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士塔》
导入:国庆长假,„„假如有机会去旅游,„„,莫高窟前面有一座最高最大(重读)的舍利(重读)塔,这是王道士的墓。问题设计:
1、什么是舍利子?(我原先以为有点难,但学生对这些倒知之甚多,于是,我补充说了“虹化”“九华山地藏肉身不腐”)
2、你认为王道士栖息于此适合吗?(大多数学生认为不合适,认为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学生习惯看法——出卖国宝,罪大恶极,我们对于祖国的文物宝藏空前规模地流失于世界各地总是痛心疾首,这种感情表露体现出学生纯挚的爱国情感)学生习惯看法——卖国贼(板书)
更重要的是引出对王道士这个人物的定位(问题设计一环套一环)
3、为什么说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依据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被称为卖国贼,他们主要是因为哪些行为?(生:出卖领土、国家利益、文物)
4、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敦煌文物流失与哪些因素有关? A、王道士 B、满清官员 C、外国的斯、希
5、填空造句,因为王道士的 与满清官员的。在外国的斯、希的 下,敦煌文物大量流失。
6、作者认为王道士是卖国贼?他对王道士的评价集中在哪一段落?(快速阅读)找出并朗读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作者评价——小丑(板书)
7、作者把王道士看作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你是如何理解为句话的? 学生:当时社会的黑暗,国家的懦弱无能,官员的无知。
师:社会的黑暗是抽象的说法,国家的懦弱无能从哪里看出?(生,1900年满清政府)官员的无知在哪几个段落体现出?找出并朗读P57页第三部分的最后,感受作者悲凉的心境。
体会: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内在含义(哀国家之不辛,怒国人之不争气)
老师总结: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官员们,无论是县长还是学台,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是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诸多官员对国宝的态度上看,我们可以概括出——
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从历史客观角度评价王道士,他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这个问题似乎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我只好改问“如果没有王道士发现洞窟内的宝物,如果不是王道士把文物卖给外国人,结果会如何?”
生:永在地底下,或者被农民们糟蹋、或者被官员们占为己有„„
师:由于历史的偶然性,造成了一个历史的必然—一敦煌学由此诞生!在被誉为本世纪初“四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藏经洞的发现中,王道士永远是难以回避或排除的关键角色,是敦煌学产生的重要人物。历史的偶然——一个错误造就敦煌学的“开洞”鼻祖(板书)
9、从佛法的角度(这点我自己讲)
从佛法的角度,这些文物基本是唐佛道经传!佛经不是私有财产,必须广泛流通„„(可省略)佛经遇缘流通,佛法遇源流传。
我个人认为——一个不是很坏的人在无知或许无奈中做了一件功德?
过度: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事物的看法应该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甚至要设身处地评价某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
10、下面,请从—— 正面角度评价唐玄奘与鉴真 正反两面角度评价秦始皇 从反面角度评价曾国藩
11、作业:有人认为斯坦因、伯希是强盗骗子,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学者。你是怎么看待的,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心得。
教后记:前些天编写的教案还是“假、大、空”,比较难操作,但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我又作了简单处理,问题的设计从浅处着手,处处设疑,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可以说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我也有个感想,那些越教越复杂、越说越离谱、越说越糊涂的教案肯定是失败的教案,肯定是满堂灌的教法。
第二篇:《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看到了吗,那西边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
那愚笨的道士总是自作聪明,当他把洞窑壁画涂成自己觉得漂亮的样子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古迹;当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满意为止时,他不知道,他丢弃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古物;当他以贪图小利送出洞窑里所有东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仅仅一个道士,就毫不吝啬地把我国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们是该批判他的愚蠢,还是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短浅目光?一个金光闪耀的石窟,怎会让一个道士看管?还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又为什么单单吝啬于那点运费?就像作者说的“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相比较外国的那些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征集的精神,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当看到我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时,我的感情不单单可以用愤怒来形容,那种是感情高于怒与恨的。
当日本学者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对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可那些文物却不在中国。当自己的东西到了别人手里,自己研究时还需经过别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来的胶片去研究。这可谓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伤口总会被抚平的,可那个疤痕,却无法抹去„„
第三篇: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文化苦旅》选节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冷的是人心,悲凉的是情感。
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两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的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糟蹋,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道士塔》中王圆篆绝对是一个愚蠢的角色,但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让他来承担这段历史,的确是厚爱他抬举他了,他是一个小人物,他根本担负不起这样重大的责任,连替罪羊的资格都不够,但是透过他,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愚蠢的政府,一个没落的文化族群,乃至一个愚蠢的民族,一种黯淡了的文化。
偌大的一个民族,竟然让这位酷似农民的人来守卫和呵护敦煌的宝藏,一个缺乏阅历的人怎么能够对自己的责任和职务认识清楚,一个不懂得文化的精髓的人,自然就会把文化当成自己的自留地,王道士够潇洒,够气派,够大方。他不懂文化,但认识银元,他不懂守护,却知道奉送。这正如鲁迅先生写的那样,一路地送过去,一者见得博学,二者见得大度。
其实王道士也很冤枉,那么多拱手将国土和主权送出去的人,都没有受到谴责,而且堂而皇之地享受荣华富贵。王道士也很幸运,至少算得上青史留名,不过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遗臭万年。
抛却王道士不说,当时的政府做了什么?他们难道不知道敦煌是一个宝库吗?
知道,但鲜有人考虑这些,官员们大都在考虑自己的腰包是不是很鼓,皇城的关系用什么打通,有什么机会可以捞一笔„„于是,捧着宝藏的人奉献了自己的奴颜媚骨,而上官们也名正言顺地享受地方官员的孝顺,就这样一个庞大的腐败系统悄悄地蚕食了这个宝藏,就算王道士是个尽忠职守的卫士,也会淹没在这样的交易洪流中无声无息直至终了。
只运走一些东西,不打紧,但如果运走了思想和灵魂,文化的土壤就会日渐贫瘠,那时我们只能是走在无尽的沙漠中去寻找海市蜃楼了。
最怕的,不是丢了的,而是丢过之后,我们依然在丢失。
第四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学情分析
关于这课,学生的预习工作不会差,文章字面意思通俗易懂,全文没有生僻字词音。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让同学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近几年来,《道士塔》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个突出难点,这要求老师在梳理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时结合学生兴趣和理解能力讲清楚文化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的价值,并体悟作者对文化遭到劫掠的感情。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开展一堂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讨课.本文共四部分,结构比较好 把握,所以首先把握整体,再进一步分析各部分的内容从而挖掘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方式或关键词句的理解,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加深同学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思想
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思想性
余秋雨作为的这篇散文文化底蕴深厚,需要深度解析,同时在把握文化的同时了解其思想。
二、以语言感悟和品味为切入点,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文章有多处句子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在把握全文结构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余秋雨及其“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了解敦煌学。2.“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教学难点:本文中作者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一、二部分。第2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三、四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语: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2页,《道士塔》。
一作者介绍:【板书】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二释题:【板书】
(一)王道士,甘肃敦煌莫高窟与我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但这并不矛盾,文章介绍了王道士的来历。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二)圆寂塔
1.(请同学们看到彩页最后一幅图)通过看塔,对塔进行描述,了解塔的形制。2知识迁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即佛塔。
3圆寂的解释,佛教神职人员的去世用词,知识迁移,羽化,驾崩等。4道士塔
(三)莫高窟
1. 莫高窟介绍: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2. 莫高窟与道士塔的关系,道士塔的位置与莫高窟的联系,又引出王道士。
三整体把握(一)结构梳理
本文有四节,下面先给大家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每部分的小标题【板书】
1罪人塔(1-6)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7-11)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c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对学生提出来的概括语言进行评价,给予意见。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道士塔》还包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凝练的语言。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品味。
(2)探索品味
第一节设问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答案: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体现了悲凉的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答案: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他出卖了中国文物。
因为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答案:一箱箱,一车车的被国外冒险家运往国外。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答案:愤懑,痛心,气愤
第二节设问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创作走下坡路,歆羡;享受生活,贪图安逸;中国社会的衰落。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答案:破坏壁画和雕塑。真实,出发点是由其身份和他当家莫高窟的现实出发的。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一是写壁画的白,另外是写作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王道士的痛恨和对壁画的惋惜。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答案:置身历史场景,还原历史事件;白描的写作手法。
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这趟课的学习,同学们把握了余秋雨这篇散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也了解了敦煌文化及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王道士也有自己的看法。
据史料记载,王道士对敦煌的保护也做过自己的贡献,他曾冒死上书慈禧,要求政府保护敦煌文物,但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作者以文人自身的喜好,将王道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了一个历史罪人。在整篇文章当中,我们被作者带动了情绪,对王道士也恨之入骨。但是,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四、作业
《我眼中的王圆箓》不少于800字。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介绍
二释题
三整体理解课文
1罪人塔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参见教学目标1 重点难点 参见教学目标1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作者,莫高窟,及文的第一、二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道士塔》共四部分,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后面两部分,第三、第四部分。
一整体把握
(一)结构梳理
下面先给大家第三、四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板书】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三、四部分。
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学习,首先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2)探索品味 1.感情色彩
第三节设问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答案:置之不闻,缺少资金。形成鲜明对比,外国冒险家路途艰难,中国文官生活安逸。对文物的态度也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歆羡,一个是漠然。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答案:突出了文物遭受了灾难式的劫掠;还突出了外国冒险家得到文物之易,和中国文官和王道士对文物的漠然。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答案:欺骗,购买等手段; 开脱之辞:取经说,保护说。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答案:中国的文物应该留在中国,中国人也有能力保护和研究自己的文物。作者充满了满腔的爱国之情和对外国掠夺者的愤恨之情,对文物流失的深深惋惜。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中国官员: 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道士: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设问
设问:
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心情沉重,只是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
当日本友人承认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因为文物还在国外。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说明敦煌学被国际化,敦煌学是否在中国还得让国外专家承认,目的是说明敦煌学的现状。敦煌学任然需要专家们继续默默的屈辱的研究下去。
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 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2.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散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强烈的抒情意味。诗化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悲怆苍凉提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3两难境地。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为什么两难?
a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动荡,没有条件保护好文物。
b敦煌文物虽然得到了保存,但是敦煌文物却永远流失海外。
二、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与文本展开第三轮对话
所谓读文就是读人,学完了《道士塔》后,学生会对余秋雨其人其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史上,余秋雨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创意义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独创的“文化散文”不仅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而且在国内掀起一股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他的《文化苦旅》,也成为当时全国各大书城最抢手的热门书目,那么余秋雨当初创作“文化散文”的动机是什么?《文化苦旅》到底是凭借什么魅力,燃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的热情?这些问题,如果能组织学生展开一些研究和探讨,不仅能从更深层意义上加深对《道士塔》一文的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我们民族深远、博大的文明、文化,关照当代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索,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作业 《余秋雨的散文艺术》
四、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段落大意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
二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
2强烈的抒情意味
3两难境地
第五篇:《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只有失去才能唤起人们的珍惜——题记
一直以来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上次去舅舅家,无
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便产生了好奇.土黄的书皮,还未翻开书,我便已读到枯涩的味道。这类似于泛黄的纸张的色调,似乎已历
经岁月的沉淀,深沉的封面,左侧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成的黑色,这段“苦旅”必定是在过去岁月中的苦苦行径吧。
这是一本值得让人认真体会的书,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去翻阅了这本书,余秋雨先生渊
博的知识,和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最
让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说,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泪史,而敦煌莫高
窟,更是其中一个较为鲜明的例子
我的目光随着书中的脚步前进着,我驻足于莫高窟下,似乎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亲眼目睹了
莫高窟的辉煌与落寞。
曾经有一个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静的沉眠于那片土地,而一个姓王的道士的到来,打破了
它应有的沉寂,他发现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画,而他却将这些壁画送给了来自西方的“和尚”,贿赂给那些不信佛的官员,在贿赂给更高的京官,而那一个个满腹经纶的文官又为何在他们
滔滔的奏折中对莫高窟只字不提,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这片佛教圣地。
曾经的莫高窟,并没有在文化保护之内,它不比丝绸,不比青花瓷,在一个道士眼中,那些
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谓的天师与灵官,于是我们选择了遗忘,更任由那些来自西方的“游
客”将它一卷一卷,一车一车的带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们视为无价的珍品,文化的精
华的字画竟然在那个道士手中成了换来银元的交易品。在那个道士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
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这样被挥霍掉了,而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买卖
却几乎葬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而又不得不说,没有这些被我们称为“掠夺者”的人,谁又
能意识到它们的珍贵,又怎能唤起我们对文化的记忆。也许就像那些掠夺者所言,没有他们,莫高窟将成为永远的历史,而我们能做的,只有鄙夷的称他们为掠夺者。
如作者所说的那句气话,“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是啊,任何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会为
此而感到痛心。
在外国的学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时,曾几何时,那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骄傲,而诺大的中国,真的容不下这片小小的土地?
这究竟是谁的过错,是那些西洋学者,还是那个卑微的王道士,也许是我们太过于自私,我们有能力去创造辉煌,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选择遗忘,我们有能力去守护文化,却在时间的流
逝中拱手相让,我们有能力传播文化,却断送在当时无知的社会中。只因我们不懂的珍稀文
化。
直到现在,当我们只能从国外买来文献的胶卷时,当我们深感屈辱的从别人手中买回曾属于
自己的文化时,我们才意识到文化的无价,意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
而今天,为了那段历史不再重演,我们要更加努力钻研。更加懂得珍惜,让那段历史成为永
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