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时间:2019-05-13 09:3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第一篇: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一 历史比较语言学

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语言标本,通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发现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的客观历史。语言学家在把各个时期的语言、语法、词汇对应关系加以对比研究后,证实了印欧诸语言的有机联系,并且开始研究本族语及其亲属语言的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建立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过分偏重于语言的纵向历史研究,面忽视了横向的系统研究。到了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语言中的个别单位都是在跟其他单位的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索绪尔认为语言行为有两部分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主要的具有共性的本质,称为“语言”(langue,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次要的,因人而异,称为“言语”(parole。这两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应该分别对待。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按照索绪尔的学说,语言的特点在于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一定的结构规划,从而组成了语言的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横线组合关系和竖线聚合关系的特点。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他提出了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制定了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他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整体,描写语言结构应该从音位学开始。

结构主义采用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这些原则非常适用于语言这个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认识语言的系统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到了20世纪中叶,语言学由于受到数理逻辑的影响,进入了第三个时期--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的综合研究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把语言看作复杂的信息系统,不仅用实验技术和归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实验语言学将语言结构划分出词句层次、音节层次和音素层次等等。

(三 转换生成语言学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言语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探索内在的语言能力。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语言观:语言这个概念是从语法派生出来的。他在1957年出版了著名的《语法结构》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他提出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且以此说明语言的生成性。乔姆斯基区分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指出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揭示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他认为研究语言的目的不应当只是分类的描写,而应当建立起一整套的形式化的演绎系统,这种形式系统包含有限的语法规则,却能生成无限的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且能对句子的结构做出描写。乔姆斯基还假设人们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可以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加以类比和推导。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天赋的,语言行为是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乔姆斯基的全新的语言观被认为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世界各国的语言学界,而且,还在数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广大领域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四 系统功能语言学

以英国的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因此,研究语言不仅要重视它的形式结构意义,而且要重视词句与社会文化的情景意义。韩礼德认为系统是第一性的,并且对语义功能进行了系统分类。他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出了语言有三种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韩礼德认为,结构研究是语言的表层形式,而系统研究是语言的深层形式,是语言的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这二者是互相联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对语言进行全面的描写。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做”(doing的形式,而不是一种“知”(knowing的形式。也就是说,仅仅具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能够实际运用语言。语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运用系统理论研究语言,就是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并且用这一符号系统来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动态化的语言社会模式。系统理论把研究重点放在语篇上,认为语言必须通过特定的语言组合(即存在于某一特定语境中的语篇,才能充分实现其意义。

韩礼德的语言理论不但探讨了语言的形式,还研究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并且分析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现代语言学中几门值得重视的相关学科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相关学科。本文仅讨论其中的几门值得语言研究者重视的相关学科。

(一 语用学

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已经把注意力从形式语言学转移到功能语言学方面,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转移到语言的实际使用的研究上来。这种转移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语用学研究的是话语和言语的交际系统,研究语言符号同它的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是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的一种意义研究。英国的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句子分为“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把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又把言外行为再分为裁断行为、施权行为、承诺行为、表态行为和阐发行为,从而构成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后来,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且提出了话语的形式不直接反映出这句话的交际意图,即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美国的格赖斯提出了影响很大的会话隐涵概念以及合作原则,为解释言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描写语用学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可以帮助听话人透过表面意义正确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研究会话结构实际上是理解话语产生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现代语言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把语言视为一种心理现象的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另一条是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而语用学则是把语言视为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采用综合的方法对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的关系给以解释。语用学是要解 决语言交际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现在语用学理论在外语教学和人际交际方面的应用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由于以上原因,语用学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主流。

第二篇:现代重工 发展历程

1972年现代造船重工业株式会社成立

-船舶1号机

1975年同时完成了2艘万吨油轮和现代船厂 1977年发动机事业部成立

1979年全球最大船舶发动机工厂竣工

-公司名称改名为[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 1980年设立了现代工业研发中心(韩国第一个非国有制技术研发中心)

-发动机生产量突破100万马力

1985年设立了现代海洋研发中心

-完成了世界最大滚装船

1987年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矿石运输船(365,000dwt)

-累计完成船舶建造1千万GT(累计355艘)

1989年船舶建造突破2千万(DWT)(389艘)

-液压油缸工厂竣工

1991年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现代重工

-发动机生产量突破1千万马力北朝鲜国务院副总理访问现代重工

1993年完成了韩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船

-中国前总理-李鹏访问现代重工中国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现代重工

-中国前任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乔石访问现代重工世界最大排灌工厂竣工

1996年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常州现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竣工船舶制造累计生产总量达到了5千万载重吨。

-成立了现代机电研究所

1998年委内瑞拉总统-Chavez访问现代重工

-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柴油发电所(印度GMR社)在韩国股票市场上市

-约翰·肯尼迪二世访问现代重工

2000年连续19年被评为“世界最优秀船舶”

-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浮式生产储油船

-完成了世界最大发动机(9.336万马力,12K98MC)连续20年被评为“世界优秀船舶”

-成功收购三湖重工

-完成了第1000艘船,生产总量达到了8千万载重吨。现代重工业集团成立

2003年成功地研制了4千万马力的船用发动机完成了第1500个螺旋桨推进器连续22年被评为“世界优秀船舶”

-完成了全球第一艘,完全利用平地造船方式完工的船舶完成了世界最大的螺旋桨推进器(直径9.1m)大型发动机,月生产量打破世界纪录(89万马力)

-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被选为“世界一流产品”完成了第2000个螺旋桨推进器

系列挖掘机被评为“世界最优秀建设装备”(美国Constrction Equipment社)

2006年工程机械配件服务中心竣工

-建成了排水量1,800吨的常规动力潜艇世界最大21.6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船建造

-工程机械印度工厂设备开工韩国陰城太阳光设备工厂竣工

-世界最大电子制御式大型发动机(10.9千万马力)制作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液化气运输船建设了韩国的第一个宙斯盾级驱逐舰

2008年世界最大容量电动机发货(电气系统)

-世界3大造船及海运专刊选定为“2008世界优秀船舶”世界首次远程控制阀研发成功

-被选定福布斯【2008世界500强企业】群山造船厂奠基仪式KCC与Polysilicon 合资法人成立工程机械,成功研发21吨级高性能轮式挖掘机(Robex 210w)

-收购现代集团(现代综合商社)股份

-Himsen发动机,荣获“国际论坛设计大赛”的“iF产品设计奖”世界首次累计完成9千万马力的船用发动机世界首个T字形船坞竣工

2010年德国北弗里斯兰2.2MW太阳光发电所项目竣工在美建造变压器工厂(年生产量1万4千MVA)船用发动机产量全球率先突破一亿马力

-造船行业首次构建船舶寿命周期管理(PLM)系统在中国山东启动装载机工厂奠基仪式6种新型装载机产品上市成功研发环保型船舶发动机

-中型发动机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马力全球钻探船订单第一,共7艘

-叉车新产品Order Picker 问市

-世界最大规模沙特MARAFIQ发电所项目竣工

-成功开发两款HiMSEN发动机新产品(H25/38V,H17/28U)全球范围内首次建造Smart Ship赢得世界最大11万吨级海底钻探船订单新能源事业部正式成立

第三篇: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 关键词:德国 设计 工业

一、德国的工业设计

1、背景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

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

1、背景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2、发展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三,德国的工业同盟(现代主义设计)

1、背景

以”青年风格“为特征的新艺术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工业中所出现的设计问题,所以,大约从1902年开始,就有一部分德国的设计师从”青年风格“中分离出来,试图从新的角度,新的方面去探索工业化和机械化条件下新的设计艺术形式。1902年(有资料说是1900年),德国魏玛大公府邀请比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担任艺术顾问,并筹建了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前身)。1906年,威尔德任首任校长。威尔德认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美一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力地挥舞,就能创造美”。主张设计师应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追求理性设计。这些思想对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深远。1907年成立的德国制造联盟(也叫“德意志制造联盟”)开始探索设计与工业的有机结合。

2、发展

德国工业联盟是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一群著名的工业家、艺术家、建筑家、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它的成立标志着德国工业设计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如凡·德·威尔德、贝伦斯、瑙姆、布鲁诺·陶特、以及奥地利的霍夫曼、奥别列切等著名人物。穆特修斯和威尔德都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设计师贝伦斯更是在实践中将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一代设计先驱在这种探索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和穆特修斯。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瑙姆起草的,作为政治家的他,对设计艺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在宣言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第二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第三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以避免政治对设计工作的干扰;第四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第五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第六,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

彼得·贝伦斯,是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也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贝伦斯的早期设计深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常常利用图式化的平面来制作富有节奏感的装饰样式。后来又受到麦金托希的影响,开始重视以直线为主的功能主义,采用理性的几何造型来表达设计。大约就在这时,他从形形色色的设计观念和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了正在变革中的艺术和设计趋势,认识到设计只有与大工业的加工技术和材料工艺紧密结合才会拥有生命力.他不仅肯定大工业的机械生产方式,更找到了适应大生产设计方式的功能主义的内核,这些在他的设计中有完整的体现.如他为AEG设计的厂房整个建筑外面没有任何装饰,表现出新技术条件下对新建筑形式的大胆探索.这为建筑开拓了一种新的形式,被建筑界视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穆特修斯。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1907年开始,他指导了几位学生。包括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1909年设计的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这些设计在重视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的简约。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贝伦斯在AEG这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系统(CIS)的先河。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贝伦斯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设计师。

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是一位教师、外交官、古董鉴赏家出身的设计运动组织者。德国现代设计运动先驱。穆特修斯主张设计艺术必须有目的性,讲究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十分重视功能主义设计原则。他认为德国设计只有采用机械化大生产方式才能有发展前途。他提出“一定把机械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所有设计必须符合“完全纯粹的使用功能”。1914年,他在德国工业联盟在科隆举办工业艺术与建筑展览会上与范德维尔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穆特修斯终于以有力的证据和理论驳倒了对方,指明了工业设计发展的立足点是标准化生产方式。这场争论是现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场大争论,后来的事实证明,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工业产品和零部件的标准化,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也为德国成为理性主义的设计大国埋下了伏笔。舒密特也是联盟的支持者。1898年创办德国德累斯顿手工艺工场。

3、评价

德国工业联盟发展迅速,联盟采取举办讲座、开年会、出版年鉴、发展会员、办展览等形式宣传自己的设计主张,还在设计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设计原则。联盟培养和影响了一代新人。如贝伦斯直接影响了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联盟还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1915年,英国成立设计与工业联盟;1910年。奥地利成立“奥地利制造联盟”;1913年。瑞士成立制造联盟。

德国工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

四、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的高峰)

1、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的技艺包含了设计,但可以说当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而由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以及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造成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2、发展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理想主义)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索时期(高峰时期)

包豪斯新校舍

1925年4月1日,新的包豪斯学院在小型工业城市德绍市开学。格罗皮乌斯认为,新的学校本身的建筑、规划,就是一篇无声的“宣言”,所以他亲自以包豪斯的原则设计了新校舍,这座被誉为现代建筑里程碑的建筑完全按照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形的平面。各个不同的部分外型各自不同,高低错落。整个形体简洁明快,没有任何装饰。面对主要街道的实习车间为大面积装有机械开窗装置的玻璃幕墙,深灰色山墙,上书“Bauhaus”七个竖排字母。其余部分则全部为白色粉墙加黑色钢框窗。建筑内部布置着布劳耶尔(MarcelBreuer)设计的钢管皮面家具。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立方体造型,表面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依靠简朴的体块空间组成表面起伏和凹凸,富有节奏感。由于其简洁,这些建筑也创造了当时建筑的最低造价,20美分/平方英尺。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后,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7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共产主义)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被纳粹党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实用主义)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3、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短暂,但是在现代设计史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包豪斯还有许多的局限,比如只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人机的情感关系。在手工艺和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上还有乌托邦色彩。

四、德国现代设计

1、背景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2、发展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尔姆艺术学院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坚决地、完全地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设计在这所学院内成为单纯的工科学科。通过学院的努力,一种完全崭新的视觉系统--包括字体、图形、色彩计划、图表、电子显示终端等等被发展出来,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仿效的模式。

系统设计在乌尔姆十分流行,并且逐步被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在系统设计上做出奠基作用的是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系统设计的观念是由古格洛特在乌尔姆发展出来,由兰姆斯通过布劳恩公司、扎夫公司、维索公司的设计推广宣传开来,成为德意志设计特征之一。

如果从系统设计的理论根源来看,他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混合;从形式上看,则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非常强,但是也同时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

乌尔姆的设计哲学在德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从德国产品种处处可以看到这种新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减少主义的特征,虽然学院在1968年因为财政问题关闭,但是它的影响却反而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和教员都成为大企业的设计骨干,他们把学院的哲学带到设计具体实践中去。德国战后的现代设计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工业设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观念和理论依据,同时也影响了欧洲各国,包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德国的著名企业都有设计部门。克鲁博公司、艾科公司、西门子公司等。由于受到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德国产品设计具有理性化、高质量、功能好、冷漠的特征。

产品的形式问题一直在德国设计界有讨论。1907年就提出“好的形式”概念。穆特修斯认为好的形式是“自动出现的形式”;密斯认为“少即多”;迪特·兰姆斯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最少的设计”。色彩多用黑白灰等,没有装饰。被称为新功能主义。具有理性主义特征的优良设计施德国设计追求的最高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竞争,一些公司开始注重设计的形式因素。接受日本、美国的影响。设计沿着两条道路前进:(1)德国理性主义设计,面向本国和欧洲市场。(2)国际主义、前卫风格、商业风格的设计,面向国际市场。青蛙设计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是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是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的欧洲设计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设计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风格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

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哈特莫特·艾斯林格,1969年艾斯林格在德国黑森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便是青蛙设计公司的前身。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命名为青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自己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另外,青蛙(Forg)一词恰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缩写,也许这并非偶然。青蛙设计也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成了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和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艳丽,甚至嬉戏般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公司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AEG、苹果、柯达、索尼、奥林巴斯、AT&T等跨国公司。青蛙公司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电器、展览、广告等,但90年代以来该公司最重要的领域是计算机及相关的电子产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青蛙的美国事务所,成了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艾斯林格也因此在1990年荣登商业周刊的封面,这是自罗维1947年作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以来设计师仅有的殊荣。青蛙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因此许多青蛙的设计都有一种欢快、幽默的情调,令人忍俊不已。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看上去就好象一只真老鼠,灰谐有趣,逗人喜爱,让小孩有一种亲切感。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青蛙的设计原则是跨越技术与美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

青蛙是苹果公司长期的合作伙伴,积极探索“界面友好”的计算机,通过采用简洁的造型、微妙的色彩以及简化了的操作系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84年青蛙为苹果设计的苹果II型计算机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为“最佳设计”。从此以后,青蛙公司几乎与美国所有重要的高科技公司都有成功的合作,其设计被广为展览、出版,并成了荣获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品最多的设计公司之一。五、总结

德国是一个善于理性思考的国度,这种理性的思考应用在设计上就形成了德国的设计风格。无论是战前包豪斯的探索,还是战后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公司,甚至于到了个性化消费和时尚主义设计艺术的20世纪80年代,德国始终是现代理性主义设计艺术的核心。但是德国的产品过多的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忽视了设计还涉及到多元文化、多种多种消费环境和不同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使其无装饰几近冷峻的设计风格日趋受到消费者的批评。

第四篇:自考现代语言学学习方法

两个礼拜~从早上看到晚上~~

我主要是没时间所以是先看中文的~看完一个单元把觉得重要的和定义的句子划出来然后在英文版的里头找原句~背掉。

最后自己做个知识简要再记点不太记得的东西~没事随身带着看看~

最后做做卷子就差不多了~

恩~对了~书每个单元后面的习题还是很管用的~

我也在自考中,把书后面的考纲撕下来,然后对应着看书,自己划重点,然后把课后的习题做一遍,效果还是满好的老实讲,我也是很愁语言学的,我比较偏爱词汇学。但是语言学却稀里糊涂考的还不错。总之我的意见就是多做练习题,只是一味看课本功效不大。但是也不能完全不顾课本,不会做的题还是要翻课本,去课本里找。题做多了,做懂了,考试要过自然不在话下。

你报考四门的话,记得要分清主次,重点放在比较难的科目。比较简单的科目可以考前一周多做练习也就差不多了。

祝你好运!

第五篇:现代语言学教程选读

语言系统的构成

——《现代语言学教程》选读

内容摘要:本文概括了霍凯特关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介绍了语言的五个分系统,即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以及它们的关系。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语言的基本构造及其特征,为我们了解语言演变的规律和探索语言演变过程提供了原则和方法。

关键字: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

《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集大成的一部理论著作,又是论述语言学各方面问题的一部综合教材。本书的作者查尔斯•弗朗西斯•霍凯特早年受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位创始人鲍阿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的指导,目的是给初学者讲解语言学的概况,综述当时语言学界关于各个课题的一般看法。

本书总结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十余年的发展成果,归纳了语言学的十二个大问题。它们分别是:一.通过声音发信号:音系;二.音系和语法:不同的模式层面;三.语法系统;四.语素音位系统;五.习语;六.共时方言学;七.语言的个体发生;八.种系发生;九.语言的史前状况;十.文字;十一.文学;十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前四个问题论述的是语言的结构以及分析语言的方法和原则,可称之为“描写篇”,后八个问题主要论述的是语言演变的规律和探索语言演变过程的原则和方法,可称之为“历史篇”。

因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所以在这里,我想主要探讨的是属于第二个大问题的语言的构造问题:语言的五个分系统——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以及它们的关系。

霍凯特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习惯系统。整个语言系统能分成五个主要的分系统:

1.语法系统——语素的总和以及语素出现的配列。霍凯特说:“一种语言的语法或语法系统就是:一是该语言里所使用的全部语素; 二是这些语素在话语中出现时彼此相关的配列。”

这就是说,描写一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包含两项基本内容:首先是确定语素(morpheme),然后是说明语素出现的配列。语素是语法系统中的基础单位。同一语素有时表现为这一个音位形状,有时表现为另一个音位形状,这些音位形状处于彼此交替中。语素的每一个表现形式是一个语子(morph),语子是某个语素的音位变体(allomorph)。语素有片段语素(只作为词的一部分或整体而出现的语素)和超片段语素(不属于词的部分的语素,如语调等)两种。霍凯特始终认为,“发现语素”必须使用形式和意义双重标准,其程序是切分话语,得出语子,然后从语子中归并语素。确定了话语中的语素之后,就要说明这些语素在话语中出现时的配列。霍凯特认为,语素配列最基本的特点是层次性和递归性。正因为语法结构本身有层次性和递归性,所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使用直接成分作为分析语句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逐层揭示语句的直接成分,指明它们的结构关系,一直分到不能再分的语素为止。

描述了语素配列的基本特征之后,霍凯特进而描写语言的语法系统。他遵循布龙菲尔德的传统分法,以“词”为枢纽,把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他首先描述了句法。

句法包括词和超片段语素在语句彼此相对的配列方法。在句法部分,他沿用了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离心两大结构的划分,但在离心结构部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向心结构就是结构体的形类相似(即两者出现权的范围大致重合)的结构类型。向心结构可分为偏正结构(修饰型结构)和并列结构(包括同位结构),例如:fresh milk(鲜奶),man and woman(男人和女人),professor Jones(琼斯教授)。离心结构就是结构体的形类不同于直接成分的形类的结构类型,可分为引导结构(包括介词结构、连词结构、动宾结构)、系连结构和主谓结构三大类。其中引导结构和系连结构是短语形式,如in the box(在盒子里),until he comes(直到他来),saw John(见到了约翰)等。

短语之上是句子,处于结构中的词或短语依靠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起来,主要有三种:

(1)选择连接:决定于直接成分所属的形类。例如:black cat(黑猫)。(2)上下文连接:某些有歧义的语法形式,只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消除歧义,指明其结构类型。例如:yellow clothes,在She likes yellow clothes(她喜欢黄衣服)中,她是偏正结构,在Strong soap will yellow clothes(硬肥皂会使衣服变黄)中,它是动宾结构。

(3)标记连接。例如:man and woman(男人和女人),其中的and(和)是标记。

此外,在屈折语里,还有屈折连接,包括一致关系、支配的一致关系、支配关系、相互照应等。

关于词法,霍凯特认为,词是句子中以前后两个可能的停顿为界的任何片段。他强调必须把“词”(word)与“最小自由形式”(minimum free form)、“词位”(lexeme)、“习语”(idiom)区别开来。词类是词干的形类,属于同一个词类的词干在屈折上,句法上,或者在屈折和句法两方面有同样的表现。一种语言的词类系统就是根据屈折上和句法上表现的异同对全部词干进行的分类。他赞成分层划分词类的办法,即先根据词干在基本方面的异同分出几个大额类,再根据附加的标准分出小类。以拉丁语为例,第一层分出三大类:词干有“格”屈折的是广义的名词;词干有表示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屈折的是动词;词干不屈折的是虚词。第二层,在广义的名词之下,词干专属某种“性”或不计较“性”的是狭义的名词和代词;词干有“性”屈折的是形容词。在虚词之下,再按句法标准分出介词、副词、连词、感叹词。还可以加上其他标准进一步细分。

在词法部分,霍凯特最后讨论了语法范畴。他把语法范畴分成选择范畴和屈折范畴。例如在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言中,“性”对名词来说,是选择性范畴,即每个名词只属于阴性、阳性,或者阴性、阳性、中性之中的某一性;“性”对形容词来说,是屈折范畴,即同一个形容词可以有不同的性屈折变化。霍凯特指出:选择范畴并不总是依赖屈折,完全没有屈折的语言仍然有不少选择范畴,有某种屈折的语言也可以有许多不依赖屈折的选择范畴。

他综观语法系统的各部分,得出了词类系统、语法范畴、功能成分、结构类型和特点共同构成了语言的语法核心这一结论。

2.音位系统——音位的总和以及音位出现的配列。霍凯特说:“音位系统是音位的总和以及音位出现的配列。”霍凯特把音位系统的描写分成两大步来做:先确定音位,然后说明音位出现的配列。这与语法系统的描写类似。

霍凯特从功能方面强调音位的本质,他认为一种语言里的音位只通过它在这一语言里跟其他音位的差别来规定。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音位,音位由音位变体构成。音位分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种。霍凯特指出,为了确定一种语言的音位,语言学家必须运用一套观察和检验的手续,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从而归并音位。他总结了归并音位的四条基本原则:

(1)对立互补原则:对立的两个音位变体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例如英语的ten

(十)和den(兽窝),它们开首的[t']和[d]对立,因此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互补是指两个音位变体彼此都不出现在对方出现的任何环境,互补的两个音位变体能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这要看是不是符合第二个基本原则。

(2)语音相似原则:这条原则包含个假设,即假若一个音出现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里,则它们涉及的各音位变体在语音上高度相似。例如英语的pain(痛楚)和pip(果仁),开首的[p']和收尾的[p]的相似程度就明显高于出现在收尾的其他类型的音(例如[t]和[k])。这种处于互补关系又伴有语音相似的两个音位变体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3)模式匀整原则。(4)经济原则。

前两个原则最为重要,后两个原则都是次要的原则,所以不做解释。3.语素音位系统——把语法系统和音位系统联结在一起的编码。音位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要把这两个层面联结起来,就必须解决音位问题和语素的关系问题。霍凯特规定语素音位分析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1)确定哪些音位形状是哪个语素的表现形式;(2)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不同的类型;(3)典型形式和音位配列的经济。

(1)前面说过,从语流切分出来的是语子,所以要归并语素,就必须解决哪些语子能恰当地解释成某一语素的变化的问题,以便归并语素。他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子要归并成一个语素,首先必须不对立,例如:sport(运动)的[p]和ball(球)[b]。[p]只出现在/s/后,而[b]不能出现在/s/后,它们的分布是互补的,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不送气,发音都不送气,并不对立,所以可以归并成一个音位/b/;其次,表达的意义相同,例如cats(猫,复数)的/s/和dogs(狗,复数)的/z/的意义相同,都表示名词复数,所以可以归并成一个语素{z};最后,归并出来的语素要符合语言的语法面貌。例如:kingdom(王国)的-dom和 duchy(公爵领地)的-y,意义相同,不对立,似乎能归并为一个语素,但实际上这两个派生词缀受的限制很大,构成新派生词的机会很少,坚持把它们看作同一个语素的两个变体,只能使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复杂化。相反,承认go(去,现在式)和went(去,过去式)有语素的同一性就比较合理。如果把它们分开,剩下缺少过去时的go和缺少现在时went,就不符合英语语法的面貌。这三条原则是最低限度的基本原则。

(2)关于第二个问题,霍凯特,列举各种交替类型来说明语素变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内部连音和外部连音、自动交替和非自动交替、规则交替和不规则交替、音位条件的交替和语素条件的交替。

(3)关于第三个问题,“典型形式”就是常见的音位形状的格局。假定某种语言的词干的形状是CVC(C代表辅音音位,V代表元音音位),后缀的形状是-VC或-V。那么一个形状是/kanap/的新词,就可以首先试一下最可能的切分,即分为/kan-/和/-ap/。至于音位配列的经济问题,如果一个形式的运用受欢迎程度高,那么这种语言表现出相当有效的语素音位的经济。

4.语义系统——这个系统把语素、语素的组合以及语素可能进入的配列跟事物和情景或者事物和情景的类连接起来。我们必须把语素和话语的意义跟具体言语活动的前因和后果区别开来。语素和语素组合的意义是语素、语素的组合跟我们周围世界的事物、情景或者事物、情景的类型之间的联系纽带。这种语义纽带或多或少是相同的。而具体言语活动的前因和后果对说话人来说可以很不一样。

假定两个人斌拍坐在餐桌前,甲又一杯咖啡,需要一些糖,而自己又够不着糖碗。于是,甲说:“请把糖递一下。”乙就把糖递给他了。这一情景粗略的勾画出包含着言语活动的行为的前因和后果,这前因和后果对甲和乙是不同的:甲想要糖而且得到了糖,乙只是把糖递给甲。同样的话语也能在另外的条件下出现,例如乙有一杯咖啡而向甲要糖。在原先的情景中,有的行为后果不是起因于话语的言语结构,而是起因于伴随的情况。乙把糖递给节而不是递给丙,因为要糖的是甲不是丙。但是,语言的语义规约也起一份作用。如果甲和乙并不共同具有这种规约,那么甲会通过别的办法得到糖,或者不加糖也过得去。可见“糖”这个语素和某种物质之间有一种习惯的纽带:乙不是把“盐”递给甲。“递”这个语素和一种惯常的动作也有一种纽带:乙不是把糖碗扔在地上,这里还有一种共同的理解,即语素“请”连同一定的词序和语调,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乙没有受到侮辱而感到生气。所以,尽管甲和乙在这段话中的活动不同,但是“请把糖递一下”这整个话语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是基本上相同的。5.语音系统——说话人通过发音把音位序列转换成声波,以及听话人对言语信号进行解码的方式。

霍凯特描写了中西部美国英语的音位系统,但是没有描述各种音位听起来是什么样子。就如有人问你“桔子是什么滋味?”,最好的回答就是给一个他自己尝尝。同样,如果一个外国人想知道英语的/p/听起来是什么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说个例子给他听听,而不是加以描述。所以,语音的听觉也是没法用文字写出来的。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既然是说话的声音,那么语音的发出就可以用产生它的身体动作——发音来描写。霍凯特先粗略的描述了参与发音的人体各部分的构造,然后,讨论英语语音的发音。举个例子:英语词pin(别针)和spin(纺织)中都出现一次音位/p/。这个音位的两个实例听起来是不同的:pin中的/p/紧跟着一股呼出的气流(送气),spin中的/p/就不是这样。这种差别在音位上是不介意的,因此在音位标音中都写成/p/。但是,不论它们在音位上是否相干,在语音上的差别却是清楚的。我们在语音标音中常常要注意到这一点,把pin中的音写成[p'],而把spin中的音写成[p]。在这类情况下,受过训练的人能听出两种或三种清楚有别的声音类型,它们都代表着某种语言里的同一个音位,这些不同的声音类型通常叫做音位变体。因此,我们说,英语中的/p/至少表现为两个有区别的变体:在一定条件下是不送气的[p],在另外的条件下是送气的[p']。

这五个系统中,前三个分系统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分系统。因为它们跟说话时的非言语界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语素音位系统是是中介,把音位系统和语法系统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系统联结起来,从而完成语言中心系统的描写。外围分系统不同于中心分系统的地方在于它们既连接非言语界,又连接中心分系统。语言学一直集中注意三个分系统,不怎么关心外围分系统。有些学者喜欢把“语言”限定为只包括中心分系统,认为意义、发音和语音声学的问题不属于语言学而属于别的学科。实际上,外围分系统和中心分系统同样重要,但是事实上研究它们却困难得多。

霍凯特指出:研究语言的中心分系统必然要从语音和语义得到启发。我们不得不用语音标准试着分析一种音位系统,因为我们总得弄清两段话语或话语的两部分对于这种语言的人是“听起来一样”还是“听起来不一样”。同样,我们也不得不用语义标准去试着达到语法系统,因为我们总得弄清音位外形有特定方式的区别的两段话或话语的两部分,对于说这种语言的人是“意义相同”还是“意义上有差别”。另一方面,要有成效地研究外围分系统,就必须对有关的中心分系统进行仔细的描写。然而,如果我们希望系统地分析语言的语音或语义系统,首先就要对最有关系的那个中心分系统作仔细的描写。不知道有关的音位系统,试图根据发音去分析一种语音系统,是徒劳无益的。不了解有关的语法系统,试图去分析一种语义系统,同样是徒劳无益的。

霍凯特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成熟阶段的带有总结性的著作,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语言的构造及其特征,为我们了解语言演变的规律和探索语言演变过程提供了原则和方法,在语言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参考文献: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5篇范文]

    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1952.9 第一届城市建设座谈会,决定各城市要制定城市远景发展的总体规划,参照草拟的《中华人民......

    发展历程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 1986年,审计署制定并颁布《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推动了离任审计的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

    发展历程

    2014年3月 “星艺装饰”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2月 2月10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星艺艺术院的春节大型艺术设计特训活动(庐山特训营)进行了报道。3月 3月在广......

    发展历程

    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制度上推动了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 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尤其是......

    共产党宣言发展历程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先后就读于巴门理科中学和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9月辍学习商。次年......

    新闻业发展历程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 淘宝ID:华中秘书网 浅析我国近十年的新闻业发展历程 新闻事业是伴随着新闻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事业,新闻事业不是墨守陈规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

    呼吸机发展历程

    呼吸机介绍 呼吸机是当前大型医院必备的抢救设备,是延长病人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机械装置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为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病人提供呼吸......

    上海大众发展历程

    上海大众发展历程 1978-1983 1978年11月 以一机部部长周子健为首的首批代表团考察当时的西德大众。 1981年8月21日 合资改造上海轿车项目建议书批复。 1982年10月23日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