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本书的读后感字
一本书的读后感字
篇一:一本书的读后感字范文
近些天,爸爸给我购进了一套书,名叫《百年百部》。据说还是世纪好书呢!我迫不急待地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在其中我看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个故事名叫《人与狼》,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只狼捡到了一个被人所抛弃的男婴,因为膝下无子,就把他带回去,哺给他狼奶,待他就像待自己亲生儿女,那个婴儿白白胖胖的,眉毛上有一颗特别醒目的黑痣,时间一长,他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感情。小荷作文网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眨眼就是两年时间。这时的母狼更辛苦了,不仅要每天出去捕食,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保护男婴的生命安全,不让其它野兽来偷袭。可是再警觉的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有一天,趁狼外出捕食,有一个进山打猎的猎人碰巧看到了这个在狼窝里的孩子,因为也无儿无女,便把这个孩子抱回了他的家来养育他,并教给他关于打猎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小荷作文网
时间就如流水般哗哗逝去,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男婴也变成了一位年轻英俊的优秀猎手。这一天,老猎人六十大寿,请来了他的所有朋友。老猎人正在兴头上,便叫小伙子出去打猎,拿回来猎物给客人们展示展示、助助兴。于是小伙子就跨上骏马,带上弓箭出发了。
他在野外打到了一大堆小动物,有麻雀、野兔、山鸡等。正当他准备班师回朝时,忽然有一只狼闯入他的视线,这使他激动不已,对准那只狼拉满了弓。老猎人曾经说过,真正的猎人都要打一匹狼来显示自己的水平。可他马上扫兴极了,因为他发现这是一匹萎靡不振年老的母狼。本来沮丧的他想放弃,但他还是想,打一只狼就是好样的。于是就把箭向那只狼射去,可箭只射在狼的前腿上,狼一惊,带着箭伤向前逃去,小伙子紧追不舍。狼逃着逃着,竟逃到悬崖上了。小伙子步步紧逼,把狼逼到了悬崖边上。正当狼绝望时,突然认出了小伙子眉毛上的那颗黑痣。顿时它表现出久别重逢的喜悦,狂热地扑向对方,想要拥抱对方。可正当它跳起来时,一支箭却洞穿了它的胸膛,使它直挺挺地倒下悬崖,在它掉下悬崖的一瞬间,它嗷叫了一声,饱含慈爱和欣慰,却没有半丝抱怨。正是这声嗷叫,使小伙子愣了一下,勾起了他对往事的记忆。当他明白一切后,疯狂地用弓狠抽了几下马臀部,马嘶叫一声,载着他奔向悬崖。“妈妈!”这是他第一次喊,也是最后一次喊狼妈妈。这洪亮的声音将会永远在悬崖里回荡、回荡……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同时更为《百年百部》这套书之好感到震惊。虽然我还没有读完,但它其中的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都写得栩栩如生,让人觉得身临其境,便可知其一整套书的魅力是深不可测的。“《百年百部》真不愧是一个世纪的文学瑰宝啊!”这句话是我发自肺腑之音。希望听完我对这套书的介绍后,你也会感受和理解到这套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及其精华所在。
篇二:一本书的读后感字范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著名探险故事书,它便是史帝文生所著的《金银岛》了。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杰夫。何金斯是一个小男孩,他渴望并且热衷於出海寻宝。有一次,他到了金银岛寻宝,与海盗、水手打交道,亲身体验到船员之间真诚、忠实、虚伪、残暴的种种现象,目睹了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读了这本探险故事,使我感触良多。主人翁杰夫。何金斯原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孩子。父亲去世后,他便开始了探险。在探险之旅中,初时杰夫只是一个船舱裏的服务生,但他却勇於与敌人搏斗,后来更从海盗手中夺回大船,并自命为新任船长。虽然杰夫。何金斯经常易於冲动,但他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过人胆识,足以令我佩服不已。杰夫。何金斯凭著勇气与胆识,由一个胆小怕事的小男孩变成一位夺回大船的英雄。而我们有时遇到难题,便自乱阵脚,不努力探讨解决的办法。试想想,若我们也有杰夫那种勇於尝试和敢於探索的精神,许多难题不是都能迎刃而解吗?
在故事结尾,杰夫返航后,并没提到他分到多少财宝,他反而发誓再也不去寻宝了。还时常受到噩梦困扰,梦见大海和金币。金币令杰夫做噩梦,而不是富贵梦;一味追求物质的满足,最终只是徒劳;贪婪和欲望永远不会带来美好的生活。如果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便不会发生一些野心家为争夺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事情了。
第二篇:《一本书》读后感
我在无意中看见了掉落在角落的纸页,被皮筋捆成一摞,有字典一般厚,一本书的读后感。我把这一摞纸页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然后如饥似渴地开始在这些纸页上咬文嚼字,纸张很薄,有点类似于那种纸钱,早已泛黄,爸爸恰好从书房出来,看见了我正在看这一摞纸,就说:“孩子,你不知道吧。这是我一个作家朋友的手稿,看看或许对你有益,但是对我来说是毫无用处了。”我低头看看这份手稿,充满了疑虑,于是我带着好奇一口气读完了手稿。
这是看似像是讲述宇宙的猜想并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实与其说是一篇精彩的百科知识,不如说是一部杂文,我从作家的语言中读出他并非是想要讲述宇宙,而是要通过宇宙去说明旧社会的封闭与现实生活的低贱。爸爸说:“这份手稿叫《普林(作家朋友的名字)猜想》。”由此看得出,这位热爱写作的人是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先生。
不多说废话,我来谈谈这份手稿。我最喜欢里面的人物,被普林先生描绘得有血有肉,我喜欢柯丽丽,她虽然自尊心很强,但是她拥有探索精神。我们就应该像柯丽丽学习,什么事情都要钻研到底,不可以放弃。就像大海里的礁石一样,无论海浪有多么大,都会坚持地站在那里。我佩服阿斯达教授的智慧,他研究出了宝藏的根源还挖掘了海底的资源,和他的小组成员去宇宙探索,与外星人交流,使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是啊我们面对困难如果想要迎刃而解就得有智慧,想要有智慧就得多观察多思考。
读完了这本书,思绪连篇……
第三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为了拓展我们的视野、教会我们怎样好好地阅读一本书,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养,我们集体就《如何阅读一本书》进行了学习研究。阅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希望我们能用心的去看,从中学会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能够使我们在平常的阅读中专心一点、速度提高一点,而且还要在速度快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质量,要理解他到底是在给我们讲些什么,但是正如我开篇说的那样,当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那确实引不起我多大的兴趣,不仅如此,反而觉得是枯燥乏味。因为我觉得这里面写得太死板了,一看就是那种叫人很快入睡的书,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没想到的是,我不仅把它给看完了,而且还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很值得人回味,最重要的是,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是我增加了许多见识于不同的观念。通过阅读和分析,认识到正像作者看待的那样,每本书都像一个人,美丽的封面之下都有着一套自己的骨架,肌肉包裹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盛装而来,而作为读者的我们,需要有一双犀利的透视眼,看到盛装下的骨架,这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内涵的基础。
本书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就说“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想要阅读书的人。说得更具体一点,这本书就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他这首先就让我们了解到本书是为何而写的,让我们为能够进一步的阅读打下一个基础。本书中提到阅读的规则就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阅读,就像是非辅助性的自我发现学习。而且阅读应该分层次而阅读,阅读共分为四层——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主要讲解针对一本好书我们该怎样阅读,讲求的是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阅读的目的,展开来说吧,阅读的目的就是提升心智的活力和成长,就此呢,作者作了很深刻的讲解:“如果我们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和心灵就会停止成长。当我们停止成长时,也就迈向了死亡。”
如果说每本书都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你顺利抵达,满载而归,不至于迷失途中。它时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就像棒球比赛中的捕手,尽可能接住投手投来的任何球,捕捉作者传递过来的每一个讯息。至此,读书才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智力游戏,成为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是本工具书,在指导人们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亦贯穿着作者关于读书的理念。
希望藉由吸收《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技巧,大家都能够自在的徜徉在阅读的殿堂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利用让自己的心智与生命时时有所启发、领悟,当一个快乐的阅读人。
第四篇: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暑假在家闲来无事,就把以前在上学买的书整理一下,发现有好多书自己竟然没有好好的读完,都是听老师说要看什么书自己去买来了,结果随便翻几页就扔在那里。心里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就决定在这个假期里好好弥补一下。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我思故我在” 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
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在图书馆里,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很薄的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出色。
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混混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抽烟酗酒,不求上进,但是,他还不至于沦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为在他心底,一直还存有美丽而遥远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象。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酒吧、卡拉OK、棋牌室开始人流如潮,网吧、游戏机房中学生不断,所谓新新人类疯狂地迷恋上了摇头丸、K粉等毒品„„
天啊!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新生力量,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从小我们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想当科学家、医生、护士、老师„„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难道我们年轻人就该让生活变得如此混沌?是的,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吧!
第五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初步了解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由美国著名作者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著作,在出版一年多时间里高居全美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并且风行七十年不衰,印证了该书的优秀与极高的可读性。
在文章开头的译序部分,译者郝明义就提到了他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缘分。在电影《益智游戏》中出现《如何阅读一本书》及其作者之一查尔斯·范多伦,间接说明了该书不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还讲述了两位作者之间的故事以及本书的形成状况,也说明了该书成书极具故事性与趣味性。郝明义还提道:“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并且,本书从头到尾都显露出两位作者对教育阅读的用心之深、视野之广,更是印证了本书对读者的价值之高、收获之丰。
结合本人的真实经历,我认为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序言中“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法国学者巴斯卡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这两句话。这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是阅读速度与阅读收获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这可能是作者写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初衷并且想表达的观点之一吧。作者指出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有时候要读得慢一点,有时候要读得快一点。而这也是于我个人而言真正关注并且想为之作出看法的问题。在两周一本书的读书任务中,我一直是那个挣扎求生的角色。因为对于我这种阅读小白来说,看不下书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我曾探讨过这个问题,但还是没有太好的答案。可能是因为阅读基础的薄弱,也可能是因为阅读兴趣的缺乏,但当我读到这两句话,我有了新的想法:看不下书会不会与阅读效率也有关系?
什么是阅读效率呢?我简单地认为阅读效率就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合理地阅读一本书,并且获得合理的收获。搜狗百科对阅读效率的解释是:阅读效率是指阅读书籍时的效率。阅读效率与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因素相关。光有速度没有理解率或理解率很高而速度上不去,都不会有阅读效率。
我认为我目前就受困于前者的障碍中,致使我缺乏阅读效率。在以前的阅读经历中,虽然是比较少的经历,但是我是能够在合理的阅读时间与合理的阅读篇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与收获的。想起高中校长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敢于慢下来做一件事的人,往往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往小的方面讲,倘若拥有自己舒适的阅读节奏,那么合理地慢下来,何尝不会对阅读有更好的帮助呢?可是当这种舒服的节奏被打破,当所有的书都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时,阅读的享受就变成了一种任务、一种束缚。随之而来的便是阅读效率的低下,这种情况下阅读的收获就十分有限了,而且可能还会让像我这样的人更加抵触阅读、更加看不下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吧。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像我这样的群体能拥有更加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来阅读的话,我们的阅读效率会不会提高呢?我们会不会变得更乐于接受并享受阅读呢?毕竟这时的我们能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阅读,并且享受纯粹的阅读带给我们的愉悦啊。我以上所说,并不是想批判我们这种读书制度不合理,我只是想表达我作为一个挣扎者角色的心声并满怀憧憬希望现实情况能有所改变的想法。
再回到书中本身。全书从阅读的层次、阅读层次的说明、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个方向作为基本的骨干,将阅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说明、检讨与建议。
在阅读的层次上,作者从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入手,简略地说明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详细的介绍了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从浅到深分别是基础阅读(理解字面意思)、检视阅读(速读、略读以了解主旨)、分析阅读(追求理解内容)和主题阅读(解决提出问题的参考文献式阅读)。作者对于分析阅读这一层次耗费大量笔墨去写,我阅读完后所理解的分析阅读可以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阅读前,要从确定书籍分类分类、概述主题、拆分书中架构以及了解作者出发点多个角度去找出这本书在谈些什么;阅读中,可以边做笔记边从书中的重点字词与句子找出书的主旨、段落建造架构、作者的解答去诠释一本书的内容;阅读后,如果你认为自己读懂了可以与其他人交流评价这本书,不过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可互相交流学习,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在本书中,除了上述层次的阅读外,对于辅助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活力与艺术等,也有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看法,对于阅读概念与价值的重新建立,皆有十分敏锐的观察。
再谈谈本书的一些缺陷。和大多数西方书籍一样,这本书虽然整体架构很不错,但是行文较啰嗦。大部分精华其实用几页纸就可以说完,并且绝大部分精华集中在第一篇中,后面几篇只是基于第一篇理论的展开。举的例子由于文化差异,所以并不能很好的为东方读者所吸收。在阅读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西方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注重综合式思维,西方人偏向分析式思维,这本书尤其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一个概念反复解释,解释到小学生水平也能明白,这是一本不用查字典的书,作者已为读者能读懂而做到无障碍阅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像我这种习惯于精读的人还是占大部分,作者提到的有的略读有的速读可能暂且做不到。
但是瑕不掩瑜。《如何阅读一本书》仍然是一本值得阅读与推荐的好书,它带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读得多不一定就是读的好,要敢于慢下来。有些书必须要精读,即使读不懂,也要找到自己能找到的切入点来坚持下去愉快阅读,如此便能逐步惬意地畅游于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