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系期末考试作文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English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So many students spend more and more time in learning English.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I think,is to learn and use English all the time.Don't be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We'd better do a lot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If you can form the habit of thinking and writing in English all day,you are sure to grasp the spirit of English and will be able to read works in English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My dear friends, 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just choose a good method and try your best.Sometimes, you feel that it’s a bit difficult for you to learn English well, but never give up.Just work hard on it.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We are sure to have a good result with great interest.Let’s learn English well together!
Should Students Take Part-time Jobs ?Whether students should take part-time jobs? I think it really depends on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study.The statistics shows more than 50% students taking part time job in college.And some of them are very good in time managing and work for 15-20 hours per week.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students who failed too many subjects that have to drop the degree because of working.Take out any financial factor.From my point of view, college
student shouldn't take any part-time job at all during the semester.Reason is simple, distraction.No matter what benefit it brings from the work, it causes distraction from the study.Students can always spend more time on studying, researching or just building up their own project related to the course which will greatly help their future career.Besides they can always spend some time on sports which built up their body and mind at same time.Unless they decided to fully step into the society in early age rather than just take a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another story.My study and Life at College
Time flies!The first year life of my college is going to end up.When we look back it, I find it happy and sorrow.I still remember the emotion that I stepped into Nanchang University for the first time, I
第二篇:体操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体育系
第一章 体操概述
1、何为体操?
现代体操的概念是通过徒手、轻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
2、对现代体操内涵的理解?(1)、竞技层面上的体操,竞技体操。
(2)、基础层面上的体操支队列队形(3)、拓展层面上的体操
3、体操的内容【填空】
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器械体操、支撑跳跃、实用类体操、自由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蹦床运动。
4、体擦的分类。
(1)根据练习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体操分为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及专门器械体操三类。(2)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和表演体操三类。
5、基本体操的内容。【填空】
基本体操包括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的简易练习、专门器械体操和生活技能体操等。
6、体操课程教材内容重新设定为以下三类:
(1)基础类体操: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队列队形。该内容是通过进一步学习体操的基础。
(2)实用类体操:内容有攀登、爬越、搬运、撑杆、爬墙等。该内容重在体现生活生存需要。
(3)技术类体操:内容有教材化了的技巧、支撑跳跃、双杠、单杠项目。内容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7、体操自身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2)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3)广泛运用保护和帮助(4)具有较强的艺术性(5)技术不断创新
8、古代体操的分类?
(1)强筋骨,防疾病的医疗体操(2)反映在古代歌舞、戏剧、杂技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 9、1956年是我国体操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中国体操协会成立并加入了国际体操联合会。
10、世界竞技体操的大型赛事简介。
(1)奥运会体操比赛(2)世界体操锦标赛(3)世界杯体操比赛
第二章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
1、根据人体肌肉工作的特点,技巧动作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两大类。
2、根据动作的运动形态和肌肉的工作特点,可以把器械体操分为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动作两大类。
3、支撑跳跃动作包括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七个阶段。【填空】
4、平衡技术:
(1)平衡动作的种类:a、上支撑平衡:在重心上方的平衡。例:各种悬垂动作。b、下支撑平衡:手倒立
c、混合支撑平衡:例如肋木侧平衡
(2)影响平衡的因素:影响人体平衡稳定度大小的因素有两个、重心的高低和支撑面的大小。例如:头手倒立比手倒立更容易保持平衡,头手倒立的支撑面积比手倒立大,重心低。
5、大开立分腿慢起头手倒立的技术分析:(1)两手撑地时靠近两腿,缩短纵力距
(2)把头放进三角形顶点(头手三角倒立)增大支撑面积(3)向上提臀时两腿尽量靠近上体,保持运动的连贯性(4)重力线牢固的落在支撑面内
6、双杠分腿慢起肩倒立的技术分析
(1)两手靠近大腿处,缩短后半截的重力距,上体下线
(2)须顺势收腹,翻臀,把肩放在手前20--30cm处,把肩打开(3)保持运动的连贯性,一气呵成
7、做俯平衡时,臀部应主动反撤,使重心后移,保证其投影点落在支撑面上
8、合外力、合外力距都为零,才能保持平衡
9、推手技术
11、常用的动作示范法
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法、慢速示范法、对比示范法
12、简述示范法在体操教学中各阶段的运用
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应做正确完整的示范,并配合精炼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动作概念。
第二阶段,除了做完整的示范外,还应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分解示范或对比示范,以利于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
第三阶段,可少做示范,着重改进动作技术的细节,提高动作的质量。
13、在体操动作教学中如何正确选择示范位置和示范面
示范位置是指示范者与学生之间的空间关系,其距离多远,位置多高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和人数来决定选择的位置,应能保证全体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对于技术类体操动作教学一般采用正面和侧面示范两种形式,采用哪一种示范面则要看动作技术结构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
14、体操教学中常用的语言法有:讲解、提问、提示、评价等。
15、练习法包括: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
16、改变动作空间即指调整动作空间因素,以改变动作的难易程度,提高练习效果。
常用的改变空间的方法有调整器械高度,调整器械宽度,调整器械角度,增加器械弹性和改变动作开始或结束时的位置等。
17、在体操动作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一阶段,排除心理障碍,增强信心,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粗略的掌握动作技术
第二阶段,要尽快消除学生的各种错误动作,较好的掌握动作技术,改善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第三阶段,要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动作,加深学生对动作的认识,不断强化易形成的动作技能,使动作日臻完善,并能轻松自如的完成动作
第三章 体操体能训练
1、如何能解释体能?
体能即身体能力,是指人体形态机构和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积极适应运动训练、比赛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
2、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主要有四种: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静力力量。
3、体操运动员应着重发展:肩、胸、腰、髋、腕、踝等部位的韧性。
4、体操运动员力量练习的重点部位:上肢及肩带力量,躯干的腹肌、背肌和侧腰肌,下肢的快速力量等。
第四章
1、术语是指各领域各学科中的专门用语。
2、正确运用体操术语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体操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体操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体操科学研究,体操理论的规范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对体操术语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求:(1)正确,确切的说明动作的性质和形成(2)简练,语言要简明(3)易懂,使人容易理解
4、体操术语主要分为结构术语和命名术语两种类型。
5、结构术语是指描述动作形式及本质特征的专门用语,包括完整术语和简化术语。
6、命名术语:(1)形意术语(2)国名、地名、人名术语
7、举例说明人体运动轴。
(1)纵轴: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连线。人体围绕纵轴可进行各种转体运动,如愿地跳转180度,双杠内转体180度下等。
(2)、横轴;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人体围绕横轴可进行各种前后翻的动作、如垫上前滚翻、单杠支撑前翻下。
(3)、前后轴:通过身体重心前后的连线。人体通过前后轴可做各种左右翻的动作,如侧手翻,侧空翻。
8、什么是器械轴?
器械最长的工作部分两端的中心连线称器械轴。9.动作关系术语
a、同时;单个动作中身体不同部位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时或两个动作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时用“同时”表示。b、依次:在单个动作中,身体某些动作部位有先后动作时,用“依次”来表示。c、接:两个单个完整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用“接’字把他们连接起来。d、经;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必须达到某一指定部位时用经。e、成;在做完动作之后的结束姿势。
10、基本动作术语
a、悬垂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 在器械上的动作(肩轴低于器械轴)分为单纯悬垂和混合悬垂。
b、支撑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支撑于器械,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动作,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c、摆动是指在悬垂或支撑中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钟摆式的摆动动作,如单杠悬垂摆动。d、回环是指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的连线转动一周或一周以上的动作。如单杠支撑后回环。e、腾越是指身体腾起后从器械上越过。如跳马分腿腾跃、单杠直角腾跃。f、倒立是指头在下脚在上的一种支撑姿势,如手倒立头手倒立。
g、滚动是指身体不同部位依次接触地面或器材,但不经头部翻滚的弧形动作。如团身滚动、挺身滚动。h、滚翻是指身体的不同部位,依次支撑器材或地面并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如前滚翻。i、上法是指整套动作或联合动作中第一个上器械的动作。
j、抬头是指头部以环枕关节为轴做后屈技术做挺胸、身体后屈等动作时、往往采用抬头技术如技巧俯平衡等。k、挺胸是指肩背肌群收缩胸廓扩展。防止身体前翻或使动作更富美感的技术,如技巧头手翻的展体技术。l、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着称为排头。
m、翼;队列的左右两端称为翼,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多列行进变换方向时,转弯内侧一翼称为轴翼,另一侧为外翼。
n、平衡;是指以身体某些环节支撑地面,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如单脚站立的俯平衡。侧平衡。搬腿平衡等。o、绕环是指身体部位做360度或大于360度的圆形动作。
10、体操动作术语的构成
(1)直述单杠支撑后回环动作术语的构成。开始姿势。动作方向
后。动作形成直体。动作做法 回环。结束姿势 支撑。
(2)直述双杠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动作术语的构成。开始姿势
支撑摆动。动作方向 后。动作形式 分腿。动作做法 转体。结束姿势 分腿坐。
(3)骑撑前回环
开始姿势 骑撑。动作方向 前。动作形式 分腿。动作做法
慢起。结束姿势
骑撑。(4)一腿坐杠,一腿高举杠内横摆转体成分腿做 开始姿势
分腿。动作方向
后。动作形式
分腿。动作做法
转体。结束姿势
分腿做。
11、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有哪些?
(1)完整记写法:根据结构术语记写的要求,详细、准确的说明具体动作。一般多用于缩写比赛规定动作、测验动作、等级大纲、体育锻炼标准等。例:一套单杠动作可记写为:悬垂摆动屈伸上接后摆——支撑后回环——左(右)腿摆越成骑撑——两手换反握,骑撑前回环——右(左)腿摆越同时左(右)转体180°成支撑——后摆转体90°下(2)缩写法:只简单记写动作的做法或动作名称。多用于编写教学大纲、教案。
(3)图解法:用单个或连续图说明动作。包括单线条、黑块、轮廓等绘图方式。其特点是直观、运用方便,一般用于编写教材。
第五章 保护与帮助
1、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有何意义?
(1)有利于练习者的身心健康(2)有利于练习者正确学习动作和技术(3)有利于练习者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4)有利于练习者团结互助良好品质的形成
2、保护与帮助的种类有哪些?
a、保护:他人保护、自我保护、运用器械保护、利用环境保护 b、帮助:直接帮助、间接帮助、运用器械帮助
3、什么是保护?
在体操技术类动作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为了防止练习者发生意外事故,同时给予心理支持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叫做保护。
4、保护分哪些?
他人保护、自我保护、运用器械保护、利用环境保护
5、他人保护分哪些?
(1)单一动作保护:在体操练习时,保护着针对某个动作所实施的保护叫做单一动作保护
(2)组合动作保护:在体操练习时,保护者对两个(包括两个)以上动作的组合练习所实施的保护叫做组合动作保护。
6、自我保护几种形式(方法)?
自我保护是指联系着由于技术上的失误而发生意外时,独立运特定的技巧和自救动作摆脱危险的方法。
(1)器械上的自我保护:在体操器械上练习时,由于技术、器械或护具的问题引发意外时,采用及时终止练习,跳下或坐在器械上,双手或单手握住(抱住)器械,避免受伤的方法。
(2)落地自我保护:在练习结束落地失去平衡时,联系着顺势改变动作性质和身体姿势,以减小身体重要部位与地面撞击摆脱危险的方法
7、什么是帮助?
在体操技巧、跳跃、单杠、双杠技术等动作练习中,帮助者及时给予练习者助力、信号,或放标志物限制物等,可使练习者更快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好的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措施叫帮助。
8、什么是直接帮助?
第三篇:运动训练学 期末考试重点 体育系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2、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的指导下,专业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的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4、运动成绩: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以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5、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且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6、运动训练原则: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以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等训练原则。
8、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系统持续的、周期性的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9、竞技状态:运动员参加比赛获得成绩的准备状态。
10、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
11、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效果的训练原则.12、运动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3、运动训练手段: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14、模式训练: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5、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的编制成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6、重复训练法: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17、循环训练法(各组练习之间间歇的负荷特征):循环重复训练、循环间歇训练、循环持续训练。
18、体能(训练学角度):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19、身体形态: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20、力量素质:人体神经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21、最大力量:人体肌肉在随意收缩中能表现出来的最大用力能力。
22、速度素质: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指人体或者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和快速做出动作反应的能力。
23、速度障碍:运动员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水平后,长时间停止不前,甚至不能再提高的现象。
24、耐力素质:有机体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使人体基本运动素质之一。
25、运动技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
26、运动技术原理:不同项目的运动技术,须全部或者部分服从的科学原理。
27、协调能力: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
28、特长技术: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获得优异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者优势,使用概率或得分概率较高的技术。【绝招】
29、竞技战术:在比赛中以战胜对手或者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30、运动员战术能力:运动队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快速力量训练法: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能力。32制胜规律: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33、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34、克拉克现象:整场或一系列比赛发挥失常的现象。
35、崩盘现象:决胜局或决胜期失常发挥的现象。
36黑马现象:整场或一系列比赛超常发挥的现象
37、翻盘现象:决胜局或决胜期超常发挥的现象
二·填空题
1、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的选才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竞技体育管理
2、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竞争性,集群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观赏性,功力性
3、运动成绩的构成:竞技水平、比赛名次。
4、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运动智能。
5、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
6、运动训练方法的发展:针对性训练、辅助性训练、周期安排、综合训练法。
7、运动训练手段基本结构:动力特征、动作要素(动作的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动作过程。
8、体能的构成: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
9、力量的分类: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
耐力。
10、速度素质的分类:反应速度(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动作速度(人体完成单个或者成套动作的速度,是技术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移动速度(在周期性项目运动中、单位时间内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
11、运动技术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12、运动技术评价的基本标准:时效性、合理性、经济性。
13、竞技战术的构成:展示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
14、战术训练方法: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想象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模拟训练服、实践法。
15、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起始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实践、训练过程中的检查评定以及训练目标的实现。
16、多年训练过程的两个层次:全程性多年训练和区间性多年训练过程。
17、多年训练过程的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18、高原现象的发生概率69.3%,通常在从训练后6~8年出现;出现高原现象时年龄为20岁左右,高原现象持续2.0加减0.5。
19、比赛训练法的类型:教学型比赛方法、检查型、模拟型、适应型。
20、竞技体育形成发展的动因: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
21、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目标设置、想象技能、放松技能、注意集中技能、意志品质训练。
22、竞技运动项目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包括:体能主导类、技能主导类、技战能主导类、技心能主导类。
23、运动训练原则(人体版):竞技需要、动机激励、有效控制、系统训练、周期安排、适宜负荷、区别对待、直观教练、适时恢复。
24、运动训练得主体:教练员、运动员
25、运动训练的目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三·简答题
1、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以及学科特征?
答:研究任务:提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学科特征: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1)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经济水平;(2)对手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3)比赛结果的评定。
3、贯彻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2)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立训练的内容;
(3)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4)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4、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素:(1)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2)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相结合。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素:(1)运动负荷
(2)准确掌握运动负荷和运动性疲劳的评定方法
(3)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4)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
6、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
(3)重视运动员主观反应,实际表现和训练信息的收集和运用;
(4)训练计划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7、运动训练方法和运动训练手段的联系: 相同点:都用于完成训练任务,按照各种训练方法的目的和要求,都可以分别设计许许多多不同的训练任务。不同点:(1)运动训练方法:是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是由人们提炼出来的比较概念化的认识
(2)运动训练手段:是具体的有目的性的身体活动方法,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8、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
以发展竞技能力的目的(体能训练法、技能训练法、战术能力训练法)
以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以训练负荷与间隙(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以训练负荷时氧代谢特点(无氧训练法、有氧训练法、无氧有氧混合训练法)
以训练时不同的外部条件(语言训练法、示范训练发、加难训练法)
9、体能的影响因素:
(1)先天的体能是通过遗传而获得;
(2)后天的体能则主要是经过有效的体能训练而得到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促进体能发展。
10、体能训练的意义:
(1)良好的体能是运动训练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2)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
(3)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
(4)是增进健康、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11、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1)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
(2)体能训练应与战术、技术、心理和智能有机结合;
(3)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的训练;
(4)在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的教育。
12、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
(1)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素质训练;(2)专项训练方法手段;(3)手持轻器械训练法;(4)舞蹈训练法。
13、身体形态训练的的基本要求:
(1)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2)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3)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4)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14、发展最大力量的常用方法。
重复练习法、阶梯式极限用力法、静力练习法、发展不同肌肉最大力量的收缩方式与负荷特征。
15、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1)力量耐力的决定因素;(2)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途径;(3)发展力量耐力的常用方法。
16、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1)注意不同肌肉力量的对应发展;(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4)注意激发训练的兴趣;(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
17、速度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高度重视速度的训练指导思想;(2)速度训练必须与专项特点以及比赛要求紧密结合;
(3)合理安排速度训练的顺序和时间;(4)合理安排速度训练的负荷、运动强度、持续的时间与间歇、重复次数;(5)有效的转换能力。
18、耐力素质的分类:(1)根据运动中氧化代谢的特征: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有氧无氧混合耐力。
(2)根据肌肉的工作的力学特征:静力性耐力、动力性耐力分析。
(3)根据竞赛及体育活动持续时间:短时间耐力、中等时间耐力、长时间耐力。
(4)根据耐力素质对竞技能力:一般耐力、专项耐力。
(5)根据器官系统机能: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6)根据参加主要工作的肌群数:局部耐力、全身耐力。
19、耐力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意志品质的培养;(2)针对专项的特点;
(3)耐力训练中要注意呼吸的科学性;(4)在发展无氧耐力的同时,需注意协调的发展有氧耐力;
(5)耐力训练应注意多年系统安排;(6)在训练中处理好有氧和无氧耐力的关系。
20、运动技术训练的方法与基本要求?
一、方法:(1)直观法与语言法
(2)完整法语分解法(3)想像法与表象法(4)减难法与加难法
二、基本要求:
⑴、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 ⑵、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⑶、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⑷、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⑸、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⑹、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⑺、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⑻、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⑼、重视运动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的预见工作。
21、战术能力的表现:(1)战术观念的先进性;
(2)个人战术意识与集体配合意识的强弱;(3)战术理论知识的多少;
(4)所掌握的战术行动的质量和数量;(5)运用战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1)军事学与策略学因素;(2)心理学与思维科学因素;(3)形态学与体能技能因素。
23、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2)抓住战术意识培养这一核心环节;(3)着重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
(4)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5)重视战术组合;
(6)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24、集体项目运动员的结构调整与集团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1)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球员之间的适宜比例;
(2)保持适宜的平均累计配合训练年限;(3)采用全国选拔式组建国家队;(4)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25、速度障碍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
(1)概念:是指运动员的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2)产生的原因 : 客观原因:
① 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
② 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提供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主观原因:
① 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 ② 基础寻来年不够; ③ 技术动作不合理;
④ 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 ⑤ 负荷过度、恢复不好。(3)克服办法 : ①改进技术;
②变化训练内容与负荷;
③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如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 ④变化训练环境。
26、高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避免与克服方法。(1)高原现象: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2)、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随着运动员进入青春期,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
b、对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适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
c、适应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d、运动员主观努力的下降。(3)、避免以及克服高原现象:
a、随着运动员专项竞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运动训练负荷;
b、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负荷的内容以及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c、对青少年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节其阶段性训练目标及时改变训练负荷的安排及要求;
d、对于已出现明显的过度训练及严重伤病的选手,应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恢复;
e、应加强运动员的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渴望。
27、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及评价?(1)决定因素:
主体因素:a、人体结构力学特征。b、感知觉能力。c、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d、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e、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客体因素:a竞赛规则。b技术环境。c器材设备与场地。
(2)运动技术评价:
①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标准: a目的任务: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b基本标准:时效性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②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a生物学与社会学指标。b质量与数量指标
③常用方法: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b运动学评价与动力学评价。c多维测试与综合评价 ④不同项目运动技术评价具有不同特点。
28、简述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原理。
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2)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3)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结合29、速度素质训练方法及训练学要点?(1)反应速度:信号刺激法。
要点:a、重视提高运动员集中注意力于
信号出现的能力
b、依照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在训练中有放失的重点给予不同类型的刺激信号,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对信号的反应能力。
c、在比赛中经常出现的主要信号
为主进行训练的同时,也应适当配合给予多样化的信号刺激,有助于提高联系的兴趣及效果。
d、根据项目特点确定信号刺激训
练的负荷。
(2)动作速度:大强度的重复训练法。要点:a、必须快速的完成练习。
b、应选择专项动作或与专项动作
结构、用力形式相似的练习。
c、应选择能熟练完成的、最好是
已可自动化完成的练习。
d、采用助力法进行练习。
e、采用预先加难法进行练习。f、练习的次数或持续的时间应以
能保持最大动作速度为标准。
g、重复练习时,应以消耗的ATP
得到补充同时以神经系统保持必要的兴奋性为标准。
h、练习前肌肉必须做好准备活动。(3)移动速度:分周期性竞速项目和非周期
性竞技项目
第四篇:运动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重点 体育系
一名词解释
1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2新陈代谢: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的化学变化 3酶: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催化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
4限速酶:催化能力较弱,对整个代谢过程反应速度起控制作用的酶
5激活剂:凡是能提酶活性的物质 6抑制剂:凡是能降低酶活性或使酶活性丧失的物质 7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8生物氧化:指物质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9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氧化结构,称为呼吸链
10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物分子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
11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过程
12糖:是一类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
13糖酵解:糖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 14三羧酸循环:由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过反复的脱氢、脱羧再形成草酰乙酸的循环过程
15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16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一个人拐点称乳酸阈
17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18必要脂肪酸:维持人体正常生长所需而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
19必需氨基酸:机体无法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途径获得的氨基酸
20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储存的脂肪经脂肪酶催化水解释放出脂肪酸,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的过程
21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俺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结果是脱下氨基
22运动性疲劳:由于运动引起的机体机能水平下降或运动能力下降,从而难以维持一定的运动强度,但经过适当休息后可以恢复的现象
23酮体:肝脏细胞内,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的乙酰辅酶A有一部分转变成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这三种物质统称酮体
24中枢疲劳:由运动训练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能产生和维持足够的冲动给肌肉以满足运动所需的现象
25外周疲劳: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下降,不能维持预定收缩强度的半所需要的时间也称半时反应现象
26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的现象
27半时反应:运动中消耗的物质,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数量增加至运动前数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而运动中代谢的产物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数量减少一 半所需要的时间也称半时反应
28酶促反应:酶催化的反应
29脂肪酸的B-氧化:之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B-碳原子之间断裂,B-碳原子被氧化结羧基,成成两个碳原子的乙酰辅酶A和较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30转氨基作用:又称氨基转移作用,是指某一氨基酸与@-酮戊二酸进行氨基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酸酮和谷氨酸二填空题
1从生化的视角看,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分子
2组成人体物质的分类:能源物质、非能源物质
3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4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结合酶(全酶)5酶催化反应特点: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可调控性、不稳定性
6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底物浓度与酶浓度、PH值、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
7在血液中直接发挥作用的酶(功能性血清酶):脂蛋白脂肪酶、凝血酶 8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的终产物是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9高能化合物分为: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硫酯化合物
10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其他生物氧化过程都需要在线粒体进行
11呼吸链类型:NADH+氧化呼吸链、虎珀酸氧化呼吸链
12呼吸链组成成分:递氢体、递电子体 13ATP合成方式: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14血糖浓度在空腹时较恒定,大约为4.4~6.6mmol/L
15运动后乳酸的代谢去路:乳酸的氧化、乳酸的糖异生、在肝脏合成其他物质
16糖分为结合糖和自由糖,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17合成糖原的器官:肝脏和饥肉 18糖异生原料: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20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8.8mmol/L时出现糖尿现象
21肌糖原特点:含量大,能直接被利用,只能由葡萄糖合成,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22ATP分子是由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组成23联合脱氨基作用包括: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
24疲劳链假说是用来解释运动性外周疲劳发生机制的25三大供能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
26提高磷酸原供能的训练方法:最大强度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
27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方法:最高乳酸训练法、乳酸耐受力训练法 28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
29糖原合成的原材料:血液中的葡萄糖,重要器官:肝脏、肌肉,场所:细胞液,能量消耗:ATP
30升高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降低血糖的是胰岛素
31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
32脂肪酸B-氧化作用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33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4运动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 35ATP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合成磷酸肌酸和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简答题
1生物氧化合成ATP有几种形式,有何异同? 相同:合成ATP.不同:
氧化磷酸化:是最主要的方式,需要消耗氧,生成能量多;
底物水平磷酸化:不直接消耗氧,生成的能量少,主要为无氧代谢运动中肌肉收缩提供能量
2生物氧化一般过程及其特点? 过程:
(1)糖、脂肪、蛋白质经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
(2)乙酰辅酶进入三羧酸循环四次脱氢使
NAD+和FA还原成NADHH+和FADH2,两次脱羧生成二氧化碳
(3)NADHH+和FADH2中氢经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氧化过程放出的能量用于合成ATP 特点:
(1)物质的氧化方式主要为脱氢
(2)在细胞内37'C及近中性水环境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逐步进行
(3)物质中的能量逐步释放,ATP生成效率高(4)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由物质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碳由有机酸脱羧产生 3糖异生的意义?
(1)弥补体内糖量不足,维持血糖相对稳定(2)乳酸异生为糖有利于运动中乳酸消除
4简述人体血糖、血乳酸来源、去路,血糖如何保持动太平衡?
血糖来源:食物中的肌糖原,去路:供应能量,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器官中。
血乳酸来源:骨骼肌细胞中的糖原或葡萄糖,去路:乳酸的氧化,乳酸的糖异生,在肝脏合成其他物质。
血糖的调节:组织器官的调节、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
5肌糖原储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1)与无氧运动:剧烈的短时间运动中,肌肉中由于缺氧,糖原可经糖酵解转变为乳酸放出能量供运动之需,但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糖原耗竭反应或者发生低血糖症
(2)与有氧气运动: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运动前肌糖原储量决定了运动员达到运动力竭的时间
6脂肪酸的B-氧化过程?
(1)脂肪酸的活化:在酯酰辅酶A合成酶的作用下,脂肪酸转变为脂酰辅酶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辅酶A和ATP参与
(2)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B-氧化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而在细胞液中形成的脂酰辅酶A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3)脂酰辅酶A的B-氧化: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后,经历多次B-氧化作用而逐步降解成多个乙酰辅酶A。每次B-氧化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四个过程 7酮体代谢的意义?
(1)酮体是体内能源物质转运输的一种形式(2)酮体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能量代谢(3)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4)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储备状况 8运动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利用有何影响?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骨骼肌摄取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数量有限,血浆游离脂肪酸的供能意义不大,超过20~30min长时间中等运动中,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持续而缓慢升高,肌细胞吸收血浆游离脂肪酸供能的比例增大,运动结束后,脂肪酸的利用率减少,而脂肪水解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运动结束后15min时血浆游离脂肪酸达到最高水平时,然后再逐渐下降到静息状态水平
9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功能? 乳糜微粒(CM):外源性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内源性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低密度脂蛋白(LDL):将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转运至外周组织,并调节胆固醇的合成,高密度脂蛋白(HDL):完成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把外周组织的游离胆固醇转运至肝得到清除10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过程?
(1)转氨基作用:某一氨基酸与@-酮戊二酸进行氨基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酮酸和谷氨酸。
(2)氧化脱氨基作用:通过氧化脱氢酶的作用,氨基酸变成亚氨基酸,后者水解产生@-酮酸和氨气
11简述糖、脂肪、蛋白质三大代谢物之间的关系?
能量供应都以糖、脂肪为主,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任何一种能源物质代谢占优势,就可能抑制和节约其他能源物质的分解;三大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2简述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 磷酸原供能系统:
(1)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2)能量输出功率最大(3)持续时间最短(4)供能总量少
(5)速度素质的物质基础 糖酵解供能系统:
(1)不需要氧,但有副产品乳酸产生(2)能量输出功率仅次于磷酸原系统(3)持续时间长于磷酸原系统(4)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5)速归耐力的物质基础,有氧氧化供能系统:(1)需要氧
(2)能量输出功率最小(3)持续时间最长(4)供能总量最大
(5)耐力素质的物质基础
12运动时三大供能系统之间的关系?
(1)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各供能系统同时发挥作用,不存在一种能源物质单独供能的情况,只是时间、顺序和相对比例随运动状况而异(2)各供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差异较大,顺序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有氧氧化>脂肪氧化
(3)各供能系统维持运动的时间不同
(4)运动后能源物质的恢复及代谢产物的消除,必须依靠有氧代谢供能,所以有氧代谢是机能恢复的主要代谢方式 13中枢疲劳的特点?
(1)脑内代谢的变化:脑内糖大量消耗;ATP/ADP的比值下降(2)神经递质的变化
14评定运动员生化指标选择的原则是什么?(1)用代谢产物作指标,如乳酸
(2)用功能性物质作指标,如血红蛋白(3)用代谢调节物质作指标,如激素、酶 15试述不同强度运动时血乳酸值的变化? 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可达
15mmol/L;短时间间歇运动可达32mmol/L:周期性项目低强度训练后浓度为4mmol/L;大强度度负荷运动可达12mmol/L
16发展三大供能系统采用的训练方法?特点?
(1)发展磷酸原系统方法:a最大强度间歇训练b最大强度重复训练。
特点:a要求最大强度训练b时间在十秒内c最宜休息时间为三十秒(2)发展糖酵解系统方法:a最高乳酸训练法b乳酸耐受力训练法。
特点:a最大强度间歇训练b时间为1~2分钟c间歇休息为3~5分钟。
(3)发展有氧代谢供能系统方法:a有氧代谢间歇训练法b乳酸阈训练法c持续性耐力训练法d高原训法。
特点:a运动强度80%~85%b最大摄氧量强度跑3~5分钟c间歇休息3~5分钟
17影响三大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1)影响磷酸原:ATP、CP储量,ATP分解、再合成速率,Na+-K+ATP酶,Ca2+-Mg2+-ATP酶
(2)影响糖酵解供能因素:a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b乳酸生成(3)影响有氧代谢供能因素:a供能底物b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c高原和高原训练的影响
18运动强度: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
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生化指标:血乳酸、血尿素、血红蛋白、尿素蛋白、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尿肌肝 19葡萄糖-丙氨酸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过程:
人体运动时,骨骼肌和心肌中糖的分解代谢过程加强,生成大量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丙酮酸浓度逐渐增高,其中大部分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进一步氧化,部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还有一部分丙酮算经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生成的丙氨酸会随血液循环到肝,再在肝作为糖异生的“原材料”,异生成葡萄糖再输入到血液维持血糖浓稳定。意义:
(1)丙氨酸在肝脏异生为糖,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
(2)防止运动肌丙酮酸浓度升高所导致的乳酸增加
(3)将肌肉中的氨以无毒的形式运输到肝脏,避免血氨浓度过度升高,对健康和维持运动能力有利
第五篇:体育系工作总结
体育系2007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系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本的各项工作,现把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以程士钧、伍天慧教授为典型的师德师风活动,开展优秀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廖玫老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程士钧、廖玫、肖伟君老师被评为学校第二届优秀教师。夏冬、刘小俊老师分别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三等奖。
2、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督导与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3、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07年,我系林文贤同学以广东省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取华南师大硕士研究生,潘灿星同学考取广州体院硕士研究生。实现了我系考研“零”的突破。
4、建立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成立了以程士钧教授为组长的教学督导小组,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计划,加强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检查。并由教学督导小组建立了青年教师培养及竞赛制度。
5、加强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充分利用教务处组织的教学检查,进行教学观摩,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开展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2006、2007年开展教研活动4场。被听教师数达28人。
6、加强教研室工作。完善和落实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师的每个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中。实行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和课程教师负责制,实行责任到人,经费到人。在2007年5月,我系武术、体操教研室全体教师外出到汕头开展教研活动,观摩广东省传统武术比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教师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以团队的形式申报课题,共获院级重点立项课题1项,一般立项课题4项。发表论文59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有3篇论文入选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同层次院校入选最多的院校。虽3次冲击省级、1次冲击国家级课题未果,但为今后继续申报省级以上课题积累了经验,显示了体育系搞好科研的信心和决心。讲师以上教师全部参与2007、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三、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
1、继续加强基本建设和系的资产管理。建立了体育器材进出仓登记制度;为优化教学和育人环境,在学生宿舍区规划48块简易羽毛球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加强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科研实验室已面向学生开放。
3、进一步提高系实验室、资料室、体育场馆等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探索新的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手段,进一步增强其育人功能,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提高有效利用率。针对新建游泳池,制定了《嘉应学院游泳池管理方案》和《嘉应学院游泳池管理守则》。
四、群体工作丰富多彩,成绩斐然
结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阳光体育工程”计划,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的活动,把奥运火炬迎进校园开展长跑接力活动和宣传奥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学生宿舍区建设简易羽毛球场48块,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体育运动场所及其设施,激发师生员工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对有组织的教职工实行定时免费开放,促进广大学生和全体教职工养成良好的自觉健身习惯,增强身体素质。在2007年,我校足球队分别夺得广东省大学生“李宁杯”5人制足球赛冠军和广东省百事可乐球王争霸赛冠军,2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夺得第五名,并夺得广东省大学生“李宁杯”11人制足球赛季军。田径队参加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夺得2金2铜,乙组团体第八名的好成绩。定向越野队代表梅州参加广东省首届体育大会,获第8名1项。为学校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积极探讨术科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
2、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和鼓励并支持中青年教师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
3、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在学院主管部门教学经费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申请科研,科研合作项目,成人教育等渠道,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4、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水平。
5、积极挖潜,拓宽场地资源并积极争取学院的支持,加快场馆的建设,缓和教学矛盾
体育系
2007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