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15:5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第一篇:*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力促增收争创一流

为申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申村党总支书记李山

申村地处韩山脚下,位于市北郊二公里处,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全村168户,645口人,1033亩耕地,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是我市率先跨入宽裕型小康村的典型示范村。

申村的过去是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穷山窝,到处是砖头瓦圪瘩,牛羊马粪满街撒,家户穷得叮 响,集体穷得连糊窗纸也买不起,人均口粮只有130公斤,人均收入仅50.2元,村里男青年娶不上媳妇,姑娘们争着往外嫁,申村在贫困光景中挣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申村人迅猛觉醒,沐浴着党的农村政策的春风,制定出了申村“一靠农业引路,二靠资源起步,三靠企业致富,四靠科技腾飞”的发展“四步曲”,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如今的申村村办企业星罗棋布,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幢幢装饰考究的农民住宅屹立街旁,宽敞明亮的学校,新颖别致的敬老院、幼儿园展示在人们面前,农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我村先后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高标准建设红旗党总支”、“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宽裕型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申村从贫困中走出,逐步迈向富强辉煌,申人从穷光景中摆脱,过上了今日的富裕日子,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干出来的。

一、靠农业引路,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实行农业产业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支部挖空心思在土地上做文章,借助生产责任制的东风,实行土地下放到户,在很短的时间内,粮食翻了番,人均收入明显增长。村党支部又在土地的经营和管理上做文章,采取责任田与粮田分离规模经营的办法,全村除每人一亩口粮田外,把其余278亩责任田收回集体连片经营,这就是84年申村历史上有名的家庭农场,当时不仅招来本县本省不少人参观学习,连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也慕名前来采访,成为轰动一时的农村土地发展模式,紧接着,又把企业承包的风险机制引入了农业,办起了户为基础,两级承包,三级管理的“申村合作农场”,实行农业产业化,上级有关部门在调研时总结了四大好处:一是保证了土地收入;二是收益分配更趋合理;三是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四是增加了集体积累,干部群众非常满意。

二、靠资源起步,鼓励帮助村民发展个体企业,让钱袋子鼓起来。

粮食够吃了,群众的温饱解决了,如何使群众口袋里的钱多起来,尽快富起来?村党支部精心筹划了第二步致富曲。申村有优质的青石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很具备发展经济的条件。村党支部积极鼓励和扶持村民办个体,帮助村民贷款,腾出集体的房屋,并聘请有关专家来传经授宝,先后办起了个体养鸡场、个体运输户、办石渣厂的、开石料的、挖铁矿的、烧石灰的,申村的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支部和村委又积极出谋划策,先后投资10万余万,修公路、架设高压线路、购买发电机、铺设地下管道,彻底解决了个体企业的水、电、路,帮助群众贷款办起了万块机砖厂,组织起专业运输队伍,并成立购销、机电、劳动等服务公司,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支持和服务。个体企业的迅速崛起,使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村的商品经济在健康的轨道上迅猛发展。

三、靠企业致富,就是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尽管个体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支村两委一致认为“大河天水小河干,集体经济是靠山”,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才有强劲的发展后劲。支村两委一班人舍小家顾集体,全村上下齐动员,集资20万元,又向国家贷款20万元,申第一个年产5万吨产值100万元村办的东山煤矿诞生了。又陆续建起了小水泥厂、机制砖厂、林场等8个集体企业,全村人均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达到了千元以上,进入全市首批小康村行列。集体经济有了起色,东山人没有满足,没有止步,而是又提出了“上规模,求效益”的发展新思路,干部们走出去“换脑筋”,学习外地经验,研究本村经济发展战略,党员和干部统一思想,于1994年投资2200万元,建成了一个年产1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安排劳力300人;并同时投资120万元,建起了一座年出栏3000头瘦肉型商品猪的高密度全封闭现代化的养猪厂,仅此两项,集体年总收入可达850万元,申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改革前的50.2元猛增到现在的5000余元,整整翻了100倍,成为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申村的变化,在全社会引起了强大反响,省市领导多次来参观指导。现在的申村人,没有在荣誉和光环面前陶醉,而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正在走“科技腾飞”的第四步棋。新上了万头现代化养猪厂。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申村人的干劲更足,投资1.27亿元技改百万吨干发回转窑大型水泥厂。年产值将超过3.2亿元,创税5600万元。目前,我村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运转正常,年产值达1900万元,利税100余万元,带动着我村运输、交通、采掘、服务、水泥预制等行业的发展。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率达85%,出栏育成猪、仔猪、种猪近万头,总产值达到200万元。新上马的编袋厂效益看好,安排了本村闲散妇女30余名,年产值达百万元。新引进技术兴办了一个涂料厂,产品主要有室内外装修用高、中档涂料。我村的企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nbs

第二篇: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48亿民间资本计划投向71个建设项目。白水县圣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这个占地15亩,由民间资本投资2800万元的工程计划建设18个冷库、两个储藏库和加工车间等,用于果品的冷藏和外贸加工,预计6月份就可以投入运营。白水康贸粮食物流、弘海

海洗浴等项目也已开始试运营。这些注入白水民间资本的项目不仅涉足果业、粮食等基础产业,同时也逐步进入白水的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近两年,白水不断放宽民间投资范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县内各阶层自主创业、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县外人员来白水创业。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市政设施、公益性事业、旅游开发等领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民营企业主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减免各类税费,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据介绍,今年全县民间资本共投向7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目前已有26个项目开工,投资1.97亿元,全部项目有望在明年内完成。

本报澄城讯(通讯员 张建军 记者冯战武)今年以来,澄城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围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1%的目标,重点实施六大举措,确保群众增产增收。这六大举措即:深入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明确今年水利建设七大重点任务,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县财政列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对苹果新建园苗木补贴力度。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果园2.4万亩,占全年任务的60%;对新建标准化圈舍每栋奖补1.8万元,对新建600头

种猪场奖补80万元,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力争年内实现存栏70万头,出栏100万头目标。同时,狠抓生猪产业发展的饲料来源,全面扩大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积极落实农资补贴等,确保全县18万亩任务完成;严格按照“城乡增绿、农民增收”的方针,坚持经济林与生态绿化并举,全县新发展核桃经济林1.2万亩,绿化道路20公里,义务植树35万余株;抓住农民进城基础在户籍、核心在住房、关键在社保、重点在培训、根本在就业五个关键问题,建立和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等各项相关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目前700余人已办理落户手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春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积极推行村、组(巷道)垃圾“户清扫、村收集、镇拉运、集中处理”模式,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三篇:*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力促增收争创一流

为申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申村党总支书记李山申村地处韩山脚下,位于市北郊二公里处,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全村168户,645口人,1033亩耕地,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是我市率先跨入宽裕型小康村的典型示范村。

申村的过去是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穷山窝,到处是砖头

瓦圪瘩,牛羊马粪满街撒,家户穷得叮 响,集体穷得连糊窗纸也买不起,人均口粮只有130公斤,人均收入仅50.2元,村里男青年娶不上媳妇,姑娘们争着往外嫁,申村在贫困光景中挣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申村人迅猛觉醒,沐浴着党的农村政策的春风,制定出了申村“一靠农业引路,二靠资源起步,三靠企业致富,四靠科技腾飞”的发展“四步曲”,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如今的申村村办企业星罗棋布,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幢幢装饰考究的农民住宅屹立街旁,宽敞明亮的学校,新颖别致的敬老院、幼儿园展示在人们面前,农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我村先后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高标准建设红旗党总支”、“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宽裕型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申村从贫困中走出,逐步迈向富强辉煌,申人从穷光景中摆脱,过上了今日的富裕日子,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干出来的。

一、靠农业引路,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实行农业产业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支部挖空心思在土地上做文章,借助生产责任制的东风,实行土地下放到户,在很短的时间内,粮食翻了番,人均收入明显增长。村党支部又在土地的经营和管理上做文章,采取责任田与粮田分离规模经营的办法,全村除每人一亩口粮田外,把其余278亩责任田收回集体连片经营,这就是84年申村历史上有名的家庭农场,当时不仅招来本县本省不少人参观学习,连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也慕名前来采访,成为轰动一时的农村土地发展模式,紧接着,又把企业承包的风险机制引入了农业,办起了户为基础,两级承包,三级管理的“申村合作农场”,实行农业产业化,上级有关部门在调研时总结了四大好处:一是保证了土地收入;二是收益分配更趋合理;三是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四是增加了集体积累,干部群众非常满意。

二、靠资源起步,鼓励帮助村民发展个体企业,让钱袋子鼓起来。

粮食够吃了,群众的温饱解决了,如何使群众口袋里的钱多起来,尽快富起来?村党支部精心筹划了第二步致富曲。申村有优质的青石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很具备发展经济的条件。村党支部积极鼓励和扶持村民办个体,帮助村民贷款,腾出集体的房屋,并聘请有关专家来传经授宝,先后办起了个体养鸡场、个体运输户、办石渣厂的、开石料的、挖铁矿的、烧石灰的,申村的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支部和村委又积极出谋划策,先后投资10万余万,修公路、架设高压线路、购买发电机、铺设地下管道,彻底解决了个体企业的水、电、路,帮助群众贷款办起了万块机砖厂,组织起专业运输队伍,并成立购销、机电、劳动等服务公司,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支持和服务。个体企业的迅速崛起,使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村的商品经济在健康的轨道上迅猛发展。

三、靠企业致富,就是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尽管个体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支村两委一致认为“大河天水小河干,集体经济是靠山”,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才有强劲的发展后劲。支村两委一班人舍小家顾集体,全村上下齐动员,集资20万元,又向国家贷款20万元,申第一个年产5万吨产值100万元村办的东山煤矿诞生了。又陆续建起了小水泥厂、机制砖厂、林场等8个集体企业,全村人均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达到了千元以上,进入全市首批小康村行列。集体经济有了起色,东山人没有满足,没有止步,而是又提出了“上规模,求效益”的发展新思路,干部们走出去“换脑筋”,学习外地经验,研究本村经济发展战略,党员和干部统一思想,于1994年投资2200万元,建成了一个年产1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安排劳力300人;并同时投资120万元,建起了一座年出栏3000头瘦肉型商品猪的高密度全封闭现代化的养猪厂,仅此两项,集体年总收入可达850万元,申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改革前的50.2元猛增到现在的5000余元,整整翻了100倍,成为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申村的变化,在全社会引起了强大反响,省市领导多次来参观指导。现在的申村人,没有在荣誉和光环面前陶醉,而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正在走“科技腾飞”的第四步棋。新上了万头现代化养猪厂。随着今年中央“一

号文件”的出台,申村人的干劲更足,投资1.27亿元技改百万吨干发回转窑大型水泥厂。年产值将超过3.2亿元,创税5600万元。目前,我村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运转正常,年产值达1900万元,利税100余万元,带动着我村运输、交通、采掘、服务、水泥预制等行业的发展。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率达85,出栏育成猪、仔猪、种猪近万头,总产值达到200万

元。新上马的编袋厂效益看好,安排了本村闲散妇女30余名,年产值达百万元。新引进技术兴办了一个涂料厂,产品主要有室内外装修用高、中档涂料。我村的企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去年年底,全村工农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农民收入稳中有升,全村处于一个祥和,稳定的发展态势。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下,带动发展起养鸡、养猪、石料加工、石灰,运输、采矿、商贸、服务等59个私营企业,安排周边村闲散劳力300余名,从而加快了我村宽裕型小康的步伐。

在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

1、从旧村改造入手,加大村镇规划力度。自1998年以来,共拆除旧房屋80余座,修建新楼舍70多套,全村70的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新颖、舒适的住宅楼,全部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电视、电话、供暖三配套。

2、先后投资800余万元,新建了东西长500米,宽30米的东宝街和南北长300米,宽30米的东鑫路各一条,并进行了绿化、美化、香化。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的街心广场即将竣工。

3、投资500万元新建的农民文化宫、学校教学楼、幼儿园、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职工培训中心、计划生育医疗服务所等工程已经落成并交付使用。

4、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评比活动,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塑造新时代“四有”农民。

在我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勤劳淳朴的申村人永不言放弃,永不会被“小康即满”的思想束缚住手脚,我们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孜孜不倦地追求,永不停息地拼搏,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创造申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典型材料

XXX乡XXX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典型材料

XXX乡XXX村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70户,人

口1830人,耕地2100亩,村两委成员10 名,党小组9个,党员38人,村民代表32人。近年来,XXX村针对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把发展蔬菜种植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一、主要做法

1、思想上高度重视。该村坚持把发展蔬菜、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党支部的强村富民的目标来抓,充分利用广播、公告、明白纸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群众深刻领会到发展蔬菜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绝经,调动群众认可、支持、参与蔬菜种植的积极性。

2、工作上大胆探索。在发展蔬菜过程中,该村坚持高标准、高规划,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强迫,不脱离农村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运用“4+2”工作法,科学解决规划、占地、发展方式等重要问题,每个环节经党员、村民代表充分讨论、逐人签字,使蔬菜发展在党支部引导、群众自愿的格局中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路子。

13、规划上着眼长远。在蔬菜发展中与坚持与村总体规划有机结合、配套跟进,按照“规划思维超前,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推进 “三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投资资金50万元,修建道路3公里,改善了生产基础条件;投资60万元,新打机井40眼,疏浚路沟2000米;投资50万元用上了地埋线,形成了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格局,为蔬菜基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发展上服务支撑。在发展蔬菜中为保证发展蔬菜旺盛生命力,该村依托现有的蔬菜种植优势,成立了蔬菜种植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为蔬菜种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成立原阳县黄河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组织蔬菜种植的实施,协调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投资80万元,建成了占地80000平方米的富民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了生产、服务、销售一条龙。同时由蔬菜种植合作社牵头,与XXX毛庄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了收购协议,实行最低保护价,确保了种殖户的后顾之忧。及时提供蔬菜的品种、肥料、农药信息,通报蔬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帮助群众规

避市场风险。提供全程疫病监测服务,邀请省、市、县蔬菜专家对种殖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种殖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政策上予以支持。在发展蔬菜中该村用足用好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的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对发展蔬菜种植户,优先解决用地,租金为现行市场最低标准。同时明确规定,凡来该村投资从事蔬菜种殖的农户,除享受规定的优惠政策外,为菜农提供5000元的启动、3000元的发展资金,并可在贷款、生产经营、生活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物资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群众发展蔬菜创造基础条件。

二、取的成效

1、探索了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加强党支部对蔬菜种植的领导,有效破解了资金、土地等资源统筹难题,架起了党支部联系和服务群众致富的新桥梁,把党支部活动渗透到蔬菜发展的各个环节,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产供销环节政府“包”不了、村组“统”不了、农民“办”不了的矛盾。在蔬菜种植中,群众有了困难,党支部出面帮助克服,党员出面协调解决,打造了“党建服务蔬菜发展、蔬菜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良好局面。

二是搭建了创先争优的平台。通过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种植

蔬菜、出售优质无公害产品、维护产品品牌声誉,做到新技术党员带头学、新品种党员带头试、新设施党员带头用,营造了党员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在全村结对帮扶活动中,党员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00多条,传授技术10多项,解决各种疑难问题100多个。

三是开辟了党建促发展的新路子。该村通过党支部协调资金500万元,建成蔬菜大棚30多座,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辐射周边村及邻乡3000农户农民从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8000亩、大棚温室500座,而且带动了蔬菜运输、流通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宽了增收领域,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成为XXX的重要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该村先后被评为“新乡市先进党支部”、“原阳县五好村党支部”、“原阳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先进村”。

目前,该村正在建设全县一流的高标准蔬菜温棚,总占地200余亩,所需整地及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大棚建设正在施工。基地建成后,年可生产蔬菜100万公斤,实现利润130多万元。

第五篇: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不断啬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介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城镇居民的收速度相比较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少扩大。同时,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增加。如何在发展阶段使农民收快速拉长,减少城乡差距,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

要使城乡差距缩小,要千方百计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保持农产口价格的合理水平,促进农民增加收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二是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采取啬粮种补贴等多种措施,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粮食的战略工程建设。

三是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收,加快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渠道,加强能农民工的技术培训。

四是加快民展壮大县域经济,制定有效政策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流向县域。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现在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长久不变,保障农民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用土地流转新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农民收入增加不了,农民生活就无法改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供给就会受到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就扩大不了,进而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啬农民收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农民收入增加的缓慢的原回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收入基数低,农民文代素质不高,受国际原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提升,农民生产成本增加,从面挤占了增收空间,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促进农民增收,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农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建立保护农产品价格制度,继续提高粮食最氏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趋势,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加强进出口调控,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防止部门农产品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其次,促进农民增收,要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农业补贴是有效的增加农民收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国农业“四项补贴”逐步增加,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县(场)。

再次,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收。我国农村现仍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当前外出农民式回流使农村就业压力增大。积极拓展农村二、三类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渠道。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最后,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条件下,农民增收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认识,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啬农民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大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下载*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不平凡的2003年即将过去。辞旧迎新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南陂村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计划

    南陂村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计划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当前农民增收面临诸多新的情况,需要加倍努力,全面做好内挖潜力、......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近年来,玉门市坚持“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把日......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靖边县东坑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靖边县东坑镇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4.6万亩,有水浇地19万亩,有农业人......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xx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7月)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省相关决策部署,适时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制定出......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吕广权 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东北端,与河北省、内蒙古相邻,全县221个行政村,18.18万农业人口,全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是典型的无污染农业县。至2011年底,全县人均......

    挖掘增收潜力 促进农民增收

    挖掘增收潜力 促进农民增收——对大塘坪乡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大塘坪乡地处滨湖地区,距省城南昌45公里,紧靠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耕地面积3.8万亩,人口近2.8万人,农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