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09:2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教学反思》。

第一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这篇课文是上好了,但是给自己的体会也不少,从中对自己的教学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赵州桥》这篇课文现在是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但是在老教材中也是一篇重点课文,所以,课堂上我特别对课文的分析,而放松了学生课文朗读的训练,结果在课堂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有好几个学生在朗读句子时是疙疙瘩瘩,完全是在朗读词语和字了,缺少课文语句的连贯朗读的美感,反复提醒也是效果甚微。没有办法自己领读课文,效果是有了,可是课堂上所花的时间就变得长了学多,以至后来对课文的拓展延伸变得有些走过场了。

二、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课文中重点围绕着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来写。作者为了突出桥的坚固雄伟,重点又从桥的设计入手来描写,可是在课文中学生对“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的这种“设计”指哪种设计又是找不到点了回答,我只有凭借自己那点蹩脚的绘画功夫,在黑板上画下了赵州桥的平面图形,让学生从图上和古代的一些桥相比较,总算是知道了这种设计只的是,“赵州桥不但自身设计的时候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还特别之处是大桥洞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通过比较寻找,学生才真正理解了这种设计指的是那种设计,进一步解决了为什么是“创举”这个问题。

应该说,这篇课文没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可是课堂上所花的时间却远远超过我自己课堂上的预设时间,归根结底,一是自己没有课前抽查好学生的朗读,课堂上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朗读;二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导致二课时可以结束的课,现在要花三课时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通过今天的教学,我也提醒自己,在课前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意思。

第二篇: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1

为了贯彻落实语文“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休现“课标”倡导的新学习方式,我这样设计教学思路,效果较好。

一、课前做好两个准备工作

1、布置预习,可让学生看看有关赵州桥的图画,然后读读课文,查查工具书籍,自学生字,并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雄伟、坚固、创举、美观、遗产”等词语的意思。检查预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纠正读音上。预习中要求理解的词语可以在理解课文过程中检查处理。

2、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或下载与课文有拳图片、文字资料等,以拓宽学生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赵州桥及相关知识。

二、课上抓住三个重要环节

1、直接从学生预习或所获资料入手,避免在“导入”环节上兜圈子、浪费有效教学时间,稳、准、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2、略读一、四段。第一段可彩教师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白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及建造的时间。第四段的处理建议彩感情朗读法,让学生明确这段是作者对这样一座雄伟、坚固、美观的桥发出的由衷赞美。这样做既体现了“课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的要求,又节省了教学时间。

3、精学二、三段。可在开课伊始问问学生,通过预习,你最喜欢文中的第几段。汉有的学生答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可就先直接重点学习第二或第三段。第二、第三段的精学,教师应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围坐(或站)一起,结合讨论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的讨论题可设计为:这段写出了赵州桥的吧两个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最喜欢这段中的哪句话?站起来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听。第三段的讨论题可设计为:这段写出了赵州桥的哪个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段的第一句在第二、第三段中起什么作用?你喜欢这段描写的哪种姿态的龙?为什么?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试着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这时老师应结合学生交流用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出示以下重点句让学生加以理解,并练习感情朗读:(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创举”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称赵州桥是个创举?“这种设计”指什么?这种设计有哪两个优点?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设计”是指在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建两个拱形的小桥洞。优点有:防洪排涝,加固桥身,节省石料。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称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说它是建桥史上的创举。(2)“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不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遥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讨论:这里写了图案上的龙的几种姿态?“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引导学生明白,这里写了图案上的龙的三种姿态。第一种是两条龙的身体缠在一起,第二种是腾空飞起的龙,第三种是两条龙在玩一个珠子。与此同时播放与第一、第三句文字相关的多媒体课件,配音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文字,辅之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对课文理解,读出对造桥人智慧才干的佩服,读出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完成以上环节后让学生练习背诵第二、第三段。

三、课后设计四个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课后我们可设计以下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任选其中的一至二个题目完成:

1、做回小导游,向你的父母或亲戚介绍一下世界闻名的赵州桥。

2、搜集有关中国石拱桥的图片、文字资料展示给斧小伙伴们看。

3、画一画你所喜欢或你心目中的石拱桥。

4、仿照课文中第二、三段的写法,选择家乡的或你熟悉的一座桥,写一段话。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2

自上三年级的课以来,本课是用时较多的一课,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且问题多多:如把“跨、举”等字写错,爪的读音弄不清楚,查字典的知识出现的问题尤多,写不对大写字母,音节写不完整,部首弄不对,再查计划数不对,释义搞不清、选不对,用关联词造句不恰当,对比喻句判断不对,开心表达不会仿写,还有的忘做、漏做题目,可以说问题一大堆。

先从课堂找原因,学生听课不认真,不用心,是我专注于讲课,而忽视了学生听课学习的效果,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听课不专心,学生被动的听,而不是带着问题主动的学,课堂是“要我学的”状态,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因此我要改,把读思说的课堂留给学生,让给学生,刻意的留给学生,自己做一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者,而不是说者头头是道,而听着被动地听,听不听我也不知,会不会也不清楚,效果如何我更不知了。就从第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开始。

再者,关注学生学的效果,学中的问题,更主要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试着解答,出现了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判断对错,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尝到学习知识的甘苦,求知的快乐。对于一些不适宜讨论的错误要明确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以免浪费时间,让学生无所适从,为讨论而讨论,应该让讨论有价值,有意义。

对书写中出现的问题,一要要求严格,二要在之前注意引导示范,保证书写的时间,毕竟学生学写钢笔字的时间浅,应该实事求是地为孩子们创造轻松、舒适的写字环境。

最不应该忽视的是学生的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课文的全面学,无论课前的读,还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读,都必不可少。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3

匆匆忙忙上完了开放课,感觉很惭愧。从教八年居然从来没上过第一课时的公开课,特别想尝试一下,可是感觉把实际教学搬到公开课上,还是不行的。第一课时讲究初读课文,疏通文章,重点讲解相应内容,再穿插识字写字教学。但作为三年级的教学,重心放在哪里很重要,而怎样帮助孩子理清文章的脉络是个难点。备课时,我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1.字词的教学分量太重了。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进入自主识字的阶段,对于生字词语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学。如果孩子对生字的识记和朗读有困难,那么更不应该放在一起教学,随文识字的效果会好些,主要是为了分散难度。如果在朗读中发现某个孩子有难词不会,可反复让他练习此句的朗读,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我在课堂上对生词进行集中教学处理,当时的目的是检验孩子哪些字词还有困难,在具体讲解课文时再做具体指导,再给孩子一些时间去读去记。一方面检查预习的成果,一方面对孩子的知识疏漏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操作时,自由读、小组读、带读、齐读,字词学习的时间放了15分钟,占去了大量重点讲解课文的时间,使课文第二段的讲解没有完成,总的感觉练习时间过多,对三年级的孩子实属多余,后面具体课文讲解时还可具体强化。

2.梳理课文的方法有放无收。

孩子在预习课文时,收到的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是相当零散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将零散的知识点梳理成有效的树枝链,因此,我请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或信息?有的说:我只知道赵州桥在河北省的洨河上;有的说:我知道赵州桥非常雄伟;还有的说:我知道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搜罗的信息点即多又分散,是我把信息根据段落归纳整理、并板书的。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我的板书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是整个过程下来,还是感觉信息零散,学生在头脑中还是不知道这些信息是怎么组合起来的,为什么这样组合?课后想想,这样的方式是可以的。但一般是在课文学完之后,将写有赵州桥信息的纸片打乱,让学生重新排列组合,并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从而感受文章的构成。

3.抓重点段想象、讲解。

这是一篇老课文了,从结构上讲有很强的严谨性。第一段介绍赵州桥的基本情况;第二段介绍赵州桥的雄伟、设计特点及坚固;第三段介绍赵州桥的美观;第四段介绍赵州桥的历史意义。与其零散地自主学习,不如逐段学习,挖掘每段的要点,待文章学完后,让学生自主发现文章构成的绝妙,对今后的写作有所指导。

经过一番思量,我觉得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明了文章基本架构后,可以先重点学习第四段,让学生读着课文体会赵州桥的美观。可以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了深刻的体会后,再让学生看看真实的赵州桥栏板上的图片,让学生也来描写、扩写“双龙戏珠”部分,让双龙戏珠的图案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也为赵州桥出一份力。第二次改进设计试教后,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兴趣浓厚,各抒己见,尤其是扩写部分更是精彩纷呈。

一个孩子这样写道: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只见两条龙各不相让,他们挥舞着锋利的爪子,一齐向前抓住明珠,可是明珠光滑剔透,亮光一闪让两条龙顿时睁不开眼睛,珠子又向下落去。

还有一个孩子这样写:最精彩的要算“双龙戏珠”了。两条龙围着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似在玩耍,似在抢夺,活象一部电影。一条龙伸出前爪,大吼一声就要抓住明珠了,另一条龙一个转身,巧妙地用龙尾一甩,明珠脱手,弹向空中。他们就这样你争我夺、你戏我耍,玩得很高兴。

学生的文字充满着自己对“双龙戏珠”的想象,自己对古代桥梁建筑的欣赏。

4、关于评价。

我们中段课题组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评价方面展开研究,我主要研究的是评价的主体和内容。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比教师直接评价更来得有效,学生更在乎同学怎么看他。三年级的孩子自主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竞争,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同时,家长参与课堂评价也能有效地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大有帮助。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4

《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

阅读是现在读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读课文呢?”“我喜欢大声朗读!”“声情并茂,不错!”“我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读!”“一字不落,也不错!”“我喜欢默读!”“看得仔细,也很好!”“好那就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一段,并找一找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初读)学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那为什么要介绍这些呢?除此之外你还读到了什么?”(再读)“作者是想给我们一个大体的介绍,我还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很好,那有谁能告诉我世界闻名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座桥十分的有名!”“哦?有这么多的桥,为什么这座石拱桥举世闻名呢?”(读一读,划一划)“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时间和设计者,那么是否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而使它出名还是因为其它什么原因呢?请找出一些词语概括。”(再读此句)学生划出了“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二个词说明了赵州桥建造的什么特点?”

(教师出示句子填空)—————————————————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距今为止已经很久了”;“历史悠久”;“古老”;“年代久远”,我再请学生把这些词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顺性。然后全班评议决定使用年代久远(历史悠久)。这样边读边理解,层层深入,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

二、多种学习方式并存,自主选择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我决定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同学们读课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们一定还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比如说:划重点词句,画画等!接下来就请你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自已学习第二自然段!”“老师,我是用划重点词语的方法来学习的。我找到了‘赵州桥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些句子来说明赵州桥的结构。”“嗯,你找得真不错!还有同学用了别的方法吗?”“老师,我用了画图的方法。”“那就请你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吧!”“嗯,你画的赵州桥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不把这四个小桥洞画在一起呢?”“那样看起来就不舒服了!”“哦,原来赵州桥在设计时还体现了一种对称的美!那同学们,你们还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对称的物品呢?”“蝴蝶!”“不错!”“天平秤!”“你真聪明!”“人!”“对!我们生边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对称的物品,希望我们同学以后能够多留心地来观察它们!”(至于这样的设计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内容书上都写得较为清楚,所以我没有花大力气去讲,只作了简单的分析)。接下来,我请学生对赵州桥的设计作一个评价。学生的评价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仅仅指桥吗?”“我觉得设计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没有卡车、挖土机这些机器帮助,全都是靠当时的劳动人民自己的双手来建造的!”“嗯,听了你的介绍之后老师也十分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老师,我觉得古代的人很伟大也很聪明!”“嗯,老师也跟你有同感!”这时全班都有了共鸣,师生共同来探讨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从中体会我国悠久的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方法,从课本当中去感悟更多,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的。

遗憾之处:

1、没有收集好关于赵州桥在建造时的一些书面资料。

2、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5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它表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聪明能干、有能力、有志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 设计简单的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专家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观点。为了这个“简单”,我背后做了“不简单”的事情:收集大量关于赵州桥的资料,例如现在的以前的赵州桥的图片,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还有地震中的赵州桥,洪水后的赵州桥等等。解读完课文,赵州桥的形象、特点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最后我设计了简单的教学程序,以切入点引出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再根据这三个词去学句学段学篇,去感受赵州桥的无限魅力,

二、 以老师之情拨动学生之情

虽然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但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朗读表达情感。例如结合收集的资料:比欧洲同类的设计早七百年,并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至今仍然雄姿不减当年,体会它的坚固,感受它的“世界闻名”。我告诉他们一个数字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最后我让学生利用不同形式读赵州桥精美的段落… …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三、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效果显著。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6

《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高度概括的语言缺乏以让同学真正感悟到它的这两大特点。特级教师王崧州在《万里长城》一课时处置“不计其数”一词给我很多启发,于是有了以下片段:

师:通过刚才对第二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创新;节约;独特;坚固……

师:是啊,假如说十岁是可爱的小朋友,20岁是年轻的小伙,40岁是不惑的中年人,80岁是青丝苍苍的老人,那么1400岁的赵州桥在你看来是什么?

生:一位记不清年龄的老人;一位吃了长生不老药的老神仙……

师:想象一下,就是这位老人,1400年的岁月里曾经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变化?

生1:不计其数的人曾经在他背上来了又去,可是它还是那么坚强,只是稍微显得陈腐了些。

生2:一次次的洪水曾经从它的身上流过,人们都为它担惊受怕,但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因为它有四个小桥洞为它减轻洪水带来的冲击力。

师:是啊,那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坚固”,一定体会得更加深刻。

赵州桥不只很坚固,它的栏板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播放配有音乐的具体描写图案的几句话),仔细地感受与想象。

师: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两条龙缠绕在一起,一边还在吐水花呢!

师:想象真丰富,什么叫缠绕,你能做给同学们看吗?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两条龙在飞,前爪还相互抵着,回首遥望。

师:你说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大家明白“抵着”和“回首遥望”吗?

师:你们对于龙的动作、形象体会得那么好,读一读,你一定会对语言也有所感悟。(读)

【反思】

感悟,在想象中激活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言文字自身经常是简单的,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语言文字背后东西,想方法启发同学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语言符号为鲜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同学真正开始用心想象时,他们独特的感悟才干被激活。《赵州桥》在教材里是一座文字的桥,只有当这座文字的桥化为同学可以凝神注视的桥时,感悟才是真实存在于同学的心灵深处的。在教学中,我抓住“坚固”和“美观”两大词让同学感悟,让同学换个角度将这座桥想象成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忘记了年龄的老人,同学的想象被激活了,他们自身在感动、在自豪。至于桥的“美观”显然在文字上就比“坚固”来得生动些,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氛围,让同学闭目想象。同学的想象力被充沛调动,使文本自身更具有张力。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7

由于这一课比较抽像一点,所以在周末时候安排的作业就是查找关于桥的知识,并自已设计一座未来的桥。

今天周一两班各有两节课,所以计划一节用来面改周末的作业,一节用来学习新课,课堂上,许多同学骄傲地举着自已查到的各种桥的资料,我给了五分钟时间让同桌交流了少局部资料,然后引入到新课,读课题提问后,同学特别感兴趣,于是让同学初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说说自已了解了哪些知识,不料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竟已将本课的所有内容全部掌握了,看来同学兴趣较浓,记忆力大增,于是重点就放在细读课文,纠正字词,并联系句子理解课文的生词,同学在读文,评价,并自已理解词语后又提出了“桥墩、砌、才干”等词,对于这些词我开始运用课堂的随机处置方法,桥墩就让同学画画自已常见的长桥的样子再画这座桥采用图画比较,同学很快理解了,其余的词就联系生活或句子,同学自已通过读想就理解了,然后剩余十分钟时间,发放给同学自已复习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并认真观察生字的写法和写时注意的地方,同桌两个互相学习。

下课前三分钟我又据自已的了解统一指导了“贵、举、参”三个字。这一节课总体感觉,节奏感比较可以,课容量比较大,但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使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并抓好每一分钟的上课时间。

第三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主要讲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难点:通过想象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的图案,体会赵州桥的美观。这节课我围绕着赵州桥的坚固、美观为主线,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主要做法如下:

一、投石问路,纵观全篇

赵州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能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吗?

二、投影演示,体会坚固

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为什么要建造一座石拱桥就和石拱桥的自身特点紧密相关。出示赵州桥桥长图片的演示,由桥长的相关数字联系材质将学引入到设计的理解。

三、操作实践,体会创举

赵州桥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建筑形式上,赵州桥在石拱桥的基础上,它的两边还各有2个小的桥洞,这样的设计有它的独特之处。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石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特别在幻灯片中制作了相关的投影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流的增大和水流的走向,让学生明白,当水流小时,水流通过大的石洞,当水流大时,水不仅可以从大桥洞通过,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通过,对洪水进行分流。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这种设计的独特之处,从而感受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血汗才建造了这样一座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让学生理解“创举”,是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做过的,感受创举,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懂得课外知识,“这座桥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历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仍然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让学生感受赵州桥的坚固,经历8次地震还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可见赵州桥的坚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中国建桥史上的创举。

四、抓重点词,体会美观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主力美观时。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1、这个自然段描写了桥的什么?

2、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用“——”标出表示样子的词语。通过读书,让学生抓住三种龙的独特之处,“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双龙戏珠”通过重点词语想象他们的样子,从而体会雕刻的图案是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多姿多彩。从而引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再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真的图案,感受他的栩栩如生。接着,朗读课文,带着想象去体会赵州桥的栏杆上那些精美的图案。期间穿插让学生同桌相互“缠绕”、“回首”、“戏珠”的动作体会,学生参与热情高。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阅读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课堂结构还应更加紧凑,教师的个人基本功还要加强。没有收集好关于赵州桥在建造时的一些书面资料。如果课前对相关资料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在引导和诠释时,我就能更好的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了。

以上就是我对《赵州桥》一课的课后反思,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篇二: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 1教学反思 语文s版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学生一时语塞,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在感受赵州桥十分雄伟时,我以教室为例,赵州桥长50多米,相当于7间教室连在一起;宽9米多,相当于一间半教室的宽度,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雄伟,比较形象。赵州桥的坚固体现在李春独创的设计上,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会李春如何设计赵州桥,他为什么这样设计,来体会李春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我做了一个实验,拿一张卡纸和一本书让学生掂一掂它们各自的重量,问学生: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一个比较重,另一个比较轻。我又问:你认为较轻的纸能不能撑起这本较重的书呢?学生答:不能。于是我做了个试验,用一张纸做成桥面,两岸用词典代替,桥面平直时,纸无法撑住书;桥面呈拱形时,纸则可稳稳地将较重的书撑起。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状态承受的力大,赵州桥共有五个拱形,使得赵州桥更为坚固。这个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还引入了一些资料:1300多年来,赵州桥经历了风风雨雨,其中曾经历过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战争,但至今,它依然稳稳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赵州桥实在是太坚固了。

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并出示了图片帮助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学生对精美一词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些精美的图案是1300年前,劳动人民在石板上一点一点雕刻出来的,非常费时间费精力很不容易。年代虽已久远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学生在理解图案精美时,体会会更深。另外,教学中,课堂气氛略显沉闷,需与学生沟通,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篇三: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 2教学反思 语文s版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主要讲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难点:通过想象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的图案,体会赵州桥的美观。这节课我围绕着赵州桥的坚固、美观为主线,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主要做法如下:

一、投石问路,纵观全篇

赵州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能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吗?

二、投影演示,体会坚固

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为什么要建造一座石拱桥就和石拱桥的自身特点紧密相关。出示赵州桥桥长图片的演示,由桥长的相关数字联系材质将学引入到设计的理解。

三、操作实践,体会创举

赵州桥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建筑形式上,赵州桥在石拱桥的基础上,它的两边还各有2个小的桥洞,这样的设计有它的独特之处。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石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特别在幻灯片中制作了相关的投影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流的增大和水流的走向,让学生明白,当水流小时,水流通过大的石洞,当水流大时,水不仅可以从大桥洞通过,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通过,对洪水进行分流。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这种设计的独特之处,从而感受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血汗才建造了这样一座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让学生理解“创举”,是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做过的,感受创举,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懂得课外知识,“这座桥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历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仍然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让学生感受赵州桥的坚固,经历8次地震还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可见赵州桥的坚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中国建桥史上的创举。

四、抓重点词,体会美观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主力美观时。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1、这个自然段描写了桥的什么?

2、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用“——”标出表示样子的词语。通过读书,让学生抓住三种龙的独特之处,“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双龙戏珠”通过重点词语想象他们的样子,从而体会雕刻的图案是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多姿多彩。从而引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再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真的图案,感受他的栩栩如生。接着,朗读课文,带着想象去体会赵州桥的栏杆上那些精美的图案。期间穿插让学生同桌相互“缠绕”、“回首”、“戏珠”的动作体会,学生参与热情高。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阅读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课堂结构还应更加紧凑,教师的个人基本功还要加强。没有收集好关于赵州桥在建造时的一些书面资料。如果课前对相关资料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在引导和诠释时,我就能更好的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了。

以上就是我对《赵州桥》一课的课后反思,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第四篇:《赵州桥》课文反思

《赵州桥》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小编今天推荐《赵州桥》课文反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赵州桥》课文反思篇1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本课的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3.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了解赵州桥的形象、特点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感叹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更感叹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我设计了由一个词“世界闻名”为切入点引出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再根据这三个特点去引导学生学这三个重点句:(1)“赵州桥非常雄伟。”(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去感受赵州桥的无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从三点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首先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其次从千年来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体会它的坚固。最后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并指导把该段读好,把桥上的龙读“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赵州桥》课文反思篇2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

“赵州桥非常雄伟。”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 的气魄读出来。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在理解课文时,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说说对“创举” 的理解。然后联系上下文中对赵州桥的描写。“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画得非常细腻,描写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读出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程度还不够好,课堂结构不够活跃,课堂气氛显沉闷,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赵州桥》课文反思篇3

《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过渡句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从哪看出赵州桥雄伟,从哪看出坚固?又从哪看出它美观?

在感受赵州桥十分雄伟时,我以教室为例,赵州桥长50多米,相当于7间教室连在一起;宽9米多,相当于一间半教室的宽度,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雄伟,比较形象。

分析赵州桥的坚固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会李春如何设计赵州桥,他为什么这样设计,来体会李春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我做了个试验,用一张纸做成桥面,两岸用词典代替,桥面平直时,纸无法撑住书;桥面呈拱形时,纸则可稳稳地将较重的书撑起。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状态承受的力大,赵州桥共有五个拱形,使得赵州桥更为坚固。这个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还引入了一些资料:1300多年来,赵州桥曾经历过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战争,但至今,它依然稳稳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赵州桥实在是太坚固了,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的的美观时,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然后出示了图片帮助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读的形式多样,先引读,然后比赛朗读,最后背诵。

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赵州桥的确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五篇: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1

自上三年级的课以来,本课是用时较多的一课,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且问题多多:如把“跨、举”等字写错,爪的读音弄不清楚,查字典的知识出现的问题尤多,写不对大写字母,音节写不完整,部首弄不对,再查计划数不对,释义搞不清、选不对,用关联词造句不恰当,对比喻句判断不对,开心表达不会仿写,还有的忘做、漏做题目,可以说问题一大堆。

先从课堂找原因,学生听课不认真,不用心,是我专注于讲课,而忽视了学生听课学习的效果,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听课不专心,学生被动的听,而不是带着问题主动的学,课堂是“要我学的”状态,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因此我要改,把读思说的课堂留给学生,让给学生,刻意的留给学生,自己做一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者,而不是说者头头是道,而听着被动地听,听不听我也不知,会不会也不清楚,效果如何我更不知了。就从第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开始。

再者,关注学生学的效果,学中的问题,更主要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试着解答,出现了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判断对错,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尝到学习知识的甘苦,求知的快乐。对于一些不适宜讨论的错误要明确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以免浪费时间,让学生无所适从,为讨论而讨论,应该让讨论有价值,有意义。

对书写中出现的问题,一要要求严格,二要在之前注意引导示范,保证书写的时间,毕竟学生学写钢笔字的时间浅,应该实事求是地为孩子们创造轻松、舒适的写字环境。

最不应该忽视的是学生的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课文的全面学,无论课前的读,还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读,都必不可少。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2

《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

阅读是现在读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读课文呢?”“我喜欢大声朗读!”“声情并茂,不错!”“我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读!”“一字不落,也不错!”“我喜欢默读!”“看得仔细,也很好!”“好那就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一段,并找一找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初读)学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那为什么要介绍这些呢?除此之外你还读到了什么?”(再读)“作者是想给我们一个大体的介绍,我还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很好,那有谁能告诉我世界闻名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座桥十分的有名!”“哦?有这么多的桥,为什么这座石拱桥举世闻名呢?”(读一读,划一划)“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时间和设计者,那么是否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而使它出名还是因为其它什么原因呢?请找出一些词语概括。”(再读此句)学生划出了“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二个词说明了赵州桥建造的什么特点?”

(教师出示句子填空)—————————————————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距今为止已经很久了”;“历史悠久”;“古老”;“年代久远”,我再请学生把这些词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顺性。然后全班评议决定使用年代久远(历史悠久)。这样边读边理解,层层深入,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

二、多种学习方式并存,自主选择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我决定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同学们读课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们一定还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比如说:划重点词句,画画等!接下来就请你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自已学习第二自然段!”“老师,我是用划重点词语的方法来学习的。我找到了‘赵州桥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些句子来说明赵州桥的结构。”“嗯,你找得真不错!还有同学用了别的方法吗?”“老师,我用了画图的方法。”“那就请你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吧!”“嗯,你画的赵州桥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不把这四个小桥洞画在一起呢?”“那样看起来就不舒服了!”“哦,原来赵州桥在设计时还体现了一种对称的美!那同学们,你们还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对称的物品呢?”“蝴蝶!”“不错!”“天平秤!”“你真聪明!”“人!”“对!我们生边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对称的物品,希望我们同学以后能够多留心地来观察它们!”(至于这样的设计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内容书上都写得较为清楚,所以我没有花大力气去讲,只作了简单的分析)。接下来,我请学生对赵州桥的设计作一个评价。学生的评价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仅仅指桥吗?”“我觉得设计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没有卡车、挖土机这些机器帮助,全都是靠当时的劳动人民自己的双手来建造的!”“嗯,听了你的介绍之后老师也十分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老师,我觉得古代的人很伟大也很聪明!”“嗯,老师也跟你有同感!”这时全班都有了共鸣,师生共同来探讨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从中体会我国悠久的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方法,从课本当中去感悟更多,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的。

遗憾之处:

1、没有收集好关于赵州桥在建造时的一些书面资料。

2、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3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它表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聪明能干、有能力、有志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设计简单的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专家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观点。为了这个“简单”,我背后做了“不简单”的事情:收集大量关于赵州桥的资料,例如现在的以前的赵州桥的图片,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还有地震中的赵州桥,洪水后的赵州桥等等。解读完课文,赵州桥的形象、特点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最后我设计了简单的教学程序,以切入点引出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再根据这三个词去学句学段学篇,去感受赵州桥的无限魅力,

二、以老师之情拨动学生之情

虽然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但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朗读表达情感。例如结合收集的资料:比欧洲同类的设计早七百年,并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至今仍然雄姿不减当年,体会它的坚固,感受它的“世界闻名”。我告诉他们一个数字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最后我让学生利用不同形式读赵州桥精美的段落… …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三、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效果显著。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4

由于这一课比较抽像一点,所以在周末时候安排的作业就是查找关于桥的知识,并自已设计一座未来的桥。

今天周一两班各有两节课,所以计划一节用来面改周末的作业,一节用来学习新课,课堂上,许多同学骄傲地举着自已查到的各种桥的资料,我给了五分钟时间让同桌交流了少局部资料,然后引入到新课,读课题提问后,同学特别感兴趣,于是让同学初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说说自已了解了哪些知识,不料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竟已将本课的所有内容全部掌握了,看来同学兴趣较浓,记忆力大增,于是重点就放在细读课文,纠正字词,并联系句子理解课文的生词,同学在读文,评价,并自已理解词语后又提出了“桥墩、砌、才干”等词,对于这些词我开始运用课堂的随机处置方法,桥墩就让同学画画自已常见的长桥的样子再画这座桥采用图画比较,同学很快理解了,其余的词就联系生活或句子,同学自已通过读想就理解了,然后剩余十分钟时间,发放给同学自已复习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并认真观察生字的写法和写时注意的地方,同桌两个互相学习。

下课前三分钟我又据自已的了解统一指导了“贵、举、参”三个字。这一节课总体感觉,节奏感比较可以,课容量比较大,但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使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并抓好每一分钟的上课时间。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5

为了贯彻落实语文“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休现“课标”倡导的新学习方式,我这样设计教学思路,效果较好。

一、课前做好两个准备工作

1、布置预习,可让学生看看有关赵州桥的图画,然后读读课文,查查工具书籍,自学生字,并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雄伟、坚固、创举、美观、遗产”等词语的意思。检查预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纠正读音上。预习中要求理解的词语可以在理解课文过程中检查处理。

2、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或下载与课文有拳图片、文字资料等,以拓宽学生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赵州桥及相关知识。

二、课上抓住三个重要环节

1、直接从学生预习或所获资料入手,避免在“导入”环节上兜圈子、浪费有效教学时间,稳、准、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2、略读一、四段。第一段可彩教师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白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及建造的时间。第四段的处理建议彩感情朗读法,让学生明确这段是作者对这样一座雄伟、坚固、美观的桥发出的由衷赞美。这样做既体现了“课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的要求,又节省了教学时间。

3、精学二、三段。可在开课伊始问问学生,通过预习,你最喜欢文中的第几段。汉有的学生答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可就先直接重点学习第二或第三段。第二、第三段的精学,教师应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围坐(或站)一起,结合讨论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的讨论题可设计为:这段写出了赵州桥的吧两个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最喜欢这段中的哪句话?站起来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听。第三段的讨论题可设计为:这段写出了赵州桥的哪个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段的第一句在第二、第三段中起什么作用?你喜欢这段描写的哪种姿态的龙?为什么?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试着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这时老师应结合学生交流用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出示以下重点句让学生加以理解,并练习感情朗读:(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创举”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称赵州桥是个创举?“这种设计”指什么?这种设计有哪两个优点?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设计”是指在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建两个拱形的小桥洞。优点有:防洪排涝,加固桥身,节省石料。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称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说它是建桥史上的创举。(2)“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不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遥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讨论:这里写了图案上的龙的几种姿态?“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引导学生明白,这里写了图案上的龙的三种姿态。第一种是两条龙的身体缠在一起,第二种是腾空飞起的龙,第三种是两条龙在玩一个珠子。与此同时播放与第一、第三句文字相关的多媒体课件,配音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文字,辅之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对课文理解,读出对造桥人智慧才干的佩服,读出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完成以上环节后让学生练习背诵第二、第三段。

三、课后设计四个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课后我们可设计以下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任选其中的一至二个题目完成:

1、做回小导游,向你的父母或亲戚介绍一下世界闻名的赵州桥。

2、搜集有关中国石拱桥的图片、文字资料展示给斧小伙伴们看。

3、画一画你所喜欢或你心目中的石拱桥。

4、仿照课文中第二、三段的写法,选择家乡的或你熟悉的一座桥,写一段话。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6

《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高度概括的语言缺乏以让同学真正感悟到它的这两大特点。特级教师王崧州在《万里长城》一课时处置“不计其数”一词给我很多启发,于是有了以下片段:

师:通过刚才对第二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创新;节约;独特;坚固……

师:是啊,假如说十岁是可爱的小朋友,20岁是年轻的小伙,40岁是不惑的中年人,80岁是青丝苍苍的老人,那么1400岁的赵州桥在你看来是什么?

生:一位记不清年龄的老人;一位吃了长生不老药的老神仙……

师:想象一下,就是这位老人,1400年的岁月里曾经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变化?

生1:不计其数的人曾经在他背上来了又去,可是它还是那么坚强,只是稍微显得陈腐了些。

生2:一次次的洪水曾经从它的身上流过,人们都为它担惊受怕,但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因为它有四个小桥洞为它减轻洪水带来的冲击力。

师:是啊,那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坚固”,一定体会得更加深刻。

赵州桥不只很坚固,它的栏板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播放配有音乐的具体描写图案的几句话),仔细地感受与想象。

师: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两条龙缠绕在一起,一边还在吐水花呢!

师:想象真丰富,什么叫缠绕,你能做给同学们看吗?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两条龙在飞,前爪还相互抵着,回首遥望。

师:你说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大家明白“抵着”和“回首遥望”吗?

师:你们对于龙的动作、形象体会得那么好,读一读,你一定会对语言也有所感悟。(读)

【反思】

感悟,在想象中激活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言文字自身经常是简单的,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语言文字背后东西,想方法启发同学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语言符号为鲜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同学真正开始用心想象时,他们独特的感悟才干被激活。《赵州桥》在教材里是一座文字的桥,只有当这座文字的桥化为同学可以凝神注视的`桥时,感悟才是真实存在于同学的心灵深处的。在教学中,我抓住“坚固”和“美观”两大词让同学感悟,让同学换个角度将这座桥想象成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忘记了年龄的老人,同学的想象被激活了,他们自身在感动、在自豪。至于桥的“美观”显然在文字上就比“坚固”来得生动些,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氛围,让同学闭目想象。同学的想象力被充沛调动,使文本自身更具有张力。

三年级《赵州桥》教学反思7

匆匆忙忙上完了开放课,感觉很惭愧。从教八年居然从来没上过第一课时的公开课,特别想尝试一下,可是感觉把实际教学搬到公开课上,还是不行的。第一课时讲究初读课文,疏通文章,重点讲解相应内容,再穿插识字写字教学。但作为三年级的教学,重心放在哪里很重要,而怎样帮助孩子理清文章的脉络是个难点。备课时,我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1.字词的教学分量太重了。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进入自主识字的阶段,对于生字词语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学。如果孩子对生字的识记和朗读有困难,那么更不应该放在一起教学,随文识字的效果会好些,主要是为了分散难度。如果在朗读中发现某个孩子有难词不会,可反复让他练习此句的朗读,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我在课堂上对生词进行集中教学处理,当时的目的是检验孩子哪些字词还有困难,在具体讲解课文时再做具体指导,再给孩子一些时间去读去记。一方面检查预习的成果,一方面对孩子的知识疏漏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操作时,自由读、小组读、带读、齐读,字词学习的时间放了15分钟,占去了大量重点讲解课文的时间,使课文第二段的讲解没有完成,总的感觉练习时间过多,对三年级的孩子实属多余,后面具体课文讲解时还可具体强化。

2.梳理课文的方法有放无收。

孩子在预习课文时,收到的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是相当零散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将零散的知识点梳理成有效的树枝链,因此,我请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或信息?有的说:我只知道赵州桥在河北省的洨河上;有的说:我知道赵州桥非常雄伟;还有的说:我知道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搜罗的信息点即多又分散,是我把信息根据段落归纳整理、并板书的。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我的板书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是整个过程下来,还是感觉信息零散,学生在头脑中还是不知道这些信息是怎么组合起来的,为什么这样组合?课后想想,这样的方式是可以的。但一般是在课文学完之后,将写有赵州桥信息的纸片打乱,让学生重新排列组合,并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从而感受文章的构成。

3.抓重点段想象、讲解。

这是一篇老课文了,从结构上讲有很强的严谨性。第一段介绍赵州桥的基本情况;第二段介绍赵州桥的雄伟、设计特点及坚固;第三段介绍赵州桥的美观;第四段介绍赵州桥的历史意义。与其零散地自主学习,不如逐段学习,挖掘每段的要点,待文章学完后,让学生自主发现文章构成的绝妙,对今后的写作有所指导。

经过一番思量,我觉得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明了文章基本架构后,可以先重点学习第四段,让学生读着课文体会赵州桥的美观。可以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了深刻的体会后,再让学生看看真实的赵州桥栏板上的图片,让学生也来描写、扩写“双龙戏珠”部分,让双龙戏珠的图案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也为赵州桥出一份力。第二次改进设计试教后,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兴趣浓厚,各抒己见,尤其是扩写部分更是精彩纷呈。

一个孩子这样写道: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只见两条龙各不相让,他们挥舞着锋利的爪子,一齐向前抓住明珠,可是明珠光滑剔透,亮光一闪让两条龙顿时睁不开眼睛,珠子又向下落去。

还有一个孩子这样写:最精彩的要算“双龙戏珠”了。两条龙围着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似在玩耍,似在抢夺,活象一部电影。一条龙伸出前爪,大吼一声就要抓住明珠了,另一条龙一个转身,巧妙地用龙尾一甩,明珠脱手,弹向空中。他们就这样你争我夺、你戏我耍,玩得很高兴。

学生的文字充满着自己对“双龙戏珠”的想象,自己对古代桥梁建筑的欣赏。

4、关于评价。

我们中段课题组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评价方面展开研究,我主要研究的是评价的主体和内容。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比教师直接评价更来得有效,学生更在乎同学怎么看他。三年级的孩子自主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竞争,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同时,家长参与课堂评价也能有效地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大有帮助。

下载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赵州桥》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

    19赵州桥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悠久的历史、雄......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案例及反思

    《赵州桥》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起过重大作用,是哪四大发明啊? 生:是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师:对。我国古代的“四......

    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2.正确、流利......

    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文章从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美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文章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

    三年级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

    赵州桥教学反思[精选]

    赵州桥教学反思 2012-11-30《赵州桥》这篇课文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教学反思1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它证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聪明能干、有本事、有志气,赞美......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教学反思1 一、把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不同的新字,再组词。咸 ______ ( ) 兰 ______ ( ) 夸 ______ (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 )二、根据解释写出词语。1.历史上遗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