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襄县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项目申报材料新
定襄县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
项目申报材料
根据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关于报送“2009—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项目的通知》(建办城函[2009]502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供水水质专项调查的通知》(建办城函[2009]503号)文件精神及省建设厅、市建设局的有关要求,现将定襄县供水现状、水质情况及2009年—2012年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项目等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城供水现状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东北部,东临五台,西毗忻州,南连盂县和阳曲,北接原平,全县总面积865平方公里,目前,定襄县总人口21.71万人,城区人口5.55万人,建城区面积5.4平方公里。
定襄县城供水工程于1987年开工兴建,供水能力为0.2万立方米/日,2003年经省发改委批准,对水源井和供水管网进行改造,目前有水源地1个,水厂1座,水井5眼,供水能力为
1.52万m/日,其中公共供水能力0.98万m/日(自建供水能力0.54万m/日),公共供水水质委托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机构监测。
二、设施改造项目和水质保障
根据《定襄县城总体规划》,至2010年,县城人口规模将达到6.5万人,县城用水量将达到2.46 m/日,由于自备井取水均为地表水,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县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在2010年 1 3333
前关停自备井,现公共供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现供水主干管网大部分为灰口铸铁管,其内部容量生锈,影响水质,且施工复杂,维修难,应更换新型的优质合格管材,配水管网管径偏小,呈零散形枝状布置,“跑、冒、滴、漏”较为严重,特别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供水管网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现水源地位于县城西北部,根据《定襄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框架向东南部拉大发展,现水源、水厂已不能满足,急需开辟新的水源地,新建水厂,对供水管网新建、扩建、改造。定襄县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委托太原市供水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山西省定襄县城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省计委晋计城环发
[2003]241号文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和晋计设计发
[2004]155号文件对县城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工程规模新增8000m/日,主要建设内容有水源井配套设施,输配水管网敷设,对现有配水厂进行改造,输水管新敷设Ф500mm球墨铸管1970m,配水管线敷设新管17355m。配水厂改造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输配水管敷设计划在2012年前完成。
水质与广大用户息息相关,水厂预计在2011年前成立水质检测站,配备人员、设施、设备,并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
三、项目投资
1、水源地工程
水源地原有5眼井,为完善供水系统,决定将设计降深6.5m,使单井出水量达2500m/日,打6眼新井合计出水量15000 m/日,对原5眼水井(其中一眼备用)技术改造后,使单井出水量达2500m/日,旧井出水量计10000m/日,新井15000m/日,2 33333
3能够满足2.5万m/日的供水需求,根据太原市供水设计研究院编制《山西省定襄县县城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投资596.89万元,其中征地费79.5万元,凿井6眼105万元,深井泵房37.8万元,深井潜水泵22万元,输水管线258.06万元,供电专线及变台工程82.5万元,围墙、大门、道路等12万元。工程建设在2010年前完成(总规规划年限至2010年,待总规修编后再重新补充)。
2、配水厂工程(包括水质检测设备)
预计在2010年前完成,工程投资为293.89万元(根据可研),其中Ф500mm输水线21.20万元,其余的设施、设备共计272.69万元。
3、管网改造工程
预计在2012年前完成,项目投资1706.67万元,其中DN100球铁管165.53万元,DN150球铁管386.46万元,DN200球铁管324.36万元,DN250球铁管424.10万元,DN300球铁管167.43万元,DN400球铁管46.38万元,DN500球铁管66.41万元,12座测压点126万元(根据可研),工程总投资3086.36万元。
附:
1、供水监测能力设计表
2、山西省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现状调查表
3、供水厂改造项目申报表
定襄县自来水管理所
二○○九年六月3
第二篇: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报告
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报告
云阳水利水电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关于报送云阳县新县城2009-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报告
渝云水司﹝2009﹞49号
云阳水利水电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关于
报送云阳县新县城2009-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报告
集团公司:
为完善云阳县城现有供水设施,保证城市供水水质达到GB5749-2006标准指标要求,让县城30万人吃上放心水,维护居民的身体健康、保证社会和谐。根据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城市供水水质专项调查的通知》、《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报送2009-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项目的通知>的通知》(渝市政委发[2009]62号文)及《关于开展城市供水水质专项调查的通知》(建办城函[2009]503号文)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公司组成了由建管处、生产经营处、制水厂、供水服务中心等单位对云阳县城制供水的设施设备、管网分布及拟改造项目作了实事求是的调查、分类、编制,现已完成《云阳县新县城2009-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该规划分为城市第二水源建设,制水厂新增设备的购置,城市管网的改造及拓展区新增管网等4部分,共需资金15773.59万元。经审查,该方案符合实际,其方案可行,现予以报送,请予审查。
附件:云阳县新县城2009-2012年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
二OO九年六月十六日
主题词: 供水 改造 规划 报告
云阳水利水电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 2009年6月16日印发
(共印5份)附件:
云阳县新县城2009-2012年 城市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4′32″至109°14′51″,北纬30°35′6″至31°26′36″之间,东与奉节县相邻,西与万州区、开县接壤,北与巫溪县相依,南与湖北利川连界。云阳县新县城位于云阳县双江镇,距重庆市双府驻地317km,云阳县城是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重新选址整体搬迁而成,从1992年至2003年,历时10年时间完全重建的移民新城。1999年9月28日,云阳县“四大家”入驻,标志着新县城正式搬迁。云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建设宜居型城市为总体目标,加快推进云阳县县城发展成为中等城市的建设进程,在山环水抱之中,呈现一城的组团式布局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人和片区(工业园A区)、盘石片区、小江片区为中心,周边集镇为外围的结构形态。截止日前为止,累计完成城市规划田地16.5k㎡,形成了以原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搬迁移民为主,其它外来人口共同组成了18万人城市人口。根据云阳县十一五规划,为了提高城镇供水水平,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加快新县城和重要城镇供水厂及管网改造,规划建设一批水平较高的自来水厂,实施新县城后备水源工程,实现城区管网张家坝片区、双江片区与城中区互联互通工程,基本完成全县城统一供水工程的建设和改造任务,提高饮用水水质。为配合云阳县争创国家及山水园林城市及国家宜居城市奖,远景规划用地50k㎡,人口30万人以上中等城市规模,城市管网应配套规划建设。
一、编制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确定项目规模、投资和建设顺序。
(二)水源水质、净水工艺改造,因地制宜,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
(三)结合城市互联互通工程,更新改造镀锌管、钢管等劣质管材。
(四)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达到42项和29项指标的监测监管体系。
(五)结合当前实际,兼顾未来发展需要科学编制。
二、新县城城市供水现状
(一)供水水源现状及规划
云阳水利水电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系重庆水投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负责对云阳县城的制供水,其所属制水厂和供水服务中心承担县城工业和人饮用水,下属制水厂2座,以长江为水源,作为第一水源。2008年5月16日公司完成对供水市场的整合,整合前隶属云阳县市政水务公司,取水源设在万福沱,采用水下129米高程深井泵房取水,以适应长江水位大落差影响,设计规模7万m3/日,现状规模3.5万m3/日,实际供水量3m3/日,面积3.0公顷;该水厂2002年11月开工建设,2003年11月22日竣工投产。陆上加压泵站四级,一级供水高程182-266m,二级供水高程266-336m,三级供水高程336-406m,四级供水高程406-480m。储水池容量8600 m3。安装Ф100-1000m临时永久输水管网74.1km,水质管理采用液氯消毒灭菌。新县城现状输水管道多为临时镀锌管和钢管,给水管网系统尚未完善。
梅峰水利工程为新县城第二水源。水库枢纽位于云阳县硐村乡,坝址位于汤溪河支流小溪沟的二级支流乾龙溪上,由梅峰水库工程、清岩溪借水工程、青龙咀渠首取水枢纽工程、灌区工程和城市供水工程五部分组成。工程集雨面积150平方公里,年来水7000万方以上,距新县城71公里。工程于2008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修建。
(二)管网建设和使用状况
新县城管网建设由原新县城市政水务、自来水厂、双江供水站等3家供水企业整合成立,原3家供水企业由于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建设资金来源不同,管道建设的标准也不一样。总体来说,原市政水务和自来水厂的供水主要管道是由新城管委会统一规划和建设,因此供水状况比较好;双江供水站由双江镇供水站发展而成,供水管道敷设不规范,大多属临时用水管道的性质,供水状况较差。主要存在管网渗漏严重,水质差,群众反应强烈。管网漏损原因表现在:一是原市政水务和自来水厂供区内在新县城建设之初时敷设的临时施工用水管道因施工标准低、管道材料腐蚀严重,穿孔漏水的较多,多数临时管道目前仍然在使用,这部分管道应全部拆除或更换。二是原双江供水站的供水管道,采用钢管并没有作防腐处理,且大多沿道路边沟敷设,没有成型的正式供水管道,其供水管道多数已经老化、腐蚀严重,穿孔漏水,原市政水务公司在其供区内成型的道路上,基本安装了正式供水管道,现应对双江供水站原供水管道予以拆除,对其供水管道上的用户应转接到成型市政供水管道上。三是原市政水务和自来水厂的部分供水小区与市政管道连接段的管道由施工单位安装,管道多数采用冷镀锌钢管和PVC管,埋地敷设,管道质量和施工标准低,其使用时间较长,很多小区内的埋地给水管道已经老化、锈蚀,甚至穿孔漏水,漏水后极不容易发现。因与市政管道连接管网权属不清,很多单位不愿投资对管道进行整改,管道仍在使用,管网漏损也主要发生在这部分维修极其困难,这部分管道应全部更换。四是工程施工影响,由于新县城正在建设之中,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市政设施安装经常挖掘,毁损供水管道和附属设施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大量漏水。
上述几种状况在近期内长期存在,不仅造成城市供水漏损率增大,还严重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影响水质安全。
(三)水质监测能力现状
现有水质监测设备设施严重不足,仅能自行完成9项常规指标检测,缺乏检测设备和场地,需按新的指标检测要求购置一批新的设备,建设新的实验室。
三、改造规划
(一)第二水源工程的建设及新增储水池
肖家湾水厂位于栖霞乡,距云阳新县城1.5km。该水厂占地24.7亩,场坪高程457.9~463.2m。肖家湾水厂设计总规模8万m3/d,分两期实施。一期规模为4万m3/d,投资2639.52万元;二期规模为4万m3/d,投资1193.46万元。
经水厂处理后的净水通过长1.3Km的输水钢管送至已成的铺子梁高位水池(高程425m),之后再接市政已完建并新建同高程水池水厂小江、人和、盘石片区及原中心城区技改扩容水池总量2.40万m3(其中:180-266m高程5000 m3、266-336 m高程5000 m3、336-406 m高程3000 m3、406-480 m高程2500 m3及扩容8500 m3)的各级水池至城市供水管网向新县城供水。新建同高程水池水厂小江、人和、盘石片区及原中心城区技改扩容水池总量2.40万m3,投资1500万元。拟总投资5332.98万元。其净化工艺流程如下: 加药 来水
格网反应池 斜管沉淀池 虹吸滤池 配水井 清水池 加氯 城市管网
(二)制水厂工艺及水质检测设备设施
制水厂拟在2009年对加氯系统和混凝剂投加装置实施改建,计划投资52万元(详见加氯系统和混凝剂投加装置改造计划表〈表1〉);供水检测能力建设化验项目分(2009-2012)投资改造,总投资621万元(表2:制水厂检验设备配置计划表),其中:2009年投资121万元;2010年180万元;2011年180万元;2011年140万元。
以上投资计673万元。
(三)城市管网的改造及扩建(见表3)
1、城市不合格管网的改造
根据对现有管网的调查摸底,拟定对各个供水片区的临时给水管道予以拆除更换,对各个小区内与市政供水管道相连接的老化或锈蚀严重用户连接管道予以拆除更换(具体情况见表3)。
2、中心城区配水池扩建、新建及拓展区管网建设 完(改)善新县城给水管网系统,中心城区一级调节池2500 m3,扩至5000 m3,二级调节池1500 m3,扩至3000 m3,三级调节池扩至2000 m3,磨盘寨新建2500 m3高位水池1座;小江片区分高程同中心城区高层对接新建5000 m3;在人和片区新建5000 m3;盘石镇新建5000 m3。同时新建设DN500PE管道12km,投资3720万元。
四、结论
实施上述规划项目,需投入制水工艺流程改造及水质检测设备设施投资673万元;管网改造建设投资9767.61万元;新建制水厂及配水池工程投资5332.98万元。总计需投资15773.59万元。
通过上述规划方案的分逐步实施,到2012年年底,云阳县城(含规划新区及拓展区)的供水水质将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梅峰水利工程建成后,通过对肖家湾新水厂的建设,其原水水质和净化工艺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同时,供水水量及水压也将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篇:关于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保障城镇供水水质措施方案及完成情况汇报(某自来水厂)
关于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实施
方案及完成情况汇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现对我县(县城)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实施方案及目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县县城供水由×××县自来水厂一家企业负责,3目前县自来水厂现有供水能力为2.0万m/日,县城供水普及率98%以上(已达标,自治区要求2015年县城供水普及率达85%),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8%以上,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县城供水范围不断延伸,供水能力不足逐渐显现。2009年实施的×××县城区给水系统技改扩建工程(工程取水规模103万m/日;配套建设DN800原水管5.6km;净水能力从目前233万m/日扩建至5万m/日;进行旧城管网改造DN300—600,35.85km;配套2万m/日加压站建设)将于2015年内全部建
3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县城供水能力将达5.0万m/日,新增
3供水能力3.0万m/日,县城供水范围将扩展到××、昌平、上沙、下雷等乡镇,全长7.8km的福园路至×××产业园DN600管道工程即将完工,2015年可实现向×××产业园供水。
在河流污染、饮用水污染事故频发的今天,城市备用水源建设方面愈来愈迫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城的备用水源建设(供水能力为2.0万m/日)已经启动,利用下雷附近的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建设泵站,利用县城去×××产业园的DN600供水管道返供回县城和×××
3产业园,目前这个项目建设资金已筹集到位,项目在实施当中,已经进行了勘探成井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待勘探成井后即进行后续的工程建设与管道安装。下雷备用水源建设项目竣工前,县水厂现利用糖厂地下水源作为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在右江污染或一二级泵站停电时可应急向县城供水,但只能保证老城区一楼、部分较低地段二楼、县城部分消防栓有水供应,南山及城南方向还无水供应。
关于城市供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面,按住建厅要求,×××县自来水厂已经实施这方面工作,目前在开展在线监测设备的选型招投标工作,2015年内将完成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运行各方面工作,实现包括从水源水、出厂水到管网水的全程在线监测及数据传输。
县自来水厂已建立水源保护区,设置标志牌,防止重点水域的污染。加强水源监测,建立较完善的水质管理制度。生产厂区建立有生物鱼监测箱,对水源水、出厂水实施24小时监控,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建立较完善的水质取样和检测制度,能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取水、制水、供水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监测,建立自检、抽检、送检相结合的检测体系,确保水质达标。目前县水厂已具备常规12项日检指标的检测能力。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制约,检测设备和技术以及人员的配备不足,不能开展水质的全检工作;特别是快速检测检验设备还没有配备,水质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眼睛”不够明亮:看不全,看不深,看不远。这方面有待加强。
关于二次供水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县水厂已按照国家及广西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开展这方面的 管理工作,对旧城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并监督业主单位对不合格的设施按规范进行整改,争取二次供水的水质达标;部分二次供水设施要进行淘汰,采用管道直接供水到户,确保水质达标;对新建城区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按法规要求进行规范管理,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完善配套。
以上报告
2015年3月27日
第四篇:城市水系的水生态和水质保护修复规划综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
2013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
城市水系的水生态和水质保护修复规划综述
曹金清 朱婕妤 韩欣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 100120)
摘要 城市水系的规划包括保护和修复两个方面,由于影响城市水系的水生态和水质的原因比较复杂,解决办法也多种多样,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技术可行、经济节省的规划方案。在对已完成的《河北省邢台市城市风景水系规划》(2010-2020)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城市水系的水生态和水质保护修复规划方法及对策。关键词 城市水系 水生态 水质 保护 修复
0 前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只有2200 3m,并且南北分布极不均匀。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耗费了巨大的水资源,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水体的严重污染,水土大量流失,并且很多城市还在想法设法开挖河湖,建设水系。
在水系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城市河湖水系渗漏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控制和保持地表水,一些城市的河湖水系开始进行一种硬质的防渗技术。从短期看这样确实可以有效切断地表水的下渗,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地表水,但是从长期看加剧地下水资源的恶化,阻碍了地表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转换,人为的打破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平衡,使得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大大的降低,导致水体的生态失衡。
尽管《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 50513—2009)中提出了有关规划要求,但规范条文比较笼统。同时城市水系的规划涉及到部门和行业众多,如水务、供水、排水、环保、市政道路、农业、林业等,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城市的景观、游憩、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规划的内容比较多,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污染源控制
城市水系的污染源主要有两类,即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
外源控制包括对城市污水进行的点源控制和对初期雨水进行的面源控制;内源污染控制包括对水系水体的修复和河床底泥的处理。
遵循外源污染控制与内源污染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保护和治理双管齐下。城市水系的生态水质修复保护规划 2.1 水质规划目标
通过水系的生态水质修复保护,城市的水体至少应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Ⅴ类水域标准,或《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中的C类(主要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水体)。最终的规划水质目标是城市水系的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即《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的B类(主要适用于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区及那些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2.1 水系外源污染控制
点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污水排入到水系是改善水系水质的有效途径。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或截流系统是非常有效且最重要的控制和削减点源污染的方式,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实行雨污水分流制,建设污水截流干管,将 1 排入河流的污水切断。
面源污染也是城市水系的主要污染源,通过降雨的径流将污染物带进入水体,通过雨水调蓄、增加植被覆盖、增加透水地面、控制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收集转运等方式,可以有效减低城市面源污染。可以通过道路、广场、公园绿地、住宅小区、机关单位等全面利用“低影响开发”(即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技术手段,一方面保证新开发区域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绿地和土壤对雨水的生态净化作用,解决初期降雨(降雨弃流)对水系的污染。城市湿地也是“低冲击式开发”理论的具体应用,可以有效恢复水系的生物多样性,对污染的水体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2.3 水系内源污染控制
水系内源污染控制以去除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盐类和其它污染物质,通过水生生物、水体循环、清除底泥、换水、增氧等措施,达到控制内源污染的目的。
底泥疏浚是在水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2.4 河床、驳岸
对处于自然状态的河岸力求多采用自然驳岸和河床,减少人工工程化改造。
需要改造的水系应采用生态驳岸,生态护岸即能稳定河床,还可以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利于水系内的动植物生长,利用动植物自身功能净化。
对已硬化的水系,有条件时逐步取消水泥护堤衬,可采用透水性相对较差的粘土碾压夯实后,上部铺设渗水防冲砖。既有效的解决了大量的渗漏,又使得地下水得到一定量的补给,同时改善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连通,提高了地表水体的自净能力。2.5 调水
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很多老城区在短期内要完成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改造或污水截流管道建设有一定难度,且企业污水的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污水排入水体导致部分水系水质较差。综合考虑城市防洪排涝、水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可以引清水进入市区,促使市区水体流动,活化水体,冲刷和稀释污染的水体,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总量,使水体中的含氧量增加,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2.6 人工增氧
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和经济原因,不可能无限制的让水长时间流动,人工增氧的方法将是最有效的办法。
人工增氧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可以抑止厌氧降解的发生。
在水体中设置人工水景,如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一方面增加了观赏性,减低了水环境的呆板、缺少生气,通过动静结合、点线面变化、加上有人文含义的水景,能给人带来美感,使人看后赏心悦目,此为水景的美观性设计。同时还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增加了水质的净化功能。
曝气是最经济、应用最广泛的增氧方式,主要有橡胶坝跌水、人工曝气等。
橡胶坝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利于行洪、泄洪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当水流溢过橡胶坝时,在坝面会产生跌落、紊动而进行曝气,水中溶解氧含量会明显提高。它只在水体流动时才能起作用。
多功能水质净化船是将人工曝气复氧、投加菌种、接触氧化等设施安装于一体的水质净化设备。先在河段中投加菌种,抽取未充氧河水,加压注入氧气,将水从船的两舷后部水面下的喷嘴喷出,再辅以螺旋桨引起水流紊动而进行掺气。此方法投资及运营费较高。
曝气机能够让大量水体流动并且向水中增加氧气,而喷泉是用喷嘴在压力作用下形成景观喷洒形式,适用于水深小于1-5m的水中使用。空气散气系统在水深5m和更深的水中应用效果最好。2.7 水生生物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有机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植物的存在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根据气候条件、水质、驳岸河床、景观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对透明度较低、污染严重的景观水体可采用人工浮床、人工水草方式。
水生动物,包括鱼类、微型浮游动物、细菌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藻类和一些水生植物的繁殖。在鱼类放养时,应控制草食性鱼类的放养,合理调整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的放养数量和比例。根据情况可以提高休闲渔业的比重,也可以建设垂钓娱乐区和观赏鱼区。
3.结语
城市水系的水生态和水质保护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首先控制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利用各种环境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以及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对水系进行保护修复,降低水系的污染负荷,提高水系的自净能力。
第五篇:关于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关于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2008年05月06日点击次数:3 次
建办综[2006]4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政管委、海南省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饮水安全问题。200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要求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编制《全国城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年2月,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了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关问题,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饮用水安全实际状况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卫生部共同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目前,《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按照分工,建设部负责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以下简称《供水设施改造规划》)。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地区[2006]1030号)要求,为了抓紧做好编制规划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划范围、水平年和目标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包括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镇(以下统称城市)。
(二)规划水平年
现状年为2003-2005年,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4年。2010年为规划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规划远期水平年,以近期为规划重点。
(三)规划目标
根据供水水源实际情况,加强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强化供水水质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制度和水质监测体系,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以饮用水为重点,近期着重解决供水水源污染问题、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频发地区城市的饮水安全问题,远期全面提高饮用水质量,解决城市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二、主要编制内容
1.城市给水系统布局
2.净水厂改造和建设
3.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
4.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
5.再生水设施建设
6.供水水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编制规划的具体要求,详见《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大纲》(附件)。
三、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建设部综合财务司、城建司负责组织《供水设施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具体规划编制任务。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供水设施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议委托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设计研究单位承担具体的规划编制任务。
四、规划编制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5月~6月底,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本地区《供水设施改造规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并将本地区《供水设施改造规划》寄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并附电子版。
第二阶段:2006年6月底~7月初,建设部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汇总和审核各地上报的《供水设施改造规划》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完成《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总报告,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五、工作联系
(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车公庄西路5号
邮 编:100044
联系人:孙增峰 吴学峰
电 话:010-88373201(传真)
E-mail:sunzengfeng@163.com
(二)建设部综合财务司计划处
联系人:刘育明
电 话:010-68348700
E-mail:liuym@cein.gov.cn
(三)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水务处
联系人:王欢
电 话:010-58933160
附 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办公厅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
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章 总论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城市供水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保证饮用水质量,增强安全供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和人民群众安全饮水。
二、编制原则
1.突出重点,提高饮用水水质 针对当前饮用水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对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认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造与建设相结合、以改造为重点做好自来水厂净水工艺技术改造工作。原水达不到饮用水水源标准的,或因净水工艺落后不能满足饮用水标准的,应列入改造和建设规划。工艺技术改造应优化工艺,宜根据不同的水源情况,分别采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改造或深度处理等技术更新。2.科学布局,发展再生水利用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重视水资源节约和水污染防治,科学规划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加快城市再生水设施建设,特别是再生水的输配市政管线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
3.实事求是,合理确定规模 一是要依据城市用水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预测用水需求,统筹规划、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合理确定改造和建设规模,特别要防止新建项目规模贪大。二是要紧密结合《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近期规划(2006年—2007年)》,厂网并举、管网先行,提高供水设施利用率。三是要坚持“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特别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盲目调水。
4.协调城乡发展,发展区域供水 坚持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供水,促进城乡供水设施共建共享。
5.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加强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加强自备井供水管理,强化供水水质行政督察,制定应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预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城市供水条例》
5.《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8.《国务院办公厅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
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地区[2006]1030号)
10.《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0号)
11.《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号)
1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53号)
13.《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17.《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
18.《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
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
2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25.有关饮用水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四、规划范围
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镇(以下统称城市)。
五、规划任务
1.净水厂、供水管网、再生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
2.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
3.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第二章 供水及再生水现状
一、社会经济状况
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发展规划,包括城市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及将来调整趋势分析。
二、供水设施及再生水设施现状
供水水源类别,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构成,公共供水厂个数、建成年代、综合供水能力、净水工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能力等现状情况。
三、用水现状及用水需求发展趋势
供水总量、生产运营、公共服务、居民家庭、消防及其他特殊用水等分类用水量现状及需求发展。按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分述。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水源污染、供水工艺落后,以及供水水质和水压、水质检测能力、供水普及率、管网
状况、水质安全管理、自备井管理、再生水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规划方案
一、规划期
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以近期为规划重点。
现状年为2003-2005年,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4年。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以饮用水为重点,近期着重解决供水水源污染问题、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频发地区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远期全面提高饮用水质量,解决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2.分项目标
(1)供水水质:按照城市的类别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时限为:①直辖市、省会城市或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的城市,2010年以前;②其他设市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城,2015年以前;③其他县城,2020年以前。
(2)供水管网:提高管网质量,消除二次污染,确保用户端水质达标;管网服务压力达到《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对供水压力的技术要求,保障正常供水;供水管网漏损率2010年应不大于12%,2020年控制在10%以下。
(3)水质检测能力:2015年以前完善“两级网三级站”,具体要求为:国家站应当具备《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和有关饮用水质量的国家标准所要求的全部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地级站具备所有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其他监测站和大中城市的水厂化验室,具备监测生产控制项目的能力。设置一定数量的余氯、浊度在线监测仪,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每10平方公里设置一个在线监测仪。
(4)安全管理:所有城市都应当建立较为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与应急体系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所有供水企业都应当制定饮用水安全计划。
三、规划内容
1.城市给水系统布局
合理预测用水需求,统筹传统水资源与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规划现有给水系统(清水系统)与再生水供水系统的布局,规划建设清水系统与再生水输配水市政管线工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用地指标。
2.净水厂改造
按照水源的实际情况、应急供水的需要和供水水质规划目标的要求,改造落后的工艺和老化的设施。
3.供水管网改造
根据城市供水发展目标,按照管网服务压力、漏损率规划目标以及管网水质稳定的要求,以优化布局、完善系统为重点,改造城市供水管网。
4.供水检测能力建设
按照规划目标的要求,提出更新和添置检测设备、增强人力资源、加强实验室管理的技术方案。中小城市和县城应积极开展委托检测,实现检测资源共享。
5.再生水设施建设
结合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统筹规划城市再生水利用,重点提出利用污水处理厂出水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再生水输配水市政管线的工程建设规划。
6.新建供水项目
在合理预测用水需求和科学布局城市给水系统的基础上,对于城市供水缺口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确需增加供水设施能力的,可以将新建项目列入改造和建设规划。7.供水水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供水生产管理和水质检测管理,建立健全供水水质督察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制定应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预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有关的规划工程项目,应提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改造或新建扩建)、工程规模、技术工艺特点、进度计划。
四、项目投资
主要包括:工程规模和投资估算,其中:投资估算应按照基本建设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按工程内容列出。
五、工程效益分析
第四章 规划实施
一、筹资方案
地方投资为主。
二、进展情况
简述本次规划项目所处的阶段,如规划、立项、可研、设计、开工等。
第五章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