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史迹景观专线导游词(简介)

时间:2019-05-13 09:3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成功史迹景观专线导游词(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成功史迹景观专线导游词(简介)》。

第一篇:郑成功史迹景观专线导游词(简介)

郑成功史迹景观专线导游词

[导游线路] 郑成功生平简介——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

[郑成功生平简介] 郑成功1624年出生在日本世纪平户,他原名森,字明俨,又名福松,号大木。郑成功七岁时从日本回到安平,拜师读书,他从小胸怀大志,苦读《春秋》、《左传》《孙子兵法》等,习练剑术、骑射,很快便成长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少年,15岁时考中南安县秀才。21岁时入南京国子监太学读书,拜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钱谦益为师。清兵入关之后的1645年,明隆武帝亲自接见郑成功,并赐其姓国姓“朱”,改名为成功,封忠孝伯,授招讨大将军,从此民间皆称郑成功为“国姓爷”。1646年明隆武帝遇害,郑成功遂于丰州孔庙焚青衣,举义旗,开始领导我国东南沿海人民进行反民族压迫的伟大斗争。从1646年起,他在故乡招民买马、扎营练兵,并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屡败清军,曾一度率军到长江流域,威震华厦。1658年,郑成功35岁时被明朝廷封为延平郡王。从1646年起,十多年战火硝烟将郑成功锻炼成为“胸藏甲兵,气吞湖海”的军事统帅。1661年4月,在台湾当地居民的强烈要求和帮助下,郑成功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统帅二万五千大军、战船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渡海东征,破鹿耳、登赤嵌、摧敌舰、歼敌援,经过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并驱逐了霸占台湾长达38年之久的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

此后,他在台湾设府县,兴学校,励耕织,推行屯田,发展生产,团结汉族和高山族同胞一块开发台湾,谱写了“开辟荆榛”的动人篇章。然而由于长年征战,郑成功积劳成疾,于1662年农历五月初八去世,享年39 1 岁。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郑成功陵园] 郑成功陵园座落于水头镇康店自然村的覆船山西麓,整座陵园坐东南朝西北,总占地面积16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成功1662年病逝于台湾,初葬在台南洲仔尾。1683年其孙郑克爽归清后,“念台湾远隔溟海,祭扫维艰,具疏请乞迁葬内地。”1699年康熙帝感郑成功忠贞爱国之志,即下诏同意郑成功及其子灵枢归葬其故乡福建南安祖坟。同时迁葬于祖坟的还有郑成功夫人董氏、儿子郑经夫妇及其父郑芝龙夫妇。陵墓建成后,清政府长期派御林军护陵守墓。

郑成功陵墓的墓丘为糖水灰和三合土结合构筑,墓碑用花岗岩雕砌成“山”字形,墓缘碑座均由精雕的花岗岩石砌成,古老简朴。墓中分九室,列成前后三排,分置九部棺木,墓室前有一小室叫“墓志铭厅”。墓前竖立的是《重修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碑记》。碑记铭刻着英雄一生的光辉业绩,表彰他为收复被荷兰殖民者掠夺了38年之久的祖国神圣领土台湾,以及开发建设台湾作出的卓越贡献。墓埕两侧矗立二根八角形华表,直径52厘米,高约14米,相距15米,顶端各雕有蹲踞的石狮一只,高耸的华表是其身份的象征。

郑成功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爱国主义光辉业绩,300多年来一直受到海峡两岸同胞的深切怀念,也受到日本郑氏后裔及国际友人的敬仰。1988年5月,郑成功日本胞弟七左门卫第十一代孙福住邦夫前来谒陵扫祭时,在陵墓前亲手种植了这两棵榕树。这两棵榕树,是亲情的结晶,友谊的象征。我们衷心祝愿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如这两棵榕树一样,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座落在石井东南侧的鳌峰山麓,座南朝北,枕鳌山面向石井江,右边是延平中学,与郑成功纪念馆和郑成功碑林,构成内涵丰富的郑成功文化园。

延平郡王祠是后人缅怀郑成功的宗祠,由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光辉业绩一直受到海峡两岸同胞的深切怀念与敬仰,目前在台湾岛上也建有为数众多的延平郡王祠。石井延平郡王祠建筑结构与台南的延平郡王祠相似,坐南朝北,中轴线自北至南依次为照墙、山门、大殿。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两旁各有庑廊。台南延平郡王祠有清代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题写的一副对联,可以说高度概括了英雄伟大而短暂的一生,“由秀才封王,柱掌半壁旧山河,令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延平郡王祠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宗祠前立有石夹板,作为立旗杆之用。宗祠内横梁上有康熙帝钦赐的匾额“三世王爵”、“忠臣”、“孝子”。圆柱上所刻的对联也是由康熙亲笔撰写的“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渚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祠堂正厅中间雕塑着一尊威武、安祥的郑成功神像。每年来这里朝拜、谒祭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日本、台湾两地郑氏宗亲。延平郡王祠成为连结国内外、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纽带。

[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是一座富有民族风格的三进宫殿式建筑,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包括前、中、后三部分展厅。

前展厅是九开间二层楼阁式结构,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序言厅正中竖有2.5米高的郑成功全身立像,这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艺术家时宜女士精心雕塑的。郑成功身边这些黑漆大炮是电视剧《郑成功》的道具。正中墙壁上列有“郑成功大事年表”、“郑成功传”及郑成功“复台”、“北伐” 3 诗篇。大厅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国画家绘制的“郑成功接受荷兰殖民者投降仪式图”和“台湾人民热烈欢迎国姓爷郑成功”的彩色画像。表现了纪念馆的中心主题。

中展厅建筑面积960平方米,九开间,五进深,重檐硬山式砖石木结构。陈列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一文韬武略、少年英俊”,展品有郑成功诞生地——日本平户市“儿诞石”。

这是郑成功童年故居的照片,他7岁回国前,在故居亲手种植的榷树,已成为平户岛上现存的唯一一株榷树,也成为日本平户市的游览胜地之一。

这是郑成功在安海星塔“石井书院”读书的图片,郑成功回国,先到故乡石井拜祭祖祠,后住安海郑府,其父以重金聘请名师为其授课。传说郑成功少年计书时,常闻户外人声嘈杂,向乡人说,此地系“卧牛穴”,恐牛贪懒,子孙不振,故时常敲锣打鼓。郑成功听后就想:何不筑一小塔,塔影如鞭卧,牛则醒。众人大喜,赞其聪慧,于是建塔。“星塔鞭影”成为安海古八景之一。郑成功少年鞭打卧牛,勤奋攻书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中广泛传颂。这是《郑氏族谱》、郑成功夫妇画像。

二是“北伐抗清,威震东南”。即郑成功建业的中期,展品有郑成功在南安孔庙焚青衣,投笔从戎,举义旗抗清,受知隆武帝、抗清斗争的历史图片。

这是郑成功军队装置火药的国姓瓶,这是“养马槽”、银币,郑成功将士使用过的兵器,土炮、长矛、枪、刀、戟等。

这里悬挂的是郑成功手书。诗作:只有天在上,而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末尾署名“朱成功”三字。为什么郑成功姓郑,而此处却“朱”呢? 1645年4月清军攻陷杨州,6月攻克南京,弘光政权覆灭。唐王朱聿键跑到福州即位,建号隆武,隆武帝见成功年少英俊,文韬武略,4 连连称道,“素闻郑家有匹千里驹,果然名不虚传,可惜朕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遂赐国姓,改名为成功,封忠孝伯,御营军都督,赐尚方宝剑,仪同驸马。因此,这幅手书的末尾署名是朱成功,民间尊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三是“收复台湾、建设宝岛。”介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发动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建设宝岛的光辉业绩。传说郑成功到台湾后,荷兰人早就散布“国姓爷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郑家军是杀人越货的凶徒。”高山族村寨的一些头领对郑成功怀有戒心。当郑成功视察村寨时,他们捧出黄金、白银、泥土、稻草四样礼品试探,郑成功收下泥土、稻草的盘子,退回黄金、白银。表明了郑成功入台是为了收复失地、开发宝岛的美好愿望,受到台湾老百姓的拥戴。至今,台湾人民把郑成功尊为“开台圣王”,建有“开台功庙”、“郑成功庙”、“国姓宫”等58座以示纪念。

后展厅,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九开间五进深,二层楼阁式砖石木结构,底层展厅陈列的内容是“丰功伟绩,流芳千古”。有从郑成功陵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稀世瑰宝,如郑成功的头发、玉带、龙袍碎片、墓志铭(拓片)等,还有古典籍史科,如《台湾外记》、《从征实录》古今中外评论、文艺作品、诗、词、楹联、字画等等。其中有日本明治四十三年天皇钦差大臣祭郑陵、瞻仰英雄故乡时敬录郑成功手书,赠石井郑氏宗祠存念的展品,有郑成功第十一侄孙福住邦夫的题词“血浓于水”,有平户市油屋亮太郎市长的题字,有沈葆桢、刘铭传、许世英撰写的楹联、匾额,有郭沫若、廖承志、萧克、叶飞、张爱萍、沈钧儒、虞愚、赖少其、黄胄、李硕卿等名人书画家所题绘的书画等等。

[郑成功碑林] 碑林大门两侧的这一幅对联,是郑成功的手书“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这诗的由来,据说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十六岁的时候见 5 他聪明好学,又加之财势显赫,即想给他买个官做,成功拒不接受。第一他想靠真才实学做人,第二他淡泊名利。这诗非常显明地表明了他的心迹。

进入碑林大门,我们见到的是摩崖勒石,园林碑刻,小桥流水,画廊诗榭的画面,或直观、或立体,赏心悦目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碑刻墨宝有海内外知名人士、爱国侨胞、书法艺术家、日本友人题写的200多幅的题字、题词、楹联、诗歌、辞赋,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甲骨文、钟鼎文于一廊,展现郑民功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

第二篇:广州南越国史迹导游词

一)南越国史迹

1.南越国宫署遗址

[赵佗与南越国]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赵佗,河北省正定(真定)县人。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帝”。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历史上许多赞颂赵佗的诗篇,表明了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封建王国,是一个地方性政权。是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建立的,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其后又臣属西汉,接受汉朝封王。都城设在番禺(今广州),广州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古都。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反抗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四方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这时,拥兵数十万的赵佗与北方的冒顿并称“北强、南劲”。赵佗按照任嚣关于“秦为无道,天下苦之。……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 可以立国”的临终嘱咐,封关,绝道,筑起了三道防线,聚兵自卫。

任嚣所说的“番禺负山险阻”主要是指横卧在江西、湖南和广东、广西边境的五岭。所谓五岭,就是江西大庾县与广东南雄县联界的大庾岭,湖南郴州与广东交界的骑田岭,湖南蓝山县与广东西北交界的都庞岭,湘桂交界的萌渚岭,广西兴安县和湖南交界的越城岭。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倚山临海(古代珠江河面宽阔,称为海)是广州的山形地势。北控五岭,近扼三江,是广州的攻防要势。赵佗洞悉广州防御要领,为了防止北方战乱南延,加强对岭南的控制,严封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断绝4条新道——江西入广东南雄一路,湖南入广东连州一路,湖南入广西贺县一路和湖南入广西静江一路;构筑了捍卫番禺的三道防线:乐昌——仁化——南雄防线,英德——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北兵要逾五岭攻南越,不破这三道防线,是到不了番禺的。

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于公元前205年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

南越国的疆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大体上东接泉州,北以五岭与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广西西北部的南北盘江(红水河上段),西南到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如何对南越国的广大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是摆在赵佗面前的关键问题,这方面,赵佗是有独创性和取得成功的。

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在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从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说明,南越国是岭南文明的奠基时期,赵佗创建南越国使岭南社会经济实现飞跃式的跨越发展,使岭南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的分散的部落统治,一跃跨入封建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今后的贩⒄勾蛳铝思崾档幕 ?br>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建立至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历五代,共93年。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王宫署遗址是广州“三宝”之一。

另外两宝是秦代造船工场厂遗址和西汉南越王墓。这三宝中的许多文物都是中国之最或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级的文物,所以是够“宝贝”的了。

读过广州历史的人都知道,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佗城,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令人十分惋惜。至20世纪70年代发现广州三宝之前,除了应元路的越王井之外,有关南越国的遗址,已一无所有了。史学家研究南越国就只有依靠史料记载了。

1974年底,广州市文化局职工在挖防空洞中发现了秦代造船工场遗址;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基建工地中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1995年和1997年在基建工程中,分别发现了南越国时期的大型石构水池和南越国王宫御苑,这些发现,被认为是岭南地区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2000年在市儿童公园发现南越国宫殿遗址。这些重大发现十分重要,致使广州的南越国史和全国的秦汉史都要改写,甚至每块砖都可改写中国的建筑史和园林史,更显得这些文物的珍贵,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这范围已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为了保护宫署遗址,市政府已拨出专款5亿多元补偿外商的地皮价值和搬迁市儿童公园。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包括南越王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闸)三处遗址,以“南越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南越国宫署御花苑遗址]

北京的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的皇家园林。两千多年前的南越国宫署御花苑,建筑时间比颐和园和避暑山庄要早1000多年,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宫苑遗址,是中国的园林之最。

1984年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电信局电信枢纽大楼工地发现南越国御花苑的一个大型的石构蓄水池,约4000平方米,当时只挖了400平方米,大部分仍被埋在民居楼房之下。水池距地面约8米,为冰裂纹密缝石板铺砌,池壁呈斜坡形,池底平整,用碎石和卵石平铺,向南埋有木质输水暗槽。石池中散落有八棱石柱、石栏杆、石门楣、大型铁石柱、铁门枢轴、“万岁”瓦当、绳纹板瓦、筒瓦和铺地印花大砖,还有一段木船桨。据分析,水池可荡舟,池边应有石构廊榭或凉亭建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95×95厘米的铺地大方砖,堪称全国之最。这样大型、平整古老的方砖,烧制时没有变型,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说明当时的烧砖技术已经很高。还有石刻“蕃”字、“赀”字和“阅”字,是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

1997年在原市文化局大院外商计划兴建51层信德文化广场。在地下3—5米处发现宫署御花苑的全石构曲流石渠,长150米,已发掘4000平方米,是一处人工园林水景。石渠迂回曲折,由西向东,渠底密铺黑色卵石。东头有弯月形石池,池底发现几百个龟鳖残骸,说明这是养龟鳖的水池,可能是赵佗喜食龟鳖,所以长寿百岁。西头有石板平桥和步石,外连曲廊。弯曲石渠当中有两个用以限水和阻水的渠陂,以形成碧波和粼粼水景。在石渠中有果核和树叶,可见御苑有种植水果和花卉。可以想象御花苑处处小桥流水,水果飘香,花草繁花,龟鳖爬行,鱼翔浅底,十分闲情雅致,一派岭南山水园林风光。石渠连接大型蓄水池引水,并有木质暗槽出口排水入珠江,保持水流长年不断。御花苑曲渠设计科学,建筑精巧,充满情趣,是一处古代山水园林建筑精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御花苑遗址共有7个时代的重叠文化层,发现秦、南越国、东汉、晋、南朝、唐、宋时期的遗迹遗物。还发现83口各个时期的水井,年代由南越国至民国时期,有土井、砖井、瓦井、木井、篾圈井和陶圈井,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色。特别有趣的是那八卦砖井,八行竖砖间砌横砖,成八卦之状,可见古人已懂得这种刚性力学结构之原理,其筑井技术水平确实很高。

中国古代都是木架构建筑,或砖木结构建筑,而这里恰似罗马古城的石构结筑,在我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莫非番禺时已传入西方的建筑技术?当然地面还是会有木构建筑的,不过只是西汉灭南越时已放火烧掉罢了。而曲渠弯流,隔景借景,小巧玲珑,把大自然山水缩微于庭院之间,是典型的东方园林特色;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几何方块对称排列、一览无遗的造园林风格(如法国的凡尔赛宫)。我们相信,这种恰似罗马的石构建筑技术,又结合东方的造园风格,就是南越国宫署御花苑这个全国首个宫苑实例最突出的特色。

[南越国宫殿遗址]

王宫的中心是考古工作者在2000年初发掘约500平方米的1号宫殿遗址,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00年前两条南越王宫殿的“散水”,1300年前的唐代铺砖廊道,1000年前的四列南汉宫殿的“磉墩”基槽,以及各种建筑结构的遗址。我们看到坑底有一行卵石铺就的石带。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古代宫殿考古专家刘庆柱来此考察时介绍,这卵石带通常铺在古代皇宫房檐下的地面上,是用来接雨水的“散水”。汉代建筑结构中以卵石作“散水”是有阶级限制的,如果在宫殿屋檐四周地面全都铺上“散水”,是皇宫的标准,只铺两边是王的标准。从这个现场看,宫殿北面和东面都铺了卵石“散水”,按照中国建筑对称的规律,尚未出土的西面和南面也应该铺有。也就是说,这座宫殿是南越国依照汉皇宫建造的。从规模看,它可能是南越王办公的地方。刘所长认为,宫殿一定不止一个大殿,有没有类似北京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呢?从他30年宫殿考古经验判断,现在出土的殿相当大,南边不会再有大殿,估计更大面积的宫殿应该在西面。

据介绍,目前出土的只是南越王宫殿的一角,还不到整个宫殿群的1%,还未露出宫殿的主体部分。因为现在“散水”出土才22米,还未见到一个台阶和门槛,估计一号殿北墙的长度在50米以上。有资料介绍,西安汉初建筑的长乐宫前殿东西长50丈,而未央宫则长达200米。

根据目前的线索,埋藏在地下的南越王宫应该有很多座!而每座都是一组建筑群。南越王宫殿是模仿西汉长安城建造的,长安城里有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桂宫等多座宫殿,而每座宫殿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未央宫是皇帝朝会诸侯群臣的场所,而长乐宫则是皇帝办公和帝后居室。南越王墓曾出土过一枚印有“长安宫器”的印章,现在出土的一号殿会否是长安宫呢?

根据西汉长安城的规划布局,未央宫在城西南,长乐宫在城东南,而建章宫则在城外西边。未央宫和长乐宫都建在龙首塬的高地上,利用这个地势突出帝王的威仪,并且控制了全城的制高点,有利于城市和帝王自身的安全防卫。汉高祖刘邦初次在长乐宫领受文武群臣朝贺时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现在的一号宫殿遗址正好在古代的禺山高地上,位于赵佗城的东南方,这个位置和西汉长乐宫的位置相似,东南边又是御花苑,方便王室休闲和游玩。因此,一号殿会否是长乐宫?值得考虑。

广州市政府已计划建造南越国宫署遗址博物馆,估计要花10多个亿。目前仅用地费用已达5亿多元,还未包括拆迁民房的搬迁费用。林树森市长表示:“建设用地的损失是有数可计的,可文物损失的价值却无法用金钱算得出。祖先留下的财富,不能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

2、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赵昧的陵墓。赵昧是越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名章“赵昧”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南越王墓劈山为陵,从象岗顶劈开石山20米,凿出一个平面“凸”字形的竖穴,再从前端东、西侧开横洞成耳室,南面开辟斜坡墓道。墓室以红砂岩石仿照前堂后寝的形制砌成地宫,墓顶用24块大石覆盖,再分层夯实而成。墓室仿照生前宅居筑成,墓室坐北朝南,前三后四共7室、宽12.5米,长10.85米。墓主居后部中室,前厅后库,前部东西为耳室,后部东西为侧室。殉葬者共15人,其中姬妾4人,仆役7人。前部前室四壁和顶上均绘有 墨两色云缎图案;东耳室是饮宴用器,有青铜编钟、石编钟和提筒、钫、锫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盘等;两耳室是兵器、车、马、甲胄、弓箭、五色药石和生活用品、珍宝藏所,尤其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薰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后部主室居中,为墓主棺椁主室,墓主身穿丝缕玉衣,随身印章9枚,最大一枚为“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此外,还有螭虎钮“帝印”、龟钮“泰子”金印以及墓主名章“赵昧”玉印等。东侧室为姬妾藏室,殉葬姬妾4人均有夫人印1枚。西侧室为厨役之所,殉葬7人,无棺木,室后置猪、牛、羊三牲。后藏室为储藏食物库房,内有近百件大型铜、铁、陶制炊具和容器。出土文物共千余件(套),金印是国内首次出土的汉代帝王金印。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工开发、生产、文化、贸易、建筑等状况以及南越国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南越文王墓 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考古五大新生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墓 已开辟不博物馆。现就陵墓及部分珍贵文物作较详细的介绍。

[彩画石室大墓]

彩画石室大墓是一座西汉彩画石室大墓,墓主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昧(赵佗之孙),距今已有2000多年。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上一个工地发现的这个大墓,深入地下20米,用750多块砂岩大石构筑。陵墓面积约100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共有7个室。前室居中,室的四面及顶部都绘有朱、墨两色的云纹图案,象征朝堂。斜坡墓道残长10.46米,宽2.36——2.59米。墓内的前、后两部分各设有一道双扇的石门。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多样、墓主人身份规格最高的一座汉墓,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彩绘壁画石室大墓。这座墓堪称地下宝库,共出土各类文物达1000多件(套),内涵非常丰富,尤以铜、铁、陶、玉四者所占比重最大。而“文帝行玺”金印是中国考古发掘首次发现的“皇帝”印玺,最为珍贵。

南越王墓的发现,其社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不但震撼岭南大地,而且惊动全国,闻名世界,从考古学界、社会各界到新闻界,无不感到惊奇。有人评价这是“令无数人苦苦探寻了2000多年的隐秘,中国考古史上最辉煌的发现之一。”墓中的宝贝被形容为:“珍宝灿烂”,“金灿灿”,“银闪闪”,“玉器之最”,“碧玉之宝”,“稀世之宝”,“汉玉中价值连城的绝品”,还有许多“罕见”、“首次”、“惟一”、“独一无二”、“精美绝伦”、“无法替代”等顶级评价。随着新华社消息的播发及《人民日报》等媒体文章的发表,全世界都在强烈地感到中国岭南地区古老文化的震撼,同时,又激发了人们对寻找赵佗墓的希望,迷茫中似乎露出了

第三篇:福建福建泉州郑成功墓导游词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去参观郑成功墓。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厦公路的水头镇附近的康店村复船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

户市千里浜。在日本渡过七个春秋,1630年间随从其叔芝燕等回国,住安平(晋

江市安海镇)郑府。郑成功自幼聪明敏捷,八岁能通读四书五经,十岁能写入股

文,文章过人,词藻华丽典雅,十一、二岁,兼习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并能舞

剑学射。十五岁的禀生,二十一岁攻入南京国子监太学,气字轩昂,才华横溢,获得师长称赞:“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明隆武帝见成功年少英俊,文武双全,问之日“江山危矣,你

何从我乎?”对日:“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帝非常赞许他,即赐他与同姓,易名“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授尚方宝剑,仪同附马,自

是咸称“国姓爷”。郑成功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和大规

是泉州人,把荷兰侵略者从我国宝岛台湾赶走。郑成功实现了他收复台湾和开发

台湾的远大抱负。当时曾赋诗一首“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服先基。田横尚

有三千客,菇苦间关不忍离。“收复台湾以后,他走访四社,了解民情及社会情

况,在那荒凉的台湾岛上,实行“寓兵于农”之法,屯垦开荒,“农隙则训以武

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来以耕”。那时,台湾新辟土地环境十分恶劣,瘴疬流行,“病者十之七八,死者基多”,甚至有数十丈巨蟒为患,开荒任务非

常艰巨,郑成功都新率官兵,积极开发,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紧巩固台湾海防,坚守阵地,免于荷兰侵略者“复仇”,重占台湾。郑成功率军披荆斩棘,流血流

汗,艰苦创举。由于十年征战,驰骋沙场,积劳成疾,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

年)农历五月初八病逝台湾,享年三十有九,墓葬于台湾的台南州仔尾。历经三

葬于南安县,拊葬于康店村的郑氏祖莹,随同迁葬的还有其子郑经的灵柩。当时

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护柩外,还赐挽联一对,日:“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

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尔后还派御林军护陵守墓。

同时迁葬于祖莹乐斋公内还有其父郑芝龙,其母和其妻墓氏,迁墓后重立墓碑。

年回乡修祖坟时所立的(橄榄山墓志)。另一是迁葬时郑克塽之《郑氏归墓祖文

墓志》。郑成功灵柩用棺廓两层,里面一层油漆朱红鲜先泽,棺内布满水银,骨

骼完好,取出将盔一项,龙袍一件,腰围玉带镶玉十七块,靴鞋各一双,还有头

发等珍贵一级文物,由南安石井郑成功纪念馆收藏。郑成功墓采用水灰三合土构筑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岗石雕

砌成,墓碑高75厘米,长15.8厘米,呈“山”字形,整座墓域占地997平方米,保存完好。墓前两侧还有石板旗杆夹九对,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

元”五个字。目前,扩大保护范围,建筑陵园大围墙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筑墓道

和专线公道,绿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环境宽敞,风景优美,为海内外游览和

祭拜“国姓爷”的好地方。参观了郑成功墓,想必大家会有一番感慨和联想吧。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福建泉州郑成功墓导游词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去参观郑成功墓。

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厦公路的水头镇附近的康店村复船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于官商家庭。1624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千里浜。在日本渡过七个春秋,1630年间随从其叔芝燕等回国,住安平(晋江市安海镇)郑府。郑成功自幼聪明敏捷,八岁能通读四书五经,十岁能写入股文,文章过人,词藻华丽典雅,十一、二岁,兼习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并能舞剑学射。十五岁的禀生,二十一岁攻入南京国子监太学,气字轩昂,才华横溢,获得师长称赞:“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明隆武帝见成功年少英俊,文武双全,问之日“江山危矣,你何从我乎?”对日:“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帝非常赞许他,即赐他与同姓,易名“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授尚方宝剑,仪同附马,自是咸称“国姓爷”。

郑成功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和大规模开发台湾。永历十五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甘三日,率军三万余人,大部份是泉州人,把荷兰侵略者从我国宝岛台湾赶走。郑成功实现了他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的远大抱负。当时曾赋诗一首“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菇苦间关不忍离。“收复台湾以后,他走访四社,了解民情及社会情况,在那荒凉的台湾岛上,实行“寓兵于农”之法,屯垦开荒,“农隙则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来以耕”。那时,台湾新辟土地环境十分恶劣,瘴疬流行,“病者十之七八,死者基多”,甚至有数十丈巨蟒为患,开荒任务非常艰巨,郑成功都新率官兵,积极开发,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紧巩固台湾海防,坚守阵地,免于荷兰侵略者“复仇”,重占台湾。郑成功率军披荆斩棘,流血流汗,艰苦创举。由于十年征战,驰骋沙场,积劳成疾,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农历五月初八病逝台湾,享年三十有九,墓葬于台湾的台南州仔尾。历经三十多年,其孙郑克塽降清后,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5月22日卯时迁柩归葬于南安县,拊葬于康店村的郑氏祖莹,随同迁葬的还有其子郑经的灵柩。当时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护柩外,还赐挽联一对,日:“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尔后还派御林军护陵守墓。同时迁葬于祖莹乐斋公内还有其父郑芝龙,其母和其妻墓氏,迁墓后重立墓碑。

1929年,郑陵被盗,即时抢救石质墓志铭两块,一为郑经1674年回乡修祖坟时所立的(橄榄山墓志)。另一是迁葬时郑克塽之《郑氏归墓祖文墓志》。郑成功灵柩用棺廓两层,里面一层油漆朱红鲜先泽,棺内布满水银,骨骼完好,取出将盔一项,龙袍一件,腰围玉带镶玉十七块,靴鞋各一双,还有头发等珍贵一级文物,由南安石井郑成功纪念馆收藏。

郑成功墓采用水灰三合土构筑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岗石雕砌成,墓碑高75厘米,长15.8厘米,呈“山”字形,整座墓域占地997平方米,墓前石质华表一对,相距15米,高14米,呈八角形,径52厘米,顶端雕一座狮,保存完好。墓前两侧还有石板旗杆夹九对,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五个字。目前,扩大保护范围,建筑陵园大围墙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筑墓道和专线公道,绿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环境宽敞,风景优美,为海内外游览和祭拜“国姓爷”的好地方。

参观了郑成功墓,想必大家会有一番感慨和联想吧。

第五篇:福建泉州郑成功墓导游词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去参观郑成功墓。

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厦公路的水头镇附近的康店村复船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隆武帝见成功年少英俊,文武双全,问之日“江山危矣,你何从我乎?”对日:“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帝非常赞许他,即赐他与同姓,易名“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授尚方宝剑,仪同附马,自是咸称“国姓爷”。

参观了郑成功墓,想必大家会有一番感慨和联想吧。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下载郑成功史迹景观专线导游词(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成功史迹景观专线导游词(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景观人才网简介

    网站介绍 景观人才网是专业服务于建筑景观行业的网络媒体,是景观企业和景观专业人才提供招聘、求职、培训等信息互动交流的景观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景观人才网在提供专业......

    景观导游词(共5则范文)

    景观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景观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

    泉州郑成功墓中文导游词五篇范文

    泉州郑成功墓中文导游词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泉州郑......

    南京景观西餐厅简介(合集)

    1、【中山陵青年旅馆】(中山陵石象路7号) 这里对于南京人来讲应该是相当的熟悉了,多年前还是户外婚礼的首选地,近些年虽然有些陈旧并且也退出了YHA国际青年旅舍联盟,但是其中人造......

    福建泉州郑成功墓导游词:泉州的导游词[推荐阅读]

    福建泉州郑成功墓导游词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去参观郑成功墓。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厦公路的水头镇附近的康店村复船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

    全球著名景观设计师简介

    彼得·沃克 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

    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简介

    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简介 职业概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景观设计的热潮。沿着改革开放......

    深圳简介_导游词

    深圳市位于中华群众共和国广东省,北与东莞市、惠州市交界,南以深圳河为界Hong Kong相邻,东隔大亚湾与惠东县的平海半岛相望,西临珠江口孤立洋。 深圳市所辖规模呈狭长形:东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