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时间:2019-05-13 09:5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第一篇: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材料】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1、“煮书”指的是 ________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句________,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________。

3、听完短文后,你认为学语文时,应该怎么“煮书”?

第二篇: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听力材料

2012-2013学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模拟卷

(一)听力材料:

“一次性木筷”应取缔

据报道,我国每年“吃”掉的一次性木筷,折合木材达166万立方米,相当 于每秒钟就要有一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我国目前有300多家一次性木筷生产工 厂,每年仅销往日本的木筷就多达200亿双。如此“经济开发”,正在吞噬我们的古老森林,正在摧毁我们的绿色家园。

有关专家说,近一个世纪以来,长江中下游的原始森林锐减了85%。有些部 门为发展地方经济,盲目乱砍滥伐。造成森林被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是1998年长江洪水肆虐的原因之一。为此,专家们曾向有关部门发出呼吁,然而收效甚微,有些地方仍然我行我素。

古人云:“非负国乎,非负民乎。”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子孙后代谋福,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应只图眼前小利,而毁掉我们的青山绿水,为后人造孽。现代人应比古人更聪明,更睿智,更加懂得保护植被,维护生态环 境的重要性。爱护森林,人人有责。

为此,取缔一次性木筷如何?

2012-2013学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模拟卷

(二)听力材料:

寻找幸运花瓣儿

那天,你猛然问我:丁香有几个瓣儿? 我怔在那儿,一时竟答不上来。

放学后,我绕道去街心花园,从丁香树旁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噢,原来是四个花瓣呀!

可是,又一天,你忽然又告诉我: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后,我兴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园;我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丁香。我仔细寻找着。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终于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要早,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我一直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离去。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不是恶作剧,故意诳我吧?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正围在你身边,你手中举着一朵小小的丁香花。你还特意举到我跟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诳你吧!”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我常走神儿,老是想着: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儿!

放学后,我径直奔向我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那里分布着樱花区、竹林区、梅林区、还有丁香区。……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试题听力材料

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请监考老师用普通话,有感情地读两遍文章!)

两棵树

一个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颗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二年春,第一棵树便突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另一棵树刚突出嫩芽,便迫不及待地挤出了花蕾。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则急着要开花结果,刚开始,农夫非常欣赏这棵开花的果树,蜜蜂也嗡嗡地唱着歌向它祝贺。这棵树得意极了,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责任,后来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袭击。时光荏苒,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突出了花蕾,由于养分充足、“身材”强壮,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的叹着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听力题训练

完成听力题的要求:

1、教师读题一遍。

2、学生认真听,根据材料回答。

(一)【题目】

1、列车停靠在校站的时间是,你估计母亲从家里出发的时间最迟是。

2、喝了热腾腾的汤后,女孩会对母亲说。

3、短文表达了 的情感。你能想起母亲为你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是

(二)【题目】

1、短文讲了村子里有一家人不让宝贝孩子 怕他,村里的孩子却 当洪水来时,村里的孩子,而这个小孩却。

2、根据内容,联系上下文,补充“然而”后面的内容

3、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三)【题目】

1、文中年轻人挣钱的方式是

2、作者感动的原因是

(四)【题目】

1、小男孩在一扇窗户外看到 另一扇窗户外又看到

2、老师想让男孩打开另一扇窗户的用意是

3、如果男孩是你的同学,你想鼓励小男孩

(五)【题目】

1、“煮书”指的是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句

,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3、听完短文后,你认为学语文时,应该怎么“煮书”?

(一)【材料】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

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在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蒙蒙曙色中是母亲的身影。母亲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肉汤。短暂的十几分钟,母亲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满足的幸福的催她一口一口的喝汤。天凉,汤冷得快。列车开动时,女孩的母亲捧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节选自《时文精选》苇文)

(二)【材料】

村口就是大河,水给村里的孩子带来欢乐,但有时也带来悲伤——难免有孩子被大河吞噬了生命。

村口一家有一个儿子。长到五六岁,父母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怕孩子万一被水冲走,此恨何时了。儿子听着别的孩子呼朋引伴去戏水,有时也情不自禁地移动脚步,然而„„

儿子10岁那年,滔滔的洪水漫过了村子,别的孩子像一条条鱼儿游离了险境。

他们的孩子却被洪水吞没。悲伤的父母只知道溺爱孩子,但他们最终没有明白:对于河边的孩子,爱他们就该让他们学会游泳。(改编自《智慧背囊》)

(三)【材料】

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地铁站中,我看到一个年轻人,举着一个没有底的画框,让他那张干枯的脸处在画框中央,他把这叫做“自画像”。他不会唱歌,不会弹吉他,不会吹萨克斯,不会跳舞,不会玩杂耍,不会施催眠术,但是他不肯白白伸手要钱,于是他发挥想象力,期待着有人观赏,有人被打动,朝他那木碗中投下一两枚硬币。你也许觉得他很可笑,但是他那份总得做点儿什么才能对得起那一两枚硬币的心思,却不能不感动你。(节选自《巴黎的地铁》)

(四)【材料】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节选自《另一扇窗子》)

(五)【材料】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期中听力材料

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下载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语文听力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六年级语文听力训练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听力训练题完成听力题的要求: 1、教师读题一遍。2、学生认真听,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

    语文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一) 大 自 然 的 启 示 知道珍珠的来历吗?别看它们瑰丽得像一颗颗星星,可来历却极像一场极可怕且漫长的梦!这就是,自打一颗小石子突然掉进了珍珠贝那柔软的躯体,这可怕的......

    六年级听力材料一

    六年级听力材料一一、听音选择(10’) 1. fantasy 2 make sure 3 example 4. claw 5. degree 二、选择正确答案(10’) 1 Which animal is the best? 2 A giraffe is taller t......

    六年级听力测试题

    一、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 A.animal B.middle C. still( )2 A.warm B.walk C.well( )3 A.foggy B.jog C.shout( )4 A.sunny B.rainy C.windy( )5 A. contest B.co......

    语文2012年听力材料

    附:听记片段:(中速读两遍) 我爬过许多山,可还没见过像黄山这样陡峭壮丽的峰峦!黄山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顶头,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猴子观云,有的像武松打......

    小学语文听力材料

    一、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

    四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 小学四年级语文听力训练题 听力一 (说明:听读两遍短文后回答问题。) 1、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 2、下面3个题目,那个可以做这篇故事的题目。请你选择一个打“√”。 (1......

    六年级英语口语听力练习

    一朗读下列词汇和句子。 1invite 2crash 3trash 4form 5skid 6cycling shoes 7a mountain bike race 8give a warning 9wash your face and hands 10 Put off you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