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轶作客网易谈06年毕业生求职指南之建议
主持人:我们知道2006年不仅是毕业生求职了,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您能不能给我们学生一些建议,除了求职以外,我们还能去做什么?马上我们找工作、上班,如果我们找不到呢?或者我们没办法应付这么大的竞争压力,那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许秩:现在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社会的必然,无论是中国、美国、欧洲或日本,失业率肯定都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包括在香港很多学生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总体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心态。首先第一个建议是大家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提早下手,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亲戚、朋友来介绍,这一点我再多说一句,其实在国外介绍工作最多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是理发师,因为国外不像工作,在国外的理发师还算一个相当赚钱的行业,而且通常一个人几年不会换一个理发师,于是顾客和理发师会有一个非常亲密的关系,所以理发师会帮你传播信息,找工作。在中国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社团、亲戚、朋友,让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帮自己找一份工作,这是第一点,大家要做的,集中自己所有的资源找工作。
第二点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对目标企业的锁定范围放宽放广,不仅仅要找特别顶级的公司,还要把这个公司的大小、好坏或者行业,都广泛地拉开区分度,这样的话广撒网,重点捕捞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情况。
第三点一定要适应时间表,因为向大型城市或者大公司招聘,你所在的学校都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表,那么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逆着时间表找工作,比如商业银行可能在十一二月份开始招聘,明年的时候可能有一些IT公司招聘,四五月份的时候又有一些大型国企招聘,你一定要顺应这个时间表来找到重点,不要企图在所有的时期把重点搞定,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同时间一定要有不同重点。这三个建议大家如果听取会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加方便。
许秩:是这样,中国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家很多情况都是“知己,但是不知彼”,所以在求职的时候会翻船,我建议大家有时间的情况下登陆自己的学校的求职板块或者登陆我们的HIALL的网站,网址是www.xiexiebang.com,上面有大量的招聘信息以及这个公司历年招聘流程和面试问题,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我想给大家讲的是,求职是一种能力,并不仅仅是一种哗众取巧的技巧,在国外很多企业的招聘都是公开信息,而在国内通常还不公开这种信息。所以大家除了提高自己的硬件水平之外还要提高自己的软技能,希望大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购买相关的书籍,或者多到网站上查看这样的信息和接受培训,真正对自己的职业负责。
来源:网易
第二篇:许轶作客网易谈06年毕业生求职指南之求职成本
主持人:刚才您的谈话里我们找到了两条我们的毕业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是求职成本,一个是他必须要支出的成本,比如说购买服装,化妆,还有一些边际成本,就是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用,对这一点您觉得大学生在这个成本花费上最主要包括哪些?
许秩:根据各大网站的调查,一个大学生在求职中,大致要花几千块钱,从西服到打印简历,到参加招聘会,可能会有几千块钱。其实我觉得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千万不要只做表面功夫,比如买特别好的手机和西服,打简历的时候用克数特别高的纸打印,这都是一个表面现象。其实企业真正关心的不是你的西服是不是名牌西服,手机是否好看,或者你的简历是不是比较好的纸,这些都是表面文章,最关心你的还是你的综合实力,他比较关心的是你简历上面到底写了什么东西,具备哪些企业需要的素质。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有时间应该理智进行求职相关消费。如果你实力一般,可能穿一套非常好的西服也不会对你有太大的帮助。相反你的时间和金钱应该放到包括求职相关的调研以及对书籍和培训相关的消费,来提高你真正解答求职题目的能力和技巧,提高你的综合竞争力,这样可能是比较明智的选择。通常在国外,在求职的时候,大家会花八十到一百小时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大公司的宣展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简历面试、网络申请以及各种行业求职技巧的指南,这都是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在中国,很快也会像国外一样流行,而且现在看到很多学校比较大型的学校的BBS,有很多学生在探讨一些关于求职技巧相关的信息,这些都是非常令人欣慰的现象,所以我希望广大网民,尤其是应届大学生,除了买一些行头之外,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求职技巧和自己能力上的花费。
来源:网易
第三篇:许轶作客网易谈06年毕业生求职指南之误区
许轶——HiAll创始人,芝加哥大学硕士,放弃花旗银行高薪工作回国创业。具多年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咨询经验,与包括麦肯锡、IBM、朗讯、西门子等50多家公司深入接触。《剪裁人生》、《求职胜经》作者。
主持人:非常高兴许老师给我们做的介绍,2006年毕业生求职遇到的最大困难,一个是如何让我们找到企业,第二就是如何让企业接待我们。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我们毕业生自身求职的素质和求职的能力,在这方面许老师能不能给我们同学一些建议?
许秩: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从几个角度我先说一下大家常见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可能改掉了这些问题,求职会便的更加亿容易。首先强调一点,大家觉得求职只是在网上投简历,这不是非常正确的,包括网络求职最发达的美国,也只有不到40%的人在去年通过网络求职和招聘。所以我想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是在你求职的时候一定要让你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你在求职,而且要广泛利用你的人脉和社会关系求职。第二个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已经静止的产品,通常我见到很多人的误区是,我所学的专业以及我的学校和工作背景都已经是一成不变了,而我在这样的基础上找工作。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实际上你可以在现在的工作上还去外面做一份兼职,如果你在骑驴找马的过程中找工作,你现在的工作也是给你的简历增加价值,因为用人单位会做这样一个预测和估计,比如明年你6月份7月份毕业之前,你还会在这个工作得到更多的工作经验,也会比你单纯不去实习的情况,更加增加你的竞争力价值。
这是比较常见的两个误区。
来源:网易
第四篇:许轶作客网易谈06年毕业生求职指南之网投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了网上投简历,我们知道在现金社会中有很多的例子,很多的就业机会都是网上投简历得到的,虽然说网上投简历并不是我们求职的惟一方法,其实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有力手段,如何让招聘部门能够在众多的简历中找到我们,找到他想要的简历,如何去美化你的简历,强化你的简历,这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许秩:谢谢主持人的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北京地区求职的话,通常像IBM这样的大型公司招聘的时候,一个部门收到的简历会超过两万份,如何让你的简历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呢?我们的思科在全国招6000个销售岗位的管理培训生,最后只有17个人得到这个工作职位,可见竞争之激烈,通常在网上筛选简历,通常90%以上的人会被筛掉,只有不到10%的人会进入下一轮面试,所以简历对大家是非常重要的。
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方法,企业在筛选简历,第一轮其实不是用人来筛选,如果用人来筛选,筛几万份简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通常在第一轮简历筛选企业会用电脑来进行筛选。
我在这儿讲一个小故事。我们HIALL有一个老师暑假去了香港一个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他在摩根斯坦利见了一个北京很普通学校的学生在里面全职工作。通常来讲,摩根斯坦利一年在大陆投资银行部招的学生也只有两到三个,多的时候四到五个,年薪每年都能达到三四十万港币,这个学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其实这个学生就是在简历当中的关键词做得非常好。这个学校是一个北京二流的学校,他们学校跟北大正好有一个合作办学的项目,于是他的简历当中出现了北大这个词,那就是企业当中所看中的中国名校的关键词,他跟北大的这个项目小组之后,比赛成绩优异,他获得了一次去美国的机会,于是他简历当中又出现了美国这个词,这是他的国际背景,在美国之后他们又去了纽约,于是又出现了纽约这个词。去纽约之后他们参观了华尔街,于是又出现了华尔街这个关键词。在华尔街他们去了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部高盛,于是就出现了高盛,他自己又在一个比较大的外企实习,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背景还是实习都出现了很多的关键词,这样他的简历就脱颖而出,而一旦你在简历中脱颖而出,只要你在面试的时候表现非常好,给面试官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可以进入下一轮面试,最后这个非中国一类学校的学生,成功拿到了这个一流企业的岗位。大家一定要记住,通常在网上提交简历的时候,第一轮是电脑来读的,所以你一定要想办法揣摩它的关键词是什么,大于等于这个公司要求的最低关键词的数量就可以进入下一轮。
通常有这些关键词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比如“学生会”“社团”,如果英语考了四级或六级,这是关键词。再比如大型的公司,大型的国企或者五百强企业实习过,这也是关键词,如果你的教育是211工程中的前一百所名校也是关键词。如果专业跟职位比较对口,也是关键词。在这儿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在真正提交简历的时候,如果你在学校有奖学金或者奖项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在学生会不是主席或者副主席也可以写上其他职位的成员,这样可以增加你关键词的数量。如果你四级没有通过,那你可以写成四级水平,至少在电脑读取你简历信息的时候会把四级两个字扫描进去,这样你也可以进入下一轮。如果你的专业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你可以在你的简历上写一些你学过的辅修或者旁听的关键课程。如果你是学考古的,想去应聘市场营销,那你可以在简历上写上市场营销、财会、经济学、战略这样课程的关键词,即使不是拿学分的学习,而是旁听,但是在简历筛选的时候也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这样你可以进入第一轮的面试。
来源:网易
第五篇:许轶作客网易谈06年毕业生求职指南之学生气
网友:许老师,我是2006年毕业生,我想在应聘的过程中,是保持自己在校时自我的风采还是视当时情况采取另外的态度。
许秩:这个问题很好。因为视不同的企业,可能要求会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企业的网友给你的建议是这样“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其实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一定要与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用人标准为标准,然后对自己进行一个相关的微调。因为企业是要你去迎合企业的要求,而企业是不可能因为你的个性或者特质而进行改变,比如你要去应聘宝洁,你一定要把自己打扮或者扮演出一个宝洁人的形象,你要具备宝洁人通常具有的相关素质。比如你去应聘IBM的销售,IBM的销售团队压力通常很大,但是IBM会有非常好的培训,同时他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于是你在应聘这样的职位和公司的时候,就要具备IBM企业文化的风格,同时你还要具有一个优秀销售所具有的素质,比如承担很大的压力,非常善于言谈,非常擅于与人打交道,这些都需要你从一个学生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同时你要具备这些企业所看重的素质,提前把自己扮演成一个跟企业很容易接触的角色。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一个学生气,我们知道学生气其实是我们求职中应该避免的问题,因为学生气可能会让你在工作中遇到麻烦。
许秩:学生气通常感觉明显的是还在学校里的这种思维方式和氛围比较浓重的态度。举几个例子,很多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给他倒一杯水,这杯水到最后还是满的,这种情况下面试官不会觉得你很好,你给公司省了钱,因为这个水倒出来之后无论喝不喝都是浪费。所以你需要扮演这个公司所需要的内涵,比如面试官给你倒水,你就大大方方的去很。另外学生在和企业和面试官接触的时候,通常比较拘禁,其实企业在选人的时候,有点像结婚当中男女双方的选择,市场充分大,大家都是双向选择,大家完全没有必要畏首畏尾,这样也会给企业造成这种感觉,觉得学生比较胆怯。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另外学生对于一些企业当中的基本常识,递送名片、握手和开关门这些细节缺少必要的了解,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丢份。总体来讲应该对商务礼仪上对自己进行综合提高,在这几点完成了之后在一些基本的商业常识进行提高,这样就会摆脱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