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每一个体育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都能够是守规矩,练习是按秩序的有序进行,其时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习的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像的那样理想化的。
有一次上跳短绳测验课,全班测验完后还有多余的几分钟,我就按排了分两大组男、女生各一组跳长绳,首先是我让一部分会跳长绳同学示范了一下,然后在简单讲解了一下跳长绳的动作要领,接着就让学生分组练习了,可是当我刚转身去整理短绳时,就有几个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说,有几个学生不愿意跳,在边上自己玩别的,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排队,插队跳。还有的说同学间在互相讥笑别人不会跳,总之队伍很凌乱。听了学生的汇报后刚开始我很生气,他们也太没组织性、纪律性了,如果其他学生都像他们一样,那课堂纪律可不就乱套了。于是我集合了队伍,想批评他们,找出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一想还是调查一下原因吧!当我了解一下情况后,使我改变了初衷。原来由于70%学生都不会跳长绳,会跳的学生都争先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还有部分想跳的想跳又不会跳,跳不好还要被同学讥笑,于是同学间就出现了互相漫骂,有的学生就干脆不跳到边上玩自己的到最后大家都觉得没劲了,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队伍出现了混乱的现象最终导致学习的失败。这节课后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课堂中的小主人。
第二篇: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要以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体育课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为了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精神,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用游戏导入教学:
要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刻?我认为,运用“游戏”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游戏有其独特的趣味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抓住这一特点,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作“包装”,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具有生活化又有趣味性的游戏,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教学主题。如: 50米快速跑的教学中,本人采用“报纸胸前跑不掉”的形式进行练习、比赛。在此练习、比赛中,每个学生都能竭尽所能地“快跑”,否则报纸就会因速度慢下来而掉下,因此,学生练习的情绪也自然高涨了。
(二)以情境切入教学
体育教学的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都会抑制学生的情绪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易引起学生兴趣,甚至引起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情境,不仅是“一组刺激”,而是与教学目标相应、身体活动与情意活动相结合的一种符合大多数学生心理的人为优化场景。这种教
学场景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活动角色,激发参与练习的动机。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将知识技能融入愉快的气氛中。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青蛙跳”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主动探索空间,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新的课程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和规律,找到答案。教师不做现成饭喂的人,应以"鼓励、引导"为主,不"限制"学生,使得课堂教学充满自主、合作、探索的气息。
(一)、学生自主参与锻炼,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新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如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是一味地凭个人兴趣去教学,课堂将会变的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与我们的教育精神是相背离的。怎样才能改变以往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局面?本人认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学习的时间与空
间。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自愿地参与活动。如:在进行用实心球教学时,我用提问的方式设疑“不用助跑,用双手怎么样把实心球投得更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尝试练习,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各自投远的方法。他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用双手从跨下向前用力投出会更远;有的说:用双手从头上投出会更远;还有的说:从人体体侧投出会更远„„学生们各抒已见,充分展示自己的动作。经过最后的综合、对比引出了原地双手掷实心球的正确投掷动作,并让学生根据正确动作进行练习。学生练习的劲头更高了,信心更足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在起点画定几格分数线,学生从离目标线最近的起点线先投,投过目标线,就往后退一格,并得一分,看谁得分最高。从而学生会不断地创造新成绩,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投掷动作。教师始终处于组织、引导、鼓励、评价的地位,把主动权和主体地位留给了学生,让他们充分体验自主参与锻炼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构建合作学习意识,指导学生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惊喜的发现合作学习能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合作的喜悦。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的学生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现代课程的一种新理念。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他们不应该因某一方面的不足或欠缺而受到他人的不平等的对待,甚至冷落。要建立起平等受益的理念,最基本的做法是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因而这就需要我们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成教学目标。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在学习评价的标准上、都应该充分考虑绝大多数情况,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差异,为学生设计情感表现的平台,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运动后谈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谈失败后的心理感受,谈合作学习成功的意义,谈在参与体育活动从中获得的快乐。同时教师自身要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生共乐、共忧、共进。例如,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快速跑的让距、投掷线的不等距、跳跃线的不等距等,让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去达成学习目标,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游戏中,让学生谈谈获胜的心理感受,集体协作的意义。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改变我们传统教学搞“一刀切”的现象,把学生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去关注、去落实。在教学中,本人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实践中,我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另外,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积极,表扬先进。对弹跳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等的体育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四、实行等级制教学评价,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改革教学评价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体育课也不在例外,我们实行了等级制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分数的精确度变得模糊,淡化分数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分数对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进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围绕了体育的各种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等,细化了评价项目。将百分制改用A(优秀85-100分)、B(良好75-84分)、C(中等60-74分)和D(有待努力60分以下)四个档次。实践中,各项目的评价只对学生公布等级的档次,而不直接公布具体分数。这样,减少分数的负面影响,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和自尊心,达到全面、中肯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循
循善诱,逐步启迪,以给学生发展和探索的时间、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达成学习的目标、也才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第三篇: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目前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发现现实中正规的体育课和他们头脑中一种欢乐的、玩的体育课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当然,体育课是教育,应有一些较正规的教学内容(如队列和一些技术学习等),这无可非议。如果此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生硬,组织形式单调就会使这种落差徒然增大。于是有些学生就会慢慢地疏远体育,上课处于被动状态,越是高年级越明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厌学”现象呢?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意识和能力呢?最近在一节跳绳课上发生的事情,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给学生创造一个体现自我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每一个体育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都能够是守规矩,练习是按秩序的有序进行,其时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习的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像的那样理想化的。记得有一次上跳短绳测验课,全班测验完后还有多余的几分钟,我就按排了分两大组男、女生各一组跳长绳,首先是我让一部分会跳长绳同学示范了一下,然后在简单讲解了一下跳长绳的动作要领,接着就让学生分组练习了,可是当我刚转身去整理短绳时,就有几个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说,有几个学生不愿意跳,在边上自己玩别的,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排队,插队跳。还有的说同学间在互相讥笑别人不会跳,总之队伍很凌乱。听了学生的汇报后刚开始我很生气,他们也太没组织性、纪律性了,如果其他学生都像他们一样,那课堂纪律可不就乱套了。于是我集合了队伍,想批评他们,找出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一想还是调查一下原因吧!当我了解一下情况后,使我改变了初衷。原来由于70%学生都不会跳长绳,会跳的学生都争先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还有部分想跳的想跳又不会跳,跳不好还要被同学讥笑,于是同学间就出现了互相漫骂,有的学生就干脆不跳到边上玩自己的到最后大家都觉得没劲了,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队伍出现了混乱的现象最终导致学习的失败,这节课后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课后也写了一些教学小结,认为导致这节课出现上述原因的就是教学方法单调,形式单一,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于是我利用上室内课时间适时地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他们,学生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了,接下来的体育课中在有意识的把会跳的和不会跳的学生区别开来,再让他们分别自发组合,自己找练习的同伴,就这样在后面的几次练习中,学生练习的兴致始终很高,课堂气氛出奇的活跃。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并且多让学生谈感受,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课堂中的小主人
第四篇: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不怕出“乱子” ——我的体育教育故事
福安实小南湖校区 朱锡华
体育课改是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始终坚持在干中学,在实践中学。下面讲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所带的三年级
(二)班。
记得那是2014年的秋天,我在本校三年级
(二)班上一节跳高课。因为体育课改实施需要,所以我对课上每个细节要求都很严格,学生必须穿校服、运动鞋,以免在活动时出现不必要的伤害事故。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竟然穿了双皮鞋上课。不久前,我在他这个班就提醒过,学生不准穿皮鞋上体育课,那次当场批评了一位男同学,他当时大声和我“顶牛”起来,结果造成课堂秩序出了“乱子”,经过短暂的课堂情绪引导和教学过程调整,“乱子”解决了,教学恢复了设定的明快节奏。课后的几天,据学生情况反映,大多数同学对不准穿皮鞋上体育课的印象是深刻的。
偏偏在这个班的体育课上,有一位女同学又穿了皮鞋上课。当时,我按耐不住心头的怒火,责令这位女学生光站着,不准入队上课,以示惩戒。
接下去正常上课。根据课改设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我全用上了。我用了直观教学法,自己做跳高正确简练的示范,给学生以深刻、形 1
象的感受。就跳高技术层面,我从助跑踏跳到落地结束,每一个动作要领都向学生讲清楚。时不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只有集中了,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好;又让学生以跳高的横杆为中心,围成不同的几种学生队形,既考虑学习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边看边练习跳高的技术细节。
教学的动作,学生们掌握从慢到快,直到最后熟练,技术运用合理、自如。教学当中应提防的“乱子”,全都避免了,这应该是一节成功的教学课吧?课后,我静下心来,暗自发问。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那节课后的第二天,因为穿了皮鞋被我罚课的女同学没到学校上课。当我听说她生病请假时,心中惴惴不安,觉得亏欠她点什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做了应做的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我不怕课堂上出什么“乱子”,但罚了穿了皮鞋的女同学,算不算出了点“乱子”呢?这位女同学转天又到校了,没大碍,就是肚子疼,在家休养恢复一下而已。这就是事实,看来是我想多了,但我的感触仍颇深。不怕出“乱子”,是对的;但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更要找对路子,教师在这方面,必须做好示范啊。
第五篇:我的体育教学小故事
我的体育教学故事
正宁县山河小学 王玉田
其实,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每一个人自己度过的时光,更是让人一生难忘的故事。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中,那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比比皆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故事的海洋里,天天有故事,时时有故事,只要关注,只要倾听,就能体会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中所蕴涵的真谛。
从身边的小事说起,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有的事让你感动得哭;有的事让你欣慰的笑;有的事又让你哭笑不得……但是从这些小事中处处渗透出老师无私的爱,也无不体现出老师们的教育方法与智慧,也正是这些事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是园丁——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我们是蜡烛——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体育教材内容多,老师可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跑、拔河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体育课中,学生处于积极活动的状况,情况多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也随着变化。教师在指导过程的同时善于观察
学生的各种表现,抓住苗头,抓住倾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鼓励表扬或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及时地教育引导,杜绝不良现象,有助于学生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团结奋进班集体。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目前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发现现实中正规的体育课和他们头脑中一种欢乐的、玩的体育课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当然,体育课是教育,应有一些较正规的教学内容,这无可非议。如果此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生硬,组织形式单调就会使这种落差徒然增大。于是有些学生就会慢慢地疏远体育,上课处于被动状态,越是高年级越明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厌学”现象呢?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意识和能力呢?最近在一节齐步走课上发生的事情,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给学生创造一个体现自我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每一个体育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都能够是守规矩,练习是按秩序的有序进行,其时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习的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像的那样理想化的。记得有一次上齐步走课,我按排了男、女生各进行队列队形的训练,首先是我示范了一下,然后在简单讲解了一下齐步走的动作要领,接着就让学生练习了,可是当
我刚转身去时,就有几个学生超出了队伍,有几个学生随意走,在边上自己走自己的,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排队。还有的说同学间在互相讥笑别人不会走,总之队伍很凌乱。听了学生的汇报后刚开始我很生气,他们也太没组织性、纪律性了,如果其他学生都像他们一样,那课堂纪律可不就乱套了。于是我集合了队伍,想批评他们,找出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一想还是调查一下原因吧!当我了解一下情况后,使我改变了初衷。原来由于70%的一年级学生都不会齐步走,会走的学生都争先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还有部分想走的不会走,走不好还要被同学讥笑,于是同学间就出现了互相漫骂,有的学生就干脆不跳到边上玩自己的到最后大家都觉得没劲了,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队伍出现了混乱的现象最终导致学习的失败,这节课后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课后也写了一些教学小结,认为导致这节课出现上述原因的就是教学方法单调,形式单一,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于是我利用上室内课时间适时地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他们,学生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了,接下来的体育课中在有意识的把会走的和不会走的学生区别开来,再让他们分
别自发组合,自己找练习的同伴,就这样在后面的几次练习中,学生练习的兴致始终很高,课堂气氛出奇的活跃。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并且多让学生谈感受,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课堂中的小主人。
在后来的队列队形课中,我就开始有点数的方式,例如,报一的同学请举手,看你们对好了第一个报一的没有,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左右前后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但是对数字确实很敏感,也很感兴趣,所以,只要一旦点到数字,他们很快就会举起他们的小手,积极地配合老师上课。现在我慢慢地掌握了他们的心理特点,自然,现在上课就轻松多了。
育人路上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阂;多一份宽容,就多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友爱;多一份宽容,才会有关爱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是我们每个人头上的一片
晴天。
如果我们给孩子创造一个宽容、理解、信任的环境,孩子们定会还给我们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