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学习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学习重点:
1、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 情感教学法、朗读法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情境导入: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3、《四书》指:、、、。《五经》指:、、、、。
4、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合作交流: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探究质疑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2、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6、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拓展延伸:
1、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3、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拓展延伸习题。
第二篇: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十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注音
肇()埋没()彷徨()(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合作探究】
3、《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4、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6、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精读精练】
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7、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主题阅读】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杨振宁
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明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
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8、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 [甲]处:
[乙]处:
9、选取出对第①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切()(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别大。(B)前者表示差别大,后者表示程度深。(C)两者都表示程度深。(D)两者都表示差别大。
10、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
11、作者在第③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
12、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又要()。
13、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拓展提升】
14、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第三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比如,“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一个主题即“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
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作者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二、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生字正音。
丁肇中()嘹望()授予()彷徨()儒家()埋没()3.词语解释。授予: 彷徨: 清谈: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第一课时作业
一、根据本义写出相应的成语。A.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B.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C.一抬脚就成功。()D.事情在于人做。()
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三、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寻求新知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实验的过程消极的观察,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四、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并说明原因。1.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试、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2.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领会)的。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一)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 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6.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7.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8.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第二课时
四、合作探究
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第二,(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实验的方法 第一、第二、(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6)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
(7)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论证和论证
3、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某一论点,使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此外,文章还采用了的论证方法,能够使说明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两种状况的对比,让人明白实验的重要性。★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层次清晰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三、总结、发出号召叙议结合 第二课时作业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格物致知:。②袖手旁观:。③一帆风顺:。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3.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4.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5.文中概述柳宗元《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6.“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比如,“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一个主题即“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
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作者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二、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生字正音。
丁肇中()嘹望()授予()彷徨()儒家()埋没()3.词语解释。
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彷徨:比喻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着急。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第二课时
四、合作探究
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方法
第一、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第二、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6)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某一论点,使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此外,文章还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能够使说明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两种状况的对比,让人明白实验的重要性。★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层次清晰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三、总结、发出号召叙议结合 第一课时作业答案
一、A.一帆风顺 B.袖手旁观 C.一蹴而就 D.事在人为
二、B
三、A.但是、因为、不是、而是 B.不是、而是 C.不但、而且
四、1.测量,因为“测试”是对机械、仪器和电器等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测量,而此句的意思是用仪器对科学实验中的有关数值进行确定,故用“测量”。
2.支配,因为“支配”是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而“支撑”是抵抗住压力使东西不倒塌或勉强维持。3.领悟,“领会”一般与“精神”等搭配,“领悟”一般与“知识”等搭配。【创新能力训练】
(一)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2.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3.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探索。4.例证法,道理论证。5.A
6.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7.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课时作业答案
1.①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第四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主备人:王德全 审稿:九年级语文组 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四书” 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人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三、合作探究: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 么?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教与学后反思:参考答案:
1、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 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 “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 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 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 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8、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第五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稿
郑州三十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导学稿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章节:第四单元第14课 课型:自读课 执笔: 李固军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能流利通畅地朗读课文并解决生字词。
2、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能够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理清全文思路,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3、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研读课文内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4、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能说出本文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课前预习
一、了解本文作者,请你参看课文注释及有关资料,写出要点。
二、阅读课文两遍,解决疑难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抄写词语两遍。丁肇中()华裔()彷徨()埋没()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抄写:
2、解释下列词语: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彷徨: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一帆风顺: 不知所措:
3、大声读课文一遍,理清全文思路,写出提纲。
提示: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写出提纲。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提纲:
课题: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郑州三十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导学稿
课堂学习
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阅读课文,研读课文。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论证方法,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例句: 作用: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例句: 作用: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例句: 作用:
三、思考完成课后练习。
四、达标训练: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完成下列各题。
1、本段第1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用一句话概括文段中作者的观点。
3、选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几千年前经书里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环境激变的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5、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请写在下面。
课题: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