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研究工作总结
(2011年9月—2013年4月)
学 校: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
教 师:韦 凤
时 间:2013年4月17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011年4月—2013年4月)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 韦 凤
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积极参与到本校的课题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中。结合课题,我们做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校本资源的研究。从2011年开始,至2012年12月,我们着重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2013年着重对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我是这样做的:
一、遵守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积极参与每次培训、交流讨论,把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得出解决的办法后再进行实施。
二、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三、做好自我反思。把课堂中的教学结合实际,梳理出来,进行反思,记录好自己对课题研究的得失。
在此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事,从中得到收获:
一、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反思,总结。
二、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相关信息,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
调查报告
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 韦 凤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研究课题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怎样和别人交流。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开展得很好,但还是有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很茫然,老师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不知道如何动手,就此,本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看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情况
调查对象: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
学生情况:经过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只是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流程,对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还需做进一步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都很感兴趣。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全体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三年级(1)班班级现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58份,收回58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本次学生调查问卷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单选题,主要调查了学生的喜欢参与度,教师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对学科学习是否有影响,家长是否支持;参与后,爱护自然的能力是否增强,是不是更加关注社会;活动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分享合作的快乐,是不是更能善于发现问题,是否提高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遇到问题是不是能想办法解决,有没有提高表达交流能力,是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学到了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学到知识后能不能运用,有没有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否掌握了动手操作技能。第三部分是多选题,主要调查学生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方,不喜欢的地方,老师的主要评价方式,感到哪方面困难最大。第四部分是开放题,让学生写出在这门课程里的最大的收获,给出建议。
六、调查结果
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如下:
1、基本情况
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总共有5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8人,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有4人,比较好的有14人,一般的有28人,不太好的有12人。学生父亲学历大学及以上的有13 人,高中的有13人,初中及以下的有32人;学生母亲学历大学及以上的有16人,高中的有13人,初中及以下的有29人。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有一至两年。
2、课程开展情况及课程开展所获
学校每周有3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有50位学生很喜欢参与,有5位学生有点喜欢,有2位学生不太喜欢,有1位学生很不喜欢,从而可以看出多数学生都很乐意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老师都是按课表上课。
课程的开展有50%学生人认为是老师在讲,有50%学生认为是老师引导。62%的学生认为本学科有助于学习,38%的学生认为和学科学习没有关系。有32位学生家长支持课程的开展,有20位学生家长同意参加,有6位学生家长从未管过。
66%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收获很大,32%的学生认为有所收获,1%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1%的学生认为没有收获。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通过此课程能增强爱护自然的能力,也能更加关注社会,小部分学生认为很不符合。活动中,74%以上的学生能感受分享合作的快乐,更善于去发现问题,能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20%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0.3%的为的学生认为不太符合,0.1%的学生认为很不符合。60%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动手操作技能,19%以上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0.1%认为不太符合,0.1%的学生认为很不符合。
3、喜欢的地方及老师的评价方式,感到困难的地方
70%以上的学生认为让他们喜欢的地方是能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动手实践的机会多,老师讲得很有趣,19%的学生认为可以走出校门,1位学生认为不用考试。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合作中总是很被动,36%的学生认为占用了大量时间,38%的学生认为不知道该怎么做,12%的学生认为对老师确定的主题不感兴趣,21%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过表扬,29%的学生选择其他,这是他们不喜欢的地方。
4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评价是打分,53%的学生认为是分等级,50%的学生认为是写评语,19%的学生认为是口头评价,14%的学生认为是自己评价,5%的学生认为不评价,10%的学生选择其他。
有33%的学生认为没有困难,33%的学生认为得不到有效指导,64%的学生认为不能很好合作,28%的学生认为缺乏资料设备,10%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17%的学生选择其他。
4、最大的收获,给出的建议。
有很多学生在这门课程里都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如知道了怎样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更喜欢作画。100%的学生都没有什么建议。
七、调查分析
根据此次调查,可以知道多数学生还是很喜欢这门课程,并很乐意参与,学生家长也很支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他们都觉得这门课程对其他学科很有帮助,并能收获很多,不但能感受分享合作的快乐,善于去发现问题,能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还能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动手操作技能。这门课程让学生喜欢的地方在于能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动手实践的机会多,老师讲得很有趣,不喜欢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在合作中总是很被动,并且占用了大量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由此看得出,学生虽然很喜欢这门课程,但因为老师的有效指导不够,再加上自身的原因,产生了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既爱又怕,所以,老师的引导很关键,如何让学生在这门课程里学到技能,是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所深思的。
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至此,我共参与培训30余次,分别有校内、校外培训。通过这样的形式,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认识越来越明确: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规教学一定要做好。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告诉学生在听的同时要做些什么。小组合作同样不能轻视。每次活动都离不开小组的团结合作,所以,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是活动的前提。评价是对活动的一个认识,这个环节能让学生认识到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会做不好,做得好,是怎样做的,在评价中反思,会让学生从优改缺。
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指导以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每堂综合实践课的指导目标是不统一的,可以是注重指导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可以是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还可以是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指导就是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能力。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对学生的指导并不是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技能,直到学生学会为止。
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以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在很多次的集中交流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在2012年6月份,要开展一次镇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课,为了更好地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课题组的成员在朱老师的组织下,于5月份便进行了一次研讨课的讨论学习,主要针对上课的几位老师所上的课进行集体备课。在这次讨论中,先是每位老师说课,再从活动目标开始,讨论出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指导中要注意什么,每一步该怎么做,使我在这次讨论中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学要融入到学生,融入到每个环节是那么的重要,也为6月份的研讨课做足了准备,使得研讨课上得很成功。
在此期间,我参加了几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观摩课,从中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带来的灵活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并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镇内学习观摩课,上了一堂《整理资料》课。本节课,我虽然讲了具体的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但还是没能让学生把资料初步地整理好。在讲缺失资料的记录方法的时候,因学生没有接触过资料的整理,所以对缺失资料的记录方法不是很明确,但还是有学生说到了用文字记录、打记号的方法,我又补充说了可以加空白页纸,与之前的预想多出了一种方法,而我在板书的时候没有把第三种方法明确地写出来,这一点应该注意。小组讨论分工汇报时,我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评价,学生评价出来后,也没能做好教师的及时点评,对于小组分工的合理性没提示好,学生要有一个人专门分发资料,这样会更快些。
因前面教学时间有些长,学生分工不合理,小组不团结,没把资料整理好,所以没有展示初步整理好的资料,在这地方,有一个小组完成了第一人阶段的整理,可以让这个小组展示一下,并总结,再问问学生为什么没能把资料整理好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再课后继续整理,这样会更好一些。
在2011年10月13日至2011年12月1日这段时间,我还参加了贵阳市教科所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做中学”培训。培训中讲到了如何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我更加明确教学中的指导方向。通过努力,我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蔬菜的种类及营养价值》在贵阳市的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评比中获得教师指导一等奖。
四、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进行小课题的指导反思:
课题:《蔬菜知多少》
时间:2011年9月—2011年11月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以前也上过为这门课,但都只知道大概的流程,具体怎么指导学生却很茫然。参加了贵阳市开展的“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后,跟着温老师的步骤从当初的茫然到现在的收获,让我重新认识了这门课程的真正价值。学生在我的带领下,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采访、调查、收集整理资料,个个都是那么认真,一步一步完成整个活动过程,看到他们的成长,我也为我的付出感到欣慰。虽然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好,但是回想整个过程,我和学生一起动手动脑、实践、收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也是最大的成长么?
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担当。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带给教师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引导。如,我知道了在课堂上要先让学生学会听,学会管好自己,再去听出问题,听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学会说,说出条理,说出自信。最初的引导是困难的,经过了整个过程,学生慢慢地就有了变化,课上不管是谁在说,都会认真倾听。再如,学生意识到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反思、评价、小结,为有效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次活动不足之处在于,还不能完全把握好课堂指导。虽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到了课堂却乱了阵脚,说了上句没下句,指导中没有目标性。所以,在活动中做好一名指导者,将是我需要继续努力、不继学习的方向。
课题:《走进课间十分钟》 时间:2012年3月—2012年6月 在这次指导学生开展“走进课间十分钟”主题活动后,我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到了更多。就本次活动而言,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一、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课间十分钟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二、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通过照片、小品等方式加以表达,成员之间还进行补充发言。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研究,与同学们分享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想这也许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给我留下很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课程刚刚启动,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课题:《巧巧手》
时间:2012年9月—2012年12月 本学期开展的综合实践课题是《巧巧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虽然三年级已经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但是放手让学生去自主研究还是有困难。这学期我重在对学生第二阶段的指导。这个阶段的活动,学生大概知道要做些什么,但不知从哪里做起,所以,我在第二阶段的拟写活动计划上花的课时比较多,重在让学生知道活动步骤,从而明白要怎么做。第二,这次活动学生通过采访没有了解到有关于小课题的知识,只是粗略地知道一些,而因很多学生的家里没有电脑,所以,我只好一组一组地带他们到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去上网查到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做树叶贴画的组,查到的多数是图片资料,做变废为宝的组,查到的就有很多。
这个学期,总体来说,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特别是组长的领头能力。每个组长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带领组员认真地去完成任务,特别是刘璐这一组,主动性很强。但是,在学生的交流讨论这方面,还是一个难点。首先,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虽然做到了每个人都说,但没有抓住重点,也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谈论所提出的问题。其次,每次讨论没有认真地结合老师所提出的要求去思考。第三,记录员的记录不是很明确,虽然我总是在每次交流讨论时提醒他们,要做好相关的交流讨论记录,记关键的字词,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所记录的只是每个同学所说的话而已。在这方面的指导还需加强。
我在课堂上的指导较上期来说,稍有进步。课堂的步骤已能掌握,并能随学生的主观意识走,但不偏离课题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的指导,我有几点没做好:一是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二是课外对学生的指导,三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这门课程,我将不断学习、探索,从而提升教学经验。
五、我的变化
参加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让我在探索中一步步成长,有了两个改变。第一、改变了工作方式。首先,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做每一件事都要有计划地进行。其次,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事多而不乱。第二、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
1、明白上课最主要的是为什么而上,更懂得做什么要有一个“为什么”而做的想法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就不会茫然。
2、教学不再是教。而是引、导。引学生学会知识,导学生掌握各种能力,两者相结合,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3、适当的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鼓励中一点一点进步。
六、学生的变化
学生的成长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体现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看着别人做,到现在的主动与同学交流,变得大方起来,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再没有头绪,会与同学合作完成。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一些好的或不好的意见。很多学生逐渐转变了学习方式,并将这种方式用于其他学科,渐渐有了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在活动反思,提升自身的学习。看到学生的这些变化,让我感到教学所带来的幸福!
虽然课题研究还没有结束,但它让我在探索中成长,从当初的迷茫到现在的收获,更多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门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能提高老师的教学综合能力。仅从课堂教学来说,我就懂得了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总之,这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课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与学生共同成长!
2013年4月17日
第二篇:研究工作总结
体育课堂“师生互动”研修工作总结
教师: 刘中平
体育课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在于,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时,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来表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想法,师生能够共同探讨体育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
作为一种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式教学主要是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的手段。师生互动式教学主要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让体育课堂从过去的标准化、程序化转变为富有灵活性和趣味性的课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力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堂实践活动中。
二、师生互动教学的意义
第一,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彻底否定,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局面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新型体育观,独立主动的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同时养成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第二,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能够更轻松的掌握到体育技能,学生能够从沟通交流与实际活动中自己总结出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体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第三,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营造更轻松的课堂氛围。另外,师生互动教学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质量。
三、师生互动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互动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学生再次练习的程序化模式,这种程序化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好,只能按照教师安排被动的接受知识。体育教师应该留出一点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练习再自己体会交流的方式,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一开始就给他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式的方法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例如,在教授三步上篮时,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乏味,教师这时可以让学生在不违反规则的条件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去练习,在实践中,一些学生选择变向上篮、一些学生作出了花式动作、甚至还有些男同学模仿NBA球星的动作上篮。每个同学都练习得很开心,在他们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慢慢的也总结出了经验。可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互动式教学要以多种活动为手段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相适应,它注重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共同发展和师生交流,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将自己视为学生学习的“领导”。师生互动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尽量缩短讲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因此,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实践为中心,以体育活动为手段。
例如在完成了既定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器材室拿出一些体育用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或者教师可以组织进行足球、排球或者其他比赛,选择一些有兴趣的学生分为两组队伍,在操场上进行比赛,其他同学当观众,教师做裁判。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以裁判的身份去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讲解正确的规则。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学习过程中的直观性,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要以竞技体育取代教授体育
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如果采取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觉得体育课死板枯燥。一节体育就像一篇乐章,一定要富有节奏,它的动态性决定了在这一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必须要掌握好这一变化来调节课堂氛围和学生的情绪,做到体育课堂活泼而不凌乱。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授体育转变为竞技体育,这也充分的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身理发育的时期,对于体育竞赛的热情十分高涨,如果教师能够在体育课堂中举行一些竞赛式的活动并且充当他们的对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会非常高。比如在教授了学生排球技巧和规则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让两组学生进行比赛,同时教师自己参与到其中一组作为排球比赛中的“自由人”,当一对输球之后教师再加入另一队,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排球比赛活动中,并且能够从活动中领悟到更多的排球技巧,让体育课堂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有关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观点越来越多,很多新颖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挖掘出来。这些教学理念的共同点都是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摒弃过去那种学生一味听老师讲课的被动学习状态,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一样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极大的进步。而需要注意的是,师生互动教学并不是对其他先进教学方式的否定,我认为,好的互动式教学应该是在积极吸取其他教学手段的优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互动,我们应该致力于追求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而不应该将其沦为形式主义。
第三篇:研究工作总结
利用画图解决倍数问题的策略研究
工作总结
自2015年3月至今,我组接受区教科所授予课题 《利用画图解决倍数问题的策略研究》已经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本学期,我们将实施结题推广阶段。为了研究工作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课题研究情况做以下工作总结:
一、精心准备,群策群力,制定计划。
接受了学校安排的这个任务后,在主研老师杨春老师 带领下,迅速第成立了研究小组,选定了研究人员。首先进行理论学习,这是课题研究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查找和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论文,并对那些感触颇深的及时记录下来。同时,经常邀请学校区首席教师杨志山老师为我们出谋划策,邀请学区专家加盟课题小组。同时,在网络中寻求专家的专业引领,寻找同伴间的教研支持,随后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反复揣摩修改到确定。及时分享研究心得使得人人共享培训、学习成果。
二、营造氛围,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研、教学中。
1,我们抓住每一次教研活动,每一次工作小结,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促进了课堂高效率,在实践的同时积极总结并撰写论文,并得以发表,确实得到了能力的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等到较快提升,通过课题研究,全组教师共同努力,研究氛围浓郁。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在没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指导学生动手画图,从而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的、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课题研究与开展,学生能独立完成只是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立体思维能力。
3、通过对问题解决中学生画图策略的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对老师们有了一定的启发,能够引起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凝视、思考和关切。整理形成学生画图策略汇编与分析,画图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将课题研究成果推广。
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围绕“利用画图解决倍数问题的策略研究”后的心得,我们每一个主研人员精心研究备课教案,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将成果在本年级小范围推广,反馈成果再全校推广。
四、科研存在问题:
1、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课题组的成员中,多数的研究成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积极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但也有个别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需进一步的提升,导致在课题研究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2、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跟不上研究实践的需要,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从上至下重视理论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于题研究中。还应重视研究对象学生的研究。
3、推广的范围不够广。
五、课题探索方向
我们的研究不会因眼前所取得的一点成效而止步不前,相反地,我们只把其视为一个季节的劳动收成。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仍将携手与共,共同“耕作”,期待下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以下是我们预设的探索方向:
1、加强培训,不断完善自身。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本课题组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听教育行家的讲座、课堂教学,多组织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推广和开展。2.根据自己在实验中的经验得失,积极撰写叙事研究和案例分析及时进行课题研究反思。
3.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我们的课题实验将更有成效。
第四篇:研究工作总结
附页:
研究工作总结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创新:
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通过对西安各大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进行深入分析。其中以药家鑫的案例作为典型导入至本课题的核心,进而剖析和说明当下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状况,并就其原因进行初步大胆地预测和探讨。以期能够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法制教育现状
进行独特视角的剖析,从而阐明我国相关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2、对我国目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
3、着重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出发,进一步挖掘完善我国大
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我国在法治进程的努力中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行的建议和方案。
创新之处:相对于以往的课题研究视角和方法,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1、研究视角:从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并就
国内外的大视野下展开探讨,同时穿插借鉴国外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案例,以此使得整个课题的研究具有国际化和多角度的视角,从而使得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富有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突破过去的传统的死板的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数据获取途径,使得
我们的数据在起步的时候就具有优势和代表性。主要有调查问卷调查法、个人采访法、实践研究法、专家评审法、小组讨论法、网上调查问卷法,建立数据模型等方式来进行调查和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的放矢。
3、研究层面:多个视角和群体来进行调查研究,分别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本人等多个方面。力图构建一个多视角宽视野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以此来达到一个较好的社会研究成果。
二、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及应用前景:
1、为以后的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维,以期能够得出全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现实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其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
2、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而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有助于营造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利本位、权利制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法律文化;
4、有助于强化知法守法懂法护法的而各个环节,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确保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
5、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的发生,为党依法执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加强法制教育观念的普及,为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6、为我国的长治久安,全民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项目完成情况、存在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路
项目完成情况:
1、确定了大学生出现法制教育意识的缺陷是目前还仍旧有许多大学生群体并不十分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致使其发生的客观原因是高校中法制教育的成果并不十分显著;
2、找出了我国法制教育体系存在的漏洞是在全面深刻落实法治教育工作中表现为明显的不足的缺陷;
3、明晰导致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引发违法犯罪事件发生的诸多心理因素。
4、拓宽了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视野和途径。
存在问题:
1、由于经费有限,虽然有着比较新颖的思路,但是在实施调查的覆盖面积上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对于已经明确的问题,不能在近期时间内收到预期的可观效果,希望能够更加得到更多支持。
2、调查实际得到的数据和理论上有所偏差,在调查数据的可靠性上保留质疑的态度,论文的少数观点还缺乏足够有力的数据支持,如何进一步发挥实地调查的显示数据出的有效性尚存在一定问题。
进一步研究思路:
1、能够扩大调查的范围,增加受调查的覆盖人群的数量和层次,以期能够得到更加完整全面和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述观点。
2、努力发挥调查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加强理论和实际数据的联系程度。
3、在高校的法治教育的建议中加强改进措施和现状原因的逻辑关系,进一步阐述完善措施和建议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在论文的撰写基础上尝试引用更多的数理方法,突破文科学生传统的论文写作模式,引用更多的数据来支撑自己论文的观点,形成全新的独特视角。虽然这只是一个大学生团体的科研成果,但是我们相信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给以后的相关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项目负责人:
2012年2月17日
第五篇: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避障智能车》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通过对《避障智能车》这个项目的研究,我感受颇多。下面是我对项目研究工作的一个简短总结。
本项目的避障智能车是以迅猛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知识。
我们的车模采用飞思卡尔公司16位微控制器MC9S12XS128作为核心处理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包括障碍识别信号的采集处理、控制算法以及动力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等,由7.2V的电池通过不同的电路为各模块能源,最终使小车能够自主识别障碍,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小车的转向与车速自动避开障碍物,最终回到原路径。
我们自动化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与知识基础。如《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电路原理》等。反过来,这样的实践也使我们对专业课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参与本项目研究的同学都是08级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我们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整体系统调试等工作明确分配,并十分注重相互交流,听取各方意见,然后综合考虑,使软、硬件融洽的结合起来,使智能系统稳定可靠。两位指导老师专业能力很强、科研经验丰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并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指导方向以及良好的实验基地,使我们的项目开发开展得很顺利。
本项目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小车进行搜索和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人的安全;它还可以应用于汽车的倒车报警系统以确保汽车倒车的安全。该项目在学术上的创新在于它实现了传感、单片机、电机以及机械控制等知识的有机结合,锻炼了我们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该项目在技术上的创新在于对小车舵机的改装。在并非改变舵机本身结构的条件下,将舵机竖立起来,加大了两端的力臂,并调整力臂使两端力臂相等,这样舵机左右转向时受力比较均匀、转向角增大。通过改装提高了舵机的灵敏度,提高了舵机的响应速度,提高了小车的避障性能。
本项目按照科研立项申请时所拟定的实施计划,合理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并在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重点项目,我们提交了中期报告表、中期进展材料、重点项目中期检查表,并且顺利通过了学校众多专家对于重点项目的中期考核,完成了相应的答辩工作。
本项目已经设计完成智能小车模型一套,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本项目小组已完成相应科研论文两篇。
目前我们的小车模型正在按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的要求进行改进,智能车改进完成后将参加本届创意组的全国总决赛。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的体会很多。
制作小车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对于嵌入式产品的一般开发方法:1.基本输入/输出分析;2.选择MCU;3.选择评估系统并对与MCU相关的硬件进行初步评估;4.设计并制作硬件系统;5.进行硬件系统的模块测试;6.软件系统设计;7.系统测试;8.进一步完善工作。对于硬件系统,我们的思路也得到了开拓,并总结了一套设计流程:1.明确设计目的;2.查阅资料,选取合适元件;3.设计电路;4.电路仿真;5.焊接电路;6.实际测试并调试。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软件调试的重要性,它可以发现硬件中的不足,使问题更易发现并解决。
该项目大大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团队精神,开拓了我们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及非逻辑思维方法,提高了我们的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该项目使我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经验。如一些非书本知识,如何购买元器件(淘宝、电子市场、假发票、报销„„),如何财务报销,如何加工电路板,如何加工机械零件,如何与人协作等等。
我想这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我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