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面》说课
《一面》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以“人物风采”为主题展开。《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其品质。
难点:归纳外貌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其共性,总结出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环节一:提出学习目标
1、课前阅读,这一环节的预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的阅读,了解鲁迅先生,为学习文本做一个铺垫。
2、导语的设计:同学们,从刚才的阅读材料中,你们有什么收获?知道文中的伯父是谁吗?(出示课件:鲁迅像)这就是鲁迅先生,他离开我们已经80年了,可他好像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再次发自内心地呼唤这个伟人名字。通过预习,你们对他了解多少,谈谈你们对他的了解。是啊,鲁迅先生一生非常关心爱护青年,年轻的汽车公司售票员阿累就是其中一位,他与鲁迅先生仅有一面之缘,却对先生感念不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入阿累眼中的鲁迅,一起学习课文《一面》。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对鲁迅一点不了解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认识鲁迅,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然后过渡到鲁迅关心进步青年这个话题,巧妙导入新课。
3、简介作者
4、明确课型,确定学习目标 环节二:学文明理
1、结合文章导读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
2、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研读赏析,教师以多媒体出示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3、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了鲁迅先生很瘦?
句子4: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句子5:“我又仔细地看了他的脸——瘦!” 句子6:“他的手多瘦啊——”
(4)从文中这些外貌描写可以体会到鲁迅很瘦,为什么会这么瘦? 板书: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
环节三: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1、这么瘦的一个人,给阿累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到底为阿累做了些什么? 给“我”推荐《铁流》、送《毁灭》《铁流》给我、像父亲一样关心我,等
2、《毁灭》《铁流》影响了阿累的一生,这两本书到底是怎样的书?
3、简介《毁灭》《铁流》 环节四:课外延伸
1、推荐学生读《毁灭》、《铁流》 环节五:作业
小练笔: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要求100字以上)环节六:说板书设计,我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用重点词句,体现本节课内容。
四、说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知道鲁迅给阿累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鲁迅对阿累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篇:一面五星红旗说课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新疆教育学院人文科学分院2010级汉语文教育定向班的马欣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面五星红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分别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着“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课有两个突出的点,一是我的爱国情意,一是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来的友谊。这两个点是相互依存的:我的爱国情意促成了面包店老板态度的转变,而老板态度的转变又衬托了我的爱国情意。
2、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假日、无奈、凝视”等词语,掌握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的正确读法。
(2)过程与方法: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
热爱和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二、说教法:
1、朗读体会法: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体会和抒发对国旗的尊敬和对祖国的热爱。
2、勾画读书法:教学时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考,研读难点,思考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说学法
1、自主合作学习法;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2、自读、质疑探究法:以“自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架起一座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学生敢于质疑,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的教学活动中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歌曲导入,激发热情
伴随着《红旗飘飘》的歌声,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后身披国旗奔跑,观众举着国旗欢呼的感人场景,以及天安门外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让学生感受到五星红旗无处不在,爱国精神无处不在,从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我在一次漂流中 ;在面包店里 ;最后。)
2、识字教学:重点掌握多音字,教学生方法。四字成语能够联系课文,解释意思。
(三)理清文章脉络,落实重点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五星红旗)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引导根据学生根据找出的句子,用“##五星红旗”列出小标题。全班汇报交流。
2.板书: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重点赏析)、花拥五星红旗,随堂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重点赏析拒换五星红旗部分,体会“我”对国旗的热爱和面包店老板态度转变的真正原因。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①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研读课文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我”的艰难处境,从而为后面拒换五星红旗铺垫下感情基础。②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为什么会久久的凝视手中的国旗?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 出示相关填空:
五星红旗是_________,我决不能_________________.远离祖国的人,没有了五星红旗,就好象_________,我决不能__________
此时因势利导,这里只描写了我当时的表情和动作,却让学生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敬和挚爱的内心情感。板书:表情动作、内心情感。
总结写法:老板的态度变化和我的心理变化都没有直接说出来,我们是通过他们的什么知道的呢?引导学生理解 “行动胜过千言万语”。也就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及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练习:
发散学生思维,走进文本,真切感受文中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动笔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全班交流。
面对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面对着宁愿饿死也要护卫国旗的留学生,面对着被留学生的爱国情怀而感动的面包店老板,我们是否有很多的话要说?
写给留学生的话……
写给面包店老板的话……
写给五星红旗的话……
(四)拓展延伸,升华爱国情感
系红领巾,全体师生齐唱国歌,进行升国旗仪式。通过老师的激情总结和师生,从多维性角度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以情激情,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国旗的热爱和尊敬之情。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样会使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板书设计
(正版书)(付板书)
一
面手举五星红旗表情动作
五脖系五星红旗热爱国旗 维护国家尊严内心情感星拒换五星红旗
红花拥五星红旗
旗
板书设计分为两个方面,主板书理清了课文的“脉络”,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展示了文章的灵魂,构成了整个课文的“缩影”,用一面五星红旗作为背景,突出了“热爱祖国,热爱五星红旗”的主题。付板书再次强调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用外在的表情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的印象。
小结:爱自己的祖国,爱国旗,从一点一滴的言行开始,不论您人在何方,身处何境。一面五星红旗牵动着中国13亿人民的心,也将世界各国的友谊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作为小学生在家我们要爱我们的父母;在学校我们要爱老师、爱同学、爱我们三()班这个大家庭,爱我们美丽的十二小,老师不仅希望你们的胸前飘扬着红领巾,更希望我们的心中也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
第三篇: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设计 说课
课题:《一面五星红旗》
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将语言文字训练挤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本课时的设计,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爱国之心。
在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以“五星红旗”为主线,创设两个情境,让学生与文中的“我”紧紧相连,围绕“我与五星红旗形影不离”的句子,运用“找——读——想——读”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扎实地进行表达训练,从而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步步地推向更高层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凝视、犹豫、趔趔趄趄”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动作和神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以及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相关语句,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
难点:学习用外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五星红旗,你常在哪儿见到?
在五星红旗的背后,还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一起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每一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读3分钟左右)
2、看看文中的生字词你认识不?(出示,多种形式读)
3、有没有哪个字要特别提示大家的?
4、刚刚大家读得很起劲,想不想展示一下?(按自然段读,正音指导停顿,必要时范读)
5、读完故事,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让人感动。)
三、品读了解
1、老师也深深地被感动了,当时的留学生能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我们去了解一下他当
时的处境。找第三自然段,找当时“我”处境艰难的句子。
2、(课件出示)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3、指导朗读,把子的感受读出来。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窄、摔”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
(一)复习:
1、读词语。
2、听写订正。
(二)回顾: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国留学生的处境。板书课题,齐读。
二、品读感悟
1、文中几次提到了这面五星红旗呢?按自读提示边读边想边画。请同学们打开书,把书平放在桌面上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出文中几次提到五星红旗,并画出相应语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怎么写的,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体会。
(1)、“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2)、“为了防止丢失„„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突然,老板眼里„„惊奇地问:„„”
(4)、“我犹豫了一下„„依然是那么鲜艳。”
(5)、“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6)、“我摇摇头,吃力地„„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2、引读7、9、10自然段。
3、“我”的选择面包店老板能够理解吗?面包店老板开始的态度是这样的吗?
4、你知道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
5、小结:可见,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三、总结深化
1、正是这种维护国旗尊严的毅力和决心,赢得了老板对我的理解,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正是这种捍卫祖国尊严的勇气和力量,赢得了外国友人对我的尊重,请大家再一次大声地读课题。
正是这种平凡又伟大的举动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永远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
2、回顾写法。
四、拓展延伸
1、此时此刻,面对面包店老板这样的外国友人,面对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尊严的祖国同胞,面对眼前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拿出练笔纸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2、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去病房看看那面经过河水的冲洗,却依然是那么鲜艳的五星红旗吧。(齐读最后一段)
4、谈话激情。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
开发区松林小学李建欣
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的故事。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写法。课上,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整节课紧紧抓住五星红旗这一线索体会一位中国留学生爱国情意得到外国友人的尊敬。从而在“读文”与“悟道”中搭起一座桥。
这篇文章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爱,它与本单元的《卖木雕的少年》虽然属于同一主题的文章但切入点又有所不同,刚刚提到的《卖木雕的少年》是从孩子的视角切入,贴近孩子的生活体验,便于孩子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可是《一面五星红旗》这篇文章却是我们小学课本中少有的从一个成人的角度切入的文章,和孩子们的心智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体味这样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之所以选这样的一篇课文,也是我们的一种尝试,想尝试着处理这一类型的文章,尝试着拉近孩子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实现孩子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回顾
出示本课重点词,指名读词,并听写。评价一下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然后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国留学生的处境如何吗?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字词,又回顾了课文内容。
(二)、品读感悟
这一环节“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情”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必须回到语言实践中去。在教学中抓住“五星红旗”这个线索,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中理解——议中感受——深入体验。本节课,要引导孩子们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重点词语,从中品出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
意;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文中去,再读重点语句,让孩子们既读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又切切实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
本环节,根据课文有利于培养朗读的优势,抓住读好“爱国旗”的词语、句子训练为突破口,采用多种形式品读和评评议议,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真谛,用内心的情感,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总结深化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因此,在教学这部分时,通过对文章重点的探究,品析,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在读、思、议、说的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为五星红旗自豪的情境中,激发了强烈的爱国志,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便于抒发孩子们的真情实感。
(四)、拓展延伸
小练笔的穿插,不落痕迹地将感悟与语言训练巧妙结合,既达到了发展语言的目的,又深化了学生的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相得益彰。
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带学生一次次走进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感受那一幕幕令人激动的场面,从中感受到我们祖国在不断强大,我们中国了不起,我们中国人民了不起。课堂上,以情激情,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受到震撼,激发起他们对国旗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总之,“没有情感,学生就不能获得充分地全面地发展。”本节课,我力图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在读中悟情,小组合作体验情感,使教学真正达到情智相生的效果。
第四篇:《一面》评课稿
《一面》评课稿
执教:竹岐中心小学小学
杨云 班级:竹岐中心小学小学 六(2)班 日期:2013-11-15 早上第二节 评课人:谢礼新
《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杨老师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检查预习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我安排学生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这样可节省时间。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理清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的资料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稍作介绍。课文以《一面》为题,杨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抓住关键问题: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从而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明白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还扎扎实实进行说的训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充分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作者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抓住瘦的特点,由远及近,从粗到细,描写逼真传神,而且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和气质。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杨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在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精彩描写之后,进行读写迁移。一种写法的习得不是靠老师生硬的灌输,将写法的指导与课文的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之后的写作实践,及时有效,便于学生对这种写法的掌握。“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鲁迅先生。
第五篇:一面评课稿
《一面》评课稿
执教:竹岐中心小学小学 杨云
班级:竹岐中心小学小学 六(2)班 日期:2013-11-15 早上第二节
评课人:谢礼新
《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杨老师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检查预习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我安排学生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这样可节省时间。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理清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的资料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稍作介绍。
课文以《一面》为题,杨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抓住关键问题: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从而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明白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还扎扎实实进行说的训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充分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作者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抓住瘦的特点,由远及近,从粗到细,描写逼真传神,而且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和气质。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杨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在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精彩描写之后,进行读写迁移。一种写法的习得不是靠老师生硬的灌输,将写法的指导与课文的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之后的写作实践,及时有效,便于学生对这种写法的掌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鲁迅先生。篇二:一面五星红旗评课稿
《一面五星红旗》评课稿
一、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教语文,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课伊始,俆老师以《五星红旗》这首歌导入新课,为下文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学习中,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学生不但了解了文本的内容,而且也受到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抓重点词、句品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长文。俆老师没有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抓住了文中的三次描写鲜艳的五星红旗的重点句进行品析,并适时地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文中“我”把五星红旗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对于吃力、趔趔趄趄两个词通过同学的动作帮助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课前查找工具书。可以把字义进行串联理解等等。
三、落实了字词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中,老师检查了学生生字词的读音,并对一些多音字背包、处境进行了指正。并对“漆”字进行了笔顺 指导。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通过动作理解词意等等,落实了字词教学。
四、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课件出示了面包店老板表情及态度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提问:“你为什么要帮留学生付医药费?”“你为什么开始连面包都不肯给我,而现在还要帮我付医药费呢?”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找出文中“我行动和做法让你感动的地方”来减缓问题的坡度,注重培养了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青年教师们,只要你们保有一颗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你们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广。篇三:评课稿范文
评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历时、、、、、、、的讲课赛,经过、、、、、、、位参赛教师、全体评委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圆满成功。共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
本次讲课赛,是在全面推进小组合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这一大背景下举行的。这既是我校推动年轻教师成长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对我校深化教改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为了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我把评课意见进行了整理,以此反馈和总结:希望能够使我校的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做得更好。下面我就从本次讲课赛的亮点、改进建议两方面加以阐述。
一、本次讲课赛的亮点
可以说这次讲课赛很成功。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亮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亮点之一: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本次活动,教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紧扣教学内容,、、、、、、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真
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老师执教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出、、、、、。这些情境的创设生动、有趣、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赞美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亮点之二: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亮点之
三、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把握教材。
执教老师能根据学科的特性,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合理利用都非常值得学习。如、、、、、老师在上《、、、、、》时,在设计上能超越教材,但在内容上又紧扣教材。教学中没在生拉硬拽的感觉,而是让人感到水到渠成。
又如、、、老师在教《、、、、、、、》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亮点之
四、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逐步走向实质。
新课程十分倡响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执教老师十分注重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引导交流,给了学生一种很好的学习尊重。如、、、、、、、”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具为载体,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在充分自主探索中进行实践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合作与交流才是有效的。
亮点之
五、善于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教师始终把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中,、、、、老师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强求统一,只要方法合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寻找简捷的表现方式。对于这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完美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到思想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
亮点之
六、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更富有生机。
在本次讲课赛中,上课的老师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无论是新课导入,新知学习,还是巩固拓展等环节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课件。尤其是、、、、老师教学的《、、、》这课中,课件的功效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掌握、、、、、、基础上,为了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巩固练习的设计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如、、、、、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亮点之
七、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讲课赛中,老师们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如,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要是你以后也能这样就更好了”、“你很有生活经验,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简便,从这就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亮点之
八、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
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在赛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老师们都表现出以下几点:
首先,练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设计以下练习:??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第二,练习设计具有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赛课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具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
第三,练习设计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如,、、、、、、、的问题,既能考查学生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这次讲课赛中,老师们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本次讲课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校的教学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讲课赛的成功,篇四:《认识角》评课稿 《认 识 角》评 课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听了郑晓霞老师执教的《认识角》一课,走进郑老师的课堂,从她从容的教态、清晰的思路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理念她能较好地把握并贯穿始终。郑老师是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图形,创造角并认识角有大小,体会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初步了解用重叠的方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的,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综观全课,具体地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在本课中,郑老师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的常见物品中引入新课,例如剪刀、数学书、钟面等等,让学生先找找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是角,再由教师描出一个角,从而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让学生再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本课中,郑老师非常重视操作,从一开始让学生任意拿三根小棒,任意去掉一根,变成角,以小组为单位创造角。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在合作
与交流中认识到创造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折一折、搭一搭、剪一剪、画一画、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最后欣赏生活中美的、实用的角的环节,也使学生意识到角的普遍性,以此作为本节课的结尾,让孩子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在生活中找一找,也渗透了一种数学应用意识。
四、能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在指令学生操作前做到详尽要求学生,体现老师成熟老练的一面
郑老师的规范画角,精心设计板书,在要求学生画角之前,沉着耐心作引导,强调操作的步骤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画法,让学生的动手有依据可循,避免盲目瞎画和操作不规范,有意识地促成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为了让努力更有方向,也希望在以后的课堂能做得更好,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研讨。
在 “玩角”环节中,老师先演示角的张合,学生跟着玩后马上小结,再进行比角活动。这里顺序颠倒了,老师没有大胆放手,自己演示说得较多,怕学生不会“玩”。其实可以指示学生把活动角拉开闭合,观察角的变化,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来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上台分别做大角,做小角,再跟黑板上的角来比较,在充分的操作和感官认识基本上再来小结:角的大小跟张口间的关系,这样就自然顺早畅,符合教学规律。
以上是我对郑老师《认识角》一课课堂教学提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教学相长,同行互促,教研提升,希望我们通过对此课的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谢谢大家!2012-9-14篇五:评《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评《小数的意义》
通过聆听郭老师这节课,对照我以前上的课堂情况,我想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1、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读写小数,以此为突破口,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
2、教师教学准备充分,对教材知识的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师在处理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时,时间调控的非常科学合理,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把重心放在一位小数的探究上,通过观察、猜想、对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进而逐步完善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出二、三位小数的意义。归纳小数意义时,在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的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上,抽象出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通俗而易懂。
3、在教学中紧紧渗透教学难点——小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首先,是十分之三中有几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七中,有几个百分之一。其次借助数轴使学生体会1里面有10个0.1。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已经体会到0.1和0.01、0.01和0.001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还没来得及指出小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本节课课堂教学是有效。这与教师本身有密切的关系,郭老师是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
5、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只有个别学生发言,他们知道,但就是习惯在下面自己讲,让他们举手又不敢,可能与平时的课堂习惯有关。
(陈荷英))
评《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陈老师能很好地把握单位‘1‘的起点,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上开展新知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觉得有如下几个亮点:
1、合理运用课前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新知的教学作了铺垫,自然地渗透了“整体”的思想。
2、,设置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赋予学生观以单位1为导向、通过思考、交流的活动空间,促使学生充分地去探究自己所需,自己之所想,自己之所能。从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求知心理,本课中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定的学习材料,有图形、有一些物体,让学生认识巩固一个分数必须要确定单位“!”,为学生的探究和交流创设了一定的基础。
3、练习的设计呈现出开放性、思考性和层次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图形或图案,找出的分数,特别是让学生猜一猜,已知六分之一是几个物体,那么盖住的是多少个呢?”如果是两个呢?这样更加突出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总的来说,这堂课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新理念,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但遗憾的是在归纳总结3/4表示什么意义时,学生没能完整的说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郭洪香)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陈荷英
这个学期认真阅读了《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一书。这本书是作者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但却是教师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好书。因为每个教师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细心品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需要我们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每一项修炼都让我们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
这本书共包含三篇:
一、修炼教师形象;
二、精炼教师生活;
三、锤炼教师专业。教师的形象主要是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行、智慧和情感;教师生活的修炼是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和幸福;教师专业的锤炼是指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和教育之梦,共20项修炼。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书中有几处对我的感触很深:
第一项是:教师的服饰。在没有看这章内容之前,我一直认为,穿衣服嘛,不需要美丽也不需要漂亮,凑合着穿穿。而书中却不这样认为。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记得很深刻:细节决定品质,服饰影响人的品味。之前的我,一直不注意穿着,从来不考究也不思考衣服的搭配和衣服的样式。而书中举出的例子,很多都和我相似,我这才知道,在别人的眼里,在学生的眼里,我是什么样的。通过学习还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服饰有增强对学生感染力的功能。第一,衣着反映出教师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的精神。第二,衣着是教师个人的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的外部符号。第三,衣着本身可能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衣着的重要性。同时也迫使我每天出门前,都要去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
第二项,教师的微笑。是的,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能照亮暗淡的心灵,驱散学生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书中“修炼教师形象中的‘教师的微笑’”中有一句话是: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课堂中教师还是应少一点如雷贯耳、面目可憎,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少一点言语慌张、啰嗦繁琐,多一点娓娓道来,言语精炼。
第三项,教师的语言。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于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来说,除了要符合一般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要求外,还有其特殊的要求
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要求发音规范,表达确切,阐述分寸适度,通俗简洁,学生易懂。
二、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要求脉络分明,推理严密,没有闲话、废话。
三、活泼、形象、传神,具有启发性。要求语音、语调、节奏富于变化,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既含蓄委婉,又能充分表情达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精炼,特别是数学语言要有数学味,而且要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语言习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善于倾听学生的教师,心定是能够使学生产生亲近感的教师。
第四项,教师的教学行为习惯。教师的教学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教师,学生的思维也不严密;不讲道理的教师,学生也蛮不讲理;相反,语言表达清楚准确的教师,学生也会特别注意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假如你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无所谓,那么你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不好。反正只要上完课就行,考试又不会考到。往往,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是很懒的,只要你一说考试不会考到,学生马上就想偷懒,那就不要做了,其实,数学教会学生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如何去解决问题,越是这些有点难度的问题越能锻炼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