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人与海的说课稿
《老人与海》说课稿
尤江华
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有2个小说单元:其中必修3一个,必修5一个。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同时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桑地亚哥形象的成功塑造,歌颂了人类在神秘莫测的自然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运气不佳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欣赏人物形象和品味小说语言”,依据新课标中“知识、过程、情感”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情感目标: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思想,联系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是: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二、说教、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法和学法如下:
教法:启发诱导式、分层次教学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讨论式,分层次步读书法。第一层次疏通文意,第二层次感受形象,第三层次理解主题。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台湾作家李湃曾说过: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环节二:分层次三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
1、一读把握故事情节
一个老人,一片大海,年迈的老人在海上到底将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 请学生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老渔夫桑地亚哥驾舟于海上连续84天,但是却连一条鱼也没捕到,在别的渔民的奚落中,老人决定第85次出海,去寻找他自己的幸运之神。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本文节选的就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2、二读分析人物形象
快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一共出现过几次? 哪次给你的印象最深?文章那些段落描写了老人的心理活动?简要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征。
3、三读探究作品主题
老人实现了他的愿望,捕到了鱼,但是,尽管他费尽力气,勇敢搏斗,但是最终的结局,得到的却是一副残骸。有人说,老人成功了,有人说,老人失败了,你认为老人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学生讨论后回答,发挥其自主性。
教师点拨:失败者,奋斗两天却一无所获;成功者,老人在不断的挑战中,战胜自我,精神上的胜利者。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环节三:探究补疑
创作了诸多“硬汉”形象的海明威,却以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环节四:布置作业
为桑迪亚哥写一则颁奖词。
附:高一(6)班学生作业 一位孤独而勇敢的老人,你用一双伤痕累累的手和一颗坚强不屈的心捍卫了人类的自信和尊严;你孤独,却拥有了全部的坚强;你渺小,但全身充满了勇气,你失败了,更成功了,也永远活在人们的信仰中。
——高一(6)班李露阳
你是一位老人,更是一位勇士。面对嘲讽,你不肯俯首;面对大海,你不肯折腰;面对鲨鱼,你不肯屈服。因为有理想所以不曾放弃,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你用你的坚毅书写了一段英雄的人生,你用你的精神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你用你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理:“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
——高一(6)班严梅
一个人,一条船,在茫茫大海里,你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一个人,一身胆,在汹涌的急流中,你坚定得像一座山岳!84天的徒劳,3天2夜的搏斗,没能疲惫你生存的斗志;众寡悬殊的较量,你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勇者不惧!
——高一(6)班文丽
四、说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先以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导入,然后通过三个层次的读,梳理小说内容,体会老人的永不言败的硬汉性格。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做的层次清晰,不蔓不枝。
在分析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时,我抓住了这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课文:
1、从哪些语句中你们能见识鱼之大?
2、老人在海上与它僵持了多长时间?请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
3、老人是如何与大马林鱼搏斗的?学生很快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并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他们从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中去了解渔夫的勇敢、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品质。在交流老人与鲨鱼搏斗时,我抓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句来让学生体会桑提亚哥的思想;再从他与一条、两条到一群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体会他的处境的越来越艰难,进一步感悟老人的永不言败精神;从他的每一次成功后面的代价去领悟他的坚强。
作业的设计虽然不是很大的亮点,但自我觉得比较好,写颁奖词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锤炼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老人的精神内涵,从中汲取勇气。
第二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说课稿
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它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海鸥》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为之动容。
二、说学习目标
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
1、我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感。
2、我会抓住课文的重点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我能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是我们的亲密朋友,我们对他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通过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深刻理解,真切地感受到老人与海鸥那份感人至深的亲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说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先让学生回忆昨天所学内容,谈谈令你感动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谈话内容,再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为后面的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教学做好感情基础,为感情朗读和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打好伏笔。这样也利于突破教学重点。
(二)、品读课文,感悟深情。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
1、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时间,问题设计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位向父亲一样给海鸥关爱的老人去世了。就在他的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翠湖时,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机,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时,仍然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2、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教学中我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3、挖掘文本中的空白,注重读写结合
写应成为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读写应有机结合。因此,我在教学中趁热打铁,顺势迁移,注重读写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把自己想成面对别离时的老人和海鸥,彼此互诉心声。这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这样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4、恰当使用多媒体,让媒体为教学服务
使用悲伤的音乐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到的适当的感情基调中,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品出情,写出情,读出情。
(三)、拓展延伸:请孩子们展示自己搜集的人与动物互相关爱的故事,互相交流,让孩子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保护动物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四):回顾全文 揣摩写法
这个环节抛出问题: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生动感人,请同学们发现文中写作小妙招。并且学以致用。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本堂课主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第三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喜一悲两个场景:第一幅场景是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默契;第二幅场景是老人去世后海鸥为老人举行葬礼的场景。
二、说学情
在五年级时学生已经开始学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而本单元快速阅读是对这一训练点的强化与深化。
在第五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接触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把人物写具体,但通过小练笔或习作来看,学生对细节的把握不是很好,所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应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情感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我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及“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等特殊词语。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切感受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通过小练笔来升华老人与海鸥的情感,从而深刻地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4、抒情朗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因此我设计的本课教学重难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五、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我展示“海鸥老人”吴庆恒的雕塑(在昆明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有这样一尊雕塑: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永远定格。这就是被昆明人成为“海鸥老人”吴庆恒雕塑。)简介老人生平及他与海鸥的情缘。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
二、组长检查学生自学本课生字词情况,汇报总结。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要达到“五个不”的要求,即读书时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颠倒词句、不读破句子。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指名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品悟“老人关爱海鸥”(1-13自然段)
提问:从哪些语句中你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本文1-13段都表达了老人对海鸥的爱,但是第三自然段作者对老人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所以重点学习第三段)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设计问题: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与其他人的哪些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老人与海鸥非常熟悉,只要老人一呼唤,海鸥就会飞来与他作伴。
2、结合下文老人给海鸥取名及呼唤来理解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深厚情谊。抓住老人对海鸥的呼唤,补充你从老人像歌声一样的呼唤中听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
3、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4、抓住动词“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顺着栏杆边走边放”体会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
比如: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时时处处为海鸥着想,可能海鸥快时老人就快,海鸥慢时老人就慢,结合“翻飞的白色”体会当时和谐美好的图画。
5、抓住“有声有色的乐谱”让学生体会在这幅乐谱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6、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师总结: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路程啊,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心里,海鸥就像是他的——生:儿女;在海鸥的心里,老人就是他的——生:父亲。老人和海鸥就像一家人。
{本环节设计意图是从老人的语言动作中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再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四个优美和感人的语段)为后面的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教学做好感情基础,为感情朗读和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打好伏笔。
二.学习课文15自然段,通过找重点句,品重点词,展开联想深刻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从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想象如果海鸥会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他们会说什么?
生回答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读文章。(着重理解“大不一样”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三、自学16、17自然段的内容,这个环节不仅有方法上的指导,也有情感上的提升。
“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回答问题:哪些地方能够体现海鸥对老人的深情?”这一环节中,学生进行反馈交流时,抓住
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从急速、轮流、瞻仰、亲属等词中体会海鸥与老人那种亲人般的感情,并带着感情朗读)。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出示照片,师渲染:一只白欧张开双翅,深埋着头,好象在说(学生补充)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一部分
3、当我们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向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声鸣叫着,翅膀扑的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来。从哪些词中能体会到海鸥当时的心情。
四、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的亲情。
十八自然段有一个单列一段的省略号,你觉得作者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呢?(海鸥的动作、人们的情感等未尽的语意)
把你心里的想法写出来。探讨此处为什么用省略号。{此处让学生走进海鸥的内心世界,通过补白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谊}备课时,我也看了网上很多的教案,我最欣赏这个写话练习:老人与海鸥间互诉心声的对话变成了一首动人的诗:
我是您
曾经喂养过的海鸥,我想对您说()。
回忆着
跟“儿女们”相依相伴的日子,我想对你们说()。
愿老人和海鸥—— 永远相依相伴!
课堂上,学生的朗诵和发言在悠悠的班德瑞乐曲声中飘然而起: 生1:我一定会记着您,翠湖边上唯一的亲人。
生2:您生活那么简朴,只抽两毛钱的香烟,却舍得花四元五毛钱一斤的饼干给我们吃,有您的日子,我们感到幸福。没有我们相伴的日子,您也要开心啊!生5:您给我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我永远记着您亲切的呼唤和轻声的细语。„„
生1:有你们相伴的日子,是我最幸福的,没有我的日子,你们一定要坚强。生2:我走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在去滇池的途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再读全文,升华感情 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么意想不到的一幕为什么会发生?(引导学生再次感悟老人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想象老人都遇到了什么困难,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那种亲人般的深厚感情)
总之,本课教学我以读悟结合的方式,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文句,品重点文段,充分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感悟和谐之美。
六、说板书
第四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组教材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起来令人难以忘怀。本册教材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都是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是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课文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对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语文课标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显得尤为重要。
过程与方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语文课标对第三学段中阅读的要求。因此,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从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语,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课程建设回归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课改的必然趋势。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将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是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也是对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感。学生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课程改革关于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也提出: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是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感”上。
难点:通过品读,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写具体的,并懂得动物也有自己的情怀。课程标准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使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通过品读,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写具体的,并懂得动物也有自己的情怀”。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引导、品析法
本课主要运用的是引导品析的方法来教学的。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独立掌握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2
教学中我多是采用引导学生朗读,品析课文词句的方法教学。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由“问”转化到“读”,在读中获答。
学法:自读、自悟法
我采用的是自读、自悟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存在着多重的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加强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上教法、学法,我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逐一体现。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多媒体课件授课。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本课的画面和音乐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恰到好处地将教学推向高潮。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
(一)入境,揭示本单元的主题直接导入。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组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师板书课题。
(二)入情,感受“意料之外”。本册的默读要求是边读边思考,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因此,我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的14——19自然段,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学生画出句子后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从字里行间中,你感受到了一 3
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学生能说出恋恋不舍、焦急万分等词语,因为海鸥已经把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除此之外,你还从哪儿读出了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关系?请学生自主朗读和交流句子,从中体会海鸥的悲痛和对老人的不舍。学生的体会是丰富和感性的,教学中,我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悟,再以悟促读,达到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目的。
(三)入景,理解“情理之中”。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些什么?他与一般人做得有什么不同?请学生再次快速地默读课文的前半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围绕着一个“读”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文,来想象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和谐画面。教师提问:“在这一部分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画面中都有些什么,这些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可以找到课文中的句子用读来描述画面,也可以畅谈自己的感受。在这个场景中主要有这么三个画面:画面一:老人喂海鸥。画面二:老人给海鸥起名字。画面三:老人和海鸥亲昵地讲话。新课标提出要个性化的阅读,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用自由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说一说老人和海鸥之间会有些什么对话,重点引导学生揣摩老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再次将读和悟相结合,达到读中悟、悟促读的教学效果。最后顺势引导让学生学以致用从那细心地喂养,从那亲昵地呼唤,从那深情地诉说中,我们感受到老人对海鸥那份亲人般的关爱。而海鸥居然和人一样,也有感情,给老人送行。同学们请发挥你的想象,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会鸣叫些什么?
(四)入心,生先谈学习收获,师最后总结。善良的老人,纯洁 4 的海鸥,彼此用真情共同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那份相知与相守、牵挂与依赖,让我们猛然醒悟,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原来是如此美好,如此动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情感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再次感悟人与动物的深情厚谊吧!这本书是一位法国小姑娘十岁回到巴黎所写的,主要记叙了她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动人故事,学生读后会对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内的东西在课外得到延伸,形成一种长足的语文教学。
七、说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喂、唤、谈 悼、守、恋 无私的爱 震撼的情
本板书设计彰显了行文思路,凸现了文章主旨,画龙点睛地浓缩了文章的内容。
第五篇:说课稿《老人与海鸥》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一汪翠绿的湖水边,一个普通的老人和一群快乐的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这是何等悲壮的场面,更是一份令人震撼的情,让我读过之后不得不为人和动物之间有这样真挚的情感而动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为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2、学习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因为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我请同学们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填空,从而引出新课。
分析课文主要由两个问题出发:找一找老人爱海鸥的句子进行体会;走进海鸥不舍老人的片段。分别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和海鸥怀念老人的深深情谊。
在感悟中,注重读议结合,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例如: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
给海鸥送餐”;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同时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在学生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情感的基础上,老师话锋一转,导出老人去世的消息,同时播放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画面及老人的遗像,组织学生读、悟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重点抓住描写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句子,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
在教学中我还搜集了一些课外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海鸥老人的做法感触更深,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感情。
总之,本课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在设计和实施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