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期读书体会
真正的爱是“慢慢来”
——读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的读后感
今天下午利用儿子睡觉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粗读了一遍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以前经常看到台湾作家龙应台著作,大多是与台湾政治有关,当时翻阅总感觉离自己很远,就一直没有过借阅过。假期在教研主任王主任的读书推荐下,我开始读《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20篇随笔式的散文,记录了她拥有的两个孩子诞生、成长和童年趣事,还有她开展早期教育的点滴趣事,既诙谐幽默,又生动有趣,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启发和引导,更有许多我值得学习和努力的地方。
正如她的儿子华安在散文集最后所感悟的:“尽管我们之间有这种成长的‘拔河’,母亲却仍然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用她的语言来说‘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以我和弟弟、和母亲的关系来说,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两个人是我的‘家人’,反而比较觉得他们是我的挚友。” 这是一个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生活是快节奏的,食物是速食的,知识是速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在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在浮躁心态的驱使下,多少儿童充满纯真和快乐的童年没有了,多少青少年充满生气和活力的青春没有了„„
现代社会的特点,一切都以“快”字当头,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教育是一种漫长的艺术。“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开始被我们遗忘的教育真谛。
在这样的年代,在教育现状带来的矛盾痛苦中,《孩子你慢慢来》如一股清新的风迎面吹来。书中一张照片下写着“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真是心中一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的,我们都回不去了——必须珍惜孩子的每一天。”
想到刚刚步入教坛,那时的我们,是那样开心地和孩子们一起上音乐课、美术课„„而现在,家长、社会一方面在报怨孩子没能全面发展,一方面又死死盯着语数外的成绩。有多少老师还能静下心来去对待体音美„„这些课程呢?地处深山,师资力量馈乏,一专多能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即使有这样的能力,有限的精心仍然会选择成绩。
我们希望孩子个个高分,希望班级的成绩令人欣喜,但孩子的思维、智商、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都是有差异的,总有那么一些学生不能如我们所愿。我班有几个特殊学生,有一位同学智商偏低,会读,但在写字上有很大障碍;有一位男生特别懒,智商也不高,无论我怎么辅导,考试成绩总是在30分左右;还有一个同学,总是记不住每天的家庭作业„„无论你怎么着急,他们始终在低分徘徊,我的耐心因为他们的成绩而忍无可忍。
有多少个假期,在闲暇中我得以静心思考:为了我们眼前的成绩,忘记学生的差异,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算得上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吗?
张文质和钱理群先生都曾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教育需要等待,它是一种固守,一种耐心;是一份信任,一份宽容。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都是徒然的,甚至犹如拔苗助长,是有害的。
我要排除眼前成绩带来的焦躁心理,给予我的那些特殊生更多宽容和耐心,给予他们自我生长的空间和时间。只要他们和自身相比有了一点进步,我就应该为之欣喜并要大力地表扬他们。我要和他们聊天,和他们游戏,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春风细雨般慢慢滋养他们的心田。也许他们的成绩离我的期望还会很远,但至少能让他们主动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心甘情愿地快快乐乐地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心灵都会健康、快乐。或许,人生本该是一趟旅行而不是一场赛跑!
能真正静下心来,陪着孩子慢慢地走,一路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耐心地等待着孩子长大,这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呢?作为一名真正有责任感的教师,纵使社会再浮躁,我们也必须学会放弃功利,选择坚持,学会从从容容让孩子慢慢来,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人生过程,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这才是真正的爱!
第二篇: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1
诚信,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值得坚守一生的承诺》这本书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我最欣赏书中一篇名为《面试》的文章。
《面试》中讲到,一名尚未涉世的大学生——夏,到心仪的公司面试,复试时,一个人让她为公司买一台验钞机,并给了她两千元。当夏买完验钞机并开时,老板问夏开多少钱,夏很诧异,并让老板按实价开,结果,公司录取了这个大学生,因为她既诚实,又有信用。
在常人看来,开一点假,以此得一点薄利,是不足以为怪的事情,但在夏的眼里,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让她感到错愕。她秉持着她人生的格言——诚信,她不愿沦陷在失言的领域里,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她高尚的人格。我们是否也应该与夏一样,用诚信征服世界,安抚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测验,我得了满分,这是一个令人惊讶又令人惊喜的消息,因此我非常高兴。当我看着自己满分的卷子时,忽然发现一处错题,然而老师并没有发现,在这道题旁边的,是一个红色的、好看的勾勾,我顿时感到无比惊奇,为什么老师没有发现呢,让我欢喜完又悲伤呢?“100”在卷子上那么显眼,怎么会是假的?我不想告诉老师,只要趁老师和同学们不注意的时候,稍微改一下就好了,没问题的。于是,我举起颤抖的右手,把卷子往抽屉里塞。可是,笔尖碰到卷子那刻,我忽然收回手,这样做毕竟是不对的,因此,在良心的谴责下,我终于鼓起勇气颤抖地站起来,向将台走去:“老师,这题我做错了,可您没发现,我不是真的得了一百分。”没想到,老师竟和蔼的望着我,对我说:“这样做是对的,虽然你没得成绩上的满分,可是你有人格中的`‘满分’!”我开心的笑了,若刚才笔尖落在卷子上,那我不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还会遭到良心的谴责。
我们是否也应该向夏学习,拥有“诚信”的财宝,成为“品格”的天下中“富有”的人,得到别人的无比信任。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2
读了《苦练书法的王羲之》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王羲之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人尊称为“书圣”。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秘诀就在于他的刻苦和专注。他为了练书法,不仅经常忘记吃饭和睡觉,而且,竟然有一次把墨汁当成蒜泥,蘸馒头吃。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如果王羲之没有那样全神贯注地刻苦练习书法,我们今天就没有办法欣赏他留下来的墨迹了,这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埃而对于王羲之自己来说,如果没有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就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一生,也就不会充实、辉煌,而变得懒散、平淡了。
我还想到了我自己。妈妈经常批评我写错别字,说是由于不专心,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还不服气,觉得那都是正常的,不用太在意。现在我明白了,专心,是成功的第一步。还有的时候,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有很美的愿望,但是就是懒于行动。读完《苦练书法的王羲之》,我明白了,成绩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
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专心做事,持之以恒的人。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3
近日,蓬江区环市街道石冲社区党支部组织辖区30名小学生来到社区农家书屋分享假期读书心得。据介绍,这是今年石冲社区党支部关爱未成年人的系列活动之一。
“在刚结束的假期里,大家有没有读到一本自己认为很有意思的书,或者遇上有趣的事?”在当日的活动中,两位志愿者余韵欢和李剑琴,引导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们,与大家分享假期的读书心得和生活趣闻。待大家分享完假期的历程后,余韵欢老师向孩子们各派发了一段美文,让大家即兴朗诵。此时,书屋里马上回荡起朗朗读书声,大家都很投入。活动尾声,余韵欢还给孩子们布置了小任务,并现场定立了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叮嘱大家要严格落实学习计划。
石冲社区党支部书记唐燕碧告诉记者,现在虽然新学期已经开始,但仍有个别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假期的`生活念念不忘,不能专心读书。他们举办此次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们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唐燕碧表示,今年,社区党支部还将与辖区厂企和学校合作,成立不同的志愿者服务队,为未成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4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不仅仅是恋爱婚姻、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们“围”着。“围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用幽默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虚荣。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又如:“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这些语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情景,给人深深的同感,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当我读完全文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全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
《围城》里最令人最熟悉的语句自然是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读完《围城》,从主人公精彩而又独特的故事前后,我看到了作者所表达的人性和表现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动传神的描述。笔者认为,这些精髓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去感悟。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5
假期有些长,但是我也是没有去浪费每天的时间,除了上网课,做好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也是在这个假期看了一些书,除了专业相关的书籍,也是还有一些其他的书籍,通过读书,我也是有了更多的收获,有了一些感悟和心得。
专业的书籍,让我明白,虽然我课堂听得很多,但是其实也是学到了专业一些相关的,并不是所有,而且还有很多深入的知识是需要我努力的去学,多去看书,多去钻研才能知道的,而且我也是感受到了通过这次的读书,我对于我自己这个专业也是有了更多的理解,不再像以前那样自以为怎么样,而是更加的清楚知道,还是有蛮多的方面,我是以前不清楚的,要去学,要去掌握的,并不像我以前所知道的那样,越是学习,越是发觉这专业的知识有很多的。并且我也是感受到了,通过读书,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的宽广,不再局限在一面,也是对于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这些,我也是会看一些杂书,了解专业以外的一些方面,通过阅读,让我对于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也是有了不同的感官,特别是这次疫情,只能呆在家里,而读书也是很好的一个学习方式,毕竟除了上课的时间,还有挺多的时间,也是不能去浪费掉的,我也是通过在家里读书的方式,来了解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不但是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让我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一些杂书看起来,现在没有什么用,但是也说不定以后某一个时段是会有用的,我也是会感受到的。
读书也是让我明白,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有优秀的,也是有成绩糟糕的,大家的时间如果都是花在玩上面,那么也是学不到什么东西,而通过去读书,却是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也是明白,以前在大学的时间,还是浪费了挺多的时间,学校里面同学叫我玩,或者其他的事情,也是会浪费了一些,还是要多花一些时间在读书上面,而在家里,也是没有太多可以玩的事情,而游戏我也是不太怎么去玩,所以也是让我能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一些书,让我有一些收获,而不是浪费掉了时间。我也是要在以后多读一些书,无论是专业方面的,或者其他的一些杂书,其实都是会对我有一些帮助的。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6
一夜,确切的说是彻夜,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知道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说,一夜看完有点走马观花之嫌。但是不论怎样不负责任的阅读方式都会给读者一个基本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对于我来说是很深很深的,所以我将这个印象写出来,同时写一下我的观感。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
路遥显然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都栩栩如生的人物我随口都能数出好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
显然,我无法做小说评论,这当然是因为水平的原因。但是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实际上笔者本人也不曾有过真正的了解和认知。如果要有这种雪记。这些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我想,《平凡的世界》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人的命运、家庭命运、社会命运维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尊重规律,变革制度,建设和谐社会才是中国农村、中国希望所在!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7
阅读的习惯应该是从小时候跟着爷爷看报纸养成的,那个时候虽然小,到那时经常拿着爷爷看完的报纸在上面认字,虽然不清楚上面讲的内容是什么,到那时阅读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所以这么多年读了很多的读书,假期里面我也没有放下过这个习惯。这个暑假我从图书馆里面买了《撒哈拉的沙漠》,这本书是我早就知道的,身边的朋友也是一直在推荐我去看,不过之前因为身边还有很多的书没有看完,所以一直没有入手这本书。这个漫长的假期把我憋在家里,所以身边能看的还没看的书都给看了一遍,所以我就开始入手新书了,想起的第一本书就是朋友给我推荐了好几次的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和他丈夫在撒哈拉沙漠那边的故事,他们见识到了许多的当地的风景和人文,也经历了许多的感人故事,有令人惋惜的也有让人羡慕的,还有的是作者和荷西的爱情。读这本书的时候,里面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用什么修饰词汇,用的都是十分简单的词汇,让人看上去特别的普通和平淡,仿佛在读作者的日记一般,可是结合起来又让人有特别多的好处,真实和自然,让人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书中描绘的世界中去。朋友知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跟我说她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将来有一天去到撒哈拉沙漠去体验作者和荷西的生活,其实我不知道怎么评价朋友的想法,作者描绘的生活是那样的恬静和自然,却是有很多人阅读以后会想去看看沙漠里太阳升起时的景色和沙漠里下雪的样子,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羡慕,但是并没有冲动要去当地看看的想法。我读一本书喜欢的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从中学习到好的精神,让自己能够得到升华就够了,至于用不用去“圣地巡礼”我个人觉得不是必须的,如果阅读了很多书籍的话,那么多的地方去也去不急啊。就跟那个母鸡和鸡蛋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吃了鸡蛋觉得鸡蛋很好吃,并不一定要去看看那只母鸡,能够记住母鸡付出的努力和鸡蛋带给自己的营养就够了。
读书能够给予我们每个人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能够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生活中接触不到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看法,最重要的能够给予写作文时的我们提供许多的素材,哈哈,所以阅读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8
在假期里有幸拜读了曾校长的两本著作《高效学习方略》和《爱与智慧的教育》。对曾校长的了解不是起源于这两本书,而是早听北京学习而归的同事提起“曾校长,可是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他是我们湖南人。原来在岳阳湘阴的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后来在长郡中学,最后去了北京发展。”带着这曾校长的敬意,我开始阅读《高效学习方略》。刚要打开书,就被封面上的简介给吸引住了。“曾君良曾对月考总分在380分以下、自认为考本科绝无可能的45位高三学生进行了3个月的强化教育,在随后的高考中,这些孩子创造出了一个真实的奇迹:有41位学生过了二本分数线,其中更有12位学生过了一本分数线。”天啊,这就是一个奇迹啊!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带着很多很多的质疑,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究竟了。看到曾校长召开特殊“班会”这一章时,我折服了,不得不感叹他是如此的英明,具有超强的领导才能。
每年200位左右的高三学生中至少有30位以上的学生不爱读书,表现不好。负面影响较大。期中统考后,个别学生有了情绪波动,出现了一下不积极的行为,这时就有老师议论:问题学生耐不住了,又要开始爆发了,他们会影响高三毕业班的迎考复习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曾校长决定创造性地开一次学困生(实践上是问题生)思想工作动员会——特殊“班会”。看到这里,我还并不觉得他的方法有什么独特之处,这是很多高三学生都会做的事情。但,要做怎样才能做好,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果呢?接下来,曾校长是这么做的。
在会前曾校长精心准备了五件“法宝”。“第一宝”三封家长激励信。调研出30位学困家庭情况,选择三位素质较高的家长,邀请他们来学校开了一次座谈会,表明学校将高度关注其孩子的发展。为更好的发挥学校、学生、家庭的教育合力,学校邀请这三位家长给自给30位学困生写一封激励信,要求特别能体现父母之深爱与厚望。
“第二宝”:三封同学关爱信。曾校长,给高三最优秀的30位学生开了一次互帮互助动员会,强调相互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是同学们高贵品格的充分体现,要求每位同学有选择性的帮助一位学困生,推动他们更好的前进。随后捕捉三位优秀学生帮助学困生的镜头,并召集三位优秀生开了一次交心会,还布置他们一项任务——各自给30位学困生学一封关爱信。
“第三宝”三封老师的鼓劲信。曾校长寻找老师们关爱学困生的镜头,用手机拍摄了十多张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这些学生答疑辅导的场景,并请其中三位老师各自给30位学困生写一封鼓劲信。
“第四宝”30张合影。曾校长请来学校有摄影特长的老师,给他和20位学困生一一拍摄合影照片,并洗印出来。
“第五宝”30个笔记本。曾校长给30位学生每人买了一个笔记本,在本子上贴好他与他们的合影,并写上一段激励语,签了名并盖了私章。
五件“法宝”是准备齐全了,接下来就是要召开“班会”了。班会特邀了精心选择的三位学生家长代表、三位优秀学生代表、100多位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会议的主体是“在爱中奋勇前行”。经过一番鼓励的话语,曾校长将会议流程分成五个环节,并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内容。首先,曾校长选择了十多幅高考考场外父母送考的情景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幻灯片。同学们在观看幻灯片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真情与伟大,激发感恩于回报之情。带着这份感情,让学生进一步分享父母的爱。让学生听听他们父母的心里话(“第一宝”),并请这三位家长的孩子来读信。让他们想想有什么要对父母说。接下来,展示之前随机捕捉到的优秀生帮助学困生的镜头,赞扬同学们之间的互助精神,让学困生更加感受到来自优秀同学的力量,充分体现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提升自己的斗志与勇气。再请三位被帮助的同学朗读帮助他们的同学写给他们的心里话(“第二宝”),提出:”朋友的爱,同学的爱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想想有什么想对同学说的吗?“下一环节中,曾校长先请同学们看之前随手拍摄的十多张老师辅导学困生的照片,让学生们默默感受老师的尊重与关爱。之后,他请三位被辅导的同学,读三位老师写给他们的心灵话语(”第三宝“),学校的爱,老师的`爱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动力,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说?最后,在这个时刻,曾校长送给每个学生一个笔记本(”第五宝“),希望学生记录自己的成才历史,书写自己进步的篇章。在笔记本上,曾校长贴下了他与每个学生的合影(”第四宝“),并写下了一段激励语。他告诉同学们:”校长是你的朋友,校长关注你的成长,校长期盼你、督促你、引领你不断实现自我跨越,永做自己人生的冠军。“
学生们没有想到校长这么重视他们,这么期待他们,开始有了改变的强烈冲动。在这个特殊的”班会“上,他们实现了与孩子的心灵对话,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梦想,让他们”在爱中奋勇前行“。在最后的三个月里,各科老师每天集中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在校长的领导下,同学,老师,家长的共同的努力下,他们创造了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9
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
写在前面
所谓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读者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所谓《学记》有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可知,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本书告诉我们要具备以下五心: 淡泊名利,积善成德,有颗敬业心。关爱学生,幼人之幼,有颗慈爱心。公而无私,一视同仁,有颗公平心。谦虚坦诚,仁慈和善,有颗宽容心。精益求精,永于创新,预科进取心。我认为这五心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本爱,既爱自己的职业,也爱自己的学生。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养德,养勤勉敬业之德、爱生奉献之德、诚实有信之德、谦和团结之德、公道正派之德、与时俱进之德,守住自己的道德良心,出色履行自己的天职,人民教师的形象才会可敬可爱,绚丽光耀。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单是个人修养、人生境界的问题,而是一种不可或缺或无法替代的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陶冶学生,在学生眼中,教师还要做到威而不令、严而不死、亲而不猥、活而不散、宽而不乱、博而不骄 、新而不怪 、雕而不俗、刚而不犟 、愤而不私,尽管我们要求教师不至于尽善尽美,而我们要为这个目标不懈追求。
可爱的教师们,我们每天面对繁复的工作,面对那一群各色的学生,我们要让自己时刻相信:
相信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渴望被信任与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渴望能和教育者平等交流和沟通。只要你相信每一个孩子,你就能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你就会相信,即使是一株小草,有一天也会开出像海洋一样缤纷的花。让我们学会耐心,学会等待,等待学生慢慢学会,慢慢领悟;多一点信心、少一点失望给他们鼓励,多一点积极、少一点消极给他们希望,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性急来等待他们成长。
也让我们对自己、对学生、对未来、对生活充满自信。情是雨露,爱是阳光。春风走过的地方,花儿次第开放,让爱成为教育的果实!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10
近来,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教育新理念》两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造就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不是滔滔不绝地论述大道理,也不是凌驾于教育理论的高空上,只是“随风潜入夜”式地滋润我们普通教师的心田。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
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我静心地阅读着,潜心地思考着,用心地记录着,然后小心地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这些想法可能还是特别幼稚,但是我不跟他人比较,只是自己体会,还需要自己内化以后,付诸行动中,在我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升认识。让自己成为一个比较称职的教师,成为一个真实、焕发着生命力的教师,积极地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新型教师。于是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个教师的幸福。我在想,我们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呢?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首先要自己认为幸福。教师这个职业,在做过的调查研究中显示,教师职业在整个职业声望结构中处于中等偏上,而不同层次的教师职业声望不同。我们小学教师也是处于教师中的底层。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承受的教学压力、家长压力、社会压力大。教师的健身活动也少。所以,现在选择教师职业的年轻人少。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职业所担负的沉重压力。所以,作为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这些问题后,问问自己,让自己能调节心态,要像郑杰老师提出的“享受生活”。不管压力轻重,在学校的小小净土中,“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不要让幸福远离自己。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更要去自己追求幸福。郑杰老师说要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一是物质生活有保障;二是拥有艺术生活;三是具有独立的思想。于是我们可以将自己从这三个方面对照自己。我认为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是处于社会的上流,但是衣食应该无忧。也就是我们已经登上了幸福的第一层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人喜欢用心倾听音乐,欣赏作品,交流想法,这是精神世界中的补充和装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是自由的、灵动的、独一无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们不会人云亦云,不会死搬硬套,不会成为克隆的工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向着幸福的第二、三层,幸福的高层追求。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们不妨在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体验幸福。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人的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得工作,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是当成谋生的手段,就很难享受工作中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事业中追求幸福感?教师在享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不跟时代落伍,要成为现代的人,学会敬畏,学会表达自己,学会评价自己,学会宽容别人,学会欣赏遗憾。在学校的工作中,把困难当作机会,跟同事团结互助,捧着良心教书,不扮演圣人和神仙,与学生共同学习,让自己的生命因为学生、因为教师这份事业更加美丽而精彩!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总之,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二零一三年二月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11
这个寒假,我认真拜读了美国教师雷夫撰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雷夫——一名普通的老师用自己的爱与智慧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走进这本书,我收获了感动,得到了启迪,好像有人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你我的教育之旅。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我要有这样的老师多好!”同时也在暗暗下决心:我要向雷夫老师学习,做一位对孩子充满爱,对工作充满热情与智慧的老师!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句话说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雷夫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理念和认识。我想“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的教育追求。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使教室成为孩子的乐园,使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教师,是一种多么快乐的事情呀。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见。应该这样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他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使我精神上受到了洗礼。 在第56号教室里所展现的除了雷夫老师出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外,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的“行万里路”,在这个章节里,我们可以通过雷夫老师的介绍了解到带孩子外出旅游是一件具有多么重大意义的事情。孩子们在旅途中所表现出的让人惊叹的修养不正是我们学校所追求的公民素养的教育吗?说实在的,在看这本书以前我一直简单的以为带孩子出去综合实践活动只是让孩子出去走走,放松放松。当了解到雷夫把带孩子外出旅游做得如此出色时,内心不由地受到极大的震撼。上路前雷夫会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尽可能多的了解和目的地有关的一切,知道要找哪些 游乐设施或展览,为自己的每一餐的'花费做规划,旅游过程中用“道德发展六阶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像雷夫所言:这些旅行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同时发掘自身最好的部分。而在这一次次的旅行过程中雷夫把未来独立生活时所需的技能,如:理财、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寂寞和难相处的人等问题都交给了学生,而这些是在课堂上无法用语言来交给孩子们的。反观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漫无目的疯玩、毫无规划的花钱,随地乱丢的垃圾……孩子的教育点点滴滴处渗透着老师的理念,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老师,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学生是我们的“上帝”,始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要时刻牢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努力改变自己,用自己的爱和智慧照亮那方属于我们的教室。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12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这一行业也在逐渐的改变。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了,他还承担着塑造人的理想和品德,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的神圣使命。那么,现在的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这就是当前的学生出给老师的考卷!当前社会给与老师的要求。
尽管每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她的幽默,喜欢她写得很漂亮得板书,甚至只因为你对他说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我认为他们喜欢的是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他们喜欢是对学生真诚、坦荡,能得到学生真心与信赖的老师,他们喜欢是有丰富阅历的、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师。他们还喜欢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并能积极参与他们的老师。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这天我正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头靠在课桌上,一只手按着肚子,面露出痛苦状,一问才知道,早上起床晚了,为了能赶上上课连早饭也没有吃,下课后,在我的`强制要求下(他开始有些不好意思,执意不肯去)这个学生来到我的家给他煮了一碗面条。后来他就成了我家的常客,因为他妈总是让他给我带一些东西,像几把面条,一点炒面之类的东西给我,我执意不要,可是他总是放下就跑。他还和我的小侄子能了好朋友。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另外一个学生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被我叫起来回答问题,他有点结巴,因为紧张就更说不清楚了。问题终于回答完之后班上的同学早就笑翻了天。看着旁边的同学这样他哭了。我费了很大的劲才使教室安静下来,我拿出一张面纸帮他擦干眼泪后让他坐下,我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然后我对全班同学说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是吗?并带头鼓掌,其他学生或许是被我的行为感染到也开始鼓掌。从那以后我总是有意识的常常叫那个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从笑他慢慢开始替他紧张,当他回答完之后总是在我之前给他掌声。那个学生慢慢的结巴没有那么厉害了。每次坐下的时候总是望着我笑了。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做好一个老师,至少让你的学生偏科不是因为讨厌你。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13
看吧,七月宛若一部鸿篇的巨制,作者正是华夏儿女;听吧,七月仿佛一首悠扬的赞歌,是镰刀锤子的交响;七月,一艘巨轮,满载着华夏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扬帆破浪;七月,一座灯塔,指引着亿万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在这个月中,书香的气息一直陪伴着我,在这期间,我读了《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平凡的世界》,共约177万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孙少平了。他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精神的代表。他代表着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少平是一个穷学生,他人虽穷可是骨子里有一股拼搏向上,不服输的劲,他毅然离家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当小工,后来又去挖煤。虽然日子很苦,可他从未消沉因为他是在靠他自己的手赚钱,他不用靠别人养活。而他的哥哥少安也同样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开办砖窑,在生意接近低谷时又出现转机使他燃起了奋斗创业的希望,重新兴办砖窑成了响当当的“万元户”。
平凡的世界,淡然展开,又悄悄收场,不论是少安还是少平,润叶或者是晓霞,在这个世界,平凡地走过。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生活的信念令我心生敬佩。太阳明天依旧要升起,机遇永远都在。所以,为了阳光,我们为什么不能熬过黑夜,静静的等待明天的太阳呢?
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初三,初三是我们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包含了我们太多的梦想与目标,也需要我们更多的拼搏与奋斗,我想我们应该从此刻开始,每天试问自己的内心:
1、我今天努力了吗,尽了我所有的一切去做事了吗?
2、今天我思考和掌握了多少东西?又有哪些知识我没有弄明白?怎么处理?
3、明天我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安排?
强者不一定会胜利,而胜利的人才是强者!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14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让我十分受益的书籍,它的名字是《傅雷家书》。它不仅让我印象深刻,还给了我很多启发,甚至改变我对我父亲的一些看法。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不仅仅只是一封家书,而更是一份父亲对孩子沉甸甸的爱。
这本书是我xx岁生日那年,我母亲送给我的。虽然这本书中主要表达的是父爱,但是我也没有指望过我父亲会送我生日礼物,因为他时常连我生日都不记得是哪天。所以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我父亲是不爱我的。
一开始我对于这本书的印象是呆板和枯燥的,因为我觉得家书应该是没什么可看的,所以我一直也没有领悟到我母亲送我这本书的意义何在。直到今年寒假,我实在闲来无事,就把放在一边角落里的《傅雷家书》翻开来看。
原本只是打算随意翻翻,但是在看了开头后,我便被里面的内容给深深吸引住了,被傅雷的文笔和思想给深深震撼到了。在我们现在这个充满高科技和信息的时代,已经很少会有人使用书信了,更别说还会有人写这么多封信。虽然在那个年代里,书信是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但也正是因为不同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才能更加的显示出傅雷对他儿子浓浓的父爱。傅雷对他儿子的爱已经远远超过于这些书信里面的内容,在书信外我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为真实也是最原始的爱。
在书里,有一段让我记忆很深刻的话,是傅雷在傅聪走后写给他的:“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在看到傅雷对他儿子如此直白的表达自己爱的时候,我的内心便久久不能平静,是感动是温暖,还是一些什么情愫,我已经不太记得。我只知道在看到那一些句子的时候,我觉得窗外的阳光格外的耀眼。
我觉得能有一位这样的父亲是何其的幸运和幸福呀。但是在我看完书之后,我慢慢的回想起我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时,我突然觉得我的父亲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如此幸运的存在。
我父亲在我的印象中,从来都是沉默寡言的,他不会像傅雷那样直接的表达自己对我的爱,但是他会默默的在背后关心我。虽然他不曾提起我的生日,但是他会记得提醒我妈给我打一个电话。
也许全天下的父爱都是一样的,只是有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假期读书体会心得体会15
《大学》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它就像老前辈一样,讲述着人生的道理,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在《大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句话的意思是:修身在于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如果心中有怨恨,有恐惧,有喜好玩乐,有忧患,都不能使内心纯正。
读到这时,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去叔叔家烧烤。在烧烤前,叔叔把我们几个小孩叫到客厅上,我们一时莫名其妙,但还是来到了客厅。我们坐下后,叔叔就开始说了:“你们现在可要好好学习啊!不然长大会后悔的。”这时,叔叔停了停,望着天花板,勾起了回忆:“我以前就是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做生意也要和别人合伙。几年后便合不来了。然后,我们便拆伙了。记得刚开始时,没有那么多资金周转。
既要入货,家里又遇上装修,差点连出工资的钱也没了。幸好坚持下来了,要不然现在我可要流落街头罗!”叔叔说完后,我百感交集,我想:如果换作是我的话,可能一天也熬不过来,更别说是熬到今时今日。这时,我仿佛瞬间体会到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在每一次失败中,我们都给予自己一个微笑,给予自己继续前进的自信心,把失败看作是成功的.垫脚石,这样我们便会走向成功。
当我们内心去掉一切的浮躁,去掉一切的喧闹,我们就会心如止水。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能从烦恼中走出来,但觉得烦恼总是会来,所以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这时我们只是心里太过执着而已,只要我们放开自己,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人生才会活得更有价值。就像《光明的心曲》中的盲女孩,虽然她眼前的世界是黑暗的,但因为她那不抱怨的精神,使那无忧无虑的歌声成为了照亮她心中的明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生活其实是一首歌,同样有旋律的升腾跌宕。当旋律高昂时,人固然乐不可支;当乐曲进入低潮时,我们也不要悲伤。笑着面对,才是真正的乐观,才能让自己的乐章演奏得动人心弦。
第三篇:假期社会实践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胡锦涛主席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
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
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
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假期培训体会
假期培训体会
诸城第一初中王存鸿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还有许多改进之处,认识新课标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老套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乐趣的过程。以往总是“通过老师讲述,学生默默记住”,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忘记,在新课程设置中,则更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注重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掌握某个知识点,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深,而且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有帮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也不觉得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很好作用。
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加强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体现同学间交流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在以后教学中,不能仅仅追求完成教学任务,总担心自主探究耽误时间,干脆将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对培养学生能力只是空谈。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让教材成为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纽带,真正使教材成为老师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敢于打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挖掘每一节课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空间,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乐于观察,乐于探究学习知识,让学生感到课堂不是学习知识唯一的途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都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主体性与能动性表现在创造性使用教学资源(教材),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让教师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中“三维”目标的切入点,设计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程序,在尊重学生、尊重文本的主题思想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进而达到自能学习。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
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
第五篇:假期读书心得
继承与创新,让教与学更精彩
——读《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十要:特级教师赵景瑞教学课例》有感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特级教师赵景瑞的著作《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十要:特级教师赵景瑞教学课例》。赵老师从大量教学课例出发,从实践中提升理念,把语文教学的理念融于鲜活教学故事中,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贴近教学,有可读性和实用性,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著作贴近教学实际,其中既有赵老师听课、评课、备课的故事,又有精彩的课例,既有对语文教材的把握,也有教法,学法的渗透,多层次解读了教师的素养,读后油然而生一种茅塞顿开的快慰。
第二章《教师要做点燃创新精神的火炬手》课例1“赵老师的性别还用猜吗? ”在众多课例中让我过目难忘,并从中感悟到了许多。
课例如下:一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联想力,课上我向学生提出一个出平意料的问题。教学片断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性别吗? 生:(大笑,意思是没必要问,一看便知)。师:我知道你们会说“男”,但不许说“男”。生:您也不是“女”的。(众笑)“男”字,也不许说“女”的反义词
师:当然了,现在要求你们不评说词。用其他的表达,让别人也能猜出我的性别。生:老师的性别很简单,一看就知道,可不让说那个字,这个字上下结构,上面是“国”下面是“力”,合起来打一个字。猜猜? 师:用字谜,可以。但不说出这个字,还是围绕这个字。能不能离开“男”来说。
生:老师的性别和我爸爸一样。
师:好!这就是联想的好处。由起老师联想到他的父亲。还有吗? 生:老师您回到家里,儿子准叫您:“爹。” 生:您的老伴称您“老公”。生:老师留着胡子。师:这是直接看到的,你是怎么联想的? 生:只有老师的那个性别才留胡子。生:老师夏天从来不穿裙子。生:您不会梳辫子吧。生:您进厕所里有小便池。(笑)生:老师如果要出家,只能当和尚。(笑)生:老师如果要出家,不能当尼姑。生:老师夏天要是穿裙子就错了。
生:老师回到家,您的孙子不会叫您“奶奶“。生:夏天,常穿裙子的绝不是您。
师:好,由此及彼的联想、反方向的多有用。
读到这,真是引发了我心灵的共鸣,语文课堂中创造力和联想力的培养始终 是教学中的难题,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如统一的生产线上改造出的样子该有多么可怕。记得一个广告这样说过“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节课看似和教材内容不搭,却另有深远的意义在其中。不由得让我会心一笑联想到了我校正在大力实践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符合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并优化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大有裨益。新课程大大增加了课程实施的弹性和灵活性,“学案导学”又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是立体的、丰满的、多元的。我们要打造优质课堂,就要弯下腰转变角色,成为“师生平等”中首席,为学生服务与学生共同成长,而不是照本宣科,做一个教书匠就万事大吉了。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是主动学习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何迅速、准确地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是自主、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倡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融入到学生的世界,参与沟通、情感共鸣,鼓励学生乐于交流,因我是团队的一员而发挥主动、而彰显精彩。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者。他手中总是多拿着几把衡量的尺子,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欣赏的眼神,几次由衷的鼓掌都能让语文课更加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只有教师明确了自己角色的转变,“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学生自然就知道“我是谁”,我有什么权力和职责,我是课堂这个战场的突击手,我有着重要的任务,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应自信、自强、自立、自律和老师、同学们共同在这里教学相长,乐于思考而喜于收获„„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只是一个大的纲领,具体到课堂40分钟,应有许多丰富多姿的子教学法为其增色,使其精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适应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师的水平与特长。范读导入法、读写结合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这些方法优势互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大显神威。丰富、充盈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我个人比较偏爱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时,我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以声带情,引导学生在感悟时光的匆忙流逝中积累美文并在写作实践中尝试运用。教学契诃夫的《凡卡》,我化身可怜的小凡卡以形神兼备的表演动人,让学生深入人物灵魂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老舍的《草原》时,我通过简笔画让学生感受“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到底是什么形象。让学生“身未动,心已远”以直观的演示领略草原之柔美。在教学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一曲“十七岁那年的回忆”的歌词诵读,引发学生对回忆体文章的初步理解。将学生带入情境之后,再依次引出“学习目标”、“预习导学”让学生自学,自然事半功倍。
“学案导学”的课堂更是瞬息万变,时刻充满着挑战,你也许猜不到学生在“预习导学”会学出什么,所以教师的“预设”应随机应变地适应学生的“生成”,这是对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的考验,更需要教师在导入、讲读、组织、管理、评价等方面做好精心的准备,做到“定体虽无,大体须有”,使预设与生成能融会贯通、相互支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创新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金钥匙。记得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用教室模拟了诺贝尔颁奖现场,让同学们上台发表获奖感言,从而充分体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高尚人格。在教学《詹天佑》时,孩子们用漂亮的钢笔字,在书中插图詹天佑的塑像底座上写上了深情的“塑像铭”,这让他们真正沐浴了詹天佑的“民族英雄之光”。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孩子们以一个个流落异国的奇珍异宝的角色诉说着内心的感受,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悲愤,自己将来回归祖国的雄心壮志„„你看,大家说的多好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是需要悉心呵护的。那些与众不同的奇妙构思,不同凡响的全新观念,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升华都产生于“创新精神”。要想获得教与学的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正如科学巨匠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真是:善学时珍尝百草,人有我优争赶超。点燃接力火炬棒,创新高峰回眸招。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善于打破常规,引起学生思维的“战争”。要想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就要打破思维的平衡,犹如石微起千层浪。教师就要投石问路,石子要出乎学生的意料,激起学生的兴趣,挑战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