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怎样读懂一段话

时间:2019-05-15 15:2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阅读怎样读懂一段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阅读怎样读懂一段话》。

第一篇:小学生阅读怎样读懂一段话

怎样读懂一段话

文章中的一段话,叫做小节或是自然段。一段话,有一个完整意思。它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读懂文章中一段一段的话,才能读懂全篇文章。

读懂一段话的基本要求有六点:

(1)、懂得字词,了解全段内容;(2)、知道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2)、会分层,概括每层是什么意思;(4)、理解句与句、层与层是按怎样的顺序连接的,或以事情发展为序,或以时间变化为序,或以方位变换为序;

(5)、弄清句与句、或层与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总分式、因果式、并列式、转折式、递进式等;(6)、明白哪个词语和句子是主要的,段意是什么。

怎样读懂一段话呢?

一、掌握段的结构规律

段的构成顺序主要有三种:

1、以事情发展为序。

2、以时间推移为序。

3、以空间变换为序。

段的构成关系主要有三种:

1、总分关系。有的先总述后分述,有的先分述后总述,也有的是先总述,最后总结,首尾照应。

2、因果关系。因果结构的段,有的先说原因后说结果;有的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3、并列关系。并列结构的段,句子之间或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有的分别描写或说明并列的几种情况,有的说明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有的是在意义上形成对比。

二、学会找段的中心句

什么是段的中心句呢?一段话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的,能够高度概括这段话中心意思的句子,就是段的中心句。一段话中,常用中心句。学会找段的中心句很重要,能找出中心句,也就抓住了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抓住了中心意思,分析层意、归纳段意就不困难了(也可以用中心句作为段意)。

1、在段的开头找。

2、在段的末尾找。

3、在段的中间找。

三、学会一边读一边想

要想把一段话读懂,必须认真读、仔细想、一边读、一边想。想一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上句与下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层与层是什么关系。这样,一层一层地读下去,一句一句地想下去,就能明白一段话所有的句子都是围绕一个什么意思写的。

第一步,通读全段,弄懂句词,大体了解内容。

第二步,细读句子,弄懂字词,归纳层意。

第三步,根据层意,抓住主要内容,归纳段意,第四步,再读全段,分析想象,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篇:怎样读懂一段话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怎样读懂一段话

作者:李光宏 蒋 娴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4期

古代学问家刘勰在他的代表作《文心雕龙》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个“章”是“句”与“篇”中间的桥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段”。显而易见,读文章不弄懂“段”的意思是不成的。书要一句一句地读,也要一段一段地去领会,才能进而理解全篇的内容。

“段”是由一些句子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衔接在一起的。每段话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并且和其他“段”形成这样那样的联系。不同的“段”在全文起的作用不同。

读懂一段话并不难。一般说来,可以分这样几步:先看清段中有几句话,弄明白每句话写了什么;再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按句间关系把一段话分成几层;再将各层归纳起来,概括出这段话写了什么。

这几步中关键的是两步:1.分清层次;2.归纳概括。也就是:一分,一合。

分,要分得开,分得准。有的同学总觉得句与句都连着,好像在哪儿也分不开。那可能是看的粗疏,对某些句子本身的意思还未看懂;或者是理解力差。辨别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可利用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标点符号等。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看看哪几个句子关系密切,这几个句子能否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合,要合得拢。这个“拢”不是把几层意思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每一层的轻重主次的地位和作用,弄清层与层的关系来归纳。这归纳需要有提炼、抽象和加工的能力。

只有分得开,才能合得拢;分得准确,才合得严实。无论是分,还是合,都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认真地读段,经常地训练分与合,思维越来越严密,越来越有条理,阅读的理解力就会越来越强。

怎样划分一段话的层次呢?主要就是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间关系常见的有事情的时间关系,有事物的空间关系,也有人的心理过程发展关系,还有事情的逻辑关系。写同一时间、地点,同一发展过程,同一逻辑关系的句子,可以划分为一层。

1.《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这段话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共8句话:①—④句说明春季的物候现象,⑤说明夏季的物候现象,⑥句说明秋季的物候现象,⑦—⑧句说明冬季的物候现象。因此,此段话可分为四层。说明了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有这样一段话:“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全段共4句话。①句先提出自由主义十分有害,②③句解释为什么有害,④句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有开始句、展开句及结束句的相当完整的段落。按提出问题,摆理由,做结论的逻辑关系可分三层。事理的逻辑关系有多种,如主与次,因与果,总与分,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等,不一一举例。

有些段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划分时要注意大小不同层次。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并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段话共7句。从语言标志看,“不必说”和“单说”,把百草园的景物分为两大类,也可以说按空间关系,这段话可分为两大层。第一大层①句中又可根据分号或“不必说……也不必说……”等语言标志再分为两小层,一小层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注视点由低到高,另一小层写动物(树上的鸣蝉、菜花上的黄蜂、草间的叫天子),注视点由高到低。第二大层②—⑦句先写动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再写静物(何首乌藤、木莲、覆盆

子),因此,③④句可分为一小层,⑤⑥⑦句可分为一小层。分清了层次,你会发现夏日的百草园草木葱茏,昆虫鸣唱,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整个园子的乐趣,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上述例文中有些是利用一些字眼来分层。常见的语言标志还很多。如“首先”、“其次”、“再次”、“过去”、“现在”、“将来”;又如“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还如“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等。抓住这些词语,分辨出主次、先后,相反、相对,总分等各种关系,会帮助我们分清句间的层次。

怎样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呢?

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往往要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这句话,首先要能概括全段内容,不能以偏概全。其次要用自己的话,或改写文章中的话,不能机械地重复原文语句。再次,语言要准确,简明。

1.“一路迎着溪流。顺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随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段话共3句,分三层:①层人迎溪流走;②层溪流顺山势流;③层走到溪流出处——双龙洞。这三句话是按时间顺序组合的,连贯性很强,也没有中心句,概括时要注意把握整个连贯的过程。这段话可以概括为:迎着溪流上山走,走到溪流的源头。

2.“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来了。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在眼前游来游去。

此段共4句。可分三层:①层写四周景色;②层写湖水;③层写鱼和虾。它们之间没有语言直接联系,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概括时就要找出它们是围绕什么话题或中心而写的。抓住共同的东西就完成了概括。可概括为:湖的景色优美。

有些段落,层次间是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等偏正关系,就可以运用复句的知识,从正句的意思来概括。

3.“„谦受益,满招损‟,这个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了。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这条真理指出了人们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但是,可惜得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这个格言受到教益。”

这段共4句。可分两大层:①②③句为一层,④句为一层,两层间是转折关系。概括时,以“但是”后面的意思为主,可写成:人们并没有都从这句带着普遍真理的格言中受到教益。有的段落,不但没有什么中心句,也没有明显的表示层次或层次关系的语言标志。概括时就只有靠切切实实地弄懂句意,理解句与句之间深层的联系了。

如《社戏》有这样一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这段话共3句。乍看是写乘船所见的夏季江南的夜景,可是再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句间是与心理发展过程紧紧联在一起的。第①句豆麦、水草的清香能“扑面的吹来”,足见船行得不慢。第②句远处连山“踊跃”地“向船尾跑去”,更知船行飞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个“还”字,暗示了这以前有以为船慢的意思了。第③句“他们换了四回手”,说明这些弄潮的好手,至

少是让船一直保持着最高速度的。而“我”比船还快,远望前面有黑糊糊的一片,就以为是“依稀的赵庄”,竟“似乎听到歌吹”了,望见几点火,还“料想便是戏台”。这种错觉与猜想,说明盼望看戏的心情越来越急切了。因此说这段话是写看戏沿途所见,仅仅是表面的意思,虽然这夜景极富有诗意,并流露出“我”的热爱之情。含蓄着的却是盼望看戏的急切心情。只有看到深层的含义,才有助于阅读全篇。

分清层次,归纳段意,是读懂一段话的重要两步。要想使自己做得准确熟练,不要只热心记一些方法,要紧的是切切实实弄清每个词的意思,“逐句循诵”,努力理解,感受一段话的意思。另外,也要在反复练句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明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李光宏,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钟祥;蒋娴,女,大学学生,现居武汉。

第三篇:小学生写作怎样把一段话写生动

教育培训、学生辅导(www.xiexiebang.com)

小学生写作怎样把一段话写生动

要把一段话写生动,光靠叙述是不够的,还要从下列几方面下功夫。

1.学会描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如下面例段:

小姑娘长一副小的瓜子脸,黄黄的,没有红润色,这是标明着缺乏营养的迹象。两腮和小鼻梁上爬着几块硬币般大的癣,围着小嘴呈一圈青色,像长了一圈小胡子。只有黑黑的眸子是活泼的、有生气的;又长又浓的眉毛是精神的。耳边垂着两根编得歪歪扭扭的小辫儿,零乱的碎发,被风吹得在脸上飘来飘去。她穿着厚实的小皮袄,外面罩着一件紫红色灯蕊绒外衣,可能是不够长了,袖口和衣襟下边都接了一截相同颜色的新布。

这个例段是人物外貌的描写。作者主要抓住小女孩肖像的特征进行描绘:“瘦小的瓜子脸,黄黄的”;“两腮和小鼻梁上爬着几块硬币般大小的癣”;“小嘴„„呈青色”;“只有黑黑的眸子是活泼的、有生气的”;“两根歪歪扭扭的小辫”,“零乱的碎发被风吹得飘来飘去。”通过上述描写,一个家庭穷苦,严重缺乏营养的农村小女孩儿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下面例段。

我家有盏漂亮的台灯。它的灯座是块黑色的玻璃盘,放在写字台上,稳稳当当,显得朴素而又庄重。在玻璃盘上,镶着一只精巧的开关。开关旁边竖立着台灯的身躯——灯柱。灯柱分为三节:上下两节是六角形的黑色玻璃菱体,乌亮照人;中间一节是个白色的圆球,晶莹闪亮。从底盘开始,有一根克罗米银色铁管。穿过三节玻璃体,直通顶部的灯头,就像脊椎骨一样。再上面就是一个圆圆的脑袋——灯泡了。一个用彩色尼龙绸做的美丽的灯罩,像顶大帽子,歪戴在它那光光的脑袋上。这盏台灯陪伴我三年多了,它是我的好伙伴。我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这是描写台灯的一个段落,作者主要是抓住台灯的形状、颜色和材料的特点进行描绘的。按照台灯的结构:灯座——灯柱——灯头——灯罩,有次序地从下写到上,每一部分都抓住“形状”写。如灯座是“玻璃球”,灯柱是“六角形的菱体”,灯炮是“圆圆的脑袋”。除了形状描绘,还注意了色彩的描绘。如写玻璃的颜色是“黑”的,“白”的,管子是“银色”的,灯罩是“彩色”的。形状描绘的色彩描绘结合起来,把台灯写得非常形象具体。

描写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状物时,就要抓住物体的特点,写出物体的形状、大小、色彩等,给人一种具体、真切、生动的印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天到了。春风吹拂着大地。这时,泡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蕾。阳春三月,花蕾便争先恐后地绽开了。那花瓣是淡紫色的,里面还有许多小黑点,花心正中长出三、四根像蜗牛触角似的细丝,这是花蕊。近看泡桐花,像一个酒杯,一股浓郁的香气朴鼻而来,像是使人陶醉的美酒。远看泡桐树,好像一个巨人,长着比千手观音还多的手,拿着数不清的鸡毛掸子,仿佛要扫净空中的灰尘似的。

①这一段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要求在段中找出有关句子分别写下来。

描写泡桐花形状的: 描写泡桐花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课王 搜课网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培训、学生辅导(www.xiexiebang.com)

描写泡桐树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仔细观察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或花草,抓住它的茎、叶、花的特点进行描写。注意用词写句生动形象。

2.运用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的意思。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例《第一次跳伞》中的一段

飞机起飞了,把我们带到空中。我从机舱的窗户向外看,一片片云朵就像一座座盖着白雪的小山。掠过云朵,我看见了地面上一堆堆的小村庄,房屋像鸽子笼,绿树像小草,汽车像甲虫,公路像一条线,一切都变得那么小。

这段话写的是从飞机的高空往下看自然景物的情况。一切都变小了,小得什么样子呢?作者在段中用了四个非常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把“房屋”比作“鸽子笼”,“绿树”比作“小草”,“汽车”比作“甲虫”,“公路”比作“一条线”。通过这些比喻,把地面景物变小的样子写得生动有趣极了。

又如下面例段

傍晚,天边飘来一朵褐色的云。天还没有落黑,就淅沥沥地下起雨来。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人潮流进了千家万户。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着。一群刚放学的孩子撑着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来往的汽车,就像穿梭奔忙的小船„„

这一段是雨中街景的描写。段中运用了三个比喻:“马路”比作“绸带”;“雨伞”比作“花瓣”;“汽车”比作“小船”,把“雨中街景”描绘得真真切切。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例段,做练习。

我站在梅关上,举目眺望,山峦重叠,漫山的树林郁郁葱葱。雄伟的梅岭像一条银色的龙在飞舞,气势磅礴。在这万绿丛中,一棵棵火红的枫树挺立着,像一把把火炬,像一片朝霞。一阵金风拂过,满山红叶像千万只彩蝶在翩翩起舞。

①用“ ”标出段中的比喻句。②第一个比喻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二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三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③想一想:这些比喻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写一段话,用上至少三个比喻。

3.学会拟人。拟人,就是把要描写的“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如下面例段:

夏天来了。校园操场周围的小樟树更显得可爱了。一片片叶子绿油油、光亮亮,好像竖起无数只机灵的小耳朵,倾听着教室里小朋友们的琅琅读书声和清脆甜美的歌儿。小樟树陶醉啦,舒展着枝条翩翩地随风起舞。

段中描写的樟树,虽然是有生命的植物,但是是不会思想的。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赋于小樟树以丰富的思想感情。能像人那样用“机灵的小耳朵,倾听教室里小朋友们琅琅的读书声”,能“翩翩起舞”,能“陶醉”„„。这样写,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化到描写的景搜课王 搜课网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培训、学生辅导(www.xiexiebang.com)

物之中,收到借物喻人的效果。特别是我们小朋友采用这种拟人的方法,文章更能充满儿童情趣,更显得生动、活泼。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按要求做练习。

秋天,花果山的景色迷人。青石铺的小路,由山脚盘旋回转,在树林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像一条龙在波浪中玩耍。黄、橙、红、绿各色树林尽收眼底。那粗大的银杏树,这儿一棵,那儿一棵,穿着一身金袍,很神气地立在山岗上。那高大的枫树林,红得像火似的,这儿一片,那儿一丛,在翠绿松林的怀抱里,显得十分耀眼。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横线上填上拟人的句子,把这段话写完整。

踏进公园大门,上百盆菊花______;那茉莉花______;还有那美人蕉______秋天,公园的花真美!

4.运用排比。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在一起。如同学们记得很牢的一段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话中接连用了五个排比句说明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是共产党人的可贵精神。运用排比,可以全面而充分地表达中心意思,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又如下面的例段:

画家喜爱鹰。爱鹰的健美——它像欢腾的海水送着夕归的帆船那么美丽;爱鹰的声音——它短促而悠远的歌唱,嘹亮,清脆,好像在遥远的天边吹着哨音,使人忘记忧愁和痛苦;爱鹰的眼神——它那目光像一团火焰,燃烧在画家心里,使人产生美丽的幻想;爱鹰的雄姿——它那“一飞冲天”的身影,像黑夜中的流星,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这一段写画家爱鹰。全段五句话,用了四个排比句,写鹰的健美、鹰的声音、鹰的眼神、鹰的雄姿。句子整齐有力,感情波澜起伏,鹰的形象逼真。表达了画家爱鹰的真情实感。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想想运用排比各段有什么特点。

抬头看那秀美的杨树,刚刚结满的杨絮一串串地悬挂着,像绽开的花蕾,像洁白的棉丝,像晶莹的雪花,是那样的绚丽多姿。

秋天,蓝天白云。阳光像轻柔的薄纱,笼罩了大地。池边菊花盛开,有的如冰盘托桂,有的如雪里狮子,有的如红莲绣珠,有的如银针红旗,仪态万千,美不胜收。

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富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完啊!

(2)用排比的方法把下面的段落补充完整。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描绘出这壮丽的山河;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______;假如我是一个作曲家,______;假如我是一个建筑家,______。

(3)运用排比的方法写一段歌颂、学习孔繁森爷爷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课王 搜课网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培训、学生辅导(www.xiexiebang.com)

5.发挥想象。想象可以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生动活泼,使读者受到感染。

《荷花》中的一段:

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这是一段写“我”看荷花时展开的想象。非常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作者当时迷恋荷花的思想感情。

作文时,展开想象当然不是胡思乱想,必须根据所写内容的需要,为表达中心思想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下面例段:

回家路上,我仿佛看到了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大爷用焦急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眼睛看酸了,用手背擦一擦;脚冻麻木了,用力跺一跺;站得太累了,就稍稍坐一坐。从红日初升的早晨,到暮色降临的傍晚,一天、三天、五天„„,这时,我觉得老大爷给我的不是五个鸡蛋,而是一颗朴实火热的心。

这段话是从一篇题为《卖鸡蛋的老大爷》一文中节选出来的。原文讲的是一个卖鸡蛋的老大爷,由于看错了秤少给了“我”半斤鸡蛋后,连续一个星期的时间找“我”补还鸡蛋的事。颂扬老大爷诚实的美德。这一段讲的是“我”收了老大爷的鸡蛋后在回家路上的心理活动。小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写老大爷是怎样等“我”的情景。这样“想象”合情合理,既生动地表现了老大爷的品质。又起到了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读一读,练一练:

根据下面的提示,选一个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①由种花的园丁想象老师的辛劳。②由一只孤燕想象失去母爱的孩子。③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④我乘电梯到月球„„

6.巧用词语。写话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能使内容形象、生动,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真切。

例 《花生花》中的一段: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点鲜黄的嫩苞。清晨,它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阳光照射着,它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倘若从花生地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中,绿中透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这一段写花生开花的时间和开花的情形。写了花的形状、颜色、香味。段中运用了不少准确而形象的词语,如带点的词语:“鲜黄的嫩包”,不但写出了花苞的颜色“黄”,还写出了花苞的“鲜”和“嫩”;它“浴”着露,“湿漉漉”,照着阳光,“亮晶晶”,这些词语把花苞在阳光雨露下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又如“那些小小的黄花„„洒在绿叶中”的“洒”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花生花开满田野的景象;“缕缕清香”则突出了花多,香味传得远,比用“阵阵清香”更有“沁人心脾”的感染力,表达作者爱花的情感更强烈。

又如下面例段:

一会儿,只见黄公鸡双翅一展,像只老鹰凌空扑食似的,冲向白公鸡,它用脚抓,用嘴啄,迫使白公鸡后退几步。但白公鸡也不示弱,它腾空一扑,嘴壳一啄,凶猛异常,把黄公鸡的毛啄掉了一撮。

搜课王 搜课网www.xiexiebang.com

教育培训、学生辅导(www.xiexiebang.com)

这一段是描写两只公鸡争斗的情景。是动态描写。作者巧用“展、冲、抓、啄”等表示黄公鸡进攻形态的动词,用“一扑、一啄”写白公鸡不示弱反扑的动作。用词准确、得体,把两只公鸡好斗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春回大地,到处是一片绿,绿的草,绿的树,绿的林,绿的世界„„ 这段话中哪个词突出了“春回大地”的特征?用“ ”标出来。

再看看下面例段是怎样描写荷花的颜色的?用了哪些写颜色的词语?起了什么作用? 夏天,阵雨过后,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滴溜溜地打转,好像晶莹的珍珠。墨绿的荷叶之间,各种姿态的荷花亭亭玉立。有的还只是小花苞,尖儿红红的,好像谁在上面抹了一层薄薄的细粉;有的含苞欲放,玉色的花瓣之间可见开放的缝隙了;有的已经开放,正迎着和风舒展着自己洁白如玉的花瓣。荷花里面是黄色的花蕊,一丝丝的,多得数不清。花蕊的中间长着一个绿色的小莲蓬。„„

这一段主要写荷花。也写了水珠、荷叶。重点描写了荷花的颜色。段中写了六种颜色,使荷花呈现一种五彩缤纷的美。

请你把描写颜色的词语找出来写在下面,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妈妈煮饭、炒菜的全过程,以《妈妈是怎样做饭的》为题写一段话。至少用上5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搜课王 搜课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1、怎样写好一段话

第一讲

写好一段话

作文里的每一段话都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呢?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组合成连贯的一段话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样写好一段话。

★怎样写好句子

要想写好句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注意一下四点: 1.句子结构要完整 看下面的句子:

①春天,蜜蜂在花园里采蜜。

②晚上,孩子们在屋前的空地上数星星。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了时间、人物、地点以及人物所做的事情。也就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是句子的四要素,有了这四要素,我们就可以把句子写完整了。2.句子的内容要具体生动。看下面的句子

朝霞抚摸着土地。

为了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必须适当地加上修饰限制的词语。

你打算怎么加呢? ①

——————————————————————————————————②

——————————————————————————————————③ ④

—————————————————————————————————— 3.变换角度写句子

用“津津有味”造句

①弟弟吃饭吃得津津有味。(形容弟弟吃饭有味的程度)②弟弟津津有味地吃饭.(形容弟弟怎样吃饭)③弟弟津津有味地看《幼儿园画报》。(形容弟弟看报很有趣味)4.句式要多样化 用“美丽”造句

①桂林山水像画卷一样美丽。(比喻句)②桂林山水多美丽啊!(感叹句)

③桂林山水难道不美丽吗?(反问句)④桂林山水被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拟人句)

相信大家不断积累、练习,一定能写出精彩的句子来。

动笔实践

1.按照句子的四要素写一个句子。

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

————

—————————

———————— 你写的句子是

2.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具体。

玫瑰花开了。

()玫瑰花开了。

()玫瑰花()开了。(),()玫瑰花()开了。2.变换角度,用“感动”写句子。

——————————————————————————

—————————————————————————— 4.模仿前面用“美丽”造句的例子,用“温暖”写几个句子。(比喻句)

——————————————————————————————

(感叹句)

———————————————————————————————

(反问句)

———————————————————————————————

(拟人句)

———————————————————————————————

★怎样写好片段

写好一段话必须根据我们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用适当的方法把句子组合起来。

1.几个并列的句子组成片段。

例:小河边的杨树丛换上了一身金灿灿的衣裳,而枫树林则一片火红。这时候那四季常青的松树和柏树显得更加苍翠,引人注目。颜色各异的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树叶、花瓣落到水面上,把银白色的河装扮成彩色的河。

读了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在写秋天,第一句写杨树叶黄了,枫叶红了;第二句写松柏更加苍翠;第三句写落叶;第四句写河水。这几句话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方面进行叙述,把几个不同的句子组成了一段话。2.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成片段。

例: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水位很低,它够不着,只好又往前走一步。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进入。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么重的老象呢?不一会儿,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它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吸,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这段文字按照老象“喝水→陷进河里”的顺序组成一个段落,这个顺序叫做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比如写日出;按照空间顺序写,比如写一棵大树或一座房子。只有按一定是顺序写,文章才能更有条理。3.总述和分述组成片段

例: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这段话运用玲珑先总后分的方法组成段落。

第一句总写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第2、3、4句分别描述松鼠的眼睛、毛和尾巴,从三个方面介绍松鼠很美丽。

例:她像一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她像一块铺路石,把自己的身躯奉献给行者;她像一位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她就是我们最可敬的老师。

这段话运用了先分述后总述的方法组成段落。第()句分别描述老师所做的奉献,第()句是总述。4.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组成的片段。

例:我发现爷爷老了。原来爷爷的眼神很好,可是现在不戴老花镜就不能读书看报。他的背渐渐弯了,力气也没以前那么大了。最明显的是爷爷的头发,由从前的花白变成了全白。

第()句概括叙述“爷爷老了”,第()句具体描写“爷爷老了”的特点。这是先概括描写再具体描写的写法,另一种是先具体后概括的描写写法。你能试着把上面一段话改成先具体后概括描写的片段吗?相信你能行!

动笔实践

围绕给出的句子,写几句并列的话。

花园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美丽极了。牵牛花像一个个紫色的小喇叭,被风吹出了优美的曲子。

——————————————————————————————————

——————————————————————————————————

——————————————————————————————————

妙笔生花

可爱的小鸭子

“ 姑姑送给我两只刚孵化出来的小鸭子。”根据这个句子扩写一段话。●第一步:学会思考

1.写什么?()

2.些小鸭子的什么特点?()

3.文章关键突出什么?()●第二步:怎样写话

开头有“ 姑姑送给我两只刚孵化出来的小鸭子”我们就要思考: 鸭子长什么样?身上的颜色什么样?走路是什么样?„„ 这两只鸭子的关系怎么样?„„

根据问题增添句子,就比较容易了。●第三步;巧相连

根据上面问题的设计,就能把这段话写得比较通顺、具体了,再加入精彩的想象,你的小鸭子就会写活了!相信自己你很棒!

第五篇: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读懂一篇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如何去读懂一篇课文呢?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个是“懂”的标准,一个是“懂”的方法。“懂”,是了解了,明白了的意思。所谓读懂了一篇课文,从我们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上去看,应达到7个“标准”:①识字理词,即认识字,理解字词的含义。②理解句子,特别是反映人物品质、事件意义、事物特点的句子。③认识结构,即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④了解内容,即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⑤认识中心,即弄明白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⑥体味技法,即文章的写作特点。弄清了读懂一篇课文的“标准”,下面就是“读”的方法问题了。如何去读懂一篇课文,仍要从我们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上去看。应做到“三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

拿到课文,先把全文初读一遍,其任务是勾画生字、生词,不懂的地方,结合看课题,大致了解一下课文写的是什么。这是对课文初步的整体认识。如,我们自学《卢沟桥的狮子》的时候,勾画了生字、生词、不懂的地方之后,再看看课题,便会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和卢沟桥的历史意义。这是对课文的整体认识。

二、细读课文,局部认识。这个“局部”,指对课文字词句段的认识。

如何去做呢?应分三步走:①理解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的含义。所谓“字词的含义”指包蕴在字词中的意思,它并不拘泥于字典、词典中的解释。如,《小站》中“春意”一词,仅仅从字典中去看,认为它是春天的意思,这便大谬了。再联系上下文去看,才能理解它的含义,此“春意”,指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热情周到的服务,给旅客带来的温暖的春天的气息。②读懂句子。指弄明白句子说的是什么,它的意思是什么。如,《卢沟桥的狮子》中的最后一句话:“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句话写的是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它的意思是:在这里曾经发生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侵华的历史见证。它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国耻,认识振兴中华的极端重要性:落后便要挨打,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不受人欺侮,我们必须强大起来。在读懂句子中,我们特别要注意那些反映人物品质、事件意义、事物特点的中心句、重点句,如上面那句话。③弄清结构。通过读懂每个词、每句话、每个自然段,进一步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集中讲了一个什么意思,然后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弄清课文的结构。为此,这里我们主要要掌握常见的5种分段法:a、事序分段法,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b、时序分段法,即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给课文分段。c、地序分段法,即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d、事类分段法,即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去给课文分段。e、总分分段法,即按照先总结后分述,或先总后分再总的文章结构去给课文分段。在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时候,主要抓住段中说的是“谁”或“什么”,再分析其“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去归纳段落大意。这样,段意的语句就会精炼些。以上三步总的来说,是对课文的局部认识。

三、精读课文,回到整体。

在局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精读课文。所谓“精读”,既指细心地读,又指有重点地读。这一遍读课文,要达到三个了解和明白,从而从整体上认识课文: 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的方法有二:a、用“段意串联法”认识课文主要内容。即在分段、概括段意后,用自己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联起来,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我们读了小语八册《中国石》一文,课文第一段讲战士们经常拣石头,并举行“赛石会”;第二段讲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讲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将这三段的段意用我们自己的话串联起来,我们便可以说,《中国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经常拣石头、举行“赛石会”。一天,他们又发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战士们非常喜爱并精心保管它的事。b、用“问题归纳法”认识课文重要内容。如,读了《挑山工》一课,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三个问题去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是“我”在泰山上发现挑山工身担重物,比游人走的路程大约要多一倍,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二是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三是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并一直挂在书桌前,因为“我”需要挑山工这种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向上登攀的精神。这些方法,都可以让我们较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按小语九册新教材的说法,文章的中心思想,指文章集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在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的时候,要做到“二看”:

一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意图。如《挑山工》一课,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倡导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课文的中心思想便可以概括为:讲“我”登泰山遇到挑山工的事,从而给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干什么事件,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

二看人物表现、事件意义、事物特点。也可以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如《飞夺泸定桥》,写的是我们红军指战员的无畏精神,讲了飞夺泸定桥对北上抗日的意义,此事物的特点在于“飞”速、强“夺”。认识了这些,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讲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说明了党领导下的红军是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

③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文章的写作特点,指文章通过语言文字,用什么技法去表达中心思想的。在这方面,适合于我们小学生用的方法有两个:a、借鉴法。就是平日注意老师对一篇一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分析,从观察、中心、选材、组材、选词造句、语句修饰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自己读的这篇课文,通过联想、对比、对照去认识。b、读写例话法。为了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读写知识和技能,教材在3——6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一些“读写例话”。我们学了读写例话之后,可用从读写例话中学到的读写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如,读《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因为看到这时作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而且把这件事又写得很详细,联想学过的《一要真实,二要具体》的读写例话,我们便可以说,这篇课文的第一个写作特点便是“真实、具体。”再看看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地点变换的顺序去写的,再读读课文所在单元的“读写例话”《注意段与段的联系》,我们还可以认识到这篇课文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段与段的联系紧密。

按照以上的“标准”和方法,我们就可以读懂课文了。

下载小学生阅读怎样读懂一段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阅读怎样读懂一段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读懂古典诗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怎样读懂古典诗词 作者:李志勇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10期......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全国卷与安徽卷有诸多不同之处,在高考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必考题,分值在8--11分之间。命题者一般设计两个问题,考查同学们“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有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更多的在阅读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有时读一首诗,看了几遍还是不甚了了。遇到这种情况,可尝试以下的方法,或许对......

    怎样读懂一首诗

    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古诗,懂得分步骤赏析古诗词; 2、掌握古诗词鉴赏题规范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读懂一首古诗。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

    浅谈“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浅谈“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张正杰 素质教育呼唤教师走“减负增效之路。”减负增效关键是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高效地学习。 “九义”的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1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一、教学目标(一)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二)阅读短文,熟练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并熟练掌握。三......

    小学生描写秋天的一段话

    描写秋天的一段话,由整理,希望有关于描写秋天的一段话的文章,描写秋天的一段话能对您有所帮助!金秋的阳光温馨舒适,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金秋的阳光温馨舒适,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