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苗姓研究(繁衍迁徙)
苗姓研究(繁衍迁徙)
苗姓产生后,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孙先后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黄河、长江等水,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有据可查的迁徙脉络如下: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三家分晋(晋国被魏、韩、赵三国瓜分)后,苗邑先属韩国,公元前359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苗邑又属魏国。苗邑人因仕宦、生计等原因纷纷出走,多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其中有一支向北过轵关,迁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长治市)。其中熊轼一支迁潞后,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分迁今长治、壶关、长子、平顺等地。
★公元前231年前后,战国后期,秦国穷兵黩武,中原是其扩张的第一个目标,苗姓祖居地济源也深受战火侵扰,期间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长治,或东迁今山东定陶一带,后经繁衍发展,昌盛为苗姓上党郡望和济阴郡望。
★公元前202—公元220年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国师苗䜣,刘秀时代的父城(今河南宝丰)长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汉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东汉时东阿侯苗光,史书称其保全了封邑,则表示苗光子孙落籍于今山东东阿。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激烈动荡,战火连年,苗姓同其它中原姓氏一样,取道南下,跨过长江,进入江东。其中一支苗姓辗转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后经繁衍,形成了苗姓历史上的第三大郡望(东阳郡)。
★唐代中后期,有陕西之苗姓为避国都附近纷扰不断的战乱,迁居今甘肃、宁夏一带。★两宋时期,苗姓以上党郡望、济阴郡望和东阳郡望为主源,散布之地更广,尤其在宋赵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南宋时期,山西析城冶方里(今阳城东冶镇)有一支苗姓,迁回到了苗邑故里。他们在济源勋掌村落脚创业,子孙繁衍,后来分支迁到济源东苗店,后又从苗店分迁济源庙街村。然后又不断地外迁至河南偃师、西峡、孟县、新安以及山西垣曲等地。
★元末明初,战乱纷起,苗姓又被迫迁徙。据江苏沛县等地《苗氏族谱》载:元末明初,河南永城县东四十里苗桥苗氏家族,分七支向外迁徙:一支迁汴京(今开封),一支迁夏邑,一支迁江苏沛县,一支迁山东,一支迁安徽,两支迁山西。
★明初,山西苗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甘肃、江苏、陕西等地。山西长子县西张堡村苗子实迁到河南武陟县西南大封村。苗子实有4子,长子迁今武陟大司马村,后裔分迁今温县赵堡等地;次子迁今新乡市七里营,后裔分迁南庄、河头等村;三子迁今武陟乔庙,后裔分迁今荥阳市古荥等地;四子仍住大封村,后代迁修武、焦作、温县等地。河南西平县苗堂村《苗氏族谱》载:始祖苗公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西平县苗堂村,后分居于苗张村。河南禹县《苗氏宗谱》载: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老妪率子、侄四人迁来河南,长子苗立本定居禹县神垕镇,次子苗立家定居郏县苗黄庄,三子苗立诚定居襄县苗府村,侄苗国宝定居禹县白沙村。
★明中叶以后,苗姓已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方,并有渡海赴台者。
★清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冀鲁豫地之苗姓入迁东三省。
如今,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山东、甘肃等为多,约占全国汉族苗姓人口一半以上。
第二篇:苗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共)
分布地区
1、上党郡,秦时所置,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今山西长子西;
2、济阴郡,汉为定陶国,后置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
3、东阳郡,三国吴所置,治所在长山(今浙江金华),南朝陈改称金华。
历史来源
「苗」源出
苗姓来源有三:
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
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维吾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苗贲皇。
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苗贲皇的苗邑,据考就在今河南济源的西部,现在该地还有一处地名苗亭,据说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遗址。苗姓最初的发源地,当然也该在个地方。三家分晋后,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战国后期,苗姓祖居地济源也深受战火侵扰,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长治,或东迁今山东定陶一带,后经繁衍发展,昌盛为苗姓上党郡望和济阴郡望。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国师苗?,刘秀时代的父城(今河南宝丰)长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汉末的苗祀,尤可一提的东汉时东阿侯苗光,史书称其保全了封邑,则表示苗光子孙落籍于今山东东阿。魏晋南北朝时期,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样,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过长江,进入江东。其中一支苗姓辗转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后经繁衍,形成了苗姓历史上的第三大郡望——东阳郡。当然,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际,苗姓主要还是昌盛于上党、济阴二郡。唐代中后期,有陕西之苗姓为避国都附近纷扰不断的战乱,迁居今甘肃、宁夏一带。两宋之际,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为主源,散布之地更广,尤其在宋赵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于今山西长治一带的苗姓依旧名人不断,竞现于史。明初,山西苗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甘肃、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苗姓已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方,并有渡海赴台者。清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冀鲁豫地之苗姓入迁东三省。如今,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甘肃、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苗姓约占全国汉族苗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
堂号
东阳、上党等。
家族名人
苗授: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北宋将领。以荫补官,在攻打羌、西夏等战役中,屡立战功,累迁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后以保康节度使知潞州。其子苗履亦为宋将,累官至天武都指挥使。
苗衷:凤阳府定远(今属安徽)人,明代大臣。永乐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有《史阁纪闻》、《归回录》、《雪窝稿》。
第三篇:《我们都来研究“姓”》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我们都来研究“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姓”的研究,使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的兴趣和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重点: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的兴趣和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难点: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的兴趣和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关键: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更多相关的知识。课时:一课时 教具:有关姓氏的资料 学具:查找的资料 相关知识点:了解中国的姓氏 教学突破点:了解相关的知识。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调查上首先要进行一个调查活动。调查我们班级同学的姓氏。1、教师示范,学生仿照进行调查。教师先做个示范吧。“我姓(),姓()的同学请举手。”好,姓()的共有()人。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进行调查?先在表中找到你自己的姓,然后问问大家。2、将本班的姓氏调查表补充完整。
二、扩展 1、说说你知道的和你同姓的名人。2、讲关于姓氏的故事。《百家姓》为什么拿“赵”姓开头? 3、复姓的介绍 4、中国人、外国人姓氏的比较。
三、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特色作业设计: 回家把有关姓氏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板书设计: 我们来研究姓 我姓(),姓()的同学请举
第 1 页 手。”好,姓()的共有()人
第 2 页
第四篇:2012年1月6日盖州市教育局人事科姓苗(或姚)的女人的丑态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10年招聘教师公告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使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教师。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岗位和名额
在全国范围内,招聘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技术学校、素质教育基地的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共50人。其中:长兴岛高中5人,长兴岛初中5人,实验学校中学部3人、小学部3人,新港小学6人,三堂小学3人,长兴岛职业学校6人,长兴岛幼儿园8人,凤鸣幼儿园7人;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4人(具体岗位和条件详见《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10年招聘教师计划表》)。
二、招聘条件
详见《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10年招聘教师计划表》。
三、报名程序和办法
采取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网上报名
本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应聘人员于2010年7月1日—7月10日17点前登陆“长兴岛人事人才网”(http:///)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再受理)具
1体报名要求详见《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10年招聘教师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二)资格审查
1、现场审查: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现场审查,确定参加考试的人员。资格审查时,应聘人员要提供打印好的“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10年招聘教师应聘报名表”、身份证、毕业证(2010年应届毕业生需携带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学位证、职称证、教师资格证、市地级以上荣誉证书等(所有证件必须同时提供原件和A4纸复印件)。确定参加考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近期1寸免冠同版彩色正面照片3张并办理准考证。
2、时间:2010年7月22日、23日上午8:00—11:00,下午1:00—4:00。
3、地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社会事业管理局教育办公室(长兴岛高中三楼)。
(三)报名须知
应聘人员要按申报学校、申报学科报名,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同一岗位要形成1:3竞争比例,若达不到竞争比例,按比例缩减或取消该招聘岗位计划。报名者要如实提交有关信息和材料,凡提交的信息和材料与实际不符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聘用资格。
四、考试、考核及体检
(一)笔试
1、笔试内容
笔试为一种试卷,主要内容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职业能力测试及公共基础知识。其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三部分占50%,职业能力测试和公共基础知识占50%。试题全部为客观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2、笔试时间
2010年7月24日(周六)上午9:00—11:00。
应聘人员按准考证上要求的时间和考场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身份证必须与报名时一致)。
3、成绩查询
应聘人员于2010年7月25日上午8:00登陆“长兴岛人事人才网”(http:///),或到长兴岛高中教学楼一楼大厅公告栏查询考试成绩和参加面试人员名单。
(二)面试
1、人员确定
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照拟招聘岗位人数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
2、面试时间
7月25日上午9:00,具体地点登陆“长兴岛人事人才网”(http:///)查询。面试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笔试准考证。
3、面试内容和办法
招聘工作办公室组成学科评审小组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主要内容是说课并对应聘学科教材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进行答辩、操作及演示,具体内容抽签确定。面试实行当场评分、当场公布成绩的办法。笔试后没有达到1:3比例的岗位,该岗位笔试合格人员仍可进入面试,但需要在面试时成绩达到60分面试合格分数线。面试成绩不足60分的,取消聘用资格。
(三)考试总成绩确定
考试总成绩满分为100分,笔试与面试成绩分别按40%和60%的比例核出总成绩,以岗位进行成绩排序,并于7月26日在“长兴岛人事人才网”(http:///)和长兴岛高中教学楼一楼大厅公告栏同时公布。依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岗位职数1:1的比例确定参加考核和体检人选。总成绩并列者,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考核和体检人选。成绩仍相同的,则通过加试的办法确定考核和体检人选。
(四)考核及体检
对通过考试的应聘人员进行考核和体检,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等情况。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因考核或体检不合格而产生的招聘岗位空缺或因应聘者自愿放弃等原因出现的岗位空缺在录取时限内(至公示期满),按照本岗位考试总成绩依次递补。
五、公示和聘用
(一)公示
经考试、考核和体检后确定的拟聘人员名单在“长兴岛人事人才网”(http:///)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按规定办理人事手续。
(二)办理聘用的相关手续
最终确定的聘用人员按规定订立聘用合同。在职的聘用人员,应提供原单位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明或原工作单位同意调转工作的手续。
六、咨询服务
(一)业务咨询电话
招聘政策咨询电话:0411-85282736。
(二)特别提示
考生在招聘期间(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体检、订立聘用合同)请留意报名网站,同时应确保报名时所填报的通讯工具通畅,以便招考单位、考试机构联络,因所填报的通讯方式不畅所致后果,由考生自负。
附件:
1、《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10年招聘教师计划表》
2、《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10年招聘教师网上报名
注意事项》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社会事业管理局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八日
第五篇:苗姓龙宝宝在线取名-男女宝宝生辰八字起名
苗姓龙宝宝在线取名-男女宝宝生辰八字起名大全
来源:金榜起名网2012-09-18 11:46阅读次数:16
51苗姓简介
苗姓在旧百家姓排行54: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起源
苗姓来源有三:
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苗姓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
2、据《姓氏五书注》所载,相传上古有名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今满、彝、畲、蒙古、维吾尔、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第一个渊源
出自上古时期神医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民间传说:“在上古时候,有一位神医叫苗父,世人称其为“古医鼻祖”,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苗氏,得姓时间要远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
其实,在史书中对苗父其人还是有记载的。
苗父,上古巫医,一称弟父。在历史文献《韩诗外传》中记载:“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者,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按照《史记》里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医者”,即上古时代的一个医生。他所说的“上古”并非确指,但按他自己的相对说法,是在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民间传说苗父是一个医生,只是因为他能让所有求助于他的病人病愈和康复,并不意味着他和后世医家们在诊、疗疾病的方法上有任何相同之处。其实,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拿来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个字。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
由于苗父根本不象后世医生们那样用“四诊”去诊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术治疗,因此他只能算是一种巫医,如今看来,大概使用的是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在传说中,他为众多病人治过病,而且还疗效卓著,称其为“医”并不过分,因此,人们把他认为是“上古为医者”。
存疑:查《史记》中庶子所言者为“俞跗”,并非“苗父”;《韩诗外传》中庶子所言有“弟父”和“逾跗”两个神医,无“苗父”;《淮南子》里有“扁鹊、俞附”,无“苗父”;《说苑》有“俞柎”,无苗父。疑苗父之说为附会之谈。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公族大夫熊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贲皇的封地,属于以封居名称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左传》及《通志》等记载,在春秋时期的周简王姬夷二十一年(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在楚国的内乱“若敖之乱”中,楚国公族若敖氏一族被灭。若敖之乱,是楚国贵族之间为争夺罪高统治权利而内发的**,也是楚国宗族奴隶制的必然恶果。为争夺最高权利,楚国令尹斗越椒起兵反叛,杀死了军政首领大司马蒍贾。楚庄王芈旅(熊侣)当机立断,立即回师平叛。在皋浒(今湖北襄樊襄城),君臣之间展开大战,楚庄王杀死了令尹斗越椒,并采取了灭族的镇压手段,进而消灭了若敖氏一族。不过,若敖氏
族人箴尹斗克黄当时出使齐国归来、未参与叛乱,但他将自己关进了监狱,等待楚庄王论罪。楚庄王却以“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为由,不仅不予惩办,反而使其官复原职(箴伊克黄为前代贤相令尹子文之孙),并赐其名为“生”。此后,斗克黄改名为斗生。
在这场**中,斗越椒的儿子斗贲皇逃亡到了楚国的世敌晋国,受到了晋国君主的礼遇,还赐其食采于苗地(今河南济源封门口南部一带),世人称其为苗贲皇。苗贲皇后来为晋国出谋划策,使晋国在与楚国的“鄢陵大战”中大获全胜。
在苗贲皇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遂成苗氏,并尊苗贲皇及其父亲斗越椒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
源于百济民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的百济民族中,有汉姓苗氏。
百济,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割据国家,存在于公元前18~660年。百济国与伽倻国、新罗国是古代韩民族的三国,为古老的马韩民族五十四个部落中的百济部落所建,公元前一世纪逐步形成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一世纪末,百济部落兴起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汉江下游,建都于汉江南岸慰礼(今韩国汉城附近)。
传说,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领部分臣民来到汉江北岸,以其军事实力在慰礼定都称王,国号百济,马韩百济部被其融合。后百济国将王都迁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今韩国京畿道广州)。
东汉建安年间,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国王迎娶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带方郡的协助,逐渐强盛起来。至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公元346~375年),即百济古尔王在位期间,仿照汉制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中央政权设六佐平分理朝政,分官爵为十六品,地方上设五方,二十二檐鲁(郡县),国家机器初步巩固。古尔王模仿北燕国的例制,定出有尊卑差别的紫、绯、青三等官服服色,开始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丽占据了乐浪郡后,形成了朝鲜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其中的百济国势力较为弱小。因此,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百济国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到北魏孝文帝元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高句丽攻陷,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公州)。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四年(公元538年),百济国势更衰,再迁都到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改国号为南扶余。
在抵抗高句丽的共同北进目标下,百济国与新罗国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结成了联盟,并共组成联军收复了汉江下游地区。但很快联盟破裂,收复之地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3年)被新罗国所攻占。百济国为了夺回失地,又反过来联合高句丽,频繁进攻新罗国。
新罗国面对两国联盟束手无策,频频失败,于是向大唐王朝求援。唐高宗李治正对高句丽的势力不断扩张而反感,更不希望高句丽有两猛势力的存在,于是应邀出兵干预。大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与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战争中,在新罗国的配合下,于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彻底灭了百济国。百济国灭亡后,领土被新罗国统一。
而后,在唐乾封元年~总章元年(公元666~668年),唐高宗又令大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率唐军与高句丽鏖战,在农历9月彻底灭亡了高句丽。
灭亡后的百济、高句丽国民,被唐朝政府内迁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汉姓为苗氏,以别于当地汉民。在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该支苗氏族人有部分人“去草为田”,改苗氏为田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素怀不臣之心,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苗姓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苗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国后,封黄帝的后裔熊绎为楚王。传16世到庄王。楚庄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扑灭,若敖氏族子贲皇害怕被杀逃亡到了晋国。晋成公封贲皇为大夫,食苗邑。贲皇到苗邑后,很快把苗邑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依照当时习俗,子孙以邑为氏,尊称贲皇为苗氏始祖。
苗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部。(起名网:http://)太行山八陉之一的轵关陉,就在它的北边,相距只有几公里。据史料记载,苗邑在商代是一个小国。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说:苗国于周初灭亡,成为周的苗邑。春秋时期,苗邑属晋,其后成为楚人贲皇的采邑,故而《路史·国名纪三》云,“苗,贲皇邑,河内轵县(今属济源)有苗亭”。《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楚若敖曾孙)越椒,字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晋侯使食苗邑,为大夫,以苗为氏,其地河南轵县苗亭是也。”近几年,经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初步考证,济源市封门口南7公里的苗王寨(属大峪镇)一带,可能就是古苗邑遗址。
上述是苗姓的主要来源。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支派。如传说上古时候,有位神医叫苗父,人称“古医鼻祖”,其后代也姓苗,得姓时间要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我国少数民族如苗、回、满、蒙古、朝鲜、维吾尔等民族,也有苗姓。
二
苗姓产生后,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孙先后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黄河、长江等水,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晋国被魏、韩、赵三国瓜分。晋亡苗姓后,苗邑先属韩国,后“在周显王十年(前359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取得轵道”(见《济源市志》),苗邑又属魏国。在这种形势下,苗邑人民为了生计,都纷纷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过轵关,迁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长治市)。其中熊轼一支迁潞后,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分迁今长治、壶关、长子、平顺等地。据说壶关县北皇村,原名叫贲皇村,因为“贲”和“北”音较接近,后来就演化成北皇村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地区逐步形成了苗姓郡望。苗姓人口在上党地区迅速发展,到隋唐时,名人贤士接连涌现,如唐时上党有:官至左相的苗晋卿,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苗发,大历监察御使苗丕,这是壶关县的父子三人。还有苗愔、苗恽、苗恪兄弟三人,相继登科,入朝为官,他们也是壶关人。他如郡守苗奉倩,谏议大夫苗拯,都是唐时上党名人。众多的苗氏英才,不仅为家族争了光,也为上党添了彩。上党苗氏家族通常使用的堂号叫东阳堂。隋唐时期是苗姓发展的鼎盛时期,除上党郡望外,还有东阳郡、济阴郡等地方也形成了苗姓的郡望。《通志·氏族略》说:“苗氏,望出东阳。”东阳的治所在浙江金华,济阴郡在今鲁西定陶县一带。
宋代上党地区的苗氏仍很兴盛,名人如:河州节度使苗授,都指挥使苗履,护送隆祐太后南渡的统制官苗傅,他们是出自上党的祖孙三代。他们的后裔随宦游落户生根,苗姓分布的地域更加广泛。
南宋时期,山西析城冶方里(今阳城东冶镇)有一支苗姓,迁回到了苗邑故里。他们在济源勋掌村落脚创业,子孙繁衍,后来分支迁到本县东苗店,后又从苗店分迁本县庙街村。济源市目前有苗姓近万人,分布在十几个村庄,但多数都是从勋掌迁出,然后又不断地外迁。
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庙街分迁的就有河南偃师、西峡、孟县、新安以及山西垣曲等地。元末明初,战乱纷起,苗姓又被迫迁徙。据江苏沛县等地《苗氏族谱》载:元末明初,河南永城县东四十里苗桥苗氏家族,分七支向外迁徙:一支迁汴京(今开封),一支迁夏邑,一支迁江苏沛县,一支迁山东,一支迁安徽,两支迁山西。明初,政府从山西向河南、河北等地大规模移民,山西长子县西张堡村苗子实迁到河南武陟县西南大封村。苗子实有4子,长子迁今武陟大司马村,后裔分迁今温县赵堡等地;次子迁今新乡市七里营,后裔分迁南庄、河头等村;三子迁今武陟乔庙,后裔分迁今荥阳市古荥等地;四子仍住大封村,后代迁修武、焦作、温县等地。据不完全统计,苗子实的这一支后裔目前有11000余人,仅大封村苗姓就有3500多人。另据河南西平县苗堂村《苗氏族谱》载:始祖苗公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西平县苗堂村,后分居于苗张村。河南禹县《苗氏宗谱》载: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老妪率子、侄四人迁来河南,长子苗立本定居禹县神垕镇,次子苗立家定居郏县苗黄庄,三子苗立诚定居襄县苗府村,侄苗国宝定居禹县白沙村。
清朝以来,苗姓不断向周边省区和海外发展,经过2600多年的繁衍发展,至今已遍布全国,总人数达90多万。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苗姓后裔到海外经商、求学、办企业,有些已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与此同时,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和台湾地区也有不少苗氏子孙回中原和故乡寻根谒祖,投资办厂。苗氏子孙不管在国内国外,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基本信息
宋体“苗”字拼音:miáo
部首:艹
笔画数:8
五笔输入法:alf[1]
编辑本段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艹田
汉字部件分解:艹田
笔顺编号:12225121
笔顺读写:横竖竖竖折横竖横
编辑本段
汉字释义
基本解释
1、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田字格中的苗
2、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3、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4、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卡介苗。
5、子孙后代:苗裔。
6、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苗绣。
7、姓。苗姓。[1]
详细解释
【名】
1、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
2、禾苗,未吐穗的庄稼;泛指初生的植物。
苗,草生于田者。——《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
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沈括《梦溪笔谈》
3、指禾谷之实。如:苗米(漕运上缴的官粮)。
4、初生的动物。如:鱼苗;猪苗
5、子孙后代。
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6、事物的开端;事物的预兆。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又如:苗脉(比喻事物的根源);苗头(端绪;预兆;因由)。
7、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如:矿苗;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8、我国古代部族名。也称“三苗”,“有苗”。如: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9、我国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如: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10、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如:火苗。
11、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如:牛痘苗;卡介苗。
12、姓。
苗姓男宝宝免费取名大全
苗绿辉 苗震承 苗晨榜 苗吾颐 苗承华 苗鑫程 苗瞳语 苗詹润 苗雨丞 苗定本 苗浩阳 苗桢龙 苗槠远 苗佳衡 苗秀九 苗子心 苗川辉 苗志全 苗建豪 苗邓高 苗絮煊 苗冰东 苗家锐 苗富戎 苗彬鹏 苗德瑞 苗文定 苗禹宝 苗世郗 苗艺轩 苗建艳 苗翔涛 苗宇玙 苗鼎桐 苗勤华 苗祥轩 苗雪鹏 苗金嘉 苗雨杰 苗奕峰 苗泽运 苗彤熙 苗万轩 苗柏鸿 苗承汇 苗泽轩 苗志东 苗军东 苗洪轩 苗子枫 苗智扬 苗达仁 苗泽庄 苗成杰 苗明欣 苗杨富 苗少祖 苗佳如 苗皓轩 苗禧轩 苗明彬 苗海瑾 苗若财 苗官航 苗宝合 苗如林 苗依松 苗志显 苗宇桃 苗利潞 苗凇云 苗猛朋 苗树远 苗馨竺 苗宬彰 苗云君 苗一安 苗乃东 苗高森 苗东彤 苗宇林 苗万鸿 苗京林 苗泽轩 苗楷宜 苗草平苗春城 苗诗涛 苗高毅 苗思糖 苗锐峰 苗栖畅 苗籽涛 苗家祝 苗永馗 苗子淳 苗仕柘 苗沛武 苗沐高 苗宇翰 苗晋岩 苗文云 苗凯鹏 苗明凌 苗了哲 苗玉强 苗润镔 苗臣华 苗继锋 苗兆源 苗宙添 苗一昊 苗正仁 苗韦呈 苗一辉 苗子莹 苗识浒 苗大泽 苗华峰 苗洛馨 苗乐逸 苗启轩 苗小涛 苗韶源 苗楠空 苗冰凤 苗钦童 苗爱兵 苗怀源 苗中缦 苗国鑫 苗朋壮 苗京鑫 苗文良 苗文森 苗黎飚 苗志豪 苗居路 苗梓军 苗永草 苗起晖 苗** 苗昔轩 苗政松 苗颂军 苗梓文 苗志涵 苗一嘉 苗锦杰 苗守峦 苗晨栋 苗葵强 苗鹏纪 苗毛东 苗厚羽 苗锘阳 苗延波 苗辉旺 苗泽
鸿 苗晟肇 苗程坤 苗泽仑 苗小泉 苗政人 苗弘华 苗李哲 苗煊仁 苗力轩 苗正方 苗铧然 苗悦琲 苗彦含 苗逸俭 苗佳名 苗励军 苗心良 苗汝诚 苗穆希 苗忠萱 苗悛轩 苗厚平苗林涛 苗屿华 苗立节 苗梓忱 苗雨东 苗钦琪 苗字又 苗弈乐 苗增明 苗宝杰 苗占全 苗继丰 苗天玄 苗欣睿 苗馨怡 苗新晖 苗恋永 苗常治 苗彦文
苗姓女宝宝免费取名大全
苗晓宇 苗晓敏 苗易博 苗芸凌 苗敏婷 苗艺怡 苗灿兰 苗炜瑞 苗乐爱 苗梓宣 苗浩烯 苗香缨 苗文汶 苗丽艺 苗一儒 苗滋丽 苗芳惠 苗欣丽 苗星禧 苗云菲 苗弛静 苗蕙韵 苗渤湄 苗遥沛 苗楚娥 苗绮格 苗妤琳 苗林泱 苗润鹭 苗金存 苗银燕 苗岚成 苗甜杰 苗灵杨 苗天心 苗红江 苗玉鑫 苗春汶 苗玉玲 苗慕珈 苗芸毛 苗佳林 苗晓晶 苗晴铭 苗美明 苗首然 苗陈阳 苗雨月 苗秋霎 苗艺含 苗鸿涵 苗晨羊 苗陶儿 苗荣雯 苗佳婷 苗熙瑶 苗廉健 苗靖宁 苗子枝 苗茂文 苗美萱 苗潇然 苗欣铮 苗馨明 苗希末 苗诗榕 苗江阳 苗学菱 苗芳秀 苗梓樊 苗浩君 苗沛菲 苗铭娜 苗黎飞 苗雯蒙 苗菁轩 苗亦菲 苗金馨 苗玲协 苗双曦 苗雁仪 苗立谊 苗淡秋 苗意朵 苗思妤 苗修洪 苗宛颖 苗姿兵 苗亚伊 苗咏琼 苗秋楷 苗小二 苗汐华 苗诗华 苗梓玉 苗仲梓 苗文爱 苗燕烨 苗嘉涵 苗良敏 苗雯莉 苗思语 苗绣雅 苗梦林 苗雨平苗重蝶 苗一莹 苗静俊 苗傲宇 苗麟妮 苗婧雨 苗心奇 苗晨春 苗小梅 苗韫菲 苗朝芳 苗梦泽 苗俊阳 苗宜文 苗佳燕 苗俏杭 苗梓丹 苗子艺 苗慕镪 苗潇敏 苗佳睿 苗子涵 苗双扬 苗晖曼 苗再璐 苗明涵 苗兰晴 苗一潞 苗曦悦 苗子宁 苗淮辉 苗倪吕 苗文立 苗子文 苗涵馨 苗利檬 苗小涵 苗静俊 苗玲菲 苗晨盈 苗俊璇 苗书淼 苗芊翰 苗露柘 苗雪融 苗婉琴 苗孝霞 苗曼东 苗婷烨 苗谱泽 苗彦泽 苗婷爱 苗玉鸣 苗涵华 苗汛杰 苗仰然 苗思志 苗佩琴 苗如欢 苗庆婷 苗方斐 苗丹栗 苗思彤 苗婉辛 苗亚光 苗语燕 苗国红 苗泉岚 苗芳烨 苗词榕 苗枨云 苗芮明 苗筱华 苗馨芬 苗希蓉 苗诗涵 苗雪然 苗尚芳 苗英妍 苗建芳 苗凌慧 苗嘉杰 苗荣研 苗佳娟 苗徐蕙 苗芳活 苗心宇 苗绮弘 苗琪依 苗梓欣 苗佳峰 苗红凡 苗淑鲚 苗心彤 苗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