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鱼的故事,发明者竟然是苏东坡(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9:0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烧鱼的故事,发明者竟然是苏东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烧鱼的故事,发明者竟然是苏东坡》。

第一篇:红烧鱼的故事,发明者竟然是苏东坡

红烧鱼的故事,发明者竟然是苏东坡

我有一个朋友,叫阿辉,广州人。如今的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但还是头发乌黑,双眼有神,而且高鼻梁,瓜子脸,这样的五官、脸型,年轻的时候肯定很靓仔,简直是广州的刘德华。

如果走进阿梁的屋子里,你会以为他是一个文青,或者是个画家,甚至是个古玩家。

但是统统都不是。他既不是画家,也不是园艺师,更不是古玩收藏家,他是一位厨师!他是一位厨师!他是一位厨师!是不是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的艺术气息呢?

也许你会说,天哪!不可能吧,这跟我想象中的厨师不一样啊!这么有文艺的厨师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没错,当我第一次发现这些玩意的时候,我也足足惊呆了十分钟,眼镜都掉下来了,瞬间对阿辉刮目相看,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立马高大起来了。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他是厨师里面画画最好看的,是画画里面厨艺最好的!不想做好一位画家的厨师不是一位好的古玩家。

阿辉为人亲切、热情,总是笑脸迎人,充满正能量,所以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跟他亲近,都尊敬他。

有一次,我买了一条鱼,不知道怎么处理它,就去找了阿辉帮忙。他接过手,看了一眼,爽快地说了一声,“这事简单,包我身上,我今天就教你做红烧鱼。”

像我前面说的一样,他可不是一位普通的厨师。于是,做了多年行政总厨的他开始了特殊的教学方法,把我当成他的徒弟,一边准备材料,一边跟我介绍红烧鱼。这是一条有故事的鱼

相传鱼本来是天庭是神灵,因私下凡,被玉帝用巨石压在武昌黄鹤楼旁的长江中,只能吃化石。这伙食多差啊!想想都替它可怜。

某一天,有一只黄鹤刚好出来玩,掠过江面,突然听见有声音大喊救命。好奇的黄鹤就跟随着声音潜入到江底,看到了鱼。

鱼就向黄鹤诉苦,自己有多惨多惨,并请求黄鹤转告玉皇大帝,把它放出来,好让它赎罪,造福百姓。

这黄鹤也是一只富有同情心、爱心的鹤啊!转身就将鱼的请求转奏给了玉帝,放出鱼,造福百姓。好鹤一生平安啊!

后来苏东坡过来湖北玩的时候,也吃了这种鱼。感觉苏东坡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呀!一吃,妈呀!不得了!实在是太好吃了,瞬间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赞叹。从此鱼肉的美味却永远留在民间。随着民间的烹调技术发展,发明了红烧的技法,就运用到这条鲜美的鱼上面,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红烧鱼这道名菜了。

也许是行政总厨这个职位的特殊性,感觉阿辉什么都懂,就像是一本活的教科书。

他说,“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餐饮行业竞争也大,如果我们能够结合一些养生、健康的知识,那么顾客会更加喜欢。”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菜品

阿辉跟我说,鱼肉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对人体健康非常好。平常可以多吃点鱼肉,不要总是猪肉,换换口味也好,而且吸收也是很高。另外,鱼还含有很多其他的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D、钙、铁等。维生素D、钙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症。不用哈药盖中盖,你也可以一口气跑上四楼,还不喘气。怕胖的人更应该多吃鱼!因为它的脂肪含量是比较低,而且是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民间不是有这种说法吗?多吃鱼,聪明。这条鱼带我“飞”

我一边听着,一边帮阿辉打下手。这行政总厨真不是盖的,三下两下,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做了大半的活,姜葱干辣椒准备好了,鱼背被划了几刀,五花肉也切好了片,一切都那么地顺利。倒是我这笨脑袋瓜子,总是跟不上他的节奏。

“做菜就跟做其他事、做人是一样的。首先,你得了解食材,它的上市季节、品质、饮食禁忌、营养价值等,然后再掌握它的要领、烹调特点,该用什么火候、该用什么切法,这些都是有讲究的。那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时候,不是也一样的吗?比如我们跟某个人相处的时候,你是不是得了解他的脾气、性格、喜好、优缺点,这样我们才能扬长避短,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接纳别人的缺点,知道如何跟对方相处,是不是就能避免出现矛盾,引起不愉快事情的发生呢?” 看着阿辉做菜,听着他跟我说的这些话,眼前仿佛浮现他几十年人生的过往。他正在拿用他的人生经验汇成生活的智慧,传递给我。感觉做这道菜真是赚到了,红烧鱼在哪都可以吃到,但是人生的经验不是谁都会教你。以后在生活的道理上,我也要多思考,多总结,因为很多道理其实是相通的。阿辉教你做红烧鱼食材主料:鱼、五花肉辅料:姜葱、干辣椒、大蒜、香菜、八角调味料:冰糖、醋、蚝油、酱油、盐烹调方法:红烧

制作方法1 斜刀划鱼背,切至鱼骨即可。五花肉切片,不用太多,几片即可,放入碗中。2 姜葱切片,干辣椒从中间切开,放入盘子中。3 大蒜拍一下,香菜去掉跟,切成段即可。4 锅中放少许油,先晃动锅。油烧热之后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鱼底部煎好翻过来,两面煎至定型即可。5 将鱼倒入盘中。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冰糖,小火将糖炒化,可以用勺子敲打一下。

炒化之后,要不停地搅,炒至冒这种泡就可以。放一勺水,炒出来就是这种鸡血红色。6 锅中放入少许油,放入五花肉,把五花肉煸炒熟。

炒好之后,放入姜葱干辣椒等,小火炒一下。炒香后来一勺蚝油,一勺酱油,再炒一下。7 上面的步骤炒出香味之后,倒入炒好的糖色。再放入煎好的鱼,可以加少许水。

将火调大一点,把汤汁烧开。来半勺盐、半勺醋。8 用小火烧七八分钟,汤汁就浓稠了。中途也可以盖上锅盖,这样烧出来的鱼味道更好,然后就可以出锅了。有没有闻到香喷喷的味道~小贴士1 五花肉煸炒熟 糖色在炒制的时候要注意火候、颜色3 鱼要收好汁,汤汁要浓稠厨友们,看完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呢?如果有心动而不敢轻举妄动觉得自己是手残党不忍心破坏食物又或者嫌麻烦没时间这些,都不是事!因为,有爸爸小炒机煎、炸、闷、炒、炖样样精通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随你挑就像爸爸在身边的温暖想吃什么,爸爸都给你做

第二篇:苏东坡的故事

请大家围成一圈,两手放在肩膀两侧,作飞的样子,然后竖起右手食指,放在右边人的手心,注意听我讲故事,当故事中出现“竹”这个字时,迅速握住左手,同时右手逃开,看看反应是否够快,能抓住别人的手同时自己的手还能逃脱。

苏东坡的故事

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文章都很好,另外他是个文人。文人都很风雅,苏东坡也不例外,他也是很风雅的人,特别喜欢写诗,此外还特别喜欢竹子。为什么喜欢呢?因为竹子长得又高又直而且当中是空的,中间有竹节,所以我们经常形容它是正直的、虚心的和有气节的。因为喜欢,所以苏东坡在他家花园种了许多的花和竹子。另外,他还是个美食家,他特别喜欢吃肉而且擅长烧肉,所以有道名菜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东坡肉。因为这两个爱好,他写了一首打油诗:

平生喜食肉,平生爱种竹。偏爱红烧肉,更喜青青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若想有肉又有竹,天天竹笋红烧肉。

第三篇:苏东坡智慧幽默故事10则

苏东坡智慧幽默故事10则

1、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注:二人政见不同,关系不是很好)

2、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3、投石引诗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

投石冲开水底天。

4、年少轻狂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6、少游犯难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

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

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眼睛一亮,道出下联:剪断出字两重山

7、巧退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8、月下花前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9、绝妙字谜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一 夕 匕,八 千 几)

10、苏妹妙对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苏东坡看她满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起。过了一会,她见月光下一个丫环端来茶水,触景生对: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东坡听了妹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第四篇:苏东坡居士故事趣闻

苏东坡居士故事趣闻

前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福盈来cssfyl关注微信号每天收听我们的消息观看更多精彩书画作品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还有精彩拍卖哦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过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呵呵大笑道:“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罢,惭愧不已。

在古代的俚语中,“鸟”字有个意思不雅,东坡拿它跟佛印开玩笑。他说,古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比如,“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没想到佛印却从容答道,这就是我们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还有一次,苏东坡与禅师坐而论道,东坡突起玩心,对禅师说:“大师,你知道此刻你在我眼中像什么吗?”禅师说不知。东坡说:“在我眼中,你就是一堆牛粪。”谁知大师并未大怒,反而莞尔一笑:“恰恰相反,在我眼中,你是一朵鲜花。”东坡乐不可支,回家把这事得意地跟小妹谈起。苏小妹说:“哥哥啊,你以为你占了便宜么?”东坡不解:“不是吗?我骂他是牛粪,他不好意思生气,只得赞美我是鲜花了。”小妹说:“不对啊哥哥。佛家有云,心中有即眼中有,你看他是牛粪,是因为你心有牛粪,他看你是鲜花,则是因为他心如鲜花啊。”苏东坡满面通红。

众所周知,苏东坡乃北宋文豪,诗词大家,他才华横溢,英气逼人,在文学史上可算是一位独挡一面、玉树临风的佼佼者。但就是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也不免会有满脸羞惭的时候。古时冯梦龙的“三言二拍”里曾提到当时民间有俗谚云:“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苏轼是何等聪明,却在自鸣得意时栽倒在聪明面前,失却了面子,收获了羞愧。

事件未必是真,如果是杜撰,也许编造者是想告诉我们,即使名满天下的巨星,也还是有个性上的不足,也有知识上的欠缺,因此,为人谦虚为要,切不可狂妄,目空一切。

名人的公众形象非常重要,他们身上承载的更多是道德,法律,舆论的诸多范畴。作为名人,应该自尊自重,应该虚怀大度,应该谨言慎行,给人们一个垂范的作用。而我们普通人呢,更应该收敛自己的小聪明和狂妄之心,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有一次,苏轼对刘贡父说,他与其弟学习制科时,曾经享受过“三白”之餐,吃得很有滋味,并一直认为,世间再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它。刘贡父好奇地问,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食物。苏轼说,它就是一小撮盐,一碟子白萝卜,一碗白米饭。贡父听后,大笑。过了一段时间,苏轼接到刘贡父的一张请饭帖子,上面写着一个由三个“白”字组成的字“皛”,说要用此来招待他。苏轼不明其意,只是心想,贡父读书很多,这必有出处。及至赴食,见案上所设,惟有盐、白萝卜和白米饭,这才猛然省起,这是与他开玩笑,要他吃“三白”饭。但他不露声色,拿起筷子来就吃,而且吃了个一干二净。饭后,苏轼骑马将行,对刘贡父说,明天再会,到时我将要请你“毳”饭。贡父知道这是个玩笑,但不知毳饭将为何物。出于好奇,第二天贡父如期而至。二人谈论过午,始终不见饭来。贡父饿得受不了了,要苏轼开饭。苏轼说,再稍等等。如此这般者再三,苏轼总是以再等为答。直到贡父说,我实在饿得不能再等了。到这时,苏轼才缓声说道,盐也毛白萝卜也毛,饭也毛,这不是毳是什么?(“毛”即“冇”,方言“没有”的意思),贡父捧腹说,就知道你要恶作剧,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苏东坡这样“报复”之后,请他吃了一顿盛餐。

苏东坡当年任凤翔府判官时,结识了一个叫章惇的朋友。

有一次,他们结伴旅行,路过一处叫黑水谷的地方时,碰到一条深涧。涧上有一极窄的木板,下临百尺深涧,涧中流溪翻滚,两侧是巨石峭壁。章惇提议从这木板上走过深涧,到对面岩石上题字,表示“到此一游”。苏东坡一看这个危险的境地,表示自己不愿冒生命危险到对面题字。

章惇微微一笑,坦然走过那条窄木板,又把长袍塞在腰间,抓住一根从上面垂下来的青藤,荡到对面岩石上,在石上写下六个大字:“苏轼章惇游此”,而后攀藤、走木板桥回来。回来后,他一脸得意地等待苏东坡对他这种大胆精神的称赞。苏东坡拍拍他的肩膀,感慨道:“总有一天,你老兄会杀人不眨眼的。”

“为什么?”章惇没料到苏东坡居然这么“夸自己”,十分惊讶。

“把自己生命不当一回事的人,自然也不会把别人的生命当一回事。”苏东坡说。

后来,这个不把自己生命当一回事的章惇果然也不把他人生命当一回事。宋哲宗即位后,章惇官拜相位。于是,他开始对“元佑党人”大加迫害。包括苏东坡在内,三十几个元佑期间的大臣受到降职,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许多人因此客死他乡。

对活人“不客气”不说,就是对死去的人,章惇也不放过。他还向哲宗提出,下诏将早已去世的司马光、吕公等掘墓毁尸,幸亏有人说了一句“如此,只将为本朝添污”,司马光等才免去戮尸之辱。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作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先生来访。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这时,老和尚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馀),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一次,一个素不相识的文人去拜访苏东坡,携带着自己写的诗一卷,向苏东坡请教。那人自己高声朗诵,抑扬顿挫,铿锵有声,显然颇为自得。他问:“大人,不知尊见以为拙作如何?”

苏东坡说:“百分。”文人脸上欣然色喜。苏东坡这时又说:“诵读之美七十分,诗句之美三十分。”

某日,宋代大学士苏东坡郊游,见众多农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条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农妇。二人相对,各不让路。苏学士出大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之人,汝妇当让道于我。”妇人一笑,说道:“既自称读书人,当能对?”东坡说:“胸藏斗牛,当然能对!”妇人于是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

苏东坡大惊,半晌无言以对,两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苏东坡见此情景,忽有所悟,赶忙“借梯”下台对道:“两行夫子笑颜回。”

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聪颖农妇,再不能等闲视之,而作此狂态。遂脱鞋袜下水田,拱手让路。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无事可做,于是借助讲学排遣心头郁闷,慕名听学者甚众,因而名声日隆,惊动了朝廷。上面派来考官,名为巡视讲学,实为察看动静。考官说,苏学士名扬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满腹文章,今天不考别的,只要你们对一副对子。他指着外面的宝塔说:“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被考的十几名学生,都是苏东坡精心挑选的。他们满以为会考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谁也没有想到会对对子,十分紧张。越是紧张,越是对不出,一个个大汗淋漓。考官非常得意地指着一个学生问:“你会吗?”那学生不好意思的摇摇手。一直问到最后,结果都一样。考官带着嘲笑的口吻说:“苏学士,这……”没等他说完,苏东坡说:“这样简单的试题,还难得了他们?”“那他们为什么对不出来呢?”“他们都对出来了。”“他们明明都摇手不会。”“考官大人,你的上联是: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他们的下联是: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学生们如释重负地露出了笑容,考官则目瞪口呆。

苏东坡是北宋时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个美食家。“东坡肉”就是他创制的。苏东坡祖籍四川眉山,为官历任江浙、中州、南粤各地,尝遍了各地佳肴美馔,写过许多反映美食文化的诗文,他在自己的诗作中常以老馋嘴自居。

据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苏东坡因所谓“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了个“团练副使”的挂名小官。当时黄州市面猪肉很贱,他乐得常常买几斤回来亲自烹调,吃得津津有味,并作了一首小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以通俗谐趣的笔调,介绍了他煮肉的经验。寥寥几笔,让人如闻肉香,禁不住要流口水。这首诗很快流传开来,很多人争相效仿,如法炮制,并把这首菜戏称为“东坡肉”。后来,“东坡肉”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进,流传至今。

又据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苏东坡任黄州团练使时,曾到一姓何的秀才家赴宴。席上酒肴丰盛,其中有盘油果酥脆可口,苏东坡很喜欢吃,便问此油果叫什么? 主人说不出来。苏又问:“为甚酥? ”意思是说这油果子为什么这样酥。主人一听,说:“油果本是内人自制,并无名称,听大人一问,干脆叫'为甚酥’即是。”满座客人都一致叫好。不久,又一位姓潘的官员请苏东坡吃饭,他恐苏大人喝醉,只准备了一种度数很低的甜酒。苏东坡喝这种酒嫌不过瘾,便戏称这酒是“错煮水”,意思说错把水当酒煮了。

一天,苏东坡在花园里喝酒,忽然想起要是能有油果下酒就好了,便写了一首诗给何秀才:“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以倾潘子错煮水,更觅何君为甚酥。”这首小诗虽无关宏旨,属“游戏小品”,但却富有趣味,同样体现了大师的幽默智慧。

宋朝元祐年间,苏轼受哲宗委托,微服轻装到浙江暗察民情。喜欢游山玩水的苏东坡自然不会放过欣赏杭州美景的机会,第二天,便让潜县县令毛宝陪同去游西菩山。他们一路经过方圆铺和更楼,登上了西菩山顶,遥望着太阳镇。苏东坡兴致勃勃,把刚才游览经过的三个地方挥笔写了一条上联:方圆鼓,敲上更楼,太阳升矣。然后请毛宝续一下联。谁知毛宝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对道:藻溪鱼,跳过横塘,化龙去也。毛宝也巧妙用了临安到潜县路上的三处地名:藻溪,横塘和化龙镇,而且对得非常工整。苏东坡连连赞叹不已,一时传为美谈。

苏东坡听毛宝说处州府知府杨贵和县令王笔勾结当地乡绅,鱼肉百姓,便决定前去视察一番,顺便探望被朝廷贬为监酒官的妹夫秦少游。不料杨贵和王笔都不在府衙,到当地富豪“留山虎”乌通家吃寿酒去了。苏东坡一想,正好见识一下这三个狗头,于是备了一份“寿礼”,身着便装前去赴宴。

留山虎等人见苏东坡不过是个年约五十的外路人,便不以为意,让他坐了末席。酒过三巡,留山虎乘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联曰:二人土上坐。这是一个拆字联,苏东坡随口对了一个下联:一月日边明。留山虎直了直身子,又出一联:八刀分米粉。这上联更难了,“八刀”相拼是“分”字,“分”和“米”再相合才是“粉”字。众人都望着苏东坡,看他怎么对。然而苏东坡只略一思索,不紧不慢地说出了下联:千里重金锺。众人听了,无不称妙。

留山虎又出一联:海晏河清,王有四方当做国。苏东坡看着室外的冬景对道:天寒地冻,水无二点不成冰。留山虎听了,也暗暗佩服这“水”字加二点成“冰”字对得好,便觉此人不是个简单人物,但又不肯认输。这时,门外一个麻子佣人踏雪送酒进来,因他脚穿钉鞋,雪上留下一个个圆点,留山虎便又出一上联:钉鞋踏雪变麻子。苏东坡听了,很替佣人抱不平,抬头看见留山虎身穿大狐裘,正洋洋得意地自斟自饮,就随口对道:皮袄披身装畜生。留山虎有点下不了台了,于是恼羞成怒,又出一联:鼠无大小皆称老。苏东坡一听,就知他不怀好意,于是一拱手笑道:“乌员外,在下斗胆对下联了!”这时,众乡绅见他们刀去枪来,实在坐不住了,但又不好走掉,只听苏东坡对道:龟有雌雄总姓乌。留山虎满面羞愧,无言以对。

县令王笔一看情况不对,便打圆场道:“人说'诗助酒兴’,我们还是来赋诗吧,诸位看怎么样?”他想借众人之力来压倒苏东坡,便领头吟了起来:“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留山虎接上说:“一个出字两重山,一样颜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随后,知府贵也吟道:“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最后轮到苏东坡,他从容说道:“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话音刚落,寿堂内一片哗然,因为“龟”和“鳖”分别是“贵”和“笔”的谐音,这不是分明在侮辱知府大人杨贵和县令王笔吗?知府杨贵也觉此人绝非常人,便问道:“敢问贵客高姓大名?”“我姓什么?你们自己猜吧。”苏东坡接着念了一首词: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众人无法猜出,都面面相觑。就在这时,管家高声叫道:“客人到。”只见来的是秦少游,他一见苏东坡,便高兴地奔上去问:“大舅兄,你是什么时候来的?”杨贵、王笔等人听秦少游叫他“大舅兄”,方知刚才那首词里含的是个“蘇”(“苏”的繁体字)字。一时,寿堂上一百多人齐唰唰地向苏东坡下跪。不久,苏东坡为民除了这三害,处州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苏东坡曾在杭州任职。畅游西湖,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千古名句。谁知办起案子来也是十分了得。一日,有一债主告到了府衙,声称一个做扇子的店家欠债不还。苏东坡当即升堂审案,把被告带到大堂之上。谁知被告一上大堂就鼻子一把泪一把诉起苦来。“我欠债主银子不假,可老父年前去世,留下一大堆债务。今年又是阴雨连绵,做出一大堆扇子没有销路,我偿还不了债务,实在是出于无奈。”说罢,竟唔唔大哭起来。

苏公听毕,把被告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觉得这个被告不像刁玩无赖之人,可是还不上银子案子还是无法审结。低头沉思了一会,他突然命被告立刻回家,把所有的扇子搬到大堂之上。原告一看,顿时傻了眼,心想,这位老爷一定是让这一堆扇子去顶我那白花花的银子,于是连忙给苏东坡跪下求情:“老爷,我只收银子,不要扇子,他都卖不了,拿到我家里还不是废纸一堆?”债主心里核计,这位爷也太偏心眼了。

苏公哈哈大笑,让其稍安勿躁。待扇家把扇子取到,苏东坡即取出笔墨,泼墨挥毫,不出一个时辰,一大堆扇面上留下了苏东坡的墨宝。随后,苏东坡让扇家拿到外面叫卖。外面的人听说扇子上有苏东坡题写的墨宝,喜出望外,争相购买,片刻功夫扇子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这时,皆大欢喜,债主得到了银子,扇家还清了债务,苏公也审结了案子。苏东坡正正衣冠,一脸轻松,微笑着退堂。

苏公审案既没有打被告二十大板,限其定期还债;没有苦口婆心劝说原告息诉,或是用扇子抵债;也没有让自己的属下捐出银两“为民解愁”,替双方摆平。这些手段,可是我们今天常用的技法,不仅凑效,而且简单易行,所以屡试不爽。但与苏公比起来,毕竟还是“风光不与四时同”了。更不消说有的司法官员在办案中假公济私,或是动用公权力去无端干涉公民的民事权利,以便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波折。几乎是一贬再贬,先是徐州,再是杭州,再是山东蓬莱,再是广东惠州,再是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但是苏公坦荡豁达,一笑置之。有一次拍着肚子问:“里面是什么?有人说是文章。他摇头;有人说是诗书,他摇头。直到他的红颜知已说出:“满肚子的不合适宜”,他才哈哈大笑,点头称是。即使是自己不合时宜,苏公仍然能够做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如此精致,让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苏公的字是艺术,他办的案子何尝不是“艺术”?

古罗马人把法律定义为“公正与善良的艺术”,是“艺术”而不是“科学”,这就意味深长了,做好这门艺术,更多的要靠智慧。苏公审结的“扇子案”,虽是个案,但管中窥豹,还是让我们今天的司法官们羡慕不已。可那得有一手好字在前面等着呀,不然我们为当事人写出了一大堆扇子,不仅没人买,没准还糟蹋了扇子,变得更加臭不可闻。扇子没有卖出去,店家先给你急了:“还我扇子!”

第五篇:我与苏东坡的故事【原创】LPR

我与苏东坡的故事

北京陈经纶中学

林沛然

在假期中,我和爸爸去甜水园书店买了一本《苏东坡传》。在我们刚刚买完这本书时,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本书。最近,我读完了它。

首先,我知道了《苏东坡传》的作者是林语堂,是林语堂先生众多作品中的一篇,也是一篇非常值得深深品味的作品。只有去细细品味,才能了解并领略其中的精华。

真正的好书正如一壶上好的绿茶,只是当我们坐下来,去细细的品尝,才能读出茶中的那一丝甜味与苦涩,才能读出书中的那些人生的哲理。苏东坡是豪放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苏东坡所写的诗,就正如他的一生,同样的豪迈、同样的大义凛然、也是同样的精彩。我非常的喜欢苏东坡先生的这豪迈,大义凛然的精神。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经有了千年之隔,可是苏东坡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世人所称颂,这可以用我们刚刚学的两个成语来形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之所以这样为人们所称颂,我觉得就与苏东坡先生的这些浩然正气的精神有关。

何为“浩然正气”?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浩大刚强的气势、精神,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孟子说: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德的招牌而获取的。孟子还认为:一个人要是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苏东坡既然有这种高尚的品格与精神,那么他历代为人们所称颂也就不难解释了。

在《苏东坡传》这本书里,记载了苏东坡的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他对他的侍从们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等等。但是,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侍妾这“不合时宜”四个字正体现出了苏东坡那坚执性格与精神。

但苏东坡也写过这样一首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无论是哪个英雄好汉,都会有柔情的一面。正如成语“铁骨柔情”一样,这首诗是苏轼为悼念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这首诗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写了苏东坡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也写了苏东坡的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它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苏东坡,是个永垂不朽的名字。他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经有了千年之隔,可是苏东坡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世人所称颂。他的精神与他的美名都将犹他的诗词一样流传千古。

这就是真正的家喻户晓,这就是真正的妇孺皆知。

这就是真正的苏东坡。

下载红烧鱼的故事,发明者竟然是苏东坡(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烧鱼的故事,发明者竟然是苏东坡(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年苏东坡勤奋学习的故事解读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少年苏东坡勤奋学习的故事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这是少年苏东坡在一片赞扬声中,乘兴写......

    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

    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一、佛堂里,正和佛印大师一起打坐参禅的大学士苏东坡突然问道:“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 “像一尊佛。”佛印说。“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佛印见苏东......

    苏东坡忍不住的痒历史故事(★)

    苏东坡有句名言:“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这“三易三难”,朴素平实,却像菜根一样滋味悠长。生活中很......

    对联故事 4、苏东坡联语趣事

    对联故事 4、苏东坡联语趣事 4、苏东坡联语趣事(一)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 渐骄傲起来。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联曰......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 故事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佛印老实,老被苏......

    王安石与苏东坡辨别三峡水真假故事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与苏东坡故事:真假三峡水 话说苏东坡自从看了黄州菊花落瓣后,终日闷闷不乐。过了几天,便去马太守家做客。饮茶之间,苏东坡又谈起错改菊花诗得罪王丞相一事,马太......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