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道士塔同步练习

时间:2019-05-13 09:3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语文试卷道士塔同步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语文试卷道士塔同步练习》。

第一篇:高二语文试卷道士塔同步练习

道士塔同步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粗体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坍弛(tān)

关卡(kǎ)

呆滞(zhì)困惑(huò)B.朔风(shuò)敦煌(dūn)

衣冠(guān)

偌大(ruò)C.漠然(mò)拎水(līn)把持(bǎ)

尴尬(gān)D.憨厚(hān)

看守(kān)

官邸(dǐ)

倒溯(sù)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圆形

树一木桩

晃动

滔滔不绝 B.凛冽

垒以青砖

干燥

极大安慰 C.逃荒

无可辨驳

歆羡

出现裂缝 D.倾泄

肮脏灵魂

遗憾

十分佩服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

,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②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

官邸。③中国是穷。但

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A.富余

庇护

只要/就 B.富余

保护

只有/才 C.富裕

保护

只要/就 D.富裕

庇护

只有/才

4.下列句中加粗体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于古典诗词一窍不通,你给他讲苏拭的诗词简直就是对牛弹琴。B.巴以之间以暴易暴对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

C.在“同一首歌”现场直播晚会上,演员滕格尔的歌声不绝如缕,现场观众掌声不息。D.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为各自的生计奔波着。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B.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时间都很短。

C.处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局势,有人认为是崇祯皇帝朱由俭刚愎自用,气狭量小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

D.“师博”让位于徒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已不再是唯师是尊,而是开始强调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6.下列各句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为一揽子落实本校向“希望工程”“烛光工程”捐助的事,他一大早就召集三个学校的领导人研究这件事。

B.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史料已属不易,鉴定并用于科学的“红学”研究更不容易,“红学界”过去很多专家主要精力就花费在这方面。

C.农林部的老林是个复员兵,生性耿直,有时有些偏激,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相当充分的准备的。

D.古代文论的运思方法、语词范畴,成为记录一个逝去时代的信息符号,对今人已宛如“密码”。

7.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还为在中国建立一种更生动快捷的销售模式感兴趣。

B.同学们都觉得他这样对待父母未免太过分了,老师也批评了他。C.明天就要文理分班了,你到底是报理科或者报文科?

D.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不能前后重复,否则,就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8.以“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作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添减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这一学期,她竞赛连连获奖,成绩突飞猛进,主要是因为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9.这两段文字读后让人感到心情沉重和愤慨,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试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白鹤翔集的记忆 刘长春

一条弯弯扭扭很窄的路,牵引着我们走进山中。抬头望去,四周皆松,它们都很寂寞,远离了村庄、市井,一株一株独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也许因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触吧,发出松涛的响声。声因风而鸣,其来也忽,其去也飘,有如天籁,我也听见了。久听不厌者,应该是山里人。古人却说:“然非清心人不能听,非会心人不能解。”又有谁能听、能解的?

意外地看见了委羽洞。心头一惊,听老者说过,这是仙人修炼的地方,称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季羽”典出后周刘奉林,他于山中学道,能闭气,三日不息。据说,他吞吐一口气,风走云卷,能控飞鹤上升,群鹤拍打着翅膀,却不再飞翔,停在空中不动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时光流逝,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能够控制白鹤不再飞走的仙人,大概不会再有了。也许,旧说也成了一种传奇。

因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作了他们的向导。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有尽头。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然后又听得“丁冬——丁冬”的滴水声,荡漾于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再往前走,有浅水,越走越深,心却越来越虚,拔脚出洞,不知洞深几许。

出得洞口,再看周围的山,虽不高,却伏龟蹲虎,气概不凡。山凹一侧,有一个水池,不大,形同弯月,如我后来在敦煌鸣沙山看见的月牙泉。那水极蓝,不能见底,像一位从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梦,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鱼,草在飘飘忽忽,鱼在浮浮沉沉。扔一块小石子,只看见水花听不见声。忽地,惊起一池白鹤。聚集在池边的,休憩于树间的,站立于岩上的,成千上万的白鹤飞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蓝天。白鹤或舞或翔或独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远处观赏的。若要“零距离”人鹤相处,人先得学会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样,爱鹤如子。分明是我们惊吓了它们,我抬起头来,用目光向它们致歉,却看见它们悠闲地拍打着翅膀,恍若千万双生命之手,饱蘸着浓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笔画在天空的大纸上书写着逆入、平出、左倾右斜、重叠、穿插与回峰„„鹤鸣于天,几声呖呖——滴下来的几点墨汁,洒落在我的心头,又在另一张宣张上渗透开去。

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脑海中的画面与记忆。“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改变。只是改变不了应该改变的东西,这才匪夷所思。我听说,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那阵子,村里村外的劳力都上山了,把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树砍光了,开山种粮。旧日的方志上说“长林郁郁,幽涧泠泠”。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白云千载史悠悠”。看来,我应友人之嘱,题写的“鹤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种虚假的点缀。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耶娃那样:“就会跪下来„„”

1O.二、三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11.从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鹤池环境有哪些变化?(各不超过15个字)(1)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段段末“又有谁能听、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至今没人能够听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写到委羽洞命名的缘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读性,与下文描写白鹤翔集的情景相映衬。

C.第四段段末,运用比喻手法,虚实相间,既刻画白鹤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现书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强调了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构成亲密的伙伴关系。E.本文以白鹤为线索,由回忆写到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道教衰落、白鹤远离的遗憾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参考答案】

1.A(“卡”应读为“qiǎ”。)

2.D(A.“树”应为“竖”。B.“躁”应为“燥”。C.“辨”应为“辩”。)

3.C(①“富裕”强调“充裕”,“富余”强调“有余”。②句中的意义是褒义,而“庇护”是贬义词,因此应选“保护”。③句间是充分条件关系,而不是必要条件关系,因此,应排除表示必要条

件关系的BD两项。)

4.B(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表示统治者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方式未改变,题目误将“易”理解为“对付”。)

5.D(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计划在近期”;B项“原因”与“因为”重复,应去掉“因为”;C项“过分”与“苛”重复。)

6.D(A.“三个学校的领导人”有歧义。B.“这”指代不清。C.“对他的批评”有歧义。)7.B(A.“为”改为“对”。C.“或者”改为“还是”。D.“了”多余。)

8.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她在这一学期竞赛连连获奖,成绩突飞猛进。或: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她在这一学期竞赛连连获奖,成绩突飞猛进的原因。(本题只要合乎要求即可,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9.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的,先后从对历史文物及其价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对待文物运费所持的态度,从追求和保护文物的决心、勇气及行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在对比描写中甚至不惜笔墨,强烈地讽刺和批判了中国封建政府和官吏对祖国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保护意识,愚昧麻木,任由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和大量外流的行径。读来使读者感到沉重、压抑和愤慨,很好地表达了主题。10.野性、神秘、幽默、深邃、寂静。(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干,明确答题范围(即二、三段)和要求(概括“委羽洞”的特点)。第二段叙述了委羽洞的传说,第三段写自已实地寻访委羽洞,自然写到其特点,从原文中“野性十足”“装饰神秘”“黑咕隆哈”“路也没有尽头”“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可以摘取、概括出答案。)11.(1)四周皆松,池水幽深,白鹤翔集。(2)四周没树,鹤池没水,白鹤远离。(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题干要求对比概括四十年前后鹤池环境的变化。先回到原文,从第五段的描述中了解四十年前鹤池的环境特点,有树、有水、有鱼、有鹤;再从第七段的叙述“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选择了远离。……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可知是四十年后的现状。据此可将答案提炼概括出来。)

12.含义: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企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述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

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有冥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本题考查句意理解能力。(1)要理解本句的含义需从全篇着眼,把握文章主旨,并结合前后语境及重点语句。本文通过作者四十年前造访委羽洞、白鹤池跟四十年后反差对比,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流露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以及企盼、愿望。文中诸多语句都有提示:如第四段,“若要„零距离‟人鹤相处,人先得学会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样,爱鹤如子”——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以及企盼人和自然相处;第六段,“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改变。只是改变不了应该改变的东西,这才匪夷所思”——表达对现实的忧虑;第八段,“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就会跪下来”‟——渴望恢复大自然的原貌。据此可概括出答案。(2)至于其表达作用的理解仍需结合文章主旨及表达技巧去回答。文章说如果能恢复原貌,我会跪下来,自然含蓄地表达了主题,并且就此结束。不拖泥带水,耐人寻味,感情深沉、浓烈。据此可分条概括出答案。)

13.BD(本题考查鉴赏能力。A项“至今没有人能够听懂它,理解它”错。作者的意思是理解的人不多,并不是没有人。C项对比喻义的理解有误,原文将白鹤的飞翔喻为书法,意在强调白鹤飞翔的悠闲自如,富有生机。E项对文章主旨概括不当。)

第二篇:高二语文道士塔

道士塔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准确筛选语言信息,通过语言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把握作者所倾注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作者“恨”的感情基调来分析形象及对中国文化的审视。了解语言所具有的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教学方法

通读鉴赏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上个世纪初的某一天,在中国西部的沙漠里蹒跚地行走着一小队人马,正朝向一个神秘的地方。他们穿着有别于土布长袍的燕尾服,满面尘灰,顺着服尾上随便缀着几条黑色布条,迎风飘摇着,胸前缝隙间还露出几缕黄毛。高高的鼻梁上镶钳着两只大大的蓝眼睛,还架着两片厚厚的玻璃,尽管衣衫褴褛,但还是禁不住几丝兴奋。当兴奋消散之后,络缌胡边又浮现出稍许的恐惧。或许那个神秘的地方,周围被官兵把持着,那么我们将命悬一线;或许,还要文书通牒还不一定能靠近那个神秘之处;或许„„

或许,他们还不不知道,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一切付出最终得到回报。因为他们不远万里飘洋过海而来,卖掉了所有的家当,冒着送命的危险。“佛”没有理由不实现他的诺言。还因为,这里只有一个穿着土布道袍的道士,傻愣愣地站在虚掩的破门边,把持着这个神秘的佛教圣地--莫高窟,畏缩中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叽哩呱啦的似人非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故事,虚构的,但又那么真实。为何这么说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道士塔》,共同揭开这个谜。

二、背景揭示及作者介绍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研析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目的: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及作者所表露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文字读音:箓(lù)蘸(zhàn)鲜血(xiān xuè)坍弛(tān chí)

蹊跷(qī qīao)歆(xīn)羡 风餐露宿 辩(辨)驳

2在明白作者所描述事情的梗概之后,作者怎样评说这件事?

明确:全文描写的是在19世纪初,发生在敦煌最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当时存留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的一场文化浩劫。面对这场劫难,作者沉重地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作品在滴血”。

3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找出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明确:我好恨!

4纵观全篇,结合文中信息找出作者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恨他们? 分析:围绕着这场浩劫,出现了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三者,即当时在莫高窟当住持的“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的王圆箓。大量文物都是从他手里流走的。

王圆箓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见其全貌。照片上的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一个平民。在发现文物以前,不仅把洞窟里“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用石灰粉刷得“一片净白”,而且还把塑雕那“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学浅笑变成了”“天师、灵官”的泥巴。故使作者亲临时看到的是“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从而“脑中也是一片惨白”。当他发现文物之后,只是到县城时,“捡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当那些从西方来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用“一些现编的童话”和“一点随身带着的”“商品”,“少量的银元”等就可以换取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而当那些人走的时候,王道士 “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与他们“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以盼望的姿势伫立在夕阳底下。

其次就是从王道士手中“夺走”文物的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他们“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起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着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他们用“几句现编的童话”和少得可怜的银元,就从道士手里“换”走了他们所想要的大量文物。“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在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时,“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当西方来的探险者(实质上讲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文化列强或强盗)冒着生命危险“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当王道士随着不时的进城拿着文物给县长看看时,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当道士和西方来的探险者正进行着他们所谓的交易,当西方的探险者,卖掉全部家产,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文物弄到手时,这里“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不仅如此,中国的官员却嫌“运费不低”,故当有一批文物送京时,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

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而这些官员只是当时封建末期满清政府的缩影。

另外,站在这场浩劫之外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作者自己。当他看到道士对洞窟进行“修葺”时,他在心底里痛苦地呼喊着“住手”;当他看到西方文化列强一箱箱地运走代表中国最灿烂文化的敦煌文物时,他想乘着战马,手持宝剑要与之“决胜负于城下”;当看到中国官员随手糟践这些文物的时候,他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把这些文物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但却很无奈,故只有大哭一场,从心里发出一句感情强烈的怨愤之语“我好恨”!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恨的主要内容是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以中国官员为代表的满清政府及他自己。因为王道士麻木愚昧,列强贪婪无耻,政府腐败无能,自己无可奈何。

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的王圆箓、晚清政府、文化列强、自己。5作者持怎样的恨?

明确:通过对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满清政府及自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对麻木愚昧的王道士所持为愤恨,对贪婪无耻的文化列强所持为憎恨,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所持为痛恨,对无可奈何的自己所持为憾恨。

6导致作者“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场文化浩劫,尽管这些文物的流失绝大部分与王道士有直接关系,但从本质上探讨,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是因为当时代表政府的官员没有认识到敦煌文化的价值,他在生活上的各种腐败行为与政治上的无能(没有专门的文化保护官邸,没有看守和门卫等)。故导致恨的根本原因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

7这篇文章,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感情,难道作者就只有恨吗?为什么?

明确:面对这么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任何一个有识之士,任何一个对本国文化持有热肠的人,都不免会对之扼腕叹息的。扼腕叹息的是中国最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其物质形态在自己国家,而且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也应在自己的国家。西方文化列强盗取的不单是文物,更是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尊严。故任何一个爱国人士对待这种一现象都会有一种情感,那叫做爱,对本国文化与文明的深深热爱,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作者的所有无奈举动都像所有的敦煌研究学者一样,都是为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在荣耀与耻辱面前展现的是无比激越的情感,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而历史终于印证“敦煌在中国”的时候,作者也像中国的专家一样,“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从而引起读者及后来之士不得不对中国文化命运进行重新关注与审视。

沉默中交织浓烈的爱与恨的情感。

8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距今百年左右,那么当下的我们怎样认识昨天的悲剧? 开放题,这需要对中国文化作全面的考察与认识,从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调度责任感上来认识,并且还要具有全局观念,运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取其数理化,去其糟粕”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审视。

四、课堂总结

文章通过道士塔以虚构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史实,通过描述与这段史实有直接与间接关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体会到由于“历史错步上前的小丑”的愚昧,其实本质上是由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及其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从而导致敦煌艺术经历文化浩劫。而这场浩劫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最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在屈辱中加紧钻研,所以使得日本学者不得不承认不仅“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进而使得“荣耀”的回归。在作者的虚构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史实,从中也流露出作者无比强烈

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感受这种情感。更重要的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不自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命运及价值重新审视。这就是本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第三篇:高二语文_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了解敦煌文化的常识及文中所述史实。

2.品味本文内蕴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

3.让学生懂得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运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走进敦煌莫高窟,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二、知识积累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他从小就喜欢读外国作家雨果的作品,所以对人生的悲剧性、人生中的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但他又喜欢苏东坡,颇受其达观个性的影响,有追求隐于田园的理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2.敦煌。神奇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

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是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

至今,敦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学习过程】

1.朗读课文。(结合《全优课堂》扫清字音、词语)

箓(lù)蘸(zhàn)坍弛(tān pǐ)蹊跷(qī qiao)歆(xīn)羡

2.作者为什么要细致、生动地描绘王道士粉刷敦煌壁画,毁坏塑像的情景?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复述王道士与外国人之间的那一笔笔交换帐?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诵读、讨论,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答案:

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等史实是作者所有情感的 激发点。也是读者产生情感震撼的激发点。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给人看。这一史实描述得越是详细,对读者震撼就越强烈。

3.将你最有感触的或感觉最精彩的语段诵读出来(小组全体成员一起诵读),并简要说明该语段何以震撼了自己?

典例分析:课文第6段中作者写到:“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短短的几十个字,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广袤的天空,鲜红的晚霞,渐行渐远的牛车,终于在西边的地平线上化为了一个个黑点。这一队牛车就象一把利剑在中华民族的胸口上慢慢撕开了一条深深的伤口。让读者感到了一种锥心的痛苦。

4.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作者持何种情感?对这场文化悲剧,该谁来负责?

(1)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对外国 “文化财富的掠夺者”的欺骗和掠夺,充满了痛恨和愤慨。而这些情感都源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那高大的自我形象。

(2)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

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四、课文小结: 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践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文中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让我们不如“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如果是康乾盛世的中国,或者是今天富强的中国,外国人又怎会有机会把我们老祖宗的心血运离我们国家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我想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

五、布置作业

以”谁是罪人”为题写一篇随笔.

第四篇:高二语文道士塔达标测试题

道士塔

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坍弛(tān)凛冽(liè)呆滞(zhì)甘肃(sū)....B.卑微(bēi)敦煌(dūn)偌大(nuò)炊烟(cuī)....C.酝酿(niànɡ)婀娜(nuó)朔风(shuò)拎起(līnɡ)....D.官邸(dǐ)看守(kān)关卡(qiǎ)憨厚(hān)....答案:D 解析:A项,“肃”应读“sù”;B项,“偌”应读“ruò”,“炊”应读“chuī”;C项,“拎”应读“l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凛洌 倾泻 漠然 尴尬 B.雕塑 歆羡 干燥 圆寂 C.蹊跷 遗撼 倒朔 捡翻 D.启程 裂缝 肮脏 辨驳 答案:B 解析:A项,“洌”应写为“冽”;C项,“撼”应写为“憾”,“朔”应写为“溯”;D项,“辨”应写为“辩”。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________________。(2)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________________。

(3)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就是那个王圆箓!A.苍凉 品位 果然 B.悲凉 品位 竟然 C.悲凉 品味 居然 D.苍凉 品位 居然 答案:B 解析:用“悲凉”体现其“可悲”,“品味”是动词,“竟然”有反诘、讽刺之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答案:B 解析:B项中“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A项“莘莘学子”中的“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很显然跟“一位”相矛盾;C项“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不恰当;D项“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不合句意。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2001年10月7日21时20分,米卢蒂诺维奇率领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主场以1∶0战胜了阿曼队,提前两轮以B组第一的成绩昂首挺进世界杯。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关于这起振奋人心的事作了详细报道。

C.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因身边没有带清洁袋,就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区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D.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失之以软、失之以松有很大关系。答案:A 解析:B项介词搭配不当,“关于”改为“对”,“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对”表示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C项应将“用过的”三字删去;D项介宾结构不完整,应在“失之以欤”后加上“的处理方法”。

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6.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对火烧圆明园、毁我国宝的外国强盗的无比愤恨,不惜一死,要跟强盗头子拼个死活。

7.一批敦煌文献送京的情景说明了哪些问题?

答案:没有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说明清政府官员毫不珍惜这批无比珍贵的文物。另一方面,官员又极端贪婪自私,化公为私,作为个人收藏。

8.“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一句,是狠心说的;又觉“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这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答案:这是一句气话,作者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痛恨极了,发狠说出这句气话,表达自己的气愤。

9.“大哭一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清政府腐败无能,是无法保护敦煌文物的。那是一个民族极端悲惨的年代,那是一个

令人椎心疼痛的年代。

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南 京

余秋雨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色彩?历代农民起义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为天京的洪秀全那样叱咤风云,闹成如此气象?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

中华民族就其主干而言,挺身站起于黄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情景自然就变得怪异起来。南京当然也要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紧贴长江,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的强力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

这种冲撞和聚汇,激浪喧天,声势夺人。因此,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玄武湖边上的古城墙藤葛拂拂,明故宫的遗址仍可寻访,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庙的店铺重又繁密,栖霞山的秋叶年年飘落,紫金山的架势千载不移,去中山陵、灵谷寺的林阴道,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多次对南京的朋友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除了夏天太热,语言不太好听之外,我从不掩饰对南京的喜爱。

心中珍藏的千古名诗中,有不少与南京有关,其中尤以刘禹锡的《石头城》为最: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②③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再加上1000年,南京城实在是气可吞天。

10.请回答这篇散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以下两个问题的看法:(1)明、清、近代、现代的政治风云在南京表现出什么特点?(2)文中所列举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许多事在南京变得奇崛。

(2)①政治文化史染上艳丽色彩。②农民起义叱咤风云(成大气象)。③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意思对即可。)解析:(1)第一段提到六朝金粉和明、清、近代、现代。第二段专门谈“明、清、近代、现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政治事件,符合“政治风云”的范围和“在南京表现出”的要求。该段第一句话,概括了其特点,关键词是“奇崛”。

(2)首先要搞清文中列举了哪些历史事件,答案应从第二段中找,概括一下三个疑问句即可。

11.这篇散文中,(1)南京城市风貌的两大特点是什么?(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①气魄无与伦比。②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2)一个庞大民族(中华民族)的异质聚汇,或两条大河(南北文明)的强力冲撞。

解析:(1)此题答案应从第四、五段中找,考查抽取段中重要语句和概括性语句的能力。(2)产生的原因应向前文(具体指第三段)去找,因为“特点”是用“因此”来说的。12.这篇散文中,(1)选用北京、杭州与南京作比较有何作用?(2)文章结尾引用刘禹锡的《石头城》诗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①突出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特点。②揭示“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原因:南北文明汇聚。

(2)①引发读者对南京由盛而衰的历史的联想。②引出对当今南京“气可吞天”的赞颂。解析:(1)比较就是以此衬彼或以彼衬此,都是为了突出描写主体的某种特点。(2)所引内容的含意和用在文中的目的。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被外寇血洗全城”“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分别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清斗争的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的历史。B.作者借“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指出南京受到南方文明的深刻影响。

C.“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中“悲剧性体验”是反语,作者借此引出对今日南京的描写。

D.《石头城》诗中的“旧时月”,含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它是六朝繁华的见证,是繁华易逝的象征。

E.“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中的“气派”是反语,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凄凉”。答案:BD 解析:A项,“被外寇血洗全城”“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清斗争的历史”错误,是指“南京大屠杀”。C项“悲剧性体验”不是反语,文中第二段内容可以证明。E项,“气派”不是反语,“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是指刘诗意境开阔。刘诗的内容才可谓“凄凉”。

第五篇:高二语文 道士塔教案

高二语文 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

3、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记叙的史实,领会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

1、通过记述的史实,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学习文章中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运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走进敦煌莫高窟,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二 背景资料展示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中的珍贵文物—藏经洞中的珍贵文献—

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万多件,主要分藏在英.法.俄.日.美.中等13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一万多件.(出示斯坦因拍摄的藏经洞和现在的藏经洞图片)三 提问: 为什么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以致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的从外国博物院买取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镜前? 这是谁之过?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假如你是一个主持正义的法官来审判敦煌文物流失这个重大案件,你会审判哪些人,为什么? 1 王道士其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袄,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外貌:衣着—清贫 神态方面:愚昧无知

逃荒农民出身的无知道士却做了敦煌的主人,把持着灿烂的敦煌文化,让读者不得不为中国敦煌文化叹息.2 王道士做了什么?(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1)粉刷洞窟 2)砸碎雕像

这一节描写中,作者是怎样嘲讽王道士的? 作者通过合理的想像,无不调侃而又痛惜的写出了敦煌艺术被毁灭的过程.通过对王道士行动场景再现,让人读来鲜活如在眼前.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点.以生动的描述复原历史陈迹,他把握住人文科学的严肃性,对尘封于卷册书箧中的历史事件进行高超合理的艺术加工,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3)变卖文物 提问: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站在被告席上的还有谁?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他们是谁? 文化大盗斯坦因 骗走文物1万余卷 文化大盗伯希和 骗走精品6600卷 华尔纳 盗揭壁画

(出示图片)1915年,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华尔纳说:你们有这么好的文化,有这么好的敦煌,去不知道爱护.你们是谁? 满清官员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他们不保护文物的理由是什么? 运费不低

官员在干什么? 中饱私囊 茶香缕缕 真的没有运费吗?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们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敦煌文物流失案{ 王道士{破坏文物

廉价出卖文物

政府官员{放任自流

中饱私囊 馈赠佳品

国外掠夺者{欺骗

大量巧取豪夺

四 提问:假如你是一个旁听者,旁听他们盗毁敦煌文物的罪行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生读)余秋雨也有这样的情感:我好恨 恨谁? 恨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王道士(怨恨)官员(痛恨)掠夺者(愤恨)恨什么?

王道士

破坏出卖

愚昧无知

官员

放任不理

缺乏责任感 掠夺者 欺骗掠夺 贪婪 无耻

恨的实质是什么? 爱

如果可以,作者想怎样对待这些文物? 一拦住他们的车队

二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内心难以名状的痛苦

无奈 苦涩 愤懑)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五 作者是怎样看待王道士的? 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分析这两句的含义.可是,是谁铸造了这一错误? 敦煌文物被掠走,不能仅看成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国土主权尚难以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也无力保护.王道士正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怪胎,那个时代给他提供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了祸及千古的机遇.在封建社会,中国文物被破坏,被掠夺的例子是很多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被毁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 提问:面对敦煌文物的过去和现在,作何感想? 牢记历史教训,保护文化遗产

透过千年风沙,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谁来弥合这个百年的伤口? 长城的烽火已经残败,千年风沙呼啸,千年巨石无言.敦煌呼唤着一个强盛的中华,呼唤着更多的后来者.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的梦里,也许都会有一汪清清的月牙泉,都会有翩翩飞翔的飞天…… 六

课文小结: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践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文中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同时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使文章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七 布置作业

以”谁是罪人”为题写一篇随笔.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下载高二语文试卷道士塔同步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语文试卷道士塔同步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士塔》补充练习

    《道士塔》补充练习一、 请简析文章中第一段描写莫高窟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①结构上,为下文写莫高窟惨遭掠夺作铺垫;②内容上,介绍了莫高窟破落的外形以及周边萧条的环境,突出......

    《道士塔》

    导入:国庆长假,„„假如有机会去旅游,„„,莫高窟前面有一座最高最大(重读)的舍利(重读)塔,这是王道士的墓。 问题设计: 1、什么是舍利子?(我原先以为有点难,但学生对这些倒知之甚多,于是,......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看到了吗,那西边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 那愚笨......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文化苦旅》选节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冷的是人心,悲凉的是情感。 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

    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只有失去才能唤起人们的珍惜——题记 一直以来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上次去舅舅家,无 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便产生了好奇. 土黄......

    《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主备人:莫小妍 授课人:黄飞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其悲剧性。2、能力目标: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3......

    道士塔读后感

    我看余秋雨的道士塔 看了新旧两版的《道士塔》,不得不说,很有意思,在新版里,余秋雨可谓是删改了大部分,尤其是它让人有争议的部分。要让我来评论,旧版是余秋雨在见过道士塔之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