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发表的德育论文
把国学、心理教育渗透在德育中
——中山市黄圃镇大岑小学高倩雅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于德育,自己的理解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行为的活动。
那么针对德育的育人课程又有哪些呢?我反复思量,只能想出两种比较有针对性的德育育人课程,一个是“品德与生活课”,另一个是“主题班会课”。就拿我们小学来说,这两种课程一星期加起来刚好三节,两节品德与生活课,一节主题班会课。或许,其他学校的这两种德育育人课程会设计得多一点,但是从教学课程的安排上,绝对不会很多。不可能做到每天都有。由此可见,我们的德育教育课其实是很少的。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个人认为,德育和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甚至比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个人可以不聪明,学习可以不优秀,但是假如他品德不好,基本上就可以判定这个人是一个不及格的人。难道不是吗?既然德育如此重要,但为什么我们却没有针对德育设计更多的课程,或者开展更多的德育活动呢?
上周,我去听了一个讲座,有一位老师就跟我们提到了一个这样的想法:国学和心理学应该可以更好地与德育相结合,创造出更多与德育相关的育人课程来。的确,作为一名中国人,连国学是什么,连自己国家有什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一概不知的话,他还算得上一名合格的中国人吗?
近几年来,国家也提倡大家对国学的学习,这里面不仅仅是学习古人的知识那么简单,还包含着孩子德育的教育问题。因为国学当中就有很多关于德育的故事,道理,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挖掘里面的知识为今所用吗?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诵读国学知识,用国学知识去武装自己,用那里面的一个个经典故事,名人榜样,道德哲理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身道路,而且,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品行,这比平时固定开展的育人课程更有意义,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参与,去学习。同时也能够落实到实处,有理有据地让孩子知道原来古人的品行是多么高尚,我们应该以之为榜样,努力与优秀的人靠拢。
这里,我想推荐一下珠海荣闳小学对于国学知识的一个学习阶段图。一二年级,是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诵读《弟子规》,因为《弟子规》讲述的是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有利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
低年段孩子而言,没有比简单的诵读记诵,反复诵读来得直接容易。或许他们有时候不理解这里面的意思,但是老师可以通过一个个经典故事的讲解,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含义,慢慢地,孩子们就能够读懂每一句话,并且用里面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渐渐地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方式。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德育教学手段。到了三四年级,孩子们的思维已经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这时候给他们介绍《千字文》,在字面模糊的理解中去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尝试。而且《千字文》被称为中国影响深远的儿童启蒙读物,适合孩子们阅读。到了高年段,孩子的思想渐渐成熟,就要更有针对性地让巩固他们的人文感受,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时候引入《孝经》的学习就恰到好处了。现在我谈这些难免会有些空泛,毕竟我们没有具体实验过,不过从介绍人所在的学校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似乎都乐于学习和接受,而且从他们开展的各种国学活动的图片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有认真去做这件事,把国学渗透进德育当中,通过国学的学习来培养孩子们的品行。而孩子们一个个热情洋溢的脸上,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国学的学习充满激情。能够通过活动去理解国学,掌握国学,那么我们的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则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孩子们也能够汲取到里面的正能量,规范自己的德行。
除了把国学渗透进德育中,我们还可以把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从心理教育入手,以心理教育为手段,去更好地实施德育。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一言概之,就是关注孩子心理的教育活动。
对于孩子品德行为的培养,假如没有了解清楚孩子心理的感受,心理的问题,当我们盲目地跟他们灌输良好的品德教育时,他们也是无法接受,甚至不能够理解德育的意义所在,这就大大影响了德育课程在平日学习中的学习效果了。再加上现在孩子的心理极为脆弱,加之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孩子的判断是非能力薄弱,很容易误入歧途,这就更需要我们通过心理教育去给他们施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孩子们心理发展。
这里我觉得学校不妨通过以下这几个方面去贯彻落实心理教育活动在学校的开展。
一、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每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都可以去和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远比老师和家长单纯地说教要使他更容易接受。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第三方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是怎样看待事情的。这也有助于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对孩子实施合适的德育。
二、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心理教育的主题班会,开展一个个心理活动,让孩子通过集体的力量,了解更多心理学的知识,并且在活动当中适当缓解心理压力,把心理问题暴露出来,自然就更加容易解决问题了。只有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去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
其实,德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具体的内容划分下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9、国防教育与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
10、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
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是每个内容之间都离不开教育二字,这就证明品德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去实施,但是光靠常态课程,是无法将这些内容很好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我才有这么强烈的感受,希望通过国学的学习和心理教育去辅助德育的实施。这里面含有国学的文化熏陶,加之心理学的科学判断,三者结合起来,对于德育活动的开展会事半功倍。
在现今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压制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视孩子才智的教育而轻视德育,所以现在才会出现这么多未成年人道德败坏的现象的发生。我们的人们只会感叹当今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无法承受建设国家重任的一代。常言道: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确,平常人虽然对社会的贡献不大,但是他至少不会危害社会,但是假如一个人光有才能,而没有品行,那么他对社会造成是损害会更大,因为他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社会做出很多不可想象的坏事来。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德育问题。
如果追溯到古代,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经给出过很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从未成年人犯罪率可以知道,正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忽视对孩子德育的培养,让孩子们的身心本该在接受德育培养的年龄段,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德育,使孩子们过早地受到磨难,体味到生命的苦涩,甚至是铸成大错。在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又破坏了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给家人朋友,甚至是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健康成长,更是深刻地影响和撼动这个民族的素质的高低,乃至我们国家整体的文明的传承和延续。
因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德育始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我希望通过自己提出的这两个手段——国学和心理教育,帮助德育教育更好地实施,使德育渗透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和品德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第二篇:德育论文4
我的大学生活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大学生活就到了尾声,真的感觉太快了。经过高中的努力我们都如愿的的进入我人生的天府学堂——大学。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最后到不舍,我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在大学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失去了或者说忘记了许多的东西。静下心来,沉思许久,对于大学,我还有很多话想说。
高中生活几乎是被学习覆盖了,毋庸置疑学习是紧张的。虽然我的高中亦是住在学校中,即便如此,我印象中的高中生活除了些许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来处理,而这些大多也是学习之类,其他总是会有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忙。可以说生活方面不用担心很多东西。但是到了大学,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高中毕业的我,虽然我的阅历很浅,但年龄上已然是一位成年人。因此,首先我不想再想中学那样劳烦父母老师,其次也十分期望自己能够在这里锻炼得到更多积累。从而,生活方面都要自己动手,很多东西我从不知道知道该怎么办到现在都可以轻松解决,这都是大学所给予我的。
记得,刚刚到学校同学之间不是很熟,很多时候感觉很无助。中学住宿的经验让我对大学生活没有太多恐惧。因为我只是普通家庭孩子,从小就懂事很多,所以本身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就不错。所以总体来讲大学的独立的生活对我来讲习惯的很快,不久就可以是应付自如了。平时生活中,我和室以及同学经常交流独立生活经验,我和同学们相互帮助。大学生活是独立的,但是也可以讲是一个寝室大家庭生活,在处理好自己的个人的生活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和寝室同学们生活习惯。而这些年,还是得到很多老师同学的帮助,给我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永久的彩虹,不说我这四年经是否经历过风雨,但是老师和同学让我亲眼目睹过许多美丽的彩虹。谢谢这四年,有我的老师,我的同学陪伴。
回首高中学习生活可以说是在紧张和巨大的压力下度过的。到了大学之后,感觉整个人就松懈下来了。学习方面没有以前那么刻苦认真咯。大一的那一年里,学习科目上几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爱好,喜欢的科目上课时听听,不喜欢的科目几乎不怎么听,但是每节都会去上的,因为我觉得学生不上课就不叫学生了。其实我觉得对于有的课目之所以没什么兴趣,是因为上课没什么激情或者讲不能和我们互动,一味的灌输让我感觉很乏味。当然这些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自已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所以所谓的考试周把我忙坏了,天天晚上看书到好晚,不过幸好临时抱佛脚,期末考试总算过了。通过一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天天学才行。到了下半学期,每节课上课都尝试去认真听讲,即便是我不喜欢的科目。刚开始,专业课对我来讲,十分的陌生。大一这一年我有过激情,也有多疑惑甚至排斥。但是在老师的尽心尽责的讲解和疏导下,我终于对我的专业有了很深的认识,我也慢慢的爱上了我的专业课。现在,我的专业也给了我一份工作,展开了我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在以后这些年的学习中,我感觉还是比较吃力的,其中在专业基础上显得比较突出。这些课目,学习讲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讲究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总节。而我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导致我即使上课认真听讲了,但最终得到的效果不是很好,到头来感觉学起来十分的吃力。对于英语这门课,从这么多年的学习,我们深知就是“时间战”,然而正是在时间上我下的不够。我的英语成绩其实挺一般的,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来说,英语对我们用处也将很大,我也想把它学好,但是就是下不了恒心,因为我觉得心中没有一个学习英语的决心,没有一定的自我检查力度,因此自己的英语能力仅仅在高中水平稍微有一点起色。经过找工作的这段时间,现在的我十分明白,英语以后也会给我难以想象的帮助。所以之前我没有机会再去改变自己,以后我必将严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当然在学习方面自己要自觉,但老师的引导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加倍努力再努力。对于我们来讲,大学面临的考级很是重要,而在我努力下,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终究没有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这是我一直倍感欣慰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是其他副课的学习,对于副课的学习我下的功夫也很多,学习也很认真的,但是作为的起点和自我能力的缺陷,成绩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不过我会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只要我依然会在大学中一样,我终会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大学这些年的学习中,刚刚开始学习没有那么的用心,但自我要求方面,我慢慢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四年的学习我总结: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学的好坏,最关键是在自己的态度,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我有时就是偷懒对自己说今天由于什么事,那点书明天看吧。要知道这是自己欺骗自己。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耽误你的学习,完全要自己下功夫。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当天事当天做完。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将会让我受益匪浅。
在大学的工作使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参加学校社团协会的时间里,我觉得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虽说大家都是大学生了,但是在有的方面同学们还是比较腼腆的,常常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要选拔人员参加文艺活动时,同学的反响不是很理想。为此我十分的烦恼,是不是自己做的工作不够。我反思再三,也与社团的其他同学交流工作经验,私下也同学们交流许多,最终结合大家的观点我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大家之前在高中时代几乎没参加这样的活动缺乏自信和经验。另外就是大家同学之间在刚刚认识不是那么的熟悉情况下,所以多少有点害羞。也有一些同学保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方面我与有关同学也多次交流,但效果不是很好。为此很是头疼,感觉自己的工作遇到了瓶颈。不过在老师、老会长、主席和朋友的帮助下,我们也是成功的举办了校团委指派的活动,并得到老师的一直好评。这期间我的组织宣传等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而后来两年,我作为班级的成员,竭力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和组织班级各项活动,与辅导员紧密配合尽力做好班级的每一项工作。这期间从生活到学习到各个方面多谢辅导员老师的关怀信任,辅导员对我们来讲很是负责,尽管有些时候大家不开心辅导员的有些做法,但我感觉那都是大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态度,仔细想想大家都是知道那是为我们好。在此真诚道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假期里,我也会抽时间做过一些兼职工作,酒店服务生,超市推销员什么的。不说这些工作给我了多少物质财富。但在这期间我所得到的锻炼,给我很大的帮助。
回想,我的大学,这些年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使我个人能力得到了常住的提高,学会怎样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怎样更好的独立学习、怎样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可以讲大学就是一个社会,从中我们学会很多。我觉得到了大学我们要学习更多和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同时像高中那些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其他的好习惯不能丢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我一直都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着。在这一过程中,我收获最大的,最能影响我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的是心态的改变。此时的我与刚入大学校园的我是一个清晰的对比。大一的青涩、稚嫩、想当然、有勇无谋和现在的成熟、稳重、想明白、该退则退清楚地说明了我的成长。在成长当中固然有过不少碰壁、彷徨,但这些不顺心的事和我的心态就像磨石子一样,磨着磨着“石头”已磨成了光滑的鹅卵石。我感谢学校,感谢师长、同学和朋友,更感谢给了出了许多难题的生活,让我在一次次选择中认清方向,看清自己,从而做好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能为生活之苦而乐的人,使自己能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摆正自己,突破自己,最后回归自己!最后,在将要分离之际,我希望的我的舍友,同学都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得到更高更好的发展,期待我们再次相遇,再见了我的大学。
第三篇:班主任德育论文(已发表)
沟通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径 K二年
众所周知,学生工作繁杂琐碎,更有人戏称: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全职保姆。但是,是不是只要班主任付出辛劳就能取得班级管理的成功?只要班主任事必躬亲、严加督促,学生就一定能成人、成才?我看未必如此,有时,班主任严厉的要求、苦口婆心的教育,还可能招致学生情绪的对立、内心的怨恨。所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使治班的关键,而且 是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沟通必先修德
主任也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而且要求教师道德高尚、为人表率。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以德育人不是空洞的说教,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过程。所谓言教,就是班主任要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说服人、教育人;所谓身教,就是班主任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起示范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纪律的约束、道德的规范,而且是父母的代表、人类的楷模。他们崇拜品德高尚的教师,并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乃至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有些学生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从教师的言行中发展了个性潜能。因此,班主任要注意道德修养,完善自身形象,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说得让学生信服,又做得让学生佩服,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
二、沟通需要从“心”开始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有人认为:班主任天天与学生“滚爬”在一起,不用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其实,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的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如: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等等。这些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及时开展教育工作,这也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此时,及时、有效地教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老师敏锐细致的观察。班主任想要洞悉学生的一切,成功地做好“育人”工作,就得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
另外,班主任还要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他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形成、职业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教师以爱育人、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你的关心和爱抚,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所以,班主任要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和家长的放心。
例如,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把他叫到办公室,不是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把他训斥一通,而是象对待客人那样,招呼他坐下,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那么他对抗的心理就会消除,惶惶不安的心情就会放松,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开导。班主任动情,学生才会动心。反之,如果教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斥得一无是处,那么他就会横下一条心,破罐子破摔。有些学生好惹事生非,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如果单纯地用禁、堵、防的办法处理,这种积压在内心的闷气,就会象座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如:迟到、上课睡觉、旷课等。这种怨恨还能引发许多问题:自信心不足、精神忧郁不振、对立情绪浓烈、学习不求上进等。所以教育必须先沟通,沟通需要从“心”开始,教师充满爱心,坦诚相见,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教育不是在他人头脑中打下一个自己的烙印,而应在他人的心灵上点燃一盏发亮的明灯,使他们由自卑变得自信,从迷茫走向成熟。
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可是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三、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尊重是一种品格,是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是一缕春风,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尊重是一种期望,可以激励他人奋发前进。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对成功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祝贺、赞美和激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鼓励和鞭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可以说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真情,尊重构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尊重表达的期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有时我们会误把批评学生当作是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认为这就是教育。殊不知,学生的好学、自信、乐观、上进,甚至创造力就在批评中走向泯灭,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是法官,不要把学生的过失都记得一清二楚,而要有一颗宽容的爱生之心;教师应该是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播种机,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四、注重沟通的方式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沟通的方式。当然,沟通的方式很多,我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个别交谈
学生是由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所组成,再加上年龄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遗传基因的不同等因素,形成的个性差异很大,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学生不是工厂生产的同一产品、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所以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共性问题需要在全班教育外,可采用与学生个别交谈的方式进行个别教育。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情理疏导第一位,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谈,以表扬为主,肯定比否定好,启发比强迫好,即使批评,可采用寓否定与肯定之中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品味弦外之音,做到思想启迪与行为约束并举,化解问题与有效防范并举,强调自律与强化纪律并举。
2.班级日志
让每个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积极撰写日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体裁,随意抒发。要求学生写班级日志,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使教师通过阅读日志了解班级学生的情趣、爱好、性格、品质以及心理困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等等思想动态,且教师可以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对话、思想交流,达到彼此信任、相互理解、感情沟通,从而引导学生的品德、个性向良性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引导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的形成。
3、即时性评语。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随地的抓住契机,进行教育、鼓励、点拨等。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师生沟通的方式。通过它,教师的爱心得以明确的体现,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得以付诸实施。它既可以使教师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称赞学生最细微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又可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它既可以给优等生加油鼓励,使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给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指点迷津、雪中送炭;它既有益于成功教育,又适合挫折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创新教育已成为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班级管理、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师生沟通的立交桥才能畅通,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创新教育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班级无小事,事事在育人”。让我们就从一件件小事开始,注重师生沟通吧!
第四篇:教师德育论文发表学报推荐
教师德育论文发表学报推荐
发表德育论文可以投稿到哪些省级刊物呢?投稿德育论文的期刊有很多,例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的”法国学校德育教育简况及其启示“以及投稿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的”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等,也可以咨询网站客服为您推荐适合的德育论文投稿期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在全国教育管理研究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成为了教育管理研究等领域学术争鸣的园地,教育政策宣传、解释、咨询的渠道,研究者与实践者对话的平台,教育决策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构建双向互动关系的桥梁。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福建地区
教师德育论文发表联系期刊之家杨编辑Q Q : 1966715440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是由福建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经济、文学语言艺术、自然科学及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并不定期地开设社科前沿成果专栏。热忱欢迎校内外教师及科研人员投稿。
以上是小编介绍关于德育论文有哪些省级以上期刊发问题的相关回答,推荐了两本德育论文投稿的期刊,如想了解更多请咨询网站在线客服咨询。
第五篇:高校辅导员德育论文知网收录题目及发表期刊
高校辅导员德育论文知网收录题目及发表期刊
试析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建构
才智
月记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知识窗(教师版)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隐性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问题研究 孙晗 现代职业教育
工作特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
课程教育研究
做好现阶段高职高专辅导员工作的几点体会
现代职业教育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40 但求耕耘——周寿亮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03-01 期刊
高职院校基于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的探析 李惠华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2-28期刊
高校辅导员德育论文发表联系编辑微信 L u n w e n F z 从德育到心育——论新时代大学辅导员的软管理
大学教育
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建设 知音励志刊
论现代教育意义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好家长
论民航系统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中华少年8 如何提升主题班会的德育实效河北教育(德育版)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探析 郭铸增 知音励志
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
亚太教育
浅谈大学辅导员进行德育教育的道德要求
求知导刊
兰惠飘香 育桃李 且行且思 看天下 本刊记者 吉林教育
大学德育与高中德育衔接问题探究新校园(上旬)基于学生发展的《辅导员工作手册》设计探索
学园 28 谚语在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功能探析
考试周刊
基于关心理论的高校辅导员德育新方法
科教文汇(上旬刊)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大学辅导员德育工作建构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1 大学生心理健康漫谈 考试周刊
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当代教研论丛 12 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教育——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尝试
时代教育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救助措施
高考(综合版)29 大学新生正能量过快衰减原因分析及对策 山西教育(教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