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这里真安静》有感
记得一年前就已读过这篇文章。在嘈杂的书店里,读着作者对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民族的感慨,觉得很难以理解这个墓地带给作者的震撼。再次读到这篇文章,不知怎的,竟有些畏惧。
曾经看过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那本书中讲述了一个矛盾的民族:性极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回过头再看这篇文章,才明白过来这种畏惧原来是来自一种发自灵魂的佩服。跟随作者徘徊在僻远森严的墓地,我的心被一个个石桩所震撼。当我看到那些日本战俘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弄到每一战犯处决时洒血的泥土,汇集起来竖起一个“殉难烈士之碑”时,我产生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愤怒,恐惧,敬佩。因为他们对残忍的司令寺内寿一的敬重而愤怒,因为感受到日本人人性中非人性的无条件服从而恐惧,因为看到墓地中上下有序的严谨、等级森严的认真而敬佩。而书中对那些战俘要为司令修墓的描写,更让我明白了日本民族强大的原因。“.…..这些战俘白天在英军的监视下做苦工,到了夜晚空下来,就聚集在宿舍里密谋。他们决定,寺内寿一的墓碑必须采用柔佛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为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日军和英澳联军的激战,好多石块就浸染了日本军人的鲜血。他们要悄悄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再从那里开采巨石,躲过人们耳目,拼死长途运来。”我好像看到在牢狱中,衣衫褴褛的日本战俘静悄悄地决定了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他们一定知道,在运巨石的路上,他们会遇到死亡,疲劳,疾病……但他们用那决不服输的精神战胜了它们。而那种精神,是来自于他们骨子里本有的对长官的忠贞和对同胞的尊重。而他们要先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则再一次证明了他们的严谨与认真。于是这块墓地,被一种坚强所笼罩。我们总是对日本怀着一种尴尬的看法。历史总会让我们对这个民族有着一种愤怒。但也许我们应该放下愤怒,去学习那些我们本很早就该有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这个民族才会真正的强大起来。第二篇:读《安静》有感2000字
读《安静》有感2000字
杭老师
郭富城-郭富城
2不管是从别人嘴里听见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谁都不能说了解自己,旁观者的角度是客观的相对比较清晰透彻,那谁又是跟着旁观者眼中的自己去改变?那反过来说,谁又一直想着谁谁应该怎样改变然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想法不同罢了!
在我工作的地方,书架的一角,一眼就看到与我性格截然相反的一本书——《安静》。说是截然相反,那是从别人客观的评价加上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我并不安静,比较热闹,能说会道,甚至嗓门大!就是这样的情况,我却有这样的习惯——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写下来,将来给自己的孩子看。后来我学会安安静静地沏一壶茶,选择一本书,看上一下午,以此来提高自己写日记的水平,期望着自己写的这些东西能带给孩子正能量。
云朵经过天空的时候是悄然无声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看到的人知道,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朵云。也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里面的内容悄无声息地划过我的大脑心房,这个经过很缓慢,最终当云朵消失也只是投进了地球的怀抱。是的,这本书的内容对我多少是有影响的,能够丰富我自己的内心,让我修身养性。而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着痕迹,可能第一印象已经难以改变,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以前的存在只是为了验证你以后的变化,不是没有了消失了,而是有了更深的内涵。
这本书让我最有触动的不是告诉你要如何修身,如何安静,如何放下暴躁的心,而是通过很多例子自然而然的让你平心静气,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记得里面的第二辑——《灵魂的在场》,在这一辑里面主要都是关于人们面对死亡时的各种例子,看上去有点沉重,其实不然。
各种例子都是告诉我,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因为所有人生下来就已经预示了衰弱最后死亡,所有人其实都是残疾的,没有绝对健康的人。身体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哪怕再恶劣,都应该被尊重,要对自己负责,不光是身体,也是思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有着很多年治疗癌症末期病人经验得医生。有一天,当他翻开《死亡与死亡过程》时,他的认识很自然地发生了一个转折,用他的话说,他到那时为止所认同的医学常识被轻易地推翻了。他从一开始就用常人的思维思考,觉得应该用瞒着癌症晚期的病人并且和病人的家属不断的安抚病人的方法来争取癌症患者每一分每一秒,可是当癌症患者看到自己的病情并非如此时陷入了深度的恐慌,开始怀疑那些虚假的说明和空洞的鼓励。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和讨论这件事,唯有当事人被排除在外。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了:那个即将死亡的人究竟是谁?最终这个医生得出结论:病人有权知道与自己的生命有关的重要信息,有权决定怎样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在被告知了真想以后,病人诚然会感到绝望,但这种绝望要比那种因为被欺骗然后又识破欺骗所感到的绝望要好得多,他至少可以由于受到信任而产生出自己面对的尊严感和勇气,并且又可以在坦诚的气氛中与医生和家人进行正面的交流了。有的时候为病人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其实也是对病人的折磨,因为病人时刻被病魔折磨着,那想想安乐死有时候或许会让病人更加容易接受,固然亲人痛苦,可是患病的是患者而不是患者得亲人!后面就继续写了作者在其他书籍上看到的类似例子的感想。
我也是通过作者周国平所描写的有感而发,我从这一辑看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正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比如面对自己的另一半,()比如面对自己的事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自己用怎样的心态和高度去考虑问题,然后化解问题。周国平正是通过不同的例子,告诉我正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去选择让当事人都能够接受的方法,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隐瞒,需要的是适当的合理的沟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高度在摇摆,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没人可以准确地说看书就一定是好的,自己观念的变化可能就在一瞬间,可能需要试验过之后才能产生化学变化。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也只是我的理解,文学本就没有正确答案,可能有人会说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说我根本不了解这本书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有人会说我的年龄不该这样去理解,一知半解却又理解得过于深奥把自己都绕糊涂了,当然也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是不是有过一些不一样的阅历才有了这些见解等等。我记得相声界有名人物郭德纲在接受采访时说过,阅历跟你的年龄无关,阅历只跟你经不经历有关,有的人十五岁就经历了一些事,所以他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有的人五六十岁了,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那他就不会真正明白去感同身受,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解读这样的经历。
而我,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以前如何,认可自己的不认可自己的大有人在,这些都像云过天空一样,我都会听,随着我理解能力的提高,突然有一天我经历了发现别人已经经历过才跟那时候的我说些自己的见解,然后会有更深的理解以及觉悟;可能别人也没有经历过,没关系,也听,因为或许有一天真的用上了体会到了,那这种有预见能力的人更值得敬佩!
正因为不对任何事情的过于执着,才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去思考该思考的问题。既然没有达到这种高度,那就以白居易“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的心境继续自己未完的阅读,从行为肢体语言去感受灵魂的在场。
第三篇:读周国平的《安静》有感
读周国平的《安静》有感
作者:姚天琦 浙江工商大学
这本书虽名为安静,但书中的很多语录却可以给当世人一声棒喝。我把它看成一种警醒,一种对于自我的警醒。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书中的很多内容都与我内心的想法相似,甚至可以说,这本书表达了我的内心思想。于是,怀着喜悦的心情,我在看这本书时仔细地做了摘抄,摘录了很多意蕴深刻的句子,比如“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有仇恨?因为利益的争夺,观念的差异,隔膜,误会等等。
一句话,因为狭隘。一切恨都溯源于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我一边摘录一边思考,我们当下的社会很多时候真的如那句话所说的那样,生活在局限之中,虽然我们的世界存在着大爱,但这是不够的。对于我们这个世间的一切,我们恐怕需要一个字——“悟”.或许我们都缺少那么一份悟性,所以我们总是会被表面的事物束缚,忘记去寻找背后的本质。其实寻找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遇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就像周国平写到的,仇恨的本质是人的局限,而爱的本质是超越。
不仅如此,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对“悟”又有了新的理解:“悟”由竖心旁和吾字构成,古汉语中的吾就是“我”的意思。所以“悟”即心中有我,这和周国平在书中写到的“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常说的“心”不单单指身体的器官——心脏,还指我们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之所以会想到“悟”这个字,是因为写出这些文字需要有思想深度和一定的人生境界,换言之,没有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的人无法悟出这一点,更无法用笔写出意味深长的文字。
遗憾的是,在这个世上,能够觉察到这一点的人很少,就像周国平说的“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的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大多数人为了生存疲于奔命,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内在的自我,即便难得有休息的时候,也会被很多琐事束缚着。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多人的外在自我和内在自我是分开的,而这种分开产生的影响就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人们会感到痛苦,纠结,甚至无所适从。
那么,关注自己的内在自我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周国平的答案和我的答案一样,对于人生而言,是达到一种境界——丰富的安静,对于心的境界而言,是丰富的单纯。它们能使我们获得一种内在的自信和宁静,让我们能在喧嚣中保持澄净一片,并与外部世界建立恰当的关系。
周国平在人生的境界和心的境界中都提到了“丰富”,却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指拥有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后者是指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看似不同,但它们其实有很深的联系,能够做到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的人,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给予支撑,一旦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的人,就会自然而然的散发出具有超越性的气质,使得他们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不仅仅是情感,还有人、事、物,用万物归一的心境对待这一切。
而当我翻阅到和《圣经》有关的文章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用上帝的眼光来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的内在生命永远是完整,是永远不会残缺的。是的,在上帝的眼中没有残疾。”它带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是一名听力残疾人,这或许是我的一副枷锁,这幅枷锁把我和身体健全者给区分开。每当看着自己的同学能够毫无顾忌地戴耳机,做剧烈运动时,自己会心生艳羡,当我有着想要尝试的想法时,我的这幅解锁就会阻止我这么做。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我可以逐渐地释怀。但我明白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依然会介意我是残疾的。这就像《肖申克的救赎》提到的:“心若是牢笼,则处处是牢笼。”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些想法,让我的残疾成为了一座牢笼,在过去,我不敢交朋友,也不愿交朋友,而这损失是由我自己承担的。
所以,当我看到周国平先生写下这句话时,我的心有些动摇,甚至有些欣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用健全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呢?尽管残疾已成为事实,身体上的缺陷会一直伴随着我,但我可以做到的是让我的内在生命变得完整。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到了一位对我很重要的女性——海伦凯勒。我在九岁时认识了海伦凯勒这个人,是海伦凯勒改变了我的生活。海伦凯勒也是一位残疾人,聋,盲,哑(之后学会了说话)但是她始终坚持着,尽管她在学习的路上有过泄气的时候,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在沙利文老师的鼓励下,坚强地活着。她正是凭借着这种意志力,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她在自己的自传《我的生活》中写了一篇《战胜自己》,她提到:“我从不认为自己的残疾是某种惩罚或是意外事故。如果我这样认为,那我将不可能获得战胜它们的力量。我要为我的残疾感谢神灵,因为通过它,我找到了自己。对我来说,常被误解的两个词‘惩戒’和‘惩罚’被定义为灵魂的改造,是锻炼、规则而不是惩罚。内心在这种思想的强烈影响下,我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并且思想不必受到限制,我们可以面对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海伦凯勒就是像周国平写到的那样,她发现自己的内在生命是完整的,可以做她想做的事情。在她另一篇《希望之光》中提到:“要正视你的残疾,不要让残疾控制你。让身体上的残疾教你如何忍耐,如何温柔地洞察一切。”“超然的世界是是完善的,完全的,是不可分割的……在一个非物质的心灵世界中并不存在失聪或失明的……”不断地从她的文字中体会周国平的语录,让我意识到这并非是一件难事,我们可以做到“在上帝眼中无残疾”!
我明白了为什么海伦凯勒的自传《我的生活》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了。这不仅是海伦凯勒将她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带给人们,也是她带给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希望。我今年20岁,她陪伴了我整整十一年,我每一次阅读她的文章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动,我深深地爱着她,因为她教会了我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光明,爱与希望。正视残疾,发现希望,发现生命的完整!
当初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所吸引。而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与这本书的相遇,带给我的人生很多启发,让我学会超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内在生命的完整。原来,我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第四篇:读《原来你还在这里》有感
读《原来你还在这里》有感
辛夷坞的《原来你还在这里》是一本与其他那些言情小说不太一样的小说。这里的故事很多情节上会让你联想到现实的男女。当你认真去读它的时候,你便会沉浸在辛夷坞所营造的那样一种氛围中。你会为故事中的人物心痛,很多时候,你的心揪着,痛的沉重,可是就是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
书中的女主人公叫苏韵锦,如同当今社会里大部分来自农村来城里求学的学子一样苏韵锦承担着父母对她无限的厚望。韵锦是一个要强的内向的小女生,躲在那些似乎与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群当中,让你似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然而就想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樱桃》里望哥说的那话似的,其实老天爷是挺公平的,他给你造一个男的,就一定会给你造一个女的。就是这样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粗布简衫的苏韵锦在一次听男生们讨论选文还是选理是无意间的一个眼神就让一个成绩又好长的又帅、家境还挺好的程铮对她一见倾心。从此便是一辈子的难以忘怀。有时候可能缘分就是这样不经意来到你的身边,让你无法察觉。这便应了那句:无心插柳柳成秧,有意栽花花不开。很多时候,很多美好的爱情还是发生在高中时期的,而这个故事也不例外,因为高中的我么还是不经世事的孩子呢,我们还是愿意相信有那么简单的相遇与美丽的爱情的存在。
或许我们的高中也是拥有一些难以难忘的回忆吧,所以喝多小说都已高中为爱情开始的背景,或许更多的时候小说只是给我们那些的幻想一点生存的空间。高中窒息般的鬼日子里诞生这样羞涩的爱情,让我们想想就觉的很甜蜜的呢。想想我们的那个日子,在那个纯真的小日子里,每天除了学习,就有那么一定时间用来八卦了,讨论着谁和谁适不适合啊,谁和谁最近的绯闻啦,再兴奋的聊着某一个帅哥啦,枯燥的日子里因为有这些小插曲而变得有那么点小清新。
程铮是那么的优秀,而韵锦对他也是根本不想多想的,或许在我们看来他们真的就是不合适的,但是爱情就是你情我愿的那么一个简单的事,谁也说了不算,只要爱情故事的主人公没有放手,爱情的故事就不会结束,而韵锦与程铮的故事在一开始的那些年仅仅是靠着程铮的执着而得以进行下去的。往往,一执着,便是一辈子的牵挂。
当高考后他们考入了相隔那么远的学校,谁又会想到程铮会那么坚定的寻她而去,你说,现实里会有程铮这样的人么? 就因为一个眼神,在不确定对方是否爱着自己的情况下,那么笃定的死心塌地的去爱着。甚至不顾韵锦已经有了男朋友。
爱的路上,程铮一路追寻,在爱的路上,韵锦步步小心;他不怕付出,只求得一点肯定,她渴望温暖,却害怕失去;他骄傲自信,却甘愿守候,她敏感怯懦,但倔强异常。就像太阳与月亮。
汪国真有一首诗我很喜欢,也很适合这对爱人:
《默默地情怀》
总有些这样的时候
正式为了爱
才悄悄躲开
躲开的是身影
躲不开的 却是那份
默默地情怀
月光下踯躅
睡梦里徘徊
感情上的事情
常常说不明白
不是不想爱
不是不去爱
怕只怕
爱也是一种伤害
程铮的坚持终于让韵锦放下了那些想法,他们真的就在一起了。但是,在一起了就一定会幸福么?他们真的甜蜜过,可是真的在一起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的不合适。也许这也是当今社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选择离婚。恋爱时怎么看都觉得对方就是那个一辈子的人了,结婚后才发现原来不过是错觉。
对于韵锦和程铮,两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他们的身世背景,这让云锦总是感到自卑。当她的后爸遇到困难程家帮着解决是,当她妈妈住院没有单人间程铮帮着暗地解决时,当后爸因为想给韵锦的母亲治病而挪用了公司的钱被程家发现时,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韵锦觉得她是低于程铮的。韵锦说的对,世人总是觉得当王子找到灰姑娘,灰姑娘就应该穿上适合她的水晶鞋跟着王子回宫,没有人问问灰姑娘愿不愿意,没有人在乎灰姑娘在这份爱情里的卑微。但是如果没有王子。灰姑娘只是遇见了一个很爱她的渔夫,那么世间就没有灰姑娘了,就只有一个渔夫心中的公主。正如苏韵锦,即使她是一棵草。她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样的爱情其本质是畸形的,就算两人再怎么小心翼翼的牵就,环境的不同,性格的不同,还有许多的差异,让彼此间的伤口慢慢变大。所以,他们的分开是无可避免的。
以分开就是四年,四年里韵锦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再有孩子的机会。这也是是一种惩罚,惩罚他们在一起时没有坚持。
如果爱,请深爱。
四年之后的相遇,他们都变化了,程铮终于长大了,也是,时间总是会教会那些人性的孩子学会包容,学会淡定。幸运的是四年后的他们不变依然是那份无法割舍的爱。就像书中另外一个人物,韵锦的朋友莫郁华说的:你很幸运,因为经过那么多年,当你转身的时候,依然有一个人在不远处等你,但是当我转身时,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是啊,并不是所有人都如程铮和苏韵锦那般幸运,兜兜转转,彼此都还在原地等待,但正因为现实不尽如人意,如果美好的故事能给人以慰藉,那么相信它的存在反而会让我们更加快乐。
只是希望那些所有爱着的人们都能坚持着自己那份美好的爱情。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永远是最美好的祝愿与希望。
第五篇: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感
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感
作为以二战为背景的苏联经典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也许不会陌生。它被屡次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剧中几位女兵的遭遇以及准尉的英雄气概深深打动了亿万中国观众的心,其中也包括我。
和许多以二战为题材的苏联小说一样,《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背景是安详和静谧的。在日光下波光粼粼的沃比湖,森林繁茂的西中兴岭,乳白色的暮霭,火红的太阳,若非战争,这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可战争终究还是现实存在的,尽管前方是一方再美好的土地,它也会毫不犹豫地迈出沉重的铁蹄。有人说,众多苏联战争文学作品及其影视作品,无需故事情节,其本身就是反战的。的确,每当清新的手风琴在耳边响起,每当秀美的山川大地,碧水蓝天掠过你的眼际,作为一个人,心中那块最柔软的部分就已经被拨动,再无需太多的情节,战争就应被其所犯下的“美的毁灭”的罪行而被钉上绞刑架!
当然,作为一部小说,起最核心部分还是故事情节。概括的来说,小说写了五名淳朴善良的苏联少女在战时的经历。德国入侵苏联国土后,这几位少女当了高射炮手与兽性的法西斯匪徒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们中有奥夏宁娜,她本有体贴她的中尉丈夫,却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彻底的失去了他;有美丽的冉卡,她本有一大家子的亲人,却在一次敌方抓捕苏联军属是永远的失去了他们、还有正是上学年龄的丽莎,她本来可以在八月踏入学校的门槛并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却因为战争爆发这一切都成了“明天”的幻想„„我清晰地记得小说作者瓦西里耶夫说过的一句话:“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杀害妇女是罪恶,是反人类的行为。”作者的这一段慷慨陈词透露出他对妇女的崇敬和爱戴,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憎恶。我想,女性都是天生具有母性的,她们从骨子里反对杀戮和流血,更不用说将她们置于战争的最前线,去直面甚至施以杀戮了。残酷的战争如同一头恶魔,撕碎了人类的母亲,撕碎了她们的美好向往:
“丽莎久久的凝望着菏泽美妙的碧空。她嘶哑的叫着,嘴里吐着泥浆,她向往着这片碧空,向往着,坚信不疑。”
作品中,准尉瓦斯科夫是五位美丽的女战士的领导者。他沉着老练,雷厉风行,关心下属,果断坚毅,永不言退,他的英雄主义气概细细品味,荡气回肠。放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的背后,放佛他,瓦斯科夫,此刻是他最后一个保卫者,整个世界空空的,只有他,俄罗斯和敌人。
拜读此部作品已有多次,每次读来,我的脑海里都会闪现出众多瓦斯科夫式的民族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男人们会抗争到底。而作为女性,她们美丽的脸庞实不该消逝在纷飞的战火之中。正如当年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呼吁人类但对核武器一样,人类的文明应当用来创造更发达和更美好的文明,而不应该用来“毁灭美好”。
一个没有战火的世界,一个安谧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