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13: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第一篇: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我市经过这些年的生态环保建设,面貌已大变样。我中心在去年宣传报道的基础上,继续精心策划播出了《创建之窗》:“创建森林城市 推动社会和谐”、“浙江剑利美公司:厂区似公园”,《抓落实求创新谋突破》:“建设‘生态富裕、生活小康、生命阳光’的新赤岸、“廿三里街道:打造产业聚集新洼地 生态宜居新城区”,《发现义乌-话说60年》:“60年发展 义乌农业走上高效生态发展之路”等多篇系列报道,有深度,有特色地宣传报道了我市城区、镇街生态环保取得的成就,一座充满秀美和活力的生态城市,展现在义乌人的面前,受到普遍好评。据统计,2009年,我中心仅在《义乌新闻》栏目中就播出了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相关新闻52条。

另外,我中心的农业栏目《一方热土》也着力宣传报道了我市在以“生态”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通过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同时,发展农村的生态人居,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共播出相关报道26篇。

今后我中心将一如既往做好我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工作,为把我市建设好生态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电视新闻中心 2009年12月8日

第二篇: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王薇,杨媛,边英英,贺娟娟,田江山,廖阳,宜健,王青静,杨小强,李进

(宝鸡文理学院 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陕西 宝鸡,721013)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目前已成为趋势。宝鸡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更应在生态城市建设上起到率先带头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数据,结合文献,宝鸡市新闻网,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总结了宝鸡市生态建设历程和成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了生态建设的影响因素,并为宝鸡市今后生态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2)落实部门负责制度;(3)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建设;成效;影响

1引言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主要内涵是以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静脉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开放系统;生态城市的发展应满足城市地域空间的自然、生态、环境高度和谐,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保证系统内生产,生活和周围环境之间

[1]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在推动人随着城市变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感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宝鸡作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宝鸡建设成为:“蓝天、碧水、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早在05

[1]年刘哲民等已经对宝鸡市生态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李景宜等对宝鸡渭河段生态

[2]治理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陈小娟等论证了构建市区段生态水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

[3]出了解决的方法;刘引鸽等对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强调景观生

[4]态综合效应、安全性以及加强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的动态管理措施;而苏晖阐明了城市

[5]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的关系;李炜等对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

[6]了居住区环境绿化及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周旗从环境问题这方面对宝鸡市生态建

[7][8]设问题进行了探究;刘晓宁等对宝鸡市园林树木抗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朱艳等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建立了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

[9]的权值,对宝鸡市近几年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评价;刘敏等由宝鸡渭河滨水区规划中的几

[10]个问题分析了北方城市滨水的规划;王惠飞等对宝鸡市近30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安

[11]全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宝鸡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本次探究主要分析评价宝鸡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宝鸡市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2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历程及成效

2.1生态城市建设历程

1997年,宝鸡市编制绿地专项规划,并从第十个五年规划开始,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正式纳入一个五年规划;2002年初启动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经过3年努力,05年6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环保模城市”;02年5月,陕西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宝鸡要早建成大城市”的目标任务,市委、市府对建设生态园林大城市进行前瞻规划,按照城市“三绿”指标的新要,重新调整了市区绿化用地规划,进步完善了绿地系统,特别加强了对城绿化工作的监督;03年宝鸡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称号;04年,“创卫、创模”成功;05年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验收,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07年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山区县先行,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生态示范县区全覆盖,并申报国家生态示范市”的思路和目标,09年在西北建成了第一个生态示范城镇群;同年5月7日,宝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全国仅有的 14个国家森林城市之一;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等单位,授予宝鸡“全国环境优美城市”荣誉称号;12月 1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宝鸡“中国人居环境奖”奖牌,成为全省首家获此荣誉的城市。

2.2生态城市建设成效

纵观宝鸡市20年的生态建设历程来看,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的科学管理团结协作下,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以下辉煌的成就:

(1)综合治理渭河。筑坝拦水,植树种草,建成渭河公园; 成功搬迁4000余户村民和居民,实施拆迁区绿化。

(2)关停了红光钢铁公司、市焦化厂等重点污染企业。淘汰了东南纸业公司等4户企业的化学制浆生产线,关停了亚特水泥公司等 5户企业的立窑生产线,并加快阜丰生物公司烟气和异味污染治理工作。岐山、扶风、凤翔爆破拆除了北部山区 200多个小石灰窑,宝鸡市联系专业机构对 13枚废弃、闲置放射源进行了集中收储,有效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重点污染问题和环境隐患,群众环境投诉不断下降,环境满意率持续保持在 85%以上并逐年提高。去年,宝鸡市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 315天。

(3)建成北坡森林公园; 建设了秦岭北麓台塬绿化带,初步形成了城市南部绿色屏障;开发建设石鼓山文化景区,使历史文化与园林绿化相得益彰;投入巨资改造6个大型公园,实行全免费开

(4)08年建成太白县 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基础上,去年又建成了千阳、凤县两个省级生态示范县,麟游、陇县、眉县等 8个县区通过了省环保厅代表环保部组织的国家预验收,全市建成和通过验收的生态示范县(区)达到 11个,覆盖率和建成验收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5)生态农业快速发展,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一池三改”为载体 ,把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置于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之中,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截止目前 ,全市农村新建旋流布料沼气池5557口;建成农村能源建设示范点2个;节柴灶1815台;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500架。宝鸡市农村生态环境正日益得到改善,生态成效显著。3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宝鸡市处于渭河盆地的最西端,属于山区河流向平原河流的过渡段。就宝鸡市区现在的建设来看,自然地利用与过度开发现象很严重:宝鸡市浅层水资源过度缺乏,补给不足;流进河道的市区内地表水污染严重;城市拓展,使得市区绿地面积减少,市区周围的绿地也在逐步减少;工业对土地的侵占,以及污水排放对河道的污染。具体如下:

(1)宝鸡市北塬植被覆盖率不高,春季会发生沙尘天气,夏季常发生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2)河流淤积严重,导致水面减小,影响生活用水,城市的视觉美,和不利于河流污水治理。

(3)渭河宝鸡段面临着河流污染局面,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河流局部污染,河水变黑变臭。

(4)城市占地规模较小,空间环境紧张,城市生态系统超载。

(5)城市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布局存在不合理,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6)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4分析宝鸡市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生态”包含自然、社会和经济相协调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2]。

4.1优越的自然基础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宝鸡市位于东经106°18′21″~108°3′14″,北纬33。34′50″~35。6′16″之间。地貌的基本形态是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间凹平,西窄东宽,呈东西向分布。南部和西部是崇山叠嶂的秦岭,关山山脉,北部为黄土台塬,中部为渭河谷地,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数在2000~2200小时之间。市年平均降水量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最多的地区。宝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陕、甘、川三省结合部,是连接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东连西安、西达兰州、北至银川、南接成都的四条干线和110条支线公路网。

生态保护是一个地方的象征,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是最强有力的自然因素,文化名人的头像充满了文化气息,草坪中随意的几块石头让人感觉到一种朴实的乡村气息。在规划设计中应将他们尽量保留、保护好。自然因素在景观规划上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宝鸡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条件、多样的地貌形态、适宜的气候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4.2 历史社会地位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使城市特色得以体现,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并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凝聚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着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历史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历史文化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有历史文化传统,成为这一城市的特色与记忆。对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及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所以,历史文化遗产对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影响了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的《周礼》、《周易》,以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历史典故都出自于宝鸡,至今仍有北首岭遗址、钓鱼台、周公庙、周王陵、古栈道、法门寺、大散关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皮影、木偶、剪纸、刺绣、社火、脸谱、泥塑、草编等都始终散发着周秦文化的遗风古韵,闪烁这中华原始文明的奇光异彩。宝鸡市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67处,县级239处。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生态城市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3经济发展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现代社会,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收入才能不落后与别人。有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富有了,就能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了,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就可以采用最新的科技,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又何以更快速的发展城市经济。由此可知,经济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是占有重要地位。

宝鸡市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近年来,宝鸡市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6.09亿元,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宝鸡具有突出的产业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宝鸡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工业布点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钛材、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拥有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和较强的加工配套能力,同时,形成了八大基地建设:重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和矿业基地、数控机床制造基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食品工业基地、水泥及新型建材制造基地、电子仪器仪表及家用电器制造基地、医药产业基地。宝鸡拥有许多全国、世界先进技术。宝鸡钢管的连续油管生产线是全球除美国休斯敦以外唯一的连续油管生产线;宝鸡石油机械、宝鸡石油钢管都是世界石油装备业的龙头;秦川机床可以自主生产数控机床。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提供了保证。

5结论与建议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依照这些原则,我们对于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1)认真做好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即实施公园、广场绿地完善配套工程、街道绿化改造提高工程和庭院增绿工程,提高宝鸡地区植被覆盖率。(2)加强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包括 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对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争取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加强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建立渭河流域水质监测考核机构,确保宝鸡市处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采取群众监督,媒体曝光等措施。(3)采取法律规范。包括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控能耗高、水耗大、效益差、污染重的行业和项目。在市区、县城及高速路沿线,停止审批钢铁、水泥等污染大气的项目;专项整治违法建筑、超标排污。(4)加大投资管理,组织协调。即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积极组织环保活动,定期对渭河的水质及周边环境做检查;并组织人员进行改善处理。

二、落实部门负责制度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绿化。认真配合政府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我市园林环卫

部门坚持实行一天两巡查、十天一抽查、一月两考核、一月一通报奖惩兑现的清扫保洁奖励考核机制,着力加强城市背街小巷、城市出入口、便民摊群点等清扫保洁力度,积极实施高温季节主干道洒水、压尘、降温作业。各个工厂严格执行总量控制计划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从严控制新增污染。

三、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城市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城市生态建设离不开老百姓的关注和参与。在此提倡全民参加,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切实执行监督的职责。为把宝鸡市建设成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城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哲民,张永翔.宝鸡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25(4):309~311.[2]李景宜,石长伟,徐昔保.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44~47.[3]陈小娟,任宏超,岳小峰.渭河宝鸡段生态水系构建设想[J].陕西水利.2011~1.[4]刘引鸽,宋军林,文彦君.城市滨和景观生态建设评价与安全管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5):28~30.[5]苏辉.城市河道整治与城市生态建设[J].工程科技.323.[6]李炜,奚旦立,陈季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的探讨[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01).[7]周旗.关于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02,101(4):17~19.[8]刘晓宁,王飞.宝鸡市园林树木抗污染能力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78~83.[9]朱艳,赵先贵,纪芙蓉.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4):311~313.[10]刘敏,刘蓉.由宝鸡渭河滨水区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看北方城市滨水区的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2(1):39~46.[11]王惠飞,任志远,薛亮等.近30年宝鸡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定量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19~23.[12]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等.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1,8(6): 54~58.[13]王陆军,廖晓芬.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5,35(2):220~223.[14]李军.城市规划与宝鸡城市发展[J].现代商业,2010,242~243.[15]高功强,陈邦成.宝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12):23~24.[16]郭龙刚.水土保持与宝鸡大城市建设[J].宝鸡社会科学.2009(2):41~42.[17]马全生.从水资源和交通看宝鸡未来城市化建设布局[J].宝鸡社会科学.2004(3):16~18.

第三篇:生态城市建设责任书工作方案

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成《xx市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XX-XX)》工作目标,根据青政字[XX]66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局的工作职责,制定XX-XX年生态省建设市长责任书工作方案如下:

一、大力推进海洋法制建设。

为了健全海洋法制,推动海洋保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计划XX年底前编制、出台《xx市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将在对全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xx市沿岸平均大潮高潮线至领海基线之间海域的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划定,内容包括海域勘界、功能分区及环境标准等诸多方面。新的区划是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中不适应我市新形势发展的内容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区划编制将对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促进海域整体功能,推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为了减小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有的放矢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计划编制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xx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将对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累计效应、突发性海洋污损隐患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规划的编制将致力实现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实现其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

二、加强、完善海域使用管理。

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搞好海域使用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和海域使用证年审制度,严格按照《xx市海洋功能区划》和《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把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XX年全市海域使用项目登记率达到100%,海域使用办证率达到100%以上,海域使用证审验审证率达到100%。

三、全面开展对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1、继续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根据我市特点和需要,制定监测计划,开展全市近岸海域环境趋势性监测、重点海域环境监测、海水浴场暑期海洋环境监测和重点养殖区环境监测,详细掌握我市的海洋环境状况,保证我市沿海海洋环境监测调查的连续性,准确地为社会提供合法的海洋信息,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加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重视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我市海域的污染损害,严把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的审核、审批关,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高审核参与率;规范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加强对工程建设期的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强海洋污染事故的查处。继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胶州湾和前海一线用海域污染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污染海洋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4、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积极筹集资金,制订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计划,开展保护区的基础建设、管理工作,推进我市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5、通过建立和完善xx市海洋赤潮监视网及海洋赤潮应急行动体系、开展重点海域的赤潮监测和预报试验、加强赤潮发生期内对渔业水域的监控管理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四、积极推进生态渔业建设。

按照《胶州湾及临近海域功能区划》和渔业生产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对不符合功能区划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进行封闭管理,禁止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严格实施养殖许可证制度、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伏季休渔制度;科学调整养殖结构和布局,合理控制内湾及近海的养殖密度,扩大藻类养殖面积,提倡外海养殖,大力提倡鱼、虾、蟹混养、贝藻间养套养等生态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新技术;强化渔业生产管理,改进饵料质量及投饵技术,严格控制废水排放,XX年力争使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养殖面积达到养殖总面积的40%。

四、加大海洋环保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利用“海洋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广泛宣传海洋环保知识和《海环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基层召开环保法规宣讲现场会,提高广大渔民、渔业生产者的法律意识。继续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发动群众力量,制止违规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举报,对严重的违规行为予以曝光,强化全民海洋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使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到XX年,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除混合区、港区外,水质普遍达到二类海水标准,富营养化水平显著降低。

第四篇: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体系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

一、友好的自然生态

人是自然之子,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好水、森林、空气、土地,使生态优势更明显,发展后劲大幅提升。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唯一“中国避暑之都”等荣誉,是对贵阳人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呵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特别礼赞。--图片

二、宜居的城镇生态

人是城镇的主角。城镇因人而建,城镇让生活更美好。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着眼于人的需求,坚持人本理念、优化人居环境、推行人性措施,建设宜居的生态城镇。五年来,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一百平方公里,老城区不断“稀化”,新城区加速崛起,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一批特色城镇和村寨尽显迷人风貌……--图片

三、绿色的经济生态

发展必须绿色,绿色推动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贵阳选择了一条超常规的绿色崛起之路。通过园区、企业、个人三大主题,发挥政府、市场、科技三大作用,发展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三大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转型升级。贵阳的实践诠释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推进工业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双赢。--图片

四、自强的文化生态

发展是硬道理,文化是软实力。贵阳汲取明代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精髓,牢记周恩来总理“后来居上”的寄语、胡锦涛同志在贵州工作时“作表率、走前列”的嘱托,凝练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成为不断战胜困难、创造出奇迹的强大力量。成果、圆满、精彩协办全国第九届少数名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桂冠,贵阳实现了“文明转身”。--图片

五、和谐的社会生态。

和谐,是共生共赢、各得其所的状态。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着力改善心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高质量改善民生,探究贵阳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子,最大限度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运转有序。对此,贵阳孜孜以求。--图片

第五篇: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2007年是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的一年。2007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延伸和发展,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一、2007年情况

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为确保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市委发布公告,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公布,并在贵阳市各大媒体重要位置刊登。分解表对《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进行了详细分解,共9大类别,每项类别又分成若干项,每项除明确完成时限外,还明确具体负责人,从贵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负责人逐项分工负责,对口各局、委为责任单位。

制定法规,提供法制保障。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在2008年制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规定、贵阳市促进旅游发展办法、贵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修订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等多项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列入立法计划,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对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贵阳市劳动监察条例的修改和贵阳市人民调解工作条例、贵阳市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办法、贵阳市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条例、贵阳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项目开展立法调研。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7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共481个,总投资89.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16.34亿元,超额完成了10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建安投资10.2亿元。金阳新区城市道路工程中金朱路、迎宾东路(二期)、兴筑东路(二期)已建成通车;金岭东路已正式开工;金朱东路不涉及拆迁和林地路段已开工,正在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兴黔路(一期)A标已建成通车,正在进行人行道、边坡及管道工程的施工,B标已建成通车;兴筑东路(二期)A标已实现通车。开工建设贵金线、北京西路、花溪二道、朝阳洞路、市北路二期、水东路、西南环线一期等七条道路,道路总长50公里。完成服务大楼立交桥、10个人行过街系统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网线规划》编制及报审工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2007年,共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077公里,完成投资36804万元。其中,县乡公路完成221公里,村公路完成856公里,顺利完成“1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实事目标任务1042公里。农村乡镇客车站共开工14个,完工10个,圆满完成了10个乡镇客车站建设的实事任务。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及配套小水池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实际完成1371口/44670立方米;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4.88万亩,占计划的100%。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3370户,超额完成计划的13%。动工建设沼气池36750口,完工35984口;改圈29186间,改厕29147座,改灶28763个。完成串户路改造634.7公里,占计划92.7%。“万户小水池工程”进展迅速,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超额完成实事任务。农村市场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了400个农家店和20个农资超市工程总量的95%。“建立15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任务完成176个。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清镇东郊水厂厂区土建工程完成90%,城区供水管网已完成50%。金阳新区消防指挥中心、金阳医院已完工投入使用。贵阳市新庄污水处理厂厂龙塘大沟改线工程已完成,厂外截污沟工程进展顺利。贵阳市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构筑物基础已完成,SBR池结构已完成,沉砂池上部结构完成。小黄河二期工程河道开挖已完成,河道档墙施工完成92%,安装完成50%,完成总量95%。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完成地下室和边坡防护工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勘工作基本完成。贵阳市传染病院改扩建项目消化道病区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呼吸道病区基本完成即将进行竣工验收,贵阳市护理职业学院建

1设完成教学楼、1号学生楼基础。全市用以接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8所公办学校改扩建已完成。

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城乡生态文明意识增强。扎实抓好以营林工程和绿化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出台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开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占用林地建房35357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2.7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19%。初步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提前关停华电清镇发电公司2×6.5万千瓦机组,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13户企业加强了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8户。实施水晶集团、贵阳煤气气源厂等企业的14个重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确定10户企业为第三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加快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在中心城区开展了以治理噪声、饮食油烟污染为主的“双降”工作。全年大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46天,比上年增加7天。全面启动“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工作,初步建立了“两湖一库”治理保护的长效机制。2007年5月30日,贵阳市正式向国家建设部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申请,建设部专家组于2007年10月19日—10月21日到贵阳检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最终,在11月底国家建设部组织的评审会中,贵阳市由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从全国众多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把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工作,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完成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申报、创建方案和组织动员工作。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巩固贵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成果,做好迎接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促进中心旅游城市、旅游集散地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升。2007年,贵阳市旅游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中心”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避暑之都”城市旅游形象的目标,按照“树雄心、展‘两翼’、抓落实、促腾飞”的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化营销宣传,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狠抓行业监管,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使全市旅游业保持了协调、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14.1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44%;接待海外旅游者12.0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41%;国内旅游收入120.8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36%;旅游总收入125.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19%。

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1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9%。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后劲继续增强。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9.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51 %,12.83 %,15.09%。

循环经济扎实推进。2007年4月印发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2007年8月下发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贵阳生态经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2007年4月编制完成;正式下发了《贵阳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目前已选择金阳新区和一些大型的楼盘进行试点。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的工作。目前已命名了39个绿色社区和75所绿色学校,为全市的大力推广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方面,确定了16个项目做为2006-2007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这16个项目中,农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个,工业类节能项目2个,工业类节水项目1个,工业类废气、废渣循环利用项目9个,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项目1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79768.7万元,目前,已完成3332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800万元,利用粉煤灰及其他废渣近19万吨、废旧塑料1000多吨。其中,有9个基本完工,3个开工建设并取得一定的进展,还有4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民生事业得到加强,社会更显和谐。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城乡统筹就业7.2万人,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年末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市低保继续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惠及3.49万户7.85万人,农村低保惠及3.16万户7.06万人。全市养老参保人数达42.95万人,扩面达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3.8万人,扩面3.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5.5万人(含离退休人员21.3万人),扩面5.6万人;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万人。对困难群众中的患者实行医疗优惠政策,为“低保”户减免医疗费约16万元。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有所居”行动计划开始启动,已开工廉租房建设5万平方米,备案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达58.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完成136项科技计划项目,预期新增产值14.64亿元。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再次扩大“两免一补”范围,免除全市农村和城市低保人群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对8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补助。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间舞大赛,县级“两馆”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2.63%,高于全年目标。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6%,人口自然增长率4.31‰。强化安全生产,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评比在全省名列前茅。扎实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显著上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二、2008年展望

一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能力。2008年贵阳市将配合省抓好贵广高速铁路贵阳站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环城高速路西南段建设;启动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修编城市路网规划,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规模;按照“三环十六射线”骨干路网规划,加快南环线等道路建设,力争启动北京东路建设;新增3000个停车位。加快金阳新区路网建设,建成连接老城区的贵金线,打通新区至百花湖、清镇的快速通道,推动贵广铁路金阳客站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0个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完成1000公里村寨串户路,新建15个农村乡镇客运站、8个农村乡镇渡口;解决20万户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开工建设7座小型水库;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26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治理2万亩;建成“四改一气”

1.76万套。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八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中介服务、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以上,尽快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四大治理工程。开展以治理“两湖一库”为重点的治水工程;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开展以提高空气质量为重点的治污工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继续推进第三批试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抓好年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订并实施《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条例》,继续推进开阳磷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息烽磷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清镇铝、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建设。

四是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努力构建“和谐贵阳”。实施“学有所教”计划,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免除全市中小学杂费,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劳有所得”计划,继续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万个,力争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8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1.8万人,转移就业1.44万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病有所医”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着力加强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村,确保参合率达90%以上。实施“老有所养”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年内养老保险扩面3.3万人、医疗保险扩面2.2万人、失业保险扩面2.2万人、工伤保险扩面2.2万人、生育保险扩面1.1万人。实施“住有所居”计划,加大保障性廉租房建设,建立和完善廉租房制度,进一步理顺经济适用房管理体制,加快城区危房、旧住宅区、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建成廉租住房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完成4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建。实施“居有所安”计划,深入推进“平安贵阳”创建工作,继续开展 “严打‘两抢一盗’专项斗争”。

五是努力平抑物价过快上涨。提高粮、油等重要商品储备能力,制定重要商品供应应急预案,完善流通渠道,积极搞好食品市场供应,加强食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监管。健全物价上涨与提高低收入人群补贴和保障标准实行挂钩联动的机制,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受大的影响。

下载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重要机遇。从国际上看,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循环......

    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参与或改造原有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应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其实质是......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2006-8-211 引言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有关的示范建设也在世界上广泛展开,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1992年美国在加州伯......

    生态城市建设与节约用水

    生态城市建设与节约用水 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郑永杰摘要:在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下,根据水资源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城市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节约用水保障生......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2007-12-07 16:49:3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宣传报道工作总结宣传报道工作总结(2)加大考核力求突破再上台阶去年三季度以来,燃料分场在厂党政......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加大考核力求突破再上台阶 去年三季度以来,燃料分场在厂党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正确的宣传原则,巩固以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分场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安全文明生产,积极发挥作......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首先是领导重视,布置到位。在去年关于宣传报道工作的政工例会后,我分场对此项工作极为重视,再总结去年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从每个班组中选拔一名有写作基础又热爱宣传报道工作......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 我所在坚持正确的宣传原则,巩固以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本所工作实际,坚持实事求是进行宣传报道工作。*年信息报道工作在完成全年任务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