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纺织公司“十一五”工作规划大全
1、指导思想: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总体指导思想。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综合水平为主线,以延伸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以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做大做强主业,做特做专辅业,适时进入新产业,走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之路,加快棉纺织、农药、首乌系列产品的开发。
2、战略定位。到“十一五”末,把金昉公司建成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技术水平、较强科技创新能力,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省级纺织集团公司、国家大型纺织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发展思路:①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立足纺织主业,发展农药和地方特产白首乌。
②主业延伸、发展特色、提高档次、创造品牌。纺织业以轧花、纺纱(线)、织布(面料)、服装一条龙配套发展,作为“十一五”主业发展的重点,占整个公司的70%份额。把农药发展成环保型,把首乌发展成保健型。
③实施退二进三,集聚发展后劲。将搬进金昉工业园的纺织成员企业的几块土地进行投资开发,以集聚资金增强发展后劲。
④开拓多元化市场,开发物流产业,搞好现代服务,促进市场、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4、发展目标:①扩大企业规模。规划期末,棉纺锭规模达30万枚,先进无梭织机500台,服装生产能力1200万件。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工业增加值7.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91%和388%,平均年递增37.5%和37.3%。
②增强创新能力。规划期内,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失言应用先进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努力开发新产品,使新产品产值率达20%,棉纺织无卷化率、无结头纱、精梳纱和高档无梭布的比重提高到40%、80%、60%和80%。规模期内创省名牌3只,创省著名商标3只,争取创中国名牌1只,创中国驰名商标1只,创建省级技术中心1个。
③提高产品档次。要围绕扩大出口、替代进口和满足国内多层次的需求,对纤维、纺织品、服装领域进行配套技术改造,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优质、高档产品,做到棉天然纤维产品精细化、面料和服装时尚化、功能化、舒适化。
④提高经济效益。至2010年实现利税3.3亿元,比2005年实现的6106万元增长44%,平均年递增40.15%,其中实现利润1.8亿元,比2005年实现的3805万元增长373%,平均年递增36.5%。
⑤服务体系配套完善。规划期内要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网络,构筑企业创新平台。
5、发展重点:①重点行业:在“十一五”期间仍然以发展棉纺织行业为重点。
②重点产品:着力发展5大类产品,做到原料多元化,结构多样化,产品功能化、系列化、高档化、时尚化:一是绿色生态棉纱、棉布系列产品;二是特种纤维混纺交织系列产品;三是针织复制专用纱系列产品;四是高档时尚服装面料系列产品;五是休闲服装系列产品。
③重点项目:重点实施11个项目。
★扩大优质无结头精梳棉纱生产能力项目。引进清梳联及带自调匀整的末道高速并条机、自动络筒机,配套先进的国产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SKF或绪森牵伸细纱机等,形成20万先进纱锭生产能力,生产成纱综合质量指标达到乌斯特公报5%水平的优质无结头棉纱4万吨,总投资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6.8亿元,利税6800万元。
★开发高档功能性针织专用纱生产项目。引进清梳联、精梳机、带自调匀整的高速并条机、全自动气流纺纱机等,形成上产高档针织专用纱1万吨生产线,总投资1.4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2500万元。
★采用新型纺纱技术------紧密纺,生产高档特种棉纱项目。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紧密纺,配套清梳联、精梳机等前纺设备,生产高档棉纱1万吨,总投资1.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2500万元。
★新增针织时装生产规模项目。引进大园机、染色机、烘干机、定型机、缝纫机、整烫设备等,形成年产高档针织时装600万件生产能力。总投资1.2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4500万元。
★新增高档无梭布生产能力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喷气织机(剑杆织机),配套整经机浆纱机等设备,年产高档面料2000万米,总投资1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2000万元。
★研究多种天然纤维混纺与多组份化学纤维交织技术,开发高档时装面料项目。引进剑杆织机800台,配套整经机、浆纱机等设备,生产高档时装面料2500万米。总投资2.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4000万元。
★新上服装生产流水线,生产休闲服项目。新增高速缝纫机、裁剪机、整汤机等设备,年生产休闲服600万件。总投资6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2000万元。
★高档钩花童毯、休闲面料出口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引进(或购置国产)电脑提花大园机,整经机、经编机、剪毛机、定型机、染色机等,形成年产高档钩花童毯等针织绒休闲面料生产能力。总投资5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2000万元。
★白首乌保健系列产品开发。采用新技术,对首乌保健食品进行扩能改造,同时新上首乌酒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500万元。
★农药厂扩能改造。现在生产线迁至县化工园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600万元。
★电缆厂技术改造项目。对目前适销对路产品进行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300万元。
以上11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7.6亿元,新增利税3.07亿元,新增利润1.38亿元。
三、对策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工业园》建设
在目前完善320亩土地征用手续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底前完成金昉工业园前期基础设施配套和新上10万精梳纱一期工程;2007年初开始对三纺部、二纺部、一纺部10万锭进行搬迁;在2007年、2008年期间加速开发高档功能性针织专用纱和紧密纱高档特种纱,再上10万锭二期工程,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考虑三期工程;在2009年度新增600万件针织时装项目,同时开发高档时装面料,新上500台无棱织机,形成年产2000万米高档面料的生产能力,通过招商引资新上600万件休闲服装生产线;2010年度对整个园区规划进行填平补齐,形成30万纱锭、3万线锭、一个高档面料、一个针织服装、一个休服装厂的生产规模。
2、加速人力资源开发,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
要制度“十一五”人才培训规划,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员工薪酬体系、员工培训体系及人才激励体系;要实行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方针,广泛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多渠道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的高级科技、管理、营销人才;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的评选、命名、表彰活动,建立起运态的技术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企业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氛围,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
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一是以构建制造业高地为目标,加速技术创新进程
一方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创新水平。要在2006年底前健全、完善市级技术中心,和江南大学、盐城纺织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委托培训、引进人才、聘用专业研究人员。到2008年年底使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
另一方面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企业装备水平。以建设金昉工业园为契机,实现生产流程的合现整合,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增长点。
再一方面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规划期内创省名牌3个,争取创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的中国名牌1个。
二是以建设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加速管理创新进程。在加速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创新。积极推行绩效评价体系和5S管理体系。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上创新。
三是建立企业运行机制为目标,加速制度创新的步伐。努力把企业建成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国际竞争为目标的大型纺织企业集团。
4、用好用足激励政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一是上争专项贷款一块。在立足自我的同时,要瞄准国家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食品专项资金等大盘子,挤进笼子,争取获得专项资金20000万元。
二是提高效益筹一块。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要提足设备折旧资金、大修理基金和新产品开发基金,即每年可提750万元资金用于技改。
三是外资嫁接补一块。通过纱锭扩能改造、产品后道引伸、首乌新产品开发等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进行招商引资,广泛地开展合资合作,成立金昉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引进外资55000万元。
四是优化股权结构增一块。企业所有股东将分红资金继续留厂发展生产外,再按股权结构比例筹资4000万元。采用增量扩股的方法,增加股金5000万元,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股份结构多元化,使部分成员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五是进二退三增一块。成立盐城金昉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用现有城区内的农药厂、三分厂、电缆厂、轧花厂以及公司总部的土地资源,采取“一次规划,分年实施,一步到位”的措施,从2006年开始发批进行房地产开发,置换资金6000万元,用于金昉工业园二期、三期工程建设。
第二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工作规划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一五”工作总计及
“十二五”工作规划
近年来,我局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区安委会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以“强基础、降事故、保安全、促发展”为目标,以“强化引导教育、强化安全生产现场服务和强化隐患预防和治理”为切入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企业落实”的安全生产建设新格局,紧密围绕生产经营建设实际,积极推动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建设活动,使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能健康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区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十一五”安全生产回顾 一、二年来全区建筑业工作基本情况
二年来,我局认真贯彻建设、管理、服务的方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精心策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使全区建筑安全生产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年来纳入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工程项目,工程安全监督率、安全备案率、安全生产达标率、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率均达到100%。二年来,创建死亡零事故。总得看,全区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安全意识有大有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比较
平稳。二、二年来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主要做法
二年来我局始终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克服了人手少、摊子大项目多的困难,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发展、规范、创新”关系,积极探索适应我区安全生产管理的新路子,开创了离石建筑业工作的新局面,具体讲有以下工作特点: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召开建筑工程安全专题会
每年,我局召开多次安全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安排落实当前的主要工作,制定了当年全区建筑业管理主要工作计划。针对工程类型、施工方案、重点部位等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我们立足超前防范,认真查找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积极消除了各类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2、贯彻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安委会有关安全会议精神 每年在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安委会安全生产议后,我局及时召开全区建筑安全生产会议,要求各职能股室,加强管理,防患未然,针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安全生产。
(二)认真开展多次检查工作,确保各项工程安全生产
1、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工作
每年我局出台建筑工程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在各施工
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离石区建筑施工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后对存在问题的施工单位通报批评。
2、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月”检查工作
我局通过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月”检查工作,切实将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不定期的对辖区范围内的工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在排查中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根据情节严重性分别下发整改通知单和停工通知单。在检查中对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进行重点排查,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了安全帽和安全网的检查,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坚决清退出场。
(三)强化各类培训学习,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每年我局举办各类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全局工作人的业务水平及人员素质。
(四)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创新,积极推动企业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生产,实现科学发展,始终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一直是我局预防和制止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每年我局多次深入各乡(镇)、街道办宣传建筑施工安全文化知识,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实现全区建筑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三、主要问题
1、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施工现场较为混乱,项目部执行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不到位,专职安全员配备不足,安全设施投入不足,施工用电隐患突出,特种机械设备管理不规范。
2、安全防护用品参差不齐。安全防护用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但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价低质次的产品,给安全管理直接带来巨大压力。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管不胜管、疲于奔波的情况。
3、建设单位忽视安全。经常是口上喊的响,实际是重进度、重质量,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的事,疏于管理,对提高安全生产起到了负面影响。
5、一些企业对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认识水平、工作力度存在一定差距,管理部门激励机制有所弱化,导致企业文明工地创建积极性不高,重验收,轻创建过程,文明工地创建水平有所滑坡,对文明工地创建内涵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基本情况
随着东城新区建设的不断加快,各开发建设公司陆续前
来咨询,文华苑、卧龙山庄等小区也即将建设。我们要秉承“高标准管理、高品质建设、高效率服务”把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作为行业的首要任务来抓,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精心策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使全区建筑工地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和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实现每年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年”的总体目标:一是全区每年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确保不突破区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二是努力杜绝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重点
1、明确责任,强化监管
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管职责,严格执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施工许可证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等,规范建设各方主体行为。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大检查、巡查力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定期公布,增加执法的透明度,认真履行好监管职责。
2、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工作,继续加大质量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除春、夏、秋季三次质量安全检查外,我们将继续不定期的开展建筑市场巡查工作,尤其是监理市场违规现象的查处,坚决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问题,要加大处理力度,同时在网上通报。
3、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查行动,突出“隐患治理,防范事故”的隐患治理年主题,加大督查力度,加强防范工作,控制事故发生。
4、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我局将针对全区范围由建筑施工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建设工程管理股以及相关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主要学习《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学习《高大模板施工规范》、《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论证办法》等行业技术规范,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
(2)为认真落实“四不放过”原则,督促其落实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我局拟组织对发生过事故的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学习,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监理企业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和依法经营水平。
(3)组织开展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全区建筑劳务队伍综合素质以及建筑工人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全面查处无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
(4)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以在全区建设系统中普及建筑施工安全法制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等媒体舆论作用,并采取论文征集、发宣传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强全区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为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5、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执法
(1)严肃事故调查处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与其它部门协同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严肃追究和依法处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此外,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处理决定以及对相关责任单位的整改要求。
(2)认真落实政府监管职责,严厉打击无资质、超资质、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承揽工程等非法违法行为。
(3)加大对施工、监理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日常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录,录入全市施工企业诚信平台。
6、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建设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加强层级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对事故多发、安全监管薄弱的施工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对建设规模较大或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的施工安全生产情况,适时组织重点督查,督促其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扭转安全生产严峻形势。
(2)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为基础,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活动。
7、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障体制建设
(1)加强建筑施工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施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各地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加强应急教育和救援演练,提高处置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
(2)注重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实效,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措施费使用管理的有效措施。
8、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
(1)组织开展与施工安全相关的观摩、学习,加强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2)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第三篇:社区十一五巡防工作规划
社区巡防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安巡防队是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创建安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力量,对建设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我区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调研,特制定《中原区“十一五”巡防规划》。这是今后五年巡防工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对我区巡防工作的实施和未来一段时间巡防的发展将发挥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十一五”期间社区巡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巡防处对巡防的新的要求,区巡防工作将结合五中全会精神把落脚点放在六个方面:树立以人为本,巡防为民思想把落脚点放在强素质上,充分发挥巡防工作职能作用把落脚点放在爱巡防上,切实加强巡防队伍建设把落脚点放在挖潜力上,发挥先进人物和中队长的榜样带头作用把落脚点放在树标杆上,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加强队伍的团结把落脚点放在同心干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巡防工作创新把落脚点放在求跨越上。为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构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清巡防管理思路,创新巡防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巡防工作方式,提升巡防管理水平。
2、大胆创新原则。上海、大连等城市以及金水区、二七区等单位对巡防管理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取得的很多经验,符合巡防管理现代化的规律。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巡防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加快提高巡防管理水平。
3、稳步推进原则。坚持巡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的连续性,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处理好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确保工作不断、正常运转,收到良好效果。
(三)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强巡防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巡防队伍在社会治安防范中的预防防范作用,建立起巡防队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有效地工作防范框架模式,使社区巡防为我区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十一五”期间巡防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实施方法。
“十一五”期间,要下大力气推进巡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力争我区的巡防管理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较大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1、进一步完善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06年中旬在社区巡防队树立若干个标杆型、样板型社区警务室。要求巡逻警棒、手电、雨具、巡防八本台帐、室内上墙内容都要统一一致,各项巡逻记录登记也要规范详尽,警务室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统一。然后以点扩面,到08年底使全部警务室都达到统一规范化的要求。
2、在棉纺路办事处建立推广电子监控系统,组建一个监控中心室,在社区的重点部位安装若干监控探头,对辖区的治安防控注入高科技力量。并以此为契机,到09底为全区巡防队员配备对讲机通信系统,把高科技手段和巡逻防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巡逻防范的科技化。
3、创建一批零发案社区、村子、街道、小巷。06年零发案社区创建目标达到50个,07年在此基础上在增添5个208年-2010年底争取达并一直保持65个,巡防的防范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控制在全市的最低水平。
4、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机动巡逻分队。依据“高效、精干、管用”的原则,组建一支100人的机动巡逻队,并为其建立一套完备的应急处理预案,为其购置一部专用运兵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另外,每年组织1到2次的巡防队员进行一次演习、演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5、建立健全一套大练兵活动的长效机制,在每年的春季、秋季开展一次全区性的大练兵活动,每月各中队要组织一次集中轮训,训练内容涉及思想道德教育、体能训练、防范技能训练、法律法规学习等,切实调动提高巡防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解决存在的“六不”问题,不断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6、建立巡防党组织。07底要在区成立一个巡防党总支,八个中队设立八个支部,要求每月组织开展2次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挥巡防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调动巡防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带动全区其他非党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促进巡防工作的更好开展。
7、~年底以前,把竞争激励机制全部引入社区巡防队伍管理中来,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公开竞争,择优上岗,双向选择”选拔一批优秀的队长、分队长、带动整体素质的大幅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巡防队伍,树立巡防队伍良好的形象。
8、努力为在巡防队工作达五年的巡防队员的养老统筹问题,到06年底彻底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巡防,扎根巡防,为省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9、继续完善落实各种评比奖励制度,特别设立为优秀巡防队员解决长效工作的奖励制度。凡在巡防队工作五年以上,无违纪现象,群众评议高,抓获现行嫌疑人多(50人以上),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突出贡献,且担任社区巡防分队长职务以上的社区巡防队员,为其解决长效工作的问题。以便留住更多的巡防骨干,树立学习的标杆,培养队员争先创优意识,激励队员学标杆、找潜力、同心干的干劲,为巡防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区巡防工作的建设,在巡防队伍中形成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10、继续完善制度,严格考核,落实到位,监督得力。要坚决执行己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全体巡防学习领会,在实际工作
第四篇:药监局十一五发展工作规划
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一件大事,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行动快捷、廉洁高效”的药监执法队伍和“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药品监管体系,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合法权益,加快县域医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改善农村用药环境,提高科学用药意识,确保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有效,按照国家局“三抓一加强”的总体思路和县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现制订*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食品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药品、医疗器械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疾病的特殊商品。依法进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是保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障人民生活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食品产业、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务员之家
2000年初,*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组建成立,作为县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新的职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才能不断优化医药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来,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得民心、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明显成效,医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药品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用药安全意识显著增强,但也清醒地看到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种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存在,监管任务繁重、难度大、隐蔽性强的矛盾仍然突出,所以加强基层的基础建设和提升技术监督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医药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医药经济发展欠发达,全县总人口21万,下设四乡两镇,238个行政村,2003年以前全县只有药材公司一家,下设一个批发部六个药房,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远远不能适应县域医药经济发展的要求。2003年以来,按照国家“两网”规划目标要求,鼓励支持药品零售企业发展。截止目前,新增设药房24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缓解了农村购药难的压力,但与国家局提出的“两网”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用药可支配收入较低
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农民平均收入较低,年均收入大约在3000-4000元,除维持日常生活外几乎没有节余,所以经济不发达仍然是制约医药经济发展的瓶颈,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用药可支配收入较低,一旦遇上大病、大灾无钱医治。
(二)广大群众安全用药意识较差,滥用药品现象普遍存在。
在农村由于知识层次低,鉴别假劣能力差,再加上图便宜心理尚存,致使假劣药品在农村仍有一部分市场。由于安全用药知识了解的少,乡村医务工作者素质较低,滥用药物现象在一定人群中仍然存在。
(三)监管手段相对薄弱
对于基层执法人员来说,没有先进的检验仪器、快检设备,只能靠直观看、理论推,案源相对较少,监管成本偏高,有可疑品种只能送检,增加了监管成本。
(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投入经费较少
近几年来,对药品监管资金投入逐年增长,但与药品监管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偏低,药品监管技术装备、办案装备等仍然很弱,监管成本逐年递增。
三、略(见附件)
第五篇: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根据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精神,从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调研,制定《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规划》。这是今后五年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对我区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未来一段时间城市管理的
发展将发挥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十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五”时期,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化四区”奋斗目标,抓住筹办奥运、重点功能区建设、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三大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良性循环机制,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结合我区道路交通系统布局和特点,统筹规划道路交通组织建设,加快实施路网和交通枢纽建设,构筑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支持重点地区发展,方便百姓出行。
五环路、京承高速路、北路等10多条城市高速路、主干路相继建成通车,路一期、广渠路一期等将于年内完工,对100多条区属道路进行了大、中修,维修、改扩建一大批社区道路、农村道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加大对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调研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停车场的建设,已对307个
机动车停车场
进行了备案。
按照“深化环境整治,消除脏乱死角,提高生活质量,美化首都环境”的要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设398万平方米,规范、整顿、取缔各类市场320个。进一步加强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先后完成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启动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建设工程
;新改建城市公厕240座;酒仙桥地区、大屯地区的粪便处理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在202个小区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36%。道路
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研究制定了区垃圾长效管理办法,实现了全区生活垃圾密闭式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率100%的目标。底正式启动创建国
家卫生区工作,顺利通过了市爱卫
会的4次专项检查验收、国家爱卫会的综合检查和国家、市爱卫会组织的多次明查、暗查,已经达到国家卫生区标准。
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和专业作业的市场化、企业化进程。进行环卫体制改革,成立了区环卫服务中心和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剥离了行政管理职能,逐步
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方向迈进。建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成立了宝嘉恒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负责区的市政道路拆迁、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吸
引民间资本投资市政道路建设,启动了亮马河北路等道路建设工作。采取公开招标形式,选择有资质的建设队伍参与城市主、次干路建设和区管道路大中修工程。
提升户外广告设置水平,运用市场运作形式,整合广告资源,对朝外大街、东三环路、京顺路、望京地区、cbd地区的户外广告进行统一规划,组织招标拍
卖工作。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建设。落实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条专块统”,推进重心下移,强化城市基层管理,街道办事处的城市
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了街道办事处工作重点向城市管理的转移。全区21个乡全部设立了地区办事处,强化了农村地区城市管理工作。街道、地区办事处 的服务职能得到加强,全区上下城市管理意识明显加强,初步搭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基本框架。
二、“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我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管理工作将立足于“三个优化”,立足于以人为本,立足于构建和谐
社会,着手基础建设,研究理顺体制,调整完善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努力建设完整统一、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灵活有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和公共
服务体系,为“三化四区”和“新北京、新奥运”建设努力奋斗。
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清城市管理思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和改进
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2、大胆创新原则。国内外城市对城市管理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取得的很多经验,符合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规律。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城市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稳步推进原则。坚持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的连续性,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处理好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确保工作不断、正常
运转,收到良好效果。
总体目标
坚持城市管理工作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带动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水平、环境建设水平、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快推进“三化四区”进程,优
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逐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框架,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主体在首都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市场
和社会分工合作的公共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使城市管理工作适应我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三、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总体目标,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要在综合研究、综合决策、综合协调上下功夫,实施“统一协调、各负其责、强化
基层、发动群众”的管理方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城市管理模式。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十一五”期间,要下大力气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力争我区的城市管理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较大提升,适应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
群众的要求。
1、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
从城市管理工作看,政府职能主要是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区要进一步加大的城市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理清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解决好政府职能错位、缺位和越位问题,为从根本上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首都城市的安全运行,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围绕实现政府职能,构建区、街分工合理,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城市管理框架。
对现有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进行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起“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模式。
城市管理部门的改革。
底以前,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区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全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各专业部门开展工作。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根据工作需要,对城管监察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现城管分队的
人、才、物统一由城管大队直接管理,区政
府统一调度使用,分片包干执法,形成事权与财权一致、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机构要继续向社区延伸,专业管理部门可采取在社区设立办事点的办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专业作业部门的改革。
城市管理的作业养护工作逐步推向社会,走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道路。研究推动区环卫服务中心、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市政管理所等作业养护部门的体制改
革,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将上述专业作业部门全部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街道办事处的改革。
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为民服务为主题,建设服务型街道。
梳理街道职能,使街道集中精力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利用2至3年的时间,将该回归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回归专业管理部门;该由市场和社会办的事情,尽快剥离出去,交给市场和社会。街道办事处内设科室改为专业管理部门的站所,担负基层专业管理和服务的责任。
改革街道机构设置,创新为民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准确摸清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围绕解决问题,改革原有的街道管理体系,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实现为民服务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工作的细致化。
代表政府统筹、组织、监督政府各专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实现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切实履行好对辖区工作“负总责”职能。
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
剥离社区承担的行政职能。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
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从抓好居民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创造一
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积极研究和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多类所有制企业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建立社区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培育社会服务市场和服务体系。
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社区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社区建设健
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鼓励社区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制约。建立社区评议考核街道和专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制度,研讨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
考评体系,评议考核的结果作为考评工作以及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学习型社区。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让社区人了解社区建设情况,参与社
区事务的讨论和社区大事的决定。
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围绕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城市管理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等运行机制,建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的公共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中政府
职能的到位,市场功能的入位和社会功能的归位,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公
共管理框架。
1、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成立区城市管理专家学者顾问团,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和科学决策力度。制定完善城市管理重
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决策责任制,优化政府重大决策的规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