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儿科开展临床路径工作2011年度总结
新生儿科2011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院于2011年在新生儿科开展了母婴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通过1年的试行,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根据医院下发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小组,明确了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以母婴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为临床试点病种,全年收治10例病人,完成临床路径管理且治愈6例。变异4例,均为经济因素自动出院。治疗效果满意,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治愈病例均未超过7天。病人家属满意率为100%。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点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0.8天,提高了全院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医
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试点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
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1.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下一步工作:
1.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第二篇:儿科临床路径总结
儿科 2016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实施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我科将2016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1、开展病种病例数情况:今年上半年共开展了3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共40例,其中支气管肺炎31例,入组率55%,完成率85%,退出临床路径4例,好转治愈27例,变异率、死亡率均为0,并发症及合并症均为0例;另外支原体肺炎8例,轮状病毒肠炎1例。
2效果评价:住院天数5-12天,平均7天左右,与标准住院日10-14天比较,实际住院天数不够。进入临床路径后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内容做相关的检查项目、合理用药。医务人员评价:相关检查项目较多,有些检查项目家属不同意做,导致检查项目不够全面。
3存在问题、整改措施:①实际住院天数与标准住院天数有一定差距,今后积极与家属沟通,建议多住几天,达到标准住院日。②检查项目较开展前增多,同时费用也增多,抽血量增多,部分家属对上述情况不够满意,今后我们多做解释工作,尽量使家属满意。③上半年上报增加高热惊厥、毛细支气管炎等二种病种还未实施进入临床路径管理,争取下半年完成。
第三篇:2012年心内科临床路径开展工作总结
201 年心内科临床路径开展工作总结
为响应卫生部号召,规范医疗行为、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我院于2012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了临床路径工作。为保证临床路径得以顺利实施,科内进行了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培训,并遴选了急性左心衰、主动脉夹层、单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三个病种在我科试行临床路径。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 半年来共入选临床路径12例患者。1)急性左心衰6例,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发生了变异。2)主动脉夹层3例,1例因入院后第2天转上级医院而退出临床路径,1例因肺部感染发生了变异,1例完成了临床路径。3)风心:二狭3例,均完成了临床路径,发生了正变异。上述1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警戒值现象。
二. 体会: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规范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服务。对护理人员可由路径预先得知对病人应提供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服务的主动性;对患者可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缩短住院日,减轻负担,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三. 存在问题:
1对实施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科室个别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文本不熟悉,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目的及意义存在一定误解。
积极性不高,误认为临床路径的实施会影响科室收入从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
3病人及家属支持不够,对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进行的相关检查不能理解,从而不愿配合。
4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医护沟通不到位情况,因而影响临床路径的进度,延长了住院日。四. 整改措施:
1.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再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实施临床路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依从性。
2.结合本院实际,对临床路径进行适当修改。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与医技科室协调,优化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6.对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或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征得他们的理解、配合,以保证临床路径按进度进行。
第四篇: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6,我院继续落实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规范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规范有效的医疗服务。2016年,我院临床路径入组率及入组完成率绝大部分符合规范要求,职能部门通过分析患者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1.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认识不足:临床路径的概念对大多数医务人员来说是陌生的,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临床路径的概念以及实施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方法等宣传不到位,从而造成了部分医务人员不主动去实施临床路径工作,给临床路径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2.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极度匮乏:
⑴认识缺乏,可导致患者合作性下降。因此,必须在患者入院时就向其讲解临床路径的意义、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到这项新项目中。⑵部分专业术语,患者不能很好理解,可以改进临床路径表中文字,变医学术语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患者易于接受,提高其参与信心。⑶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部分病人不识字,部分病人视力欠佳,无法配合,另外由于无陪护,患者不能及时完成或监督临床路径的实施。⑷ 存在变异时,当医护人员解释时,部分患者不能理解。加强医护沟通与交流。
3.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同一种病,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很多病人入院时合并有其他疾病,必须予以处理,可能还需要相关科室的会诊、协助治疗。
4.病人情况复杂多变,如并发症的出现就会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致使住院时间延长。
5.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以及传统的用药习惯,导致抗生素使用与路径规定有差别。
安县沸水镇卫生院
2016年4月22日
第五篇: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县人民医院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4月,我院启动临床路径实施工作,于10月各科陆续进入临床路径,现对我院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4月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正式启动临床路径实施工作,委员会由向明俊院长任组长,副院长杨世平、付燕琼、汪朝廷、吴正勇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二是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
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规划、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审核、评价与改进制度、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
三、目前开展情况
在医务科的组织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及培训,各科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了各自的进入路径疾病目录,在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努力下,至2016年10月各科正式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到目前为止,开展临床路径专业16个,涵盖9个科室,共73个病种,至2016年12月31日止,符合入径病人数514人次,进入路径病例480例,变异89例,退出路径80例,2016年10月至12月住院病人总数3636人,临床路径管理率14.1%。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认识程度不够,以及对临床路径的操作程序及相关知识不熟悉,给临床路径的实施造成一定困难,导致临床路径入径率不够。一方面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临床路径知识掌握不够,加之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导致医生不愿或难以将疾病进入临床路径管理。
(二)整改措施:
1、加强临床路径知识培训学习,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一是院内组织培训,很多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编码、《住院病案首页》相关数据分析,在使用中存有困惑,有必要开展这些方面的专题培训;二是建议院领导轮流派出医务科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派出人员到其它临床路径工作开展较好的医院参观学习。
2、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开发,完善临床路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入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结经验,促进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实施,尽快提高入径率。
**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7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