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19-05-15 15:5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篇: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纳雍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地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重中之重”和“三化同步”的要求,促进农民增收“十大措施”的内容,对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特色种养业,以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着力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计划种植茶叶5万亩,全县茶叶面积达16.67万亩,投产面积6.5万亩,总产量550吨,总产值1.3亿元,带动农户1.68万户3.38万人。二是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力争中央、省、地投入蔬菜资金800万元以上,捆绑项目实施,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年计划种植蔬菜3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18万亩,产量52万吨,总产值6.2亿元;带动农户6万户8万人。三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牛羊、稳步发展生猪、积极发展特种养殖,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实施连片种草4.2万亩,配套养畜0.395万头(只),引导发展野猪、野鸡、优质鹅等珍稀畜禽养殖,增加珍稀畜禽存出栏总量。扶持壮大30个现有生猪养殖场(小区),扩大养殖规模。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人工种草4.2万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0个,牛、羊、猪、禽存栏量分别达10.6万头、4.3万只、26.9万头、168.8万羽,畜牧业总产值达7.1亿元,带动农户4万户6万人。四是着重发展特色经果产业。依托

1项目资金,合理布局,加快发展特色经果产业,确保今年精品果业产量2.4万吨,总产值7000万元,新种植精品经果林5万亩,带动农户1万户1万人。五是培育发展中药产业。重点发展天麻、葛根、丹参、金银花、鱼腥草等药材,扩大种植规模,新增种植中药材0.5万亩,总产量0.408万吨,总产值8508万元,带动农户0.27万户0.43万人。

(二)加快农民转移就业,以劳动力转移促进增收。积极争取各类培训项目资金,实施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引导性培训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高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做好劳务信息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有序转移,支持农民外出就业,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新增转移劳动力15472人。

(三)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以加工增值促进增收。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对农业龙头企业在用地、税费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和壮大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企业实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基地对农民的吸纳能力。今年,要引进名、特、优茶叶加工生产线,扩大现有6个茶叶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和筹集资金,新建一批清洁化茶叶加工厂、茶青交易市场、茶叶产地批发市场。在现有11个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新培育2个地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利益分享促进增收。大

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品种、产业等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切实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家以上, 促进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每个乡镇发展1-2个,其中畜牧业合作组织20个、茶叶5个、蔬菜5个、粮食作物5个、其它5个。

(五)推进乡村旅游等服务业,以创业就业促进增收。依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新农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着力开发、培育、规划布局一批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区。实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0.16万人,年旅游接待量达到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亿元。

(六)搞活农产品大流通,以市场带动促进增收。大力培植专业市场,引导贫困农户进入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大特色农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农产品加工园区的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基地农产品流通渠道。今年,新增引进或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

(七)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以素质提升促进增收。围绕沼气池建设与维修,茶叶种植和加工,蔬菜、经果林、中

药材种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科学养猪、养牛、养羊、饲草饲料加工等技术以及村级防疫员、农机手、机防手技能等,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讲习班,加强农民技能普及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效农业规模化队伍,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今年要确保开展普训农民8万人以上。

(八)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以科技兴农促进增收。一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住国家把我县作为马铃薯产业和食用豆产业示范县的机遇,加强对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合作和沟通,积极探索马铃薯及食用豆新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二是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提高良种良法普及率。推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40万亩,种植脱毒马铃薯34万亩,组织实施“21.5万亩的粮食增产工程”。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完成1.8万头的牛改任务,产犊1.3万头。三是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各类科技协会、学会、专业大户、土专家联合起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能人为核心、产品为依托、科技为纽带、基地(项目)为载体的科技推广示范服务队伍,把送科技下乡作为常年任务,使全县农业科技含量达到7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九)实施城镇化带动,以减少农民促进增收。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和增收致富创造条件,吸

引农民向城镇转移,今年重点抓好1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城镇转移农民1.3万人,实现可支配收入2.1亿元。

(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以政策支持促进增收。一是及时落实中央财政对农民的各类补贴。杂交玉米良种补贴39万亩,资金390万元,水稻5.6万亩,资金85万元,油菜1万亩,资金10万元,小麦15万亩,资金150万元,农机具补贴60万元;二是积极执行新农合的新政策,今年,全县计划参合人数765409人,国家补助金额总计1.53亿元;三是加大对水利建设,确保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今年,全县水利建设将完成总投资1.5亿元;四是认真做好困难群体救助,着力解决困难群体衣食住问题。不折不扣地用足用好困难群体救助资金7000多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373.7万元,扶贫资金6968万元,教育贫困生补助资金10596.37万元。五是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严肃认真地使用好各级财政加大倾斜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类资金,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第二篇: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http://.cn2009年02月04日06:00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学习贯彻二○○九年中央一号文件之三

■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农民收入不能增长,农民生活就无法改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就会受到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就扩大不了,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04年以来,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激励下,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共同努力,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实际增长8%,连续5年增幅超过6%,这在20多年来是首次;近5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2000多元,年均增收400多元,也是历史上的首次。

今年是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目标的起步之年。当前,支撑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来源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受阻,一些企业关闭和停工,导致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降低;另一方面,国内粮食、棉花、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致使农民依靠务农增收的形势也趋于严峻。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果断地提出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必须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

促进农民增收,要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当前,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适时加强政府调控,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行,防止谷贱伤农。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走势,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加强进出口调控,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防止部分产品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密切产销衔接,畅通流通渠道,减免流通费用,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促进农民增收,要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农业补贴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国农业“四项补贴”逐年增加,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09年要充分考虑稳定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严峻形势,尽最大可能继续增加农业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同时,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有利于鼓励粮食生产的要求,完善补贴办法。

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我国农村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当前外出农民工回流使农村就业压力增大。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把促进农民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内外联动,多种措施并举,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扩大农业产业链的就业容量,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精深加工,在生产的广度深度中增加就业容量。扩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整治土地、植树造林、修桥筑路、治理人居环境,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中拓展就业空间。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积极发展家庭工业等多种形式的乡村工业、加快发展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活跃农村经济中创造就业机会。当前应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统筹配置各种资源,有效集成各项支持政策,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小城镇,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增强小城镇辐射农村、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继续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设立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基金,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落实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扶助政策,为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加快发展生猪、食用菌、特色蔬菜、伏季水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年内新增规模流转3.5万亩以上;加快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建设,整体打造青白江区农业品牌,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三是扶持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生态观光旅游结合、将农业传统功能和现代功能有机融合,打造福洪万亩杏花基地、清泉花园沟、姚渡龙门三个重要节点和祥福1.2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服务性收入。四是集成使用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良种补贴、粮食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广大农民手中,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

一是加强培训,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把农业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二是培育发展新兴规模产业,同时把一些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农业的最大弱势就是不成规模。三是拓宽流通渠道。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安置人员就业,同时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搞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四是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步伐。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使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另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劳动力输出是农民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常言道:通过劳务输出,农民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找到了路子。五是降低支出,目前农民节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生物能资源,节约燃料,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节柴灶、太阳能等生物能资源。六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好惠农政策。

促进农民增收,须打好四张“牌” http://.cn2010年03月18日00:14红网

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从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无一例外把强调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要内容可见一斑。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四补贴”资金将达1335亿元,比2009年增加60.4个亿。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打好政策、信息、就业、特色四张“牌”。

打好政策“牌”,用足用好政策。一是掌握政策要精准。对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进行统计摸底,全面了解落实到本地的各项惠农政策。二是执行政策要到位。建立健全有关机制,强化监管,预防、杜绝“歪嘴和尚”念歪经甚至乱念经,让党的优惠政策在基层实施过程中不走样。打好信息“牌”,增强农民闯市场的本领。现代商战,信息是最宝贵的资源。农民要增收,必须学会闯市场,需要越来越多信息对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多数农民至今依然是分散种植,因为信息不畅,常常出现卖粮难、卖菜难、买果难的现象,增产不增收。利用现代传媒,打好信息“牌”,给农民带来的将是比各种补贴来得更深刻、更长远的好处。

打好就业“牌”,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就业乃民生之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无疑是时下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政策限制、农民工文化偏低、劳务市场不发达、转移渠道不畅等问题,各级政府可以在改善农民进城的就业环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健全劳务中介组织等方面着力,为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创造条件。

打好“特色牌”,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农产品,只能解决农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只有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立足本地优势,改变原有分散的、细小的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形成信息、技术共享,生产、加工、销售等成龙配套服务的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同时注意把产品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彻底改变农业生产高风险、农民增收太艰难的困局。

第三篇: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48亿民间资本计划投向71个建设项目。白水县圣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这个占地15亩,由民间资本投资2800万元的工程计划建设18个冷库、两个储藏库和加工车间等,用于果品的冷藏和外贸加工,预计6月份就可以投入运营。白水康贸粮食物流、弘海

海洗浴等项目也已开始试运营。这些注入白水民间资本的项目不仅涉足果业、粮食等基础产业,同时也逐步进入白水的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近两年,白水不断放宽民间投资范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县内各阶层自主创业、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县外人员来白水创业。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市政设施、公益性事业、旅游开发等领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民营企业主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减免各类税费,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据介绍,今年全县民间资本共投向7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目前已有26个项目开工,投资1.97亿元,全部项目有望在明年内完成。

本报澄城讯(通讯员 张建军 记者冯战武)今年以来,澄城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围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1%的目标,重点实施六大举措,确保群众增产增收。这六大举措即:深入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明确今年水利建设七大重点任务,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县财政列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对苹果新建园苗木补贴力度。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果园2.4万亩,占全年任务的60%;对新建标准化圈舍每栋奖补1.8万元,对新建600头

种猪场奖补80万元,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力争年内实现存栏70万头,出栏100万头目标。同时,狠抓生猪产业发展的饲料来源,全面扩大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积极落实农资补贴等,确保全县18万亩任务完成;严格按照“城乡增绿、农民增收”的方针,坚持经济林与生态绿化并举,全县新发展核桃经济林1.2万亩,绿化道路20公里,义务植树35万余株;抓住农民进城基础在户籍、核心在住房、关键在社保、重点在培训、根本在就业五个关键问题,建立和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等各项相关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目前700余人已办理落户手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春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积极推行村、组(巷道)垃圾“户清扫、村收集、镇拉运、集中处理”模式,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四篇: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施

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施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增收的问题,今年又针对“三农”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我们要把认真落实这些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贯彻到平常工作之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不仅是扩大内需的短期政策要求,而且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目标。为切实解决我市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问题,应采取以下五方面的措施。

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只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拳头”产品,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方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发展特色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应该说各个乡镇的情况各有特点,既有现实的可凭借的优势,也有潜在的可挖掘的优势,关键是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发现优势,把握优势。比如,张壁古堡所在地――张壁,就紧紧抓住古堡做文章。在古堡周围相继建成旅游胜地,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又显示了现代建筑的风格,从而大力发展了本地的旅游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把握好三个方向。一方面是认真研究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我国加入WTO后,我们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是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取向。要把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要依靠科技,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占领技术的制高点,1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雷同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组织发展特色经济,是发展特色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作,绝不能搞简单化的行政命令。政府要善于通过政策引导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而不能代替市场的力量。要通过政府行为,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实现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模式,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效果显著。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一是加快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发展。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业绩好坏的关键。因此,当前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鼓励并支持工、农和企业联合,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允许并坚持龙头企业的多样性。不论是哪种所有制企业,也不论其经营方式如何,只要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都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根据环境条件、产业性质、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特点进行深入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初创阶段向积极发展阶段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提

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

三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要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原则,选择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切忌盲目扩张和地区性产品雷同。要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步伐。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力,最终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率先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增加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应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乡镇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是鼓励和培育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各个乡镇各有优势,各不相同。但共同的都需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无论是工业型的乡镇,或者是农业种植型的乡镇、养殖型的乡镇,还是蔬菜栽培型的乡镇,都离不开企业的带动。因而,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村企业的加快发展,拉动了农业产业化,推进了农村工业化,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不但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问题,而且使他们有了可观的工资收入,关键是促进了农民收入来源的多途径增长和快速增长。

二是要推动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规模,有一定

技术含量,市场潜力较大,立足当地资源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拉动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可以鼓励农村中的优秀分子和有胆略的优秀商人进入农业,形成城乡资源的“大对流、大融通”。这样,通过一人牵头创办企业,至少可以带动十几个、几十个农民脱离农业,从而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是要把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带动全局发展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因此,各地应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问题,抓紧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重视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道路。

四是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生产发展,生产发展必须加大投入。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主要从放宽准入、融通资金方面。重点在乡镇,就要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引导和激励农民创业,为农民构筑创业载体。有工业优势的,可整合资源,建设工业集中区,形成企业集聚效应。有种植业优势的,可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发展种植业的规模效应。有水产养殖优势的,可引导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扭转过去“光有组织,没有合作”的现象,形成规模化、合作化的市场效应。

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减负增收

应坚决取消加重农民负担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和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活动,严格规范收费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和纠正“三乱”,为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对贫困、受灾地区,应无偿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有利于农民增收的环境。

二是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实质上减轻农民负担。我们应该看到,各个村还要完成上级布臵的报刊款、村级各项事业款等,仅报刊款有的地方每个村平均达几千元。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村集体来说,只能向农民摊派。这些都无疑加重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是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兴节俭之风,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在强调各级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自我减负。目前,一个普通农户为儿子娶媳妇儿,要花掉10万元左右,而且亲朋好友有红白事还要送礼二百元左右。这对于本就贫困的农民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因此,加大移风易俗工作的力度,提倡婚丧事简办,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政府和有关方面应当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扎扎实实按农民需求解决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一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

二是注重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农民增收,已经从前几年的减免增收转到现在的收益增收,“多予、少取、放活”,现在的重点应该是“放活”了。结合全市农村发展的情况,为了加快农民增收,应该怎样放活呢?首先,应该从土地经营方式上放活。农村的现行状况是“家家有田”,但是我们要打破“家家种田”的局面,大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签订合同,让种田能手“租赁承包”大面积土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让更多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也就是常说的“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其次,应从金融环境上放活。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资本是不行的,而靠农民原来种田的收益是无法办到的。城市有许多

方式的抵押贷款,农村也应创新金融扶持方式,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缓解资金困难,相信农民也是讲信用的,他们会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出更大的事业。

三是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同时,要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原有的县乡两级经济职能部门转变为以引导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诸如种子、化肥、农用机械等生产资料,提供抗旱、浇地、防治病虫害、收割、运输等服务,有效地提高农民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要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切实体现对农业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与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2013年6月6日

第五篇: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不断啬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介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城镇居民的收速度相比较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少扩大。同时,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增加。如何在发展阶段使农民收快速拉长,减少城乡差距,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

要使城乡差距缩小,要千方百计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保持农产口价格的合理水平,促进农民增加收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二是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采取啬粮种补贴等多种措施,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粮食的战略工程建设。

三是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收,加快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渠道,加强能农民工的技术培训。

四是加快民展壮大县域经济,制定有效政策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流向县域。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现在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长久不变,保障农民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用土地流转新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农民收入增加不了,农民生活就无法改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供给就会受到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就扩大不了,进而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啬农民收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农民收入增加的缓慢的原回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收入基数低,农民文代素质不高,受国际原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提升,农民生产成本增加,从面挤占了增收空间,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促进农民增收,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农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建立保护农产品价格制度,继续提高粮食最氏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趋势,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加强进出口调控,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防止部门农产品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其次,促进农民增收,要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农业补贴是有效的增加农民收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国农业“四项补贴”逐步增加,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县(场)。

再次,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收。我国农村现仍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当前外出农民式回流使农村就业压力增大。积极拓展农村二、三类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渠道。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最后,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条件下,农民增收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认识,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啬农民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大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下载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不平凡的2003年即将过去。辞旧迎新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农民增收措施研究

    农民增收措施研究 ——以秭归县为例 宋正昂 近几年国家对“三农”高度关注和重视,就全国而言,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就个别地方和农户而言存在差别。农民增收是“......

    关于我县促进农民增收措施的汇报

    关于我县促进农民增收措施的汇报旬邑县地处渭北旱塬沟豁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旬邑农民增收问题在全县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情况看......

    采取得力措施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5篇)

    采取得力措施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段远明 2005年第2期 ——特别策划 2004年,黄冈市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怎样开展,农民收入能否保持较快的增......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靖边县东坑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靖边县东坑镇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4.6万亩,有水浇地19万亩,有农业人......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xx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7月)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省相关决策部署,适时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制定出......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吕广权 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东北端,与河北省、内蒙古相邻,全县221个行政村,18.18万农业人口,全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是典型的无污染农业县。至2011年底,全县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