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我与地坛》,感受伟大母爱
读《我与地坛》,感受伟大母爱
《我与地坛》饱含着浓浓的深情,描写了“我”残疾后从大地母亲——地坛那里获得的生命启示。本文通过如下三个方面展示母爱的伟大、神奇。第一、总写母爱永恒,古今中外被多少文人墨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吟咏歌唱,它如影随形般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旅程。第二、悄无声息的母爱默默无言,润物细无声。第三、命运的不幸,让年轻的生命失去了双腿,然而史铁生又是不幸中的幸运儿,涓涓细流般的母爱的力量给了史铁生“起死回生”的勇气。
关键词:史铁生 震撼 永恒 生命 母爱
史铁生作过北京知青,1969年赴陕西延川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导致下肢瘫痪,1972年回到北京潜心创作,发表了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成了当代文坛上独具个性的作家。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后,他变得失魂落魄、万念俱灰、痛不欲生。在百无聊赖之际,他摇了轮椅去地坛的公园里散心。就是这不知多少次地“散心”,让他在那里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思想搏斗,最后他终于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于是成就了它的名作《我与地坛》。乍看《我与地坛》这个标题,毫无吸引人之处,偶然间我通读了全文,便情不自禁地想写点什么,想更透彻、更直白、更加毫不掩饰地让人看看古往今来无数次、无数人都在用各种形式讴歌的亘古不变的母爱。虽然我对于母爱的理解没有朱自清《背影》下父爱那么发人深省,也不能像阎维文的《母亲》那样能成为千古绝唱,但我却是用我的真心和史铁生一起聆听到了母亲那无言的教诲,无声的叮咛和她那毫不张扬的、无私的、令人刻骨铭心的爱。
1、母爱,是人类歌颂的亘古不变的主题。
古往今来,各个民族都有用各种语言讴歌母爱的诗词歌赋。自从人类创造了历史,母爱就成了人类歌颂的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与地坛》中的伟大母爱,及其强烈地震撼了我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圣洁、无私、感人至深的母爱吧。《我与地坛》追忆了母亲生前的种种细节,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母亲对我包容的、坚韧的爱。当“我”遭遇“失去双腿后成了废人”的致命打击后,她没有抱怨上天的不公,也没有逃避,更没有退缩,她只是变着法儿让“我”高兴。这在当时是无人理解、无人分担的,因为命运的折磨已经让年轻的儿子来不及为母亲着想就精神崩溃了,母亲独自一人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担起了令人难以想象又不得不承受的生活和精神的双重重压。母亲的勇敢在于她的坚韧不拔,在于她对我炙热 1 的爱。因为爱我,所以母亲 “放纵”我,“放纵”我一个人到那古园中“想怎样就怎么样”,而这种“放纵”却不是母亲为了去做她自己的事而无暇顾及我的那种“放纵”,不是像现在有的母亲那样为了她自己的自由生活而对儿子不闻不问的“放纵”,这里,一面是母亲“放纵”的我,一面是母亲时刻为我揪紧的心。怎样评价母亲对我们的情感呢?我们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看母亲给了我们多少可爱的玩具,也不能看长大后母亲给了我们多少华丽的衣裳,更不能看母亲给了我们多少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母爱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的,需要我们用敏感的触角来洞察母亲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在《我与地坛》里,“我”残疾后那么长的时间,都没有想过母亲的感受,而当“我”从迷茫中走出来,懂得了母亲的艰难、困苦、无奈与无助的时候,想到母亲为我付出那么多的时候,我真地很想报答母亲,可是一切都晚了。想到“我”的终生的遗憾与惋惜,我得说,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养育儿女,都时刻饱含着母亲的艰辛,都时刻凝结着母亲对我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爱。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母亲的心,我们应该给母亲多些理解和体贴,应该尽我们所能为母亲多分担些劳苦和辛酸。感受着这善解人意的母爱,不由使我想起伟大的诗人孟郊,他曾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抒发自己的爱母情怀,来歌唱那千丝万缕的母爱,他赞扬母爱如阳光之煦育着春草,那情那意是儿女永远报答不完的。如果说这份密密编织的母爱离我们太遥远,那么,读到《我与地坛》中母爱的力量,忽地闪现在眼前的汶川地震中那震撼人心,令多少人潸然泪下的新闻画面:“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那一刻,地动山摇,顷刻间许多房屋成了废墟,铺天盖地的死神呼啦啦向着善良的人们伸出了罪恶的双手,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刹那间消失了。转眼间,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废墟中救援人员发现惊人一幕,女人诡异的死亡姿势让人震惊,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而在她变形的身体下面护着的是一个被包裹好的毫发未伤的婴儿。”她用她柔弱的身体撑起了一座“大山”,她用爱护住了孩子的生命,这一幕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魂。地震来袭时,面对倒塌的高楼大厦,面对残忍的山崩地裂,无数母亲本能地挺身而出,用怀抱为孩子搭起了最伟大的庇难所,用柔弱的血肉之躯为儿女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那一刻,是母爱让她们本能地蔑视死亡,用血、泪、乳汁让自己最后的爱汇成儿女生命的源泉,创造了一个个看似根本不可能的生命奇迹。那份爱,草木为之动容,山河为之震颤。在万千的困难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同死神较量,而正是母爱的神奇力量使多少害怕蟑螂蚂蚁,在飞禽走兽面前魂飞魄散的母亲在面对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死神时却如此地从容、镇定!生活中不是每天都有地震发生,不是每个母亲都有 机会面对生死的考验去呵护儿女,然而,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流淌着母亲点点滴滴的、细致入微的爱,而这种爱,需要我们用读《我与地坛》的耐心去读,去领会,去理解。
2、母爱无言,润物细无声。
我们大家对那首被世人千古传诵的《春夜喜雨》都不陌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懂得自然的需要,在春回大地的时节迎着万物所需,随着微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而在《我与地坛》中,“母亲”不正如这知时节的“好雨”一样,“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儿子的心是痛的,是千疮百孔的;她知道在儿子万念俱灰,一时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几乎什么都找不到的迷茫之时,絮絮叨叨地在儿子耳边喋喋不休地开导、安慰、劝说都于事无补。因此她忍着内心大得不知道比儿子大多少倍的苦痛,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我”没有提过,她曾在无人的夜里悄悄地流过多少泪,但是我们不难想象,在“母亲”焦灼而耐心地等待他从天坛回来的无尽黑暗中,她的眼里会盛满多少辛酸又苦涩的液体,即使这样,她依然默不作声。与之相比,我想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就在儿子刚刚学会走路不久时,有一次回老家,在我和家人拉家常的时候,他偷偷地溜到闲屋里的角落里,我们好几个人到处找他,可儿子在那都毫无声响,我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叫喊着吼向家人:“快!快!快啊!”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疼爱子女是每个母亲与生俱来的情感,然而爱的方式和方法却各有千秋。有些母亲因为“望子成龙”而不惜“拔苗助长”,有的母亲对子女“嘴里含着怕化了,脑袋顶着怕吓着”,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每当母亲看到儿女遇到麻烦、危险时,母亲的伤心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儿女的不幸,一般的母亲往往失声痛哭,哭得是肝肠寸断、天昏地暗,这是对痛苦的一种释放,或许就是如人所说:“哭吧,哭出来了,就好多了”。可是当面对儿子“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晴天霹雳般的打击时,“母亲”却欲哭不能,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倔强地每天摇着轮椅到一个废弃的古园——地坛中去,她更不知儿子在那里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这需要一个母亲怎样的心胸去承受和忍耐?虽然“我”残废了双腿后,母亲的痛苦是加倍的,虽然“我”独自一人出去一个废弃的园子里母亲是何等坐卧不安,心神不安的,可是她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但终究不敢问,她料想“我”不愿意让她一同和我去,所以她从未要求和“我”一同去,每一次,儿子要走的时候,她就那样默默无言地帮儿子准备,帮儿子上了轮椅,看着儿子的轮椅摇出小院,那时“我”不曾想到“我”不在家的时候,母亲的日子是多么地难熬,她是怎样一分一秒地熬过的、担心过的。尽管这样,“母亲”仍然不要求“为我想想”。待到我再 次出去的时候,她还要呈着刚强对我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有的时候,“我”出去太久了,“母亲”就到园子找“我”,可是她不能让“我”发现,只要见到“我”在园里好好的她就默默地走开。如果找不到“我”,她就四处张望,她的视力不好,要在那漫无边际的地坛里寻找到默不作声地在那里呆想的“我”,就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小船,每一次她找不到“我”的时候,她都是那样的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和羞涩,‘我’决意不喊她。”然而,或许母亲比“我”更“倔强”,她终究没有喊“我”,依旧那样好像怕惊扰了一个熟睡孩子的美梦一样默默不语。母亲所做的这一切,在当时的“我”眼中似乎丝毫没有察觉,“我”依然每天摇着轮椅,倔强地到地坛里想坐多久就坐多久,而“母亲”也就那样日复一日地,帮“我”准备,送“我”出小院,然后在茫然地等待中熬着日子。虽然当时的“我”没有清醒自己不该如此的“倔强”,更不必如此的“羞涩”,可是,苍天有眼,就是这涓涓细流般的绵绵母爱,在无声无息中滋润了“我”干渴的心田,当母亲“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也就是在她的儿子快要用纸笔撞开一条幸福的路,该让“母亲”分享我一点点快乐的时候,她终于熬不住了,上帝召她回去了。而那时,“母亲”才只有四十九岁,“母亲”的生命如流星般一闪而过,而母爱却汇成了一条奔流不息小河,不知疲倦地时时刻刻滋润着我的生命。
3、母爱给了史铁生 “起死回生”的勇气。
母亲走了,她用她短暂的一生分担了“我”的忧伤,用她有限的生命唤醒了“我”沉睡的灵魂。“我”对生命的感悟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环境中完成的。失去双腿后,“我”每天到地坛中“散心”,正如“我”所说的:“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在那个园子里,有时“我”坐一会儿就走,有时也坐到满地是月光。在生死之间,“我”不知多少次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一只脚已经迈到了死神的边缘又抽了回来。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争辩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我”想在死亡的边缘我能经得起生死的考验,这得益于母亲给我的那份理解和支持;得益于母亲给我那份独立思考的宁静和包容;得益于大地母亲---地坛给我的那宽广的胸怀,它得以让我思想感情的骏马在它的上面肆意驰骋。这一切,我感谢地坛,更感谢母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通了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只要留住了生命,怎么生却不是在某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解决的事。这或许是魔鬼,死死地纠缠我们一生,也许是恋人,忠实地陪伴我们一生。“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园子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是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在那里,在没有母亲的“窥视”中,“我”反倒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她“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这话的真正含义,她这实际是自我安慰,是暗自地祈祷,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而当时被命运撞昏了头的我却不懂母亲的心。想到了母亲对“我”所做的一切,最起码,她希望我活着,进而她应该希望我“身残志不残”而幸福地活着。想到这些的时候,“我”想该是我弥补母亲,给她一点慰藉的时候,也该“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自省之后,在地坛-—大地母亲宁静的怀抱里,我幡然醒悟,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从而使自己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晶莹澄澈的新境界。这其间,地坛对“我”而言,既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示者,同时又是“我”思想转变的见证人,那些刻印在地坛身上无处不在的轮椅车辙轨迹,都见证着“我”艰苦的哲学思考过程中的每一步努力。
母亲带着对“我”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留给“我”的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痛彻心扉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我”只有把“我”对倔强和羞涩的忏悔变成泣血的忠告:“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得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是什么力量使“我”从悲观漠然到赞叹、讴歌,进而热爱生命?是地坛!是母亲!所以“我”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生命”。是啊,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人们依恋着她,感谢她,正是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我”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正是母爱那一双无形的手在牵引着我,才使我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才使《我与地坛》得以永生!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它对我的感染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种无人能及的旷世包容的母爱,那活了一生为儿子担忧了一生的慈母情怀,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论透的,即使桦林作笔,海水为墨,书不尽母爱的一丝一毫,写不清千丝万缕慈母情。想要更深地理解史铁生眼里的母爱,只有亲读《我与地坛》;想要更透彻地读懂母亲的心,只有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用心去体会母亲对我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包容和关爱。
第二篇:读《我与地坛》
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我非常喜欢的文章。每每重读,总能引发无边的思考,一般的书,是愈读愈快,却独独这篇作品,我是愈读愈慢,总是忍不住细细研琢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枚符号。
就像青年的史铁生忽然遇见了等待他四百多年的地坛,我在十年前的某个躁动不安的午后忽地便遇到了他写的这些文字。那时候,只感觉浮泛的心倏忽静了。那时的我,青春懵懂,年少无知,往往不由分说地生发出诸多极端的想法,叛逆、忧郁、执拗、迷惘、轻狂和失意,少年所有的尖锐特质,我其实一样不少。只是一下子遇到了这些沉静有力的文字,我愣住了,继而心忽地静下来了。只记得那时分,我斜倚沙发,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温暖干净地照进来。
我知道史铁生还有很多其它优秀的作品,但长时间以来,仿佛被魔力引住一般,除了一遍遍重读《我与地坛》,其它的作品我竟一字未着,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味。我也知道,喜欢《我与地坛》喜欢史铁生的读者大有人在,但我实在不喜欢一些人从通俗意义上对此文的概念式解读。在地坛中参透人生苦味的史铁生既没有歌颂什么,也没有升华和提炼什么,他只是诚实地提出自己对人生的疑问并且自问自答罢了。
地坛是一座废弃的古园,从青年到中年,15年来史铁生
摇着轮椅寻访过它的每一个角落,也散落下随处可见思考的痕迹。他在这里思索着生与死,思索着生命的苦难与价值,思索着为什么走向写作这条路。园中的景有落日、雨燕、古柏和脚印,它们长久停着,岁岁陪伴;园中的人有一对老夫妇、唱歌青年、女工程师和弱智少女,他们时来时往、终是不见。这些景与人,置身在地坛中,似乎互不相干,只是静默地存在着,实际上已成为古老地坛完整记忆的片段,成为作家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永恒标符。它们与孤独的写作者隔空对望,令他的思绪止于地坛,又游离了地坛。在这里,他想明白了一个事实: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此,他抱着残病的双腿,决心活下来试试看。
史铁生精神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像大多数人期待的那样,到处鼓吹自己的身残志坚,也没有假装虔诚的吹嘘写作之崇高,他只是诚实又淡然地说“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仅此而已。我不想赞扬他,也没有怜悯,只是发自内心地敬佩他。他说出了一些事实,并且看透了事实后还能在绝望中活下去,这的确需要真正的勇气。他也有自嘲精神,因为他饶有兴味地讲到来过地坛的一位朋友。“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
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已。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看起来好像是业余运动员的趣事,实际上我感觉史铁生更多地像是借以自嘲,想轻轻地捻拨一下生命的紧弦。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他如是说。二十岁的年纪便残了双腿,他也曾是疯狂和绝望的,只是在日复一日的思考中,他变得平静无畏,能够接受自己遭受的苦难了。而面对他人的苦难,他也慢慢地由不平变为理解,只是依旧心碎而悲悯。最后他承认了世间的种种无奈和差别,由衷叹道“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这就是活得明白的史铁生。
十年之间,几度重读《我与地坛》,总是对这篇文章越爱越深,愈读心绪愈平静,而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已是深夜了。
第三篇:母爱的真谛——读《我与地坛》有感
史铁生一定是一位坚强而开朗的作家,在《我与地坛》这本书中,我似乎真的在与他对话,倾听他的思想。
《我与地坛》叙述了作家史铁生在一座名叫地坛的废弃古园中遇到的人与他所思索的人生。第一次摇着轮椅进入地坛时,史铁生已经双腿瘫痪了。他在这幽静古园中,遇到了一对恩爱的夫妇、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爱喝酒的老者、一多可爱而又不幸的兄妹,他们给了史铁生很多启迪。史铁生在地坛中大多是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思考母亲。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史铁生在地坛里回忆他的母亲。史铁生由于瘫痪而烦躁不安,他的母亲担心他出事,在史铁生去地坛的时间里,总是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可惜的是,母亲的爱史铁生直到母亲逝世才感悟,才后悔自己没有关心过她。
读了史铁生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我贪玩回家晚了,她总是会焦急地在门口张望;我做作业做的急了,她总是会在一旁耐心的指点;我哪里受伤了,她总是会担心的问候„„
这么多小事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年级时数方块。那时我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三个小方块,老师却说是四个,因为其中一个小方块底下藏了一个,要不然那个小方块怎么摆在第二层呢?即使老师这样细致的讲,我也听不明白只能似懂非懂的点头。
回到家,我好多题目都不会做,练习本上擦了又擦,都擦得破损了,皱皱巴巴的纸张正如我那拧在一块的思维,怎么也解不开。妈妈便在一旁指导,她搬出跟老师一样的理论,但我理解不了。妈妈讲了好几遍,画了一张又一张的草图,她的头上都渗出了细细密密的小汗珠,看来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导我这个笨女儿了。
可是,妈妈就是妈妈,她永远都是最好的向导。妈妈给我找来几个小盒子,摆好对我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我摆小盒子,你来数个数,然后再来做题。”这种游戏一直伴随了我好久,直到我数清了小方块。
现在,当初的笨女孩长大了,聪明的妈妈却苍老了,再也理不清女儿那复杂的英语语法与方程了。但我不想学史铁生,一直错过那伟大的母爱,我会感恩于母亲,感恩于这本书,是它使我明白了一个母亲的心。
《我与地坛》是一本可以好好珍藏的书,正如那母爱,细细品味才能读懂,才能学会珍惜。
第四篇: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的敬重。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好像一出戏,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种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说尽,所以人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的美。
每一个生命,就是每一颗太阳。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它的价值和光辉,就算暂时或长久地处于人生的低谷,也应当尽力地点燃希望,而不应该轻生。不管是作家,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都是如此吧。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第五篇: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我与地坛》有感1
第一次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时候是在我的高中时代,一次书籍里的邂逅,让我跟这位素未谋面的伟人产生了一次触碰心弦的碰撞,感觉就是那么陌生而又熟悉,感觉文章里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就是为了我而生的,在人生最艰难的这几年里,我那颗几乎将近干枯的心在这里找到了知音,重获生机。
时隔多年,再一次碰到它的时候,如遇挚友,而如今我已经是个步入工作岗位一年多的青年了,突破重围,更加担当,很是感谢他曾经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了我信念的力量!
《我与地坛》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文章精简,却犹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字眼都能触碰人的心灵,引发每一个在生活贫境的人重新燃起对生的渴望,对梦的追寻!《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与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至尽为止我仍然喜欢史铁生的作品,是因为在史铁生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朴实,朴实最后面闪耀着的是最强烈的人生之光,没有那追逐功名利禄的贪心也没那娇柔造作的虚伪,完全出自内心与自然,完全是真诚的袒露,他给我呈现出的是一种在这逐渐崇尚物质名利的社会中该有的人生观,并不是因为穷,因为不幸,就可以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切都是这个社会亏欠自己的,自己可以无所愧疚感的加倍像这个社会索取,不管生活带给了我们,我们都应该按照自己该有的步调继续前进。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小到大,身边至亲的相继离去,让我一次次对死亡与生命产生无尽的不解与恐惧感,年幼的曾经曾经以为死亡只是一个人暂时离开,所以曾经不曾害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了,我才发现生活里再也没了依靠没了守护自己的臂膀,于是开始后怕,慢慢对让你即将挑起重担的生活产生怯退感,直到有一天,《我与地坛》告诉我那句话,我才明白,有些人虽然已经离去,可是去又不曾离去,甚至成为了更加顽强活下去的理由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变得成熟,稳重。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的确,那些原先他可以也应该获得的都无情将他抛弃了,残疾人往往都要承受好多常人所无法忍受的肉体上的折磨与痛苦,在这里唯一生的欲望那就是当健全的精神力量足以对抗肉体的残疾的时候。生活里,往往肉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不够强大,比如有些癌症病人无意知道了自己患上绝症之后,尽管医生告诉他你还有几年的生命,但是多数人可能连一年都活不到就离开了,因为精神的残疾死亡速度已经远超了肉体的萎缩。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谈到:“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可我不怕死,有时候我真的不怕死。有时候,——说对了。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倒是伯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这不对吗?” 说实话的,父亲离开人世之后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直到现在,我都不敢想象那段不堪的过去。
一个仅有10岁的小孩,一个重度残疾无法自理的.母亲,然后就仅此而已,生活没有了任何依靠,这里,生活就像史铁生失去了前进的双腿一样,那一段已经成为过不去的过去,我依稀只记得我经常会抱着母亲痛打痛哭,我曾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生活可以如此活生生夺取我所有的挚爱,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可以拥有这么完整阳光的童年,而仅有10岁的我就只能接受生活的一次次残酷的挑战,饱受命运的折磨?”那个时候,母亲也只能无助的含泪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发,忍着被我捶打的疼痛,那种曾经的无力感,我至今想起心依旧绞痛着。如今的我只是庆幸着,那个时候不知被什么信念支撑过着,让我一步一步艰难的从不幸的命运深潭中抽身而出,求学,兼职,照顾残疾母亲,过去的十年我已经尝遍生活带来的百态——冷嘲热讽。可那又怎么样,生活的形态虽然是畸形的,可是保持灵魂的活力岂非更加重要。
读《我与地坛》有感2
母爱不是香醇的茶水,也不是浓郁的咖啡,只是一碗平凡的白开水。母爱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可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一句嘘寒问暖;是一个充满鼓励的掌声;也可能是一个饱含深情的拥抱。
《我与地坛》这本书流露着史铁生对母亲的留恋,每一个字似乎都在倾吐着母亲对他不平凡的爱。尤其是在史铁生写作刚刚卓有成效时,他与母亲却早已阴阳两相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让我潸然泪落。母亲有着这样一个原本风华正茂却在一夜之间突然瘫痪的的孩子,背负着整个家庭的命运,为了儿子的双腿治病,负债累累。她的离开好像是因为上帝不忍心,而把她召回去吧。他想起曾经合欢树的晃动的树影,想起自己再也看不到已经有房顶一般高的合欢树,想起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想起童年的.事,想到失魂落魄的自己,想起当年母亲在临死前临终的话语,生活了下来,母亲的影子依旧在他的心里隐约地晃动。
倘若世界没有了困苦,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了愚蠢,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命运?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这是多么一位平凡的母亲,又是多么一份不平凡的爱。
同样是一天,作者正想去地坛里度过新的一天,他拿好书,摇着轮椅,突然发现自己的东西忘了,于是赶紧回去拿。他小心翼翼地转过轮椅,看到母亲站在院子前,眼睛旁边红肿着,似乎对儿子的回来没有任何反映,水哗哗的眼睛直视着儿子,好像在谴责自己的过错,又好像在祷告上帝保佑自己的孩子。也许在那个时候作者只会厌烦母亲这样的做法,然而当母亲长眠于地下时,当他回头,也只能看到枝叶飘落,秋风习习。
每当秋风瑟瑟,大雁北归时,作者常常回想起北海的菊花,常常回想起曾经的母亲。在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也随之变得暴怒无常,死的念头频来入梦。母亲那时候也常常肝疼整宿都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天,母亲跟作者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带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流露出央求的神情。“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的话,就明天?”母亲说,作者答应了,让母亲喜出望外。虽然这个时候母亲还大口大口地呕吐出鲜血,但她依然去了,这也就让母亲永远地离开了,就在他临终前,依然坚持用最后一口气说:“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话音刚落,黯然逝去。又是一个秋天,作者和妹妹去北海看了菊花,看到了菊花泼泼洒洒,高洁浪漫的样子,让自己好好活,顽强的活……
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延,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作者虽然来生孤独,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也因破碎而成片段,但母亲还依然在他的心中晃动,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中,激励自己活下去,永远,永远…………
我也有一位母亲,常常与作者一样让母亲顾虑、焦躁和担心,将自己能做的事都重压在母亲的身上,但我与作者截然不同的是,母亲依然在我的身边,帮助我,呵护我,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是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是母亲给予了我们温暖,母亲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形影不离的朋友!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小学的一天,不知哪来的一股怨气,让刚刚起床的自己心情坏到了极点。没有吃早餐便背起书包怒气冲冲地去了学校,那天正好轮到我站岗,我拿着本子站在学校门口,还是心不在焉。在快要下岗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母亲拿着糯米团子站在门口,召唤我过来,我一把拿过糯米团子,涨红了脸,气哄哄地把糯米团子扔进了垃圾桶。现在看了这本书,怀念起当时自己的幼稚,也倍感羞愧,既然母亲给予了你生命,你也应该以加倍的感恩回报母亲,感谢母亲对自己的抚养。
怀念曾经,母亲将我们带到了人世间,一把屎,一把尿地帮助我们,打理着我们的生活,一句句最质朴的话语里无不感受出那份对儿子的爱。母爱像蜡烛,奉献青春,用自己的青春灌溉我们幼小的心灵;母爱像大雪中的一件皮衣,供给温暖,呵护我们长大;母爱像甘泉,为我们添加成长的能量;母亲像一枚指南针,在你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我们既有一份力量,就应该用每一分力量去回报母亲,感恩母亲这样平凡的人,给予了我们不平凡的爱!
读《我与地坛》有感3
苦难给予人的不仅仅是痛苦,对于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说,苦难有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具有独特的价值。
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挫折。因为对意义的寻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由受挫之感。所以,承受苦难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又该怎样看待生命的苦难呢?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能力,他的生命是否还有意义呢?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及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即使一个人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它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既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命的苦难。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造就的,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在苦难中默默的忍受命运的重压正如作者史铁生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的,而母亲却用碱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了一切,坚定的生活下去。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
就命运而言,我们无法去论公道。这是一个音克难而充满着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看来只好接受苦难,这样看来事情似乎变得非常绝望了,但实际不然,我们接受苦难并不代表我们要做苦难的牺牲品。如果我们像是铁生那样弄明白生死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人活着就应顺应自然,苦难是人生中要遇到的,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就能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如果允许选择,人们宁愿要平安的生活,但克难的确是人生必含的内容,一旦遭遇。他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以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也就不会轻易丧失。
读《我与地坛》有感4
我们这辈子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伟人不会,英雄不会,男人不会,女人不会。我们总会遇到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甚至绝望的困难,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一生的冬天。但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一种让人们突破冰凌的力量,仿佛向死而生的伟大歌声,突破了时间与肉体的界限,突破了无限大的可能性,史铁生来了,像我展示他浩瀚不屈的精神世界。
大家应该知道,现在这个时代有一种文化正侵蚀着年轻人,那就是丧文化。丧文化背后的“丧圈子”有着庞大的群体基础,他们认为什么都无用,努力无用,奋斗无用,反抗无用。认命。随意,就这样吧,永远是他们的精神写照。没想到,当年鲁迅先生努力想要让中国青年拜托的“冷气”,如今又被很多人供奉了起来。这对社会的发展很不利,年轻人失去了闯劲,失去了朝气,本应热情如火,现在反倒暮气沉沉。
而史铁生呢?那个到地坛时,“失魂落魄”的人,他真的失掉了自己的魂魄了吗?并不是,史铁生比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肢体健全的人都具有人的魂魄。读《我与地坛》,眼前就像展开了一幕幕画面,岁月流转,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史铁生从片段的记忆里归来。我们没有选择,或许可以抱怨上帝的不公,世间总有坏事,但是,亲爱的年轻人们,我们是要么向前,要么就被道路覆盖。我们不好说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他却劝说着自己接受苦难: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每次读到这句话,心里就会“砰”地触动一下。很难从某种意义上对这句话做个阐释,但却总在冥冥之中从中得到一些鼓舞的力量。
正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如果一个人精神彻底沉沦了,那他也就是彻底没救了。史铁生还是史铁生,地坛还是地坛,春风依旧在,四季的变化自然那么巨大。史铁生是在怎样的.痛苦中鼓舞着世人?仿佛在说“你瞧!你看看我,你看看我的鬼样子,你再看看我有神的目光,朋友,再试一试,我们的生命都富有这样伟大的力量”。他果真试了,度过那段自我否定的时期,生命因他的作为而焕发出新的光泽,因为他是史铁生啊,没有超能力,和常人比起来甚至还要差上一些,但是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一个英雄,不能飞翔甚至不能正常行走。但是,英雄是那些发光的人,是引领我们走出困境,给予我们希望与念想的人,史铁生完全吻合这些特性嘛。
他是英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都拥有一个类似于地坛的地方,我们都有特别不为人知的期待,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在地坛中发光,照耀他人的人。于无可救药之地,疗人绝望,这正是地坛的意义。
读《我与地坛》有感5
实际上我不是很喜欢中国近现代文学,尤其是乡土文学和文革后的文章。或许是时代久远,也或许是我自己“不贴近生活”,总是没有办法真正地去感受那文字底下的生活。
之前在知乎上看有人说“中国的乡土文学的被推崇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在当代的时代背景下可能无法像当初那样给人共鸣,也或许没有那么大的时代意义了。”
实际上一直是在心里有在抵触这类文章吧,但是看史铁生的书,却不得不感叹他确实是对于那个时代,有所超脱吧。
印象很深的就是,对于当初文革时代的少男少女们,和现在的流行文化下的年轻人,他都回答说了“青春”的影子。当初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是有点震撼的,因为我之前也有看过国外的一篇论文说,文革时期少男少女穿军装,喊口号,是一种“性暗示”,之前是觉得很扯,但是现在想想看来,确实有那么点道理。现在观念的开放,又似乎只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绽放。
青春的能量总是要去喷发。无论是当初的语录歌还是现在的流行歌曲,不管是过去的军装亦或是现在的潮牌。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其反映的一个年龄段所带有的特质吧,不变的只是那青春的能量无处安放。
我又想起来以前语文老师在课上讲过的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了,实际上一代代人所经历的却又是那么的相似。
我觉得史铁生的文章总有一种“反鸡汤”的成分在里边,他没有去鼓吹自己的残疾给自己的带来了什么提升,反而是讲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事情,正如人生总是具有多样性,没有必要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与众不同,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做成什么。
是啊,人们总是在渴求着希望自己有所不同吧,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艰苦,可是却又都只顾着盯着自己的困苦,自觉不同,总是觉得自己的痛苦无人能感受。祖父祖母辈经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于是对孩子辈们唠叨到“你们现在生活太幸福啦”,而当代人的怨气在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的内卷压力下的烦恼,反驳长辈道“你们又懂些什么”。
一个时代总是自有其反映,就像过去的乡土的文学渐渐地被人感觉离生活远离开来,在未来,我们现在所热衷的东西,也会渐渐地被淡化吧。就像在《流浪地球》里面,在未来,当我们白发苍苍,我们的子孙辈也会嘲笑我们“什么年代了还拿着手机看短视频啊,烦死了。”
但是一个个时代,不变的终究还是那一个人。人类的文化相对于进化的尺度来说,太短太短了,像《人类简史》里写的那样“猎人的身体,农夫的胃”我们还是跟数万年前的祖先一样,体内有着相同的理化性质,为情绪所冲动。一个时代没有像说的那样的不同,都不过是在为未来积累罢了。
读《我与地坛》有感6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带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我与地坛》拉开了序幕。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家破人亡般的悲哀,但却如此震撼我。或许这个残废一生的人躲在和他一样的孤独的古园是那么偏执又平凡,但细读过文章,才会明白,这是一个已进中年的人对年少时故作悲伤的惭愧,是对这个不幸却也幸运的人生的豁然接纳。
我感触最深的是快乐在细微处萌生。在狂妄之年忽然残废的作者虽然无力看见波涛汹涌,但处在寂静的地坛,他看见了循者亘古不变的路途到来的太阳,飞的悠然自得昆虫,甚至被太阳照的金灿灿的空气。这些是多么平常的啊!平常到它们就静静的待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却无暇瞧他们一眼它们有多美好。我们总在抱怨着成绩不够好,零花钱不如别人的多,我们的父母为什么那么古板,生活的.节奏怎么那么快,还有,我为什么不快乐。
合上书,我静静想,有多久没有独自在自然中慢慢走。还记得上一次是在初二,我放学一个人沿车的线路走回了家,那次,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路边有卖风筝、布鞋的小店,有古色古香的店面,还有一抬头能看见的片片绿荫。平时我大概不是在车上发呆,就是和同学谈天说地,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车窗外一闪即逝,我从未发觉,也无心去寻找,自然也不会懂得更广的快乐。
快乐在细微处萌生。我想这世界上并不乏美好,只是我们那双本会发现美的眼睛闭上了,是太累了或是再也不愿睁开了,那么,沉下心读读石铁生的《我与地坛》吧,他虽然身有残疾,却因此更有暇在细微处体会到自然的乐趣,还有深沉的母爱,最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读后在感动的同时也去郊外走走吧,沐浴在干净的阳光里,好好地微笑吧。
读《我与地坛》有感7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这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史铁生在二十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简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
母亲已在这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希望的种子,还有书中写到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漂亮却智障的小姑娘……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这些丰富的感情足以升华人的心灵,拉近人的距离,温暖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都是让人坚强的理由。人生是如此复杂而又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逐渐变得稳重,深情。于是作者坚强地走了过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会友爱,学会负责,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以及对大自然的敬重。文中充满了对生命之意义的思索,对生命目标的探寻,鼓励人们善待生命,善待生活。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坚强,学会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探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读《我与地坛》有感8
或许是对这位正值壮年,本应大展宏图,却突遭双腿瘫痪打击,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痛苦、迷茫甚至绝望的作家的好奇与同情,我一直乐于读他———史铁生的文章。
他的文章中有不少是写他的母亲。自然而然的阅读,有意无意的在他的文章中寻找契合点。一个身体走入绝境的人,在冥想和回忆中,写尽了生之曲折。
最先接触到的是他的《我与地坛》。名字虽看似与地坛有关,但更多得是写他的母亲。在他失去双腿的那段时间,他郁闷、逃避、心灰意冷,终日独自一人推着轮椅到地坛去,在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边默坐、呆想。然而这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她知道他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她又担心他。有时,史铁生在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会来找他。对于他的出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惊恐担忧,正如作者所说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母亲这是在自我安慰,自我祷告。是给我的暗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长逝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安,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对于史铁生的母亲来说,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几岁忽然瘫痪的儿子。她情愿把痛苦加注在她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的顾忌着史铁生悲痛的心,即使那时的她正身患肝病,却更加担忧孩子的未来和他的心结。
然而就在史铁生快要撞出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匆匆离去时只有四十九岁。直至母亲猝然长逝,史铁生才开始清醒。对于母亲,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倔只留下了悔恨,没有丝毫骄傲。那时的史铁生还太年轻,他被命运冲昏了头脑,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人,殊不知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时要加倍的。而母亲在临终前,仍念叨着她那有病的儿子和还未成年的女儿。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只留给作者无尽的伤痛和怀念。
母亲的去世,也许是史铁生最大的遗憾。在她去世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让人动容。作者所刻画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就像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我也会从中读懂史铁生的忏悔与悔恨,在生活中不留遗憾。
读《我与地坛》有感9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父母给予我的爱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每天早晨极早的醒来,为我做早餐,为我忙碌一切,在我眼里都是极其平常的一些事。然而,当我读完《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我对父母对我的`爱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篇《我与地坛》让华夏儿女为之动容,而《我与地坛》的主人公史铁生当他明白自己的母亲对他的爱,却是在母亲死后。他没有把握住母爱,因此让它悄悄溜掉了。当我读到这里,我不禁为史铁生而惋惜。可是当我看到他的母亲在自己心中难过,却不向儿子诉说,只让自己承受痛苦时,我为她的母爱而感动。是的,每一位母亲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不需要孩子的回报。我想,当她们看见孩子快乐长大时,也许最开心。而当母亲为我们忙碌时,我们是否应该说一句感谢的话语,因为这样,也会是她们倍感欣慰!转眼间,今年的母亲节已经过去了。
而在今年的母亲节中,我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帮母亲庆祝了这个节日,因为我知道:母亲为我付出许多,现在是回报她的时候了!
读《我与地坛》有感10
在《我与地坛》出版那年,有人曾说,“这一年有了《我与地坛》,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书籍的出版,中国文坛也是大丰收。”
当时买书时,我还看不懂这本书中的深意,现在细细品来,那句话的确不错。
史铁生的散文不同于我读过的其它女作家的文笔。龙应台于琐事中读懂了生活的真谛,自有一股脉脉温情;张晓风的散文更为细腻,有柔媚之感。惟读史铁生的文字,除了坚韧之外,比寻常男作家多一份深邃和厚重,我想应当是他正直青春时两腿截瘫,心境多次在生与死间游走的缘故罢。
他为寻找宁静来到地坛,地坛也因他而熠熠生辉。史铁生作为一个苦难的人,他想过死,想过放弃,但他最终明白,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成旅人艰难跋涉后终点的灯光,给人温暖和安慰,他像疲惫的人盼望休息一样盼望最后的沉睡,但他并不急于求死,他仍挣扎着前行,他选择做一个勇士。他继续艰难的活着,他梦想消灭残疾,消灭病痛、丑陋、愚昧和鄙陋,但又发现这样的世界寡然无味。他听凭命运的安排 ,充当起苦难的角色,他知道“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他不再抱怨,他向着思考的路走去 。
思考了死亡,思考了苦难,史铁生开始思考活着。他想要索取,想要让这悲惨的命运多得到点儿什么。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终于走到了能让母亲为他骄傲的地方。
地坛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它接纳了那个落魄的人,那个摇着轮椅进来的青年,以它特有的'悠久和博大、寂静和深邃,帮助了那个青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他走过生,走过死,走过朝阳和落日,走过生命的轮回。他有着博大而深沉的心。
史铁生在地坛永恒的安静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属。他说,“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了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地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平息汹涌的心绪,净化纷乱的灵魂。那是一个荒旷的所在,引领我们回到最初的眺望,去看那生命的固有的疑难。
史铁生凭借地坛的宁静回望写作的零度,他已在空灵澄净的心中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无法在地坛中找到安静,不如在安静中找到地坛。灵魂不死,他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读《我与地坛》有感11
《史铁生作品精选》已被我列入到我最喜欢的书中,而史铁生则被列入到我最喜欢的人中。我对散文卷中的《我与地坛》深有感触。
《我与地坛》总共分了七个大段落,在这七个大段落里,史铁生讲述了他与地坛点点滴滴的故事,还讲述了他在地坛时的思考和他所看见的事物,在最后一段时,他还讲述了现在去地坛时是怎么想的。
我从没去过地坛,不知道地坛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史铁生在散文中的描述,我似乎真的去过那个地方。史铁生的思绪是我遥遥不及的,我佩服他所思考的事情。他在他的`散文中,小说中,诗歌中,剧本中,书信中都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定律;在《我与地坛》中,他发现和写下了不止一个伟大的定律:死和活是什么;地坛里有过史铁生的车辙的地方也有他母亲的脚印;人有优点就有缺点。
在《我与地坛》里,我首先就了解到史铁生他一定很爱安静,他一定很爱思考。如果,史铁生还活在世上,我一定会去见他,聊聊他所写的散文,聊聊我们的生平,可惜了,世界上又有一位才子坠落。
读《我与地坛》有感12
总体来说,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给人感觉像淡淡地小雏菊的香,完全是安宁而沉静的,没有想象中的自怨自艾以及冗长的感慨,像秋天的下午,让人的心霎时间平静了,而那淡淡若有若无地伤感更美的令人心痛。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必急,也不必恐慌。该来,就来了。史铁生先生眼里,死亡并不是一个沉重地话题。既然来时无法阻挡,不来是便不必慌乱。
也许是因为这场灾难,史铁生先生的内心变得非常细腻,敏锐。从被太阳晒干的`蚯蚓到阶下的果皮,阶上被坐皱的报纸。感觉像草丛里初绽的小野花,清新而温暖。
一边看《我与地坛》一边写,恍惚间仿佛到了那野草荒芜都自在坦荡的地坛,看到那个用一支温暖的笔书写生活的史铁生先生——
不觉那份宁静早住进我心里。
读《我与地坛》有感13
我想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几件让自己感到不幸的事情,可是每个人对于“不幸”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失业了,这便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有些人却完全觉得这不算什么。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命运把他逼上了绝境,双腿落下了残疾,以后可能再也不能站立起来了,可能每个人遇到这样的境遇都会感到悲观绝望吧!特别是家人都需要自己照顾和养活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反倒还要家人照顾自己,这时的心里想必会很不是滋味。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止一次的追问到“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一个人在面临绝境时,是否还有活着的意义?当一个人看不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之时,到底还有没有必要活着?我想作者曾经在地坛这个地方对“生与死”这个问题思索了很长的时间。在地坛经常出现的那个小女孩,从远处看,我们只会看到她的可爱和美丽,当我们知道她是弱智时,我们是否为她可叹惋惜,但正是这个小女孩活着,在她得身上才体现了美的意义,如果她死了便一切意义都不存在了,包括她与生俱来的`美,虽然在她的人生中承受了苦难,但一个人能活在这个世上也就很不容易了。
在文中史铁生写到写作就是为了活着,就是自己在绝境中所撞开的那条路,能让自己活下去的那条路,“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一个人面对“生与死”时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了,人们只会想到了用什么方式“活”?只会想到自己怎样活下去,这时人的本性便会完全暴露的显现了,一个人想要活下去获得物质比什么都重要,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现实,所有写作便是为了活着。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着人应该怎样面对苦难这一中心主题,一个人能过超越苦难,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对自我超越的最好的诠释,因此人活在世上本身就很不容易。
读《我与地坛》有感14
第一次接触到史铁生的文字,是《秋天的怀念》,那时我不满10岁,现在对文章的记忆已经模糊了。这次拿起《我与地坛》,竟生起了一种强烈的读下去的愿望——这缘自一点巧合。
我家附近也有一个公园。对于这个公园,我可以用史铁生的话来表述: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也没长久地离开过它。那时我刚搬家。一天下午,我在外面玩,玩着闹着就跑远了些,跑过了一条马路。我在马路对面好奇地走着,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小铁门,没有上锁,我推开门悄悄走了进去,走了十几步,顿时豁然开朗,亲临桃花源的感觉。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公园最隐秘的入口,再后来这里经市政府整改,成了美丽的大花园。于是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与公园结下了缘分。
相比当时双腿残缺、失魂落魄的史铁生,我很幸运,因为那时的我身体健全,活泼开朗。读到最后,读到史铁生对生与死的叩问,对父母的追怀,对地坛中人与事的.思考,我才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不知不觉对比了这两个园子。
这公园有个大湖,市政府未整改之前,是个大水泡,泛着酸味。我玩耍的时候,为了避开那股酸味,也绕得远远的。后来湖换了水,整个公园也变得幽雅,这里渐渐有一些三三两两的老人在钓鱼。我也偶尔凑上前,瞧瞧他们的鱼篓,看到几条欢快的小鱼在游动;和老人搭讪,他们便会嘿嘿笑着向你述说最近的喜事:家里的猫喜欢鱼,最近增加了养老金……老人脸上写的满是幸福。还有年轻的夫妻带着小孩爬假山,不时有几位画家来公园写生,来这里学习的学生更是不少……这里仿佛成了人间的仙境。
在《我与地坛》中,十五年来园子里的人和事,都是那么沧桑、悲凉。唱歌的小伙子,被埋落的长跑家,弱智的小女孩……这让史铁生看到的多是命运的沉浮,生命的轮回。而在我的周围,尽是天真的幼儿、浪漫的情侣、健康的老人。这让我看到的多是生命的活力,未来的希望。史铁生拥有的是不幸是仰望别人,而我拥有的是幸福,我没有资格只是感慨。
地坛注视着史铁生的沉浮,看着它由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变成了双腿残缺的中年人。我却注视着园子的沉浮,看着它由一个荒凉的“地坛”变为美好秀丽的开放式公园。试想,如果我被命运击昏了头脑,偶然地来到以前那个没有经过改造的破园子,一呆就是十五年,那我再读这篇《我与地坛》,必定会产生更大的共鸣。但现实终究是现实,公园赋予了我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它们的境况不是心与坟墓,而是心与时代。时代让地坛变成了公园,让地坛中沉浮的人变为了公园中幸福的人。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子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时代的变迁与硕果,是一个时代相对于另一个时代的幸福。
如果不是《我与地坛》,同时我又不是拥有这么多的幸福幸运,那么我就无法联想到前人为我们这个时代做出的努力,更无法感恩于这个时代。
在这巧合与对比之中,我对这个时代深厚感情,可以用史铁生的话表达: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能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在某一处山洼里,必定有一些老人扶着拐杖走下山去。在另一处山洼里,必有一个跑上来的孩子,那一定是我。因为生命可以轮回,但时代不会回头,新的一代定会将时代的幸福愈加历练为永恒。
读《我与地坛》有感15
孤城绝域里藏着一个无坚不摧的生命,没有任何阴霾和忧愁,仅存那足以覆盖沙漠的不屈不挠。在这样一个日升月落,斗转星移的地坛。他何曾不是像他那双抱残的腿一样,自岿然不动,度过十五年跌宕起伏的光景。
他用平凡的文字,记录着他传奇的一生。氤氲着残阳气息的荒老地坛,令他百感交织。命运在捉弄他,文字在眷顾他。
那衰草寒烟,那落日晚霞,那云月苍茫,地坛的上空仿佛悬浮着灰蒙蒙的萧索,史铁生心里蕴藏的一腔温热,将辛酸溶解,化为曹雪芹所说的“字字看来皆是血”。
史铁生在书中写了一个不幸的孩子,上帝恳然地把漂亮赐给了他,却忘记把聪明附上。可爱的姑娘遭到伙伴的嘲笑和戏弄,仍然一无所知。她在树下拈花而笑,没有任何安分的理智。这是对她的咄咄逼人,抑或是命运的残暴不堪。他注定失去智慧?成为一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弱智儿,终生被冠上问题孩子的名号?在社会上充当一个卑微的负累,小姑娘的.人生将会是何等的迷惘。
史铁生在书中写道: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史铁生先生怀着对人生的奢望与悲观,对自己的绝望与挫败。静静地用文字麻痹了世俗的思想。字里行间中,他对生与死的诠释,生死并不是天渊之别,只是一线之差。生命,为爱而生,突然而死。荒僻的地坛,令作者触景伤怀,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自己。感觉是理所当然的千沟万壑,落落寡欢。
当母亲温柔的背影轰然垮塌,轻缓的呼吸戛然而止,猝然离开儿子身边,结束了一生。史铁生甚感凄凉,他想念母亲,他心如绞痛,他甚至无法逃避这个血淋淋的现实。它将永久地失去母爱。母亲春暖花开的爱抚,妩媚不可方物,祥和安逸的剪水双瞳。属于母亲的一切一切都在悬崖上摇摇欲坠,它将成为过去式的金贵回忆,作者心中一副新鲜的默剧,值得留恋却又不舍得埋葬。
他在地坛中的领悟了人去楼空,客走茶凉的真谛。文字里溢洒了作者从容的生命毅力,重新燃起的无限激情与动力。他潇洒地抛开黯然的颓败,他比起其他人更珍惜这份生命,他用尽片刻不息的激情撞上了持续加温的心房,亘古不变的地坛将他从混沌中狠狠的扯了回来。
他无法替代母亲离开,母亲也无法替代儿子截瘫,这是现实。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祈祷,成为了惨荡荡的空想。“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对死的轻描淡写,字字揪心。仿佛置身与那片人烟飘渺的地坛,与作者感同身受,心中承装了对未来满满的期望,像肥皂那般透明的而又纯净的思想,没有任何杂质,轻轻地融入了地坛的最深层,泛滥出天角那片浓稠的霞光。
他始终是乐观地面对生命,母亲和蔼的炯炯目光让他恢复了男子汉的自尊,以往的自信。最后,他笃诚地回馈了母亲对他沉甸甸的爱。他不再活在被保护之下,他写出感人肺腑的字句,感动了一群在垂死边缘挣扎的劫难惨败者,同样地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
坦荡的人生,自出生以来,命运无人能测。苦与难,忧与患,唯有自己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