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导入: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二、例文指路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
“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 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
“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动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
“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品析写作门径: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点滴”不仅有形可见,而且紧扣“小小”两字。“琼浆玉液”这一比喻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此处的细节设计可取,可惜不够到位。那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没良好的刻画出。
(魏巍《我的老师》里:她高高地举起教鞭,却轻轻地落在石板上。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发现她爱我们。)
“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
把外婆的爱比作“茶”,形象!
“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最需要补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泼之态。补一笔“我”的欣喜。
“ 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
把弟弟的爱比作糖,可以!“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动我的心弦—
—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
这是妙句,有窥斑见豹之妙。实在属于“半两拨千斤”之笔。
“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
把父母的爱比作了“冰”,应该在上文中比较充分地铺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严爱。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须议中有情,给全文漂亮作结。参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三、概括指导:
A明确细节描写: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魏巍《我的老师》
例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朱自清《背影》
B、明确形式的创新:
例
1、---外婆的茶
2、---外婆的爱是茶
---弟弟的蜜—弟弟的爱是蜜
---父母的冰—父母的爱是冰
例
2、亲情的滋润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碗内则是亲情滋润的爱。渐渐地,我越来越满„„
淡淡的茶
„„年幼时,怎能体会到外婆给我的爱犹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现在茶香四溢,我懂得了去回味。碗中正因有外婆倾倒的茶而显得恬静、清新。
甜甜的蜜
母亲的爱如蜜汁,不断注入碗内,使碗内常倒映出母亲的微笑。当忧伤、困扰、无奈包围我时,我常这么提醒自己:别忘了,她在丛中笑„„
坚硬的冰
我感到父亲表面严肃的爱确实如放入碗中的一块冰,融化后,刹时感到无比的清凉、甘甜。
我犹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断地接受着家人的爱。现在我猛然发现:爱已溢出,滋润着我的心田。*
四、课堂收获:
1、懂得从三个层面入手评改作文,切合语境锤炼语言;
2、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
形式:
1、运用小标题。诸如: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拟“题记” 后写“后记”
修辞:文章是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
文章是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
文章是浩翰的蓝天,修辞就是这蓝天上的缕缕白云。
第二篇: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案
教师:浙江诸暨海亮外国语学校陈可英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前五分钟,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3、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地主,家里开了一个酿酒的作坊,还喂了许多猪。要过年了,就请了一位秀才替他写几个字,好为来年讨个吉利。秀才便写了如下一些字:“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由于当时没有标点,财主看后大发雷霆。秀才连忙解释,并读了一遍,财主马上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请问:财主大发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为什么让财主破涕为笑? 答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红楼梦》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韩愈
* 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得出启示:
文章不厌百回改细枝末节也关键字斟句酌出佳作努力当从今日始
二.作文评改要求:
一、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改正。
二、读第二遍,要求评点: 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三、读第三遍,要求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修改。
三、例文导入:
亲 情 : 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发放例文,按要求读三遍,及时评点
第三篇: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1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魏巍《我的老师》里:她高高地举起教鞭,却轻轻地落在石板上。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发现她爱我们。)
3,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
4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5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动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三、谈论第三层面的修改:
A明确细节描写: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
啊。——魏巍《我的老师》
例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朱自清《背影》
B、明确形式的创新:
例
1、---外婆的茶
2、---外婆的爱是茶
---弟弟的蜜—弟弟的爱是蜜
---父母的冰—父母的爱是冰
例
2、亲情的滋润
淡淡的茶
„„„„年幼时,怎能体会到外婆给我的爱犹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现在茶香四溢,我懂得了去回味。碗中正因有外婆倾倒的茶而显得恬静、清新。甜甜的蜜
„„„„
母亲的爱如蜜汁,不断注入碗内,使碗内常倒映出母亲的微笑。当忧伤、困扰、无奈包围我时,我常这么提醒自己:别忘了,她在丛中笑„„
坚硬的冰
„„„„
我感到父亲表面严肃的爱确实如放入碗中的一块冰,融化后,刹时感到无比的清凉、甘甜。
我犹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断地接受着家人的爱。现在我猛然发现:爱已溢出,滋润着我的心田。*
*形式:
1、运用小标题。诸如:
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外婆的爱是茶—弟弟的爱是蜜—父母的爱是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拟“题记” 后写“后记”
*取材:
以点带面,串珍珠法
*形神皆备,使笔下人物活灵活现。要做到着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修辞:文章是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
文章是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
文章是浩翰的蓝天,修辞就是这蓝天上的缕缕白云。
“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点滴”不仅有形可见,而且紧扣“小小”两字。“琼浆玉液”这一比喻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此处的细节设计可取,可惜不够到位。那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没良好的刻画出。
把外婆的爱比作“茶”,形象!
最需要补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泼之态。补一笔“我”的欣喜。
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
把弟弟的爱比作糖,可以!
这是妙句,有窥斑见豹之妙。实在属于“半两拨千斤”之笔。
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
把父母的爱比作了“冰”,应该在上文中比较充分地铺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严爱。
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须议中有情,给全文漂亮作结。参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第四篇: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一作文指导课
教学目的:能写出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一件事,按要求能写出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
教学重难点:能确定中心,并能围绕中心按顺序把事情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板书:
写一件你听到的或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先确定中心,然后按顺序写,注意写具体些。(板书)
二、审清课题:
1、这次作文是写什么的?(写事)
2、写什么事呢?(写能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并且是写听到的或看到的)
3、小结:这次作文要写事是要写你听到的或看到的,能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好事)必须注意是写你听到的或看到的。
三、弄清中心,选材:
1、应该怎样来写好这次作文,首先弄清这次作文的中心是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所以,按照这个要求选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
2、应该怎样选材。
(1)同学们想一想,该选哪些具体材料?
(2)出示小黑板:A、写一家营业面积不过十平方米的小店干净整洁,小主人——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笑容可掬,有条不紊地打点着顾客,人们都称赞这小店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B、写生日那天,妈妈给“我”煮了两鸡蛋,“我”吃了一个,留给妈妈一个,写一次“我”给妈妈送伞……
C、写爸爸有病在家休息,听说离他家有二百多米的一个房屋失火,爸爸毅然奔向失火的房屋,带病灭火。
(3)请同学说出这三个材料哪个最能符合这次作文?
(第三个)为什么?(因为写出了爸爸舍己为人冒着生命危险带病去灭火,写出了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
前面两个材料?(不符合,因为不较典型,第二个又是写“我”的。
(4)小结:选材时,还要注意选择别人做的事。
3、请同学们说出要选的材料。(写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同学互相帮助的事,农民自动积资办学校的事,工人爱厂如家的事等等。)
4、强调选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出示小黑板:A、写居里夫人在华沙镭研究所开幕典礼上,如何尊敬自己中学时代老师的事。B、写自己第一次摄影的趣事。C、写姐弟俩看电视时争吵的事。(2)第一个材料是否符合这次作文要求(不符合)写的事不是社会主义的新风尚)(3)第二三个呢?(不较典型,第二个是写“我”的)。
5、请同学们选择材料,写出来,提问一个同学所选的材料(一个自习课,“我”在做一道题,怎么也做不出来,后来小明同学认真地给“我”辅导帮助“我”解决了困难)。
四、按顺序写
1、怎样写好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呢?(要按顺序来写,板书)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也就是写清事情的什么?(起因、经过、结果)
3、哪篇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一夜的工作》)起因:写总理叫“我(作者)去他(周总理)的办公室,经过:写出看到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结果:写作者看了以后的感受。
4、怎样写清起因,经过,结果?请位同学按所选的材料说出怎样写清起因,经过,结果?(可分为三部分写出(1)写起因:我在学习碰到困难(2)经过:写小明怎样帮助“我”解决困难。(3)写结果:写出“我”的感受想法。)
五、范文评析
1、出示例文《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2、请位同学朗读例文,同学们思考;例文的中心是什么?(紧紧围绕邻居对“我”的热心帮助,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3、这中心能否符合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不是写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写社会主义的好人好事?(符合,不是,是)
4、例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起因、经过、结果)
5、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起因:妈爸不在家,没人照顾我,经过:邻居来帮助“我”。结果:“我”的想法。板书)
6、例文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写得具体,)
7、从哪几个方面写具体?(“我”的心理活动,阿婆的语言、行动、神态,都写得具体,)
8、找出例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阿婆的语言、行动、神态的句子?
9、小结:写具体,主要把经过(发展)写具体。写好人好事重点放在发展这部分。
六、列提纲,写具体
1、根据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列出提纲。(一般分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点明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经过:写具体些。结果:写出想法感受。)
2、请位同学说一说怎样把自己的材料的经过部分写具体些(主要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行动、神态这一些。)
七、布置作业、总结
按照你们所选的材料,所列的提纲,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地写出一件你听(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题目自定。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的邻居阿婆,就是个助人为乐的人。她待我像孙女似的,给了我很多温暖。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快到吃午饭时,我正要去外婆家吃饭,谁知天公不作美,我刚出去不久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就算有伞,外婆家也是去不成了,家里也没什么可吃的。怎么办呢?我着急得站在楼梯口,希望雨赶快变小,变停。也许楼下的阿婆从窗户里看到我独自站在楼梯口感到奇怪,便匆匆从雨帘中赶来,看到我淋成这样,皱起眉头心疼地说:“孩子,你怎么淋湿了?下雨了到阿婆家来,淋湿容易感冒的呀!”说完拉着我就去她家。走进屋子,她摇摇晃晃地跑到卫生间拿出一条干毛巾,我连忙跑过去说:“阿婆,我自己来。”当她看到我把头发擦干,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有些责怪地说:“小媛,以后你就把阿婆家当自己家,有什么事就到我家来,不要不好意思。”我点头答应了:“好的,阿婆,谢谢您这么关心我。”“帮助人是好事嘛,没关系的。”
看着阿婆和蔼的面容,听着这温暖的话,我感到一阵温暖。这时,阿婆似乎想起了什么,笑着问我:“小媛,还没有吃饭吧,阿婆今天正要做麦饼,你在我这儿吃吧!”“谢谢你,阿婆。但是我和外婆约好了,中午到她家吃饭。”我推辞道,阿婆想了想说:“你待会儿打个电话给外婆就好了,中午就在我这儿吃吧。再说,万一你在路上又下雨了,那又要被淋湿了。”我推辞不过,只好答应。阿婆又笑了,皱纹和眼里充满了慈爱。
阿婆进了厨房,可没过几分钟就出来了,从一个框子里拿出一本书,用衣袖擦了擦封面的灰尘递给我说:“小媛,等不及了吧?先看会儿书吧,麦饼马上就好。”我连声道谢。不过多久,阿婆就捧来一盘香喷喷的麦饼和一碗粥。我早就饿了,开始狼吞虎咽。吃了一会儿,我发现阿婆一直坐在一旁注视着我,不禁问:“阿婆,你怎么不吃?”“我不饿,等会儿再吃,怎么样,好吃吗?”“嗯。”我点着头回答。吃完了,阿婆又坚持要我带一个麦饼回去。
望着阿婆有点佝偻的身影,我的眼睛湿润了。“邻居好,赛金宝。”我为我有这样一位助人为乐的好邻居感到幸运。
第五篇:作文指导课教案
《绕口令比赛》作文指导课教案
第一课时
组织比赛
一、导入
出示一条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指名读,齐读。
师:这是一则绕口令,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绕口令比赛怎么样?今天的比赛不单单是一次比赛,比赛结束后,我们还要把这次比赛的情景写成一篇作文,所以,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当中,还要注意观察聆听。
二、比赛前的准备
1、全班24名同学要分成6个小组,每组4人。各组选一位同学担任组长。
2、比赛共进行三轮,第一轮:组内选拔赛,各组用自己的方式选拔出一位优秀队员,代表本小组参加第二轮的比赛;第二轮:小组淘汰赛,各小组的代表每两人一组,赢的进级下一轮,输的淘汰;第三轮:冠军争夺赛,三位高手比赛,评选出最终的冠军。
比赛规则:语速快,吐字清晰,错误少的为胜,否则为负。将老师事先准备好的10条绕口令下发到每个人手中。
三、宣布比赛开始
四、比赛过程
1、第一轮:组内选拔赛
请组长组织各位组员进行组内选拔赛。最终推荐出组内代表。
2、第二轮:小组淘汰赛
6个代表抽签决定分组对决。
出示绕口令: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桌上放个盆,盆里有个瓶,砰砰啪啪,啪啪砰砰,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3、第三轮:冠军争夺赛
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牛郎恋刘娘,牛郎年年恋刘娘。
小良放羊遇见狼,狼想吃羊怕小良。小良打狼救小羊,狼死羊活靠小良。
第二课时
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以这次绕口令比赛为内容。
2、抓住比赛的主要环节,把比赛的情景写清楚。
3、描写要具体生动,尤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等细节。
4、题目自拟。重点难点:
1、抓住比赛的主要环节,把比赛的情景写清楚。
2、描写要具体生动,尤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等细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开展了绕口令比赛,评选出了绕口令比赛的冠军。这次比赛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比赛时的情景。
二、明确习作要求
三、细节指导。
(一)写好开头、直接交代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作文课上,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活动—— 绕口令。、以笑声开头。“哈哈哈„„”从我们班教室里不断传出阵阵欢笑。我们正在玩一个有趣的活动——绕口令呢!、以同学们的神情开头。教室里的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他们在做什么?原来他们正在玩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绕口令。、以游戏结束后同学们的议论开头。下课铃早已经打了,可是同学们仍然留在教室里不舍得离去。“哎!刚才的游戏真有趣啊!”周绍琦揉着笑疼了的肚子说。“是啊,一想起来就要笑!”巫春楠说着又“噗哧”笑出声来。、从同学们对游戏的喜爱说起。
我们班最喜欢在课间玩活动了,一玩起来就忘记一切烦恼,所有的疲劳都烟消云散。这不,最近我们又迷上了一个新的活动——绕口令。
(二)写好主要内容
1、写清楚比赛的过程。
比赛共进行三轮,第一轮:组内选拔赛,各组用自己的方式选拔出一位优秀队员,代表本小组参加第二轮的比赛;第二轮:小组淘汰赛,各小组的代表每两人一组,赢的进级下一轮,输的淘汰;第三轮:冠军争夺赛,三位高手比赛,评选出最终的冠军。
2、三个过程中重点描写一个场面。例如: 牛刀小试 第一关“牛刀小试”开始了,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每个小组的同学围成一圈,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接一个积极表现自己。首先,XX清晰流利地把她的绕口令读了一遍。我心想:XX读得真好啊!我一定要努力,争取进入复赛。
接下来,我和XXX也读了各自的绕口令。到了XXX那里,她一不小心读错了一个地方,只好淘汰了。XXX一脸沮丧地回到了座位。最后,只剩下XX和XX了。XX很紧张,但仍然流利地读了一遍自己的绕口令。我看到XX脸上一副严肃的表情。她开始读了,结果一不小心读错了一个字,她也被淘汰了。不一会儿,初赛就结束了。我们这一组我胜出了。鹿死谁手 第二关“鹿死谁手“刚一敲锣,宋林峰上场了,他读的是:“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他一张嘴就有点紧张,像是说话有口吃的毛病,读得有点儿结巴,口齿不清楚。他读到一半,似乎很不好意思,硬着头皮读完,面带羞涩地走下台。只见戴廷义读得十分流利,只是错了一个字。听戴廷义读着,我心里忐忑不安:糟了,他读得这么好,我没有把握战胜他。江燕„„ 巅峰对决 来到第三关“巅峰对决”的都是高手,这一关紧张而又激烈。这次他们三个人都是读马老师准备的第八条绕口令——小牛放学去打球,踢倒老刘一瓶油,小牛回家取来油„„只见文伟萍巧舌如簧,舌头在嘴里几个翻滚就把绕口令完美地读了出来。接着是戴廷义展现自己,可惜得狠,他一紧张读错了一个字,没想到他越紧张越出错,后面还停顿了一下。轮到唐博知了,他吸取戴廷义的教训,没有抢速度,而是稳中求胜,虽然比戴廷义慢那么一点儿,可他只错了一个字,还是很流利的。最后经过同学们的评判,文伟萍一等奖,唐博知二等奖,戴廷义三等奖。
3、自己的心理描写。不一会儿就到我了,我的心怦怦直跳,但我马上平静下来,认真地看着黑板,流利的说着绕口令。前面一部分还好,可是,后面的一部分我不是把“裤子”读成“兔子”,就是把“胡”读成“浮”,吞吞吐吐的,好不容易读完了,我才不好意思的坐了下来。下一个轮到我了,我的心里像是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开始读了“颠倒话,话颠倒„„”我终于读完了,心里像是有一块石头落了下来。我虽然没有文伟萍快,但是我也读得很流利。我感觉我进步了,因为老师有时候说我口齿不清,今天,我改掉了这个坏毛病。我也不甘示弱大胆地站了起来。虽然我的心有一点忐忑不安,可我征服自己了。我很有信心地上去了,大声念道:“妈妈爱栽花,爸爸爱种瓜„„”耶!我竟然标标准准地念完了,而且还一气呵成。老师夸我声音甜美、口齿伶俐呢!
(三)写好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我们期待着下一堂课的到来。、描写教室里的气氛。“哈哈哈„„”笑声一阵高过一阵,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3、点出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绕口令 ”活动不但有趣,还能锻炼我们的反应速度呢!我们真喜欢玩这个活动。、邀请读者共享活动的欢乐。怎么样,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一定也心里痒痒的了吧?还不快快到我们班来加入这有趣的活动!
(四)写好提纲
开头:交代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名称。(略写)
中间部分:(详写)
1、比赛过程。牛刀小试;鹿死谁手;巅峰对决。2、写自己参加游戏的过程。(描写心理,神态等)结尾:赛后发奖与收获。(略写)画龙点睛——写好文题 《激烈的绕口令比赛》《有趣的活动》《充满笑声的课堂》《一堂特殊的作文课》《有趣的绕口令 》 语海拾贝——打开你的百宝箱
1、描写同学们神态的词语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手足无措 忘乎所以 欢呼雀跃 饶有兴趣 意犹未尽 垂头丧气 懊恼不已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侧耳倾听 神采奕奕 得意洋洋
2、描写活动中人物动作的词语 顿足捶胸 狂蹦乱跳 漫不经心 抓耳挠腮 面红耳赤 七嘴八舌 争先恐后 滚瓜烂熟 前俯后仰 哈哈大笑 哄堂大笑 滔滔不绝 对答如流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口若悬河自告奋勇 毛遂自荐 竹筒倒豆子般,噼里啪啦
3、描写游戏中全场气氛的词语 热闹非凡 出其不意 紧张激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4、供你在文中选用的句子 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的心里像是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有的人像鸭子吞螺蛳读得吞吞吐吐。他一张嘴就有点紧张,像是说话有口吃的毛病,读得有点儿结巴,口齿不清楚。他们一个个像机关枪放炮一样噼里啪啦说得飞快。结尾:活动小结。
四、学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