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养生:养生谚语集锦(模版)
养生谚语集锦 ◆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德靠自修,神靠自养。◆乐靠自得,趣靠自寻。◆忧靠自排,怒靠自制。◆喜靠自节,恐靠自息。◆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人生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有病最怕乱投医。◆针灸拔罐,病去一半。
第二篇:中医养生的谚语
中医养生的谚语
中医养生经典谚语10句: 1)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5)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7)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8)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10)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中医养生谚语大全:
1)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2)饭后散步,不进药铺。3)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4)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5)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6)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7)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8)上工治未病。
9)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
10)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11)肺朝百脉
12)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
13)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
14)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15)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16)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17)春不减衣,秋不加帽。18)冬不蒙首,春不露背。19)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20)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21)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22)不要虚胖,但求实壮。23)表壮不如里壮。24)小孩不蹦,必定有病。25)有钱难买老来瘦。
26)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27)感冒是百病之母。28)裤带越长,寿命越短。29)英雄只怕病来磨。30)小病不治,大病难医。31)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32)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33)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34)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35)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36)遇事不恼,长生不老。37)不气不愁,活到白头。38)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39)能忍者长寿。(常山)40)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41)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42)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43)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44)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第三篇:100条养生谚语
100条养生谚语
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26.27.28.29.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常吃素,好养肚 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51.52.53.54.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76.77.78.79.吃得巧,睡得好 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经常失眠,少活十年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43.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44.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5.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8.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49.一日三枣,长征不老 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5.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56.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57.最好医生是自己,最好运动是步行
5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59.立如松,行如风
6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61.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62.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63.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64.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65.要健脑,把绳跳 66.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67.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68.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69.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0.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71.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72.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7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74.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7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食不语,睡不言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饭前便后要洗手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戒烟戒酒,健康长久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第四篇:中医养生标语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养生保健以不伤为本。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李谷一的养生之道:一是每天都喝足够的水,二是保证充足的睡眠。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常乐常笑,益寿之道。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心情舒畅,菜甜饭香。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不偏食,不挑食,饮食习惯要培养。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冬病夏治,重在预防。
生活上适度,精神上大度。
养生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健康名言: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食不语,寝不言。
养成清洁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第五篇:中医养生心得体会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俗话说:“医食同源,药食同行,先到厨房,后到药房。”食疗治病,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中医治病,重视阴阳寒热辨证食疗亦当先了解食物的属寒属热,属阴属阳,才能有的放矢。药食同源 药物与食物具有相同的特性,不论是进补还是药膳,都离不开中药的搭配,因此,在选择药膳之前,加深对中药特性的认识是绝对必要的,也是进补的先决条件,否则,选择不当,不但无法达到进补的预期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
一、药材的“四气”“五味”
温热寒凉是药材的四种药性,也称 四气。它是从药物作用在人体方面的表现概括而来的,也就是说,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例如黄芩和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喉咙痛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即表明这两种药具有寒性。相反的,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例如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因此将它归纳为具有热性的药。因此,常听人说某种药非常燥热,或是非常寒凉,不能多吃,这些也许只是针对某些人或在某些情况下如此。需要采用什么药材,必须依据个人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
五味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这是药食的五种基本滋味。这五种药味各有不同的作用:
辛:发散、行气、行血。例如:薄荷、木香、红花等。
甘:补益、止痛、调和药性。例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甘草调和诸药等。酸:收敛、固涩、生津。例如:乌梅敛肺止咳、五味子敛汗等。
苦:通泄、燥湿。例如:杏仁降泄肺气、枇杷叶降泄胃气、苍术消除湿气等。咸:泻下作用。如海藻、昆布、芒硝等。
二、“五味”与五脏的生克关系
饮食五味与五脏的生克关系也应注意,如:偏嗜五味造成脏气之盛衰失常,多食酸则可伤脾,多食苦可消肺,多甜食可伤肾,多食辛可伤肝,多食咸则伤心。五味所禁 :辛味善行气,有散发之性,多食就会耗气,气病要慎,不能过量;咸味善走血,用量过大则血行凝滞,血病要慎用;苦味善走骨,能动心火,多用则火,骨生于肾,故骨病应少食苦味食物。甘味性滞走肌肉,多食易致肌肉壅滞,故肉痛时不宜多食;酸味善走筋,有收敛作用,多食则引起筋脉拘急。饮食要荤素适宜,五味兼备才能使脾胃调和,五脏收益。
三、药食同源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食同源,如红枣健脾,山楂助消化,梨滋阴润肺,荞麦是消渴病人的好食品。糯米、黑米性味甘温,具有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阴润肺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体虚乏力的病人。中医还根据疾病辨证和食物性味,采取以动物的内脏来补养人体的脏腑,如贫血 目疾 夜盲症。肝虚可用猪肝,肾病用猪腰,遗尿用猪膀胱,肾病用猪 肚等。在辨证施膳时要遵循中医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进行食性的选择配膳。寒凉性食物,如小米、赤小豆、绿豆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可用于热证的调护。热性温性的食物,如糯米、黄米等,甘温食物,具有温中、补阳、祛寒之功效,可用于寒证病人的调护。辛散类食物,如葱、韭、姜、蒜、辣椒等,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可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调护。苦寒、甘、寒性味的食物,如各种水果及一些瓜类多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温病热盛伤津者的调护。
四、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人体是一个整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知其内脏、皮肤、毛发、指甲等的改变,必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衰减而致。机体功能能量的平衡全赖于气血生化之源的脾胃能否建运 脾胃正常运转的重要之处在于饮食有节度、按时适量、不过饥、过饱、过热、过冷、不择食、偏嗜、注意饮食平衡,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饮食调护中,注意为患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避免单调饮食品种,不仅要有鸡、鱼、肉、蛋、奶、谷、豆、果蔬,而且在形式上要有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通饮食及特制的营养液等。患病之体,脏腑功能紊乱,脾胃多受累,使运化功能减退,给予清淡食品,不仅易于消化吸收,亦可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但是单纯素食、蛋白质含量较低,维生素 和铁、锌等微量元素吸收减少,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病理要求,只有在素食的基础上 搭配适量的荤腥之品,才能满足病体之需 注意切忌过量。
运用中医食疗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药疗、食疗相结合,是中医临床护理的一个特点。在临床辩证准确下做到药食相须,寒温相宜,五味相适,就能提高疗效,使病人尽快康复;反之则影响药效,加重病情。在护理过程中如何指导病人进行食疗是非常重要的。
2009级运动人体科学系
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