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近我校组织青年教师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与至高荣誉的感人事迹
最近我校组织青年教师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与至高荣誉的感人事迹,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不平凡,同时也解读了在新时期下什么是真正的人民教师。
首先,我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他们当中也有80后、90后,有着和我们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梦想,但他们却能够在乡村,在祖国最偏远的山区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而这却是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大多数80后、90后无法想象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青春没有什么不可能。
其次,我感动于他们无私地奉献精神。石兰松26个年头,两公里湖面,往返近4万次,撑坏8艘小船。他憨厚而老实,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没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也没有那么多的患得患失,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而纯粹的美,一种如他家门前那片湖上的山水一样自然、澄澈的美。这样的美丽,源于他心底对山区孩子的爱,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这样的热爱与忠诚,是一种信仰,一种来自灵魂和生命的力量。
我还感动于他们对于学生无私地爱。对于留守儿童,陈万霞坚信教育是呵护亲情,而不是取代亲情。在这种理念下,她帮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了尘封的心灵,打开了他们对于父母的心结。“不放弃一个孩子” 这所学校里,单亲孩子有40多个,每到这些单亲孩子生日那天,陈万霞都要给他们买新衣服,让他们享受到母爱;当留守孩子与亲生父母疏远,只愿喊陈万霞“妈妈”时,陈万霞一口拒绝,想方设法做孩子与亲生父母的工作,让孩子重新亲近父母„„正如她的名字那样,虽然普通且平凡,但却照射万丈霞光,让孩子们封闭的心灵感受到亲人爱的力量。
张丽莉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是商品时代对良知的一种呼唤;是利益冲撞时对道德的一种呼唤;是和平年代对英雄的呼唤。我们应该像张丽莉那样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细微处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我们从张丽莉老师身上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同样身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向这些最美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如何在刻苦的环境下磨砺,如何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学生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梦想,如何更好的诠释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第二篇:最近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
美在责任,美在大爱
《向最美乡村教师学习》有感
最近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深深感动的落泪了,他们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含义,诠释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
刘效忠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31年来默默地用行动创造了一个奇迹,31年来西二屯没有不入学的适龄儿童,没有中途辍学的学生,只有二十几户的西二屯先后有18名学生考入全国统招大学。三十一载,他像田野里蒲公英一样朴实,在大山里一年复一年用青春与爱放飞着山里娃娃的希望。
宋玉刚,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献了13年青春的普通的汉族乡村教师,他学说藏语,融入藏民生活,将自己的家安在了高原,成为了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他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两年不困难,难得的他用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看着那一个个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却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他们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忠于职守,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其次,要做到以身作则、热爱学生。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关爱学生,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应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奉献。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具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与意志。这是我们教师的精神,这种精神铸成了教师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为了党的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师德,师魂。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要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三篇: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颇为感动,其中几个镜头令我看了之后久久留下思索。
邓丽老师,湖北恩施高原小学的教师,在她来到这所学校前,这里没有女老师,7位男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2岁。邓老师2008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在来到高原小学前是武汉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出入写字楼,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后,邓丽参加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并主动要求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任教。高原小学的老师们知识结构老化,不会说普通话,更不会教英语,学生流失比较严重,邓丽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说服家长把辍学的孩子送来,哪怕一个学期先看看效果。结果从那以后,高原小学的学生减少不超过1人。邓丽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英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宋玉刚老师,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1997年,年仅22岁的宋玉刚从拉萨师校毕业,分配到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宋玉刚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宋玉刚忙得不亦乐乎,许多时候忘记了吃饭,饿了就买些方便面。细心的藏族老师看见了,便邀请宋玉刚到他们
家吃饭,拿出酥油茶、风干牛肉等招待他。宋老师说:“我喜欢这个只有两千多人的乡,即使有机会调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的成绩能越来越好”。
于贵勤老师,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将一所破烂不堪、教学质量较差的村级小学逐步打造成固定资产达220多万元,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成为县、市、省、全国所关注的品牌学校。她帮助许多孩子走出深山,成为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她却放弃多次进城机会,无怨无悔地工作在深山的第一线上。
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千百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我想起了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句话,多么感人至深。基于教师的不辞辛苦与诲人不倦,政府也越来越关心教师这一群体,为老师建立医疗保险,每年进行体检关注教师健康,提高了教师在各方面的待遇。因此,我们更是应该学习“最美乡村教师”那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们敢于负责,敢于担
当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观。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怀,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向他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振兴永康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美乡村教师”的坚持和责任,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
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正是有许许多多这些默默无闻耕耘在中国乡村教育事业中的教师,大山深处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才有了飞向未来理想的翅膀。
第四篇: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师德体会——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高枧小学周方号
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教师们的感人事迹让我内心深受震撼,心灵深受洗礼。看着他们那至纯至朴的笑脸,他们生活在穷村僻壤,他们穿着朴素,甚至破旧寒酸,但是他们都有着崇高的品质和感人的事迹,令人心生敬意。
周胜群老师,桂平市西山镇碧滩小学坪冲分校的“当家人”,在这从桂平市区到学校,坐渡轮、转小舟要3个多小时;学校及周边没有网络、手机70%的时间没信号的偏远的地方,周老师独自一人扎根固守28载,教出学生246人;凭着一颗挚诚的心游说村民集资,建起一栋教学楼,完成了她二十八年来的人生坚守。
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而这些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中国偏远的乡村、大山中有好多好多,他们心中都时刻装着学生,想着别人,他们都有一颗崇高的心。为了学生,他们可以放弃优越的生活,为了学生,他们可以牺牲自己。这一呆就是几十年„„我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深深感动的落泪了,真的,他们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我为我们教师队伍中有这样的教师而感到自豪骄傲。
首先我感动于他们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妻子儿女,有生活的各种牵绊,当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也有内心的挣扎,但是当面对那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年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他们这样做了一辈子,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护着知识的家园,这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撰写者传奇。
其次我感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说他们把自己能够奉献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好多老师把自己的收入也就是养家糊口的钱,都接济了自己的学生。我还感动于他们对学生最真诚的爱。有些偏远山区大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些教师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爸爸和妈妈。有些老师身染重病,但为了自己的学生,不肯放松一刻,是老师对自己学生深深的爱支撑着他们饱受病魔折磨的身躯,继续教书育人。
同样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向“最美老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始终不渝的顽强意志。学习他们把自己置之度外,心中只装着学生,为孩子带来无限希望。学习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奉献于党的教育事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因为爱所以“美”
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因为爱所以“美”
来源: 新华网
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评比中,共有10人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参加颁奖现场的许多观众称赞,这些教师“这天是最美的人”。一起看看这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表达了什么样的赞美!
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从去年开始,经层层选拔,共有10人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人被评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第28个教师节来临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参加颁奖现场的许多观众称赞,这些教师“这天是最美的人”。(9月9日央视报道)
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达846万,正是这超过80%的乡村教师,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天地。这次受表彰的30名教师,是千百万教师的优秀代表。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把鲜花掌声送给他们,既是对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褒奖,也是对广大乡村教师的肯定。说他们是“最美的人”,一点也不过誉。
“最美乡村教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可以用一组数字来概括他们的付出。以这两年评选出来的“最美乡村教师”为例:赵世术,自身残疾由妻子背着他坚持教学12年;邹桂芬,34年背送10万人次学生渡河;陈银玉,30年陪伴500多名大山孩子求知„„然而,数字的感人却无法缓解他们面临的困境:与城市教师对比,广大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经济待遇、精神生活不是用一个“差”字可以概括的,不要说寻找伴侣、生病看病这样的大事,有时甚至连吃上一碗热饭、喝上一杯净水、过上一个双休日等平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求。
开展“最美乡村教师”评选表彰活动,更大的意义在于,它都在提醒我们,农村教师这个普遍而又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的关注。我们要让这种“最美”称赞,时时可见、处处可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师节这一天里。基础不稳、队伍流失、人才断层,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声:二十一世纪谁来执掌农村教鞭?今天,这个问题依然严峻。在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的当下,乡村教师所承载的一切又是何等的沉重。可以这样说,改善800多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系。
接受采访的“最美乡村教师”们说到他们为什么能够长期默默坚守时,给出的答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因为爱。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乡村教师留下来,不仅仅是出于这样一个
比较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是仅仅出于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哪怕仅仅是世俗眼里物质方面的吸引力,而让他们留下来呢?这是在表彰“最美乡村教师”基础上,应当深入思考的大问题。我们期盼,各级政府真正树立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解决困扰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气力用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尽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我们期盼,捐资助教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点一滴、锲而不舍地改变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我们期盼,在全社会爱心烛光的映照下,许许多多的乡村教师能够舒展身心,迎接心中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的乡村教师美在每一天!