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课外拓展1

时间:2019-05-13 09:2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搭石》课外拓展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搭石》课外拓展1》。

第一篇:《搭石》课外拓展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搭石》课外拓展

人间处处有温情

那一位解放军叔叔的所作所为,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一年寒假,妈妈带我去沈阳。那时沈阳漫天飞雪,路上雪积了厚厚的一层,车缓慢地行驶着。天气冷得要命,呼出的气,好像一下子都冻成了小冰珠,笼罩在脸周围,冻得脸好像失去了知觉。在寒冷的汽车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解放军叔叔一直站在窗前,旁边的人都让他坐到座位上,可他就是守着自己的“岗位”。我很是不理解,这可是长途汽车啊,也许叔叔真的是站军姿站惯了吧!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叔叔下车了,就在他离开窗口的那一刹那,一股寒风顺着我的衣领,钻进了我的全身,冷得我一哆嗦。我顺着寒风吹来的方向望过去,心头一震,啊,原来那扇窗户有一个鸡蛋大的洞,透过这个洞,寒风夹着雪花飞进来。原来叔叔一直站在那两个多小时是为我们挡风啊!我不由得想再多看一眼远去的解放军叔叔:他的后背上已是一片白,叔叔离我越来越远,这片白也越来越小,但却越来越耀眼。我清楚地看到车里的其他人也和我一样,眼含泪花,目送着那位不知名的解放军叔叔。

我的脑海里再一次浮现出叔叔的形象:高鼻梁,大眼睛,站在那儿像白杨一样,那么直,不软弱,也不动摇。

第二篇:《搭石》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说你猜。老师说意思,你们根据这个意思猜出相应的词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

2、师:请听题:a.描绘水面波浪荡漾的样子。(生:清波漾漾)b、相互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生:协调有序)c、形容人影多,姿态美。(生:人影绰绰)d、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生:理所当然)

3、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让我们一起喊出这些词语宝宝的名字吧(课件)(生齐读词语、师注意正音。)

4、师:很好。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搭石,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围绕搭石讲了些什么内容呢?(生:描绘了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的情景;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5、师:搭石,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好像谈不上什么美不美,那作者为什么说它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刘章爷爷走进他家乡的搭石,去欣赏那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揭题,读题)。

二、品读课文,深入悟“美”(20分)

过渡: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到它是一道风景,并把它们画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在句子旁边批注上你的感受,开始吧(生阅读3分)

过渡: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画上了美丽的线条,咱们来交流交流。(生)

(一)摆放“搭石”,感悟行为美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

2、师:请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生:小心翼翼、专心致志、是全神贯注,是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地“踏”。)

3、现在,你就是那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你在调整搭石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抽生说)

4、好一个(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的老人。从这踏字你感受到了家乡人的哪种品质?

5、是啊!家乡人那种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就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带着体会读一读。过渡: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搭石是一道风景的?

(二)通过“搭石”,感受协调美

(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生说句子,谈体会。

2、师:注意这句中有这样几个词?(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点红这几个词,让学生读)

3、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你的脑海中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说)

3、协调有序,怎样的动作叫协调有序?书中有个句子描写了“协调有序”的画面呢?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读一读。

5、(生,课件出示)了不起,孩子,这样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前面的---后面的---(速度渐快)”“前面的---后面的---(速度再渐快)

6、看像这样默契、有序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再来,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这踏踏的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乡亲们不仅踏出了音乐美,还踏出了和谐美(板书)

7、它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奇丽的小诗。(课件出示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生读)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8、、透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看到了一幅和谐的美景图!所以作者说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线。

过渡:还有能让你感受风景的地方吗?

(三)通过“搭石”,感受心灵美

1、生说句子,并谈感受。

2、(出示)“如果两个人面对面······才相背而行。”

3、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让老师深深地感动了,它就是(生:理所当然)

4、师:这里是说家乡的人们把什么看作理所当然的事?(生:帮助老人过搭石)一个理所当然就写出了家乡人的(敬老...)的品质,它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

5、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很多事在家乡人的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并用(在家乡人的眼中____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句式说一说。

6、好一个理所当然呀,这一代代传承着(看板书小结)的美德,理所当然就构成了------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7师:咱们再来品读这些句子,感受家乡的那一道道风景。(出示交流过的句子,读)激发想象 练习表达

师:孩子们,家乡人走搭石,仅是这些场景吗?还有哪些场景?()可刘章爷爷就只选了这些场景来写,这样就(),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尤其遇到写场景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假如,如果,在这搭石上还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发挥想象像刘章爷爷那样写写心中的假如(大屏幕出示相关句子,进行仿说)。师:谁来交流一下? 生交流。

生:假如外乡人来走搭石,家乡人总会告诉他们走搭石的窍门,还会帮他们背行李的,家乡的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如果有小孩子来走搭石,家乡人总会把小朋友放在肩上,稳稳地走过,家乡的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如果有盲人来走搭石,总会有人踩在水中扶着他走过,或者背着他走过,家乡的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生:假如背着木柴的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总会搭一把手,家乡的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如果涨水了,家乡人总会把孩子一个个送过去,接过来,上学,家乡的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孩子们写得真好,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就构成了-------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简介背景、感悟情怀

师:(音乐起,大屏幕出示写作背景)孩子们,作者来到城里定居之后,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搭石--------

生: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所以无论何时他也忘不了这平凡的-------生:搭石

师:无论何地他也忘不了这不平凡的-------生:搭石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还认为搭石只是一块块小小的没有生命的石头吗?此时此刻在你的心里搭石代表着什么?

生:搭石是家乡人美好情感的鉴证

生:搭石代表着谦让

生:搭石是块块警示牌

生:搭石代表着关爱

生:搭石就是尊老的写照

生:搭石就是爱幼的表现

师:总之搭石就是--------------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如果作者刘章爷爷坐在教室里,他也一定会为你们精彩的发言而鼓掌。因为你们读懂了他的文字,读懂了他心中的搭石。

师: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罗丹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理所当然”的平平平常常的小事。比如(出示图片: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请孩子们下去以后,选择一个画面,写一写这些“理所当然”的小事。

第三篇:《搭石》

21.《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创设情境、想象、抓重点词语等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学习,结合多层次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感受搭石的画面美,乡亲们的心灵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初步感受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欣赏学校的几幅图片,通过交流启发学生发现平常生活中蕴含的美。

二、谈“美”,顺“美”导入1、2、介绍作者的家乡和家乡的搭石。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初识搭石之美

(一)出示“我会学1”: 我会学: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后,找出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画出来。

(二)学生自由学习。

(三)交流反馈。1、2、3、检查生字词,根据学生情况学写几个字。预设:衡、漾、暴 汇报:课文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道风景)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道美丽的风景。课文描写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

(四)、出示“我会学2”:

我会学: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小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把课文描写山村生活的几个画面概括出来: ①上了点年岁的人()搭石; ②一行人()搭石;

③面对面的两个人在搭石前();④年轻人()老人()搭石。

四、自主学习,感受搭石之美

1、出示读书要求:从这四个画面中选择其中一个你最喜欢的画面,用波浪线划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要在文字旁边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美美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二)学生自主学习。

五、品味感悟,体会搭石之美(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其中的2-3个画面,灵活处理)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来交流交流。预设:

(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摆搭石”的画面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 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 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从这个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师:这句话如果我这样子写好不好?为什么?从“无论怎样„„只要„„一定”你感受到了什么?

2、比较句子:

①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②无论怎样急着赶路, 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想象说话: 我会想: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 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他的心里会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 踏 上几个来回,这时他的心里又会想:————-———————————,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中理解:

情境1:假如天上下着大雨,老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

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情境2:假如刮着大风,老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回归整体:老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4、点睛: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用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总结过渡:这个上了点年岁的人摆搭石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乡亲们为别人着想的心灵美,这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你还从哪体会到画面美呢?

(二)“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1、指导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协调有序: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呢?出示 前面的——抬起脚

后面的——紧跟上去(师生合作读)

家乡有句俗语叫做“紧走搭石慢走桥”。走得慢了行不行?如果走着走着你突然停住了,后面的会怎么样?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前面的----后面的----抬起脚来,紧跟上去,那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一行人走搭石,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对,其实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

总结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字典了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出示:绰:①宽绰

②(体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师:真正理解一个词的意思,光靠查字典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想象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呢?想一想。

这既像一副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配乐朗读)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是啊,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齐读)一道风景

(三)“面对面的两个人在搭石前让路”的画面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这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学生朗读句子

(四)“年轻人背老人过石“的画面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哪个词语打动了你?(预设:伏下、理所当然)

请你做做伏的动作。这样,老人就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俯下身子背其他老人;这位年轻人老了,也一定会有其他年轻人-----俯下身子背他过去

因为-----(指课件文字)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尊敬老人)

家乡人的这份尊老的美好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透过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是啊,一代又一代,已经积淀成了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总结: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们端起课本 预设:这是上了点年岁的人摆搭石的画面,读——

这是一行人走搭石的场面,读—

这是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场面,读----这是老人和年轻人一起走搭石的场面,读-----同学们,搭石是平凡的,刘璋爷爷却从这平凡的搭石中发现了如此之多的美,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平凡的事物,其实它们身上也隐藏着美,这就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做一个美的发现者和传递者。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课后搜集有关“美”的事物,和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板书:

21、搭石 一道风景 摆 走 让路 背着过

第四篇:《搭石》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教学难点】

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刘章爷爷的文章《搭石》,(出示幻灯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刘章爷爷的小诗,老师为大家读一读好不好?(出示幻灯2)巍峨群山,百花烂漫; 小溪流水,弯弯、闪闪; 林中鸟儿,喧喧,翩翩; 朴实的乡亲,憨厚的笑靥,当时英雄两鬓斑,还有虎羔似的青少年…… 故乡啊,你是我心中的好诗篇!

同学们,透过这首小诗,你觉得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师:是啊,在刘章爷爷的心中家乡像一首绮丽的小诗,那里山美,水美,而让刘章爷爷念念不忘的却是村民们搭起的普普通通的搭石,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刘章爷爷一起去走一走搭石,体会搭石中蕴含的“美”(板书)。

二、学习搭石中蕴含的美。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3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至四自然段,并用“——”划出这些段落中你认为最能表现美的句子。(出示幻灯3)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具体表现美的句子。

2、学生汇报。

好,同学们都阅读得很认真,并在书上画出了许多表现美的句子。那么谁愿意来说说你都画了哪些句子?

学生汇报。(从你的回答,老师发现你有一双慧眼。看得出你刚才学习得很认真。)

3、学习句子,体会美感。预设1:(出示幻灯3)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⑴抽生读。⑵师:点评或者生评

师:现在你就是那位村民了,我想采访采访你。好吗? 师:爷爷,您在干什么呀? 生:„„

师:爷爷,你那么忙,怎么不赶快回家呢? 生:„„

师:刚才我看你搭好石头,又再上面走了好几个来回,为什么呢? 生:„„

师:谢谢您,您真是个好人。

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如此善良,你觉得中年人会怎样做呢?青年人呢?(出示幻灯4)师(引读):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

生: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师(引读):满脸焦急的青年人——

生: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从老人到中年人再到青年人再到小学生,每个人都会这样做,从中你体会到了这里的乡亲们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板书:为他人着想或助人为乐)师:你感动了吗? 生:感动

师:是啊,人们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耽误赶路也要停下来摆好搭石,他们这么做只为了后面的人不滑倒,不摔到河里。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

师:同学们,除了这一句,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体现人们走搭石的美呢?

预设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⑴这个两个句子,老师也觉得特别美。(出示幻灯5)

⑵这句话中有三个四字词语,和两个多音字,我们先来读一读。

⑶谁能说说“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出示幻灯6)

⑷预设:动作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协调有序的字面意思。那怎样过搭石才叫协调有序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生: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现在就让我们加入走搭石的人群,去走一走搭石吧,前面的怎么走? 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加快速度)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师:(更快)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乡亲们走得如此有序,是有人指挥吧? 生:没有。

师:是啊,没有人指挥,乡亲们走得那么和谐,那么默契,这就是—— 生:协调有序。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搭石上响起清脆的踏踏声,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⑸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绰的意思。在字典里绰有这三个意思,请看大屏幕 ABC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你觉得在文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选C那么你觉得文中是指谁的姿态柔美呢? 是的,是指走搭石的人影倒影在清波漾漾的小溪

里,柔美隐约的样子,称为影绰绰。那如果是花倒映在水中呢就叫?树呢?山呢?月亮呢?清波漾漾又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我?(生说)恩,说得非常棒。是呀,在这个小村庄,每天都有人在走搭石,他们不争不抢,协调有序,和着潺潺的流水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犹像一副美丽的图画,又像一首绮丽清新的小诗。老师把这段文字编排成诗文的格式,想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同学们,想听吗?好,那就请你轻轻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在脑海里想象人们过搭石的情景。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请大家轻轻地睁开眼睛,谁愿意向老师这样读一读呢?老师相信,你一定读得比老师好。师;点评,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一年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地走,一遍遍地数,一天走上62道,13年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出示幻灯9)——(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老师从中体会到了人们走搭石的音乐美和画面美了。

预设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⑴师:你还有找到什么表现走搭石美的句子? 生:„„„

⑵师:是这种情况吗?好,大家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现在假设,老师就和同学们面对面同时走到了溪边。谁来扮演河对岸的村民。师:喂,石家兄弟你先过吧!

学生:„„

老师:还是你先过吧!我没有急事,你工作忙,还是你先过吧!学生:„„

老师:那好吧!我就先过河了。谢谢你啊.师走过去,点了支烟说:石兄弟,今天去地里除草呀?庄稼长得好吧?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恭喜你呀!好了,我得回去给孩子煮饭了,有空多来我家串门,再见啦!师:好了我们的表演就到这,请回座位。

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面对面走搭石的过程,你们体会出村民之间怎样的美好情感? 生:(人们之间的互相谦让)

师:互相谦让是美德,你觉得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上要做到互相谦让呢?

预设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师:你还找到什么表现美的句子?同学们注意看句子,这些年轻人是怎么背老人过搭石的? 师:你看,多好的年轻人啊,他这样做是为了得到老人的报答吗? 生:不是。

师:因为他把自己的行为当作了—— 生:理所当然的事情。

师:是的,他们认为道理上就应该这样做,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已经成为习惯,所以并不觉得奇怪。

师:同学们,透过这个“伏”,和“理所当然”,你又体会到了年轻村民什么样的美德?

生:尊敬老人

师:那么你觉得这样的年轻人好不好? 那就让我们带着对年轻村民的赞美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升华情感。

同学们,一块块搭石富含音乐的美、画面的美,浸透着乡亲们为人着想的美,互相谦让的美,尊敬长辈的美,所以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出示幻灯1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出示幻灯14)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觉得刘章爷爷只是为了写这平凡的石头吗?(出示幻灯15)生:„„

师:那么他实际上是要赞美什么呢?老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和同桌讨论讨论。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不好? 生:„„

师:是的,实际上作者是借这些普普通通的搭石来赞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乡亲们.让我们带着这份赞美和感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吧。(出示幻灯15)

六、拓展延伸,发现“美”

师:欣赏了搭石上一幅幅朴实动人的画面,一定羡慕刘章爷爷有一双善于从小事中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闪耀着美的光芒,比如,今天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就是一种美,又比如,每天你在学校和同学们和谐相处,愉快学习也是一种美,同学们,愿不愿愿意把你发现的美和大家分享呢? 指名说

师小结: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希望你带着这双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七:作业布置: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回去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几遍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出示幻灯16)下课!【板书设计】

21搭石 无私 和谐 谦让 尊老

第五篇: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

进货次数问题探讨

题目 某公司某年需要某种计算机元件8000个,在一年内连续作业组装成整机卖出(每天需同样多的元件用手组装,并随时运出整机至市场),该元件向外购买进货,每次(不论购买多少件)须花手续费500元,如一次进货,可少花手续费,但8000个元件的保管费很可观,如果多次进货,手续费多了,但可节省保管费,请你帮该公司出个主意,每年进货几次为宜,该公司的库存保管费可按下述方法计算:每个元件每年2元,并可按比例折算成更短的时间:如每个元件保管一天的费用为件的买价、运输费及其他费用假设为一常数.

元(一年按360天计算).每个元解: 设购进8000个元件的总费用为F,一年总保管费为E,手续费为H,元件买价、运输费及其他费用为C(C为常数),则 F=E+H+C.如果每年进货n次,则每次进货个,用完这些元件的时间是年.进货后,因连续作业组装,一年后保管数量只有(-a)个(a为一天所需元件),两天后只有(-2a)个,……,因此年中个元件的保管费可按平均数计算,即相当于个保管了年,每个元件保管年须元,在这年中个元件的保管费为.每进货一次,花保管费En元,一共n次,故

当且仅当为宜.

=n·500,即n=4时,总费用最少,故以每年进货4次说明: 这道寻求最佳进货次数的问题,是北京市首届“方正杯”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试题(1993.11),求解的关键数学知识是“的极小值是”.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第六章不等式的性质和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中,主要用于讲述实数运算性质和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比较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共讲了五个定理和三个推论,并给出了证明.不等式的其他性质都可由它们推导出来.第二部分中课本首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不等式a+b≥2ab,通过这一公式,得出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问题,这是均值不等式的一个重要应用。最后通过例题,说明此定理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重难点知识选讲

1、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

不等式的等价性:两个实数、b比较大小,有大于、等于、小于之别,且有,(1)>b -b>0;(2)=b

-b=0;(3)<b

-b<0.2

2等价符号左边不等式反映的是实数的大小顺序,右边不等式反映的则是实数的运算性质,合起来就成为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它是不等式这一章的理论基础,是不等式性质的证明,证明不等式以及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本周学习的另一重点是用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用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其步骤为①作差;②变形;③判断差的正负.在解题中应加强化归意识,把比较大小与实数减法运算联系起来,利用实数的运算性质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例

1、已知,b∈R+ ,求证:[分析与解答] 分析:

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常根据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的符号来确定.证明此题要注意分类讨论。证明:nn

+b≥

nn-

1b+b

n-1

.(nN)

+b -(nn-1b+b)=(n-1n-1

-b)-b(n-1n-1

-b)=(-b)(n-1n-1

-b)

n-1 若>b

若=b(-b)(n-1-b)=0.若<bn-1

综上,≥O,即

n

+b

-(n-1b+b n-1)≥O∴

nn

+b ≥

nn-1

b+b .

n-1小结: 比较大小常用作差法,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变形常用的手段是分解因式和配方,前者将“差”变为“积”,后者将“差”化为一个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也可两者并用.2、不等式的性质、推论及证明

不等式的五个性质和三个推论是不等式这一章的理论依据。

(1)>b

(3)>bb<;(反身性)

(2)>b,b>c

>c;(传递性)

+c>b+c;(两边同加数号不变);推论:移项法则.(4);(两边同乘正数号不变);

(5);(两边同乘负数号改变);推论:去系数法则.(6);(同向相加)(7);(异向相减)

(8);(同向相乘)

(9);(异向相除)

(10)>b(倒数关系)

(11)>b>0n>b n(nN+);(不等式的幂)

(12)>b>0

2(nN+);(不等式的方根)

2、已知f(x)=px-q,且-4≤f(1)≤-1,-1≤f(2)≤5,求f(3)的取值范围.[分析与解答] 分析:

本题可考虑将f(3)写成f(1),f(2)的线性组合,即f(3)=mf(1)+nf(2)的形式,然后用不等式的运算性质推算f(3)的取值范围.解答:依题意,有

点评:

(1)这种类型题目常见的错误是:

由,加减消元得0≤p≤3,1≤q≤7,从而得-7≤f(3)=9p-q≤26,事实上,f(3)不可能取到[-7,26]上的一切值.p,q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量,在得出0≤p≤3,1≤q≤7后,并不意味着p、q可以独立地取得区间[0,3]及[1,7]上的一切值,例如p=0,q=7时,p-q=-7已不满足-4≤p-q≤-1.(2)依不等式的性质求变量的范围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变形不等式时要防止扩大了变量的范围.例

3、(1)已知30

[分析与解答] 分析:(1)同向不等式不能相除,应先求出的取值范围.(2)注意运用取倒法则,优化解题过程.解:

(1)

(2).

小结:不等式的性质中讲了加法和乘法运算,对于减法和除法必须转化为加法和乘法来运算,千万不能把等式的减、除法运算平移到不等式的运算中来.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若a、b∈R,那么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通常称为重要不等式.两正数a,b的算术平22均数,几何平均数,平方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的大小关系为H≤G≤A≤Q(等号当且仅当a=b时取得),这也称作均值不等式.运用重要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可以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求最值.

基本不等式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例

4、已知a,b,c都是正数,且a+b+c=1,求证:

[分析与解答] 分析:

在不等式证明中,几个正数的和为1,常常作为条件出现在题设,这时用好这个“1”常常成为解题的关键.证明:

(1)∵ a+b+c=1,且a+b+c∈R.+

(2)∵ a,b,c∈R且a+b+c=1.(3)∵ a,b,c∈R且a+b+c=1.+

小结:

以上各小题在证题过程中,或是将分子的1看作a+b+c,然后拆项,或是将原代数式乘以一个值为1 的因式(a+b+c)以利用整理变形,这些常用的“1”的变换技巧很重要.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①当成立; ③若时,不等式为定值,不等式即为

成立; ②当且仅当,当且仅当

时,不等式时,有最小值

中,“等号”;

④若为定值,不等式即为,当且仅当时,有最大值;

注:以上简称“和小积大”;有否最值的关键为是否有定值,且当时,能否求出解来.例

5、已知a,b为正数,且,求的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时a,b的值.[分析与解答] 分析:

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步骤.本题条件,结论的最大值,所以必须把结论中a进入根号内,即是用条件的第一步,而条件中的的b系数为,还得继续变换结论解析式的形式,即:,再用均值不等式就完成了这一转化过程.解答:∵a,b为正数.当时,即时取等号.∴ 当时,的最大值为

点评:在求解过程中,不要急于运用均值不等式,使解答陷入僵局.

6、如图所示,为处理含有某种杂质的污水,要制造一底宽为2米的无盖长方体沉淀箱,污水从A孔流入,经沉淀后从B孔流出,设箱体的长度为a米,高度为b米,已知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与a,b的乘积ab成反比,现有制箱材料60平方米,问当a,b各为多少米时,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A、B孔的面积忽略不计)

[分析与解答] 析:

先由面积列出a,b的方程,由题意将问题转化为使ab取最大值时a、b的值.解法一:

依题意,即所求的a,b值使ab最大.由题设知 4b+2ab+2a=60(a>0,b>0)

即 a+2b+ab=30(a>0,b>0)

当且仅当a=2b时,上式取等号.

下载《搭石》课外拓展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石》课外拓展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外拓展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第5节 物体的内能 班级 学号 姓名 【阅读与思考】 1、大型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为了使机舱内空气清新,必须用空气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来。虽然舱外空气温度......

    课外拓展

    数学家·韦达 韦达定理简史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着关系。他不仅发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发现了一元n次方程的根与系数......

    《搭石》说课稿

    搭石 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

    搭石读后感

    刘章爷爷的文章写得真美啊!语言朴实,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搭石读后感,读后感《搭石读后感》。 搭石美,语言美,乡民的品质更美。正如文中所说:“一排排搭石 ,任......

    搭石教案

    搭石 《搭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看行文:娓娓而述间流淌着一种文学的美。虽然用词朴实,细究全文美词亦不过“秋凉以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两处,但平和中的恬淡使课文......

    搭石讲稿

    《搭石》模拟课堂讲稿 前凡小学 马艳芸 一、简介: 《搭石》是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刘章通过对搭石这样一道风景的描绘,表现了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相互谦让,尊老爱老......

    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15篇 搭石说课稿1 说教材《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

    《搭石》读后感

    《搭石》读后感 搭石一文中介绍了有一条小溪,没有桥,必须要用几块平整方正的石头,必须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摆上,村庄里的乡亲们团结友爱,讲谦让,尊老爱幼,让大家很感动。 想想我,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