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级扶贫产业发展情况
**村扶贫产业发展情况
**村位于**镇北部,村部距**镇街镇5公里,是省定“十三五”扶贫重点村,全村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30亩,林地面积14715亩,水面面积120亩。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村,总人口410户,2100人,其中党员33人,全村主要以烟叶、白莲、水稻为主导产业。
**村共有贫困户88户362人,贫困发生率17.2%。其中扶贫开发户38户164人,扶贫低保户38户172人,低保户4户13人,五保户8户13人。2015年脱贫22户87人,2016年脱贫11户50人,2017年脱贫24户110人,还有31户115人未脱贫,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该村按照县委、县政府“3+X”的产业扶贫模式,推进全村扶贫攻坚任务。“3”指每户贫困户每年均享受光伏扶贫固定分红3000元、赣江源农业产业扶贫固定分红1230元、发展烟莲其中一项产业。“X”:指贫困户因户因人选择其他若干项脱贫增收产业,根据我村贫困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一户一人务工、一户一亩果蔬、一户一亩鱼塘、一户一亩观音树”思路。“一户一人务工”:该村410户中有710人外出务工,其中贫困户100多人,扶贫开发户以及扶贫低保户户均1人在县内外务工,人均月工资收入3000元以上;同时,通过在移民集中点引进就业扶贫车间(家顺鞋面加工厂等)带动30多户群众就业增收,其中贫困户11人,月均收入2500元。“一户一亩果蔬”:该村流转土地40亩、建设大棚24个,种植百香果、西瓜等特色水果以及蔬菜,贫困户反租倒包7户;依托润生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70余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23户,每年增加租金收入600元),用于种植绿色天然无公害蔬菜,为**中小学营养餐每日提供蔬菜1800斤,同时,带动39户贫困户“一户一亩”种植蔬菜、合作社统一收购的方式,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一户一亩鱼塘”:流转15亩土地,为11户贫困户统一挖好鱼塘、免费提供鱼苗、提供技术指导和回收,实现贫困户增收。“一户一亩观音树”:该村流转林地20亩,由村统一为20户贫困户打好条带、免费提供树苗、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回收,每年贫困户可增收3000元。
同时,依托“农家乐+乡村旅游+贫困户”模式,发展特色农家乐及特色种养,打造休闲娱乐、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游,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第二篇: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管理制度
****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推动扶贫开发,促进产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增收,根据《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的监管。
一、管钱和管事分离。******在扶贫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实行扶贫资金管理与项目实施相分离,镇扶贫资金由乡镇财政所负责专项代理记帐,镇扶贫办负责做好项目上报、组织实施、预付资金审批等工作。
二、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保证资金安全。镇财政所严格按照扶贫资金审批制度办理资金收支,资金预付由项目村提出申请,乡镇扶贫办审核提出计划,填写审批单,经乡镇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签字方能支付;坚持对帐制度,会计出纳要每月对帐一次,出纳每月与银行对帐一次,确保帐实相符;加快凭证传递,出纳要及时向会计传递凭证,会计要据实界定资金用途,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及时入帐;出纳不得提现支付,确需支付现金的开具现金支票,由领取人到银行支取,不得出现现金库存,不得白条抵库。
三、强化监督制约,坚持专款专用。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镇财政所应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计划安排使用扶贫资金,不得转移资金用途,不得自行进行项目调剂,对扶贫资金应实行专户管理、专人负责,封闭运行,实行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
四、加快项目结算,及时报帐审核。镇扶贫办要建立备查帐薄,分项目登记拨入专款、专款支出和预付进度,督促项目单位及时报帐,妥善保管项目凭证,及时上报审核。要完善报帐凭证传递手续,凭证交接双方要在交接单上互为签字,明确保管责任。
五、健全项目档案,完善档案管理。镇扶贫办要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对已完工项目,要将档案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不得自行对外提供。
第三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典范
扶贫主打油牡丹,脱贫致富促发展
--石人河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纪实
从昔日精明的煤矿小老板到如今敢想敢做的产业能人,在人们的印象里王大平一直在忙碌操劳着自己的事业。不过在人群中,王大平倒也亲切可爱,身材肥胖的他显得憨态可掬,认识他的人对他无不翘首称赞。王大平说,借着国家精准扶贫的东风在家发展,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照顾了家人,也免受奔波之苦,还能惠及乡亲们。
现在王大平的200亩油牡丹育苗基地已绿意盎然,300余亩种植基地早已一片花海,规模化效益十分明显,形成石人河村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不少此轮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并帮助管理大大拓宽了经济收入来源。据了解,油用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兼具食用、药用、观赏等价值。现在王大平正在充分开发利用油牡丹花观赏旅游价值,同时通过养蜂获取蜂蜜、采籽榨油等获取经济价值,切剥根皮等获取药用价值,预计丰产期基地年产值可达千万元。
王大平是郧西县河夹镇石人河村村民,前些年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在山西的小煤矿发展,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升级浪潮提前到来了,他不得不放弃那个曾经无限风光的煤炭行业。回到家乡的他总想做点事业,然而面对凋敝的农村现状却又没有任何思路。
2014年底,随着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郧西县发改局精准扶贫河夹镇六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的石人河村,这让王大平看到了希望。在郧西县发改局扶贫工作队的悉心指导下,他迅速理顺思路,随同郧西县发改局考察了安徽、山东等地的油用牡丹产业,看到国家、湖北省、郧西县出台的相应政策支持,他随即下定决心抓住机遇一定要把油牡丹产业做大做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为节约成本并最大程度降低经营风险,王大平流转村里一百多户的五百余亩闲置土地注册了郧西县众帮生态农业家庭农场,与郧西县昌晖木本油料专业合作社共建种植基地。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农场具体负责经营管理,双方协议按照实际投入比例分配收益。资金方面,县发改局扶贫工作队主动协调对接银行,帮助农场解决资金难题。
在王大平家庭农场的带动下,石人河村现已注册多个经济主体,主要发展农村电商、马头山羊养殖,土杂鸡养殖等产业,还有些农户未正式注册但也积极响应政策主动发展合适产业。据统计油牡丹这个龙头产业带动的其它产业共计解决了102户269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预计将使这些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收入,大大加快石人河村的整体脱贫致富步伐,促进石人河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2019四川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类
2019四川省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类
项目申报指南
一、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类示范基地项目
(一)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二)支持方向与重点。须同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围绕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生猪、马铃薯、青稞、荞麦、蚕桑、林竹、牛、肉羊、兔、家禽、水产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确定1个主导产业,开展全产业链技术集成与示范,建设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区域特色农业品牌。
2.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应用优质专用动植物突破性新品种,转化推广作物优质丰产栽培、畜禽健康养殖、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机械化生产、防灾减灾等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构建种养循环和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发展—1— 质量和效益。
3.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设科技特派员站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创天地、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科技扶贫在线服务站点等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打造科技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考核指标。
示范基地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要高于当地平均水平5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集成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新品种1—2个,推广新技术5项以上,开发新产品2个以上,培育1个以上农业产业知名品牌或拳头产品。
2.基地规模。主要粮油作物基地核心面积300亩以上,带动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特色经济作物及林木产业基地核心面积200亩以上,带动连片面积600亩以上;猪羊年出(存)栏2000头以上,牛年出(存)栏500头以上,家禽、兔年出(存)栏10万只以上,特色水产等养殖水面100亩以上。民族地区示范基地规模原则上可降低50%。
3.科技服务。建立科技特派员站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 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科技扶贫在线服务站点、星创天地等科技服务平台1个以上,拥有定点服务的科技特派员及“三区”科技人员等3—5名,每年开展科技培训活动5次以上,培训技术骨干20名、新型农牧民200人次以上。
4.精准扶贫。探索建立科技扶贫模式,完善帮扶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3个贫困村、5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助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村镇2000名贫困农民增产增收。民族地区(含深度贫困地区)原则上可降低50%。
(四)申报说明。
1.由重点贫困县、插花贫困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申报。企业申报,年产值须2000万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年产值须500万元以上。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民族地区申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可下浮到40%。重点贫困县外的企业,申报在重点贫困县实施的项目,应取得企业注册地科技主管部门同意。
2.重点贫困县内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学专科毕业3年以上。重点贫困县以外的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科技计划项目要求的资格条件。
—3— 3.凉山、阿坝、甘孜每个州申报不超过4项,其他市每个市申报不超过3项(含扩权县),其中:每个县申报不超过1项,由市(州)科技局负责统筹。优先支持尚未获得示范基地项目支持的重点贫困县,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县、2019年计划脱贫摘帽县,适当平衡在不同区域实施的项目。
4.填报《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申报书(产业类)》,并在项目名称后标注“示范基地”,提供相应附件。申报材料要有明确的产学研合作协议;要有直接带动和帮扶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人口清单,并提供乡村证明材料。
5.拟支持项目不超过50个,每个项目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拨付。项目实施期为二年。项目自筹经费与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1:2,申报时须出具资金配套证明。市、县可整合相关资金,倾斜支持省上支持的示范基地项目。
二、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类科技特派员服务与创业项目
(一)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二)支持方向与重点。
1.面上项目。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支持88个重点贫困县、72个插花贫困县,依托县内生产力促进中心、农技推广机构、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星创天地、专家大院、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联合省、市“三区”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4— 采用“一县一团”的方式建立科技特派团,面向县域贫困村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技术服务,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转化应用;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及企业等,指导、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
2.综合项目。构建科技特派员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及全省服务体系,组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调查和成果转移转化活动,开展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为160个县科技特派团提供项目咨询、业务指导、工作督导等综合服务。
(三)考核指标。
1.面上项目。每县建立科技特派团1个、人数不少于10人,服务领域要涵盖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服务目标要满足县域农业发展科技需求。科技特派员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实现对县域贫困村全覆盖。指导培育壮大1—2个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指导建立1—2个科技示范基地,指导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为有贫困村的每个乡镇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3—5名。开展技术服务40次以上,组织技术培训20次以上,培训贫困农民400人次以上。
2.综合项目。初步建成科技特派员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及全省服务体系;开展全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调查和成果—5— 转移转化活动2次,促成10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2期,培训科技特派员300人次;组织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开展技术服务100次;组织开展科技扶贫督导150次。
(四)申报说明。
1.面上项目由88个重点贫困县、72个插花贫困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农技推广机构、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联合省、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共同申报。综合项目由省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机构申报。
2.重点贫困县内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学专科毕业3年以上。重点贫困县以外的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科技计划项目要求的资格条件。
3.88个重点贫困县、72个插花贫困县,每县申报面上项目不超过1项。
4.填报《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申报书(产业类)》,并提供相应附件。面上项目附件中要有科技特派员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实现对县域贫困村全覆盖的台账。
5.拟支持面上项目不超过160项,其中:深度贫困县不超过45项,支持经费不超过60万元/项;其他重点贫困县不超过43—6— 项,支持经费不超过40万元/项;插花贫困县不超过72项,支持经费不超过4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为二年,2019年拨付50%经费,2020年拨付50%经费。配套资金不作要求。
拟支持综合项目不超过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项。项目实施期为二年,2019年拨付50%经费,2020年拨付50%经费。配套资金不作要求。
三、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类面上项目
(一)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二)支持方向和重点。
1.秦巴山区。重点支持优质粮油、特色林果、道地中药材、名优茶叶、食用菌、蔬菜、优质蚕桑等种植业,肉羊、肉牛、特色家禽等养殖业及其林下种养、经济林木集约化经营等领域,以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电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
2.乌蒙山区。重点支持名优粮油、蔬菜、蚕桑、茶叶、名特优水果、畜禽养殖、特色水产品、烤烟等区域主导产业和中药材、林竹等特色产业,以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电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
3.高原藏区。重点支持林果、秋淡季蔬菜、食用菌、道地药材、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牧草生产等区域特色产业,以—7— 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电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
4.大小凉山彝区。重点支持优质稻谷、苦荞、烟叶、蚕桑、花卉等主导产业,晚熟芒果、优质石榴、优质苹果、鲜食脐橙、优质水蜜桃等特色水果,建昌黑山羊、半细毛羊、生猪、家禽等特色畜牧业,以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电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
5.插花贫困地区。重点支持区域特色农业生产、农(林)产品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
(三)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范围应至少覆盖1个贫困村,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2项,建立科技扶贫示范点1个,开展技术培训4场、200人次,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0户、辐射带动农户30户增产增收。
(四)申报说明。
1.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农业专合组织、科研单位等主体申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事业单位申报项目必须在88个重点贫困县实施。重点贫困县外的企业,申报在重点贫困县实施的项目,应取得企业注册地科技主管部门同意。
2.重点贫困县内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学专科毕业3年以上。重点贫困县以外的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科—8— 技计划项目要求的资格条件。
3.2019年计划脱贫摘帽县申报不超过2项,其他重点贫困县、插花贫困县申报不超过1项;涉农省级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申报不超过2项。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县、2019年计划脱贫摘帽县,适当平衡在不同区域实施的项目。
4.填报《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申报书(产业类)》,提供相应附件。申报材料有明确技术支撑单位和科技人员的,需提供合作协议;直接带动和帮扶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人口,需提供具体清单,并提供乡村证明材料。
5.拟支持项目不超过75个,每个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拨付。项目实施期为二年。配套资金不作要求。
—9—
第五篇:xx村产业发展及扶贫工作规划
赤岩镇沙阳河村产业发展
及扶贫工作初步计划
一、基本情况:
沙阳河村是地处赤岩镇最边远,自然条件较差的一个贫困村,现有十个村民小组,423户,1418人,由原蒿坪、金坪山、付家坡、低房、岭沟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与白河县相连,南与双河口村接壤,西至天宝寨、马保村,北与金寨镇交界。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是首批被省确定的贫困村之一。目前全村有贫困户203户,561人,通村水泥路沿河而过,现已修通三条到组路,都是土路,一遇风雪天气就无法通行。低压网改,只改到各组的中心点,边远村庄院落未改到位。饮水工程,近几年靠老百姓投资投劳,水利局扶持水质,修了两处小型水塔,沿河道解决了近百余户饮水问题,全村还有20%农户饮水问题尚未解决。村主要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烟草、蚕桑、畜牧,粮食生产为主。截止2013年底,全村种粮面积2450亩,产量412吨,劳务输出约300余人,收入近600万元,种烟350亩,产值25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
二、产业布局
(一)烟草以四组、十组为主,二组为辅,每年种烟350亩以上,收入近80万元,其中二组种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眼光、气候、土质,技术基础都适宜烟草的发展。但由于交
通不便,导致肩挑背驮的实际困难,至今未能解决烟草路,该组农户纷纷放弃种烟,致使近年来烟草面积不断下滑。
(二)蚕桑生产分布三、四、七、九组,在2009-2012年发展量高达300多张,但由于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整户外出,放弃了桑园管理,造成发种量有所下滑。
(三)劳务输出,因受自然条件影响,部分组基本上都以外出务工为主,劳务输出全村约300余人,收入近600万元。
(四)畜牧养殖业,在2008-2009年间,我村有6户建立了养猪场,但近年来由于市场价格起伏不稳定,造成现在无专业户。但是我村发展畜牧养殖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对猪、牛、羊、鸡的大力发展有一定潜力,有待进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加大技术培训,扩大规模。
(五)茶园建设,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以五、六、七组每组连片100亩,全村达到500亩。
(六)中药材,计划在两年内以一组、三组、八组为主,发展丹参和其他中药材,面积达200亩,基本形成组组有产业、样样有规模。
三、当前群众所期盼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水泥路、因2012年夏季我村遭受了百年不遇自然灾害,通村水泥路部分路段遭到毁灭性破坏,在上级各部
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恢复。由于受毁坏的程度大,资金不到位,造成了水泥路断板、裂缝、塌陷,导致大小车辆无法通行和无法维修的现状。
2、十组的烟路又是与白河接通的跨县路,里程4公里,四组的道路2公里,总计6公里需要硬化,保证雨雪天正常通行。
3、通组路,我村二组是全村发展烟草最适宜的组之一,烟草面积能达到150亩以上,群众积极性很高。近几年来群众多次提出强烈要求解决通组路,由于资金问题无法解决,有待尽快落实。里程2公里,预计资金20万元左右。
4、便民桥,三组农户分布在一河两岸,阴坡居住的农户占40%,一遇河坝上水,学生无法上学,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初步预计资金4万元左右。八组要求解决通组路心切,自行组织筹劳筹资已修通1.5公里道路,但由于道路便民桥工程量较大,预计资金约6万元左右,现在是路、桥不通,已修的无通用价值。
5、移民搬迁已实施数年,根据国家整体推进原则,能人进镇、富人下山的思路,我村已有30%的农户改善了居住条件。但近年来由于到镇集中安臵房价地基昂贵,价格太高,农民又不愿意远离土地,制约群众想改善居住条件又无法解决。现农户强烈要求、期盼在本村范围内解决移民开发点的问题,根据本村实际,加强力度,尽快解决。
6、低压网改,十个中心组基本都整改组中心点,由于山大人稀边远院落,全村大约有10公里未改到位。原金坪山、付家坡、低房三点变压器需要更换100伏安以上,有待进一步协调,以解决边远农户电力不足问题。
7、饮水工程,近几年全村仅在沿河道建了两座小型水塔,水利部门只解决扶持水质,农户投劳投资,解决了近100余户饮水问题。山上组、院落饮水问题应及时地进一步规划、分期实施群众饮水难的实际问题。
四、我村扶贫工作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明显,大多数群众思想比较开放,发展产业各组都有自己的潜力和基础,能积极主动地配合镇村工作,盼望脱贫致富的愿望较强。
2、劣势也是村上工作面临的困难。由于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影响,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意勤劳干活的人增多,本来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要靠上面的扶持,种地干活的人也少了,讲吃喝、贪图享乐的人多了,特别是个别好逸恶劳的户享受低保和得到各种扶持,产业啥都不抓。本来比较勤劳的人看到此类情况,也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地制约了我村的经济发展。其次是技术资金缺乏,比如在养殖业方面等,还有部分居住在高山的贫困户,投入大量资金修路是不符合现实的,如何引导下山居住,靠什么方式生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问题。
五、抓好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本次扶贫工作未契机,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一次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治贫先治愚,教育贫困户拜托等、靠、要的懒惰行为,让他们懂得现实真正的脱贫致富,单靠国家的扶持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改变思想观念,致富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2、结合本村实际建立相应的扶贫机制,使每户扶贫户都有一个相应的包抓帮扶人,至少要有一个脱贫致富项目,由帮扶包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资金,用扶贫致富事例引导群众进行发展。
3、村委会要定期召集贫困户到村上接受农技知识培训,请求帮扶单位邀请相关技术人员授课,并到户到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使每个农户真正掌握一至两门农业科技知识,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4、为扶贫项目实施工作打好基础,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首先要将全村的扶贫人口和扶贫户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出来,准确掌握各户家庭的实际状况,制定帮扶措施。二是要谋划全村扶贫工作的总体方案,解决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分类排队、分类分期帮扶。同时加强与县驻村单位和扶贫工作相关单位的衔接力度,加快我村发展规划编制,早日研究制定扶贫工作计划,积极争取相关扶贫政策,加强和相关帮扶单位的联系,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落
实,力争三五年内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