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理念到行动:高中语文课例研究(课例)
从理念到行动:高中语文课例研究(纲要)
戴方文
分享话题:
一、好课观: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
二、优秀语文课例展示与评价
三、如何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行为 研修课例:
一、袁湛江《道士塔》(片段)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生: “恨”。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
生:(七嘴八舌)王道士„„外国侵略者„„满清官员„„还有„„ 师:作者最恨谁呢?我们不能七嘴八舌发表意见。我将以上意见分为四类:
一、恨王派;
二、恨官派;
三、恨洋派;
四、其他。
请同学们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从文章中找依据。
恨王派
生:我觉得作者最恨的是王道士。第一,文章题目叫道士塔,它直接点出了作者最恨的人。第二,王道士把中国的一些文化遗产卖给了外国的侵略者,有些遗产从他的手中遗失,他是中国文化遗失的直接肇事者。
生:王道士最可恨。因为是他亲手将这些洞壁刷白,亲手将这些文化瑰宝砸碎,这说明王道士是这些文化瑰宝的直接破坏者。
生:我觉得这个王道士的可恨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愚昧,还在于他的自大。就是说王道士这个人物从一定角度上反映了当时更多的中国人,像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提到的那样,中国人只知道给予,却不知道拿来,而给子孙后代留下 的只是些残羹冷炙而已。所以我觉得这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是他最最可恨的地方。
师:好,她仍然坚持认为王道士是最可恨的人,但是她补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据,或者说一个观点,她认为王道士不仅愚昧,而且还什么? 生:自大。
师:不仅愚昧,而且自大。愚昧就已经很让人感觉到可恶了,是吧?愚昧再加上自大,就更可恶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恨官派
生:我觉得作者最恨的是官员。作者对官员是一种希望幻灭之后的恨。师: 为什么说是希望幻灭之后的恨?这话说得好像有味道。你解释一下。
生:作者说“请等一等,请等一等”,我想作者等的是让官员们来挽救来保护这些文物,但是官员们没有做,却在他们的客厅里面喝着香茶、攀着家常话,所以我觉得作者对官员们是一种希望幻灭之后的恨。
生:王道士是没有能力保护的,所以不能把主要的责任放到他身上,他不是主要的罪人。而那些官员,他们意识到了这些文物的价值,也有能力保护、挽救这些文物,但他们却毫无作为,因此,最令人痛恨!恨洋派
生:我认为,作者最恨的是外国侵略者。因为如果不是他们来中国掠夺的话,中国的文物就不会流落到外面去了。中国现在的那些考古研究专家就不会屈辱地向外面买那些胶片了。还有,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使那些精彩的文物从黑暗走向光明,我认为这表现他
们很无耻。生:真正负责任的应该是那些外来的文化盗贼。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王道士手里骗取了大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个斯坦因骗王道士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足迹,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的。这是编制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在欺骗王道士,王道士是无知的,他不应该担负主要的责任。其他观点
生:我不同意王道士是作者最恨的人。文中有句话: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到处可以遇见”说明类似王道士的人数不胜数。事实上,当时不论是张道士,还是李道士,他们在处理民族瑰宝时绝对不会比王道士高明多少,因此可以看出,王道士虽然是直接肇事者,但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绝不应该是个别人。
生:我同意。我也认为作者恨的并不是王道士一个人,而是类似于王道士的这一类人,甚至可以说是当时的全体国民。
总结
师:看来我们这个官司啊,一时是打不清了。遇到打不清的文字官司,怎么办呢? 生:从书本中找。
师:对,回归课文。我从课文里面找出一个重要的语句(投影): “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这个“洞穴”指的是什么?一个洞穴为什么吞吐着“中国的荣耀和耻辱”? 生:这个洞穴指的是敦煌莫高窟那个藏经洞的洞穴。
生:莫高窟里那些无价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因此说它是民族的荣耀;可是,无法保全这些瑰宝,任其流失或毁灭,却体现了民族后人的愚昧、昏庸、自私,这又是民族的耻辱。生: 如果一个大悲剧只是由极少数人造成,那这个悲剧就一定是偶然的。我觉得这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是必然的,不能把责任归到个别人身上。王道士是可恨的,但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小丑,无法担当毁灭民族文化的罪责;外国掠夺者也是可恨的,但他们毕竟是外在因素;中国的满清官员是昏庸腐败的,但是他们也仅仅是这个社会的一个个符号。师: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个悲剧的呢? 生:(沉吟)我觉得是整个民族都已经麻木、昏睡了。你看,当时,举国上下,无论下层百姓还是上层知识分子,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些瑰宝的价值,即使是叶昌炽,也不过朦朦胧胧有所感觉。而相比之下,西方那些敏锐、富有牺牲精神的探宝者让糊涂、慵懒的中国人相形见绌!当整个民族都沉沦了,才能够叫一个民族的悲剧!
师:我感到他多少读出了这篇《道士塔》的真正味道。看来,余秋雨批判的矛头,不仅仅是一些前台的小丑,还有小丑身后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生存的土壤——落后的文化意识。
二、于靖萱《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片段)
师:北固亭,引发了辛弃疾的无限遐想,他究竟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许多历史人物。
师:是的,在自己的作品中,借助一些经典的历史故事来表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这种手法叫“用典”。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典。(板书)请同学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生:一处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生:一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生:还有“人道寄奴曾住”。
生: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生: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是。
师:都找全了。看来,这首词全文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没有用典。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典故一:孙权
师: “千古江山„„”一句用了关于孙权的典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请问,作者为什么要倒装?(生无语)
师:诗词中的倒装,一是音韵格律的需要,一是为了加以强调„„ 生:(插话)我觉得是为了强调孙权是个英雄!
师:三国时的英雄很多,曹操、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为什么只提孙权? 生:京口是孙权的地盘嘛。生:孙权的东吴与当时的宋王朝很类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入侵之敌。孙权打败了侵略他的曹操,而当时统治者却偏安江南,于是作者才会发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样的感慨。
师:不难看出,作者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对统治者的指责,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典故二:刘裕
师: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气壮山河。生:叱咤风云。
生:率军北伐英姿飒爽。
师:上片作者写到的孙权、刘裕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事业都在京口起步。生:都勇敢面对北方强敌。生:都建立了伟大功业。典故三:刘义隆
师:下片用刘义隆北伐的典故。刘义隆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的北伐战争有什么特点? 生:草草。师:其结果? 生:仓皇北顾。
师:作者用刘义隆的典故想说明什么? 生:反对草率出兵。典故四:佛狸祠
师:再看下一个典故——“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给你什么感觉? 生:人多,人们在祭祀,鼓响鸦鸣,场面热闹。师:那么,当时佛狸祠在谁的统治之下? 生:金的统治。
师:是谁在那里热闹?是金人还是汉人? 生:(七嘴八舌)金人„„汉人。
师: 如果说在金的统治下,金人过着这种安定的生活,那还有什么深意? 生:应该是汉人。
生:暗示汉人早已适应金人统治,安于现状。师:作者这样写到底想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气愤。
师:对老百姓“气愤”? 生:不,应该是忧虑。
师:是啊,作者担心忧虑:如果再不抓紧北伐,那么,北方汉人的人心都会改变了。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典故五:廉颇
师: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最后一个典故,大家怎样看这一典故? 生:作者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师:对。但是廉颇的结局如何? 生:没被起用。师:作者呢? 生:也没被起用。
师: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报国无门,所以发出“凭 谁问”这一慨叹!这个典故流露出了作者的满腔悲愤。
三、邓 颇《项脊轩志》(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归有光的散文往往只是记叙一些日常琐事,却写得感情真挚,细节生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那么,本文写了什么呢?有人用“一、二、三”三个数字为纲,串起了全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三个数字后各加上几个字,来概括本文的基本内容。生:一种手法,两种情感,三个细节。
师:你主要是从文章的写法上加以提炼,值得肯定。生:一个视角,两段经历,三件往事。
师:从叙事的角度来思考,这又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生:一间书屋,两代情缘,三世变迁。师:这是从生活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生: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
师:好的。“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女性),这是比较大众 ” 化的一种概括方法,也是比较简洁、易于理解的一种概括。同学们善于开动脑筋,注意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了老师备课也没有想到的一些概括方法。
下面我们主要根据第四种概括方法,再结合其他方面来解读这篇文章。一间书屋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间书屋“项脊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本文以作者的书斋名为题,“项脊轩”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师:这篇文章在哪一段是集中描写书斋的呢? 生(众):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是一间怎样的书房? 生:狭小。
师:从哪里看出它很狭小? 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师:何谓方丈?
生:就是一丈见方的意思,说明它面积小。师: “方丈”现在是什么意思? 生:寺院里的住持。
师:对,那可是佛寺的最高领导人。据说他的办公室和寝室面积不过一丈见方。这里是古今异义。大家明白了归有光为什么将书房命名为“项脊轩”了 吗?不妨大家先摸摸自己的项脊。
生: “项脊”说明房子窄小。
师:项脊,是人的脊梁骨的最高的部分,脊梁骨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比喻意义吗? 生:比喻骨气,志气。
师:说得好。“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 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顶梁柱的人生理想。师:这间书房除了狭小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特点吗?请结合原文回答。生:还有“百年老屋——陈旧”“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漏”“日过 午已昏——阴暗”。
师:面对这样一间又小又旧、漏雨又阴暗的书房,作者是怎样改造,使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 “稍为修葺”,进行了翻新,解决了“破” “漏”的问题。前面开了四扇窗,四周砌了围墙,来映照阳光,使阴暗的小屋变得明亮了。
生:还有,在庭院中种了兰桂竹木,使环境变得更幽雅了。
师:修葺后的项脊轩的确迷人可爱,令人留恋,已不仅仅表现在不漏、明亮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能否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潜心读书时的心情? 生:轻松自在。生:怡然自乐。生:充满快乐。
两种感情
师:在这样的一间书房里潜心读书,是快乐的,可喜的,但是不是只有快乐呢?文中有一句表示作者情感的过渡句是„„ 生(众)“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
师:谁来解说一下“喜”在哪里?“悲”在何处? 生:书房读书自得其乐,这是喜。生:读书之余,看窗外夜色如画,也是喜。
生:胸怀大志,发奋读书,乐以忘忧,这是更深层的喜。师:(插话)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课文注释说,第二段删了一节作者发表感慨的文字,我找来原文看了,觉得这段文字很能说明少年归有光身居陋室胸怀大志的气度。师:非常好!那么悲呢? 生:大家庭分裂之悲。生:诸父反目成仇之悲。师:理由何在?
生:文中有“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一句,说明诸父分家后 用篱笆隔开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用实墙彻底隔开。兄弟之间如同路人,让在书房 中读书的少年归有光心中隐隐作痛。
生:写祖母„„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说到祖母,我们就进入第三环节了。三位亲人
师:祖母、母亲、妻子都与这书房有关系。作者充满着深情回忆自己生命中的三位女性。请
说一说你感受最深的一处。
生: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的话语,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写得很传神。
生:祖母离开小轩时,轻手关门的动作,自言自语的一句话: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既写出祖母对孙儿疼爱、老人爱喃喃自语等特点,又反映了祖母对孙儿读书光宗耀祖所抱的期望,形象很感人。
师:是呀,也因此,如今祖母已经去世,自己却没有实现她的愿望,每次看到她的遗物,都感到非常痛心。
生:妻子早年和自己在书房一同读书,跟着自己学写字,问“古事”,如今妻子却去世多年,只有门前所种枇杷树随风摇曳,前后对比,自然让人体会到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师:关于母亲,好像还没有同学发表意见。是不是觉得作者没有直接写母亲,因此没啥可说?(众生点头)
师: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发现了没有,对母亲的回忆,是通过谁来转述啊? 生(杂):奶娘。
师:对,家里的一个奶娘,为什么通过她来转述呢? 生(插话):因为他不记得了。
师:是啊,归有光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对母亲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因此只有靠奶娘来转述。
生(悟):我明白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印象要靠别人来转述,单就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人痛心了,更何况当年他的母亲就在这间房子旁边住着。如今,当他天天在书房读书的时候,他自然会时时想起以前那么关心自己姐弟俩的母亲了。
师:一间小书房,见证了三位亲人的真情,流露出动人的感情。文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四、吴然宏《阿Q正传》(片段)师:同学们,大家对解梦有兴趣吗? 生:(兴奋)有!
师:根据解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在白天的思维活动总是受到理智的自我压抑,在梦里这种审查机制相对松懈,于是许多欲望得以显现。这些梦中 欲望通常能够反映出比较深层的内在心理。今天,老师打算和大家一道给一个著名人物解梦,他就是鲁迅笔下的阿 Q。先看一看宣布革命后阿 Q 做的是什么梦。阿 Q 梦到了什么?
生:阿 Q 梦见自己和革命党一起革了未庄的“命”,指使小 D 等人搬了赵家和钱家的东西,想到了未庄的几个女子。
师:梦是愿望的达成,阿 Q 的这些梦体现了他的什么愿望呢? 生:梦见几个女子说明阿 Q 想要老婆。(生大笑)
师:哪位同学可以简要完整地概括一下呢?
生:阿 Q 的梦想有三个内容:一是杀人,二是抢东西,三是讨老婆。
阿 Q 因何而梦?
师:那么,阿 Q 为什么会梦到杀人、抢东西和讨老婆呢?
生:阿 Q 生活在未庄,经常受到周围人的欺辱和打骂,他杀的都是自己 的“仇人”。所以,在他心中,“革命”成功之日,就是报仇雪恨之时。
生:阿 Q 是未庄穷人中的穷人,穷得连吃的食物、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没有。
生:阿 Q 已经三十多岁了,可是还没有老婆。
师: 确实是非常不幸。但是,只是因为受到欺侮就一定要杀人来报仇吗? 没有财产没有老婆就一定要去抢夺吗?这于情于理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看来,阿 Q 是个穷凶极恶的坏人了? 生:也不是„„
师:那么,大家怎么看待一个在梦中都要杀人、抢劫的人呢?(生困惑,一时无人回答)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要 写阿 Q 的梦想?难道仅仅是为了有趣吗?
生:为了表达阿 Q 的真实想法。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鲁迅反映了生活 中的真实情形。生:为了表达某一类人的心声。师:哪一类人的心声呢? 生:未庄穷苦农民。
生:不,当时中国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生:我觉得应该将以上同学的意见结合起来。鲁迅不仅刻画了阿 Q 的典型心理,更为我们刻画了中国农民普遍的心理特点。其实,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 起义者,他们的理想和阿 Q 几乎一模一样,不外乎三点:杀人、抢财、掠女人。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杨秀清,哪一个又能逃脱?
生:对,历史上许多造反者都是这样,阿 Q 受到这种文化影响自然免不了如此。他自己不是说过“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吗?(同学大笑)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补充一点。鲁迅为什么要写小说?他自己说,“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大家是否可以再从这方面来思考鲁迅写阿 Q 的用意。
生:中国农民固然有美德,但也有许多丑恶的地方。鲁迅在这里就是要暴露中国农民身上的阴暗面。
生:鲁迅认为中国人的最根本病症不是身体的羸弱,而是精神的麻木。师:请结合阿 Q 的性格特点,来谈谈中国农民身上的“病苦”。
生:我认为,中国农民的愚昧落后表现在下面两点:要么只知道一味地忍辱负重,只知道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要么是沉迷于个人利益而不顾其他 受苦受难的民众,也就是比较自私,心胸狭隘。
师:这与阿 Q 的梦有关吗?
生: 是的。阿 Q 梦中的杀人、抢劫、抢老婆其实根本不是个人品德问题,而是民族共同的病症。
假如阿 Q 梦想成真?
师:大家想过没有,如果阿 Q 的“革命”成功了,阿 Q 还会是阿 Q 吗? 未庄会如何? 生:阿 Q 会成为未庄的又一个“赵太爷”,因为阿 Q 此时要什么就有什么,欢喜谁就要谁。生:赵太爷所做的一切,阿 Q 也会学着做一遍!生:未庄的现状将会依旧,中国的现状也将会依旧。
生:历史就没有进步,只是一次一次地循环,在原点上兜圈子。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阿 Q 就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从秦汉王朝到清末长达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农民的代表。其实,在今天,在我们身上,如果不能革除阿 Q 的弊病,恐怕阿 Q 的悲剧还将不断重演,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师:如果不想让历史再次循环,那该怎么办呢?
生:首先,要认识到阿 Q 思想的危害,鲁迅先生希望通过阿 Q 的梦让我们认识中国农民的病根问题,他是为了“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生:要用新思想取代旧思想。
五、陈钟梁《致橡树》(片段)
师:(板书:致橡树 舒婷;微笑面对由六人围坐成弧形的六组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是自读课,我们要自读的课文是舒婷的《致橡树》。自读,主要是大家自己阅读分析理解,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可以吗? 生:(齐声)可以!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读时要仔细些,并且要看一看课文的自读提示。
师:(几分钟后)这个女同学举手了,请你先读,要不要到前面来?(该生走到台前朗读)师:这个同学读得非常好!节奏、情感都把握得很不错,读出了诗人对爱情的观念。不过,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在读“不,这些都还不够”时读得比较柔弱,为什么你这样处理?为什么你不读成 “不,这些都还不够!” 这样的强烈语调? 你这样读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生:(思索,片刻)我觉得这样读感情深挚。师:你能够结合诗歌内容具体来讲一讲吗? 生:这样读,是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
师:既然是否定,按说就应该强烈一点,读成“不,这些都还不够!”为什么反而要弱化语调呢?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句怎样读才会更好,为什么?(学生开始 纷纷议论,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生: 我们这一组认为这一句是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下面的诗句则是提出自己的新的爱情观,所以还是要读得响亮一些、强烈一些才好。生:我们认为这一句朗读时语调应该弱化,这样读对感情的深化很有作用。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认为这一句读得弱化好一些。强烈的语调,显得急促,没有回旋的余地,给人一种被悬在空中的感觉,不实在,所以,弱化语调的读法更好。
师: 很好!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刚才对问题的思考很深入,回答得很好!这里到底读的语调强化好,还是弱化好,我在读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这里读得弱化,到下面再逐渐强烈起来,这样处理,也是很有道理的。为了后面的扬,前边应该怎样呢? 生:先抑。
师:对,先抑,然后再扬。但作者的感情到底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诗歌前半部分的几句“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中有两种 态度——“攀援” “痴情”,从诗句本身来看,作者认为这两种态度是全错呢还是部分错误呢? 生:全错了,所以诗人要彻底否定,诗人才会说“绝不像”。
师:接下来的“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险峰”中的“泉源”和“险峰”,也是全错的吗? 生:(议论)不全错的,诗人说“不止像”,就说明有一部分“像”,但还不够。
师:因此,这几句前后构成排比,否定的情感好像逐步在弱化,对不对呀?所以,后面读轻一些也是可以的。对吧?当然,同学们处理成强调的语气也可以,关键是你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六、钱梦龙《愚公移山》实录片段 师: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 “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 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学生朗读)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 “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不一样。愚公妻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 “如„„何” 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 “其” 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师:讲得好。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 “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 “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的这个问题当时没解决,后来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 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 “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 一样吗?不一样。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生:讽刺。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 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
七、范蕾《项羽之死》(完整)(PPT展示照片)师:此二者为谁? 生(齐):项羽,刘邦。
师:对,楚汉双雄项羽刘邦是也!一个是将门之虎,一个是寒门之子;一个是所向披靡的大将军,一个是望风而逃的小亭长;都有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野心和魄力。而最终一个乌江自刎,落得个悲情收场;一个威加海内,开启了大汉辉煌。为何?一样的事业,不一样的结局;一样的雄心,不一样的性格(PPT展示)。那么楚汉之争即将落幕之时,项王会怎样出演这人生的最后一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项羽之死》。
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根据画面的提示,以地点+事件的格式,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
生: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师:很好,首先来看垓下之围,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再现项王悲情形象”。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历来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经典题材,现在,我们也请两位同学来配合再现末路时的项王。班长大人营造氛围,朗读叙述文字;王子羽(又是王子又是项羽,非你莫属)走上台前,出演绝境中的项王。四面楚歌声已起,有请!
(学生展示)
师:感谢两位同学!一个问题“表演到位吗?” 生:到位——
师:实乃“汝同窗之美汝者,私汝也!”请大家根据文中对项王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对刚才的表演做出具体的评价。
生:我觉得好!首先有一句“项王乃大惊”,王子羽同学把这种“惊”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他有意识的把语气加强!另外,他的《垓下歌》的语气起伏不错,“力拔山兮气盖世”读出了霸气豪情,“时不利兮骓不逝”读出了悲壮无奈,“骓不逝兮„„”读出了凄楚哀伤的感觉。生:我觉得他的感情还不够,霸王别姬应该是更加凄怆悲凉,又有许多复杂的情绪的。师:好,那你来读一遍试试!生读。
师:好!请坐。其他还有吗?对照文中的动作神态描写具体分析!
生:我觉得他设计背过身去表演有点不恰当,文中就是有动作提示的,像起、饮、歌、就没有表现出来了。这对表现项王当时的心境就做得不够了。师:非常好!惊,吃惊。起,站起来,为什么? 生:紧张,担心!师:饮,喝,喝什么? 生:酒。
师:为什么喝酒? 生:借酒浇愁!
师:是啊!高傲自恃的项王也会惶恐不安,愁肠满怀啊!生:还有一个,文中有“泣数行下”,他在表演的时候没有哭!师:对!还有很关键的“泣”字。
师:惊、起、饮、歌、泣,一“歌”一“泣”之中是多么复杂的情感啊!想到分封天下的霸气豪情,想到被围垓下的无奈悲怆,想到追随自己多年的宝马美人,喑呜叱咤、千人皆废的霸王也至于—“泣数行下”。无情未必真豪杰,落泪如何不丈夫,这一连串的动作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情无欲的神,而是一个真实、丰富、充满情感的人,正是他的铁骨且柔肠,才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
师:柔情的项王在战场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让我们进入东城快战,完成第二个环节“描摩项王神态动作”。大家先看2、3 两段中项王说了几句话? 生:3句!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三句话读一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瞻前顾后,根据前后文的内容,特别是项王自己所说三句话的内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在横线处填入项王的神态、动作描写,并说明理由。六个同学一个小组展开讨论,确定中心发言人,但每个同学都要动笔写!(附:题板)
1、项王自度不得脱。项王 乃谓其骑曰:„„
2、项王 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3、项王
曰:“何如?”
生:我们填的第一处,项王“捶胸顿足,蹙眉,无奈的摇摇头”因为后文中有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认为自己的失败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上天不眷顾他,毁了他一世伟业,所以他有无奈。捶胸顿足,蹙眉也是说他对上天的不满和无奈。师:很好!有其他小组补充吗?
生:我们写的是项王“乃上前捋须长叹,望汉军”,因为前文说他被汉军几千人围困在这里,项王看着汉军,悲凉而霸气的说了后面的话。师:好,这两位同学都着眼于项王此时的无奈凄凉的心境,有捶胸顿足,有仰天长叹,叹息„„来,看这位同学还有什么补充? 生:我们写的是“感慨万千,不甘”,其中感慨万千是因为这时项王的情绪很复杂,有前面的同学说的怪上天的无奈,也有一种狂妄,而这也构成了他末路英雄的形象。不甘也正是因为他本是世间少有的英雄而今却落得如此地步,所以有悲愤有怨恨!感慨之中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师:非常好,几位同学的见解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而最后这位同学的分析更是集前两位之长,在“仰天长叹,感概万千”之间读出了无奈、不甘、悲愤„„和项王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他在叹些什么呢?叹兵少食尽,叹处境凄凉,叹刚才同学说到的天意弄人„„但在项王这些话语中只有叹吗?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遍,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补充!师生齐读。
师:读出来没有?好,你来说!
生:我觉得还有一种匹夫之勇,因为他一直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形象,而此时他要证明自己还是个英雄,仍然有英雄的豪情,只是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已!
师:精彩,所以我们还要表现出项王身当绝境却毫无萎靡绝望的勇敢和决绝来,可以用什么动作或神态来体现? 生:挥手!
师:挥手?手中有什么? 生:宝剑
师:那就可以„„ 生:拔剑向天!
师:有气势!很好!同学们第一空的完成度非常高,继续!
生:第二空我们填的是项王“回望汉军,满脸轻蔑,转而拔剑,自信满满”,一来项王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向来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从他说“吾为公取彼一将”就可以看出。二来他也要振奋士气。
师:很好!条理清晰,思路完整。你带着这种情绪读一读!生读。
生:我们写的项王“仰天瞋目,带着一股豪情与悲壮”,因为前面他说起兵至今八岁矣„„而今垓下被困,自知不可脱,也要豪情万丈。
师:两位同学都很不错,项王抱着死战之决心,自信满满,豪情万丈!最后一处!“何如?” 生:我们填的是项王“双眉舒缓,高举宝剑,放声大笑”,因为前面他向部下承诺“吾为公取彼一将”后面他真的斩杀了很多汉军,自己这边损失只两人,所以他在这里应该是很霸气,所以大笑。
师: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众人):豪迈!自信!霸气!得意!骄傲!师:很好!豪迈骄傲得意的笑啊,言辞之间,我们看到项王对自己的武功和战斗力极其自信,这是项王的自我夸耀,还是他确有其才呢? 生:确有其才!
师:那就请从第3段中找出几处侧面描写的句子来证明这一点!先找到就站起来说!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生: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具惊,辟易数里。师:好!大家齐读一遍!这里项王是什么形象?
生:勇猛的英雄,好像气场就能压倒别人!
师:好!气场强大啊!项王一声呵,汉军皆披靡!他将这场敌众我寡的绝境之战打得是气壮山河风云变色!然而我还是要问,这样的项王像一个“帝王”吗?你看他冲锋在前、一马当先,他勇猛难当、无人能敌,他在自己的部下面前得意邀功“看我何如?”像“帝王”吗? 生:不怎么像!师:那更像什么呢? 生(众人):将军!战士!战神!
师:战神!说得好!项羽心中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让他对战争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将自己定位成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而非深沉谋划的君王。这就是所谓人生的错位么?正如“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我们的项王也是“做个战神真绝代,可惜薄命为帝王”!正是这错误的人生定位,让项王至死不明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只能反复嗟叹:“天之亡我!天之亡我!”
师:项王的错位人生会走向怎样的结局?看最后一个部分乌江自刎,完成第三个环节:揣摩项王心理变化!既然是变化,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项王的心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现在,我来读叙述语言,女生读亭长的话,男生当然就是项王们了,要读出项王的气势来。读完之后大家告诉我答案!师生朗读。
学生七嘴八舌各有说法。
师:请同学们再齐读第一句话!抓住关键词!师:什么变化?
生:欲渡变成了拒渡!
师:对!那用项王自己的话回答我,为什么拒渡? 生:他说“天之亡我”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生:无颜见江东父老了!大家跟着自己打江山,现在人都死了,再也没脸回去了。师:两个理由哪个更充分呢?
生:无颜见江东父老,因为“天之亡我”在他欲渡之前就已经说过多次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刚才还找了一条“籍独不愧于心乎?”他对家乡父老心中有愧!
师:哦„„项王觉得对江东父老心中有愧!很好!大家再找找看,自刎前的项王这满副的柔肠只是对江东父老吗?对其他出现的人和事呢?找到的同学直接起来说!生:我找到的是对亭长!项王把马送给了他,还跟他说了掏心窝的话。师:很好,尊其“长者”,赠马。
生:那我想说的就是马,项王觉得不忍杀之,送给了亭长!生:我还想说一个,不知道合不合适。师:请讲!
生:大叛徒吕马童,他明明是个大叛徒、真小人,项王还说“吾为若德”,还把自己的头赐给他,让他去领奖!
师:大叛徒、真小人!说得好!蝼蚁之微,泰山之高,对比何其鲜明!
师:大家可有发现,项王做出拒渡、赠马、赐头这些近乎柔情的选择都是在一个关键的人说了几句关键的话之后!谁? 生(异口同声):亭长!
师:好!我们要更深入的了解项王的内心就一定要分析,亭长的话是怎样刺激或者说打动了项王,改变了其“欲渡”的初衷呢?我再来给大家朗读一遍亭长的话,而你们都是项王,请细细体会,告诉我你的感受!师范读。
师:项王们,你们是如何感受?
生:我听完就觉得项王像是落荒而逃的落水狗!师:何出此言?
生:因为说什么“江东虽小„„亦足王也!”而项王是要称霸天下的,这话提醒了他,回去的话,就只那么点地那么点人了,让他更后悔错过了曾经的辉煌。后面又说“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会觉得自己是落荒而逃,他不会想要这样的感觉。师:说得很好!还有谁?
生:我想接着这点说一下,亭长说的这些话,本来是对项王的支持,可是项王听来可能会觉得自己狼狈不堪,要靠一个小小的亭长来可怜,来保护,甚至得躲在小船里仓皇逃跑,他堂堂西楚霸王怎么忍受的了呢?
师:说得太好了,大丈夫可以被人爱,可以被人恨,不能被人怜,可以站着倒下,不能跪着求生。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赞同刚才同学说的,这江东对项王曾经的辉煌事业而言微不足道,第二是心理的问题,刚才老师说了,项王对自己的定位发生了错误,他不适合做帝王,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和宝马都没有办法保护,这对男子来说也是莫大的屈辱。那他可能对以后在江东东山再起,争夺帝位也失去了信心。
生:我补充一点,亭长说江东之地和家乡父老都愿意陪项王东山再起,都是对项王的宽容和期待,而刚才同学说项王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追随自己的江东子弟也死光了,那他可能也会想到回江东,刘邦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等待自己家乡父老的不又是血腥屠戮和残杀吗?自己能保护他们吗? 师:很精彩!柔情的选择,避免贻害江东,生灵涂炭。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无论如何,对此刻的项王而言,这都是一种高贵的选择,他拒绝了逃命的快船,拒绝了同情和宽容;也放弃了争斗、屠戮,再为枭雄的机会,选择了“生当作人杰„„” 生:死亦为鬼雄!师:项王只能死在自己的宝剑之下,用鲜血淋洗出高贵的灵魂。此刻,让我们齐背《垓下歌》,体味项王那壮烈苍凉的吟啸!(师生齐读)
师:项王啊!我想对你说,做皇帝是权谋和诡计催生的蝙蝠,柔情磊落的英雄无缘这个“尊讳”,对你而言,失败和死亡,不是一个英雄的毁灭,而是一个英雄的诞生!!下课!同学们再见!附板书
项羽之死
司马迁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神? 帝王? 枭雄?
人!战神!鬼雄!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黄陂一中 陈琪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一般程序是:
⑴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种个性问题,不具代表性的,也可能是一种共性问题。
⑵设计——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方案,写一个新教案。
⑶行动——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根据设计的新方案进行研讨。(上研讨课)
⑷反思——收集教学反应、调查教学实际效果。⑸评议、研讨、进行评估(分析成败的原因)⑹发现新问题,进行新一轮行动研究。
做课例要以主题为引领,只有抓住这根线,才能使课例这只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做课例要从观察点着眼,在课堂中洞察,在教学中取证,在研讨中生成,在课例中积蓄。只有经过“三实践两反思“的磨砺,才能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最后形成经验,让成长与成果同步。
通过学习,我对课例研修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例研修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促进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这类研修活动与平时的教研活动比较接近,但是要比平时的听课、评课之类的教研活动要更深入、更系统。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强调的是从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出发,教师集体通过行动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观课、议课教师与执教者一道设计、反思和再设计、再反思,寻找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调整教学行为。”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本学期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有关课例研修方面的理论文章,认真领会课例研修的真正内涵。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课例研究
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课例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人类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们对对阅读的认知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 2000年颁布的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可以看出对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在145万字以上。语文教材按每册平均25课,平均每课800字计算,一册语文书约有2万字。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多阅读24万字左右,还不足课标要求总量的零头,如何高效、快速的缩短这惊人的差距,达到课标要求的保底数字?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具体的要求。目前,我们的课内拓展阅读的现状怎么样呢?笔者对本校各年级的课内拓展阅读的开展进行了一番调查、访问、听课,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拓展阅读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采用一篇课文加一篇(组)阅读材料或是由课文出发推荐阅读原著的形式;选材不精,拓展无度,随便加,想到哪个,就用哪个,根本不去考虑是否适合该年级阅读;忽视课文的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结果导致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读不熟;还有的没有很好的理解与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任意拓展延伸,这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销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叶老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例子。”怎样遵循语文教学的这一基本规律,用好这个“例子”,进行课内拓展阅读,真正让学生在这短短的几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量,达到课标的阅读要求?鉴于本人任课年级的实际情况,为此,本人提出“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课例研究”这一课题。
核心概念课内拓展阅读:是指教师以语文教材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某一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向周边辐射,去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理解的教学策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师在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阅读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某一重点进行相关迁移延伸、联系比较、发现创新,对课内阅读进行强化、拓展,做到“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l.所要解决的问题
1、找出导致拓展阅读教学现状不佳的本质原因。
2、探究出切实可行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的基本类型、途径。
3、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读写思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将拓展材料整理成册,成为与教材并行的新的阅读体系,供其他年级借鉴。
课题研究的意义
1、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夯实其文化沉淀。
2、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普查我校学生自律方面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l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与质的调查研究
2、普查我校开展语文课内内阅读拓展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
3、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基本类型
4、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有效途径
5、探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拓展阅读中的作用
6、探究拓展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l
研究方法 ①调查访问法。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状况采用调查和观察法;在该课题研究之初,对本校语文教师、学生作一次关于“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调查和访问,更深入地了解“语文课内阅读拓展”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②课例研究法。以某一课教学为例,边研究边实践
③经验总结法。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l
阅读莫雷著《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北就师范大学出版社。每天阅读30-40分钟。(完成时间:2008年9月—11月下旬)
l
阅读窦桂梅著《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每天保证30-60分钟的阅读时间。(完成时间:2008年11月下旬—2009年1月)
l
阅读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每天阅读40-60分钟。(完成时间:2009年2月—5月)
l
阅读有关阅读教学的文章,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坚持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徐州教育科研》、《成才导报》、《语文教学通讯》、《科研网站》等教育报刊杂志,并及时购买有关阅读教学的论著,深入细致地进行潜读感悟、体会与反思。(完成时间2008年9月—2009年7月)
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l
每周撰写1-2篇阅读心得,每月一篇阅读随笔,研究过程中完成读书笔记不少于6万字。分别在县、市教育信息网建立课题博客,及时发布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
l
课例1:《苏教版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的拓展阅读设计与反思》(完成时间:2008年10月)
l
课例2:《〈螳螂捕蝉〉拓展阅读实录与反思》(完成时间:2009年4月)
第四篇:高中数学组课例研究总结
高中数学组课例研究总结
本学期我校举行“最满意的一节课”课例研究活动,在学校领导和刘校长的亲自指导下及数学组全体成员的支持下,现已圆满结束,现将数学组新授课课例研究总结如下:
1、将学习目标修改为更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过程的方法。通过各种数学形式、手段,借助各种媒体手段,揭示和研究数学概念、公式的本质属性,通过数学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在上课时增加课题导入,即情景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生活实例、情景问题或已有的旧知识复习做好铺垫,结合学习实际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本组坚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一定数量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的感性材料来引入,或由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引入,力求做到从感知到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一系列问题或提供相关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要复习已有知识,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以吸引学生高度注意。
3、将以往自主学习新知预习变为与本节课有关和要用的知识、公式的回顾及简单新知的预习,这样为学习新课打定基础,同时体现减轻学生的预习任务。
4、探究环节中各个探究问题之间增加了过度问题或过渡语,使探究环节更流畅,更自然,本组共同设计好一系列高效过渡问题或准备好一些过渡性事例,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和完善,在学生对概念、公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对存在的疑惑先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表述自己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认识,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修改、完善,补充升华。最后让学生自己描述要学习的概念和公式。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与艰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自主完成本节课典型例题,小组内展示、交流、讨论,修正错误,优化解题方法,完善解题步骤,各自整理出来,展示在黑板上。教师点拨时说明要注意的问题,规范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另外,对于部分难题和典型题,教师有必要进行板演,同时引导学生一块去完成,这样起到一定示范的效果,也对学生的思维进步拓展。对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延伸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概念及公式,在学生展示及讲解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提炼、升华。
5、训练检测环节由原来的多而难转化为现在的少而精,体现数学的起点低,视点高,密度高的训练理念,对于部分新课将变式训练与训练检测合二为一,整合试题,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一般我们的训练题一般可分为三类:①围绕“懂”来安排练习,以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公式;②围绕“会”来安排练习,目的是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实现由“懂”到 “会”的转化;③围绕“熟”来安排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到练习题与例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优化解题方法,提高学生掌握程度。
6、总结升华:由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对概念、公式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对解题策略、思想方法进行点拨。
二、下学期的设想
下学期继续研究本组新授课在学校“四步12法”的教学模式下的优化,使数学课更加趣味化和高效化。
同时研究其他课型,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提高每位同志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达到学生更喜欢上数学课的目的,使数学课更加趣味性和高效性
第五篇:高中语文课例研修心得
有效提问——打开语文教学大门的钥匙
课例研修心得
河北馆陶一中 蒋春涛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年4月,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生开展的高中语文课例研修活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受益颇多。
从4月7日第一次集体备课到4月14日第三轮备课、上课,我们研修小组的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业务水平,我们每位参与课例研修的老师在正式录课之前都对上次课进行了评课和反思,集小组的共同智慧认真组织下一次课。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观察议课,所以“三课两反思”的研究,我们实际进行了三备三评三反思。在观课中我负责的是课堂教师教学的观察,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真实、客观地呈现,使我对新课堂的实践层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课例研修的主题是“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问题探究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知识建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不断的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河北师大实习教师王怀亮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李清照词两首》,交给了学生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在整理课堂实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堂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这个问题,自己从前从未留意过,也没有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通过这次小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反思我对课堂提问有了新的认识:
1、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课堂训练目标,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在一堂课中,课文重点部分的教学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教学要求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紧扣教学重点提问便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王怀亮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李清照词两首》的时候,就紧紧扣住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以及导致这种“愁”情不同的原因生发出了一系列问题,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这种鉴赏诗词的方法。最终在第三轮授课中,完美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2、提问要以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为基础。
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鉴赏这两首词,是这次课例研修的主要形式。课堂提问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多采用第一种形式,而忽略了后两种。而在这次课例研修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和实践了上述三种课堂提问的形式。首先以板书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问题简单明了,融入作者、作品、诗词回顾等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采用教师抛给学生问题,学生提问老师,小组内相互探讨、提问等方式,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一步步推进教学的有序、有效展开。例如,教师提问:同学们最喜爱的诗句是哪一句?这两首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等等都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和回答。学生则把理解中的难点反馈给老师,对教师提出了问题。各小组内部先合作探究,各自把鉴赏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部先解
答,解答不了的小组选出代表提出问题,由其他小组来解答。例如当小组讨论到:“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句时,对“凉”字的含义和包含的情感的理解。分析鉴赏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时,对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的理解,就是通过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互问互答的形式得以很好的解决的。
3、抓住课堂时机及时有效提问。及时的提问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尾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把一些抽象的问题放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就会使事情变得简单得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赏析《醉花阴》下片时,教师就针对“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妙处让学生联系季节,菊花的形态来赏析。并同时引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同学们熟悉的诗句加以解释,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把握了。
当然在前两次授课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课堂提问是无效的,例如:提问指向不明,目标性不明显;过于简单,提问缺少深度;提问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提问过多、过细抑制了学生的思路。
总之,通过课例研修这种新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课两反思的教学模式,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以后的课堂教学将大有裨益。而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十分重要。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
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最后十分感谢河北师大第十六届顶岗实习的语文团队,是他们带来了新的课堂形式和教研模式。在这里预祝他们工作愉快,语文教学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