常。残缺和苦难,就象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自我把握的。人的命运被偶然之网所笼罩,人生充满了荒诞感和虚无感。在当代中国作家之中,史铁生是最具荒诞感的作家之一,这使得他与自己的同代人有了某种精神距离,使他超越了他们,走进了未来的时代。这一点,我想将来的人可能会更容易与他进行精神层面的对话。他说,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一是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二是痛苦,人生来有无穷的欲望,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欲望的能力;三是恐惧,人生来不想死,但总是要走向死亡。(《自言自语》)这些困境是永恒的。无法克服的,它们构成了一种深刻生活的人生背景。只有深刻的人,才会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残缺,荒谬和不圆满。浅薄的人浑浑噩噩,是不会感觉到这一点的。
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的一句名言,我只怕自己配不上我所遭受的痛苦。你看,在这个大文豪这里,痛苦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呢。对我们年轻的生命而言,要体验人生的痛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我们体验痛苦有三个途径:
①当我们在痛苦中抱怨时,当我们遭遇不幸时,这种不幸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我们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体验,体验一种生的痛苦,体验生命遭受折磨的悲哀的痛苦。
②当我们看着身边的人遭受痛苦时,当我们的亲人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体验痛苦和学习体验死亡。
③阅读也可以获得一种关于痛苦的体验,不要只是去满足那些浅表层次的快乐。我们在读故事时,不要有一种乐于受骗的意识。我们现在喜欢阅读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这些小说给我们一种肤浅的满足:那就是满足我们的“乐于受骗的心理”,我们明明知道这是假的,但是,我们就喜欢这种假,这能够让我们心里觉得好受一些,愉快一些。要获得一种痛苦的体验,那就要去读悲剧,去读那种让我们的阅读期盼节节败退,让我们的心理期待步步落空的悲剧。我们读得心碎,读到特别难受,我们总是在心里说,就这样吧,就这样了吧,不要再惨下去了;可是,作者说,不,还不止这样。还有更悲惨的在后头呢。作者告诉我们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我不能够违背生活的意志啊。
第三个问题:理解史铁生与地坛对话
我与地坛,地坛与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读到的是两个对峙的主体。这种对峙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其中一个生命的主体,把另外一个客体当成了有灵性的主体。而且通过这个对峙的过程,展示了一段心灵史;一段个体的体验史,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体验,是关于生命的最深刻、最本质的体验。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可以极小,小到容不下一个针尖,也可以是极大的,大到包容下整个世界。
一个人在遭遇痛苦时,当然可以借此来获得一种宝贵的体验,这种痛苦如果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他也正好借此将自己逼向内心的深处。但是,作者那时还小啊,毕竟才二十来岁的人,他的内心还不会有那么丰厚的内涵和储备让他轻松地化解这样的遭遇和危机。于是,就有了第二条道路:走向自然,让心灵和自然沟通起来。
地坛就扮演了这种自然的角色。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这第一句,仅仅是交代空间的位置,而第二句呢,就不仅仅是强调空间位置了、这里还含有缘分和宿命的意味了。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 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说得那么的肯定,似乎这里有着一种约定、约会,是的,这是大得像宿命的约会。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这座古园就是为了等他呢?你们看,当作者赋予这座古园以灵性时,作者获得了与这座古园对话的平等。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远离了人的光顾之后的那份自在)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读到这里,我强烈地感到,这里有一种非常的大气。没有强烈的生命的主体意识,是写不出这样的语句来的。地坛就在那里,地坛早就在那里了。没有我,地坛仍然在那里。有谁会想到,我是该来了呢?这一句“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是一种多么宏大的叙述语调啊!我来了,来了便走进了历史,便走进了一种宏大的对话框架之中。同学们,这样的句子是值得我们琢磨的。在我和地坛之间还有一种在冥冥之中掌握着我们的去与来,决定着我们是该来还是不该来的东西,那是什么?那是命运啊!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能够看到时间,能够在时间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当我读着这样的句子时,我就觉着这里有一种呼唤,呼唤我们正常的人也关注一种我们也许不会注意的东西:那就是时间。我们的视角往往只能看到我们的空间,而忽略了与空间同时出现的另一基本物质的属性:时间。我们只会在岁月离我们而去时,而且往往是在已经流逝了一大段后,我们才会觉察到这一点。
他又说,“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它的意图是谁的意图?是造化,无常,还是命运?它的意图是什么呢?是等着我,是要我与我展开一场对话。而我呢,也就算是找到了自己安魂之所了。
史铁生为什么要选择地坛呢?离家近,景色清幽,无人打搅,这些固然都是原因,却又不是根本。地坛是人与大地“通话”的理想之所:就在这里,史铁生找到了与天地自然对话的通道;就在这里,史铁生让自己的思想聚拢起来,考虑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也就在这里,史铁生得到了天地万物的启示,从而完成精神上的修炼。
正是在这里,史铁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把自己,把世界想了个明白。地坛依旧,他却从青年走到中年,度过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段。地坛在他人眼中是公园,在史铁生眼中则是精神的圣殿。
他没有把自己精心打扮成思想的斗士和精神的圣徒。他实在是一个凡人,有着太普通的悲欢,我听得到他灵魂的喘息,被伤痛者粗重的喘息伴奏着的、充满悲悯的祈祷声,足以令所有有良知的人落泪。
史铁生在一种深邃的思考里获得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人说,只要地坛的石门不倒,他生命的大道就永远铺满了太阳的光辉。
第四个问题: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
从这里切入,我们也可以收获一些宝贵思想和见解。在与地坛的对话中,他采取了一种平等的视角。
史铁生在这里获得了一种对生命的理解。首先,同学们注意一下,他在地坛里观察那些小动物,小植物的时候,他是怎么描写的呢?他是把轮椅放倒,躺倒,就这么躺倒,视线给放平了,把视线、视角放低了。把视角放低这一点,我们很难做到,你们想一下,我们什么时候会趴在地上,跟蚂蚁取得平等的视角。我们不到自己生命卑微的时候,怎么可能和卑微的生命取得平等的视角呢?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荒芜指什么而言?衰败又是指什么而言?)
这一段描述,作者完全采取了平等的视角,一个人只有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才可能取得与自然、与自然的动植物这样平等的视角呢?如果不是跌入了生命的惨境,何以会有如此之平等的眼光?正是在生命的低谷之中,作者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卑微,才会重新打量生命,才会获得这样低的视角来审视一切生命的主体。
从前我们看那些写小动物的文字,一般都是居高临下的,有些人好象把小动物抬起来,捧在头上,比如说杨朔写的荔枝蜜,但是,我们感觉到特不真实,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蜜蜂,实际上,你读到这个地方,就觉得很假。因为实际上他观察小蜜蜂,仍然是居高临下的;郑振铎写小麻雀你们还记得吗?最后写道,小麻雀脑袋里一歪,好象是死了。作者充满的一种对小动物的怜悯,但这样的叙述和描写总是离不了人的高位的姿态。史铁生把这个姿态放低了,摆平了。我从前跟大家讲托尔斯泰的时候就说过,托尔斯泰作为一个贵族,他不断地想在平民立场上考虑问题,他有一种平民化的追求。这个史铁生本来就是平民,他是跌惨了,一米七几的个头,“啪”的一下,给打到了,还剩下了一米几?再放倒,没了,跟那些小动物同样的高度了,这个时候,就有了低位的视角了。
这里我还想到了他的其他的一些文字。在《病隙随笔》中,他写到的一些见解,这些见解令我这个阅读者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羞愧。为什么?我自己以为自己是个人道主义者,有人文关怀精神,可是,在我读到他的文字时,我才反省自己,发现自己好荒唐,这种荒唐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我举个例子,我们很多人喜欢读《三国》,我们喜欢《三国》的什么?喜欢三国的英雄,喜欢关云长的大刀,喜欢赵子龙的长枪,那大刀一挥舞呀,那多威武呀。关云长遭受不幸了,败走麦城了,电视剧里展示了他那一副英雄末路的形象,曾经怎样地叫我们心里难受,那是多么悲惨的一幅画面啊。可是史铁生告诉我们另一个角度,那些死在赵子龙枪下和关于长刀下的那些无名小卒。我们的作家描述道,不到一个回合,就斩首于马下,还有,那大刀一挥,多少条生命就化为乌有。史铁生说,那些无名小卒他们有怎样的家,有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期待?他们的家人是什么时候得知他们的死讯,可能也不知道他们的死去,就知道他们去打仗了,然后再没有回来。好像他们出生了就是为了有一天在这个世界消失的。我们什么时候有考虑过这些平常的普通的生命他们也是生命,我们读故事的时候,把这些人全当作小数点后的3位,可以忽略不记了。多少条生命可以不计算了!赵子龙在长板桥单骑救幼主,七进七出,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可是百万军中取了几个上将头颅呀?死的全是无名小卒。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多少普通的人的生命给忽略掉了,我们什么时候把那些生命也当成了人的生命呀?历史就是这么写的,几个英雄写的,很少有人关注那些普通的卑贱的生命。而史铁生,我刚才说过,啪、啪、啪,就那么几下,给命运打倒了,打到底了就重新审视,重新发现。原来处于卑微中的所有的生命都是高贵的,都是崇高的。我们那些写书的人,我们这些读书的人,我们心中只有英雄。死多少无名小卒我们不心痛,一个英雄死了让我们非常难过,是这样吗?这不就值得我们反思吗?我就自我批判了,我就发现自己不对了,我就发现原来自己说了那么多年的人道主义,其实没有真正的人道。我向史铁生表示敬意,我尊重他,尊重他这个残废的作家,可是,我能向所有的残疾人,向所有普通的残疾人,向所有卑微的残疾人表示一种尊重吗?
在东莞这个地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呀。我们生活中多少活得卑微的人,活得卑贱的人。我们有向他们表达了这种基本的尊重吗?我们周围的人,包括我们的父辈,我们的亲友,有没有跟我们传达一种对这些生命蔑视的说法,我就听过这么一种说法,说什么?说街边的那些人呀,那些在地上爬行的人,那伸出一只手,还是一只畸形的手的那种人,有人告诉我,你千万别把他们当人。这是真真实实的话,言犹在耳。可是,我们想一想,当我们不把他人当人的时候,我们自己是什么呢?我们没有人的视角了我们还算人吗?所以我觉得史铁生在这个与地坛对话以后,在他掉到生命的底部的时候,他获得了一种对生命的真正的理解,对生命的真正的关注,对普通人的痛苦关注。
史铁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透过生命的苦难,可以看到全人类的生命的苦难,反过来,全人类生命的苦难,就寄托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苦难的上面。
第五个问题: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这个问题是史铁生在地坛就开始思考的。史铁生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史铁生是怎么说的?
他说: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他想了几年,他就在这个地坛里想,想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原来明白了,这个“生”呀,这个出生不是我们可以考虑的问题,这个生是怎么回事?生是无数个偶然造成的一个必然。这个偶然,多少个偶然呀?你的父母认识了,这是偶然,认识后相恋了,相恋了结婚了,然后生下了你,这是多少个偶然呀?这在生物学上有个说法,是多少个精子和卵子相遇,只有一个能够配得上,这才恰好成为了一个你的胚胎,这就是偶然;这以后还要经过十月怀胎,成活了,然后出生了,然后遭受了多少病痛,遭受了多少命运的奇迹,这才成为了你,这个你是没办法选择的。你能选择吗?所以,史铁生说,上帝在交给你生命的同时,也顺便交给你一个东西,那就是告诉你会有一个必然的结果,你是要死的。这也是不可以讨论的。你说我们今天说起来一句话,两句话,似乎好简单,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史铁生想了几年才想清楚这个问题。生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可以考虑的问题。同样,死也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问题,人肯定是要死的,既然肯定是要死的,他自己就肯定这是不应该着急的问题。关键就是这句话,不需要着急,不着急,一下子,那个紧张的心理就舒缓了。
史铁生拉开了时间的距离,想透了。想透了以后,既然死不是一件可以着急的事,剩下的就是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怎样活的问题,就回到我们前面讲到的第一个问题了,为活着寻找理由。史铁生把这个问题想透了,幸亏他想透了。想透了就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东西,那么最后会是怎么样呢?最后就会是当他的生命已经不在的时候,可是他的精神的生命,他的书籍,还留下来了,还延续下来了,他的精神,他的价值,升华了。对吗?我曾经和同学们说过,只有两种东西在历史上是永恒的,一种就是头上的星空,还有一个就是精神的经典作品,那些精神的作品。我有时经常拿出一本东西,打开一看,就想到,这个作家已经死去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呀,这是什么概念呀?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时还没出生呢,可是我的爷爷的爷爷们早就不在了,这些作品还存在着。把这个把问题想透了以后,你就会觉得你的生命的价值是为什么,就是为这个世界留一点什么东西。
在《我与地坛》的最后部分,史铁生写道: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生命的重量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2010年,12月31日,他沉静地走了!他——史铁生,一个用大半辈子来思考生与死,生命力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的人。
史铁生的作品不多,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那是生命的重量。他用生命写作!有人这样评价道:他的作品和人生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和无比的清醒。感动,是因为作品中充满了浓浓温情,它拨动的是心底那最动人的心弦。清醒,是因为作品中贯穿着发人深思的哲学沉思。情感与理性常常在你作品中共鸣,震撼读者的心灵。
在史铁生离开人世的时间里,我再次捧起史铁生的文集《我与地坛》。我对这本书怀有深情,因为我不仅在阅读文字,我更是在用心倾听与感悟史铁生的生命之歌。
重读《我与地坛》,我依然钟情于作品中对母亲的回忆,如《我与地坛》第二部分,《秋天的思念》,《合欢树》等。作者的叙述看似波澜不惊,但朴实的语言,舒缓的语调,平常的琐事,却燃烧着对母亲炽热的爱、深沉的悔。作品中的两个细节让我神魄悸动,难以忘怀。一个是母亲送“我”出门去地坛,“我”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人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此刻,任何褒扬母爱的语言都那么苍白无力。另一个是母亲到地坛公园来找“我”,由于树丛很密,她没找到。而“我”已看到母亲,由于倔强,竟没有喊她,眼睁睁看着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从我身旁焦灼地走过和茫然远去的背影。“我”的悔恨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
我更钟情于作品中对于生与死的深刻思考并哲理追问,如《我与地坛》第一、六部分,《想念地坛》《扶轮问路》等。史铁生说过,“自己像一个来到这世界上玩得很久的孩子。也许玩累了,要回去了。”“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像这样面对生死,何其洒脱轻盈!然而,他的生命过程并不轻盈。他用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思考 “怎样活着”和“如何面对死”这两个无比沉重的终极问题。“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是艰难苦痛的,诠释生命过程的文字却是清醒而智慧的,尽管作品中常弥漫着幻灭、苦痛、迷茫的情绪。“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豁达坦荡的洞悉让我为之钦佩。“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后来我忽然明白: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这些思索能不沸腾着我们的热血,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吗?
回到现实,似乎很久很久,没有作家写关于真善美的文字了,更没有人思考并追问生命的存在与终极意义。在当下这浮躁的时代,人们关心的是挣钱,是升迁,是钻营„„是各种“拿来就用”的招数,而忘掉了或者说不屑于停下匆匆的人生脚步,思考一下我们究竟要到哪里去,我们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而史铁生在轮椅上,用他的笔,用他的生命凝成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他用残缺的身体,书写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对生命的敬畏,对死亡的思索,让他的声音必将成为人类永恒的感慨。
《我与地坛》是一本指引我们灵魂奋勇前行的文集,它的价值就在于开拓我们思想的版图,丰富我们生命的内涵,涵养我们精神的沃土。相信,当我们走出作品时,他的思想会成为我们人生观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追问着他的追问。
史铁生走了,但他的“地坛”,一定会永远陪伴着一切愿意充实生命的人!
第二篇:【感悟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感悟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第三篇:我与地坛节选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96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坍(tān)圮(pǐ)撅(juē)窸窣(xī sū)捋(luō)窥(kuī)蝉蜕(tuì)颓(tuí)熨帖(yù)一宿(xiǔ)尴尬(ɡān ɡà)迄今(qì)福祉(zhǐ)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熨帖:妥帖舒服。福祉:福气。[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四篇:《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2.“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①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②的另一个世界。③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①处“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2.文中②③处的“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各指的什么?
③指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的缤纷的生命世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
3.给文中四处横线上的空白,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遮 撅 摆 祈祷B.斜切 捡 捋 休息
C.斜切 撅 捋 祈祷D.遮 捡 摆 休息
4.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存未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1. 前三句同下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 文中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3.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4.请谈一谈选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3.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等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3.(1)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你也有倔强地对待母亲的事情吧?(3)你现在怎么想?
《我与地坛》(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含蓄句子的理解。联系作者情况,史铁生二十岁上忽然双腿残废,这个年龄本应是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时候。
【答案】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2.“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语言表现技巧。一般的语言习惯应是,“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采用这样的倒装语序,又用了拟人手法,着“炫耀”二字,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它的荒芜。
【答案】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
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3.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语段的内容及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答案】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①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②的另一个世界。③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①处“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联系语境,下文“正如”是提示语。
【答案】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2.文中②③处的“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各指的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联系文中内容及作者境遇,可得出答案。“另一个世界”指下文小生命给予他生命的感悟的精神家园。
【答案】②指悲苦的现实世界。
③指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的缤纷的生命世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
3.给文中四处横线上的空白,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遮 撅 摆 祈祷B.斜切 捡 捋 休息
C.斜切 撅 捋 祈祷D.遮 捡 摆 休息
【解析】此题考查文中词语的辨析选择。“斜切”有种动态的美,更生动形象;“撅”比“捡”更显示了内心的烦躁、苦闷;“捋”照应了下句的“想透了什么”,更传神;“祈祷”揭示了小生命诉说的生活的蕴藉。
【答案】C
4.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文主要写了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诉说着生活的蕴藉和爱意。另外联系上一段内容,也可看出,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
【答案】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存未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3. 前三句同下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答案】交代去园子逗留的地点之广,时间、次数之多,引出下文在园中对生死的思考。
4. 文中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答案】自然规律。
3.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答案】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4.请谈一谈选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3.示例: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答案】类比说明。具体表达了“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上的变化(轻松与坦然)。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等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含蓄语句的理解。在全文第二部分第二段有提示。
【答案】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用比喻,表现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深沉的母爱。
【答案】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3.(1)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你也有倔强地对待母亲的事情吧?(3)你现在怎么想?
【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一句有提示:“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
【答案】(1)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2)、(3)略
第五篇:《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精】
《我与地坛》读后感1
散文记叙了作者从青年到中年时自我以往经历过的一些事。他先讲了那座令自我毕生难忘的“伴侣”——地坛。这是座被弃废的古园,作者的家就在旁边。作者总是认为这是一种缘分——地坛等着自我出生,又等到自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猛地残废了双腿。
残废对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在那段阴暗的日子里,地坛成了作者第二个家。作者经常在地坛里苦思冥想,自我为什么要出生已颓废到极点的作者甚至想过死。之后,作者又想通了关于出生的问题,他安心下来,不再为生和死烦恼。
接下来就是怎样活的生存问题了,作者又天天去地坛,在老树下或荒草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窥看自我的灵魂。常常一坐,作者就坐了好多个时辰。那段时间,作者的母亲变得十分痛苦。她明白把作者闷在家里结果会更糟,可又担心作者独自一人在地坛里想些什么。有一次,作者发现忘带了什么东西,又回到到家。作者发现母亲依旧是一副送自我走得动作。只是,那时作者并没有发现母亲的痛苦与煎熬。等到母亲逝世后,作者才从母亲的一句话中体会到:“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作者最终明白,这句话其实是母亲的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可惜,这时母亲已永远离开了作者。
在后面的时间里,作者又先先后后地遇到了一些人。每遇到一个人,作者都有不一样的感触。在这漫长的期间里,作者又想到了生存问题。于是,他开始动手写作。在他正写得热火朝天时,他却又想到死的问题。一个朋友对作者说:“你不能死,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因为这句话,作者又想通了问题。他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史铁生这场经历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绝望中自暴自弃,之后又醒悟过来。看似简单的过程却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和痛苦。作者身上那股永不言败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我与地坛》读后感2
在夏日炎炎里,《我与地坛》这本书给我一段静下心来思考时间。
书作者,也就是史铁生,在人生中最狂妄最血气方刚时候失去行动能力,只能终日在轮椅上度过。碰上这事第一反应是什么?绝望,抱怨,不知不觉伤害关心自己人。史铁生一开始也是这样,他急于找一个地方躲避,那就是地坛。
首先,史铁生想表达有对母亲歉意。如文中所述,我们看见一个小心翼翼,不知如何与儿子交流母亲。可惜那时他沉浸在自己迷茫,愤怒里,没有顾及母亲。他已经无法弥补这个,但我们可以。事项我们是否也曾这样,遇到过挫折,只哀怨命运不公,没有注意到母亲不知如何安慰我们,怕一开口又伤到我们痛楚,只得在一旁默默关注,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在母亲面前,我们可以放下一切,不要倔强羞涩,倾诉对象不是自己心,彼此交流,这样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还有那么多可以让母亲为我们骄傲日子,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其次,书中说道“就命运而言,休伦公道”。可以看出,史铁生认为命运是十分强势,只能按照他说走下去。但有句话说,命运只有一条,选择却有无数。史铁生自己也做出选择。面对瘫痪,他最终还是找到生命美,释然。要知道,面对挫折许多人选择是扼杀自己生命。通过他我懂得,命不是自己一个人,要学会为在乎自己人着想。一心想着死亡就是不尊重生命。
最后,我认为让史铁生冷静下来还有地坛那一群人。看着从风华正茂情侣一起走向年老,听着年轻人练歌,长跑男人交谈,感叹同样受命运之苦兄妹……这让他感受到生命意义,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接触到事,实在没必要悲叹,活着已是最好。我想,这些景象我们不必在遇到困难时再发现,在生活间隙中,我们应多留意生活美好,在真正受难时激励自己。
感谢这本书给我其实,也让我更加尊重史铁生先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3
时隔半年又翻开了我与地坛,这次我读的分外仔细。一句一句。
我发明有两句话我想不透彻,也许其他的字句我理解的也不准确,但这两句是最摸不着头脑的。
“这时候想毕我是该来了。”
“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在我感觉中,史铁生将地坛当成了一个疗伤之地。地坛那时候还是一个荒芜冷落的园艺,几乎无人问津,假如在秋风袭满苍穹的时节去了那,我想,自己屏住了呼吸,那么,便只能听到风时不时在天上飘荡的呼啸声。
真是寂寞,又悲伤啊。
这也是最初我为什么喜爱这本书的原因,负能量吸引我。
人类是神秘的,眼里只能看到想看到的东西,当初我读的时候,只能看得进去这点悲伤。
真的只是悲伤吗?
他将自己关在了园子里,不幸的遭遇和生活的坎坷,命运不公,给他打算了这些经历和地坛。
不,不是的。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在二的结尾,他这样写道。
这时候我没在想他,我在想我,或者我在想他和我。
我想到的是,我的,妈妈。
我总是记不住事儿,能想到的总是不多,可说起妈妈。早晨睁开眼听见她在厨房忙碌的声音,我玩电脑时她拿吸尘器清洁地面,永恒不会少的零嘴儿和水,还有想吃却总做成黑暗料理的饭菜……晚上一遍遍的催促。太多了……
我和妈妈一起的时间很简单,我文笔不好,最想的,就是列出一个大大的表格,写满了妈妈做的事儿。
想多了怪感动的。
假如比惨大会非要决出个冠军的话,那一定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的母亲。
史铁生的母亲离开了,他追悔莫及。
真的是悲伤啊,可留下的是悲伤吗?
我为史铁生的故事惋惜,却不关怀我的母亲。
呵,我才是最蠢的那一个。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还好我还年轻,我的母亲也是。
珍惜一起走过的路,珍惜身边的人,有多久,没有好好和亲人吃上一顿饭了?
放下手机,好好生活,热爱每一天,奥利给。
不成熟的思量,下次阅读,也许会有其他想法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4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作者在地坛待了整整十五年之久。在这十五年间,他思考过人生的生与死,品味过春夏秋冬的转换,明白过人的欲望与对比。可却唯独没有为自己的归宿划个着落。有人说过:铁生是地坛,地坛四铁生。我不这样认为。即使作者把很多情感都寄托在这个如知音一样伴随了他十五年乐与苦的地方,但是,作者的一切是为了逃避啊!他逃避自己的情绪,不敢接受母亲的关心,不愿接受周围的温暖。地坛的十五年,他无疑是感到十分孤独,寂寞,无聊的。可是,又有谁来陪伴他呢?当她回过头,想明白了之后再寻求慰籍,其实早就已经晚了。作者的思考,弟五章与第六章的内容,是为了接受,接受自己的事实,以更好地控制情绪,以更佳的状态去面对一个为他付出过一切的母亲。
作者跑出来已经太久了啊!当别人叫起他的名字时,当别人向他打招呼时,他会问“您怎么认识我的?”“你母亲有一回到这边找过你呢!”如果回答不是这样的话。作者的心中或许还会有些许慰籍。当他看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时,唢呐的声音也会将他引入无限的思念中,带着这缠绵而又苍凉的悔恨。只是,此时他回头来发现他真的已经离开太久时,想要回家时,家,又在何处?哪又有家可回?作者生气的时候跑了出来,后来,却是懊悔得不敢回去。
“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泡上了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这是作者最想看到的场景,可是,这又是作者最不愿去面对的场景。若这个孩子真的是作者,那么在那山洼上看着他快乐而欣慰的,一定会是这孩子的母亲。
作者由哲学的思考,变为对于自己归宿的瞻望,发现自己的欲望已和自己的一起,被买进了名为“悔”的坟墓。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是他自己的错误说带来的醒悟罢了。然而,他自己,却没有一个能挽救的机会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5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面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己那心已冰凉的儿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终于她的儿子明白了,她的儿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己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儿子一个人的苦思。他的儿子一次次的希望时间可以重来,但逝去的不在回头,看着地坛从开花到落叶,从抽芽到朽去。没有了母亲的陪伴,只有自己孤单的一个人。
看着大雪覆盖着熟悉的地坛,也许只能感到那种无能为力。时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后悔,今天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后天后悔。无奈的摇摇头,只能但看这白雪皑皑的地坛。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这不变的风景,人生好像一场梦。快醒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错下去。每个人如同过客,指不准哪一天自己就到头了,也许你会感叹自己还有好多事没有做,也许你还会不舍这尘世。但有谁可以去改变,超脱轮回。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我与地坛》读后感6
在史铁生的文章中,对往事的回首就像这群飞鸟一般回旋不去。史铁生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细节丰满,印象鲜明的记忆中,重新体味那份温情与美好;在弥漫着淡淡忧伤的语调中,不断发出一些令人深思的感叹和不无偏执的追问。
在他的文章中,无论是蜂儿、蚂蚁、繁花野草;蓝天、白云、行人都是那么的形象生动,那么的记忆深刻,就像我们本人也亲历其境一样。
他对生命的感触也是很独特的。“死是一件不用着急的事情,是一件怎样都不会耽搁的事情,”所以,他决定试着活下去。想到自己被截肢,整天坐在轮椅上,那感觉真的是无法想象有多么的煎熬。因此,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好,只要想想,死是怎样都不会耽搁的,我们可以试着活下去那不就更加好么。反正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也可以养活你。
下面一句“太阳也不疲劳,把树的影子缩小成一团,把疏忽大意的蚯蚓晒干在大路上”,写的很是精彩。用这么细腻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猛烈的太阳暴晒下的微笑光景,很是微妙。我觉得下次提醒别人要注意防晒的话可以用得上这一句,当然也要遇上知音才行,不然就是对头弹琴了。
意义的原因很可能是意义本身。不是人有欲望,而是人即欲望。
很多时候,我们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听过到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那样那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不该那样做。殊不知,我们又不是他们,怎么他们可以以自己的立场来决定我们的方法论呢?明明世界观就不一样,方法论肯定不一样啊!就像著名记者芮成钢说过的,“如果你掌握我所掌握的一切,那么你就会同意我所说的了”。他们之所以不认同我们,是因为他们掌握的跟我们掌握的不一样而已。
有人对篮球有兴趣,因而他会更加注意姚明多一点,但是对于喜欢羽毛的人就不那么关注姚明,而是关注林丹多一点了。
有时候我们做某件事情仅仅是因为我们想去做,无需理由。(注意,这里说的事情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合理更要合法哇)。我喜欢吃蛋,那么我每次都点有蛋的菜,那么我就不会在意“怎么他每次都吃这个,难道不腻的么”。
《我与地坛》读后感7
我第一读《我与地坛》,完全是搞不清楚它要讲些什么;可是在我第二次读的时候似乎渐渐体会到它在指引些什么;为了弄明白它的意味,我不厌其烦地读第三遍,结果理清了思绪,对其进行探索,我最终想通了。当然感触最大的并不是史铁生悲惨的身世,不公的命运,而是地坛引导他所感悟到的人生真谛。
因病瘫痪的史铁生想要寻死,之后因地坛的命运与其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对人生的看法实现了成功的过渡,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对生与死的问题释然了,明白到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我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我们自我来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则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已经活了十五个的年头的我,似乎不曾想过“要不要去死”或者是“为什么要活”的问题。或许在我的意识里面,活着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死也是必然的,又何必这么早就想死,静静地在生到死的过程中慢慢地欣赏周边的风景不好吗?就像是花儿不为什么而开花,只要在特定的季节,在必须的条件下,它就会盛放,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更何况,能够活着就是一个奇迹,难道我们不应当珍惜这个机会吗?
只要活着,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只要活着,我们就能听到更多的;只要活着,我们就能摸到更多的。对于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人来说,或许他们还有未完成的梦想,或许他们还有未解决的心愿,这个时候活着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他们是多么期望能够看到明天的阳光。这本来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可是他们就快要死了,他们想要在人间多逗留一天,只是他们危在旦夕。所以我们应当庆幸我们还有时间活在世上,应当抛弃所有关于死的念头,应当在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这或许也是对死去的人的一种安慰。只要我们活着,那就是期望。
《我与地坛》读后感8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它等待我活到最傲慢的年龄,突然使我的腿残废。” 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体会到了他不寻常的生活和他顽强的意志。
,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如果说生命是一个开花的过程,那么花朵在二十岁的时候就会盛开。史铁生此时双腿瘫痪。他丢了工作,找不到出路,生活一片模糊。他很生气,他很迷茫,他似乎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他每天都去地坛打发时间,有时候整天都呆在那里。
史铁生看到荒芜的院子里,但没有下降,逐渐看到光明的一面世界,终于走出阴影,开始了写作生涯,勇敢,坚强地活下去......
看完后,我很感慨。没有人能够幸免尴尬,困惑的时候,越是困难,越要勇敢面对。
三年级时,我面对这样一个具有巨大的转变:转学。从老家转学到了中国北京。入学教育考试是少不了的。老家学英语是比较晚的,这里的同学我们已经发展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进行自由地选择表达设计出来,而我认为只是企业仅仅通过认识存在几个方面单词罢了。入学学生考试的成绩作为自然高不了,这让我一度悲伤与焦虑。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完成家庭作业也十分复杂艰难,我简直失落影响到了极点。我默默地问自己:“李子萌,这还是以前的你吗?难道你的英语教学成绩要一直差下去吗?”“不,绝对不是不行!”我一面不断学习着课本的内容,一面借来以前的课本,听着,读着,强记着。爸爸也在每天下班后给我一些耐心辅导,给予我巨大的帮助。渐渐地,我成了我国英语专业课上老师发言最积极的那一个,在第一次使用英语水平考试的时候他们居然拿到了满分。这对于需要一个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的孩子一般来说都是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其中一种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快乐谁又能够更加懂得。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起起落落,难免会有失落和迷茫。 跌倒不怕,站起来继续勇敢地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颠簸才能被打败! 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
《我与地坛》读后感9
这个暑假,我读了《我与地坛》这本书,作者是史铁生。
史铁生,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与地坛的故事和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两大部分,而文章显得两块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仿佛在母亲去世后,地坛就成了作者最亲近的地方,地坛就是作者的母亲。除此之外,此书还写了作者关于生,死的理解。作者二十一岁那年双腿截肢,刚开始有死的冲动,但慢慢的,作者想通了生死的意义,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了。
在本书中,令我印象较深的片段有二个。第一个是本书一开始时,写作者摇着轮椅进入地坛,在地坛里呆上一天,观察,写作。从摇着轮椅看出作者是一个残疾人,双腿截肢了(后文有交代),但是正值壮年的作者没有放弃,坚持在地坛中写作,并获了奖。在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面对挫折,有些人选择放弃,彻底在挫折面前倒下了,有的甚至还付出了生命,而有一些人,面对挫折不放弃,敢于与挫折作斗争,最终会获得胜利的。与我们的学习一样,在面对难题时,如果轻易放弃,在考试中一定不会有好的成绩,如果坚持不懈,也许就想出来了。第二个是作者二十一岁那年,三进三出医院。从三进三出看出作者的病十分严重,两次是被抬进医院的。作者的病出在了双腿上,是农作时落下的病根。当时作者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作者经常为没钱住院而担忧,作者甚至还在想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这种想法。但最后作者在病床上想通了,决定坚强地活下去。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表达的意思,一个人不会在回首往事时而后悔;就像雷锋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才能活得充实,丰富。
总之,这本书中讲了许多道理,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印证这些道理,让人读完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中国文学,值得细细品味
《我与地坛》读后感10
夜幕降临,一切喧嚣归于平静。寂静的夜里,淡黄灯下,品香客,细细体味: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
天道沧染,人世芳华,本为意气风发的男儿,一颗心勇往无前,还未开创一番事业,失去了双腿。他彷徨,暴躁,自弃,不安,抱怨上天的不公,在地坛中,他孤芳自赏,深深的无助与几近崩溃的茫然要压垮他。
整日在地坛,默默逃避,心中有怨可却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母亲。时间的推移,使他渐渐学会冷静、放下,学会思考。地坛的沧桑,花开树荣,悲欢离合,他从中得到人生的智慧。母亲的去世,于他来说不易于天塌下来,难以忍受,当头一棒,史铁生放下,跌跌撞撞闯出了一条路。“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欲养而亲不待”道尽多少辛酸,遗憾。
一个人的身体如若无法行走,那么他的灵魂必然走的很远,人生实苦面对残忍的现实,该何去何从?史铁生给出了答案“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命运而信,休论公道,我们只能去寻找一切不幸的救赎之路”
他并未多少英勇,却坦然,他珍惜生的,亦有活下去的勇气,这大多来自他的母亲,一个苦难的母亲,承担生活的重担,承受了儿子的
苦难“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出了什么事,那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障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说到底,爱是根本的希望;爱,才需要诉说。
一直到尘埃埋没了时间,时间到存了往日的波澜。地坛见证了太多的风霜,那份沧桑,那份温柔,无法言语的存在,史铁生用文字唤起生命真正的色彩,给了同样绝望的人希望,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我与地坛》读后感11
最近,我看了史铁生的著作——《我与地坛》,深受感触。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北京医院,从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了。他在青春最狂妄的时候残废了双腿,还惹上了各种疾病。他绝望了,一天到晚都在思考“死”这个话题,只有地坛这个荒芜的小公园才能让他拥有暂时的安宁。最后,他看透人生,拒绝死亡。
面对困难、苦难与挫折,一些人亲手扼杀了自己的生命:法国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中国当代诗人海子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杀。这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归根到底,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不重视,留给后人的,只是无限的惋惜。
生命只有一次,难免有一些坎坷、挫折,但这岂能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呢?人的一生总不能是一帆风顺的,与其受不了生活的摧残,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如把它当成是一次磨炼的机会;与其悲伤痛苦,不如笑看人生。人应该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也是一个人对他母亲的敬重。
作者在书中有一句话:“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不禁让我想到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场景,也让我想到外婆的背影。那是凌晨,大家都还在熟睡,只有外婆悄悄地起了床,轻轻打开一盏昏暗的灯。她一边向水槽里加水,一边抱起我的脏衣服,放进冰冷刺骨的水里,一遍又一遍地搓洗着,直到水渐渐发黑。灯光下,外婆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我们应该要懂得亲情,史铁生在第一篇文章被发表时,多么想与母亲分享快乐!但母亲已离去,只能永远在天堂守护着他,史铁生只能在记忆里寻找母亲毫不张扬的爱。
除了亲人之爱,史铁生还写了老夫妻的恩爱,兄长对傻瓜妹妹的关爱,对女工程师的敬爱。笔墨间无处不体现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生命目标的探寻。
无论是亲人之爱,还是其他的爱,这都是铸就了一个坚强的、勇敢的与死神做斗争的史铁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12
我想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几件让自己感到不幸的事情,可是每个人对于“不幸”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失业了,这便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有些人却完全觉得这不算什么。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命运把他逼上了绝境,双腿落下了残疾,以后可能再也不能站立起来了,可能每个人遇到这样的境遇都会感到悲观绝望吧!特别是家人都需要自己照顾和养活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反倒还要家人照顾自己,这时的心里想必会很不是滋味。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止一次的追问到“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一个人在面临绝境时,是否还有活着的意义?当一个人看不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之时,到底还有没有必要活着?我想作者曾经在地坛这个地方对“生与死”这个问题思索了很长的时间。在地坛经常出现的那个小女孩,从远处看,我们只会看到她的可爱和美丽,当我们知道她是弱智时,我们是否为她可叹惋惜,但正是这个小女孩活着,在她得身上才体现了美的意义,如果她死了便一切意义都不存在了,包括她与生俱来的美,虽然在她的人生中承受了苦难,但一个人能活在这个世上也就很不容易了。
在文中史铁生写到写作就是为了活着,就是自己在绝境中所撞开的那条路,能让自己活下去的那条路,“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一个人面对“生与死”时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了,人们只会想到了用什么方式“活”?只会想到自己怎样活下去,这时人的本性便会完全暴露的显现了,一个人想要活下去获得物质比什么都重要,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现实,所有写作便是为了活着。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着人应该怎样面对苦难这一中心主题,一个人能过超越苦难,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对自我超越的最好的诠释,因此人活在世上本身就很不容易。
《我与地坛》读后感13
史铁生先生,听到这个名字大多和我一样有着初中学历的人来说都很陌生,因为他的一些散文文章没有出现过在初中教材上,只有高中以上教材才有他的作品,我也是不小心偶然的接触到了史铁生先生及他的作品。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用三个符号来表达,句号、感叹号、问号,那么孔子、孟子的一生可以用句号来表达,因为他们创造出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制,岳飞、文天祥等他们壮志未踌便离开了,所以用感叹号来结束,而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世上,又蒙笼的过了一生,我们这类人的一生就用问号来结束,我觉得史铁生先生就是用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来结束了他的一生。
《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励志、抒情的散文,也是一篇思念母亲及阐述母爱之伟大的文章,也是致地坛和自己人生的一封感谢信。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他与地坛的一个结晶或者一个产物。“正活到疯狂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如五雷轰顶,二十一岁的史铁生先生失去了双腿,但他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他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人生情感都寄托给地坛,他在地坛思考生与死,在地坛与死神做斗争,最终他谢绝了死神的邀请,坚强的把他人生的问号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史铁生先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以及《我与地坛》和他的生命完全连在在起,史铁生先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欢笑和明朗,他的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他一如既往的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出他是怎样活出意义来的。他居住在自己内心,仍旧苦苦追寻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坚定的与未明的事物做斗争,坚定的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他的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的唤起了我们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他在《我与地坛》文中多次提到他残缺的身体,无可厚非的就是激励我们,而我们四肢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自干堕落?又凭什么理由对生活麻木?
《我与地坛》读后感14
网上看了史铁生写的文章《我与地坛》,禁不住泪如雨下。
一个双腿残废、身患尿毒症的人能 写出如此 深沉、凝重而又不 失人情味的文章,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究竟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他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的意志是否在一次次的锤炼中得到磨砺?从他的文章中,更多看到的是他对生活的赞美和留恋,很少有埋怨和责备,面对困境,他选择的是理性对待,而不是盲目逃避。二十岁,是人生最美好、灿烂的年龄 时候双腿残废,从此坐上了轮椅,轮椅伴随他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谁能体会他所承受的诸多痛苦?风干的岁月,似水的年华,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原本风华正茂的青年,在一座荒芜苍凉的园子里孤独行走十五年是种怎样的生命煎熬?
生与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内容,对生命的思考也一直贯穿全文。对生活的无所适从让他在煎熬中不断蜕变,由一个性格暴躁、意志消沉的人蜕变为一个热爱写作、珍惜生命、理性探讨生活、信仰、爱情的作家,由一个弱者成长为强者,需要经历怎样刻骨铭心的转变?用笔走出来的人生,是何其艰辛和酸涩,而他在轮椅上思索人生,从生命的绝境中突围的心路历程又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和史铁生相比,我所遭遇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挫折,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过,也曾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痛苦和折磨。两年前的意外导致我的右脚踝粉碎性骨折,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一蹶不振。以前的我兴趣广泛,爬山、打球、摄影都是我的最爱。可惜我的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那个生龙活虎的我不复存在,一切熟悉的人和事都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生活中只剩下无休无止的伤痛的折磨和无数次的功能训练,我为此彷徨、迷失、消沉,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仿佛世界末日来临,我的人生从此一片灰暗。经过漫长的治疗和艰苦的训练,我已经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意志更加坚定,从容走出人生的低谷。人只有经历过困境的考验,才能更加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梅花香自苦来的日子不远了,现在迎接我的将是幸福的生活,希望就在脚下!
《我与地坛》读后感15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我与地坛》的散文,作者是史铁生。对于史铁生,我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但读了《我与地坛》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不幸和艰辛。
散文记叙了作者从青年到中年时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他先讲了那座令自己毕生难忘的“伴侣”——地坛。这是座被弃废的古园,作者的家就在旁边。作者总是认为这是一种缘分——地坛等着自己出生,又等到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猛地残废了双腿。
残废对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在那段阴暗的日子里,地坛成了作者第二个家。作者经常在地坛里苦思冥想,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已颓废到极点的作者甚至想过死。后来,作者又想通了关于出生的问题,他安心下来,不再为生和死烦恼。
接下来就是怎么活的生存问题了,作者又天天去地坛,在老树下或荒草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窥看自己的灵魂。常常一坐,作者就坐了好多个时辰。那段时间,作者的母亲变得非常痛苦。她知道把作者闷在家里结果会更糟,可又担心作者独自一人在地坛里想些什么。有一次,作者发现忘带了什么东西,又返回到家。作者发现母亲依旧是一副送自己走得动作。只是,那时作者并没有发现母亲的痛苦与煎熬。等到母亲逝世后,作者才从母亲的一句话中体会到:“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作者终于明白,这句话其实是母亲的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可惜,这时母亲已永远离开了作者。
在后面的时间里,作者又先先后后地遇到了一些人。每遇到一个人,作者都有不一样的感触。在这漫长的期间里,作者又想到了生存问题。于是,他开始动手写作。在他正写得热火朝天时,他却又想到死的问题。一个朋友对作者说:“你不能死,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因为这句话,作者又想通了问题。他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史铁生这场经历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绝望中自暴自弃,后来又醒悟过来。看似简单的过程却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和痛苦。作者身上那股永不言败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