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莫蓝和陈子安没想到这么快就对婚姻厌倦了。没有人有外遇,没有人升官发财,都还是从前那份工作,两个小公务员,每天坐着地铁从东城到西城,从前恋爱时要一起去上班,在地铁里也要搂着抱着,半分钟也离不开的样子。如今,他们宁愿一个人去坐地铁,反正在一起也不知说什么。无非是看电视、睡觉、吃饭、做爱,甚至身体的接触也像是一个程序。亦舒说,结婚十年,做爱像刷牙。岂止是刷牙,简直是最无聊的一项运动。不过结婚两年而已,所以,陈子安提出离婚时以为莫蓝会哭会闹,或者说当初如何如何的,但没想到莫蓝也会平静地说,离婚?好,我们都需要一种新的生活了,不然,闷也要闷死了。
离了婚很快有同事介绍了很鲜艳娇嫩的女孩子,很年轻很前卫,陈子安带她们去海边玩,带她们开房间,没人跟他要一个婚姻;听说,莫蓝也有别人给介绍对象,多是四十多岁的男人,而且还带着孩子。那时他有一点点的痛,离了婚的男人女人就是不一样,男人三十还是朵花,女人三十,找什么样的男人啊?男人可以找小女孩,二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正喜欢30岁的男人,二十二三岁的男孩儿谁喜欢30岁的女人呢?有几个谢霆锋那样的男孩儿?他就敢说,他全是因爱情,如果那女人不是王菲?别说找那么年轻的男子,就是30岁的男子,莫蓝都找不到,30岁还不结婚的男子一定是钻石王老五,挑得很。再就是心理有障碍,他有个同学,同性恋,当然不会爱女人。所以,给莫蓝说的那些男人不是丧偶就是离婚的,没有一个看得过去的,但好在,莫蓝没有答应任何一个人,她说过,婚姻要的是一种感觉,没了感觉,不如自己过。他早该知道她是个任性的女人,固执地不要孩子,固执地认为两个人就能地老天荒,现在完了。如果有个孩子,说不定他们能过下去,孩子是婚姻的交接班锁,有谁愿意衣服永远地敞开着让人看到里面,还是能拉上就拉上吧。可惜的是,他们没有这个拉锁。结婚时他们没什么钱,他只给她买了一个金戒指,连白金都不是,明晃晃的,戴上像个地主婆。他笑过她:莫蓝,我看你再穿上团花的旗袍就是一个地主婆呢。她也撒着娇:我就是你的地主婆,你要纳了小妾,就千刀万剐了你。新婚时的旖旎他是记得的,那样缠绵,是的,缠绵,几天几夜不肯下床,下床后腿都打颤了。她在床上呵呵地笑着,很讨巧地问他:腿软了吧?还要吗?他就又扑上去,兽一样,不知日月晨昏,那时,情欲是比爱多的。后来淡了的时候他还想,怎么会这样了呢?
人还是那个人,不过,她穿着旧的汗衫在屋里来回走着,头发乱乱地用卡子别着,提着菜上来时衣服全是褶子,曾几何时,她是个妖娆的女人呢,不过两年时间,变得如此不堪!这是他不能忍受的。
和她一起说旅行时她说,省省吧,还要供房子,每个月还2000块给银行,不是小数目。陈子安说,莫蓝,什么时候你变得这么没有情调?莫蓝就回他一句:陈子安,生活就是生活,柴米油盐,也许离风花雪月很远,但是,离最本质的东西很近。那是他们第一次有了分歧,陈子安没有想到,莫蓝会变成这样一个恶俗的人,吃喝拉撒,一点情调滑,每天看一些恶俗的电视剧,甚至《烟雨蒙蒙》这样的电视剧她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看来,人的改变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离婚后他们偶尔也会在街上遇到,彼此看着,几少钟吧,也许长些也许短些。离了婚的她倒比从前看着漂亮了,衣服也有牌子了,头发新染了微微的红色。他一惊:也许,她有了新的爱情?一般,有了爱情的女人才会变得动人起来,于是心里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本来想说:有什么为难的事给我打电话。但看到她那么光亮,他心里倒有些醋意了,她那么快就同意离婚,怕不是真有外遇了吧?找了几个同她相熟的人打听,她仍然是一个人,下班回家,不参加任何娱乐,和她不一样的是,他几乎是夜夜笙歌,他怕一个人待着,空空的屋子一个人待着时就全是寂寞了,这寂寞让他有种恐惧。
那天,他生日,忽然想起,每年的生日她会亲手为他做个蛋糕,心形的,比买来的要好吃得多,那上面还写上他的名字,一瓶红酒,几个小菜,他和她在醉倒后就胡乱地唱歌,然后她撒着娇,要他抱着回房。
下班后,接到新任女友丽妮的电话,丽妮说,今天陪我去蹦迪吧,我没有男友呢。他甩给她一句:你出多少钱雇我?然后挂了电话。玩了几次之后,渐渐就淡了,根本就是逢场作戏过眼云烟,一点痕迹也没有,如果说爱情是一场绽放的烟花,那么这一次次肉体的流浪就是那孩子吹出的肥皂泡泡,没有烟花的美丽,但有它的刹那膨胀之感,转眼,就是空荡荡的感觉。他给她打了电话:莫蓝,今天我生日。那边沉默了一下:你过来吧。他过去,上楼,看到旧日熟悉的家,有炒菜的香传出来,有多久他没有吃过家里的饭菜了?不是泡在馆子里就是在街边随意吃点,口袋里的钱没见做什么就全花光了,再给女孩子买个手机、胭脂什么的,到月底时他什么都没有了。此情此景,忽然让他眼睛一热。敲了门,照样是明艳的她,真是比离婚前美丽了许多,而桌子上,放着一个写着他名字的心形蛋糕。他想说什么,她罅了他,然后说:夫妻一场,这个情分还是有的。莫蓝。他叫着。她没有答他,伸出手去切蛋糕。他看到,莫蓝的手上,还戴着那个很俗气的金戒指。现在的女子,谁还会戴着一枚这样的金戒指?那天喝了很多酒,他想留下来,因为,屋子里很多气息让他想到过去,最多想到的,是缠绵。
莫蓝支拒绝了他,淡定地笑着,为他叫了车让他回家。上了车,他不停地吐着。司机说,和女人乱搞就是这样累心吧?他看着街上的红男绿子,多么不现实啊,那些人结了婚也许和他一样会厌倦,但厌倦之后没想到是怀念。爱情就是这样,像一辆班车,来来回回地开着,没有目的,上去了再下来,下来了再上去,总会有一个站是你想永远留下来的吧,但却让他不小心错过了。
一年以后,他再婚了,再婚的女子是一个只有23岁的女孩子,叫黄小萌,眉眼间像莫蓝的地方很多。莫蓝还是一个人,再过一个月,她就30岁了。他曾经在婚前打电话找过她,征求她的意见,她说,好啊,祝贺你,没有别的话。他以为她会挽留他,以为她会哭,如果那样他就会放弃,然后和她复婚,但她没有,她只是笑着说:有时间带她过来玩吧。就这样结束了,她和他曾有过的婚姻和甜蜜。而黄小萌带给他的冲动让他想结婚,很妖娆的一个女子,也懂得风情,多好啊,这个黄小萌让他找到了一种男人本性的冲动,所以,他下定了决心结婚,然后好好地经营自己的婚姻。
又过了一年,他看到黄小萌穿着同样的旧汗衫在屋里转着,头发散乱着,有时候提着一兜子菜上来衣服上也全是褶子,想带她去丽江时她就会嚷着:到底咱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以前的一幕重新上演着,只不过,这时黄小萌怀孕了,总是懒着身子坐在沙发上吃酸苹果。陈子安终于明白,所有的婚姻也许都是一样的,最后,终于要归于生活归于平淡。只不过他了解得太晚太晚了,所以,错过了一个曾经在生命中那么重要的女子。
偶尔的一天,他路过曾经与莫蓝住过的旧楼,那里正在接天然气,以前,一直是用煤气的。他忽然一个闪念,他们从前住六楼,那么这两年,是谁一直替她换煤气的?
正想着,从楼洞里走出了莫蓝,穿着很旧的衣服,头发长了乱了,手里一个煤气罐,正在一步步地往小屋里拖。
是的,拖,从前她是娇柔的,甚至杀一条鱼都要叫的,但现在,她要一个人拖着煤气罐片前走,没有人帮她,她在努力地走着,终于放了进去。
也许她已经安上了天然气,要把这个终于不用的煤气罐放进小屋吧。她用手擦着脸上的汗。而他用手擦着的,是脸上的泪,前妻的幸福与苦难,竟然与他这样息息相关,他曾经以为,他与她早就没了联系,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但看着她一个人拖着煤气罐向前走时,他的心,那么疼那么疼……原来,即使他们真的不再有关联,即使他倦一起生活的日子有过不快,但记忆中的人仍然是心中最软的疼痛,那些许的留下来的溻,那不曾设防的瞬间,还是会让人泪流满面。更重要的是,陈子安发现,莫蓝的手上,一直戴着那枚地主婆一样恶俗的金戒指。所有坚强的包装后面不过是软弱,女人的口是心非让莫蓝错过了一切,她如此在意他,却装作不在意,而陈子安知道,错过爱,比错过一班车更容易,以为错过了这班车还可以坐下一班,但遇到的人遇到的风景,竟会是大大地不同了。
第二篇: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A devoted husband is keeping his wife's fading memory alive by reading from the diary he has kept for more than 70 years of their marriage.一位深情的丈夫每天会给患老年痴呆症的妻子读日记,来唤起她对往日爱情的回忆。这样的婚姻日记,他已经坚持写70多年。
Jack Potter, 91, visits Phyllis, 93, who suffers from dementia, every day at her care home and shows her photographs and recalls fond memories of their courting days and holidays.91岁的杰克-波特每天都会去老人院看望93岁的妻子菲利斯,她患有老年痴呆症。杰克会给妻子看以前的老照片,希望能唤起她对以前恋爱时光的美好回忆。
The couple's love story is reminiscent of the romantic drama The Notebook.这对夫妇的爱情,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那部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本》。
In the 2004 film, the character Noah, played by James Garner, tells his wife Allie, played by Gena Rowlands, the tale of how they met, were separated and reunited.在这部2004年的电影里,男主角诺亚(詹姆斯·加纳饰演)向妻子艾莉诉说(吉娜·罗兰兹饰演)他们相遇、分离又重逢的故事。
Allie, a dementia sufferer, is gripped by the taleand has a brief lucid moment where she realises the story is about her and her husband.患老年痴呆症的艾莉被这段故事深深吸引,而在偶尔神志清醒的时刻,他意识到这就是她和丈夫的故事。除了老年时期的艾莉和诺亚,电影中由瑞恩·高斯林和瑞秋·麦亚当斯扮演的青年时期也不断闪回出现。
The character wrote the story down herself and instructed Noah to read it to her so she would 'come back' to him.艾莉自己写下这个故事,要求诺亚读给他听,这样也许自己有一天还能“重新”回到他身边。
In real life, Mr Potter first met Phyllis at a wartime danceshe came up to me and asked me to dance.如今杰克还是会记录下生活中的小事,在去拜访妻子的时候告诉她。他说道:“现在想起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就好像是昨天一样。她走到我面前,邀请我跳舞。”
'She was an excellent dance partner and an older womanshe is very affectionate-despite being so unwell.“每次我去看她的时候,她都会伸出胳膊想要拥抱我,虽然她身体状况不好,可是我能看出来她还是很爱我的。”
第三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感受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看《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我们热爱歌颂爱情,热爱歌颂美好的事物,看着有了爱情的男人女人走到一起,繁衍生息,这是人类最朴素最绚烂的情感,这是爱情。而有一部电影,它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歌颂着他的爱情,他叫迈克-摩尔,他用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一个所有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故事。
可是这场爱情注定是一桩悲剧,就好像在你爱的如痴如醉义无反顾自己都被自己感动的之后的某一天,你发现,你爱的一切不过是你描摹出的幻想,这一切你都并不真正了解。这就是这部影片要为我们讲述的故事,美国人民信仰资本主义,信仰他们崇高无上的美国梦,在他们奋不顾身的爱上后,才发现了令他们悲恸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开头一个男人对着镜头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一部有史以来最不同凡响的影片,因为里面有一些镜头不是和心脏病人和易感伤人群观看,若您属于以上人群或者您年幼敏感的孩子正在观看本片,我们强烈建议您带着您的孩子停止观看此片。”之后,和着“路易路易”的欢快背景乐,无数抢银行的劫匪在屏幕里活蹦乱跳着,主创人员的名单逐一出现:A Dog Eat Dog Films Production……
它将形象化的事物通过具体的演绎手法展现给所有人看,影片的开头迈克摩尔用一群抢劫银行的匪徒比喻了资本家将财富揽入自己囊中,区别只在于影片中的劫匪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法无天的抢劫,而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是通过一系列看似正当的手段掠夺着普通民众的财富,这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讽刺,这代表资本主义底层民众的愤怒。
美国很多知名的大公司为员工大量购买人寿保险(很有意思的名字,保险叫dead peasants),通过员工死亡而获巨额保险金;将青少年教养所私有化,法官将大量青少年送进这种营利组织获取利益。显然,他在试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资本主义本身既然鼓励牟利,那么如何又能避免为 了牟利采取不道德甚至不法的行为?
然而,这还不是正题。摩尔的火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华尔街上面。金融危机完全是因为华尔街金融家的投机和贪婪造成的,为什么要政府出面,拿纳税人的7000亿美元救济赌徒?华尔街金融家刻意开发出次贷产品,盘剥了很多美国中下层老百姓,让他们失去了土地和住房,失去了生活的尊严,金融家转过来又利用自己在政府的影响力,获得救助。这个政府简直他妈的是为富人开的!他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华尔街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力或者说控制,一是小布什政府的财政班子成员,有大量来自高盛的前主管,打头阵的就是美国财政部长、高盛前CEO保尔森。大量的国会议员从华尔街获取了好处,比如高昂的顾问费、演讲费乃至低息住房贷款。政府实际被华尔街左右和绑架了。
摩尔讲出了美国底层人民的心声,此片拍于2009,在两年后即发生了占领华尔街运动
摩尔气坏了,这还是人民的政府么?这是被资本主义绑架了,这是1%的富人在奴役99%辛勤工作的人民!
摩尔导演说完了美国,哀叹美国政府不再是人民的政府,是搞资本主义,背弃了罗斯福总统的治国理想
所以美国人愤怒了。可是美国人还是深深爱着这片土地的。
影片最后他说,I refuse to live in a country like this-and I'm not leaving.我不要在这样一个国家生活,可我不会离开的。拒绝留下又不要离开,这是每个深爱这片土地的人的困境。我看到更多更多的人,愤怒着,叫嚣着,辱骂着,却更安心地留着。
我想爱国,也是一种爱情。这句话,给我们自己。
除去看完影片后对政治体制的思考,我们更该对自己的国家进行思考。不是每个国家的失恋都可以让我们学到这么多。
第四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观后感
资本主义:爱的反讽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导演迈克尔·摩尔说:“它将是一部完美的‘约会影片’,它讲述了欲望、激情、爱情和每天消失的14000份工作。那是一份被禁止的爱,一个不敢说出名字的故事。我权且叫它资本主义。”摩尔告诉我们那是对美国民主的爱,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
爱情的故事开始总是甜蜜的。美国人翘首盼望的一个美国梦,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而最后他们得到了什么?美国人失恋了。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产权,私人掌握生产资料为特点的经济体制。在这种制度下,商品和服务的分配及其价格主要由自由市场的竞争来决定。在这种体制中,政府的主要工作是保护私有财产权,保障契约的进行,以及确保法治。而美国的资本主义造就了各种削尖了脑袋投机牟利的高官和富人,勤恳的中产阶级却不断收到剥削,却还坚信着只要努力就有钱赚,殊不知财富早就坐拥他人之手。
摩尔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幸福生活:能买得起房子、车子,能有休假和福利,能负担起一家的生活包括在家不工作的妻子,能负担子女读大学的费用,能有一份足够的养老金。那时美国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而何时这个体制变坏了呢?摩尔明确的用事例来反驳,尤其是资本和自由市场可以让人们变得更有人性和幸福。他揭露了美国航空业从业者被剥削,政府帮助少年犯的机构和法官勾结为了牟利给少年犯判重刑并且加刑,沃尔玛、宝洁等等大企业给员工投保从而从他们的早夭中获得死亡保险。这一切都让生命与人性遭受扭曲。
宗教信仰被资本长久的洗脑改变了原本善与道德为动机的社会而被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的益处所取代。牟利者们先是利用你的不专业来欺骗你,在利用复杂的政商关系修改规则,利用自己的资源牟利,最后将你逼入窘境而你却被视为暴民和不守规则和无用的人。
电影的开头拿美国和罗马帝国进行对比,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美国在衰落看起来像是重复那些历史上那些必然衰败的规律:贫富差距拉大、没有技能的人找不到工作、娱乐至死、制度失效等等。很明显,资本主义所说的自由市场和竞争早已被权利和利益所取代。就像大坝,从裂缝开始导致逐渐崩塌,美国的银行家们犯下的错却要用全部纳税人的钱去填补漏洞,纳税人的钱却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美国经济进而崩盘产生了金融危机。
对利益和权利的追求成了资本主义的主流,我们还不希望变成那样,中产阶级就像桌边的小狗,再怎么努力都够不到富人的餐桌。我们不希望自己效力十多年的公司在自己死去的时候把保险金记在账目表里,我们不希望耶稣在救人的时候会说出此类病症不属于投保范围。人性和道德善良的一面在资本主义面前逐渐崩坏。
我们希望还原人心底最纯真最善良的一面,我们需要民主。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无家可归的人、普通工人都有尊严。最后30分钟,我记得,迈克尔·摩尔在号召人们使用民主而且人民已经觉醒。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美国穷人很激动,那是他们的希望。这就是民主的意义,它不但相信人们而且保护人们。
我们需要更团结,人们需要民主,人们要保护那些前人建立的制度。人们在觉醒,麦克尔摩尔也在呼吁人们更加觉醒,去认识肮脏去用民主保护自己。让人
们重新拥有曾经的美国梦。
杨扬保险1班100142714
第五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感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作为一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他所拍摄的纪录片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总能用镜头去展现生活中人们最真实的一面,多年来他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表达的渠道,同时对商业巨头们的丑恶嘴脸进行最深刻的揭露,其社会公义理念四处奔走、摇旗呐喊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中,摩尔一如既往地对他人紧追不舍,但他并未将受访者作为电影的道具,只是用电影的镜头向观众们展现出了弱者的卑微和强者的丑恶,从而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其中一些具有震撼力的画面来自其单刀直入的新闻采访,受访者多为深受雇主压榨的人们,毫不遮掩地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
首先,影片的题目就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爱情的粗俗乏味的爱情片,但是当我把整部影片看完之后,我对这部影片的名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影片的名字“一个爱情故事”,何为爱情,这个爱情故事又是谁的故事呢,在我认为影片中的爱情象征了希望,美国人民的希望,这个爱情故事就是美国人民与资本主义的爱情故事。不管美国人民经历了多么严重的危机,美国政府被金融集团怎样渗透,政府强制力机构如何打压,美国人民一直都对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国家抱着一种希望,希望底层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不过从影片最后,我们不难发现至少现在美国人民的这种希望尚未实现。
影片的开头以美国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犯罪行为开场,让我马上明白了其实美国社会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社会,他们的高犯罪率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资本主义美丽的外表外表下依然潜藏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接着影片列举了大量的事实,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的许多大企业完全无视底层工人的权益,通过解雇大量的员工来减少支出,提升股票价格。滨州儿童关怀中心的权钱交易,为了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以种种理由将许多无辜的少年儿童关进儿童关怀中心。飞行员的待遇之低,甚至还不上大学期间借的学生贷款。还有很多大企业通过私下为员工购买保险来赚取高额的保险金,而员工的家属却得不到一分钱的保险金。这些事实全都证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家们毫无人性的贪婪嘴脸和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影片导演采用了写实的拍摄手法,将我们带到了片中人物的身边,体会到了人物愤怒、失望、焦虑的内心感受。正如片中人所说“美国现在不知道怎么
了,只剩下拥有所有和一无所有的人”,这种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的厉害伤害了美国人的心,让他们对这个宣扬人人平等的社会产生了动摇。
与此同时,影片也进一步揭示了这些事情之所以会发生的另一个重大原因。所谓的为所有美国人服务的政府,其实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政府,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从来都只是少数有钱人的民主。国会,财政部,全部都充斥着华尔街的巨头们,甚至可以直接称布什的财政部就是高盛集团成员的再聚首。这些人通过颁布条例法律来为富人谋得更多的利润,而工人们却被大量裁员,剩下的在没有长工资的情况下被要求付出更多努力,甚至被鼓励贷款消费。最令美国人民失望的是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国会不仅没有拨一分钱救济那些失业、贫困的人们,而是拨给了银行七千亿美元,这些事实都显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最大限度的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从来都只是资本家的天堂,对底层人民来说一直都是地狱。
看完了影片,我为自己能够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而深感幸运,虽然现在的中国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我认为至少在中国政府一直都在关注着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在中国,不会有无视底层工人的大企业,在大企业中工作的工人们都有着最基本得社会保障“五险一金”;在中国,不会有为了获利随意关押儿童的关怀中心,中国的民政部门还一直在救助生活没有保障的儿童;在中国,飞行员的待遇不会如此之低,广大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助学贷款,以此来帮助自己完成学业。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羡慕国外的世界,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多么多么好,这部影片给这些人们好好上了一课,资本主义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实力的强大。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报效社会,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